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波谱学2。
屏蔽效应3。
电池辐射区域4。
重排反应5。
驰骋过程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B、15NC、19FD、31P6。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8。
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a。
CH2=CH2 b。
CH CH c.HCHO d.A、a、b、c、dB、a、c、b、dC、c、d、a、bD、d、c、b、a9。
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
芳烃(M=134),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 )A.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
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M+1(73),相对丰度3。
现代分析化学 核磁共振 练习题

1.一个化合物估计不是二苯醚就是二苯甲烷,试问能否利用1H NMR谱来鉴别这两个化合物,并说明原因。
答:这两种化合物可以用1H NMR谱来鉴别,因为二苯醚的氢谱只有苯环上的氢的峰而且连有电负性的氧后会出现裂分,而二苯甲烷的氢谱有两个峰,苯环上的氢的峰不会裂分。
2.在下列AMX系统中(考虑远程偶合),Ha,Hm和Hx各裂分为几重峰?答:Ha和Hx会裂分成双重峰,Hm会裂分成四重峰。
3.某化合物C9H11NO (M = 149)根据下列谱图解析此化合物的结构,并说明依据。
答:有图中分析,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5,在氢谱中1-2.5之间出现了双重峰和三重峰的耦合可以判断结构中有乙基这与质谱中29的峰吻合,且质谱中29的峰和57的峰差28,该处应为乙酰基57脱羰基生成乙基29,质谱中77的峰为C6H5的峰,从核磁谱图中分析,苯环上应为电负性基团单取代机构,而8.0处出现一个单峰,故可以判断,在乙酰基和苯环之间存在一个氨基。
综上,其机构式为:(C6H5)NH(CO)CH2CH3。
4.下列哪个化合物符合如下1H NMR谱图,并说明依据。
答:a)的结构符合图中所示的谱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在2.35左右出现了一个单峰不发生耦合,而4.4处为四重峰与1.7处的双重峰应该存在耦合,结构中应该存在一个氢和三个氢之间的耦合。
综上,只有a)的结构符合谱图。
5.根据下列各化合物的部分13C NMR谱,确定二甲氧基苯的取代位置。
答:从图中碳谱分析,(a) 为临位取代、(b)为间位取代、(c)为对位取代。
6.化合物C4H10O2,根据如下13C NMR和1H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答: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0,由碳谱可以看出该式中含有1个伯碳、2个仲碳、1个叔碳,另外两个氢和两个氧组成两个羟基;对照氢谱0.8处的峰应该为甲基,该处峰出现裂分成双重峰,故可以判断甲基应该与叔碳相连,而3.5处出现的4个氢的峰应该为两个仲碳氢的峰,同样从裂分情况判断,两个仲碳也与叔碳相连,而1.8处的叔碳氢的峰出现多重裂分也符合推断,而4.4处出现的单峰因为羟基氢的峰,且从仲碳氢化学位移的低场偏移来看,羟基应该和两个仲碳分别相连。
第14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013秋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脉冲傅立叶 变换核磁共振方法和仪器得以实现和推广,引起 该领域的革命性进步。
现代NMR技术特点
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300、400…,1000MHz 超导NMR 谱仪;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
δ≈7.3
H
H
H
H
H
H
H
-2.99
H
H
H
H
H
H
H
H H
9.28
H H
双键和叁键的磁各向异性
δ=5.25
δ=2.88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3.氢键的去屏蔽效应
氢键的形成能使羟基或其它基团上的氢 核的δ值明显增大,氢键起到了相当于去屏蔽 的作用。由于影响氢键形成的因素很多,所 以羟基和氨基上的氢核δ值都有一个较大的变 化范围。
n+1规律只适用于I=1/2,且△ν/J >10 的初级谱。 对于其它I≠1/2,该规律可改为2nI+1。
n+1规律示例—偶合常数相等
2-溴丙烷的NMR谱
n+1规律示例-偶合常数不等
δc
δb
Jac Jbc
Hb Hc
Jab Jbc
Ha
δa
CN
Jac Jab
丙稀腈三个氢的自旋分裂图
偶合常数
自旋-自旋偶合时核磁共振谱线发生分裂, 产生的裂距反映了相互偶合作用的强弱, 称为偶合常数,单位为赫兹。对简单偶合
(Δ /J>10),峰裂距 即偶合常数。高级偶 合 (Δ /J<10),n+1律不再适合,偶合常
核磁共振习题(上传).docx

一、选择题1.下列原子核中,无自旋角动量的核是()A、42HeB、147NC、3115PD、199F2.若外加磁场的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则使质子从低能级E]跃迁至高能级E2所需的能量()A、不发生变化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不变或逐渐变小3.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A、能量B、频率C、波长D波数4.自旋量子数为零的原子核是()A、199FB、126CC、3115PD、"H5.核磁共振氢谱能提供的信息是()。
A .氢分布,核与核之间的关系,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B.氢分布 C.核与核之间的关系D.质子的化学位移值6.能产生NMR讯号的原子核有()。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⑤D.④E.②⑤©136C®126C ®199F④ 1]H (§)168O7.下面四个电磁波谱区,能量最小者为()。
A、X射线B、红外区C、无线电波D、紫外和可见光区8.在126C, 168D原子核中有无核磁共振信号()A,有B.无 C.不确定9.化合物C1CH2CH2CL四个质子属磁等价,其NMR图为()A.两个三重峰B.五重峰C. 一重峰10.化学等价质子()A.一定属磁等价B.不一定属磁等价C.视情节而定11.用频率表示的化学位移值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是()A无关 B.成比例 C.不成比例12.在136C, 199F原子核中有无核磁共振信号()A.有B.无C.不确定13.在下列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A. CH3BrB. CH4C.CH3ID.CH3F14.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试样应是()A.单质B.纯物质C.混合物D.任何试样15.对乙烯与乙快的核磁共振波谱,质子化学位移0)值分别为5.8与2.8,乙烯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A.诱导效应B.磁各向异性效应C.自旋一自旋偶合D.共辆效应H—C—C—C—H16.丙烷H H H I H NMR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A.3:lB.2:3:3C.3:2:3D.3:3:217.下列化合物的】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A.CH3-OOC-CH2CH3B.(CH3)2CH-O-CH(CH3)2C.CH,-OOC-CHn-COO-CH3D.CH,CHn-OOC-CHoCHn-COO-CHnCH,18.对核磁共振波谱法,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核所感受到的外盘场弓虽度会()A.没变化B.减小C.增加D.稍有增加19.三个质子在共振时,所需的外磁场强度Bo的大小次序为B O(A>>B0(B)> Bo©相对于TMS,该三个质子的化学位移的次序为()A.8A>&B>8CB. 8B>8C>8AC.8B>8A>8CD.8C>8B>8A20.测定某化合物的iHNMR谱,可以采用的溶剂是()A.苯B.水C.四氯化碳D.三氯甲烷二、填空题1.四甲基硅烷是测定核磁共振谱图理想的标准试样,它的所有都是等同的,其共振峰出现在o2.在核磁共振谱中,有相同化学环境的核具有相同的o3.核磁共振波谱法中,把相同的氢核称为化学等价核。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波谱解析中,核磁共振(NMR)技术主要用于研究分子中的哪种相互作用?A. 电子-电子相互作用B. 核-核相互作用C. 核-电子相互作用D. 电子-核相互作用答案:C2. 在红外光谱(IR)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内?A. 1000-1800 cm^-1B. 1800-2500 cm^-1C. 2500-3300 cm^-1D. 3300-3600 cm^-1答案:A3. 质谱(MS)中,分子离子峰(M+)通常表示分子的哪种信息?A. 分子的分子量B. 分子的化学式C. 分子的空间构型D. 分子的电子结构答案:A4. 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通常在哪个范围内?A. 200-300 nmB. 300-400 nmC. 400-500 nmD. 500-600 nm答案:B5. 拉曼光谱(Raman)与红外光谱的主要区别在于?A. 样品的制备方法B. 样品的溶解性C. 样品的物理状态D. 样品的化学性质答案:C二、填空题6.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δ)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ppm7. 红外光谱中,双键的伸缩振动通常出现在______ cm^-1以上。
答案:16008. 质谱中,同位素峰是指分子离子峰的______。
答案: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分子离子峰9. 紫外-可见光谱中,最大吸收波长越长,表示分子的______越强。
答案:共轭效应10. 拉曼光谱中,散射光的频率与激发光的频率之差称为______。
答案:拉曼位移三、简答题11. 简述核磁共振技术中,自旋-自旋耦合(J-耦合)现象对氢谱的影响。
答案:自旋-自旋耦合现象会导致核磁共振氢谱中相邻质子之间的信号发生分裂,分裂的峰数取决于耦合质子的数量,这种现象可以帮助确定分子中质子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
12. 解释红外光谱中,碳氢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分别对应哪些波数范围,并说明其对分子结构分析的意义。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

两个 -O-CH2-
O CH2CH3
正确结构: HC O CH2CH3
O CH2CH3
习题3
化合物 C10H12O2,推断结构
δ7.3 δ 5.21 5H δ2.3 2H δ1.2 3H
2H
化合物 C10H12O2,
=1+10+1/2(-12)=5
a. δ 2.32和δ 1.2—CH2CH3相互偶合峰
b. δ 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 c. δ 5.21—CH2上氢,低场与电负性基团相连
2)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 习题1 化合物 C10H12O2
2 5 2
3
8
7
6
5
4
3
2
1
0
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步骤
=1+10+1/2(-12)=5
δ 3.0和δ 4.30三重峰和三重峰
O—CH2CH2—相互偶合峰 δ 2.1单峰三个氢,—CH3峰 结构中有氧原子,可能具有: δ 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
O C CH3
正确结构:
a b O c CH2CH2 O C CH3 δ3.0 δ 4.30 δ2.1
习题2
C7H16O3,推断其结构
9
δ 3.38 δ 1.37
δ 5.30 1
6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篇一: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 c.峰高; d.积分线高度。
2.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
a.i=1/2; b.i=0; c.i=1; d.i>1。
4.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ch3br; b.ch4; c.ch3i; d.ch3f。
核磁共振谱习题

1、三个不同的质子Ha 、Hb、H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次序为σb>σa>σc,这三种质子在共振时外加磁场强度的次序如何?这三种质子的化学位移次序如何?σ增大化学位移如何变化?2、下列每个化合物中质子Ha 和Hb哪个化学位移大?为什么?3、指出下列化合物属于何种自旋体系:a. CH2Br-CH2Cl b. CH3CH2Fc. d.4、异香草醛(I)与一分子溴在HOAc中溴化得(Ⅱ),(Ⅱ)的羟基被甲基化,主要产物为(Ⅲ),(Ⅲ)的NMR图谱如下,溴的位置在何处?5、丙酰胺的图谱如下,说明图谱中各组峰对应分子中哪类质子。
6、下列一组NMR图谱内标物皆为TMS,试推测结构。
ab.7.下图给出的是某一化合物的门控去偶(非NOE方式)测定的 13CNMR图谱。
已知分子式为C10H12O,试推测其结构。
8.化合物分子式为C4H7NO,其碳谱和氢谱如下,试推测其结构。
(溶剂为CDCl3)9.苯甲醛中,环的两个质子共振在δ7.72处,而其他三个质子在δ7.40处,说明为什么?10. 释2-碘丙烷中异丙基的分裂型式和强度。
11.某化合物在300MHz谱仪上的1H NMR谱线由下列三条谱线组成,它们的化学位移值分别是0.3,1.5和7.3,在500MHz谱仪上它们的化学位移是多少?用频率(单位用Hz)来表示其值分别是多少?12.判断下列化合物1H化学位移的大小顺序,并说明理由:CH3Cl,CH3I,CH3Br,CH3F。
13.在常规13C谱中,能见到13C-13C的偶合吗?为什么?14.试说出下面化合物的常规13C NMR谱中有几条谱线?并指出它们的大概化学位移值。
15.从DEPT谱如何区分和确定CH3、CH2、CH和季碳?16.下图为L-薄荷醇(L-menthol)的2D-INADEQUATE谱及解析结果,试在L-薄荷醇的结构上标出相应字母。
答案:1、外加磁场强度H b>H a>H c;化学位移δHc>δHa>δHb;σ增大化学位移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1.试对照结构指出图14-1上各个峰的归属。
解:δ1.2 三重峰 3H-CH2-CH3δ2.0 单峰 3H-CO-CH3δ4.0 四重峰 2H-O-CH2-CH3δ6.8~7.6 4H-C6H4-δ9.8 单峰 1H-NH-图14-1 例题1的1H-NMR谱2.由下述1H-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及自旋系统。
(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1H-NMR谱如图14-2所示。
图14-2 C4H10O的 1H-NMR谱解:u=(2+2×4-10)/2=0δ1.13 三重峰 6H -CH2-CH3(2个)δ3.38 四重峰 4H -O-CH2-CH3(2个)可能结构式为:CH3-CH2-O-CH2-CH3自旋系统:2个A2X3(2)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1H-NMR谱如图14-3所示。
图14-3 C9H12的1H-NMR谱解:u=(2+2×9-12)/2=4δ1.22 二重峰 3H -CH-CH3δ2.83 七重峰 1H -CH-(CH3)2δ7.09 单峰 5H C6H5-可能结构式为:自旋系统:A6X,A5(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1H-NMR谱如图14-4所示。
图14-4 C10H10Br2O的1H-NMR谱解:u=(2+2×10-12)/2=5δa 2.42 单峰 3H -CO-CH3δb 4.88 双峰 1Hδc 5.33 双峰 1Hδd 7.35 单峰 5H C6H5-可能结构式为:自旋系统:A5、AB、A3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2O4,NMR图谱如图14-6所示,δa=1.31(三重峰,)δb=4.19(四重峰),δc=6.71(单峰),Jab=7Hz,峰面积积分值比a:b:c=3:2:1,试推断其结构式。
图14-6 C8H12O4的氢核磁共振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8-1)/2=3(2)由积分值比计算氢分布:a:b:c=3:2:1分子式有12个H,可知分子具有对称结构为a:b:c=6H:4H:2H(3)偶合系统(ab)为一级偶合A2X3系统(二个质子的四重峰与三个质子的二重峰)(4)根据δa=1.31,δb=4.19及偶合系统可以推测有-CH2CH3存在,并均向低场移动,故为-OCH2CH3型结构。
(5)δc=6.71一个质子单峰,由不饱和度可知不是芳环质子峰,在如此低场范围内的质子,可能为烯烃质子旁连接一个去屏蔽基团,使烯烃质子进一步去屏蔽,又因分子式中含有4个氧原子,可能有羰基,因此推测有型结构。
(6)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化合物种可能有以下结构以上正好为分子式的一半,故完整的结构式为烯烃质子为等价质子(化合物结构对称呈现单峰),二个乙氧基峰重叠,此化合物有二种构型。
(7)查Sadtler(10269M)为反式丁烯二酸二乙酯。
该化合物结构式为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7NO2,红外光谱中2230cm-1,1720cm-1有特征吸收峰,1H-NMR谱数据为δ1.3(三重峰),δ3.45(单峰),δ4.25(四重峰),a、b、c的积分高度分别为15,10,10格,求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图14-5 C5H7NO2的1H-NMR谱解:u=(2+2×5+1-7)/2=3红外光谱数据分析。
该化合物含有(γC=O=1720cm-1),和-C≡N(γC≡N=2230cm-1)氢分布:a峰相当的氢数=15/(15+10+10)×7=3Hb峰相当的氢数=10/(15+10+10)×7=2Hc峰相当的氢数=10/(15+10+10)×7=2H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1.3三重峰3CH3CH23.45单峰2CH2CO4.25四重峰2CH2O、CH3δ4.25说明该基团与氧相连,使δ值移至低场;δ3.45的CH2为单峰,说明该基团与其他质子没有偶合,邻接羰基。
因此,该化合物可能结构式为:5.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NO2,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4-6所示,1H-NMR谱数据为δ1.30(二重峰),δ3.01(单峰),δ3.82(单峰),δ4.45(四重峰),试推测其结构式。
图14-6 C5H11NO2的核磁共振氢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5+1-11)/2=1(2)氢分布:a峰相当的氢数=(10/10+20+3.3+3.3)×12=3.3≈3Hb峰相当的氢数=(20/10+20+3.3+3.3)×12=6.6≈6Hc峰相当的氢数=(3.3/10+20+3.3+3.3)×12=1.1≈1Hd峰相当的氢数=(3.3/10+20+3.3+3.3)×12=1.1≈1H(3)结构推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1.30二重峰3CH3CH3.01单峰6(CH3)2N3.82单峰1OH4.45四重峰1CH O可能结构式为:CH3CH(OH)CON(CH3)26.一个分子式为C12H16O2的化合物,试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14-7推测其结构式。
图14-6 C12H16O2的核磁共振氢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12-16)/2=5(2)氢分布:(从右到左排列为a、b、c、d 峰)a峰相当的氢数=(9/9+5+3+7.5)×16=6Hb峰相当的氢数=(5/9+5+3+7.5)×16=3Hc峰相当的氢数=(3/9+5+3+7.5)×16=2Hd峰相当的氢数=(7.5/9+5+3+7.5)×16=5H(提示: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取积分高度后求氢分布)(3)结构推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1.1单峰6(CH3)2 C1.95 单峰3CH3CO3.1单峰2CH2O7.1单峰5C6H5-可能结构式为:7.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0O2,红外光谱图中在1735cm-1左右有一强吸收。
试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图14-8)推测其结构式。
图14-8 C9H10O2的核磁共振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9-10)/2=5(2)氢分布:(从右到左排列为a、b、c、d 峰)a峰相当的氢数=(5/5+5+13+3)×10=2Hb峰相当的氢数=(5/5+5+13+3)×10=2Hc峰相当的氢数=(13/5+5+13+3)×10=5Hd峰相当的氢数=(3/5+5+13+3)×10=1H(提示: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取积分高度后求氢分布)(3)结构推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2.9 三重峰2CH2C6H5-4.1 三重峰2CH2O7.1 单峰5C6H5-8.0 单峰1CHO可能结构式为:8.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0O3,红外光谱图中在3000~2500cm-1有较宽的吸收带,1710cm-1左右有一强吸收。
试根据其核磁共振谱(图14-9)推测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图14-9 C9H10O3的核磁共振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9-10)/2=5(2)氢分布:(从右到左排列为a、b、c、d 峰)a峰相当的氢数=(0.51/0.51+0.51+1.3+0.25)×10=2Hb峰相当的氢数=(0.51/0.51+0.51+1.3+0.25)×10=2Hc峰相当的氢数=(1.3/0.51+0.51+1.3+0.25)×10=5Hd峰相当的氢数=(0.25/0.51+0.51+1.3+0.25)×10=1H(提示: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取积分高度后求氢分布)(3)结构推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2.9 三重峰2CH2CO4.2 三重峰2CH2O7.1 多重峰5C6H5-11.3单峰1CHOH可能结构式为:9.某一含有C、H、N和O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7,C为73.5%,H为6%,N为9.5%,O 为11%,核磁共振谱如图14-10。
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图14-10 相对分子质量为147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解:(1)求相对分子质量含C数:147×73.5%/12=9含H数:147×6%/1=9含N数:147×9.5%/14=1含O数:147×11%/16=1相对分子质量为:C9H9NO(1)计算不饱和度:U=(2+2×9+1-9)/2=6(2)氢分布:(从右到左排列为a、b、c、d 峰)a峰相当的氢数=(7/7+11+6+6)×9=2Hb峰相当的氢数=(11/7+11+6+6)×9=3Hc峰相当的氢数=(6/7+11+6+6)×9=2Hd峰相当的氢数=(6/7+11+6+6)×9=2H(提示: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取积分高度后求氢分布)(3)结构推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3.5单峰2CH2C6H5-3.7单峰3CH2Oδ6.9和δ7.2 为苯环对双取代典型峰型,即直观感觉为左右对称的四重峰,中间一对峰强,外侧一对峰弱。
解析时,可以把它看成2个峰(c峰和d峰),每个峰各相当于2个质子,所以,可能基团为:-C6H5-可能结构式为:10.指出图14-10中所示是哪个结构式。
图14-10 某化合物的1H-NMR图谱解析:如果是结构式②或结构式③,与CH3相联的CH2应在δ2~3之间出现四重峰,而在图谱中无此峰,所以,不是结构式②或③;如果是结构式④,与O相联的CH3应在δ3~4之间出现单峰,而在图谱中无此峰,所以,也不是结构式④。
应为结构式①。
其理由如下:δ分裂峰质子数可能基团相邻基团1.2 三重峰3CH3CH22.2 单峰3CH3CO3.6 单峰2CH2-CO-CH2-CO-4.2 四重峰2CH2CH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