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12例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1例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1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年7月第16卷第4期•437-病例报告肝脏间叶性错构瘤1例胡芳赵斌孙琰1(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云南昆明650101;2.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云南昆明650101)[关键词]错构瘤;肝肿瘤;超声检查男,69岁,腹胀15d余入院。

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 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

腹肌软,无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未触及肝、脾、肾及其他肿块。

实验室检查:AFP<1.80ng/mL。

影像学检查:①超声示肝右后叶探及一嚢实混合回声结构,大小12.6 cm X 12.6 cm X 10.7 cm,边界尚 清,形态尚规整;CDFI示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 示肝右叶嚢实混合性结构,性质待查(1.复杂性嚢肿,2.其 他?),建议进一步检查(图1)。

②CT示肝脏右叶巨大嚢实性 肿块,大小10.6 cm X 11.3 cm X 11.2 cm,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 分隔强化。

CT诊断:肝右叶嚢实性肿块,恶性不除外(图2)。

手术及病理: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送检标本为嚢实性肿块,病理结果:考虑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esenehymal hamartoma of the liver,MHL)(图 3)。

讨论:MHL是少见的良性病变,文献[1]报道MHL存在染 色体异位点,是真性肿瘤,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及组织学来源尚有争议。

MHL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内,虽少见,但其发病 率却居儿童肝脏良性肿瘤的第2位W,发生于成人者罕见。

国内少有MHL影像学表现的报道,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足。

75%的MHL发生于肝右叶⑶,最具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是嚢实性改变,与其病理示多房嚢腔改变相符。

其影像学表现与嚢肿、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嚢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易误诊。

鉴别诊断:①肝嚢肿,一般嚢肿壁 厚度1~2m m,而MHL嚢腔周边实性区明显厚于肝嚢肿。

② 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MHL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而未 分化性胚胎性肉瘤常发生于学龄期儿童,且其超声多表现为 实性团块影,瘤内多有嚢变、出血、坏死[4]。

儿童肝脏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儿童肝脏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儿童肝脏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林华;余世耀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7(013)003
【摘要】儿童肝脏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1林华1奚政君2余世耀肝脏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先天性肿瘤样畸形。

我院自1985年8月~1995年6月先后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4例,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11个月(8天~14个月)。

1例新生...
【总页数】1页(P289)
【作者】林华;余世耀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2
【相关文献】
1.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CT表现 [J], 王晓霞;钟玉敏;袁新宇;周莺;施美华
2.儿童肝脏间叶错构瘤CT影像特点 [J], 于彤;周春菊;高军;王蓓;胡迪;段晓岷
3.儿童肝脏间叶错构瘤超声表现 [J], 王晓曼;贾立群;胡艳秀
4.肝脏的罕见肿瘤——肝脏错构瘤 [J], 刘付宝;耿小平
5.儿童肝脏未分化性胚胎肉瘤及间叶性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 [J], 王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肝母细胞瘤3 讨论肝母细胞瘤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胚胎型肿瘤。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并持续性增大,伴有消瘦、贫血等,大多可见AFP数值增高,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本组13例,其中AFP增高者9例(69%),与文献报道较为相符;据文献统计85-90%者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本组3岁以下者占比12/13(92%),略高于统计上限;男女之比为3:2~2: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本组中男:女为6:7,男性反而略少于女性,与文献报道差别较大,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本组病例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亦不排除本病女性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此点有待与同行商榷。

肝母细胞瘤多为单个巨大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多见于肝右叶[3],本组单发者12例,位于肝右叶者10例,密度均低于肝实质,与文献所述一致,肿块单独发生于肝左叶者仅占15-22%[4],本组2/13(15.3%),本组病例中肿瘤最小者直径约为3.0cm,最大者直径约为11.6cm,肿瘤一般巨大,这可能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儿表述不清而不能被及时发现有关,有学者认为,肿瘤大小与其预后关系不大。

肿瘤大多生长于肝实质内11/13(85%),少数者起自肝缘而呈外生性生长2/13(15%),外生性生长者预后较内生性生长者好[5],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肿瘤破坏肝实质、肝内血管等程度较低有关,另外肝血管受侵的可能性小,转移的可能性则亦小,故预后相对较好。

文献报道,肿瘤总钙化率38%-50%[5],骨样组织钙化可提示其病理类型为混合型,钙化多表现为斑点状、条形、大块状,瘤内钙化为肝母细胞瘤CT 特征性表现,而CT对于钙化显示敏感性明显高于MR,这或许亦是本病首选CT 为检查手段的主要原因之一,瘤内见钙化的肝母细胞瘤一般预后较好。

本组仅见1/13(8%)钙化,表现为斑点、条形钙化,集中分布于瘤内某处,本组低钙化率与文献报道差别较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收集相关病例,加以统计分析。

肝内胆管错构瘤3例诊治分析

肝内胆管错构瘤3例诊治分析

第31卷第12期2019年12月V ol.31 No.12Dec. 2019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病例分析·肝内胆管错构瘤3例诊治分析冯伟,赵龙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2019-07-04冯伟(1992-),男,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

赵龙栓,主任医师,E-mail:178********@。

[收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关键词] 肝内胆管错构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9.12.014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肝内胆管错构瘤(IBDH )又称冯·梅恩堡综合征、胆道错构瘤或微小错构瘤,1918年由冯·梅恩堡首次描述[1]。

既往多认为该病为良性疾病,病理明确诊断后定期观察即可,但近来相关病案报道显示其可能与胆管癌相关[2]。

由于其很少发生,可以用来分析该肿瘤的数据池很小,目前尚没有关于该病的系统诊疗方法。

因此,需要更多的病例报道以便后续准确地分析该肿瘤。

本文介绍了3例IBDH 患者的情况,同时对现有关于IBDH 的文献做简明回顾。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62岁,无吸烟、饮酒史,无高血压、糖尿病。

诊断“慢阻肺”4年,长期吸入沙丁胺醇、噻托溴铵、富马酸福莫特罗治疗,控制可。

因“发现肝弥漫性改变6月余”入院。

入院体检:腹部无阳性体征。

彩超(见图1A )、磁共振(见图1B 、C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稍高,肝功能、凝血功能、AFP 、CA19-9、CA125、CEA 均正常,乙肝五项均阴性。

患者于2019年2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活检术。

术中可见肝脏表面弥漫性大小不均的结节状改变。

术后病理:肉眼所见:肝脏标本大小约2.0 cm ×1.5 cm ×1.5 cm ,多切面切开,切面灰红、灰黄、质软;镜下所见(见图1D )。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肝错构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肝错构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错构瘤>>>
病因:
棕灰色或硬鱼肉样,囊内充满浆液性或黏 液性液体,被疏松组织和黏液样组织分隔。 在囊肿之间的组织为苍白、水肿或红褐色, 似正常肝间叶组织,组织病理特点包含囊 肿、胆道、肝细胞、间叶组织以不同比例 形成的混合物。但也有非囊性、实性肝间 叶性错构瘤的报道。胆管被结缔组织包绕、 拉长变形,分布在间叶组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错构瘤>>>
病因:
织囊性变伴随着梗阻引起的液体蓄积,同 时淋巴管和陷入其中的胆管导致了肿瘤的 增大。之后肿瘤沿门管结构扩散、生长、 形成陷入正常组织的孤岛。Stocker等同 时指出,由于缺少间叶组织有丝分裂活动 的证据,说明大多数增殖生长发生在出生 之前或刚刚出生,但囊肿增大成巨大肿物 发生在儿童。但最近更多
体检见患者腹部极度膨隆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错构瘤>>>
症状及病史: 腹壁静脉曲张,可触及巨大包块,质硬, 形态不规则,无压痛,不随呼吸上、下移 动,肝大。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错构瘤>>>
诊断:
肝错构瘤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肝错构瘤
诊断 本病为较罕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婴幼儿,临床特征除为无症状迅速增大的 腹部包块外尚缺乏典型的特异征象。如果 发现肝脏巨大肿块,在排除转移癌,甲胎 球蛋白(-),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良性 可能性大,应该考虑本病。除临床症状与 体征外,B超、C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错构瘤>>>
诊断:
T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通常只能提示 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常较困难,明 确诊断仍靠病理检查。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 错构瘤属于良性肿瘤,但由于肿块较 大且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很容易和 恶性肿瘤相混淆,临床上应与肝细胞肝癌、 肝母细胞瘤、婴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义。
手术完 整切 除率 比较 有 显 著 统 计 学 差 异 ( =
1 .4 , 0 0 ) 3 5 9 P< . 1 。
25 术后生存率 .
术后随访 1 H 年, B患儿无瘤存
活 2 例, 1 死亡 9 , 例 失访 7 。H C患儿无瘤存活 例 C 2例 , 亡 3例 。 两 组 1年 累 积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死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5期
小 儿肝 脏 恶性 肿 瘤 的 临床 与病 理 分 析
姜 忠。 高会江 , 董 蓓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山东青岛 26 0 ) 60 3
摘要 : 目的
探讨儿童肝脏恶性 肿瘤 的临床病理类型 、 甲胎蛋白( F ) A P 水平及 预后特点 。方法
料, 比较 H B组 和 HC C组 在性 别 、 发病 年 龄 、 临床 表 现、 甲胎蛋 白 ( F ) A P 阳性 率 、 乙肝 病 毒感 染 率 、 术 手 完整切除率、 1年 累计 生 存 率 等 方 面 的差 异 。A P F
病毒 血 清 学 检 测 , sg标 记 阳 性 共 8例 ;3例 HBA 1
期 手术肿 瘤 完 整 切 除 ( 8 5 ) B组 与 H C组 3 . % 。H C
的正 常参考 值为 2 gm 。 0./ L 13 统 计学 方法 . 采用 S S 1. 件处理 数据 和 P S70软 分析 结果 。H B与 H C组 间临床 特点差 异 比较 采用 C
四格 表 确 切 概 率 法 。P≤0 0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5
H C中 7例 HBA P s g阳性 , 4 而 2例 H 中仅 1例 阳 B
性 ,P H C患儿 H s g阳性 率 明显 高 于 H 患 儿 ( BA B

肝错构瘤一例报告

肝错构瘤一例报告

肝错构瘤一例报告
何俊民
【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96(9)3
【摘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对提高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的诊治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报道其阳性率仅70~90%不等(章华础、肖祥熊:放射免疫学杂志,1990;3:316)。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因木前血清AFP阴性仅影像学阳性
而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痛”的肝错构瘤病例,为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报告如下。

病史摘要患者杨x,男,37岁。

因“间歇性右上腹胀、不适三年,加重伴纳差、消瘦
二月”于1995年3月6日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医院外科治疗。

【总页数】1页(P141)
【作者】何俊民
【作者单位】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小儿少见较大肝间叶性错构瘤一例 [J], 孙惠苗;焦竹萍;赵文英
2.肝间质性错构瘤(附一例报告) [J], 周学鲁;王文光
3.成人肝尾状叶错构瘤一例 [J], 孙泉;杜智;王毅军;聂福华
4.巨大肝内错构瘤一例 [J], 饶玉阶;
5.小儿肝多发性胆管错构瘤一例报告 [J], 蔡桂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血肿形成甲胎蛋白高表达1例

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血肿形成甲胎蛋白高表达1例

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血肿形成甲胎蛋白高表达1例
唐力军;张再重;王瑜;王烈;姚和祥
【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7(16)7
【总页数】1页(P724-724)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甲胎蛋白;病例报告
【作者】唐力军;张再重;王瑜;王烈;姚和祥
【作者单位】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的CT 及MR 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冯川;钦斌;朱昆;
2.伴甲胎蛋白升高的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CT表现(1例) [J], 赵萌;唐文伟;朱佳;田忠甫
3.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诊治中的应用 [J], 吴萤;姜忠;周显军;孙兆旭;魏宾;张刚;郝希伟;朱呈瞻;董蒨;张虹
4.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血肿形成甲胎蛋白高表达1例报告 [J], 唐力军;张再重;王瑜;王烈;姚和祥
5.甲胎蛋白高表达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伴血肿形成1例 [J], 张再重;唐力军;王瑜;王烈;姚和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腹部包块 、 胀。 例 甲胎 蛋 白( F ) 腹 8 A P 增高 (82~9 8 . g )4例患儿术前行超声 引导下肿物穿刺 4 . 172 / 。 L 活检术 , 仅有 1 例考虑为 M , 3 HL 余 例未获 明确诊 断。 术前有 2例患儿 因疑为肝母细胞瘤而分别行介入 栓塞和化疗 。3例行右半肝切 除术 , 3例行肝左外 叶切 除术 , 2例行不规则 右半肝切除术 , 2例行肝右三 叶切除术 , 例行左半肝切除术 , 例行肝部分不规则切 除术 。 结果 1 1 1 0例患儿均状况 良好 , 无肿瘤 复发 , 复查 A P均正常 。 结论 F 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后 预后 良好。 所 有患儿术后均恢 复顺 利 ,无并 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7个月 ~1 , 1 4年 除 例合并胆道 闭锁患儿在 1 岁时死亡 、 例 患儿带瘤存活外 , 1 余 , J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 少见 的肝 ' L b
脏 良性肿瘤 , 结合术前 A P B超 、 T和肿 物穿 刺病 理检 查有 助于诊 断。 F、 C 鉴别 困难者宜行剖腹探查 , 以便 【 关键词 】 问叶性错 构瘤 ; 肝脏 ; 儿童 ; 诊断 ; 治疗
Di noss a ag i nd r a m e t e t ntofhep i e e hy a h atc m s nc m l am ar o a i c l e LI Zuo-q n ,X U e L t m n hidr n ig Zh , I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电子版 ) 00 O 2 1 年l月第 4 卷第 5 C iAc G n ug (l tn E io ,Ot e 21 ,V l ,N . 期 hn rh e Sr Ee r i dtn) c br 00 o4 o coc i o 5
・7・ 3

论 著 ・
4,L  ̄ 肝脏 间叶性错 构瘤 1例诊治分 析 J 2
Sis eg L UJn c eg Z AN h— hn , HO iD p r e tfPdar ugr,h it f t u-h n, I u —h n, H G Z ic og Z UL. eat n e i i S rey teFr Af i m o tc s i — a dHo i lfS nY tsnU i r t G agh u5 0 8 , hn t s t u a e nv sy unzo 10 0 C ia e p ao - e i,
e c y lh ma t mawh s g a g o 4 t 4 n h e e t ae n o rh s i e e a u r 9 6 n h ma a ro o e a e r n e f m o 1 7 mo t sw r e td i u o p t b t n J n a y 1 9 r r l a we
C repo d n u h r XU Z e Ema l z e o t r o uc m o rs n ig a t o : h, i h d c o @s h .o :
【 b t c 】 Obet e Cii l a f 2csso ea cm snh m l a r m hlrnw r A sr t a jci l c t o ae f p t ee cy a hmat ai c i e ee v n ad a 1 h i o n d
a c mbe 09 Abd m ia s n se so r hec e o ndDe e r 20 . o n lma sa dditn inwe et hif mpli t. eAFPl v l n8c s see ae c a ns Th e esi a e lv td t 8.-91 7. o4 2 8 2 Fo rt m o i p yswe ep ro u u rb o s r e frme e p r tv l nd rB ul a o o r ph , nl te t dpr o e ai eyu e t s n g a y o y 1pai n r
rve d i r e or ie t e lv l fd a n ssa d t a me t e iwe n o d rt as h e e ig o i n e t n .M e h d T l e c i r n w t e a i me — o r to s wev h l e i h p t s d h c
we es s e t do e ao l tma Al p t n s n e w n p r t n cu i gf h e h p t co a e , r u p ce f p t b a o . l a e t u d r e t e ai s n l d n g t mi e ae t myi 3c s s h s i o o i i h n lf lt rl e ai b c o a e , re u a g t e h p t co a e , g t rlb c o a e , e e a p t l e t my i 3 c s s i g l r h mi e ae t myi 2c s s f h i e t myi 2 c s s t a h co n r i f h n i t o n lf h mi e ae t my i a e re u a e a c p r a e e t n i a e Re u t Al p t n sr c v r d e e h p tc o 1 c s ,i g lr h p t a t lr s c o n 1 c s . t n r i i i sl s l a e t e o ee i
g thedBiblioteka a no i f o i g sso e c yma ma tm a 2 a e t e ev de t mes n h l ha ro . p t nsr c ie mboiai na d c mo h r p f r p r t ns i lz to n he t e a ybeo eo e ai o
李作 青 徐 哲 李穗 生 刘钧 澄 张 志 崇 周李
【 摘要 】 目的
治疗水平 。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1 例,J 肝脏间 叶性 错构瘤 ( H ) 2 'L b M L 的临床资料 , 高该病 诊断 与 以提
收集 19 9 6年 1 至 20 月 0 9年 1 2月, J ' LMH 1 b L 2例 , 龄 1 2个月 , 年 ~7 临床 表现 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