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最新版本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最新版本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最新版本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事件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

(一)一般突发事件:在局部地区发生,尚未引起大范围扩散或传播,没有达到重大突发事件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件。

1.在我省发生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2.霍乱在1个县(市)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发病15~49例;或省辖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3.1周内在1个县(市、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4.在1个县(市、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食物中毒30~99人,无死亡病例报告;或食物中毒30人以下,但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7.发生急性职业病10~49人或死亡5人以下。

8.个人全身受照剂量≥lGy且受危害人数10人以下,或个人全身受照射剂量≥0.5Gy、受照人员剂量之和≥20Gy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9.其它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突发事件。

(二)重大突发事件: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特大突发事件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件。

1.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继发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省辖市。

2.霍乱在1个省辖市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省辖市,1周内发病50例及以上。

3.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4.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域以外的地区。

5.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6.食物中毒人数达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7.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及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8.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Gy且受危害人数10人及以上,或个人全身受照射剂量≥0.5Gy、受照人员剂量之和≥40Gy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9.丢失放射性物质,其放射性活度(Bp)密封型≥4×106、非密封型≥4×105。

10.鼠疫、炭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毒种丢失。

11.省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事件。

(三)特大突发事件:影响大,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出现大量病人或多例死亡,危害严重,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件。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多个省辖市,且出现难以追踪传染源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2.多个县(市、区)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新发传染病,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3.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放射事故,出现大量人员伤亡。

4.省卫生行政部门初步认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其它特大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报告与通报

(一)突发事件的报告

在现有省、市、县(市、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省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省、市、县(市、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报告规范,实施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突发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和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等。

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检疫人员、检验检疫机构的业务人员)。

2.突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当发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突发事件,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突发事件的通报与信息发布

突发事件发生后,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省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突发事件的通报后,应当视情况及时通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并上报省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省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授权,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发布本省突发事件信息。

(三)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1.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立即责成同级相关机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技术调查、取证,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别、性质;根据需要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控制效果实施评估;在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消除后,经评估,及时解除相关应急控制措施;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责成同级相关机构及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相关机构在突发事件调查中,发现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为的,应立即报请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2.市、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反应

突发事件发生地市、县级人民政府立即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在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报告和处理方案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信息收集、人员隔离、突发事件发生区域范围的确定与封锁、公共卫生设施的落实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启动应急储备物资,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供应,保障突发事件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必要时向上级人民政府请求支援。

3.省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后,应当及时了解情况,掌握突发事件动态,确定事件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和建议;制定控制措施,指导督促当地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有关技术人员到达现场。

4.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急反应

省人民政府接到地方人民政府或省卫生行政部门突发事件报告后,及时了解情况;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的请求或省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提供技术、物资、资金等支持;责成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准备或应急处理工作。

省有关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能,支持地方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1.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除立即实施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措施外,应立即请求省人民政府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支援。

未发生突发事件地区的市、县人民政府,要服从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调度,支援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在本辖区内发生。

2.省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1)迅速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等,判定事件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和建议。

(2)制定和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对传染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控制措施,开展突发事件病因确认工作。

(3)对重大中毒突发事件危害范围做出判断,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种类和数量,提出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

(4)对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判断,必要时请省人民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或请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派出专家支援,尽快查明事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急反应

(1)省人民政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紧急调集和征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区域范围确定、现场隔离与封锁;启动应急储备物资,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

生行政部门实施必要的措施,做好生产、生活和新闻宣传工作;必要时请求国家给予支持,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1.省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1)立即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估,开展对突发事件的监测与报告、分析和预警,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和建议。

(2)派出省相关机构专业人员指导突发事件发生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调查方案、技术标准和规范。

(3)立即派出医疗救治专业队伍赶赴突发事件发生地,参与和指导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4)组织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有关方面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5)组织相关机构和专业队伍对不明原因的突发事件开展原因查找、治疗药物筛选以及防治科研攻关。

(6)监督检查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应急预案。

(7)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应急物资筹备计划,依法接受和管理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

(8)必要时在全省或一定区域范围内统一指挥调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和设备。

2.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急反应

(1)省人民政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指导和督促省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形势,依法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必要时向国家提出救援申请。

(2)省有关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部门、本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实施方案,负责做好相关工作:省计划、经贸等部门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

省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做好突发事件形势下稳定市场价格工作,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省财政部门负责及时安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省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内突发事件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组织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研究工作。

省公安部门负责掌握、分析社会治安动态,组织指挥地方公安机关做好突发事件区域的治安管理,依法协助实施对传染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

省交通、建设、铁路、机场等部门和单位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实施交通检疫和查验,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优先安排疫区紧缺物资和疏散人员的运送,做好疫区的交通管理工作。

省农林部门负责做好家畜家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省科技、宣传、外事、民政、工商、药监、法制等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市、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反应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立即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组织协调辖区内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未发生突发事件地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认真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并积极支援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4.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实施方案,认真做好突发事件报告、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应急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情况并请求支援。

四、附则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预案,分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预案,分别制定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和专项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

您的配合和支持)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采取紧急措施,做到有效应 对,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总经办领导副组长: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并对预案 的适宜性进行审核,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具 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 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工程物业部和营运部应当建立 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 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 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教育培训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将情况报告应急 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应急小组 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5.3.1.1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危险性分析评估,根据专业人员有关意见和政 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 施。 5.3.1.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 作,普及卫生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5.3.1.3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增强全体员工和广大客户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1.4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 械的物资储备。 5.3.1.5出现突发卫生事件后,履行报告职责,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或者可 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情况;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 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 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0、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流程 事件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终止应急响应调查评估 事件报告要点: 1.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 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 的措施; 2.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 政府及卫计委报告情况,根据 事件严重程度,逐级上报,直 至国务院; 3.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及专业 人员,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先期处置要点: 1、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分析、 评估,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应急响应及成 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2.按照分级原则做好统一领导和指挥: 特别重大(I级)、重大(I I级)、较大 (I I I级)、一般(I V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分别由国务院、省、市、市(县) 区级卫计委提出应急响应的启动。 3.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做好突发公共管 卫生事件的调查、核实、处理、控制工 作。 4.现场处置:迅速了解情况,掌握事件 态势,确定事件严重程度,保障事件控 制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事件级别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划定控制区域,开展群防群 控工作,决定请求支援,执行市委市政府决定。市卫计委全面负责指挥部综合协调工作 应急专家委员会:确定事件级别,制定医疗救治方案,进行技术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医疗救治组: 1.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 诊断、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 2.调派医疗专家参与救援; 3.及时报告疫情,疾控机构完成 标本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4.做好资料收集与报告等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隔离。 事件防控组: 1.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 传染病疫情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2.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 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3.对事件发生地区的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 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 4.根据事件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有关地 区建议。 指挥协调组: 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事件应急处 理工作; 2.调集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设备 等投入事件防控工作: 3.根据发生事件分级情况,经政府批 准划定控制区域; 4.根据疫情情况采取限制人群聚集活 动; 5.流动人口管理,采取预防措施。 1.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 险因素消除,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 后,经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 2)响应终止按分级原则执行: I级终止按国务院或全国应急指挥 部决定执行;I I级、I I I级、I V级 分别由省、市、市(县)区人民政 府或本级应急指挥部批准执行,并 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其他善后工作: 开展人员安置、社会救助、卫生防 疫、处置费用统计等工作。消除事 件影响,奖励、慰问有关人员、征 用物资、劳务的补偿,恢复生产生 活秩序。相关涉事单位、个人行政 处罚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一、事件调查: 对事件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处 理过程中,进行取证汇总。 二、后期评估: 1.评估人员组织。对I级、I I级、 I I I级、I V级分别由卫生部和省、 市、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开展评估 工作。 2.评估内容包括:事件概况、现场 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情况、所 采取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正 建议。 3.评估报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卫 生计生行政部门。 信息报告: 信息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时限要求:立即报告,2小时内提交首次调查报告,根据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续报 责任人及责任单位分级应急响应呈报市领导和省政府领导批示传达至各地区、各部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师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同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相关信息。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白沙镇卫生院全体职工、白沙镇所有乡村医生。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报告程序和时限 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报告,同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接到或发现突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上级突发事件监测报告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或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蔓延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3、报告方式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事件后,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并及时报告书面材料。 4、报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必须 做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总结报告要全。

初次报告要求在发现和报告突发事件后6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必须报告的信息有: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发生地点、时间和范围、受害人数、事件的地区分布以及已采取的相关措施等内容。 阶段报告应根据事件的进程变化或上级要求随时上报。应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应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对应对事件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不包括()。(3.0分) A.预警 及时 B.决策 果断 C.反应 迅速 D.依靠 自己 2.突发公共事件的最高应急管理行政是()。( 3.0分) A.国务院 B.各级省级行 政部门 C.各级卫生部 门 D.各级公安部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与媒体沟通的‘3W原则’不包括()。(3.0分) A.告诉媒体我们知道什 么 B.告诉媒体我们什么时 候知道的 C.告诉媒体我们在哪里 知道的 D.告诉媒体我们做了什 么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善后处理不包括()。(3.0分) A.维 稳 B.奖 励 C.责 任

偿 5.对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由()。(3.0分) A.国务院 B.省级 C.县级 D.市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与媒体沟通的‘4R原则’的是()。(3.0分) A.表示对事情 的遗憾 B.表示没有责 任 C.表示赔偿 D.表示恢复 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医院与媒体沟通要遵循‘8F原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3.0分)

A.让公众知道真相 B.率先对问题作出反 应 C.不要与公众一起分 享感受 D.对外界的信息及时 反馈 8.根据相关规定,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其中最严重的是()。(3.0分) A.Ⅰ 级 B.Ⅱ 级 C.Ⅲ 级 D.Ⅳ 级 9.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突发 性 B.群体 性 C.多样 性 D.局部 性 1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医疗的职责不包括()。(3.0分) A.接诊、收治病人 B.做好医院现场控制 C.物资、设备保障 D.协助疾病控制人员采集 标本 多选题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总是会有媒体记者进行相关报道,这是因为()。(4.0分))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017年崇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组长:龙家雪 副组长:廖赤军李林屈湘庸张世明 组员:童红樱宋莎宋新华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 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A.政府分管领导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那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 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哪个部门制定()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A.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陈贤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应急办公室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局长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就如何完善我们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这一问题和大家讨论。我来自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作为卫生部的一个专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协调机构,是在战胜SARS以后于2004年成立的,也是我们国家第一家在政府和部门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机构,是第一家。后来国务院的应急办以及各省,以及相关的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的机构。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讨 论。卫生应急工作的确也是一个应运而生、近几年进展也是非常显著的。第二个方面也和大家一起讨论从卫生应急的时间来看,的确这几年来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理论的探索方面也开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第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卫生应急的管 理机制、体制促进卫生应急工作不断的发展。 一、近几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显著成效与不足 (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产生过程 当我们谈到卫生应急管理或者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不能就卫生应急谈卫生应 急,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应对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卫生部门,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它是一个社会的、系统的工程。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人心思稳、人心思安、人心思定是我们国家一个普遍的心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一种特殊的时期。 理论方面认为,有的专家认为根据一般的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1000到3000美元时,既是这个国家加速发展一个黄金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 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而且也是各种矛盾交织敏感的时期,容易产生社会的失灵、 经济的失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形成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认真履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现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事件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受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务人员和所在科室应立即电话报告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局。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或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医务人员或者总值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控部门报告,同时报告院长和院内相关部门,保证应急工作上下联络、人员疏散、消毒隔离、防护、现场保护和调查、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取样等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报告责任人、方式、时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负责人为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当天总值班,总负责人为医院院长张卫东。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三、报告内容 (一)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臵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范本

双语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条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 普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付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具体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2、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4、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5、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局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规范化管理。 1、学校集体食堂、副食品店、自备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肥东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4月29日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适用围及工作原则 (一)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另行制定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落实各项防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及时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县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围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措施果断。县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重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一、单选题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 A、2003年5月9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B、国务院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 B、政府主要领导人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B、卫生部 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C、2小时 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B、卫生部门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B) B、食物和水源 12.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 A、法定传染病 13.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B) B、国务院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BC)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作业 思考题: 2、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答:应急处理及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2)应急处理措施①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对新发现

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③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⑤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次) 附表: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其他化学中毒、环境卫生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免疫接种事件、医疗机构内感染、放射卫生事件、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表 注:请在相应选项处划“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填卡说明 填报单位(盖章):填写本报告卡的单位全称 填报日期:填写本报告卡的日期 报告人:填写事件报告人的姓名,如事件由某单位上报,则填写单位 联系电话:事件报告人的联系电话 事件名称:本起事件的名称,一般不宜超过30字,名称一般应包含事件的基本特征,如发生地,事件类型及级别等 信息类别:在作出明确的事件类型前画“〇” 突发事件等级:填写事件的级别,未经过分级的填写“未分级”,非突发事件仅适用于结案报告时填写 确认分级时间:本次报告级别的确认时间 初步诊断及时间:事件的初步诊断及做出诊断的时间 订正诊断及时间:事件的订正诊断及做出诊断的时间 报告地区:至少填写到县区,一般指报告单位所在的县区 发生地区: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如发生地区已超出一个乡镇范围,则填写事件的源发地或最早发生的乡镇(街道),也可直接填写发生场所所在的地区 详细地点:事件发生场所所处的详细地点,越精确越好。 事件发生场所:在作出明确的事件类型前画“〇” 如是医疗机构,其类别:选择相应类别,并选择事件发生的部门。 如是学校,其类别:选择学校类别,如发生学校既有中学,又有小学,则为综合类学校,余类似 事件信息来源:填写报告单位接收到事件信息的途径 事件信息来源详细:填写报告单位接收到事件信息的详细来源,机构需填写机构详细名称,报纸注明报纸名称,刊号、日期、版面;电视注明哪个电视台,几月几日几时哪个节目;互联网注明哪 个URL地址;市民报告需注明来电号码等个人详细联系方式;广播需注明哪个电台、几时 几分哪个节目 事件波及的地域范围:指传染源可能污染的范围 新报告病例数:上次报告后到本次报告前新增的病例数 新报告死亡数:上次报告后到本次报告前新增的死亡数 排除病例数:上次报告后到本次报告前排除的病例数 累计报告病例数:从事件发生始到本次报告前的总病例数 累计报告死亡数:从事件发生始到本次报告前的总死亡数 事件发生时间:指此起事件可能的发生时间或第一例病例发病的时间 接到报告时间:指网络报告人接到此起事件的时间 首例病人发病时间:此起事件中第一例病人的发病时间 末例病人发病时间:此起事件中到本次报告前最后一例病例的发病时间 主要症状体征:填写症状的分类 主要措施与效果:选择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附表:填写相关类别的扩展信息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采取紧急措施, 做到有效应对, 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 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 特 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 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总经办领导副组长: 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 案, 并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 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培训, 具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 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 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 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 工程物业部和营运 部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 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 的正常运行, 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 科 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 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 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 教育培训 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 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要及时将情 况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 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 报应急小组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它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张家惠 副组长: 成员:、学校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 处理的统一领导。学校其它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急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七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第八条:学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它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学生科、生活科等其它有关部门,应当对学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第九条:医务室监测与预防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第十条:学校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务室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报告。电话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生活科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学校报 告。电话,并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防疫站。电话5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全区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及科任教师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共公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机构设置 (一)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基本职责:为便于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控制和有效处置。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 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认真履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现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事件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受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务人员和所在科室应立即电话报告县疾控中心和区卫生局。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或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医务人员或者总值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控部门报告,同时报告院长和院内相关部门,保证应急工作上下联络、人员疏散、消毒隔离、防护、现场保护和调查、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取样等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报告责任人、方式、时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负责人为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当天总值班,总负责人为医院院长曾勇。获得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三、报告内容 (一)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