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预报年报

煤矿地质预报年报
煤矿地质预报年报

2012 年度

福建盈源煤矿有限公司

甘美坑大小风井煤矿

地质及

水文地

质预报

地测科

二○一二年元月七日

2012 年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编制:谢银贵

审核:陈明清

地质副总:谢银贵总工:李银兴

编制单位:福建盈源煤矿有限公司甘美坑大小风井煤矿地测科编制日期:二○一二年元月七日

2012 年福建盈源煤矿有限公司甘美坑大小风井煤矿

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北采+280-19 #、南采+240-17 #工作面切眼

预报区为+280-19 #、+240-17 #工作面顺槽及切眼掘进段的掘进区域,地表标高为431-606m,煤层底板高+280m 和+240m,煤层埋藏深度151-600m。掘进巷道为19#和17#煤层,掘进区域煤岩层为倾向向东的单斜构造。

1、17#、19#煤层顶底板情况:17#煤层(相当于区域上童子岩组第三段的28#煤层):黑色,简单结构,粉煤夹块煤,条带状结构,半亮~半暗型煤。煤硐中所见该煤层厚度在0.69~2.71m之间,平均厚度1.28m,可采指数为煤可巷采总长长度度(米(米)) = 224681 =0.95,变异系数0.29。简单结构,为较稳定煤层。倾角30°~90°,平均63°。顶板砂质泥岩或泥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底板细砂岩,富含白云母片。

19#煤层(相当于区域上童子岩组第三段的29#煤层):黑色,简

单结构~复杂结构,粉煤,半亮~半暗型煤。煤层厚度在0.23~1.22m 之间,平均厚度0.70m,可采指数为煤可巷采总长长度度(米(米)) = 326141 =0.85,变异系数0.39。倾角30°~90°,平均63 °。顶板砂质泥岩,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底板泥质砂岩,富含动物化石。

2、煤层情况:17#、19#煤层均为粉煤或块煤,属半亮~半暗型煤。其煤质化验成果见表1-1。

以上17#煤层化验结果来自于《龙岩虎坑山矿区中、北井田地质勘探最终地质报告》,19#煤层化验结果为本矿取样化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17#煤层属中灰、中硫、低磷、中高发热量无烟煤;19#煤层属富灰、低硫、低磷、中等发热量无烟煤。原煤可作为动力、化肥、民用煤。

本矿无煤层气。原煤可作为动力、制氧、发电、水泥用煤、民用生活煤。

3、构造地质情况:矿区中井田构造复杂,褶曲和断层均较发育。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复式向斜,地层、构造线走向近南北,局部呈北北西~南南东及北东~南西走向。在8线~9线之间,地层呈现倒转之势,从往西倾向变为往东倾向。

矿区范围内发育的断层有F3、F4、F8、F11、F20、F62、F64、F65正断层和F7、F9 、F14 、F50 、F63逆断层。其中对区内可采煤层影响较大的断层有F3、F7、F4和F8断层,这三条断层破坏了区内煤层的连续性。

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中北部,倾向25°,倾角约71°,断距47~87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二或第三段地层。

F4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倾向约45°,倾角约74°~85°,断距38~60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二或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或第

二段地层。

F8正断层:位于矿区的西北部,倾向约315°,倾角不详,断距26~125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11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倾向30°~150°,倾角约70°,断距30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20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倾向约110°,倾角约73°,断距35~38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二段地层。

F62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350°,倾角约73°,断距

86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或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三段地层。

F64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330°,倾角约76°,断距

46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

F65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280°,倾角约60°,断距35~39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

F7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倾向约80°,倾角约41°~74°,断距>200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9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北部,倾向约85°,倾角约70°~75°,断距190~305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或第三段地层。

F14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100°,倾角约55°,断距74~90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或第二段地层。

F50逆断层:位于矿区西南部,倾向约70°,倾角不详,断距不详,上下盘均为翠屏山组地层。

F63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向东,倾角约73°,断距86m,上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段地层。

4、水文地质情况:矿区属构造侵蚀类低山地貌,地表植被茂密,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标高为+606.20m,最低点位于东部,标高为+344.80m,相对高差+261.40m,总的来说,本区地势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排泄,不利于它们渗透补给。

区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矿区东部的丰川溪,该溪溪道面宽1.5~3.8m,雨季水量为80l/s。因该河离本区较远,且有童子岩组第二段隔水。矿区内发育10几条断层:这些断层,从巷道石门揭露看,有滴水现象,导水性较弱,对煤层开采无充水危害。对本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的断层有F3 、F4 、F8,这些断层含水、导水,断层带可能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危害,在今后开采中应该引起注意。本区煤系地层主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它通过风化裂隙带、断裂带、采空区塌陷带等裂隙渗入补给各含水岩组,然后向矿坑充水,矿坑涌水量变化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以下是各水平的实测涌水量(该次调查时间为11月,因此本次实测可视为正常涌水量,而最大涌水量依据历年实测所得,为大概值):

北采区+280m水平:最大涌水量为5.3m3/s;正常涌水量为

3.2m3/s。南采区+240m水平:最大涌水量为

4.5 m3/s;正常涌水量为2.6m3/s。这些都不会影响正常掘进,只要施工单位充分配备排水设施,及时的做好排水工作,就可满足生产。

区内揭露的可采煤层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一般为平硐结合暗斜井开拓,在历年的生产过程中,历年生产中发现,本区各主采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均较稳定,且一般不破碎;17煤层顶板常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19煤层顶板一般为致密的砂质泥岩,底板为泥质砂岩,该两层煤为中等易冒落型顶板。煤层在近断层处,裂隙增多,有的地段破碎,煤层顶板支护较困难。

另外,必须注意相邻煤矿采空区及已掘巷道的积水,所以在预报区进行掘进工程施工时,应进行超前探放水。施工中要参考探放水设计,必须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密切注意井下涌水量的变化,并定时观

测记录,以杜绝各类水患事故的发生。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矿部。

5、其他:掘进区域内无火烧区(即风氧化区),但要加强通风,及时监测,以防裂隙带中有瓦斯积聚或掘进中有煤尘积聚。

6、地表无建筑物等。

二、北采+280-19 #、南采+240-17 #回采工作面

1、2012年度准备推采的综采工作面为北采+280-19 #、南采+240-17 工作面,预报范围内, 地表标高为431-606m,煤层底板高+280m和+240m,煤层埋藏深度151-600m。掘进巷道为19#和17#煤层,掘进区域煤岩层为倾向向东的单斜构造。

1、17#、19#煤层顶底板情况:17#煤层(相当于区域上童子岩组第三段的28#煤层):黑色,简单结构,粉煤夹块煤,条带状结构,半亮~半暗型煤。煤硐中所见该煤层厚度在0.69~2.71m之间,平均厚度

1.28m,

可采指数为煤可巷采总长长度度(米(米))=224681=0.95,变异系数0.29。简单结构,为较稳定煤层。倾角30°~90°,平均63°。顶板砂质泥岩或泥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底板细砂岩,富含白云母片。

19#煤层(相当于区域上童子岩组第三段的29#煤层):黑色,简

单结构~复杂结构,粉煤,半亮~半暗型煤。煤层厚度在0.23~1.22m 之间,平均厚度0.70m,可采指数为煤可巷采总长长度度(米(米)) = 236114 =0.85,变异系数0.39。倾角30°~90°,平均63 °。顶板砂质泥岩,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底板泥质砂岩,富含动物化石。

2、煤层情况:17#、19#煤层均为粉煤或块煤,属半亮~半暗型煤。其煤质化验成果见表1-1。

主要可采煤层化验成果表表1-1

以上17煤层化验结果来自于《龙岩虎坑山矿区中、北井田地质勘探最终地质报告》,19#煤层化验结果为本矿取样化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17#煤层属中灰、中硫、低磷、中高发热量无烟煤;19#煤层属富灰、低硫、低磷、中等发热量无烟煤。原煤可作为动力、化肥、民用煤。

本矿无煤层气。原煤可作为动力、制氧、发电、水泥用煤、民用生活煤。

3、构造地质情况:矿区中井田构造复杂,褶曲和断层均较发育。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复式向斜,地层、构造线走向近南北,局部呈北北西~南南东及北东~南西走向。在8线~9线之间,地层呈现倒转之势,从往西倾向变为往东倾向。

矿区范围内发育的断层有F3、F4、F8、F11、F20、F62、F64、F65正断层和F7、F9、F14、F50、F63逆断层。其中对区内可采煤层影响较大的断层有

F3、F7、F4和F8断层,这三条断层破坏了区内煤层的连续性。

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中北部,倾向25°,倾角约71°,断距47~

87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二或第三段地层。

F4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倾向约45°,倾角约74°~85°,断距38~60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二或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或第二段地层。

F8正断层:位于矿区的西北部,倾向约315°,倾角不详,断距26~125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11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倾向30°~150°,倾角约70°,断距30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20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倾向约110°,倾角约73°,断距35~38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二段地层。

F62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350°,倾角约73°,断距

86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或第三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三段地层。

F64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330°,倾角约76°,断距

46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

F65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280°,倾角约60°,断距35~39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

F7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倾向约80°,倾角约41°~74°,断距>200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三段地层。

F9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北部,倾向约85°,倾角约70°~75°,断距190~305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或第三段地层。

F14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约100°,倾角约55°,断距74~90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或第二段地层。

F50逆断层:位于矿区西南部,倾向约70°,倾角不详,断距不详,上下盘均为翠屏山组地层。

F63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倾向向东,倾角约73°,断距86m,上盘均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地层,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段地层。

4、水文地质情况:矿区属构造侵蚀类低山地貌,地表植被茂密,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标高为+606.20m,最低点位于东部,标高为+344.80m,相对高差+261.40m,总的来说,本区地势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排泄,不利于它们渗透补给。

区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矿区东部的丰川溪,该溪溪道面宽1.5~3.8m,雨季水量为80l/s。因该河离本区较远,且有童子岩组第二段隔水。矿区内发育10几条断层:这些断层,从巷道石门揭露看,有滴水现象,导水性较弱,对煤层开采无充水危害。对本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的断层有F3 、F4 、F8,这些断层含水、导水,断层带可能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危害,在今后开采中应该引起注意。本区煤系地层主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它通过风化裂隙

带、断裂带、采空区塌陷带等裂隙渗入补给各含水岩组,然后向矿坑充水,矿坑涌水量变化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以下是各水平的实测涌水量(该次调查时间为11月,因此本次实测可视为正常涌水量,而最大涌水量依据历年实测所得,为大概值):

北采区+280m水平:最大涌水量为5.3m3/s;正常涌水量为

3.2m3/s。南采区+240m水平:最大涌水量为

4.5 m3/s;正常涌水量为2.6m3/s。这些都不会影响正常掘进,只要施工单位充分配备排水设施,及时的做好排水工作,就可满足生产。

另外,必须注意相邻煤矿采空区及已掘巷道的积水,所以在预报区进

行掘进工程施工时,应进行超前探放水。施工中要参考探放水设计,必须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密切注意井下涌水量的变化,并定时观测记录,以杜绝各类水患事故的发生。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矿部。

5、其他:掘进区域内无火烧区(即风氧化区),但要加强通风,及时监测,以防裂隙带中有瓦斯积聚或掘进中有煤尘积聚。

6、地表无建筑物等。

5、水文地质情况

1)区内地表为黄土覆盖,地形冲蚀较为严重,沟谷发育。据钻探资料显示,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弱,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排泄迅急,补给有限,对生产影响甚微。

2)煤系砂岩含水层及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通过侧向补给, 补给稳定, 正常情况下表现为滴、淋水。但回采工作面为正坡回采,水易汇积在采空区内, 该回采区段顶板上覆基岩含水层的岩层水会泄入采空区,应设置适当的排水系统及时排水,避免积水量过大而影响综采面正常生产。涌水量预计:正常涌水量5m3/h, 最大涌水量15m3/h 。

3)预报的回采区段无小窑老空区,地表无水体;煤层上覆含水层为弱含水层;矿区属构造侵蚀类低山地貌,地表植被茂密,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标高为+606.20m,最低点位于东部,标高为+344.80m,相对高差+261.40m,总的来说,本区地势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排泄,不利于它们渗透补给。

区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矿区东部的丰川溪,该溪溪道面宽1.5~

3.8m,雨季水量为80l/s。因该河离本区较远,且有童子岩组第二段隔水。

6、建议:

1)本区主采煤层为17、19 煤层,该两层煤均属较稳定煤层,其厚度有陡变现象,局部因小构造发育,引起煤层变薄,不利于开拓。各层煤倾角变化较大,受挤压处节理发育,结构被破坏,揉皱及牵引褶曲发育,局部倒转,不利于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

2)局部上覆基岩含水层为富水含水层,涌水量较大,对生产有一定影响。建议做好排放水的准备工作。

4)工作面过断层推采时,由于工作面推采坡度大,支架压力较大,断层破碎带处工作面顶板破碎,会对产生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过断层推采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5)必须按“有疑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进行

地测科

二○一二年一月七日

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地质预测预报制度 为了更好地配合主副井安全生产,预测采掘工程前方的地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以确保井筒安全、正常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配备专职地质人员,主副井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均由地质技术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地质人员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施工矿井勘探资料及井巷揭露资料,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季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3、在提交地质说明书的基础上,地质技术员要紧跟采掘工程的进度,不断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为矿井施工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4、如掘进工作面前方存在断层、薄基岩、小窑采空区、火烧区或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压等隐患时,地质技术员有权建议施工单位先探后掘。 5、工作面存在强富水区、导水断层或有采空区存在积水等隐患时,地质技术员有权建议提前疏放水或加强支护,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6、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和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地物等情况均有详细描述。 7、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完成后首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报处总工审批,审批签字后最后下发各使用。 8、地质技术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矿井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并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帐,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各类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并将观测的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并上图。 9、地质技术员要及时与矿方技术部门沟通,了解矿井生产接续及变化情况,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10、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11、定期举行地质业务方面的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聘请矿方地质专家来讲课,指导工作。 12、地质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技术负责人共同分析、研究奥灰水等水患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09-37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做好我矿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分析预测预报工作,为水害防治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是在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文地质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二、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种类:包括:月预报、年预报、及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预报。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矿井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24 日前编制下一月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月报(可与矿井月度地质预测预报合并编制)。 2、年预报每年12月末以前,地测部应根据矿井

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充水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编制年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3、临时预报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采掘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水文地质临时预报。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矿井及井下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内容: 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需采取的措施或处理意见等。要求有文字、图纸,做到图文并茂,能够指导生产和满足生产所需。 四、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编制要求: 1、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要在充分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和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水文物探技术资料进行编制,做到有理有据。 2、各类预报要妥善保存,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

地质预报

蔚县鑫发二井地质预报报告 2011年1月7日

一季度地质预报 一、预报地点: 一采区 二、预报范围: 1101轨中、运中、火药库等范围。 三、预报内容: 1、1101轨中掘进过程中会遇到小的地质变化,把1#煤断开,有可能揭露老巷。 2、1101运中进过程中会遇到小的地质变化,把1#煤断开,有可能揭露老巷。 3、火药库掘进,遇地质构造,但不影响施工。 四、建议措施: 1、皮带运输大巷、轨道运输大巷在掘进过程中会遇到小的地质变化。要加强采面支护,做好瓦斯预测预报工作,机电设备要班班检查杜绝机电设备失爆。综合服务队要加强通风管理,做好瓦斯检查工作。 2、坚决按照揭煤措施相关要求执行。坚持“先探后掘,有异必探”的原则,当巷道顶板距煤层底板法线距离为5m时停止掘进,开始打钻孔,测试瓦斯压力,做K1值校检。当瓦斯压力超过0.74Mpa,K1超过0.5时,打瓦斯释放孔释放瓦斯或进行瓦斯抽放,经处理后瓦斯压力少于0.74Mpa,K1低于0.5时,再继续往前掘进。当巷道顶板距煤层底板法线距离为3m时停止掘进,再次打钻测试瓦斯压力。

若瓦斯压力超过0.74Mpa,K1超过0.5时,继续打孔释放或进行抽放,直至瓦斯压力和K1不超限;才继续掘进,直至揭煤。当巷道顶板距煤层底板法线距离确认为1.5m时,全断面一次起爆揭开煤层。揭煤时要加强通风、机电设备失爆,瓦斯检测,的管理工作。 3、对该段地质情况进行了解,收集现场地质资料,在开会进行研究,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必要时对现场进行地质钻探取样分析。弄清情况后,在进行方案的调整。 4、在施工过程中地测科人员要随时深入井下现场,对现场地质变化随时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整理绘制成图,便于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试题库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煤矿防治水细则》已经2018年5月2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2、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3、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4、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5、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当发生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或者因突水造成采掘区域或矿井被淹的,应当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7、矿井应当分水平、分煤层、分采区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得少于3次。对于涌水量较大的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应当单独设观测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1~3次。 8、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 9、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三专”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探放水设计,采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由专职探放水队伍施工。严禁使用非专用钻机探放水。 10、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巷道掘进前,地测部门应当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治措施,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检、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批。 11、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 12、老空积水范围、积水量不清楚的,近距离煤层开采的或者地质构造不清楚的,探放水钻孔超前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13、每年雨季前,必须对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组织抢险队伍并进行演练,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14、煤矿应当及时掌握本矿及相邻矿井距离本矿200m范围内的采掘动态,将采掘范围、积水情况、防隔水煤(岩)柱等填绘在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件上,并标出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的位置。 15、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16、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并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 17、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18、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 19、探放水,是指包括探水和放水的总称。探水是指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等水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和状况等情况。放水是指为了预防水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二〇一八年一月

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项目负责:苏臣 技术负责:叶吉庆 报告主编:张礼军 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 提交时间: 2018年1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 - 3 -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 4 -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 5 - (一)、瓦斯 ................................................... - 5 - (二)、煤尘 ................................................... - 6 - (三)、煤的自燃 ...............................................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 6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 7 -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 8 -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 8 -

2018年年度水文地质预报

叙永县新房子矿业有限公司 2O18年度地质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地质规程》; 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4、《煤矿防治水规定》; 5、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35地质队2016年10月提交的《四川省叙永县后山井田新房子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 6、新房子煤矿2018年度采掘计划 二、预测预报范围 回采工作面:11524、12324、11424、12124、12524; 掘进工作面:1060m标高运输巷、11125运输巷、11125上回风巷、11125下回风巷、11424工作面切眼、12524运输巷、 12524东回风巷、12524对拉工作面切眼、12324对拉工作面切眼、12724运输巷、12724工作面切眼、12224西回风巷、12224运输巷、12224东回风巷、12224西工作面开切眼。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 三、地表情况 1、一采区采掘工作面对应地表是 四、煤岩层情况 五、地质构造

六、水文地质 2018年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布置情况: 根据2018年采掘接替计划布置情况, 2018年计划布署2个回采对拉工作面生产,即一采区11524回采对拉工作面、和二采区12324回采对拉工作面,预计11524对拉采煤工作面于2018年5月中旬回采结束,从2018年6月开始搬家至11424采煤工作面回采。12124对拉采煤工作面于2018年4月回采结束,从2018年5月开始搬家至12324对拉采煤工作面回采,预计2018年9月底回采结束,从2018年10月开始搬家至12524对拉采煤工作面回采。 2018年计划布置6个掘进工作面,其中:开拓掘进工作面1个,准备掘进工作面5个,开拓巷道:1060标高运输巷45m(包括煤仓2个)、通风联络巷25m;准备巷道:11125运输巷275m、11125上回风巷215m、11125下回风巷257m、11424工作面切眼95 m、12524设备道55m、12524运输巷255m 12524东回风巷240m 、12524对拉工作面切眼190 m 、12324对拉工作面切眼190 m 、12724设备道65m、12724运输巷330m 、12724工作面切眼95 m、12224西回风巷575m、12224运输巷580m、12224东回风巷200m、12224西工作面开切眼90m。 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泸州市安监局《关于2016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测定)结果的批复》(泸市安监 [2017]93号,新房子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2.40m3/min;相对涌出量:11.30m3/t;二氧化碳绝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长昆项目安质【2010】10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建设项目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施工的指导作用,确保隧道工程安全质量,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沪昆湘工管〔2010〕11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测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归口管理工作,安质部负责检查督促超前预报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项目分部职责及分工 (一)履行合同承诺,组织或委托符合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要求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进场,对非高风险和极高风险隧道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地质预报责任主体,由各分部组织实施。

(二)依据隧道风险评估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编制实施大纲,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对一般隧道超前地 - 1 - 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三)组织超前地质预报知识培训,确保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人员持证上岗。综合掌握物探与钻探、长短距离相结合验证方法。 (四)按照设计单位超前预报任务书的要求,做好超前预报工作。向建设、设计、监理及时上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反馈预报工作中发现的地质问题。 (五)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相符合时,及时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并完善相关手续。 (六)归档隧道地质预报成果、变更设计文件、有关会议纪要等内容,纳入工程竣工文件移交。 (七)按照项目部《突发事件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 (八)做好设计单位超前地质预报的配合工作,及时提供超前预报条件。 第三章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第六条实施预报前,提前将预报时间、手段书面通知监理单位,驻地监理在约定时间内到场旁站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对于高度和极高风险隧道,物理探测结束后,设计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交正式报告,监理单位接到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后,一般在6小时内完成审查程

煤矿地质规定2016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

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 第十条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22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 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临时预报 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地质临时预报。

4.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和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地物等情况有详细描述。 (四)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经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下发执行。 (五)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均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地质人员要根据煤矿地质资料,认真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质构造带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时,预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向施工区队和有关职能科室进行通报,各职能科室要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治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下发执行。 (六)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七)地质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总工程师共同分析、研究构造、瓦斯、水患等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八)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煤矿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账,及时提交生产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示范文本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 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 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 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 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2条地质部门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 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水害预测预 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水害预测预报》的审批及向集团公司上报(传)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第3条调度指挥中心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4条通防事业部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第5条施工单位职责

新发煤矿年度地质预报

大方县绿塘乡新发煤矿 2014年度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编制单位:新发煤矿生产技术科 编制人: 审核人: 总工程师: 矿长: 签收单位(人):

编制日期: 一、预测预报的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地质规程》; 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4、《煤矿防治水规定》; 5、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地质队2013年1月提交的《贵州省大方县绿塘乡新发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6、新发煤矿2014年度采掘计划 二、预测预报范围 1、回采工作面:1173 2、11730、11733 2、掘进工作面:11733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11734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 三、地表情况 1、11732工作面所对应地面位置为:主井口正东方向470m~600m,地面为山坡,山坡上有少量荒地,其他为茅草和灌木林,植被较为茂盛,地表无民居和地面重要建筑物,地下开采对地面无影响,地面对井下也没有影响。地面标高为+2070~+2100m。

2、11730工作面所对应地面位置为:主井口东南方向300m左右,地面为山坡,山坡上有少量荒地,其他为茅草和灌木林,植被较为茂盛,地表无民居和地面重要建筑物,地下开采对地面无影响,地面对井下也没有影响。地面标高为+2025~+2060m。 3、11733工作面所对应地面位置为:主井口东南方向470m~600m,地面为山坡,山坡上有少量荒地,其他为茅草和灌木林,植被较为茂盛,地表无民居和地面重要建筑物,地下开采对地面无影响,地面对井下也没有影响。地面标高为+2070~+2150m。 4、11734工作面所对应地面位置为:主井口正东方向550m~700m,地面为山坡,山坡上有少量荒地,其他为茅草和灌木林,植被较为茂盛,地表无民居和地面重要建筑物,地下开采对地面无影响,地面对井下也没有影响。地面标高为+2170~+2200m。 四、煤岩层情况 (一)煤层 通过钻孔及煤矿的生产巷道揭露,龙潭组(P3l)含9层可采煤:其中6层(6上、6中、6下、10、16、20、33)全区可采,2层(5、7)大部可采。现将矿区所采33煤层叙述如下: 1、煤层所在地层层位及煤层厚度 33煤层:煤层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20号煤,平均。全层厚度,平均,采用厚度,平均。下距茅口灰岩,全区可采。一般含2-3层夹矸,一般2层。属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 2、煤质

地测科防治水专业制度考试试题(四).doc

地测科防治水专业制度考试试题(四) 一、填空:(每题1分,总分50分) 1.矿井探放水工作的原则是“( )、()、()、 ()。” 2.()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抓矿井 的水害防治工作及负责具体实施。 3.在采空区及其附近可疑或不清楚区域采掘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探水必须直接采用()手段。 4.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前进。 5.探放断层水: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 ()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o 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可划分为()、( )、() )、( 四个类型。 7.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关闭试验,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关闭试验。 8.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和()。 9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10.采掘部门负责本战线区域施工的防治水工程的()工作,

并监督防治水( )的落实。 11、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 )、( )、客观地反映地质 12、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 )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规定和( )计划并组织实施。 15、 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 )、( )、 )、 )o 16、 标定巷道腰线就是给定巷道( )的方向,即给定巷道的 ) 17、地貌由( )、( )、( )、( )、( )组成。 18、井下经纬仪导线分为( )和( )导线两类。 19、 最前面的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米。 20、 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 生命安全,根据《 》、《国务院关于预 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21、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 采”的原则,采取“( )、()、()、()、()" 综合治理措施。 22、煤矿企业、矿井的( )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 现象的真实情况。 13、矿井地质观测必须由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并经过 )的人员担任。 14、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

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为做好我矿的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为水害防治奠定基础,特制定《重庆市永兴煤业有限公司联鑫煤矿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制度》。 一、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是在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文地质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二、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种类: 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雨季及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预报。 1、周分析根据矿井采掘工程计划,每周一前编制下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2、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矿井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24日前编制下一月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月报(可与矿井月度地质预测预报合并编制)。 3、季度预报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根据矿井下一季度采掘工程计划,编制下一季度的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4、年预报每年2月末以前,地测部应根据矿井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充水因素

进行分析排查,编制年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5、临时预报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采掘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水文地质临时预报。 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矿井井下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内容: 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需采取的措施或处理意见等。要求有文字、图纸,做到图文并茂,能够指导生产和满足生产所需。 四、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编制要求: 1、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要在充分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和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水文物探技术资料进行编制,做到有理有据。 2、各类预报要妥善保存,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并存入地质测量部档案室。 3、各类预报必须严格执行审查签字程序,即:本人自检—地测组长—分管副部长(签字)—部长(签字),而后下发至各单位。 4、各类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期末要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得失,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5、水害类型复杂或重大水文地质问题,必须集体分析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地质预报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地质预报 根据山西煤田地质勘探xxx队所作地质报告,结合我矿地质实际情况,作出我矿2009年度地质预报,用于指导我矿采掘布置。 一、区域地质 我矿井田位于沁水坳陷的西翼,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次一级构造多为组成对,且相互平行展布的背向斜和北东东、北北东向两组断层延伸较长的背向斜,总的走向为北北东向和南北向。从平面图上看多呈现“S”型,大断层为走向北北东东的正断层,区域地层有霍山隆起带,向东依次出露,由老到新,出露齐全。 二、地质构造 我矿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NE的褶曲构造,地层倾角为7°—12°。井田内断层发育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综述我矿区属构造简单类型。 三、煤层与顶板特征 我矿所采9+10#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的顶部,煤层厚度为2.1—2.5m,平均厚度2.3m,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含一层夹矸,厚度为0.1—0.2m,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属稳定可采煤层。 四、开拓方式与采煤方式 我矿采用“一采两掘”斜井开拓,主斜井净断面5.9m2,斜井

长445m,担负全矿井主要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副斜井净断面5.9m2,斜长410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和行人,回采方式为倾斜长壁后退式。 五、采区位置 整体布置以主斜井(皮带运输大巷)为界,南北两侧划分为南翼、北翼采区,地面标高+1150—+1330,开采深度1230—1050m。 1、邻区情况: 采区边界:北部保安煤柱线相邻下兴居煤矿;东上部保安煤柱线相邻中北联营煤矿,东部相邻五一煤矿;西、南部保安煤柱相邻国有未开采煤田。 2、本矿实际巷道布置情况: 从井底一顺槽为界已向北以磁方位5°开拓进、回两巷1710m至矿界停采线,向东停采线布置工作面1901、1903、1905、1907、1909、1911、1913、1915、1917、1919,其中1901、1903、1905、1907、1909、1911、1913、1915均已回采完毕,正在回采1917工作面,1919为备用工作面;向西现正布置1921采煤工作面。 从井底一顺槽为界,已向南以磁方位185°开拓进、回两巷1074m至矿界停采线,向东停采线布置了回采工作面1902、1904、1906、1908、1914,现均已回采完毕。 六、我矿地质构造范围情况: 根据以上已掘、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表明:从井底一

超前地质预报长短预测结合

超前地质预报长短预测结合 作者:任凯 【内容提要】“长短预测结合”是指在长距离预报的指导下,进行短距离精确预报,如地面地质调查和TSP长距离预报,掌子面素描、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等段距离预报。 【关键词】地质预报、长短、预报结合 1.前言 麻芝川隧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境内, 隧道起讫里程为DK168+673~DK171+515,全长2842m。在隧道地质预报设计当中采取长短距离结合综合理念,通过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以获取开挖面前方不良地质信息,便于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指导隧道安全施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2.工程地质概况及预报方案 隧道区地层分部较简单,基岩多有出露。地表出露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伏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J3x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现分述如下:杂色人工填土或自然坡积土含碎石约40%,稍密,厚0.5~2.5m;Qel+dl含砾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砾20~30%,厚0.5~2.5m,主要分布在进出口山坡及山间谷地地表;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全风化,灰黄色,原风化后呈砂土状,较薄,主要在出口山坡处有揭示;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强风化区呈灰黄色,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被泥质充填及铁锰质渲染,岩质较硬,岩体很破碎,岩芯呈碎块-柱状,在隧址区均有分布;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弱风化区呈灰褐色、青灰色,凝灰结构,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局部较破碎,岩芯呈块-短柱状,在隧址区广泛分布。综合进出口岩石试验报告,其饱和抗压强度一般Rc接近60Mpa,属硬质岩,为不易软化岩石。测区内主要有4条断层分布在隧道附近。 超前探测预报时采用长短距离结合,多种探测方法优势互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明月山隧道纵断面图及现场地质踏勘情况综合分析,按照施工设计图文件中不同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划分四个地质风险等级进行确定每种围岩类别的预报等级。根据划分的等级结合隧道中具体地段地质条件对隧道按施工段里程具体确定每个里程段的预测预报等级,按照划分的等级进行各项预测预报工作。隧道划分预报等级如下页表

地质预报编制细则-团体标准

ICS73.040 D09 团体标准 T/SXDZ 041—2020 煤矿地质预报编制细则 Detailed rul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geological forecast for coal mines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0年3月20日)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规定 (1) 4 地质预报编写基本要求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3)

前言 煤矿地质预报是矿井地质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矿井安全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由于地质预报工作难度较大、准确率较低、制约因素多,往往导致地质预报成果的准确率难以保证。针对此类问题,煤矿企业要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地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对地质预报的建设,确保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煤炭地质保障长效机制,并且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地质预报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炭地质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地质工作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得煤矿地质工作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地质工作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地质工作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煤矿地质预报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煤矿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煤矿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大元煤矿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做好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预测预报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杜绝矿井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严格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中关于矿井水害分析及预测预报的要求,做好水害分析、预测预报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条、每年年初、季初,由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室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矿井采掘计划,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因素,绘制水害预测图,编写水害分析报告。水害分析报告编制完毕后,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第四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对各采掘工作面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对年初、季初编制的水害分析报告及预测图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报批。 第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应定期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 第六条、矿井各施工地点的水文情况发生异常,各负责采掘的技术人员,及时向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室负责人汇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向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汇报。 第七条、各采掘队负责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科负责人注意收集各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为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第八条、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对可能出现水害的施工地点,作业规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九条、根据地质资料和实际测量工作,准确预报掘进巷道前方是否有老窑、采空区和火烧区存在,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条、贯通巷道贯通前,炮掘不小于20m,机掘不小于50m,必须下达贯通通知单。 第十一条、违反本制度任一条款规定处相关责任人50-200元罚款。

2018地质预报年报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SHANXI LVLIANG LISHI JIA JIA GOU COALCO.,LTD 2018年矿井地质预报 编制: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 地测科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2018年矿井地质预报会签表(一)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2018年矿井地质预报会签表(二)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8年矿井地质预报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工业厅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年度地质及水害预报,下发有关生产单位,以确保安全生产。我单位编制了本矿2018年矿井地质年度预报。 一、2018年矿井采掘作业计划安排 2017年,我矿计划生产原煤100万吨,完成掘进进尺5480米,其中掘进产量8.13万吨,回采产量91.87万吨,全矿井安排三个综掘队和二个综采队。详见原煤产量计划表及进尺计划表。 二、各队组所在区域地质情况预报 1、威胁掘进工作面安全掘进的主要水患来自顶板灰岩裂隙含水层、构造含水,工作面通过导水断层与工作面形成水害联系,但因上覆含水层均为弱含水层,故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不应忽视上覆采空积水通过导水断层与工作面形成水害联系。 2、通过地面物探成果显示,在掘进区域内在裂隙发育区域和构造发育区域顶板会出现淋水和滴水,对掘进影响不大,会随着掘进的推进,淋水会逐渐消失。根据相关揭露的资料显示,在掘进区域内会有小断层出现。因此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3、本煤层采空、旧巷道积水防范

煤矿水文地质预报编制提纲

煤矿水文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1年度水文地质预报 1.1正文部分 1.1.1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隶属关系、生产规模、采矿证载明情况、井田范围、地理位置、交通、四邻关系等。 1.1.2矿井生产状况 矿井开采煤层,水平划分,各采(盘)区生产现状,采掘工作面位置、范围、设计长度,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单位简介、工作面支护形式及生产工艺、施工工艺、进尺计划、采掘标高、层位等情况说明。 1.1.3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排水系统建设情况,中央水仓、采区水仓、各级排水设施、设备配置及能力说明,排水管路敷设及强排水系统建设情况等。 1.2本年度采掘衔接计划 1.2.1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衔接计划 1.2.2工作面布置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范围,施工单位,支护形式及生产工艺,施工位置,进尺计划,采掘标高、层位等情况说明。 1.2.3工作面四邻关系 1.2.4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形地貌 1.2.5工作面顶底板情况 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 1.2.6工作面周边煤体情况 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1.3水文地质分析 1.3.1计划开采范围内水力性质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含水层横向上水力性质、含水层垂向上水力性质等情况说明。 1.3.2含水层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水文孔资料将本井田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划分,并分

别叙述其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渗透系数和富水性等。 1.3.3隔水层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主要隔水层自上而下划分,并分别叙述其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厚度和隔水性能等。 1.3.4矿井充水条件 对生产区域内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各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及矿井充水通道(导水裂隙带、地质构造、封闭不良钻孔、废弃井筒小窑)等方面进行分析。 1.3.5矿井充水状况 叙述矿井涌水情况及变化规律,对计划开采区内各作业点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 1.4矿井水害预测 评述含(隔)水层、构造含(导)水性,区域内井筒老窑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分布查明情况,以及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1.5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计划开采区域内存在的影响矿井正常采掘作业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1.6附图 1.6.1采掘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1.6.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6.3矿井充水性图(填绘本年度衔接计划)。 1.6.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6.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 1.6.6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1.6.7矿井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 2水文地质月预报 2.1正文部分 2.1.1工作面基本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开采煤层,巷道布置情况,井上下对应关系,工作面四邻关系。 2.1.2工程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