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肇庆教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经验
奚肇庆教授治疗中医喘证经验

云 :内不 治 喘 , 不 治癣 。 喘无 善 证 , “ 外 ” 涉及 多 种 急 、 性 疾 病 , 慢 不
两者 阴阳交感 , 互根互用 , 气血和利 , 不生寒热 , 气从以顺 。 灵 如《
之水液宣达全身 , 又将浊液借 三焦之道下输膀胱 。 若肺外感受邪
或 内伤 虚 弱 , 宣 降失 职 , 则 肺气 上 逆 , 发 喘证 , 则 胸 中气 塞 , 引 轻
有幸跟师侍诊 , 获益 良多 。 兹将奚师运用中医理论对呼吸衰竭辨
证论 治 经 验 介绍 如下 。 喘 证 是 指 以 呼吸 急 促 为 特 征 的一 种 中医 病 证 , 以呼 吸 急 促 、
枢 ・ 客 》 言 “ 气 积 于胸 中 , 邪 所 宗 出于 喉 咙 , 以贯 心 脉 而 行 呼 吸
焉” 。如果肺失清肃 , 宣降通调失权 , 不能及时输布水津 , 必然潴
留而 成 痰 饮 , 占据 上 焦 空 旷 之地 , 阳被 遏 , 胸 血行 迟 缓 , 不得 通 利 , 血 中 津液 停 聚 或 外 渗 而生 痰 , 致恶 性 循 环 , 成 《 匮 要 则 导 形 金
但 是 肺 系疾 病 的主 要 证 候 之 一 ,且 可 因其 他 脏 腑 病 变影 响于 肺 所致 , 症情 多 急 重 危 , 精 确 辨证 , 时 治疗 。 需 及 《 内经 》 早 记 载 了喘 证 的名 称 、 状及 病 因病 机 ,伤 寒 论 》 最 症 《
略》 阳微阴弦” 中“ 的胸痹结果 …。 尤在泾在《 金匮要略心典》 中明
病 机 被 认 为是 肺 气 上 逆 , 降 失 职 ; 者 气 失 所 主 , 宣 或 肾失 摄 纳 。 《 岳 全书 ・ 促 》 “ 喘者 有 邪 , 气 实 也 ; 喘 者 无 邪 , 气 景 喘 谓 实 邪 虚 元 虚 也 ” 提 出 了 喘证 的辨 证 纲 领 。 类证 治裁 ・ 症 》 。 《 喘 明确 指 出 “ 喘 由外 感 者 治肺 , 由内 伤者 治 肾 ” 治疗 原 则 。现 代 中 医 内科 学 对 的 喘证 的 治疗 归纳 为 : 喘祛 邪 利 气 , 用 温 宣 、 肃 、 痰 、 气 实 选 清 化 降
奚肇庆辨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经验撷要

三诊:经事已净,烦躁已安,经色尚可,量仍不多,舌苔薄,脉细弦。
处方如下:生地黄15g、炒栀子9g、赤芍12g、黄柏9g、丹皮10g、黄芩9g、醋柴胡9g、桃仁15g、郁金9g、猪苓15g、益智仁15g、山萸肉9g、地肤子15g、泽兰19g。
按:月经先期多为血热,患者经行烦躁、面部痤疮、痛经,结合舌脉考虑肝郁血热夹瘀证,故治以清化舒畅,炒山栀、黄芩、地肤子均为清热燥湿之品,稍加吴茱萸防止其药性苦寒败胃,配伍柴胡、丹参、青皮等疏肝理气活血之品,再配以诸类活血化瘀调经之药,另再清热理气活血之余不忘补益肝肾、调补冲任。
诸药相合,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 仲恒,徐丽梅,徐丽梅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33.[2] 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3] 王慧颖.浅析“冲任不能独行经”[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26.第一作者:马晓娟(1982—),女,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
478436085@收稿日期:2018-04-03编辑:傅如海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肺间质疾病,其以肺实质内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为特征[1]。
而IIP 在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上被大致分类为主要IIP、少见IIP和不可分类IIP ;其中主要IIP中包含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或咯吐白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疲乏等,病情常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目前西医对于IIP的认知尚不系统,且抗纤维化药物也无明确疗效。
奚肇庆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致力于中医内科危急重症、呼吸系统疾病与各类疑难杂症,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治疗也颇有见解。
笔者有幸跟随抄方学习,现将奚教授辨证治疗IIP的经验整理如下。
奚肇庆教授治疗重症肺炎验案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4 9 . 8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3 ) 0 7 — 1 1 6 9 - 0 1
【 关键词 】 高热 昏迷 中药治疗
溶 血性 链 球 菌 、 结核 杆 菌 、 流感病毒、 霍乱 弧 菌 和 钩端 螺 旋体 有一 定 的抑制 作用 ; 青蒿 有解 热 、 祛痰 、 镇咳、 平 喘、 抑 制 真 菌 的作用 , 对免 疫 功 能有 保 护 和 调节 作 用 :
医院 胸外科 行 手术 治疗 , 术后 人住 胸外 科 监护 室 , 气 管 插管 , 呼 吸机辅 助 呼 吸 , 诊 断 为重 症 肺 炎 , Ⅱ型 呼 吸衰
医药管 理局 中医急诊 基地 及 临床研 究 室主 任 。从事 中 医临床、 教学 、 科研 3 0余 载 , 广 泛研 读 经 典 , 吸取 诸 家 精华 , 结合f J 缶 床, 继承 中又 有创新 , 擅 长 中医肺 系疾病 、
中医急 重症 及疑 难病症 的诊 治 , 用药 有独 到 见解 , 收 效 良好 。笔者 有幸 随奚 师至 江苏 省人 民 医院 C C U会 诊 1
跖 草清 热泻 火助 黄芩 清表里 郁 热 , 黄 芩 常与连 翘 、 栀子 合用( 《 太 平 惠 民和剂局 方 》 之凉 膈散 ) 以加 强倾 泻 上焦 实 热之 效 ; 前 胡 治肺 气 上逆 而 喘 咳 , 肺 热灼 津 而 痰 稠 ,
与浙 贝母 同用化痰 止 咳平 喘 ,清 热散 结 。枳实 辛散 苦 泄, 善 破气 滞 以除痰 湿 , 通痹塞 , 与 复 方薤 白胶囊 相 配
郁金 能 明显 扩张 大 鼠肠 系膜 微循 环 和动静 脉 ,并 影 响 点, 左下 肺 可及 湿性 哕 音 。药用 西 洋参 4 g , 石膏 3 0 g 免疫 功 能而表 现有 抗炎 作用 。同时对 真菌 有一 定 的抑 ( 先煎) , 浙 贝母 1 Og , 黄芩 1 Og , 炒 山栀 1 0 g , 连翘 1 2 g , 制作 用 [ 1 ] 。石菖 蒲含 有多种 解 痉 、平 喘 成分 , 具有抑 真 柴胡 1 O g , 青蒿 1 0 g , 前胡 l 0 g , 薏苡 仁 l 2 g , 桃仁 1 O g , 菌作 用 。石 菖蒲 的提取 液对 8种 菌株 均具 有不 同的抑 鸭跖草 l 5 g , 枳实 1 0 g , 石菖蒲 1 O g , 郁金 1 2 g , 甘 草 制作 用 , 其 抑 菌效 果 从 强到 弱依 次 是 : 链 球 菌> 苏云 金 4 g 。3剂 , 每日1 剂, 分 2次 服用 。另 服 复方 薤 白胶 囊 杆 菌> 产 气 杆菌 >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枯草杆菌> 表 皮 葡 ( 瓜蒌、 姜 半夏 、 薤 白、 黄连 ) 2 . 1 g , 每 日 3次 。 3 d后 家 属 萄球 菌> 变形 杆菌 > 大肠杆 菌 口 ] 。 喜诉 热退 神 清 , 痰 量显 少 , 痰 液 由黄转 白 , 呼 吸较平 稳 , 奚师 善于组 方 用药 , 取各 家方 剂 的精髓 , 针 对病 患 舌 质 淡红 , 苔 薄黄 腻 , 脉 细 弦滑 。原方 去柴 胡 、 青蒿 、 鸭 的具体 情 况 , 随证组 方 , 该 方取 凉膈 散 、 苇茎 汤 、 菖蒲郁
奚肇庆教授从肺论治验案3则

减, 成: 组 枸杞 子 1 , 地 黄 1 , 0g熟 2g 山茱 萸 肉 1 , 苓 、 苓 各 Og 猪 茯 1 , 兰 l , 泻 1 , 白皮 l , 牛膝 l , 仲 1 , 2g 泽 0g 泽 Og 桑 Og 怀 0g 杜 0g
茺 蔚 子 1 , 龙 1 , 叶 1 , 明 子 1 , 草 4g 炙 远 志 Og 地 0g 荷 0g 决 0g 甘 ,
路, 通过 补 血 、 血 活 血 , 热 凉 血促 使 气 血 流 通 , 种 致 病 因子 养 清 各
地 龙 1 , 叶 1 , 明子 1 , 仲 l , 草 3g 水 煎 服 , 0g 荷 0g 决 0g 杜 Og 甘 。
芦 根 1 , 梗 6 , 皮 6 , 草 4g 5 桔 g 橘 g 甘 g 。水 煎 服 , 日 2次 。二 诊 每 (00年 l 月 9日) 患者 称 佳 , 痒 耳 痒 已 消 , 嗽 不 著 , 颜 21 1 : 咽 咳 昨 面 、 部 、 胸 皮 疹 瘙 痒 , 为 油 菜 花 过 敏 所 致 , 便 尚调 , 质 颈 前 疑 纳 舌 红 , 前 薄 白根 黄 , 细 滑 。原 制 加 强 祛 风止 痒 之 品 。原 方 去 橘 苔 脉 皮 、 牛蒡 子 , 桑 白皮 1 , 炒 加 0g 白鲜 皮 l , 翘 1 , 0 连 g 2 当归 1 。 g 0g 水 煎 服 , 日 2次 。 三诊 (0 0年 1 月 2 日) 者 称 佳 , 面 、 每 21 1 0 患 颜
肺 气 失 于 肃 降 , 调 失 职 , 焦 失 司 , 致 津 液 不 能 宣 发 外 通 三 以 达 , 遏 水 阻 , 水 相 搏 , 滥 肌 肤 , 为 “ 水 ” 肺 气 以降 为 顺 。 风 风 泛 发 风 。 肺 对 全 身 之 气 血 津 液 及 三 焦 气化 活动 有 治 理 调 节作 用 。急 性 肾
肺癌民间秘方整理

培土生金除癌汤【来源】邱钦成,《zhonguo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太子参24克,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3克,黄精24克,浙贝母、川贝母各9克,郁甦参30克,桔梗9克,鱼腥草15克,紫菀12克,款冬花15克,煮半夏、五味子各9克,白芨、沙参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方解】对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中晚期肺癌的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抗邪无力,影响脏腑功能衰退,以肺脾两虚为主,兼挟肺失肃降,痰湿毒蕴,故治需培土生金,方中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黄精补肺益气、润肺益精、促其培土生金;佐以川贝母、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消痈散结;郁甦参清热解毒抗癌;鱼腥草清热解毒,又能抑制癌细胞;桔梗宣肺化痰止咳,载药上行,宣通肺气;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清肺泄热,能“泄上炎之火,散结滞之气”;白芨敛肺止血又能补肺;沙参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
诸味配伍严谨,共奏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
【主治】中晚期肺癌,咳嗽,气短喘促,倦怠乏力,食欲不佳,口干,或痰中带血,咳声低弱,苔薄白,脉细弱。
【疗效】多年使用,确有良效。
益肺消积汤【来源】刘嘉湘,《zhonguo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个月为1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化痰。
【方解】《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说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肺癌到了晚期,患者正气虚损尤为显著。
因此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天冬、北沙参养阴;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生南星、夏枯草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再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鳞癌、腺癌取得了良效的疗效。
奚肇庆教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经验

下 , 响气 血 运 行 和脏 腑 功 能 。 此 , 正 气 尚 能耐 受 攻 伐 , 水 影 因 在 胸
治疗 困难 。西 医 的化 疗 方 法 常 常 加 重伤 害 正 气 , 胃气 败 坏 , 血 气 亏损 。 胃是 气 血 生化 之源 , 后 天 之本 ”如 不 及 时 纠正 , 体 脾 为“ , 人 得 不 到水 谷 充 养 致 正 气 不 能 抗 邪 , 气 弥 漫 , 速 病 情 恶 化 , 邪 加 即
盛的时间 . 过针灸敷药 等中医治疗手段 , 节 人的脏腑功能 , 通 调 强 壮人 体脏 腑 阳气 ,可 明显 增 强 体 质 ,增 加 机 体 抵 御 疾 病 的 能 力 ,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喘起 病 缓 慢 , 程 较 长 , 起 哮 病 目前 尚无 特 效 的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的 目 的为 控 制 症 状 , 防止 病 情 恶 化 , 可 能 尽 保 持肺 功 能 正 常 ,维 持 正 常 的活 动 功 能 .防 止 不 可 逆 的 气 道 阻 塞 。 哮 喘经 常在 冬 春 季发 作 较 频 繁 , 因此 俞 老 主 张 冬 病 夏 治 , 于 夏 季伏 天暑 气 , 者 腠 理 开 泄 , 物 较 易 渗 入 皮 肤 之 时 给 予 敷 贴 患 药 治 疗 。 确地 将 中 药穴 位 贴 敷 用 于 治 疗 咳 喘 源 于 清 代 张 璐 《 氏 明 张 医 通 》 “ 哮 … …夏 月三 伏 中 , 白芥 子 涂 法 , 往 获 效 。 方 用 云 冷 用 往 白芥 子 净 末 一 两 . 胡 索 一 两 , 遂 、 辛 各 半 两 , 为 细 末 , 延 甘 细 共 入 麝香半钱 . 匀 , 汁调涂肺俞 、 杵 姜 膏肓 、 劳 等 穴 … … 十 日后 涂 一 百 次 , 此 三 次 , 根 去 矣 ” 实 验 研 究 提示 敷 贴 疗 法 对 白细 胞 如 病 。 介 素 2 、 扰素 2 4干 在 哮 喘 大 鼠 的 肺 组 织 具 有 明 显 影 响 , 通 过 并
奚肇庆教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经验

阳 的温 熙 和鼓动 , 心血 依赖 于肺 阴 的滋养 和补 充 , 两者
阴 阳交 感 , 互根 互 用 , 气血 和 利 , 不 生寒 热 , 气从 以顺 。
徽 中医学院 客座教授 . 从 事 医疗 临床 、 教学 、 科研 工作 近
4 0年 . 擅 长治疗 疑难 急重 症 。 用药 遣方 有独 到见解 。笔
表, 肺 失 宣肃 , 则 喘满 憋 闷。病 势变化 快 , 易 于传 变 , 卫
分表 证 短暂 . 或者 人 里 化热 , 或入 少 阴寒 化 , 形 成 气机
囊” ( 薤 白、 瓜蒌 、 半夏 、 黄连) 专 利配 方 , 成功 应 用于 临 床。 随后 积极 开展 了大量 基础 和 临床研究 。 从 多个 方 面
从 中医角 度分析 老年 重症 肺 炎 ,高 龄 患者 由于体 弱 多 病 或 者 外 因损 伤导 致 自理 能力 的 部 分 或 全 部 丧
失, 以致 气 虚血 滞 , 肌表失固, 痰 湿 留滞 , 咯 痰 生物 , 短 时
间 内出现 神 昏气 喘 、 痰壅汗出 、 脉 微 肢厥 、 心 阳暴 脱 或 阴液 耗竭 等 危症 。 奚 师指 出其 关键 的 、 贯 穿 整个病 程 的
特征 就是 “ 本 虚标 实 ”
究《 金 匮要 略》 胸痹 方 在 呼 吸系 统疾 病 中 的应 用 , 使 用
瓜 蒌薤 白 白酒 汤 、 瓜蒌 薤 白半夏 汤 、 枳实薤 白桂 枝 汤等 治疗 处于 急性 发作期 的慢 性 阻塞性肺 疾病 、支气 管 哮 喘、 成人 呼 吸窘 迫 综合 征 、 重 症肺 炎 、 肺 部肿 瘤 等 急重 疾病 [ 6 - 9 ] , 收 到 良好 效 果 , 研 发 出 中成 药 “ 复 方 薤 白胶
癌症医案精华07肺癌导致胸水的病案

癌症医案精华07肺癌导致胸水的病案肺癌导致胸水的病案举例(一)患者杨汉清,男,65岁,乐山金河口。
于1981年1月患咳嗽,渐至痰中带血,日趋严重,中西药互进无效,川医透片见右肺上有多个黑影,复作纤维镜检,化验,证实为右上肺半部雀麦细胞癌。
1982年8月12日在川医手术将右肺上叶切除,作化疗一个疗程以防恶变。
殊不知疗程未完,症见恶心呕吐,不能平卧,胸胀日增,查为胸水,但因年老体弱不能抽水,转来我处医治。
诊断:胸痛彻背,恶风怕冷,咳嗽,气紧,心悸而喘,时见痰中带血,食减,口渴不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脉象沉弦而数。
辨证:痰饮瘀阻,肺失肃降。
治则:除痰消饮,辅正抗癌。
处方:红参1O克,大枣12枚,瓜壳12克,薤白12克,葶苈子15克,白芥子12克,蛤蚧1对,甘遂10克(面制,为末吞服),仙鹤草30克,半枝莲50克。
二诊:上方服后,不到半天吐泻交作,吐涎痰盈长盈碗,泻水七八次,胸廓轻松思食,但人已疲乏不堪,沉沉思睡,因知甘遂泻下太峻,将甘遂取消,其余药品原封不动又连服五剂,病情缓解,观其颜色转正,脉象虽见弦滑,但已不似以前数也。
仍有胸闷、气逆而咳。
处方改为利气除痰与辅正抗癌之品并进。
在邪正相争之际则相机行动,始终坚持扶正祛邪的原则,变化处方。
经一年治疗,症状基本消失,体质康复,经数次检查,结论均告痊愈。
善后处方:排风藤30克,野海椒30克,三匹风30克,半枝莲30克。
肺癌导致胸水的病案举例(二)患者郭世林,男,50岁,成都食品公司。
1981年1月初咳嗽加剧,胸胁疼痛,痰中带血,久治不愈。
经成都三医院透片及纤维镜检查为左肺肿癌。
大12×7公分,叫切除,患者听说是大型手术,惧而不作,服西药不效。
辗转请中西医治疗,不松也不死,呕吐胸痛胁满,查有胸水,胸前壅起肿及肩臂,82年1月倒床。
送我处求治。
诊断:除上述症状而外,近日痰血加重,且带腥味,食减溺少,不汗,口干不思饮,面黄肌瘦,喘息抬肩,舌垢涎多,脉象轻举则芤,重按则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药和之”的理论,予以温药以化饮,或峻下逐水。但需注意顾护 正气,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2.1 攻 逐 泻 肺 法 肺 癌 患 者 由 于 痰 瘀 毒 聚 , 痰 饮 阴 邪 阻 于 胁 下,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因此,在正气尚能耐受攻伐,胸水 较多时可以积极采用攻逐法。 如张仲景所用“病悬饮者,十枣汤 主之”。 十枣汤中的甘遂、大戟、芫花均为泻水逐饮的峻猛之药, 有学者认为药性过于峻猛而弃之不用。奚教授则认为有是证,用 是药,肺癌胸水顽固难消,非重药峻剂难以取效,只要辨证准确, 遵循个体化原则,掌握好药物的用法用量,同时注意中病即止, 时时顾护胃气,可达到胸水消退,正气不损的临床疗效。 根据甘 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痰癖水饮,偏泻 胸肺之痰饮,《名医别录》中认为芫花可“消胸中痰水,喜唾”。《本 草纲目》认为芫花“善治水饮痰澼,胁下痛”,奚教授常选用芫花 以泻下逐水。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芫花具有利尿、镇咳祛痰、镇
·204·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年 2 月第 21 卷第 2 期 JETCM. Feb. 2012,Vol. 21,No.2
·专家经验·
奚肇庆教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经验
徐顺娟 指导 奚肇庆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2)02Fra bibliotek0204-02
1 病机认识 《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肺癌
恶 性 胸 水 属 “悬 饮 ”范 畴 。 《医 宗 必 读·积 聚 》篇 曰 “积 之 成 也 ,正 气 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肺癌多由于吸入污秽之气或久吸烟毒,秽 毒滞于体内,损伤脏腑,或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致气血水运 行不利,或情志所伤,气机不利,气血痰浊瘀毒聚结而成。若邪毒 流 于 胸 胁 ,阻 滞 三 焦 ,水 液 停 积 ,留 于 胁 下 而 发 为 胸 水 。 《素 问·经 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人体水液运行与 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居上焦,通调水道;脾居中焦,运输水 谷精微;肾处下焦,蒸化水液、分清泌浊;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 节全身气血津液代谢。 若诸脏功能失调,三焦不利,肺气失于宣 肃,脾气失于运化,肾气失于气化,肝脏疏泄不利,气血津液代谢 失调,可出现痰饮内聚。 饮为阴邪,是由于脏腑功能不全而出现 的病理产物。 反之,阴邪内阻,又可阻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发 挥,表现为阳虚阴盛之象,因此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因虚致实。
痛、抗菌作用,对于肺癌胸水的患者不仅有利于胸水的消除,并 可辅助抗感染、化痰止咳及一定的镇痛作用,为此类患者的首选 用药。 芫花药性迅猛,奚教授采用醋制芫花、加用大枣或适当延 长煎煮时间等方法来缓和药性, 同时或顺序使用补气健脾护胃 之品,使得患者在服药期间大便次数日行不超过 3 次,在尽可能 短的时间内消除饮邪,中病即止。 正如杨士瀛《直指方》云“破癖 须用芫花,行水后便养胃可也”。其次,“肺为华盖”,肺主气,主宣 发肃降,肺系疾病都有气机升降活动的失常。 肺失宣肃、肺气郁 闭、肺气上逆可见胸闷、咳喘。 奚教授认为凡肺气壅实、饮留胸 胁、痰涎壅盛之咳喘痰多、气急喘促、胸胁胀满、依息不得卧者非 泻不能治,泻肺即泻肺之重痰与水饮。除芫花以外,常用葶苈子、 桑白皮、白芥子、冬瓜子、桃仁等,方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陷胸 丸,甚至加大黄取泻肺通腑之意。另外,可适当选用半枝莲、白花 蛇舌草、山慈菇等清热解毒抗癌之品,或加露蜂房、炮山甲增强 攻毒消肿、通络止痛之效,直接针对胸水产生的根源,使邪毒去、 癌毒清,水液输布恢复常态,胸水吸收或减少,邪去正安。 2.2 温 和 法 痰 饮 源 同 而 流 异 , 总 属 阴 邪 , 遇 寒 而 凝 , 得 温 而 行,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奚教授认为,“肺为贮痰之 器”,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而恶燥,肺癌胸水除了有饮邪,还 有痰浊、瘀血和邪毒内阻,可兼有气阴两虚,痰热内蕴之象,因此 治疗上仍当遵循“治上焦如雾”的原则,忌过于温热刚燥,重在 “和”法。奚教授在多年研究肺系疾病的基础上,研制了复方薤白 胶囊(薤白、瓜蒌、姜半夏、黄连)专利配方,寓通于清、寓开于泄, 药精效著,联合攻逐泻肺法,再加防己黄芪、苓桂术类方,达到辛 开苦降、通阳泄浊、豁痰利气、化饮利水的功效。 2.3 扶正法 肺癌胸水的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三焦。 肺脾 肾正气不足,气血运化失常,痰瘀癌毒内阻,痰饮水湿内聚而发 病;反之,痰饮瘀毒不断耗伤气血,妨碍气机运动,进一步影响脏 腑功能,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最终形成邪实更实,正气更虚,造成 治疗困难。 西医的化疗方法常常加重伤害正气,胃气败坏,气血 亏损。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如不及时纠正,人体 得不到水谷充养致正气不能抗邪,邪气弥漫,加速病情恶化,即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同时,患者所服药物要靠脾胃受纳、消 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奚教授认为扶正法应当贯穿于治 疗始终。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薏苡仁、陈皮、砂仁、炒谷 麦芽、神曲、炙鸡内金等健运脾胃,使患者纳食馨香;肺与大肠相 表里,选用杏仁、桃仁、当归、瓜蒌仁等既可润肠通便,又可宣肺 理气,使得肠腑通、肺气肃、气机顺达、邪有出路;气血亏虚者常 用西洋参、黄芪、当归、阿胶或加服八珍颗粒以补气生血;肺肾两
【关键词】 肺癌 胸水 奚肇庆 经验
奚肇庆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 南京中医 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曾 先后师从周仲英、徐景藩、江履秋等著名老中医,在江苏省中医 院名医堂坐诊,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奚教授充分吸 收借鉴“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用药轻清简约,量少 味轻,对肺癌胸水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随奚教授临 证,领悟一二,在此简单介绍,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