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制度文化

权利制度文化
权利制度文化

第一讲西方国际关系学复习指导:重要程度:重要本讲考点:知识谱系的含义、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的主题与发展宏线、国际政治学的三个新特点及两个传统研究主题:冲突与合作(战争与和平)发展宏线: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学理论点知识主体一个学科中知识发展和变化的系统,表现了知识产生和再生产的过程。知识谱系两个要素:知识谱系表现学科发展的主题,即主要研究内容表现学科的发展宏线,以重大理论为里程碑的理论发展轨迹国际政治学永恒主题:战争与和平①1948 年~1979 年政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途径,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不可靠的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突→追逐权力保证自我安全②新自由主义冲突虽然是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产物,但冲突是可以抑制的,国际社会成员可以创造条件,达成合作代表人物:1977 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1984 年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合作是可能的(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依存、建立的国际制度的规约作用)③建构主义代表人物:1992 年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结构》国际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国家可以造就一种从根本上趋于合作的国际政治文化第二讲权力·制度·文化复习指导:1、重要程度:较重要2、本讲考点:三种体系理论的特征、三种理论对国际体系单位与特征之间关系的阐述、体系理论的特征与局限性体系理论体系层次的研究体系理论systemic theory 以体系特作为解释依据还原理论reductionist theory 以单位特性为解释依据体系特征与单位特征国际体系特征基础:国际体系中什么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温和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结构国际制度国际文化(权力分配)(结构转移到进程)(观念结构)国际体系单位上述三种体系单位设定为国家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体系特征(S)对体系单位产生作用(U)①结构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三个特点:a 两个主要变量是体系结构和体系单位行为;b 结构特征和单位行为是因果关系、特征是因,行为是果;c 体系结构为主要国家间的物质权力分配。核心“结构选择”——国际体系结构导致国家的冲突或合作行为Sp——Ub 国际体系结构——国家行为。②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进程才是体系的重要特征。核心“制度选择”,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不同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③建构主义:核心“文化选择” 文化指国际体系文化,亦即国际体系中共有知识或观念的分配,这种分配的作用对象是作为国际体系单位的国家。 a 国际体系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建构关系 b 国家因素首先是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而不是国家行为c 能动者和结构的相互建构(体系结构对体系单位的建构作用)局限性、科学性体系理论、认识论基础是科学实在论,研究方法是经验研究体系理论三个特征——→主要问题①共时性特征①历时性矛盾②客观性特征②忽视结构—能动者互构问题③简约性特征③复杂的国际政治简单化第五讲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复习指导:重要程度:重要2、本讲考点: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基本命题、国际交往的三种方式、囚徒困境、产生欺骗的原因、国际制度、新自由主义的贡献与批判一、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三个基本命题:首先,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即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没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也没有执行法律的力量和机制。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新自由制度主义得出的结论:首先,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其次,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第三,国家是自私的,将本国家利益置于对外关系的首要地位,以实现自我目标为最基本行为动因。二、国际交往的三种形式和谐、合作和争端和谐:指利益的完全一致,是

利己的个体行为同时自动的符合其他行为体的利益;合作:指行为体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是在协调政策以后,行为体行为符合相互的利益合作情形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③既存在利益冲突又存在利益趋同的情况下,国际行为题拒绝政策协调,结果就是行为体之间的争端。三、囚徒困境避免共同失利困境在寻求共同利益困境中,博弈双方希望得到一个满足共同利益的结果;在避免共同失利困境中,博弈双方希望避免一个双方均会失利的结果。四、欺骗行为及其原因欺骗行为指行为体虽然表示愿意合作,但是实际行为却是不合作博弈的效用结构未来影响在国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非互给的单方合作行为五、国际合作困境与国际制度国际制度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行为体活动、帮助行为体的期望值趋同。国际制度的三种形式: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正式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国际机制,即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国际惯例,指有着非常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国际制度的三个特征: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国际制度的制约性国际制度的关联性国际制度两种效应:第一个是国际制度的纵向效应,指在一个给定问题领域内违犯国际制度的行为不会视为一个孤立行为,而被视为同一问题领域一系列国际行为中的一个。第二种是横向效应,又称为网络效应或问题联系效应。七、新自由制度主义批判理论缺陷核心概念淡化国家实力相对收益问题格里科相对收益问题五条件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一、写作思路 (一)基本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 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

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儒释道三教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里有科学精神却没能继续发展的原因,从此亦可窥一斑。科学本身便是对自然的改造于利用,敬畏自然、缺乏思辨、没有改变的欲望,这些都对科学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经济上,儒家经济观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论语》中 求均、先富后教、不重视劳力技术、谋道不某食的主张,还是《孟子》轻视商人、有恒产则有恒心、劳心劳力之分,以及《礼记》中德为本、财为末、务本节用、为富不仁、庶民安则财用足、反聚财、量入为出的观点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

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 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渗透着人们的价 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 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庭,社团,聚落) 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 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 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 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 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

中国文化概论(王宁版)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王宁版)笔记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10410 学号:110410125 姓名:王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 “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激烈的问题之一,是构成古代伦理思想最基本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不仅体现在人性论与理想人格论上,亦体现在“人生论”上,诸如荣辱观,生死观等问题,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放在“人生论”的条目之下。所谓“人生论”,亦即是对人生的各种伦理问题的探索和讨论。确实,正如人在社会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一样,人在道德活动中亦会遇到众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冲突正构成了道德冲突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此作出了极为可贵的思想探索,给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启迪和借鉴。 那么什么是“义”、“利”呢?“义利之辩”的历史状况又是如何的呢?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体系中,“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指的是功利,物质利益。据现有文献记载,在“义利”问题上,孔子是较早指出“义利”问题的先哲之一。孔子不但把“义”和“利”对立起来,并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著名命题。 孔夫子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做“君子”,君子如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孔夫子说:任凭个人利益指导行动,会招来很多怨恨),所以君子不能谋求个人私利。而由于“小人喻于利”,所以孔子要求“君子”把利益和恩惠给予老百姓。他提出“君子”美德之一“惠而不费”,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他指出“君子”行政的“大节”应该是“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年》,孔夫子说:礼法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安定人民)。孔子诚然蔑视劳动人民,如说“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等;这自然是他的错误。但是,他把“利”归之于“小人”,要求统治者保护和给予劳动人民以利益,让劳动人民富裕起来而又接受教育【老百姓人口增长(“庶矣”)了,孔子提出要“富之、教之”《论语·子路》】,这应该是孔子学说中最大的平民性之所在吧。对比而言,后世那些与民争利、夺利残民的统治者、贪官污吏,不应该羞煞愧煞么 “义利观”到了孟子那里,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一书中“义”基本上作“道理”来解释;“利”基本上作“利益”来解释(均见杨伯峻《孟子译注》),据此,孟子对“义利”的解释,显然是继承了孔子而来。但孟子却更强调“义”。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但孟子却认为,作为一个“大人”来说,其言不必信,其行不必果,只要“义”无所不在就行了,可见,孟子对“义”的强调。孟子认为,当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互相追逐利益的时候,国家就危亡了,所以,为什么一开口就要讲利益呢?只讲“仁义”就行了,并反复地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另外,孟子“尚义反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舍生取义”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义”的重要性:“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与孟子的“羞言利”不同,荀子与孔孟“尚义反利”的观点亦有所不同,旗帜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10(36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10) 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酥会士的东来。第二次大交汇有以下特点: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按其发展说,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一)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二)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三)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与融合。 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 (1)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的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2)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3)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尤其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 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2015

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即包括从无到 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在中国典籍中,最早把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书是《说苑》 3)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又叫人文文化。适用于人类 文化,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 据。 6)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 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口头传承。只 8)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 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9)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如:封建等级制度、 宗法观念。 1)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2).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 3)在古代,分隔着东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帕米尔高原。 4)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 5)尧舜的都城平阳,是在今天的山西襄汾。 6)在中国,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方是:山西。 7)在中国的黄河下游地区,是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 8)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考古学者发掘了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公元 前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可见当时已有农业定居生活。 9)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考古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先秦时期的楚地划分为:东楚、西楚、南楚。 11)《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中,衮州包括 古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梁州包括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青州包括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徐州包括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 12)西晋河西走廊一带,成为中原文化中心,这个地区的文化被称为凉州文化。 13)唐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主要得益于陂塘水利工程. 14)中国气候变迁总体趋势是由暖变冷,竺可桢将其划分为四大时期:(1)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1100年,温暖期;(2)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期,其中西周前期为温暖期;(3)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4)公元1900年——至今,仪器观测时期。 15)淮河由利变害是在:明清时期。 16)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7)“亚洲四小龙”:台湾、新加坡、韩国、香港。 1)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皇帝,疑项,高辛,尧,舜。 2)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大纲和笔记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三畏: 天命,大人,圣人言 三元:上元(正月15),中元(七月15),下元(十月15) 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宝:佛,法,僧 四谛(佛教教义):苦,集,灭,道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金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域 八卦: 1.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它的由来和一段民间传说相关。相传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为了让介子推出山,他们便在山上放火。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2.儒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倡“仁,礼,义”。他的言语被其弟子编成《论语》。 孟子:以复兴孔子的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严密的哲学体系。 颜回:强调重于立德,认同天人合一观、朦胧的辩证思维。 朱熹:集合各家言论,融会贯通。宋家理学之集大成者。《朱子大全》《朱子语录》 主要内容: 1。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字包含与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2.义:事物应有的样子,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的标准“君子与小人之辨”“王霸之辨”“雅俗之辨”3.仁:真诚的内心,是内在的层面;比礼乐更重要,更根本性;踏实;尊重他人存在的伦理 4.学:善于并且乐于学习。 5.礼文: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6.和乐 7。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付诸于行动。 8.知命:我们所从事的各种事情,其成功都依赖于各方面的因素作用。因此要竭尽全力,不计成果。9.内圣外王《大学》 10.诚《中庸》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完全版)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以人文为主 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术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学术就是人学。 (2)、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 把对人生的热爱推及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并进而推及宇宙万物。 7、本章思考题 z 你认为“文化”该如何定义? z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怎样? z 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1、三大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其中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 2、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战争:修筑了长城。 (2)贸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 (3)迁移:主要有鲜卑、契丹、党项。 (4)通婚:著名的有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 3、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的途径:移民和教化。 4、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 (1)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 (2)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 (3)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5、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在经济生活方面:,汉人的某些饮食方式或蔬菜瓜果品种来自西北少数民族。比如,羊肉串、烧饼等食品来自胡人。葡萄酒、烧酒的酿制技术也来自西域。 (2)在衣着服饰方面:汉族的棉花种植和织布技术是从南方少数民族引进的 (3)在日常起居方面:马扎子。 (4)在音乐、舞蹈方面:羌族人的笛子,维吾尔族的手鼓,壮族和苗族的笙 (5)文学方面:《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 (6)史学方面:蒙古族人用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 6、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汉代、北朝、唐朝。 7、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 (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 (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如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王伟的飞机被撞,中国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战争报复,这一个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有关,主要的还是与中国人忍让为上有关,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美国“9.11”事件后,有90%的美国人要求进行报复,以恐怖行为反击恐怖行为。这就是两种文化在各自民族里的直接表现。 8、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是在汉唐期间,尤以汉代和唐代为盛。汉代和唐代吸纳的外来文化,从地域来说,主要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以及南亚次大陆,季羡林的《西域文化》对此有详细的描述。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是佛教哲学。 9、中外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中叶,这次文化大交汇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之中。也就是说,这次文化大交汇有始无终。 10、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

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1

一。中国文化概论 1。内涵 A. 广义的文化---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B. 狭义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C. 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主干,融合各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并对世界文化有广泛影响。 2。发展轨迹 A。 16世纪前,高度发展,影响并推动世界文化发展,辉煌辐射。 B。 16-20世纪中,迷茫改革。受制于资本主义并在其影响下改革。 C。 20世纪中至今,复兴崛起。政治强大,传统弘扬,经济发展。 D。未来:以传统为根基,立足于中国国情,利用民族资源,面向世界,博取众长,综合创新。 3. 基本特征 A。源远流长,传承不绝,大一统。古埃及,印度,巴比伦文化都已消亡。 B。博大精深。科技(四大发明),精神(文,史,哲,著作丰富),制度(国家体制,科举制度)都有灿烂成果。 C。兼容并蓄。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有极强的同化能力。 D。整体统一。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文同根,书同源。 E。丰富多彩。多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二。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 1。方言与地域文化 A.五大语系:汉藏/阿尔泰/闪含/南亚/印欧。 B.方言: 1。概念:共同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一种语言,因地方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语音,词汇,语法等现象。 2。七大方言:北方/吴/湘/粤/闽/赣/客家 (其中,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C.形成原因: 1。人口分布广,交际少,地理条件限制。 2。集体迁移。 3。外来语。 D.方言与地域文化 1。方言集中体现地域文化。 2。方言反映地方民俗习惯: (1)河南的“中”表示“对”,“好”:因为河南自古为中原。 (2)广东的“冰”,“雪”不分。称“冰箱”为“雪柜” (3)北京的方位词:东南西北。 3。方言形成地方文学艺术 (1)京韵大鼓,京剧,京味儿文学

笔记《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 (整洁便捷版) 绪 论 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 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 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 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一章 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第二章(重点) 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6、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天地之大德”、“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生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7、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无为而无不为。 8、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 9.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10.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11.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第一,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第二,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 第二,佛教的广泛传播,使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13.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4.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 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士流交流中的风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