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第四章)比较教育学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理解教育

(第四章)比较教育学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理解教育
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理解教育
教育国际化运动
教育国际化是近年来世界教育发展 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发展,世界各界教育机构的频繁交流,教 育的国际化也在不断的深化。
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1.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2.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能力 3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过程 4.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发展过程
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1.观念倡导阶段(20世纪40年代) 2.行动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 3.困境与低落阶段(20世纪60年代) 4.转折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5.继续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
1.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 2.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自我建构 3.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动态文化的理解 4.国际理解教育倡导复归生活教育 5.国际理解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国际教育援助的特征
国家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理解教育
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 1.为民族国家的利益服 2.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3.文化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 4.信息技术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国家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矛盾
1.人员交流与人才流失的矛盾 2.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性矛盾 3.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性的矛盾
国际教育机构与教育国际化
一、国际教育组织的体系 二、国际教育组织的运行特点 1.时代性 2.互动性 3.整体性 4.合作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以国际理解与和平,消除国家、民族和种族 间的队里、隔阂和冷漠,反对暴力和战争为基本价值取向
2.注重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 3.注重以人的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作者:潘小明来源:《职教论坛》2012年第33期摘要: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了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凝聚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时代目标,具有国外国际化和国内国际化两种形态。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要素可概括为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课程、人员国际交流、实验实训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资源国际共享等七个方面。

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学术是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更加强调商品化和市场化,经济主导因素已经事实上压倒性地超过了其它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内涵;要素;动因作者简介:潘小明(1969-),男,江苏扬州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10-06“大学是社会的学术文化的要枢,而一间真正配称大学的学府,则莫不把自己置身于世界大学的星群之中。

”[1]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不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此,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国际化,主动迎接国际化,积极适应国际化,在教育国际化的伟大实践中提高办学的层次、质量、水平、规模和效益。

本文拟对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进行初步探析。

一、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一)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既要看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联系,又要看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区别。

全球化一般用于经济与社会环境范畴,国际化一般用于教育、企业及竞争战略范畴。

从目标指向分析,全球化强调建立一种统一标准以超越国家和区域限制,排除政治与文化差异,所以全球化的目标是指向世界的统一化或一元化;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最终目的是以主权国家或不同文化的存在为前提,而非为了建立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或一元化世界。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评价体系研究
的不 同的程 度 、规模 、水平。所以 ,我们可以畴 , 大学国际化的主要影 响因素有外部影 响因素和 内部影
响因素两大类 , 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各 自不 同的性质和特点 , 要进行科学
不吲层 次总结 米 , 一是高等教育认识 和信念 系统 , 二是结构与功能系 统, 是规范和运动系统。 奉 文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内涵界定是从 个方面进行 分析的 , 一是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背景来看 , 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背景是世界各 国的高等教育 实践 , 包括任何一个有着高等教育 事、 I 的国家和地区。二是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宗 旨进行分析 , 认为高等 教 育困际化的 目标足促进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事业 的交 流和借鉴 , 从教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师资培养等方 面进行方法 的分享和探讨 。 是从高等
想负载的状态 , 它超越 了国家主义的动力学 , 而将一种国际主义作为其
逻辑指 向。 作为 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与趋势 , 全球化的发 展必然带
养面 向世界的优秀人才 。 是该 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有足够的弹性 , 能够
向世界开放 ,与各国交流 ,既能输送本 国学者 和留学生 ,又能接纳外 国
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的基本要求进行 。 从高等教育发展 的历史看 , 高等 教育一开始便是跨 国经营 。 比如有 的学者指 出, 当前欧洲各 国的大学本
身可 以说是一一 个 国际性 的教育机构 , 本身是在进行着 国际化办学 ,因为 他们 的师生都是来 自世界各 国的。 此外, 我们 还可以从 逻辑 的角度来说 ,
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涵 的研究成果较多 , 关于高等教 育
国际化的内涵界定也有 多种形式 。 一种观点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目的来
要根据每一个国家 自身独特 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脉络进行发展 , 并 以此来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1.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续1)
其他几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点解释:
•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思想、经验及 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过程。 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 际政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及通讯、信息等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大大地加快了国际化的步 伐。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续11)
4.4 通理项目展望 • 依照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境
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并逐 渐消化吸收。
• 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现有两个硕士项目(MBA、MScIS)和一个专升本的
学士项目(HCM),已不能满足西部开发发展对高 端建设人才的渴求,还需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哪些特点?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定义: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 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 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 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 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 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2.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5大步骤:
树立国际化的宽广眼界;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双向、多向互动;检讨与评估。(上海市4项举措)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 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 管理模式 师资来源 •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 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 • 招生生源 毕业去向 • 教学监管 评价 标准 • 设计----入口----过程----出口-----反馈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的内涵要求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的内涵要求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的内涵要求*张乃元,赖明谷,赖文斌,黄旭华(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摘要:地方高校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既是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走国际化发展之路,要 求地方高校在内涵上既要有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也要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及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必要性;内涵要求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96-000X( 2017)24-0182-04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objective demand that sui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an internal need that themselves develop. Conno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emand that they must have interna -tionalizational concept, courses, teachers,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Key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necessity; essential demand一、概述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正在世界范 围内日益彰显。

何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内涵是什么?对 该进程起着举足轻重推动作用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隶 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定义:“高等教 育的国际化,是指把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视野 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 相互融合的过程”,并特别强调这种跨国视野与大学功能 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开放包容、联动创新的过程,涉及 到学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校内校外及自身政策导向的 更新与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析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内容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它既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然要求的适应性特征。

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动因和目标,国际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抉择和普遍战略,也是发展中国家改变高等教育系统的世界地位和生态关系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

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本质,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中,有效地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国际性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它必须遵循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往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一套价值体系。

在包括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在内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当中,国际性既是高等教育所应追求的恒常性价值,也是它的内在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

换言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

这是由其普遍主义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从词源角度看,“大学”英文为University,“宇宙”为Universe,两者源于同一词根Univers。

这说明“大学”的内涵就像宇宙浩瀚无垠那样的广泛,那样的普遍。

有学者用另一个和大学源自同一词根的词Universalistic,即“营遍主义的”来形容大学的精神气质,同样明确而形象地表征工兰大学”的普适性和广泛的包容性特征。

决定国际性成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二,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深知识的创造和传承。

而知识是无国界的,各国知识分子都可致力于人类知识的扩展,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

教育原本关注的是整个世界,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因而大学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一种国际性的机构。

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其说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倒不如说是为探索真理而建立的一个专门机构,对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探讨进行刻意的保护。

高等教育国际化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分析摘要: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发展必然的趋势之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主动将国际化的、全球的元素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各项教育目标与效用中去,以提高大学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的水平。

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指标:分为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交流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指标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发展必然的趋势之一,在中国亦是,它正在对我大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在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很明显,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起,成为大学五大基本职能。

何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众多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阐释,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加拿大学者奈特的观点。

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化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融入整合到大学或学院的各项教育目标和效用中。

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另外也有学者从操作的层面,将国际化描述成许多不同类别和类型的活动。

艾克文(Echevin)和雷(Ray)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大学在招生、教学、人员聘用、资源应用等方面,跨国和跨地区的活动。

阿鲁姆(StephenArum)和德威特(VandeWater),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多样化的国际学习交流活动;国际教育交换和合作研究;跨国的项目、服务及援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大学联合会则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不可回避的过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机构采取的提高自身水平的“深思熟虑”的战略。

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主动将国际化的、全球的元素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教育目标与效用中去,以提高大学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模式探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模式探析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象越来越突出,通过探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借鉴与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模式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或某所具体的大学在国际意识、开放观念指导下,通过开展国际性的多边交流合作活动而不断促进对国际社会理解,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参与国际教育事务,促进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或趋势。

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实现人类相互理解与尊重的目的。

通常来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l)活动的国际化,这些活动包括课程的国际化、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和学生的国际活动、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计划等。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入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经验。

(2)培养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使之具备国际视野。

(3)注重和支持跨文化的国际观点、文化分围和精神气质,树立全球意识。

(4)把国际化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主要功能中的过程。

显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但其基本的构成要素可概况如下:第一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第二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第三要有国际化的课程,第四是人员的国际化,第五是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第六是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模式(一)课程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模式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归纳了9种国际化课程的类型:(1)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比如国际关系、欧洲法律等);(2)传统/原始学科领域的课程通过国际比较方法得以扩大(比如国际比较教育);(3)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比如国际商务、管理、会计);(4)外语教学中的有关课程,讲授、学习特定的相互交流沟通问题,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处事技能;(5)科际课程(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比如超过一个国家的区域研究;(6)旨在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领域(比如建筑师);(7)合作授予的学位或者双学位课程;(8)课程必修部分由海外当地教师授课;(9)包含有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内容的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de t e o b n d o t o or n r h c m i e c n r l pr t c in o e to
2. 国际 化的教 与学 2
国际 化 的教 与 学 包 括 国 际化 的 教 和 国 际化 的 学 两 个 部 分 。 际化 的教 , 要 是 从 国 主 教 师 这 个 层 面 上讲 。 先 , 做 到 教 师 队 伍 首 要 的 国 际化 , 有 国 际 知 识 和 经 历 的 教 师 可 具 以 快 速 推 动 高 校 的 国 际 化 进 程 。 个 教 师 这 群体不 管是从课程 内容还是 教学方式上 , 都 能 向 学 生 传 达 国 际 化 的 气 息 , 接 帮 助 直 学 生 树立 国 际 化意 识 。 因此 , 加 大 教 师 外 要 派 的 力 度 和保 证有 一 定 比例 的外 籍教 师任 教。 其次 , 教 学 内容 上 要 开 设 国 际化 的课 在 程 , 如 原 版 教 材 的 使 用 , 设 国 际 关 系 比 开 学 、 际 经济 学 等 注 重 国 际 主 题 的课 程 , 国 邀 请 国 际知 名 学 者 和 专 家举 办 学 术 报 告 或 演 讲 等 。 些 课 程 不 但 可 以 为 国 内 的 学 生 提 这 供 国 际 化 信 息 、 其 感 受 国 际 化 教 育 的 机 让 会 , 且 也 是 吸 引 外 国 留 学 生 的 重 要 因素 而 之一 。 国 际 化 的 学 , 要 是 从 学 生 这 个 层 面 主 上 讲 。 先 , 生 的 来 源 要 国 际 化 。留 学 首 学 生 的 数 量 是 高 校 国 际 化 程 度 的 一 个 重 要 标 志 。 学 生 不 但 可 以 为 整 个 校 园 带 来 不 留 同 的 文 化 元 素 , 可 以 和 本 国 学 生 形 成 还 直 接 的 双 向 交 流 , 本 国 学 生 国 际 化 意 为 识 的 树 立 带 来 正 面 影 响 。 外 , 学 生 数 另 留 量 的 多 少 体 现 了 一 所 高 校 对 外 国 人 的 吸 引力和 被 外国 人所接 受的 认可 度 。 次 , 其 学 校 要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和 网 络 对 学 生 的 影 响 , 学 生 尽 可 能 多 的 接 触 国 际 化 的 教 让 育 理 念 和 实 例 , 发 他 们 去 国 外 名 牌 大 激 学 继续深造的热情 。 外 , 现 实角度讲 , 此 从 应 该 给 学 生 尽 可 能 创 造 与 其 他 国 内 外 高 校 , 别 是 一 流 高 校 交 流 的 机 会 , 学 生 特 让 在 交 流 中 增 强 对 其 他 民族 和 文 化 元 素 的
科 教 动 态
浅 析 高等 教 育 国际化 的 内涵 与 基 本 要 素 ①
禹 文 芳 ( 山东科 技大学 国 际交流 处 山东青 岛 2 6 1 6 5 0)

要: 国际化 已成 为我 国高等教 育发展 的一 大趋势 , 前人 研 究的基 础上 , 高等教 育 国际化的 内涵给 出了新 的介 定 ,向现 代化 , 向世 界 , 向未 来 。 国 面 面 美 高 等 教 育专 家 克拉 克 ・ 尔 认 为 , 育 关注 科 教 的 是 整个 世 界 , 不 是 其 中 的 某 一 部 分 。 而 教 育 的 产 物 是 知 识 和 人 才 , 经济 和 信 息 全 在 球 化 的 背景 下 , 识 是 无 国 界 的 , 了 国际 知 有 化的观念 , 能容纳百 川, 长补短 , 才 取 才能 充 分 发 挥 人 才 的 作 用 。 一 所 国 际 化 的 高 在 校 , 种 理 念 应 该 具 有 普 遍 性 , 领导 层到 这 从 普 通 教 职 工 和 学 生 , 应该 有 国 际化 意 识 , 都 1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的 内 涵 介 定 “ 际化 ” 国 一词 本 身有 两 种 涵 义 : 是 侧 能 在 工 作 、 习 和 交 往 中 传 递 国 际 化 的 气 一 学 重于动词( t n t n l e , i e ai a z)即将( n r o i 某事物) 置于 息 , 学 校 内 部 和 外 部 形 成 良好 的 国 际 化 在 国际共 管之下 或使 国际化( r g o t i g b i smeh n 氛 围 。 n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深 入 发 展 及 我 国正 式 加 入 世 界 贸 易组 织( WTO) 大量 国 外 教 , 育 资 源 涌 人 中 国市 场 , 际 化 已成 为 我 国 国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一 大 趋 势 。 何 通 过 提 升 如 我 国高 校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 护 我 国 高 等 教 保 育 主 权 健 康 而 顺 利 的 发 展 , 我 们 面 临 的 是 项重要课题 。
化 的 基 本 要 素 给 予 了新 的 补 充 。 关键词 : 高等 教 育 国 际 化 内涵 基 本要 素
中 图分 类号 : 4 G6 2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 9b一0 l 2 1 3 7 52 1 0 ( ) 0 一0 6 0 0
理解。
o l o n ain ; l tmain l“ fal rma y n t sm i e t a ̄ , o a en o 这 一 涵 义 强 调 的 是 过 程 ; 是 侧 重 于 名 词 二 ( tr ain lzto )即名 词性的 国际化 , i e t aiain , n n o 这 涵义 强 调 的 是 结 果 或 状 态 。 关 于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的 内 涵 , 年 来 近 有 不 少 学 者 从 不 同 角 度给 出 了 多种 不 同 的 解释 。 如 : 例 日本 学 者 喜 多村 和 之 在 《 学 大 教 育 国 际 化 》中提 出 了 大 学 国 际化 的 三 项 指 标 , 通 用 性 、 流性 和 开 放 性 。 国 诺 即 交 英 丁 汉 大 学 校 长 杨 福 家 院 士 认 为 , 等 教 育 高 国际 化 就 是要 培 养融 通 东 西 方 文 化 的一 流 人 才 , 经 济 全 球 化 中更 好 地 为 各 自 国家 在 的 利益 服 务 。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所 属 的 国 1 联 际 大学 联合 会 对 高等 教 育 国际 化 给 予 了以 下 定 义 :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是 把 跨 国界 和 跨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