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染色温度
阳离子涤纶丝知识

阳离子涤纶丝-全称:cationic dyed polyester 叫阳离子可染涤纶,属于变性涤纶,可以在110度用阳离子染料染色.阳离子纱是属于改性涤纶,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弹性聚酯),缩写:PBT,在工厂也有用CD表示的.因为普通的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存在吸湿低,染色性能差,容易积聚静电,易起毛等缺点,因此通常用磺酸盐做改性剂改性成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改性涤纶,或在纺丝前或纺织过程中加入阳离子活性剂来制备改性涤纶,这样的纱叫阳离子纱,这种纱就不需要想通常的涤纶那样高温染色,常温就可以染色了.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是用在聚酯切片中引入了带有极性基SO 3Na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而纺制的一种新型涤纶产品,其外观与普通涤纶长丝无区别,但是由于采用了离子改性,不仅大大改善了纤维的吸色性能,而且降低了结晶度而使染料分子易于渗透,使得纤维容易染色,吸色率提高,吸湿性也有改善;这种纤维既保证阳离子易染,同时又可增加纤维的微孔,提高纤维上染率、透气性、吸湿性,从而进一步适应聚酯纤维的仿真丝化;通过仿真丝化可使织物柔软透气、舒适、抗静电、常温常压可染;通过阳离子改性多功能仿毛,可使织物具有手感柔软、抗静电、抗起毛起球、常温常压与毛共染。
用阳离子改性纤维织成的织物,在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下列特性: ? 1. 色调鲜明,深染性好; ? 2. 吸尽率高; 3. 耐日光坚牢度和烟退色牢度好; ? 4. 拼色染色时,染料相容性好; ? 5. 在高温染浴中,稳定生好; ? 6. 对包括普通聚酯纤维在内的其它纤维的沾污性小; ? 7. 向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快,无环染现象; ? 8. 染浴中 pH 值变化时,染料稳定性高。
? 织物在穿着舒适性、染色鲜艳性等方面可与天然织物媲美,在价格上低于天然真丝,可产生高附加价值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跟涤纶长丝没法区分的,如要区分一般只能用染色法!阳离子原料一般上深色!网络丝:ITY Interlaced yarm低弹丝:DTY Draw textured yarn 又叫拉伸变形丝。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中),匀染性差。
阳离子蓝 FGL B、共轭型 :
CH3 C C - CH = CH + N CH3 N CH3 CH3 C2H4Cl Cl-
特点:色泽鲜艳, 匀染性好,染料敏 感(对PH、热等 )
阳离子桃红FG
阳离子染料染色机理
腈纶上的酸性基团电离,使纤维带负电荷: 腈纶—COOH 腈纶—SO3H 腈纶—COO-+H+ 腈纶—SO3-+H+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目录
1
涤纶染色工艺原理 锦纶染色工艺原理 腈纶染色工艺原理 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原理
2
3
4
一、涤纶染色工艺原理
涤纶(PET):
大分子两端各含有一个-OH,不含亲水 基团 熔点约为267℃ 结晶度可达40%-60%,分子排列紧密 玻璃化温度Tg为125℃ 涤纶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H OCH2CH2 O O C O C n O CH2CH2OH
分 散 染 料 高 温 匀 染 剂 分 散 剂 H A C 调 节 P H = 5 6
1.温度:涤纶染色的温度为135℃,此温度称为染色转变温度(TD)。在常
温下,涤纶无定形区大分子间排列紧密,常温下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 内部,当纤维加热到玻璃化温度(Tg,125℃)以上时,无定形区部分分子链 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染料分子可以进入纤维内部进行上染。 一般TD较Tg高十几度,根据扩散系数来决定的。
CN COOCH3 CH2SO3Na
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的阳电荷是通过氮原子季铵化后引入 到染料分子中的。绝大部分阳离子染料可分为隔离型和共轭型 。 O NHCH
A、隔离型:
3
特点:给色量稍低,色光不 十分鲜艳,但耐热、耐晒,耐酸 碱的稳定性好。上染率高(电荷集
涤纶高温分散匀染剂

涤纶高温分散匀染剂摘要:在纺织品染色中,人们都希望染料能均匀地染着在织物上,没有深浅不匀和色斑,对因纤维质量造成染料对其亲和力的差异性有良好的遮盖能力。
为此,一般都选用适当的匀染剂来予以保证。
涤纶是三大合成纤维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具有很好的服用性能,为目前外衣用的主要织物。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在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尊因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差,升温速度控制不当而造成染色不均匀。
因此,染色时必须加入有效的匀染剂,因为涤纶织物染色温度一般在130℃左右,故其用的匀染剂一般称为高温匀染剂。
从匀染剂的作用机理来看,匀染剂可以分为对纤维具有亲合力和对染料具有亲台力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在较低温度下,匀染剂对纤维的亲台力大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它优先占据纤维的染色席位,随着温度的逐步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合力加大,将已在纤维上的匀染剂取而代之,从而选到匀染目的;后者是指匀染剂对染料的亲合力大于对纤维的亲合力,这样它优先与染料结合,延缓了染料的上染速度,也可达到匀染的目的。
当然,也有个别匀染剂既对染料有亲合力,也对纤维有亲合力但究其机理仍属上述两种类型。
一、一般制备高温匀染剂的制取,通常就是通过对各表面活性剂展开甄选,展开对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移染性消色性试验,观测对染色设备的污染程度及腹满性大小,再确认表面活性剂的适度共同组成及比倒。
通常高温匀染剂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即非离子型及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例如:日本东邦盐a―lo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通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分散染料存有亲和力,虽能够降低上湿速率,具备坯染作用,但因染料容易缔台而出现凝聚现象。
凡是对纤维亲和力大的助剂则匀染性好,而凝聚性小.反之则染料的凝聚性较强。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经硫酸酯化后,其匀染结果比未酯化的有提高,这主要是克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凝聚作用,同时引入了硫酸酯基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能力提高,因而匀染效果提高。
在同一表面活性剂中,其亲水基团的n数与匀染能力有关,通常存有一个最佳范固,高于此范围时,其集中能力差。
(工艺技术)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无定形区约为67℃结晶区约为81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同定形温度Tg 定形温度Tg未定形75 90 105120 123 150 125180 122 210 115230 105 245 90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此时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产生瞬间孔穴。
一般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涤纶微结构影响染色性能1.高温高压染色染色织物色泽鲜艳、手感好织物品种适应性好,适用的染料范围广,染料利用率高对设备要求高,需密闭间歇式,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染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高温匀染剂、pH调节剂等高温高压染色,染料易出现晶型转变温度控制不匀,出现晶体增长现象高温染色,表面易析出低聚物部分染料发生水解或还原染料要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升华牢度,以保证均匀、鲜艳的染色效果染色过程(1)40 ℃温水化料,过滤(2)慢慢升温至120~130 ℃,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3)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4)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会造成损伤,特别是毛涤混纺织物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1)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很快,要严格控制1~2℃/min,保证染料均匀吸附(2)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3)降温阶段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大,手感差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浴比: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大,耗能耗水匹染:10:1~30:1分散剂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1)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均匀,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2)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2.热熔染色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的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污水少,使用的染料要求耐升华牢度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一般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染色浸轧液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染料颗粒要特别匀细,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二浸二轧,室温,涤棉织物轧余率一般为50~60%焙烘固色(热熔)温度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选择,一般为180~220℃,时间2~1min染色工艺条件(1)润湿剂或渗透剂润湿剂可以排除织物中的空气,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织物前处理充分,可不加(2)泳移现象及防止因染料对涤纶缺乏亲和力,容易发生烘干现象合理烘干方式提高浸轧效果,减少带液率,涤棉带液率降低到20%~30%后,不会发生明显泳移加入适量防泳移剂热熔染色时间和时间选择织物烘干后,染料停留在纤维表面,没有与纤维发生固着,通过高温热焙烘,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把纤维染透,完成固色——热熔固色温度高——染料升华较多拼色时,染料耐升华性应相近3.载体染色利用载体助剂对涤纶的增塑膨化性能,在常压100℃条件下染色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另外,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高染料浓度,提高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好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影响染色牢度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涤纶,锦纶傻傻分不清楚

涤纶,锦纶傻傻分不清楚很多朋友不知道尼龙和涤纶的区别。
如何区分这两种原料,是织布工不可或缺的技能。
通过本文的研究,还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面料的成分。
简介01涤纶涤纶——聚酯纤维,又称POLYESTER,特性是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湿性。
还有较强的抗酸碱性,抗紫外线的能力。
一般75D 倍数的布料为涤沦,如75D,150D,300D,600D,1200D,1800D均为涤沦,布料外表比尼龙暗,较粗糙。
02锦纶锦纶——尼龙,又称Nylon,聚酰胺纤维。
优点是高强度、高耐磨性、高抗化学性及良好的抗变形性,抗老化性。
缺点是手感较硬。
比较有名的有PERTEX, CORDURA 。
一般70D倍数的布料为尼龙,如70D,210D,420D, 840D, 1680D均为尼龙材质,布料的光泽度比较亮,手感较滑。
尼龙一般弹性较好!染色温度在100度就可以了!用中性或酸性染料染色。
耐高比涤纶要差,但是他的强力要好,抗起球好!染色温度130度(高温高压),热熔法一般在200度以下烘培!涤纶主要特点稳定性要好,一般衣服里加少量的涤纶可以帮助抗皱,塑性,缺点就是易起静电易起球。
不过现在改良的涤纶这些缺点都有改善。
聚酯尼龙(尼龙)的机械性能是断裂强度和伸长率高;初始模量高;弹性回复性好;面料挺括,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断裂强度和屈曲强度高,延伸率大;低初始模量和高断裂功;弹性好,耐磨性好,保形性差,织物挺度差。
吸湿染色性吸湿染色差W =0.4%;不能采用常温染色;易起静电,耐污性差。
吸湿染色性W =4.5%,比涤纶好。
热学性熔点高 255-265℃;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
耐热性差,安全使用温度:低于93℃(锦纶6),低于130℃(锦纶66)。
光学性耐光性好,仅次于腈纶。
耐光性差。
耐腐蚀耐酸不耐强碱,不霉不蛀耐碱不耐酸密度1.38g/cm³ 1.14g/cm³物理性质一般来说做箱包的都是尼龙牛津布,两者手感会有所不同,涤纶手感比较糙,尼龙手感很比较幼滑些。
涤纶染色温度精编版

涤纶染色温度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涤纶染色工艺及条件一.高温高压染色1化料(40℃温水化料),且过滤;2染色过程中,染色温度慢慢升至120℃~130℃,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3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4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产品的染色牢度及光泽度;注: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容易造成损伤;染色温度总体控制分为一下三个阶段:A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较快,要严格控制1~2℃/MIN,以保证染料均匀被吸附;B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C降温阶段: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等现象;5PH值的管控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注: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打,手感差,但酸性太强,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6浴比:匹染:10:1~30:1注:浴比小了,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均等;浴比大了,耗能耗水;7分散剂的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A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够均匀的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位,从而染色均匀,但上染百分率会有所下降;B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时,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用;二.热熔染色热熔染色工艺,目前在盛泽地区运用还较少,在福建运用较为广泛:1它是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生产,生产率较高,节能节水,对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要求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的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2浸轧液的成分: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3对染料的要求:染料可以要非常匀细,其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
涤纶纤维的低温染色技术考核试卷

2.低温染色技术中,常用的溶剂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涤纶纤维在______℃左右的温度下可以进行低温染色。()
4.为了提高低温染色的上染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和______。()
5.涤纶纤维低温染色的色牢度测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色牢度。()
6.染色助剂
7.水洗、热定型、柔软处理
8.减少、降低
9.染料、工艺、设备
10.舒适性、色牢度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涤纶纤维低温染色主要利用染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扩散性,减少纤维损伤,具有节能、减少染料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1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改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的色牢度?()
A.选用高色牢度染料
B.优化染色工艺
C.增加染色时间
D.降低染色温度
14.涤纶纤维低温染色过程中,染料上色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染料种类
B.染料浓度
C.染色时间
D.纤维原料来源
15.以下哪种条件有利于提高涤纶纤维低温染色的色牢度?()
C.分散染料
D.硫化染料
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涤纶纤维的染色效果?()
A.染料的选择
B.染色温度
C.染色时间
D.染色助剂的种类
4.低温染色过程中,哪些因素有助于提高染色的匀染性?()
A.适当的染料浓度
B.控制染色pH值
C.优化染色设备
涤纶、锦纶、尼龙的区别

精心整理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
因此,其耐用性极佳。
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但小外力下易变形,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
通风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
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
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
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40℃以下。
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
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因此,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
涤纶的性能: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
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
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
吸水性好。
磨性好。
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
耐腐蚀。
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
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
染色性较差。
涤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
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涤纶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熔点在260℃,熨烫温度可在180℃。
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
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
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接触。
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
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
涤纶织物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
酸、碱对其破坏程度都不大,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
涤纶织物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纶染色工艺及条件
一.高温高压染色
1 化料(40℃温水化料),且过滤;
2 染色过程中,染色温度慢慢升至120℃~130℃,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
3 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
4 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产品的染色牢度及光泽度;
注: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容易造成损伤;
染色温度总体控制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A 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较快,要严格控制1~2℃/MIN,
以保证染料均匀被吸附;
B 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C 降温阶段: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
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等现象;
5 PH值的管控
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
注: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打,手感差,但酸性太强,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
6 浴比:匹染:10:1~30:1
注:浴比小了,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均等;
浴比大了,耗能耗水;
7 分散剂的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A 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够均匀的吸附在纤维
的各个部位,从而染色均匀,但上染百分率会有所下降;
B 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时,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用;
二.热熔染色
热熔染色工艺,目前在盛泽地区运用还较少,在福建运用较为广泛:
1 它是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
生产,生产率较高,节能节水,对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要求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的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
2 浸轧液的成分: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
3 对染料的要求:染料可以要非常匀细,其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