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是厌氧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2和H2生成。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及它们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反应器中,乙酸比例较高,反应器不好时,甲酸、丙酸浓度升高。

在VFA测定中,其单位常换算为按乙酸计,以mg/L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

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

做空白滴定。

计算:()23.2041000)/(01?-?=

V V m l mol 氢氧化钠标液浓度

m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V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1V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 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

(2)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 ,(如果测定氨氮,则可用50ml 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3)加入约40~50ml 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 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 。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

蒸馏,至瓶中剩余液体10~20ml 止。

(4)向馏出液中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氮淡粉红色不消失止,记录用量。 计算:()l mg V C

V VFA s NaOH /601000???=

NaOH V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 ;

C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mol/L;

S V —被测水样的体积,ml 。

60—乙酸的摩尔质量,mg/L 。

注意事项:

(1)蒸馏前打开冷凝水;

(2)冷却时,把接受瓶移开,以免倒吸;

二、VFA 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1、原理:

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分析VFA 总量及其组成。

色谱柱分离后的馏出物被载气携带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喷嘴口,与氢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依次电离为正负离子,在离子室内形成离子流被收集极收

集后,经放大为信号经记录仪记录。此信号的大小即反映出各组分的含量。与气相色谱连用的微机可以直接处理信号,经与标准进行比较后,可直接给出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其浓度可以以mg/L、mmol/L、或mgCOD/L同时给出。

2、仪器、药品

(1)高速微量台式离心机(转速1000r/min以上)

(2)带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自动积分仪的气相色谱仪,例如HP5890或岛津-9A气相色谱仪。

(3)精确配制的含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的标准混合液。

(4)3%甲酸溶液

3、样品的预处理

取水样若干毫升,加入等量的3%的甲酸溶液稀释,保证其PH值在3以下,如PH过高可加入硫酸调节。稀释后的水样COD浓度应小于1000mg/L,否则增加3%甲酸溶液的加入量。记下水样的稀释倍数。

上述水样置于离心管,在高速微量离心机中以1000r/min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AMAMFSAc23033 谷类脂肪酸度滴定法 AM-AM-FS-Ac-23033 脂肪酸度——谷类 1.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a)谷物研磨机—适用于磨碎小样品。 (b)脂肪提取设备—Soxhlet或其它适合的型号(耐用的纸套筒或铝质RA-360套筒适合提取用)。 1.2 试剂 (a)甲苯-乙醇-酚酞溶液—0.02%。向IL甲苯中加1L乙醇和0.4g酚酞。 (b)乙醇-酚酞溶液—0.04%。向1L乙醇中加0.4g酚酞。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178N。无碳酸盐的。1ml=1mgKOH。 2.试验过程 2.1.方法Ⅰ 用人工四分法或利用机械采样装置取得大约50g谷物(玉米200g)的代表性样品,尽量磨碎以便使不少于90%的样品能通过40号筛 (某些较粗颗粒不会明显地影响结果)。如果样品太湿不易磨碎,在约10O℃干燥到足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在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提取10±0.1g磨碎的样品大约16h。样品磨碎后尽快着手提取,切勿将磨碎的样品放置过夜。在蒸气浴上将溶剂从提取物中全部蒸发掉。在提取烧瓶中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溶解残渣并用标准KOH溶液滴定到明显的粉色,或将黄色溶液滴定到桔红色。如果滴定中有乳状物形成,加入第二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来消除。终点颜 色应显示与向5Oml和滴定开始时原始溶液颜色相同的适当浓度的K 2Cr 2 O 7 溶液中加 2.5ml0.0l%KmnO 4。溶液得到的溶液颜色相同。(把0.5%的K 2 Cr 2 O 7 溶液滴到5OmlH 2 O中直到颜 色相当,然后加25ml0.0l%KMnO 4 溶液)。 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进行空白滴定,从样品滴定值中减去空白值。如果加入了另一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则进行双份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以中和从1OOg谷物(干成份)中分离出的脂肪酸所需要KOH的mg数报告。脂肪酸度=l0×(滴定值-空白值)。 2.2.方法Ⅱ 测定玉米的快速法 (可在1h内得到结果) 按2.1制备样品,称20±0.01g放入玻璃塞烧瓶或一般瓶中,准确加入5Oml苯,塞好瓶,摇几秒钟使苯蒸气饱和瓶内的空气,临时松塞降压后再塞好。在机械振荡器内振荡烧瓶3Omin,或用手定期振荡45min。将瓶子倾斜不少于3min使粗粉沉积在一个角上。小心地尽可能多地把液体倾泻入l5cm插在8cm玻璃漏斗中的折叠滤纸,用表面皿盖上漏斗减少蒸发。在25m1容量瓶中准确收集25ml滤液。将此滤液转入950ml平底烧瓶中,再用乙醇-酚酞溶液将容量瓶充至25ml刻度并转到含苯提取物的烧瓶中。 按C制备所用的色标,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提取物。对白玉米滴定到明显粉色,对黄玉米滴到桔红色。如果滴定过程中有乳状液形成,加入苯和乙醇-酚酞溶液各95ml来消除。测定25ml苯和25m1乙醇-酚酞混合溶液空白滴定值。如果再次加了苯和乙醇,则重复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报告为中和从1OOg玉米(干料)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 脂肪酸度=10×(滴定值-空白值)。以干样计算。

温氏集团猪场管理手册

温氏集团猪场 生产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一版) 广东温氏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生产技术部 2008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猪场管理规范与生产技术标准 一、组织架构、人员定编及岗位职责 (1) 二、会议与技术培训制度 (4) 三、猪场报表管理 (5) 四、生产技术标准和参数 第一节生产技术指标标准…………………………………………………………………第二节猪场存栏猪结构标准………………………………………………………………第三节种猪淘汰与更新……………………………………………………………………第四节猪场各类猪喂料标准………………………………………………………………第五节公猪精液等级标准…………………………………………………………………第六节商品猪苗正品标准…………………………………………………………………第七节种猪调拨、销售标准………………………………………………………………第八节种猪选留标准………………………………………………………………………第九节猪的合适饲养密度…………………………………………………………………第十节各类型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5 5 6 7 7 8 8 9 11 11 第二部分猪场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一、不同类型猪场生产流程…………………………………………………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三、种公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四、精液生产、贮存、运输作业指导书…………………………………… 五、配种作业指导书…………………………………………………………… 六、配种舍猪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七、妊娠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八、分娩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九、保育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十、生长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十一、测定站猪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十二、猪只测定作业指导书.........................................................十三、种猪选配作业指导书.........................................................十四、猪场防疫与消毒作业指导书......................................................十五、猪场驱虫作业指导书 (12) 13 16 18 23 27 29 31 36 39 42 45 48 50 53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VFA的测定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 计算: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 (2)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如果测定氨氮,则可用50ml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3)加入约40~50ml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蒸馏,至瓶中剩余液体10~20ml止。 (4)向馏出液中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氮淡粉红色不消失止,记录用量。 计算: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油中脂肪酸成份

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油中脂肪酸成分一、目的与要求 油脂是食品加工中重要的原料和辅料,也是食品的重要组分和营养成分。必需脂肪酸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一般取自食品用油,即食用油脂。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分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些相关标准(如:GB/T17377)规定应用的检测方法。 甲酯化是分析动植物油脂脂肪酸成分的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也是常用的标准方法(GB/T 17376-1998)。 本实验要求了解气相色谱法测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的原理,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学习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色谱分析技术。 二、原理 本实验甲酯化方法采用国标--GB/T 17376-1998,甘油酯皂化后,释出的脂肪酸在三氟化硼存在下进行酯化,萃取得到脂肪酸甲酯用于气象色谱分析。 样品中的脂肪酸(甘油酯)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甲酯化)后,进样,样品在汽化室被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下,汽化的样品随载气通过色谱柱,由于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相互用的强弱不同而被逐一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到达检测器(detceter)时经检测口的相应处理(如FID的火焰离子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归一法确定不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北京普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气相色谱仪:GC---7800主机,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2.恒温水浴锅 3.移液管 4.胶头滴管 5.小圆底烧瓶 6.冷凝管 7. 样品瓶

(二)试剂:.石油醚、乙醚、氢氧化钾、甲醇均为AR级。 四、实验步骤 (一)样品预处理 酯化测定: 取0.2g油样于10ml容量瓶中,家5.0ml 4:3石油醚—乙醚,使其溶解,在加4.0ml 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振摇1分钟,放置8min后加水1.0ml,静止20min使之分层,取上层液注入色谱仪,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测定: (1)气相色谱条件 ①色谱柱:石英弹性毛细管柱,0.32mm(内径)×30m,内膜厚度0.5um。 ②程序升温:150℃保持3min,5℃/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 ③气体流速:氮气:40mL/min,氢气:40mL/min,空气:450mL/min,分流比30﹕1。 ④柱前压:25kpa (2)色谱分析 自动进样,吸取0.4-1μL试样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高。利用标准图谱确定每个色谱峰的性质(定性),利用软件自带的自动积分方法计算各脂肪酸组分的百分含量。 五、鉴别 1.测定常见植物油主要脂肪酸的构成比并查阅有关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的植物油主要脂肪酸的组成大部分有相同之处,但是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是不相同的。根据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即可鉴别油品种类。 2.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通常用硫酸—甲醇法,和AOAC-IUPAC 标准法,我们采用了氢氧化钾-甲醇法,经试验3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悬浮物的测定实验作业指导书

悬浮物的测定 1、方法依据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01-89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测定。 3、测定原理 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4、试剂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仪器 5.1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一下仪器。 5.2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 5.3C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 5.4吸滤瓶、真空泵。 5.5无齿扁咀镊子 6、采样及样品贮存

6.1采样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样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6.2样品贮存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7、步骤 7.1滤膜准备 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7.2测定 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 抽吸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 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以5~100mg 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8、结果表示 悬浮物含量C (mg/L )按下式计算: ()V B A C 6 10?-=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5种方法

5 VFA的滴定法分析 (1)原理 本法原理是将废水以磷酸酸化后,从中蒸发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可能对测定形成干扰,因此应当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蒸发出氨态氮,如果要同时测定氨态氮,以硼酸溶液吸收后滴定之。因此此法可用于氨态氮和VFA的联合测定。 (2)药品 ①10%NaOH溶液 ②NaOH标准溶液,0.1000mol/l ③10%磷酸溶液,取70ml密度1.7mg/cm3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L。 ④酚酞指示剂,1%的乙酸溶液。 (3)测定步骤 于蒸馏瓶中放入50—200ml待测废水,其VFA含量不超过30mmol。如水样体积不足100ml,可以蒸馏水稀释至100ml。放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加入10%NaOH溶液,使溶解呈碱性,并使NaOH略过量。 开始蒸馏,至蒸馏瓶中剩余的液体为50—60ml为止。 用蒸馏水将蒸馏瓶剩余液体稀释至原来的体积,用10ml10%的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放入10ml蒸馏水并使接受瓶与蒸馏瓶上的冷凝管连接,导入管应浸入接受瓶的液面以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为止。待蒸馏瓶冷却后,加入50ml蒸馏水再次蒸馏,至剩余10—20ml液体为止。 为了除去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干扰物,可向馏出液中通入高纯氮气10—15min,然后加入10滴酚酞,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不消失为止。 (4)计算 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计算如下: VFA=V (NaOH)*C*1000/Vs (mmol/L) 式中:V(NaOH)-----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2-猪场卫生防疫作业指导书

猪场卫生防疫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减少、杜绝疫病的发生,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客户、养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合格的商品猪或合格的精液。 2.范围 公司所有猪场 3.职责 3.1猪场场长全面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3.2猪场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工作 3.3猪场全体员工参与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4.工作程序 4.1防疫区域划分 4.1.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更衣室、饲料、药物物资仓库、出猪台、实验室、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4.1.2加强猪场区(含生产与生活区)与外界的隔离(用铁丝网、围墙、木桩、水泥桩、刺藤等),加强交界道路的消毒。 4.1.3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非生产区工作人员确有需要进入者,必须经场长或专职技术人员批准(封场期间需要主管经理批准)并经冲凉、更衣、换鞋、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4.2 生活区防疫制度 4.2.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必须在大门口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在指定的地点由专人监督其冲凉更衣,旧衣物用消毒水浸泡20分钟以上。外来人员只允许在指定的有限的区域内活动。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4.2.2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4.2.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鸡等)或其它宠物(鸟、鸽子等)。 4.2.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猪场人员不得去屠宰场或屠宰户、生猪交易市场、其它猪场、养猪户(家)逗留,尽量减少与猪业相关人员(畜牧局、兽防站、地方兽医)接触。 4.2.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一天两夜(封场期间为两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4.2.6厨房人员外出购物归来需在大门口更衣、换鞋、洗后消毒后方可入内。 4.2.7除厨房人员外,猪场人员不得进入厨房。 4.2.8猪场办公室、饭堂及公共娱乐场所每星期需要全面消毒一次。 4.2.9猪场应严把胎衣与潲水输出环节,相关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大门内。潲水桶应多备几个,轮换消毒备用。 4.2.10 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4.3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4.3.1外来闲杂车辆不允许进入场内(包括生活区),如果要进入,需严格冲洗、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车内人员(含司机)需下车在门口消毒方允许入内。残次猪车、潲水车严禁入内。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步骤与方法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一、GC(Gas chromatograph)工作条件 仪器:GC-14B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毛细柱:NUKOLTM Capillary Column ( Supelco );Column No.34292-07B 30m×0.32mm×0.25μm film thickness 气相色谱仪参数:色谱柱采用毛细吸管柱,柱温130℃,汽化温度180℃,采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检测温度180℃,载气为氮气,压力为60 KPa,氢气压力为50 KPa,氧气压力50 KPa,灵敏度(档)为101,衰减 3.0 二、样品制备 1.试剂制备 (1)配制25%w/v 的偏磷酸溶液,将25g偏磷酸溶在100mL双蒸水中 (2)巴豆酸的配制,在100ml的偏磷酸溶液中加入0.6464g的巴豆酸,定容到100mL。(可先用80 ml双蒸水,加热溶解偏磷酸,然后定容至100 ml) (3)标准样品,准确称取色谱标准级乙酸0.9100 g、丙酸0.3700 g、丁酸0.1765 g、异丁酸0.1765g、戊酸和异戊酸分别为0.1985g,分别溶于双蒸水中,再各自定容至100 mL。 2.样品制备 (1) 发酵液取(或过滤瘤胃液)VFA测定1ml样品到离心管中,再加入0.2 ml的偏磷酸巴豆酸混合溶液,-20℃冰箱保存过夜,解冻后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保存,测定前再12000rpm离心5min(或少许通过0.22μm针式滤器,滤液直接进样用 1.0微升微量进样器瞬时注入色谱仪,进样量为0.2-1.0μL。 (2) 食糜及粪样VFA测定取1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5-10倍的双蒸水,混合均匀。取1mL上清夜,加偏磷酸巴豆酸0.2mL/mL。其它步骤同上。 3.保留时间的确定

脂肪酸的测定

2.2.1.脂肪酸的变化分析 试剂:0.3%甲醛、6 mol/l HCl-CH3OH溶液、三氯甲烷 方法:GC—MS联用分析测定,步骤如下: (1)菌体的培养与收集 Ⅰ组实验菌株用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冻保护剂,接种后放入30℃、150 r/min的摇床中培养24 h。细胞振荡培养至生长对数中期,移取适量细胞悬浮液至-30℃冰箱冷冻7d,取出30℃下解冻5-10min,用0.3%甲醛灭活后,4000 r/min下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用蒸馏水洗涤,离心收集细胞,-18℃冷冻,冷冻真空干燥制得干细胞后备用。 空白样用0.3%甲醛灭活后,4000 r/min下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用蒸馏水洗涤,离心收集细胞,-18℃冷冻24h,冷冻真空干燥制得干细胞后备用。 Ⅱ组实验菌株用于面包冷冻面团的制备,添加抗冻保护剂,于-20℃冷冻30d 后取出解冻,取20g解冻后的面团,分散于180ml无菌水中,震荡30min,静置15min,离心并取上清液。用0.3%甲醛灭活后,4000 r/min下离心15 min,弃去上清液,用蒸馏水洗涤,离心收集细胞,-18℃冷冻,冷冻真空干燥制得干细胞后备用。空白样则不添加抗冻保护剂,其余处理方法一样。 (2)脂肪酸的甲基化与提取 取50 mg冻干细胞加入6 mol/l HCl-CH3OH溶液2 ml,置100℃的条件下盐酸水解甲基化3 h,溶液呈现棕褐色(或黑褐色),取出,置室温下冷却。加入正己烷1.5ml振荡。经4000 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再加入正己烷1.5ml 抽提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加入蒸馏水3ml,经4000 r/min离心10 min,收 吹干,加入10μl三氯甲烷制备脂肪酸酯化液。集上清液于离心管中。用流动N 2 (3)薄层层析 用玻璃毛细管取脂肪酸酯化液点在硅胶G-TLC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无水乙醚(1+1)为展层系统,待层析液至硅胶板上缘后立即取出薄层板,风干。在UV254灯下检查制备的脂肪酸纯度与相对浓度。将脂肪酸甲酯带做好标记,轻轻刮下, 吹干后加入0.5ml无水甲醇振荡溶解,然后进行GC—用二乙醚抽提两次,经N 2 MS分析。(4)GC—MS操作条件程序升温:初温130℃,保持1 min;终温280℃,维持min,升温速度7.6℃/min。检测器温度250℃;载气(He)流速30 ml/min;分流比50:1;流速(He)49.9 ml/min;进样量1μl。(2)中质谱条件用电子轰击源(Ⅱ)分析,电子能量为70eV,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质量扫描范围35—500。

气压测定作业指导书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1目的 规范监测公共场所气压的测定方法以及公共场所气压的测量。确保对公共场所气压的测 量。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气压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气压为800 hPa-1 064 hPa公共场所气压的测定,应用高原空盒气压表可用 于气压为500 hPa-1 020 hPa公共场所气压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外大气压力的测定,但不适用 于飞行器内气压的测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气压atmospheric pressure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大气柱的重量,称为大气压。单位可用hPa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 013.25 hPa。 4 原理 根据金属空盒(盒内近于真空)随气压高低的变化而压缩或膨胀的特性测量大气压强。由感应、传递和指示三部分组成。近于真空的弹性金属空盒用弹簧片和它平衡。随之压缩或膨胀,通过传递放大,把伸张运动传给指针,就可以直接指示气压值。 5 测量仪器 4.1空盒气压表(或精密空盒气压表):灵敏度为0. 5 hPa,精度为士2 hPa(空盒气压表士 l. 2 hPa(精密空盒气压表)。 4.2高原空盒气压表灵敏度为0. 5 hPa,精度为士3.3 hPa 。 4.3 空盒气压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之规定。 6 测定步骤 6.1 仪器的校准 空盒气压计每隔3^-6个月应校准一次,校准可用标准水银气压表进行比较,求出空盒 气压表的充订正值。 空盒气压表的读数需经以下三种订正,才能得到测定时的准确气压值。 6.1.1刻度订正:是订正仪器制造或装配不够精密造成的误差,刻度订正值(P,)可从仪器查 到。 6.1.2 温度变化对空盒弹性改变造成的误差,由式(1)计算修正值。 P2 = a t (1) 式中:P2—温度修正值; a 温度系数,即当温度改变1℃时,空盒气压表表示的改变值,可从检定证中查得; t—空盒气压计附温表上读得的温度。 6.1.3 补充订正:是订正空盒的残余形变所引起的误差,空盒气压表在定期与标准气压表校 准后得到的补充订正值(P3),由检定证上可查到。 6.2 现场测量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脂肪酸大部分具有挥发性,并且易溶于水。在它们中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挥发性逐渐下降。典型的挥发酸见下表: 低级脂肪酸的分子式及沸点 挥发性脂肪酸易被微生物利用。在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中,挥发性脂肪酸是作为生物代谢的中间或最终产物而存在。在厌氧发酵的液化产酸阶段,这一类低级脂肪酸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其中以乙酸为主。在某种条件下,乙酸可以达到该类酸总量的80%。在CH4形成过程中,甲酸和乙酸是形成甲烷的重要前体物。据研究,自然界有机物产生的CH4中大约有70%上由乙酸中的甲基原子团形成的。丙酸、丁酸可以转化成甲酸。有机酸过多往往反映出发酵池的病态。因此可以认为,在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不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类有机酸已是沼气发酵研究有机物降解工艺条件优劣的重要参数,在甲烷形成的研究和生产中,它们的含量也是重要的参数。

在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测定中,是以乙酸作为基数进行计算,除了要求测定总量外,对甲酸、乙酸等各种低级脂肪酸的分别定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以上,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 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 (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

脂肪酸检测方法

脂肪酸检测方法 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科标检测参照国标及各种文献将脂肪酸衍生化成脂肪酸甲酯,使用十九酸内标,用正己烷提取后稀释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外标法结合内标法定量分析。科标检测出具专业脂肪酸检测报告。 检测方法: 1、样品提取 称取适量样品,加入4mL的甲醇/CH2Cl2(1:3)混合溶液,摇匀;恒温在30℃以下超声抽提10min。取出离心管,放于离心机中离心(1800rpm,10min),收集上清液,重复3次;将萃取液在柔和氮气流下吹干。 2、萃取液的皂化 加入3mL 6%KOH的甲醇溶液(配制:6gKOH/甲醇118mL左右),超声10min,放置30min,重复3次,室温放置过夜(瓶盖盖紧)进行碱水解;加入2mL正己烷,超声10min,摇匀,震荡离心,弃除上层正己烷萃取液,重复3次。在上述萃取完剩下的溶液中(水相),加入约1mL 4N的HCl使pH<2,再用2mL正己烷萃取3次。 3、脂肪酸的衍生化 将上述萃取液,转移到带盖玻璃管中,用氮气吹干后,加入约2mL BF3-MeOH,玻璃管上空间冲入氮气后盖盖密闭,于90℃下加热2h;待样品冷却后,加入5%NaCl溶液约1ml,用2ml正己烷萃取3次,并将萃取液转移到2mL进样瓶中,氮气吹干,待分析。 4、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TG-5MS 30m x 0.25mm x 0.25μm 升温程序:80度起始温度,保持1分钟;10度/min升温到200度,5度/min升温到225度,2度/min升温到250度,保持5min。 MS,EI源, 分流模式:不分流

SHLBZD-0601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苏玛罐)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1 页共 6 页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一、清洗程序 使用采样罐自动清洗系统(型号Etech3100D)对苏码罐(容积为6L。耐压值小于40psi) 进行清洗。具体洗涤步骤如下: 1、连接好苏码罐; 2、并打开Etech3100D电源开关、Etech3108清洗柜电源开关; 3、将Etech3108清洗柜的温度调到60℃。 4、点击,打开软件;Etech3100D面板Link ACTICVE变为绿灯,即为设备 已连接。 5、摁下仪器上的start摁钮,当右图中2700RPM的 绿灯亮起时表示系统准备完毕,在检漏后可开始进行清洗程序。 6、点击【View】界面下的【DIAGNOSTICS】,点击【Rough Pump】当Psia将至3 时,再点击【High Vac】当mTorr将至70以下时再点击【All off】,表示不漏气, 检漏完毕,此时可以打开罐子的阀门,点击【View】界面下的【File】调用清洗 方法,然后点击【start】,进行清洗,清洗完立即关闭阀门。在仪器走完洗涤程 序后,罐子已抽为真空。 二、稀释系统 1、打开设备电源 2打开软件图标,出现系统操作界面: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2 页共 6 页 【Dilution 】表示进行稀释操作 【Report】表示已完成的稀释过程的具体报告; 【Setting】表示系统设置 【Dilution】菜单下: 【Standards prep】表示稀释参数的预设置; 【Flush】表示稀释过程中清洗操作设置; 【Pressurize 】表示加压稀释操作步骤; 【Spike】表示加标操作,具体与pressurize操作步骤一致。 【Manual ctrl 】表示手动操作。 位于界面中间偏上位置属于系统状态栏: 正方形格子表示正在进行的操作,与之相连的通道编号以及颜色; 【Channel Status】表示对应通道操作进行的完成度; 【Status Message】表示正在进行的具体操作的相关信息; 【Current Psia 】表示真空罐处于操作过程的实时压力; 【Avg.PSIA 】表示真空罐处于稳定状态的压力; 【TargetPSIA】表示真空罐最终的压力; 【Total Elapsed】表示所有稀释流程总共消耗的时间。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5种方法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脂肪酸大部分具有挥发性,并且易溶于水。在它们中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挥发性逐渐下降。典型的挥发酸见附表5。 附表5低级脂肪酸的分子式及沸点 挥发性脂肪酸易被微生物利用。在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中,挥发性脂肪酸是作为生物代谢的中间或最终产物而存在。在厌氧发酵的液化产酸阶段,这一类低级脂肪酸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其中以乙酸为主。在某种条件下,乙酸可以达到该类酸总量的80%。在CH4形成过程中,甲酸和乙酸是形成甲烷的重要前体物。据研究,自然界有机物产生的CH4中大约有70%上由乙酸中的甲基原子团形成的。丙酸、丁酸可以转化成甲酸。有机酸过多往往反映出发酵池的病态。因此可以认为,在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不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类有机酸已是沼气发酵研究有机物降解工艺条件优劣的重要参数,在甲烷形成的研究和生产中,它们的含量也是重要的参数。 在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测定中,是以乙酸作为基数进行计算,除了要求测定总量外,对甲酸、乙酸等各种低级脂肪酸的分别定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1C2?C5挥发性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2.5.1.1测定原理 使用色谱仪上的氢火焰检测器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其基本原理是: 色谱柱分离后馏出的物质被载气载入检测器离子室的喷嘴口,与燃烧气一氢气相混合,并以空气助燃气进行燃烧,以此为能源,将组分电离成离子数目相等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子)。在离子室内装有收集极和底电极,因此离子在电场内作定向流动,形成离子流。该离子流被收集极收集后,经过微电流放大器放大输送给记录仪得到信号,此信号的大小代表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火焰的组分含量。 2.5.1.2测定条件 ⑴试剂设备 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混合标准液的配制。分别吸取乙酸(A.R.,相对密度1.045,含量99%)、丙酸(A.R.,相对密度0.9987,含量99.5%)、 丁酸(A.R.,相对密度0.8097,含量99%)、戊酸(A.R.,相对密度0.934, 含量100%)各25^L于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2.5mL甲酸(A.R.,相对密 度1.22,含量8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其中乙酸、丁酸、戊酸的浓度分

测定方法-游离脂肪酸

2.1.4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2.141 试剂 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沱醚1:1(V)混合,每100mL溶剂加入0.3mL酚酞指示剂 0.1M KOH标准溶液:称取5.8gKOH溶于1000mL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 法标定其摩尔浓度。称取在125 C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0.8608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mL蒸馏水溶解,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容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 验,KOH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 G— (V V。)0.2042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V —KOH容液用量,mL V 。一空白试验KOH溶液的用量,mL 0.2042 —每mo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计算结果:M KOH二0.86080.0942 (44.85 0.10) 0.2042 1獅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2.1.4.2 仪器 25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分析天平 2.2.5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测定⑴: 精确称取样品5.0g,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以油酸计)为

m 式中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V-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 m 样品质量(g ) 2.1.5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2.1.5.1 试齐I 」 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8.1 0.1%百里酚酞:0.1g 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 0.1M NaOH B 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 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量取5.1m 上层清液,用无CO 的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称取0.75g 于105-110 C 烘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无 CO 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好的NaOH 底至溶液呈粉红色, 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实验。NaOH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 NaOH m 1000 (V 1 V 2)M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 质量, g V 1 —NaOH 体积,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NaO 啲体积, mL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204.22g/mol 计算结果: M NaOH =—— 0.7512 1000 — =0.11026 (33.41 0.05) 204.22 FFA V C 282 1000 100

VOC测定作业指导书

GB50325-2010附录G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G.0.1 原理。 用TGnax TA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得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解吸气体,将其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G.0.2 仪器及设备。 1 采样器——空气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流量范围0.1 L/min~0.5L/min。 2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 气相色谱仪——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 毛细管柱——长30m~50m,内径0.32mm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μm~5μm,柱操作条件为程序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率5℃/min, 至250℃,保持2min。 5 注射器——1μL、10μL、1mL、100mL注射器若干个。 6 电热恒温箱——适用G.0.6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的方法二,可保持60℃恒温。 G.0.3 试剂和材料。 1 TGnax-TA吸附管——内装200mg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TGnax-TA吸附剂的的玻璃管或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使用前应

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应高于解吸温度,活化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活化至无杂质峰。 2 标准品——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3 载气——氮气 (纯度不小于99.99%)。 G.0.4采样。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调节流量在0.1~0.4 L/min的范围内,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约1~5 L空气,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 采样后,取下吸附管,密封吸附管的两端,做好标记,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中,应尽快分析,样品最长可保存14d。 注: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上风向处。 G.0.5标准系列制备。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气体外标法或液体外标法。 1气体外标法:准确抽取气体组分浓度约1mg/m3的标准气体100mL、200mL、400mL、1L、2L通过吸附管,为标准系列。 2液体外标法:取单组分含量为0.05 mg/mL、0.1 mg/mL、0.5 mg/mL、1.0 mg/mL、2.0 mg/mL的标准溶液1μL ~5μL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的氮气通过吸附管,5min后取下,密封,为标准系列。 G.0.6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当发生争议时,以方法一为准: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遵义建工(集团)务川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 一、等级控制测量(平面)作业指导书 (1) 二、等级水准测量(含等外)作业指导书 (6) 三、地形测量(采集)作业指导书 (10) 四、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14) 五、沉降观测、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19) 六、基坑监测作业指导书 (22) 七、GPS/RTK作业指导书 (35) 八、工程测量用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要求 (39) 3.1全站仪使用、维护保养 (39) 3.2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维护保养 (40) 3.3水准仪使用、维护保养 (42) 4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43)

九、水准仪器的校验 (44) 十、水准仪I角的核查方法 (45)

一、等级控制测量(平面)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等级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三等导线、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以下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在遵循务川珍珠大道项目的设计要求下进行作业。 1.0任务接收 项目测量组长接受任务后,明确任务的技术要求和作业工期。 2?作业前准备工作 2.1项目测量组长获得任务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到实地进行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2.2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准备。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 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书,确定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继续完善测区资料的收集(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 2.3项目测量组长根据平面控制等级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对仪器进行相关的检校,包 括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一般记录手簿、脚架、觇牌、棱镜、气压计、温度计等的完好状态,是否处在检定期内,有不合格项目不得用于作业。 2.4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如气压、温 度和加乘常数。进行气压、温度改正。 3. 选点、埋石 3.1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选点密度按P8 2-2条实施。 3.2选点注意事项 3.2.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邻点之间通视良好。测线 离开障碍物和地面距离在1米以上,离开高压线宜大于5米。点位应选取在便于架设仪器和便于观测作业。标混凝土桩便于长期限保存的地方,同时应保证方便低等级加密。 3.2.2选点埋桩时除考虑工作因素外,还要考虑到人身安全的因素。 3.3埋桩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VFA的测定 一、滴定法测VFA :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 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⑴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 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称取在105-110C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 计算: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 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2) 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如果测定氨氮,则可 用50ml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⑶加入约40?50ml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蒸馏,至瓶中剩余液体10?20ml止。 (4)向馏出液中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氮淡粉红色不消失止,记录用量。 计算: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mol/L; —被测水样的体积,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