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相色谱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方法的研究改进
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脂肪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CGC):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脂肪酸。
首先脂肪酸样品被甲醇和硫酸甲酯化,生成甲酯化产物。
然后将甲酯化产物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测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先将脂肪酸样品经过酯化反应,生成酯化产物。
然后将酯化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并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
3.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脂肪酸样品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脂肪酸的质谱图谱、化学位移和峰面积等信息,可以定量和鉴定脂肪酸。
4.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将脂肪酸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
质谱仪可以测定样品中脂肪酸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和相对丰度等信息。
以上列举的方法只是脂肪酸检测的常见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取决于需要分析的
样品类型、所需的分析精度和设备条件等因素。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气相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
结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脂肪酸是食品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其空间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1],食品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市场上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检测,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准备PerkinElmer气相色谱仪(由美国PE公司生产)、FA2004分析天平(由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公司生产)、DK-8D电热水浴锅(由上海精密设备公司生产)、Milli-Q水处理系统(由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产)。
1.2 准备所需的试剂样品试剂主要有:市场上现购的几种不同食用油,分析纯的正己烷溶剂、氢氧化钾溶液、甲醇钠及甲醇、浓硫酸溶液,由武汉美泰公司生产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标准品。
1.3 操作方法1.3.1 对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取100毫克样品放入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正己烷溶剂2毫升,进行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毫升,浓度为2摩尔/毫升,继续震荡至少5分钟后静置。
半小时后取上清液并用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分析。
1.3.2 规定的色谱条件色谱柱型号为DB-23(30m×0.25mm×0.25μm)。
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50℃。
色谱柱需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40℃并保持2分钟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温至220℃并保持3分钟。
浅探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图1 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气相色谱图图2 15种反式脂肪酸甲酯混标气相色谱图
Feb. 2019 CHINA FOOD SAFETY
图3 花生油样品反式脂肪酸检测结果
图4 芝士蛋糕样品反式脂肪酸检测结果
3 结论
气相色谱法在实际的食品反式脂
肪酸的检验中应用效果较强,有关检测人员应不断加强样品的制备及检测后
的结果分析能力,逐步提升检测质量及
水平,为人民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臧成远.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方法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21):68,70.
作者简介:余建华(1982—),男,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瘤胃发酵试验方法

瘤胃体外发酵方法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_王新峰1.2瘤胃液的采集和培养基制备瘤胃液来自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屡管的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成年公山羊,日粮以羊草为主,每日补饲1509精料(精料组成,玉米:豆粕=2:1),自由饮用清洁水。
于晨饲前采集瘤胃液,用4层纱布过滤,与培养基按1:2混合,在39℃培养箱中培养30分钟,并充分通入CO2,进行厌氧分装,每瓶60mL。
每升培养基中含有15.71mg CaCl2·2H2O,11.90mg MnCl2·4H2O, 1.19mg CoCl2·6H2O, 9.52mg Fe Cl3·6H2O, 0.143g MgSO4·7H2O, 76.2mgNaOH, 0.95gNH4HCO3, 8.33g NaHCO3, l.36g Na2HPO4, 1.48g KH2PO4, 2.98g Na2S·9H2O和0.298g盐酸半肌胺(Menke等,1979)1.3试验设计试验根据绞股蓝皂试添加量(0、5、10、20和40 mL /60mL)分为5组,对照组不加皂试,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和40mg皂试。
取60mL瘤胃液与培养基混合液(瘤胃液:培养基二1:2)分装于160mL的发酵瓶中,每瓶含0.69底物"底物由精料和粗饲料组成(3:7),精料为玉米和豆粕,分别为0.126和0.054g,粗饲料为0.42g羊草草粉(过1mm筛)。
发酵瓶封盖!气压平衡后置于39℃培养箱中培养,并定时摇匀,培养24h。
第二次发酵培养120h,分别在0,1,2,4,6,8,12,24, 48,72,96,120h, 计算出累积产气量;测定120h后干物质消失率。
1.4指标测定1.4.1产气量的测定根据Theodorou等(1994)的方法,使用气压转换器(IGER,UK)定时测定厌氧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厌氧反应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_孙绪顺

净水技术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Vol. 28, No. 5, 2009
October 25th, 2009
用于非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是现在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类测量挥发
性脂肪酸的方法。 在毛细管色谱柱技术发展之前使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时, 常常因为脂肪酸的高 极性、 高沸点, 难气化而需要对其进行繁琐的预处 理,将挥发性脂肪酸酯化,然后通过测定酯的含量来 间接的测定脂肪酸的含量[4]。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酯 化时间漫长,影响了测量的时间,同时增加了测试 前的步骤,增加了误差产生的概率,精确度得不到 保证 。 [3、5] 随着毛细管色谱柱技术的发展 ,使用气相 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可以不经过衍生、 酯化而直 接进行测定。虽然免去了繁琐复杂的预处理,气相色 谱 测 定 挥 发 性 脂 肪 酸 还 存 在 以 下 几 种 困 难 :(1)选 择 特定检测器以消除样品中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 定 挥 发 性 脂 肪 酸 一 般 选 用 氢 火 焰 离 子 检 测 器 。(2)因 为挥发性脂肪酸的具有强极性,容易产生拖尾问题。 为了解决拖尾问题, 一般选用程序升温控制温度并 且选用合适的极性色谱柱。(3)挥发性脂肪酸具有强 烈的挥发性,因此要使用弱酸酸化待测样品。且选用 弱酸不破化色谱柱为原则[3]。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虽 然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已经不需要太过繁琐 的预处理,相对于传统的测定方法已经比较快速,可 是在使用气相色谱过程中还有太多的限制。
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是厌氧 过程酸化阶段的主要产物, 是厌氧过程中一种重要 的中间产物。有机物在厌氧过程中首先经过水解、发 酵作用产生挥发性脂肪酸, 产甲烷菌利用厌氧反应 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甲烷。 有研究显示 在厌氧过程中产甲烷菌利用脂肪酸产生甲烷的过程 是 厌 氧 反 应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控 制 过 程[1],因 此 在 厌 氧 反应系统中系统的失衡常常伴随着挥发性脂肪酸的 积 累[2],即 在 厌 氧 反 应 过 程 中 适 时 的 监 控 系 统 中 脂 肪酸的含量可以有效了解系统中甲烷菌的活跃程度 和反应器的运行情况[3]。 所以在厌氧反应中,挥发性 脂肪酸是反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试瘤胃液VFA可行性的研究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试瘤胃液VFA可行性的研究刘立成曹秀青刘大森摘要以羊瘤胃液为样品,选择极性FFAP 毛细管柱,利用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瘤胃液中VFA的含量。
结果表明,程序升温初始柱温110℃,升温速率为10℃/min 至150℃保持5min ,可以有效的分离乙酸、丙酸和正丁酸,重复性好,平行样间偏差低于3%,测试快速准确,是测定反刍动物瘤胃VFA 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瘤胃液;VFA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中图分类号S816.17刘立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150030,黑龙江哈尔滨。
曹秀青、刘大森(通讯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8-08-11挥发性脂肪酸(VFA )是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经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它提供的能量几乎占反刍动物所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总能的2/3[1],因此,VFA 的测定对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瘤胃VFA 的测定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2-3],色谱柱大多选择经济耐用的填充柱。
而对于毛细管柱测试VFA 的说法不一,马蕙等[4]认为,用毛细管柱不能将发酵液中的乙酸和丙酸分离开,且毛细管色谱柱不能进含水样品;而曹庆云等[5]认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试瘤胃液中VFA 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因此,笔者利用气相色谱仪结合程序升温条件来探讨毛细管柱测试瘤胃液中VFA 含量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乙酸、丙酸和正丁酸(色谱纯)均为购于Sigma 公司,偏磷酸为分析纯。
1.2试验仪器日本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AT.FFAP 毛细管柱(30m ×0.32mm ×0.5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并配有空气压缩机;氢气和氮气(高纯氮99.999%);低温高速离心机;0.22μm 水系滤膜;10μl 微量进样器。
1.3试验方法1.3.1标准品的制备准确量取330μl 乙酸、400μl 丙酸和160μl 正丁酸置于100ml 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乙酸浓度为57.65mmol/l (3.46g/l)、丙酸浓度为53.63mmol/l(3.97g/l)和正丁酸浓度为17.45mmol/l (1.53g/l )的混合标准溶液。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下是详细的测定步骤:
1.样品前处理:将食品粉碎,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
的石油醚,加塞振摇几秒钟,打开塞子放气。
盖紧瓶塞,将碘量瓶置于
振荡器上震荡10分钟。
取下锥形瓶,倾斜静置1-2分钟,注意不要打开塞子。
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2.测定条件: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一般选择极性柱,如聚乙
二醇20M等。
检测器一般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载气选择氮气或氦气,流速一般控制在1-2ml/min。
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根据
具体的脂肪酸种类和仪器性能来设置。
3.标样准备:选择合适的脂肪酸标样,用正己烷或氯仿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标样溶液。
4.样品测定:将样品滤液和标样溶液分别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
析。
记录各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5.计算:根据样品峰面积和标样峰面积的比值,计算样品中各脂肪酸的含
量。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前处理的效率、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因此,在进行测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如避免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泄漏等。
油和脂肪中的〔挥发性〕酸化学分析方法

油和脂肪中的〔挥发性〕酸化学分析方法挥发性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是一类在油和脂肪中常见的有机酸,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气味和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因此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对挥发性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蒸馏法和气相色谱法。
一、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挥发性酸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用酸或碱调整样品的pH值,以确保挥发性酸被完全释放。
2.将样品放入蒸馏器中,并通过加热使样品蒸发。
3.蒸发的挥发性酸进入冷凝管,在凝结器中冷却成液体。
4.收集液体样品,并用适当的溶剂稀释和调整pH值。
5.采用酸碱滴定或色谱等方法对挥发性酸进行定量分析。
蒸馏法的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大量的试剂和设备,无法同时分析多种酸,对挥发性酸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
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分析挥发性酸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通过冷冻离心分离样品中的固体和杂质。
3.将清澈的样品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4.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被注入进入进样口,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5.经过分离的挥发性酸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的特点,能够同时分析多种酸,且分析结果可靠。
但气相色谱法的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总之,通过蒸馏法和气相色谱法可以对油和脂肪中的挥发性酸进行分析。
选择何种方法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分析目的和实验条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82年2月南京农学院学报JnrlfNnjnrltrlllN4Dnlbr,1982
应用气相色谱测定瘤胃挥发性
脂肪酸方法的研究改
进
4
秦为
琳
(南京农学院家畜生理教研组)
提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气相色语较快速简便精确浏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方法瘤胃液仅在存有一种酸性吸附刘的氛仿恋液中(开含巴豆酸作
为内标),即可苹取出所含全部VFA样品由演处理到浏出总酸及其妞成克分子百分率为时不到10分钟。主丢VFA的回收率可达951一10040%
应用本法在四头乳山羊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数据与原蒸馏法分析以及国
外
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为反自动物能量利用中一个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其含盘及组成比例是
反映瘤胃消化代谢活动的重要指标据报道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约可提供反自动物所需能量的
功%(’〕,其中乙丙丁酸的总能值分别为349496595仟卡/克〔’〕,当乙酸丙酸
和丁酸的克分子百分率为60:20:20时,它们可提供能量相应为41%24%及35%(’〕
Radloff等指出酮病时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其中乙酸百分率增加而丙酸减少C
刁〕
。
瘤胃内各挥发性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率大致也反映了它们的发酵类型和被吸收情况
。
丙酸
(C3)为唯一生酸的挥发性脂肪酸,而乙酸(C:)为合成脂肪酸等的前体,所以C,与
C
3
(或C:+C;与C3)的比值常作为瘤胃发酵类型的标志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利用控制瘤胃
发醉类型来定向培育家畜,提高畜产品的质量防止酮血症以及加逮肥育等(,)因此精确测
定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及其组成百分率,不仅为研究瘤胃消化代谢理论工
作所必需,且在畜牧生产实践和兽医检验中亦日趋重要。由于气相色谱的高度灵敏性,分辨
率高,分析快速,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到这方面的测定〔`〕然而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近年来
我们利用SP一501型气相色谱仪摸索改进了国外气相色谱分析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过去挥发性脂肪酸测定必须通过蒸馏滴定〔艺吕〕测得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然后烘干
本工作时阶轴江苏着表药研究所殷尚正梁晓夭同志的支持谨此致谢本文于1982年2月2
5
日收到期秦为琳应用气相色谱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方法的研究改进制成钠盐,分离挥发性脂肪酸各组成分时,再用酸溶解,酸化后的纯样品方能进行柱层析〔”’“〕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游离低级脂肪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这种方法过程获琐
费时,且不够精确,因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等均属同系
物,柱层析时分离界限不易清晰,且不能分离出丁酸以上的挥发性脂肪酸和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如异丁酸异戊酸等),所以重复性养,更不适宜于大批样品的经常分析应用气相色
谱分析法虽然分辨率高,精确性好,分析速度快,但上述预处理过程仍然极
费
时
间
E
v,in
等〔`’〕曾采用偏磷酸作为去蛋白剂加入瘤胃液样品中,经离心后可直接进样进行:色谱分析,但此法所用内标物正十烷为非水落性的,不够理想后Haoda等(`,,改用巴豆酸作为
内标物,并利用一种酸性吸附剂处理瘤胃液样品,然后用含有内标物的丙酮:乙醚(9:i
V/V)来萃取样品经离心后可直接进样,色谱分析效果很好,内标物巴豆酸在乙酸峰前
出
现,即约在进样后20分钟出现此法每个样品由预处理到进样出峰完毕约需30分钟我们在此方法基础上,改换了气相色谱柱的固定液以及某些实验条件,并用抓仿来代替丙酮:乙醚溶剂,增强了色谱柱的分离效率加快了出峰时间使每个瘤胃液样品定量测出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及其组成百分率的分析时间从预处理到出峰结束可缩短在10分钟内完成同时在样品的需量和药品试剂的耗量方面也大幅度缩减,节省试剂药品约40一50%,达到快速简便精确而又经济的目的现将本方法介绍于下:
(一)仪
翻
本实验所用仪器为SP一501型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附毫伏式记录仪
(二)实验条件
色谱柱为2米长4毫米内径不锈钢柱,填充以涂债10%FFAP巾加1%H,P0.的60一80目ChromosobrW(酸洗硅烷化)担体柱温140℃,汽化温度180℃,入口压12公斤力/平方匣米,载气为氮气,流速:氮气20毫升/分氢气28毫升/分空气12。毫升/分
,
灵敏
度(挡)为10`。Mg,衰减52,纸逮500毫米/时
(三)分析
步异
样品预处理中先配制好(1)酸化吸附剂,按重最比30:l:20,称取无水硫酸钠
50拓
硫酸(V/V)及硅藻土混合磨匀而成,密封干澡保存(2)0smM%巴豆酸氛仿溶液。测样时,于具塞试管内放置24克酸化吸附剂,并加入3毫升。5血M%巴豆酸氛仿
溶
堆
(注意随即加塞),然后加入瘤胃液样品1奄升,迅速加塞振荡摇匀,管内上清液即可
不
再
处理而直接进样分析进样量为1微升,用l微升注射器瞬时注入色谱仪
(四
)
分析结
果
1定性分离配制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等标准酸分别进行色谱分析,并用
标定的仆INNaOH溶液滴定出各酸的毫克克分子浓度,然后将各标准酸的混合浓内加入巴知皿的内物(巴豆酸)来进行色谱分析,侧得保留数据(表l)和色带图(
图
l)
。
万八P全名为栗乙二醉20M和2一硝墓对苯二甲映的反应产
物
。1犯
一南
京农学院学报期
_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
——
表1
挥发侄脂肪酸及内标物巴豆酸的保留数据
甲言十簇份)—
花睿谕”
”’
保留时
间
相对保
留
十一牟
1
一粉十
——
一乙犷一匕一一兰竺竺
—…
一
-
2一一3
4
387
035041-一万不石{
053
_二是兰竺一一』_一里竺竺一一一-}_一
卫
巴1一
65.8
079
7生02On1一一-
一-
-
一-一
-
115
一
1乙酸
2丙酸
3丁酸
4异戊
酸
5戊
酸
6巴豆酸
7己酸
曾卜挥发性脂肪酸及内标物巴豆酸色谱图2定童分析选用巴豆酸作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作法:用
色谱标准级乙丙丁
、
异戊戊惠己酸配制一系列已知重量比的标准样和内标样,进行色谱分析测
出各
个峰高
(或峰面积刀用峰高比(或峰面积比)对其重量比作校正曲线,然后将已知准确量
的内标物
,
加乳未知样品中,并作此混合物的色谱分析,由色错图上测得各峰高比(或峰面积比)即可
从校正曲线上求出未知样与内标样的重量比,由于内标样是已知量,所以很快可计算出未
知
样的数量通过上述定量方法可精确测出乙丙丁异戊和戊酸的含量,从而获得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其各组成的克分子百分率
。
据我们实践,内标法定量可消除仪器稳定性检测器灵敏度以及操作过程中如进
样
量等
波动方面带来的误差影响,虽然在制作定标曲线方面此定量方法比较麻烦,但精确性高
卜本方法的添加回收率试验,分别用空自样品加入不同标定量的乙丙丁异戊及戊酸色
谱标准液广按上述方法测定回收率结果如表2,由表2可见占瘤胃vFA盯一98%以上的主要是乙丙厂士酸扩其回收率可达”51一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