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肇庆教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经验
恶性胸水治疗方法

恶性胸水治疗方法恶性胸水是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肺癌、胸膜间皮瘤和乳腺癌患者。
恶性胸水出现的原因是肿瘤细胞侵犯胸膜,引起胸膜炎症反应,导致胸腔内液体的积聚。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恶性胸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根据恶性胸水的程度和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胸腔穿刺引流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穿刺引流是通过在胸膜腔内插入针管,将积液吸出,常用于急性症状明显的患者。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但效果不稳定,积液易复发。
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在胸膜腔内植入导管,将积液引流出来,并保持胸腔负压。
这种方法可以持续引流积液,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但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导管,且引流过程中可能伴随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包括胸膜腔减容手术和胸膜粘连手术。
胸膜腔减容手术是通过开胸或腔镜手术,在胸腔内去除肿瘤并进行胸膜切除,从而减少胸腔内积液的产生。
这种方法适用于恶性胸水较为严重且需要长期引流的患者,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胸膜粘连手术是通过刺激胸膜表面,使胸腔内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胸腔内胸膜的粘连,减少积液的产生和积聚。
这种方法创伤小,但效果不稳定,可能导致胸腔内粘连过多,影响肺功能。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之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缓解恶性胸水的症状,如药物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治。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应用利尿剂和类固醇等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或减少胸膜炎症反应来减少积液的产生。
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采用针灸、中药煎膏等治疗方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减少积液的效果。
总之,恶性胸水的治疗方法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医疗资源等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贾英杰教授运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经验举隅

贾英杰教授运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经验举隅周佳静;贾英杰【摘要】贾英杰教授认为肺癌主要病机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肺脏功能失调,津液失布,水饮积结,又兼正虚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输布,致湿留于肺,遂发为胸水.治当解毒祛瘀,宽胸化痰,健脾利水.方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减化裁.%Professor JIA Ying-jie thought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lung cancer is insufficiency of healthy Qi, coexistence of toxin and stagnation; maladjust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fails to transportation of body fluid and causes the accumulation of water and fluid, complicated with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the food essence and water couldn't be transformed into Qi and blood as well as couldn't be distributed to all parts of the body, It brings about the dampness stayed at lung and leads to hydrothorax. The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should be detoxifying and removing stagnation,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resolving phlegm, inducing diuresis to fortify the spleen. The recipes should be modified XiaoXianXiong【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小陷胸汤;苇茎汤;中医【作者】周佳静;贾英杰【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1],西医的治疗方法为:胸水少量,患者喘憋胸痛症状不重时,以全身化疗抗肿瘤为主;当胸水中量或大量,患者气短喘憋症状突出,严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时,则尽快采用胸腔内排液治疗,随后再于胸腔内注射以促进胸膜粘连。
恶性胸水的中医与特色治疗

恶性胸水的中医与特色治疗1中医分期论治早期:痰饮内停胸胁,治以化痰利水,用椒目瓜蒌汤加减;中期:痰饮壅盛,治以攻逐痰饮,用十枣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晚期: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2中医病因论治肺癌所致胸水:治以扶正抗癌,泻肺逐饮,属肺脾两虚者用党参、黄芪、茯苓各12g,白术、山药各9g;气阴两虚者用太子参、北沙参各15g,麦冬、黄芪、百合各12g,均加龙葵、瓜蒌、白花蛇舌草各15g,胆星9g,守宫3g等抗癌药和甜葶苈、白芥子各9g,十枣丸3g(吞服)等逐水药。
治疗5例,平均服药3周后,胸水吸收3例,减少2例。
乳腺癌和淋巴瘤所致胸水:治以化痰散结、疏凿蠲饮。
使用逐胸水方:胆南星、姜半夏、王不留行各9g,全瓜蒌12g、炙山甲、枳实、椒目各6g,槟榔、商陆、茯苓、泽泻各9g,控涎丹3g(吞服)。
治疗4例并配合全身化疗,平均服药2周后,胸水基本吸收。
肿瘤开胸术后胸水:治以益气健脾、利湿化饮。
用党参、黄芪各15g,苍白术、山药、防己、猪茯苓、泽泻各9g,炙甘草、川朴、姜半夏、桂枝、椒目各6g,治疗2例,其中1例服药3周后,胸水基本吸收。
3中医定方论治用基本方川象贝、鱼腥草、蒲公英、七叶一枝花、徐长卿、蜀羊泉、铁树叶、石见穿、石打穿、王不留行、丹皮、白花蛇舌草、泽泻、猪茯苓,随症加减。
治疗31例肺癌胸水,结果胸水消失3例,减少1例,稳定9例。
用牡蛎泽泻散治疗肺癌胸水1例,连续服药2月,患者胸水消失,左肺块影缩小30%。
4中西医结合治疗宣肺利水、健脾化湿、解毒抗癌、行气通络为主组方,用葶苈子、大枣、桃仁各10g,桑白皮、白术各15g,茯苓、龙葵各20g,猪苓、半枝莲各30g,桂枝3g,随症加减,合用中成药抗瘤消炎丸治疗32例恶性胸水,其中配合化疗28例、放疗2例,结果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
用加味葶苈大枣汤配合胸穿抽液及局部顺铂化疗,使1例胸膜间皮瘤伴胸水患者胸水消失,随访3月未复发。
呼吸内科小讲堂探索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术
操作过程
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将积液持续引流至体外,同时可通过 引流管注入药物进行局部治疗。该手术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 进行。
疗效评估
胸腔闭式引流术可长期有效地控制癌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但手术创伤较大,且存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的风险。
效果评估与存在问题
效果评估
传统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癌 性胸腔积液的发展,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且长 期疗效不佳。
。
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3
个体化营养评估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营养状况的全 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对于能够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高热量、 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 满足机体需要。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或肠内营养不足的患者 ,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包括脂 肪乳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
多学科协作
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 域,专家建议应加强呼吸内科、肿瘤 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有望实现对癌性胸腔积液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生存率。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 著进展,未来有望成为癌性胸腔积
存在问题
传统治疗手段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 等问题,且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 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探索更为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03
新型治疗方法探索与实践
局部免疫调节剂应用
免疫调节剂种类
目前常用的局部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它们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
奚肇庆教授治疗外感高热(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总结

【摘 要 】 奚 肇庆教授为 江苏省名 中医 ,于 2016年成立 江苏省名 医工作 室 ,文章结合案 例 ,总结其 运用早期 截 断 、透 邪 、通 腑 泄 热 、益 胃生 津 等 法 治 疗 外 感 高 热 性 疾病 的 治 疗 经 验 。 【关 键 词 】 奚肇 庆 清气 透 表 法 外 感 高 热 病
之 气 ,导致 营卫 失 和 ,脏 腑功 能 阴 阳失 调 而致 病 。外 感 发 热性 疾病 多 归于 “温病 ”范 畴 。温病 学 在 明清 到达 了 发 展 的鼎盛 时代 .其 中尤 以叶天 士及 吴鞠 通为 代表 。叶 天 士认 为 “邪 自口鼻 而入 ”“肺 位最 高 ,邪必 先 伤 ”,所 以 在 风 温初 期 出现发 热 、微 恶 风 寒 ,少 汗 ,咳嗽 等 肺 卫 表 证 。叶 氏根 据 温病 发展 的规 律提 出 了“卫 气 营血 ”的辨
可 清气 。入 营尤 可 透热 转 气 ,入 血 就恐 耗 血 动 血 ,直 须
凉血 散 血 ”[ ]。根据 卫 气 营血 的发 病顺 序 及 外感 高 热
基 金 项 目:国 家卫 生 计 划 委 员会 重 点 临床 专 科 外 感 高 热 临 床 路 径 项 目 (国 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中 医临 床 路 径 第 三批 24个 专 业 104个 病 种 20130101);2008年 中 医药 行 业 重 大 科 研 专 项 资 助 项 目(2008070 4 1);江 苏 省 奚 肇 庆 名 老 中 医工 作 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并多发骨转移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并多发骨转移1例1. 引言1.1 病例背景本病例患者为男性,62岁,体重72kg,身高175cm。
既往体健,无明显慢性疾病史。
患者于半年前因胸闷、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就诊于我科,经详细问诊和全面检查后确诊为左侧肺腺癌晚期并伴有胸腔积液。
经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液体呈黄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提示为恶性胸腔积液。
经肿瘤内分泌细胞标记物检测,CEA、NSE及CYFR21-1等均升高。
胸部CT示左肺下叶结节,胸腔积液量约500ml。
全身PET-CT示左肺癌可能合并胸膜转移及多发骨转移。
此病例具有明显的恶性病变特征,对治疗极具挑战性。
1.2 诊断困难性肺癌在临床上表现出多样化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气短等,并且易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准确的诊断结果。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这种症状又易出现在其他疾病中,使得诊断更加困难。
在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的症状和体征不具特异性,可能只有在严重的疾病进展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体征,这就增加了医生正确诊断的难度。
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医生需要对病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以充分排除其他疾病,从而提高最终的诊断准确率。
治疗上的挑战性也在于此,因为如果诊断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治疗方案的不当选取,影响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如何克服诊断困难性,提高准确诊断的机会,是当前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治疗挑战性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胸腔积液的产生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胸腔穿刺、胸膜导管引流、胸腔灌洗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起到一时性的缓解作用,难以根治病因。
肺癌常常会合并多发骨转移的情况,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对于多发骨转移的效果也较为有限,常常需要长期的放疗、化疗来控制病情。
恶性肿瘤胸腔积液中医证型的分析

恶性肿瘤胸腔积液中医证型的分析恶性肿瘤胸腔积液中医证型的分析胸腔积液是指在胸腔内不正常的液体积聚,是恶性肿瘤患者胸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形成与肿瘤细胞向胸腔内浸润、淋巴管的阻塞、静脉回流的改变等多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形成与气滞、血瘀、湿困等证型相关,下面就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中医证型进行分析。
一、气滞证型气滞证型的特点是胸闷、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多表现为气喘、咳嗽、痰多等。
舌苔厚腻,脉象滑数。
气滞证型常见于胸腔积液较少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是肿瘤压迫气管、支气管等引起的气滞。
治疗上以舒肝、理气为主,可选用逍遥散、柴胡汤等药物。
二、血瘀证型血瘀证型的特点是胸痛剧烈,胸闷,有时放射至背部,疼痛时有明显的压痛点,并可有静脉曲张、肿块等表现。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厚腻,脉象弦细。
血瘀证型多见于恶性肿瘤积液较多的患者,肿瘤浸润引起胸壁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血瘀。
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当归活血汤等药物。
三、湿困证型湿困证型的特点是胸闷、胸痛,常伴有厌食、腹胀等症状,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舌苔白腻,脉象滑。
湿困证型常见于恶性肿瘤向胸腔内淋巴结转移,淋巴流动受阻导致湿困。
治疗上以利湿为主,可选用瞿麦穗汤、六神合剂等药物。
四、气血两虚证型气血两虚证型的特点是胸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伴有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等症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气血两虚证型常见于恶性肿瘤发展较长时间,身体虚弱,气血亏损。
治疗上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黄芪加党参汤等药物。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中医证型可归纳为气滞、血瘀、湿困和气血两虚四种类型,不同的证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病理机制和病情严重程度。
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但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恶性肿瘤胸腔积液,中医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并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 响气 血 运 行 和脏 腑 功 能 。 此 , 正 气 尚 能耐 受 攻 伐 , 水 影 因 在 胸
治疗 困难 。西 医 的化 疗 方 法 常 常 加 重伤 害 正 气 , 胃气 败 坏 , 血 气 亏损 。 胃是 气 血 生化 之源 , 后 天 之本 ”如 不 及 时 纠正 , 体 脾 为“ , 人 得 不 到水 谷 充 养 致 正 气 不 能 抗 邪 , 气 弥 漫 , 速 病 情 恶 化 , 邪 加 即
盛的时间 . 过针灸敷药 等中医治疗手段 , 节 人的脏腑功能 , 通 调 强 壮人 体脏 腑 阳气 ,可 明显 增 强 体 质 ,增 加 机 体 抵 御 疾 病 的 能 力 ,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喘起 病 缓 慢 , 程 较 长 , 起 哮 病 目前 尚无 特 效 的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的 目 的为 控 制 症 状 , 防止 病 情 恶 化 , 可 能 尽 保 持肺 功 能 正 常 ,维 持 正 常 的活 动 功 能 .防 止 不 可 逆 的 气 道 阻 塞 。 哮 喘经 常在 冬 春 季发 作 较 频 繁 , 因此 俞 老 主 张 冬 病 夏 治 , 于 夏 季伏 天暑 气 , 者 腠 理 开 泄 , 物 较 易 渗 入 皮 肤 之 时 给 予 敷 贴 患 药 治 疗 。 确地 将 中 药穴 位 贴 敷 用 于 治 疗 咳 喘 源 于 清 代 张 璐 《 氏 明 张 医 通 》 “ 哮 … …夏 月三 伏 中 , 白芥 子 涂 法 , 往 获 效 。 方 用 云 冷 用 往 白芥 子 净 末 一 两 . 胡 索 一 两 , 遂 、 辛 各 半 两 , 为 细 末 , 延 甘 细 共 入 麝香半钱 . 匀 , 汁调涂肺俞 、 杵 姜 膏肓 、 劳 等 穴 … … 十 日后 涂 一 百 次 , 此 三 次 , 根 去 矣 ” 实 验 研 究 提示 敷 贴 疗 法 对 白细 胞 如 病 。 介 素 2 、 扰素 2 4干 在 哮 喘 大 鼠 的 肺 组 织 具 有 明 显 影 响 , 通 过 并
泻不 能 治 , 肺 即泻 肺 之重 痰 与 水 饮 。 泻 除芫 花 以外 , 常用 葶 苈 子 、
桑 白皮 、 白芥 子 、 瓜 子 、 仁 等 , 如 葶 苈 大枣 泻肺 汤 、 陷胸 冬 桃 方 大 丸 。 至 加 大 黄取 泻 肺 通 腑 之 意 。 外 。 适 当 选 用半 枝 莲 、 甚 另 可 白花 蛇舌 草 、 山慈 菇 等 清 热 解 毒 抗 癌 之 品 , 加 露 蜂 房 、 山 甲增 强 或 炮 攻毒 消肿 、 络 止 痛 之 效 , 接 针 对 胸水 产 生 的 根 源 , 邪 毒 去 、 通 直 使
较 多 时 可 以积 极 采 用 攻 逐 法 。 如张 仲 景 所 用 “ 悬 饮 者 , 枣 汤 病 十
主之 ” 十枣 汤 中 的 甘 遂 、 戟 、 花 均 为泻 水 逐 饮 的 峻 猛 之 药 , 。 大 芫 有 学 者 认 为药 性 过 于峻 猛 而 弃 之不 用 。 教 授 则认 为有 是 证 , 奚 用 是 药 . 癌 胸 水 顽 固难 消 , 重 药 峻剂 难 以取 效 , 要 辨 证 准 确 , 肺 非 只 遵 循 个 体 化 原 则 . 握 好 药 物 的用 法 用 量 , 时 注 意 中 病 即 止 , 掌 同 时 时顾 护 胃气 , 达 到 胸 水 消退 , 气 不损 的临 床 疗 效 。根 据 甘 可 正
院 名 医 堂 坐诊 , 长期 致 力 于 肺 系 疾 病 的 临床 研 究 。 奚教 授 充 分 吸
收 借 鉴 “ 河 医 派 ” 学 术 思想 和临 证 经 验 , 药 轻 清 简 约 , 少 孟 的 用 量
昧 轻 , 肺 癌 胸 水 的 诊治 具 有 独 到 之 处 。 对 笔者 有 幸 跟 随 奚教 授 临
证 , 悟 一 二 , 此 简 单 介 绍 , 飨 读者 。 领 在 以
1 病机 认 识
《 匮要 略 》 饮 后 水 流 胁 下 , 金 云“ 咳唾 引 痛 , 之 悬 饮 ” 谓 。肺 癌 恶 性 胸 水 属 “ 饮 ” 畴 。 医宗 必读 ・ 聚 》 日“ 之 成 也 , 气 悬 范 《 积 篇 积 正 不足 , 而后 邪 气 踞 之 ” 肺 癌 多 由 于吸 人 污 秽 之气 或久 吸烟 毒 , 。 秽 毒 滞 于 体 内 , 伤 脏 腑 , 正 气 虚弱 , 腑功 能失 调 , 气 血 水 运 损 或 脏 致 行不利 , 或情 志 所 伤 , 机 不 利 , 血 痰 浊瘀 毒 聚结 而 成 。 邪 毒 气 气 若 流于胸胁 , 滞三焦 , 液停积 , 阻 水 留于 胁 下而 发 为 胸 水 。素 问 ・ 《 经 脉 别 论 》 日 “ 人 于 胃 , 溢 精 气 , 输 于 脾 , 气 散 精 , 归 于 篇 饮 游 上 脾 上 肺 , 调水 道 , 通 下输 膀 胱 , 精 四布 , 水 五经 并 行 ” 人 体 水 液运 行 与 。 肺 、 、 三 脏 密切 相 关 。 居 上 焦 , 脾 肾 肺 通调 水道 ; 居 中焦 , 输 水 脾 运 谷精 微 ; 肾处 下 焦 , 化 水 液 、 清 泌 浊 ; 主 疏 泄 , 畅 气 机 , 蒸 分 肝 调 调 节 全 身 气 血 津 液 代 谢 。若 诸 脏 功 能 失 调 , 焦 不 利 , 气失 于宣 三 肺
中 图分 类 号 : 298 文 献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2 0 0 — 2 R 4. A 10 — 4 X(0 2 0 — 2 4 0
【 关键词】 肺癌
胸水
奚肇 庆
经验
痛 、 菌 作 用 . 于 肺 癌 胸 水 的患 者 不 仅 有 利 于胸 水 的 消 除 , 抗 对 并 可辅 助 抗 感 染 、 痰止 咳及 一 定 的 镇 痛 作用 , 化 为此 类 患 者 的首 选 用 药 。芫 花 药性 迅 猛 , 奚教 授 采 用 醋 制芫 花 、 加用 大枣 或 适 当延 长 煎 煮 时 间 等方 法 来 缓 和 药性 .同时 或 顺 序使 用 补 气 健 脾 护 胃 之 品 , 得 患 者 在 服 药期 间大 便 次 数 日行 不 超 过 3次 , 尽 可 能 使 在 短 的时 间 内消 除 饮邪 , 中病 即止 。正 如 杨 士瀛 《 指方 》 “ 癖 直 云 破 须 用 芫 花 , 水 后 便 养 胃可 也 ” 其 次 ,肺 为 华 盖 ”肺 主气 , 行 。 “ , 主宣 发肃 降 . 系疾 病 都 有 气机 升 降 活 动 的 失 常 。肺 失 宣 肃 、 气 郁 肺 肺 闭 、 气 上 逆 可 见 胸 闷 、 喘 。奚 教 授 认 为 凡 肺 气 壅 实 、 留胸 肺 咳 饮 胁、 痰涎 壅盛 之 咳 喘 痰 多 、 急 喘促 、 胁 胀 满 、 息 不 得 卧者 非 气 胸 依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2月第 2 卷 第 2期 J T M. e .0 2, o. 1 N . l E C F b 2 1 V 12 , o2
・
专 家 经 验 ・
奚肇庆教授 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经验
徐 顺娟 指 导 奚肇庆 ( 苏省 中 医院 , 苏 南京 2 0 2 ) 江 江 10 9
的发 作 , 中体 现 了 《 经 》 正 气 存 内 , 不 可 干 ” 预 防 思 想 。 集 内 “ 邪 的
其 次 兼 顾 祛 邪 治 病 , 膏 方 能 对 患 者 起 到 清 里 热 、 冗 寒 、 气 故 除 行
时 治病 ” “ 治 已病 治 未 病 ” 理 论 , 在 伏 天 , 及 不 等 选 即在 阳气 最 旺
( 下转 第 2 7页 ) 0
中 国中 医 急 症 2 1 0 2年 2月 第 2 卷 第 2期 J T M. e . 0 2, o. 1No2 1 E C F b 2 1 V 12 , .
疗理论思想早在《 内经 》 有 所 论 述 , 《 问 ・ 就 如 素 四气 调 神 论 》 记 中
癌 毒 清 。 液输 布 恢 复 常 态 , 水 吸 收或 减 少 , 去 正 安 。 水 胸 邪
22 温 和 法 . 痰 饮 源 同而 流 异 , 属 阴 邪 , 寒 而 凝 , 温 而 总 遇 得 行 。 “ 痰 饮 者 , 以温 药 和 之 ” 奚 教 授 认 为 , 肺 为 贮 痰 之 故 病 当 。 “
载 “ 四 时 阴 阳 者 . 物 之 根 本 也 . 以 圣 人 春 夏 养 阳 , 冬 养 夫 万 所 秋
阴, 以从 其 根 。 ” 据 中医 学 “ 夏 养 阳 ” 一 理论 思想 , 上 “ 根 春 这 加 择
痰 浊 去 , 防 外 邪 侵入 , 而 使 患 者 的病 情得 以控 制 , 防 哮 喘 预 从 预
遂 善 行 经 隧 水 湿 . 戟 善 泄 脏 腑 水 湿 , 花 善 消 痰 癖 水 饮 , 泻 大 芫 偏 胸肺 之痰 饮 ,名 医 别 录 》 《 中认 为 芫 花 可 “ 消胸 中痰 水 , 唾 ” 《 喜 。 本 草 纲 目》 为芫 花 “ 治 水 饮 痰游 , 下 痛 ”奚 教 授 常 选 用 芫 花 认 善 胁 , 以泻 下逐 水 现 代 药 理 学研 究 显 示 芫 花 具 有 利尿 、 咳 祛痰 、 镇 镇
奚 肇 庆 教 授 系江 苏 省 中 医 院急 诊 中心 主 任 医 师 ,南 京 中医 药 大 学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任 江 苏 省 中医 药 学 会 主 任 委 员 , 博 兼 曾 先 后 师 从 周 仲 英 、 景 藩 、 履 秋 等 著 名 老 中医 , 江 苏 省 中医 徐 江 在
2 治 疗 经 验
药精效著 , 联合攻逐泻肺法 , 再加 防己黄芪、 苓桂术类 方 , 达到辛
开 苦 降 、 阳泄 浊 、 痰 利 气 、 饮 利水 的功 效 。 通 豁 化
23 扶 正 法 _ 肺 癌胸 水 的病 位 主要 在 肺 , 涉及 脾 肾 、 三焦 。 脾 肺 肾正 气 不 足 , 血 运 化 失 常 , 气 痰瘀 癌 毒 内阻 , 饮 水 湿 内聚 而 发 痰 奚教 授认 为 肺 癌 胸 水 的 治 疗 , 当遵 仲 景 “ 痰 饮 者 , 以 仍 病 当 温 药 和之 ” 理论 。 以 温 药 以化 饮 , 峻 下 逐 水 。 需 注 意 顾 护 的 予 或 但 正气 。 和气血 , 正祛邪 , 本兼治。 调 扶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