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的促销策略

娃哈哈集团的促销策略
娃哈哈集团的促销策略

娃哈哈集团的促销策略

娃哈哈集团是浙江省一家集工业、物业、商贸等产业为一体大型企业集团。尽管娃哈哈和那些国际知名大名牌相比,还稚嫩像个孩子,但在短短十年内,娃哈哈已成为今天中国食品行业“大哥大”,这与它出奇制胜营销策略是分不开。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USP——独特销售主张诉求把娃哈哈产品形象生动地刻进了人们脑海。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娃哈哈不惜巨资,从1988年起,每晚必在“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亮相,被人们称为“宇宙流”和“地毯式轰炸”。

1993年,娃哈哈在杭州市各大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将报纸上“娃哈哈”标志剪下来,可以到杭州市各大商场领取一盒娃哈哈果奶。当天报纸发行了100万份,娃哈哈公司领导预计能有30%反馈率就不错了,然而没料到各大商场果奶很快告罄,可商场门前人山人海,手持剪报标志来兑现果奶人迟迟不肯散去。如果到此为止话,那么这一活动并不特别,而娃哈哈下一步所做就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了。为了保证每一标志持有者领到果奶,公司连夜生产,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满意而归。这一企业与中间商广告技术活动成为各大报纸争相宣传热点,娃哈哈美誉得到大幅度提高。

1993年,成都全国糖烟酒订货全上,娃哈哈集团别出心裁,请了一支由金发碧眼洋小姐组成游行队伍,在街上身披绶带,向路人分发娃哈哈宣传品。洋人给娃哈哈作广告消息不胫而走,在糖烟酒会期间,订单就像雪片似地飞到娃哈哈公司手中。

一天,郑州街上突然出现了许多醒目“小黄帽”,帽子上印着“娃哈哈捐赠”。原来,娃哈哈公司为郑州5万名小学生定做了5万顶小黄帽,以便放学过马路时醒目,避免事故。这次活动不公提高了娃哈哈在郑州知名度,而且在人们心中也树立了高大“公益形象”。

问题:

1、请具体分析娃哈哈集团采用主要是什么促销策略,其目标是什么?

2、分析娃哈哈集团所采用促销策略有什么特点。

案例7:汪海市场营销观念启示

汪海是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总经理、全国著名企业家。双星集团前身是青岛市橡胶九厂,在计划经济怀抱里,长期生产30年一贯制解放鞋。信息不灵,耳目不通,产品积压,亏损严重,工资发不出,企业生存遇到严重危机。1983年,企业被逼上梁山,闯入市场大潮,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要求,主动转化企业经营机制。适应市场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如双星牌农村妇女劳动鞋、中小学生体操鞋、足球训练鞋、旅游鞋、印花鞋、明星鞋、橄榄鞋、骑士鞋等110个品种,300多个花色。终于使这个濒临困境老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国有大型企业。仅“七五”期间,产值年均递增37%,实现利税产值年均递增22%。从适应市场——→主导市场——→创造市场,年年尽产尽销,一年上一个新台阶。1988年7月,公司获准自营进出口权,当年创汇69万美元,1989年创汇167万美元,1990年创汇350万美元,1991年创汇1463万美元,199 2年仅上半年就突破1500万美元。在国内同行业普遍产大于销、供过于求、步履艰难时候,双星集团独领风骚,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打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自己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更广阔市场领域。

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更新思想,彻底转变观念。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换脑筋”,首先从思想上、观念上转轨。汪海提出观念转变十大主张:

指导思想更新:“不找市长找市场”、“眼睛盯在市场上,不靠天吃饭,靠自己闯天下”;创业思想更新:“超前、创新、突破、开拓”,“敢为天下先,勇闯第一流”,“敢冒风险、敢闯禁区”;管理思想更新:“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意识是关键,素质是根本,知识是基础”,“两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管理上”;经营思想更新:“市场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最终标准”,“全员转向市场,人人参与竞争”,“从生产型到经营型,从封

闭型到开放型,从内向型到外向型,从守业型到创业型,全面转轨变型”;政工观念更新:“生产经营从思想入手,思想工作从市场入手”,“经济工作难点就是思想工作重点”;市场观念更新:“市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市场是企业命脉,我们是市场主人”,“培养危机感、紧迫感、压力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超前性”;质量更新观念:“市场是上帝,市场夺金牌”,“只有疲软产品,没有疲软市场”,“质量就是信誉”;人才观念更新:“企业竞争是人才竞争”,“无功就是过”,“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自己给自己加压力,自己拿自己当骨干”;分配观念更新:“打破铁饭碗,铸造金饭碗”,“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文化观念更新:“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是双星企业精神,“有民族志气,有爱国热情,有科学态度,有蓬勃朝气”是双星人形象标准,“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把达目,决不罢休”是双星人性格。

青岛双星集团成功,说明观念力量是无穷,它可致企业于死地,也可使企业摆脱困境,从衰到兴,由弱变强。企业兴衰关键在于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现在有一种时髦说法,把企业推向市场,甚至要把企业逼向市场。企业是被推向市场还是自己走进市场,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观念问题。一“推”一“走”,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指导思想上差异。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是被动、消极、盲目,被外力推下市场经济海洋,搞不好会因不识“水性”而溺水身亡;企业走向市场,企业是主动、积极、自觉地闯入市场经济海洋,思想准备充足,即使出现困难或挫折,也会逐步熟悉“水性”,从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到自觉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成为优秀游泳健将。

从国家来看,政企分开,将权力归还企业,使企业真正拥有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脱离政府“母体”,摆脱“婆婆”束缚,作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法人,完全放开手脚走向市场。政府职能转变,政企职能分开,突出企业独立性,为企业进入市场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是企业走向市场前提条件。

从企业来看,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转换经营机制。从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是企业主动、自觉地进入市场思想基础。国有企业转

换经营机制是一种脱胎换骨改造,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经营机制也绝非易事,不是仅凭颁布一个条例、制定几项政策就能自然解决,必然产生种种“阵痛”,对此必须要有充分思想准备。依然用传统计划观念看待企业转轨委托,期盼红头文件、行政干预把企业“抱进”市场,恐怕迟早会被市场经济大海所吞没。走向市场是企业自身而不是别什么机构;它不是通过上级布置或某种外力作用实现,而是通过企业自身行为完成;它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企业兴衰不再依赖于政府,而是取决于市场,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上进竞争力。当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后,应减少对“母体”依赖性,果断地“断奶”,用好权,用足权,用活权。否则,将无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国有企业主动地进入市场,自觉地转变经营观念和转换经营机制,是企业家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最明智、最佳选择。

问题:汪海市场营销观念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案例8 百事:客户折扣率管理经典剖析

从1994年至今,四川百事每年销售额都以平均220%速度在增长。这样发展速度,却是建立在只生产三个品牌碳酸饮料——“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基础上实现。四川百事成为百事可乐在亚太地区最大灌装厂。百事可乐产品通过8年成功市场运作,到2002年底在四川市场占有率已高达57.6%,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有几个蓝色饮料超过红色饮料市场。回顾其成功市场运作历程,他们所创造一套完善客户折扣率管理政策,已被众多饮料厂商所仿效。

一、市场启动初期之客户折扣率管理策略

1、市场背景

1994年底,百事可乐公司在四川省设立了罐装厂,这也意味着百事可乐系列产品正式以厂家身份在四川省拓展自己产品市场。

当时面对是市场占有率极高健力宝和雪碧、可口可乐等强势品牌。健力宝在四川已盘踞了6年,其销量雄居四川碳酸饮料第一。可口可乐在成都也设有罐装厂。

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普遍认可健力宝、可口可乐。

为了迅速启动市场,吸引各级经销商快速进入自己销售队伍,百事可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折扣率管理政策。

2、折扣政策

(1)折扣采用季扣和年扣相结合。

季扣在第二季第一月兑现;年扣在第二年第一月兑现。折扣采用实物形式给予(按实际销售量和品种,分别计算折扣)。

(2)季扣(一个季度累计销售数量)500件(淡季:1-3月、10-12月2%;旺季:4-9月1%)。

(3)年扣(全年累计销售数量)

3000件—5000件%

5000件—10000件 1.50%

10000件—30000件2%

30000件—40000件3%

40000件—50000件4%

50000件以上5%

3、折扣率政策效果

通过实施以上折扣率政策,百事公司达到以下市场效果:

(1)百事可乐公司为了启动市场,所出台折扣管理政策是积极地鼓励各级各类经销商全面追求销量最大化。

(2)客户从少到多,销量从小到大,只要进入百事公司销售网络之客户均可得到丰厚回报,且销量越大回报就越大,鼓励各级经销商利用自己所掌握客户资源,将百事可乐产品无限量地送入消费终端,快速提升百事可乐市场铺货率。

(3)当年即产生效果,既节约了通路成本,又快速成提升了百事可乐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一年挤拼,将健力宝推到当地市场第二位,百事可乐系列产品进入碳酸饮料品牌第一位。

31日前,只售卖本公司系列之碳酸饮料,自愿不再售其他公司之碳酸饮料。则其专卖奖励方式为:签定协议后购货量×0.50/箱,以现金方式发放奖励总额,于第二年二月兑现。

3、折扣率政策新运用

分析以上折扣率政策:

首先,我们不难发现,1998年以后整个四川省碳酸饮料市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百事可乐系列产品已稳占碳酸饮料第一品牌地位,为了增强对市场变化反映灵活性,当年采用了现扣政策,且折扣率根据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公司政策变化而及时制定反击策略,以达到有效遏制其对经销商拉拢和对终端售点蚕食。

其次,百事可乐公司第一次采用以现金方式发放年扣和专卖奖励总额,突破了所有饮料厂商当时只以货物返扣惯例,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各级各类经销商销售百事可乐产品热情和积极性,促使经销商将自己有限资金足额投入到经销百事可乐产品上,客户库存全年皆保持了最大库存量,形成了一道其他碳酸饮料难以进入无形防线。

再次,百事可乐公司第一次开始采用专卖奖励政策,以隐性之政策逐步将竞争对手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排斥在自己经销商之外。而与百事可乐公司合作之客户,均是当地市场(论成都市还是各地州市)资金势力最大、分销网络最全、送货能力最强客户,这政策出台又一次给竞争对手深化自己销售网络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鸿沟。

三项政策结合使百事可乐公司能有效地利用自己折扣率政策,将各级各类经销商捆绑在一起,逐步促使其经销商为了共同利益,开始共同做市场。

二、市场成熟期之客户折扣率管理策略

进入2000年后,百事可乐系列产品通过5年市场运作,产品开始步入碳酸饮料市场成熟期,其产品销售状况也和其他消费品一样开始发生经销商大量窜货、低价抛售走量现象。后来百事可乐公司通过展开对各级各类经销商特性分析和研究,结合目前厂家自己产品有四川省日益成熟市场特点,又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客户折扣率管理政策。

为了稳定价格、稳定市场,避免经销商恶性竞争,百事可乐公司将当年折扣政策细分为:年扣、季度奖励、年终奖励、专卖奖励和下年度支持奖励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奖励除年扣在合同上明确规定为1%外,其余四

项皆为暗箱操作,事后才告之经销商折扣率。如果经销商自己在销售产品过程中低价抛售造成损失和风险厂家则不予考虑。为了达到各经销商之间公平竞争,有序扩大销量,百事可乐公司在合同文本上还清晰地规定:

1、季度奖励:是对经销商前3个月销售情况肯定,也是对经销商后3个月销售活动支持。这样,就促使厂家和经销商在每个季度合作完后,对前3个月合作情况进行反省和总结,相互沟通,共同研究市场情况,且百事可乐公司在每季度完后派销售完成实施办法,增强相互之间信任,兑现相互之间承诺。百事可乐公司规定季度奖励在每一季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按一定比例进货数习俗产品形式给予配送。

2、年扣、年终奖励在次年一季度内按进货数一定比例以产品形式本着给予。

3、专卖奖励:是经销商在合同期内,如碳酸饮料中专销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系列产品,在合同结束后,厂方根据经销商销量、市场占有情况及与厂家合作情况给予奖励。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厂家将检查经销商是否执行专卖约定,专卖约定由经销商签订合作之初自愿确定并以文字形式填写在合同文本上。

4、下年度支持奖励:是对当年合作完成销量目标经销商,次年继续和百事可乐公司合作、且签订次年销售合同次年继续和百事可乐公司合作、且签订次年销售合同次年销售活动支持,此奖励在经销商完成次年第一季度销售量前提下,第二季度第一个月以产品形式给予。

由此观之,百事可乐为了在竞争激烈碳酸饮料市场上,稳定产品价格、确保经销商经销百事可乐产品有利可图,对自己折扣政策进行了全面细化和深化。为了达到更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经销商,百事可乐公司还在合同文本上规定每季度对经销商进行如下项目考评:

1、考评期经销商实际销售量;

2、经销商销售区域市场占有率情况;

3、经销商是否维护百事可乐产品销售市场及销售价格稳定;

4、经销商是否在碳酸饮料中专卖百事可乐系列产品;

5、经销商是否执行厂家销售政策及策略;

6、“季度奖励”发放之前经销商必须落实下一季度销售量及实施办法。

以上考评项目,每季度根据对不同经销商每次考核评分高低,确定不同标准季度奖励、年终奖励、专卖奖励及下年度支持奖励。为防止销售部门弄虚作假,公司规定考评由市场部、计划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小组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评分结果准确性、真实性,做到真正奖励和厂家共同维护、拓展市场经销商。

问题:

1、百事可乐公司销售返利政策有什么借签意义?

2、百事可乐公司返利政策采取“事前无约定执行标准,事后才告之经销商”做法有什么特点?

案例9 春兰公司是如何维系经销商

江苏春兰集团实行“受控代理制”是一种全新厂商合作方法。代理商要进货,供销员必须提前将货款以入股方式先交春兰公司,然后按全国规定,提走物品。这一高明营销战术,有效地稳定了销售网络,加快了资金周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一些同行被“互相拖欠’拖得筋疲力竭时候,春兰却没有一分钱拖欠,几十亿流动资金运转自如。目前,春兰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13个销售分公司,同时还有2000多家经销商与春兰建立

了直接代理关系。二级批发,三级批发,加上零售商,销售大军已达10万之众。

春兰经验虽然简单易行,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一下子学到手。因为春兰用于维系经销商手段井非单纯是“金钱’(即预付货款),更重要是质量、价格与服务。春兰空调质量,不仅在全国同行首屈一指,而且可以同国际上最先进同类产品媲美。其次,无论是代理商还是零售商,都要从销售中获得理想效益,赔本交易谁也不会干。而质量第一流春兰没有忘记给经销商更多实惠。公司给代理商大幅度让利,有时甚至高达售价3o%,年末还给予奖励。这一点,许多企业都难以做到。有产品稍有点“名气”就轮番提价,想把几年利润在一个早晨就通通挣回来,根本不考虑代理商和经销商实际利益。再次是服务。空调买回去如何装?出了毛病找谁?这些问题不解决,要想维系经销商也是很难。春兰为了免除10万经销商后顾之忧,专门建立了一支庞大售后服务中心,近万人安装、调试、维修队伍。他们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顾客在任何地方购买了春兰空调。都能就近得到一流售后服务。春兰正是靠这些良好信誉维系经销商。10万经销商也给了春兰优厚回报:他们使春兰空调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率达到了40%,在同行各企业中遥遥领先。

问题:春兰公司维系经销商成功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案例10 酒桶故事

1931年,美国哈默从前苏联回来,其时,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逐渐走近白宫总统宝座时候。罗斯福提出解决美国经济危机“新政”,获得了一

些人赞许,但仍有一些人对“新政”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哈默潜心研究了当时美国国内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认为罗斯福肯定会掌握美国政权,“新政”定会成功。

正是从这点出发,具有商人头脑哈默找到了一条可以发财新路。他以敏锐眼光预见到,一旦罗斯福新政得势,1920年公布禁酒令就会被废除。为了解决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酒需求,那时将需要空前数量酒桶,特别是需要用经过处理白橡木制成酒桶,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酒桶。哈默在前苏联住了多年,他知道前苏联有制作酒桶用桶板可供出口,于是,他向前苏联订购了几船桶板。并在纽约码头前苏联货轮靠岸泊位上设立了一个临时性桶板加工厂。酒桶由于供不应求,他又在新泽西州米尔敦建造了一个现代化酒桶工厂,造桶厂就以自己名字命名。当酒桶从哈默造桶厂滚滚而出时候,恰好赶上“新政”废除禁酒令,人们对啤酒、威士忌等酒需求量大大增加,各酒厂生产量激剧增加,这就需要大量酒桶。这时,一个是造桶厂有大量酒桶供应,一个是需要大量酒桶盛酒。于是,哈默酒桶被那些最大威士忌和啤酒制造厂高价抢购一空,获得了空前成功。随后几年,哈默以其敏锐眼光又把握住了更多商机,经营愈加活跃,乃至成为美国巨富。

问题:

1、请结合案例思考,哈默对酒桶预测根据是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政策法令变化对市场带来影响?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知识分享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3 6 6 9 12 13 13 13 14 14 14 15 15 15 16 16 16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的市场潜力巨大。 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 ,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收发图片和音频,只消耗网络流量。 小米手机:这是小米公司专门为发烧友级的手机控打造的一款高质量手机。手机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手机操作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MIUI系统,采用线上销售模式。 (二)公司现状 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称2014年收入翻了超过一倍,仅一周后,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创业公司。

2012 年全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 719 万台,含税收入 126.5 亿元。2013 年全年销量 1870 万台,含税营收超过 300 亿人民币。在 2013 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雷军以“99%”的把握承诺,2014年小米营收会达到 500 亿。 小米做到了,2014年数据统计小米的中国销售量达到了6112万台,在智能手机市场占到了12.5%的市场份额。较小米公司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较2013年的316亿元增长135%。 市场研究机构 IDC 今天公布了 2014 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数据,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达 13.7%,排名第一,苹果、 2.使命 (1)经营主线 小米公司主要专注于手机产品开发研究与生产,是目前国产手机的领跑者。 (2)经营目的 客户忠诚度:小米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更多价值,以赢得客户信任。 利润:小米手机基本上是零利润售机,不过也必须要保障后期获得足够的利

娃哈哈战略分析及选择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及战略选择 一、集团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本文将通过PEST分析和SWOT分析两种方法对娃哈哈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及所面对的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娃哈哈的战略选择。 二、PEST分析 1.P(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要重点发展茶饮料、果蔬汁饮料,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培育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由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大力开展I S 09000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加强对食品、饮料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E(经济环境分析) 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年我国GDP总值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了7.8%,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达1582家,总资产达3217.74 亿元,同比增长16.53%。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推动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促进其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S(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位都发生的变化,如今,更多的人们愿意选择绿色、健康、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食品和饮料的选择也更加理性,食品饮料企业为了迎合这种生活理念开发各种新口味新品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T(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无菌纸盒包装等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保证了饮料保存的安全和质量,为企业发展产品的差异化提供了空间。 三、SWOT分析 娃哈哈集团SWOT矩阵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S(优势)W(劣势) 1、健全的营销网络; 2、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形象好; 3、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 4、融资能力强,信誉好; 5、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先进的食品 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 6、较强的公关能力,领导人能力强势。 1、带着家族式产业的痕迹,成 为规范化管理的瓶颈; 2、与达能的产权风波; 3、产品组织混乱,质量问题时 有发生。 O(机会)l、广阔的国内市场; 2、我国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 3、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SO战略WO战略 1、利用自身优势继续抢占市场,开发 新产品; 2、巩固技术壁垒,加速发展; 1、引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制造的销售成本;

可口可乐公司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第一章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 可口可乐及公司的产生 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百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一八86年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 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字是由彭伯顿当时的助手及合伙人会计员罗宾逊命名的。罗宾逊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两个大写C字会很好看”,因此他亲笔用斯宾塞草书体写出了“Coca-Cola”。“coca”是可可树叶子提炼的香料,“cola”是可可果中取出的成份。「可口可乐」的商标百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变。 一八92年,商人坎得勒以二千三百美元买下可口可乐秘方的所有专利权,并创立可口可乐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不足三年便把可口可乐推广到全美各地。

一八9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和詹姆士·怀特黑德与坎德勒签订了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发展装瓶业务的合同。此后其发展的势头便不可阻挡,1904年发展为120家装瓶厂,到了1919年发展为1,200家装瓶厂。 1916年在坎得勒“瓶子外形需独树一格,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辨认出是可口可乐,就算摔破了,人们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它是可口可乐”的指示下,创造了为全球所熟知的曲线造型玻璃瓶。 1919 年,坎得勒以二千五百万美元,将可口可乐公司售予亚特兰大的财团。 二. 可口可乐公司的现状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又是全球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独自拥有世界最著名五大软饮料品牌中的四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及雪碧。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可以在当地享用这个公司提供的各种饮料。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日饮用量已经超过10亿杯。(注:每杯8盎司) 2001年,在世界著名的“国际品牌”顾问公司发表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排名中,“可口可乐”以689.5亿美元名

(发展战略)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最全版

(发展战略)娃哈哈的家族

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 展

“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壹、“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中国人的勤奋、吃苦、强烈地追求财富的精神乃是财富增长的本源动力。这种精神使中国企业,尤其是形成“中国制造”鲜明特色的民营制造企业,在和全球范围内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本和速度优势。可是,伴随壹代企业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初步完成,人们对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问题的思考却才刚刚开始。

办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节俭之外,仍有哪些精神因素能够长远地支撑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久?民营家族企业管理名家曾水良认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在企业中注入壹种现代理性精神,是以程序化、规则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去取代民企和生俱来的家族化、个人化、神秘莫测化、感性化和原始化。 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老板个人背景和出身不再是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唯壹起决定作用的是正式的职务

和标准的工作程序,“人”和“老板”的作用已经退居其次,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架构、被严格执行的工作职责和正常的现代化组织管理运筹。 现代化运营管理理念和中国式“宗式运营哲学”的二元化运营管理理念的融合,将是娃哈哈“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二元化运营管理理念的融合之“痛” 1、宗氏父女运营管理理念:

“后宗式”时代,面临着家业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宗式思想”运营哲学的传承;娃哈哈家族企业经过初创期发展、得以巩固后,当下摆在宗庆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家业的传承,是传“家业”,仍是传“思想”?如果将家业传给其女儿宗馥莉,娃哈哈帝国进入“馥莉式”时代后,其女儿在多元文化熏陶下文化背景能否接受中国传统观念,真正理解“宗式思想”的精髓,这仍是个未知数? 2、新生代和元老运营管理理念:

娃哈哈集团发展史

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 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 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 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

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了确切的效果,靠了"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

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

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4年,娃哈哈投身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建设,兼并涪陵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分公司,以成熟的产

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娃哈哈固有的品牌优势,使涪陵公司一举打开了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对口支援企业之一,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 1997年以来,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

哈哈再接再厉,在三峡坝区湖北宜昌、国家级贫困区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长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等26省市建立了40余家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地分公司的产值占到整个集团公司的近一半,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战略分析—以小米公司为例

战略分析—以小米公司为例 一、前言 2015年7月12日凌晨,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付诸行动比梦想更重要》的博文,是他两天前参加母校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辞。随后科技界业内人士潘九堂转发林斌的微博,并透露一个重要的信息——小米最新估值800亿美元。 小米估值800亿美金,对于一个短短成立仅5年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首先可以从800亿美金入手,这个估值甚至超过了百度目前的市值,几乎是京东商城的两倍,是在香港上市的联想的4倍,甚至可以买下10个奇虎360。小米5年的账面价值已经超越了800倍。虽然这个估值存在一定“夸大”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雷军等人在2010年创办的这家公司,从今天来看,真的改变了整个中国手机界的格局,改变了传统手机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正是它的出现,开创了智能手机的低价模式,推动了中国手机智能机普及时代。 虽然,小米公司成立仅5年,但是对于一个互联网类型的公司,这段看似短的历史已足够我们拿来分析这5年来小米的战略变化,所以,本文以小米公司为例进行战略推演分析。 二、小米公司 (一)小米公司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让每个人都可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于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保持了令世界惊讶的增长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小米手机及其子品牌红米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国市销量第一,全球销量排名前五的优秀产品,小米手机亦成为全球首个互联网手机品牌。 图1—小米手机年销量 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截至2014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态链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企业使命 (1) 三、外部环境分析 (1) (一)一般环境分析 (1) 1、政治环境 (1) 2、经济环境 (2) 3、技术环境 (2) 4、社会文化环境 (2)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 1、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3) 2、潜在进入者 (4) 3、供应商分析 (4) 4、买方分析 (4) 5、替代产品分析 (4) 四、内外部环境分析表格 (4) (一)、EFE表格分析 (4) (二)、内部能力分析 (6) 五、SWOT分析 (8) 六、业务组合分析 (8) 七、公司层战略 (9) (一)、集中战略——食品饮料业的集中化发展 (9) 1、市场开发战略 (10) 2、产品开发战略 (10) (二)、多元化战略 (10) (三)、一体化战略 (11) 八、业务层战略 (11) (一)、成本领先战略 (11) 1、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11) 2、渠道运作的低成本 (11) 3、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 (12) (二)、差别化战略 (12) 九、职能层战略 (12) (一)、财务战略 (12) (二)、人力资源战略 (13)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近百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国家“三农”问题分忧解难;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40余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 二、企业使命 企业的使命决定企业的发展远景。娃哈哈集团宗旨:“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娃哈哈提供的是满足千万家庭日常所需的大众化产品,经营的是“健康、欢乐”的事业。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发展发展再发展,食品饮料业专业化为主,跨行业多元化为辅。 三、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十一五”期末,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到2010年,全国软饮料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1%。其中,果蔬汁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瓶(罐)装饮用水产量达到2250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和蛋白饮料等其它饮料产量达到1170万吨左右。这些利好的产业政策有利于饮料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再次让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 1娃哈哈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e4622829.html,. cn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DOC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 班级: 学部: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二)公司现状 (3) 二、小米公司战略分析 (6) (一)小米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6) (二)小米“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9) (三)波士顿矩阵 (12) 三、小米公司组织分析 (13) (一)组织的结构 (13) (二)组织的特征 (13) (三)企业文化 (14) 四、小米公司人力分析 (14) (一)花80%时间找人 (14) (二)扁平化管理 (15) (三)强调责任感 (15) (四)利益分享机制透明 (15) (五)与米粉交朋友 (16) 五、小米公司营销分析 (16) (一)促销策略 (16) (二)定价策略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的市场潜力巨大。 2.领导团队 姓名以往工作经历现负责事项 雷军前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董事长兼CEO 林斌前微软工程院工程总监;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 院长、工程总监、技术总监 总裁 黎万强前金山软件人机交互设计总监、设计中央总监、金 山词霸事业部总经理 小米手机营销及 MIUI项目负责人 周广平前摩托罗拉核心专家工程师小米科技硬件及BSP团队负责人 黄江吉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前微软工程院首席工 程师 小米科技工程技 术负责人 刘德世界顶级设计院校ArtCenter毕业的工业设计师, 曾创办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小米手机工业设 计及供应链业务 洪峰前美国谷歌高级工程师;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米聊产品负责人 王川 多看科技创始人、CEO;北京雷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金山软件独立董事 负责小米盒子与 小米电视业务 3.主要产品 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MIUI:这是一款小米特制的Andiord手机操作系统,针对原生Andiord系统超过100项改进,2010年6月1日正式发布,用户覆盖23个国家,深受手机发烧友的追捧。 米聊:小米出品的一款跨iPhone、Andiord、Symbiam手机平台,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 ,

毕业论文——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品牌己经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本文主要从娃哈哈品牌的发展历程开始,将品牌建设期间所作过的系列工作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活动进行重点分析与总结,剖析它在整个品牌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对娃哈哈的品牌战略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对娃哈哈的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未来的品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规划。品牌建设不是只要舍得花钱大量投放广告就能实现目标的简单过程,而是首先对企业品牌的定位、企业长期的营销战略方向、近期的营销目标等内容有了清晰详尽的了解后,而形成的适合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然后逐步开展一系列包括媒介投放活动、品牌推广活动等在内的组合拳,各项活动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但都是最终紧密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而有计划开展的。该研究成果对于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有着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对于解决国内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针对性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娃哈哈,品牌,战略,研究

Wa Ha 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In the time of market economy, br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tool for enterprises to occupy the market. With the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rand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 day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to pay emphasis on brand strategy in a strategic height if they want to live on in a global competition.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ahaha bran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brand had mad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 to make a systematic series of sorting out, and som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which focus on analysis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its brand building in the whole play effect on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br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plans. Brand building is not willing to spend a lot of ads as long as the goals can be a simple process, but the first corporate brand positioning, corporate marketing long-term strategic direction, the recent marketingTarget, etc. With the clear and full understanding,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brand strategy,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 a range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edia launch, br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including a combination of boxing, activitie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each other added, but they are finally close around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ave planned. This study results have the guidance significances, can help us re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brand strategy building. Keywords: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任何工商企业都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市场营销和创新。至于所有其他方面,他认为都是细节问题。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源于以下事实:市场营销是公司为它所选择的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价值就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出来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其战略,在满足顾客日趋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的基础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无数的研究成果己经表明:对营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客户需求与利益的关注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上,“娃哈哈”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它1987 年由个人靠 14 万元起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之列。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八大饮料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可口可乐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篇一: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方案 摘要 让可口可乐成为全球最大饮料制造商,追求最大利润,积极回馈社会,形成双赢的局面,建立可乐帝国。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家世界闻名的饮料公司,在生产销售方面有其独特的精髓,而它与百事可乐的竞争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计划就其环境、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发展前景。 一、公司介绍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company)成立于1892年,目前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 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其

20XX年营收达20,092百万美元,普通股股东权益则为11,351百万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拥有超过500个饮料品牌每天为全球的人们提供怡神畅爽的饮品。除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可口可乐外],可口可乐公司还拥有12个每个价值均超过十亿美元的品牌,其中包括[健怡可口可乐]、 [雪碧]和[芬达]、[零度可口可乐]、glaceau、[动乐]、[美汁源]、[乔治亚咖啡]。 可口可乐——全球只有一个配方。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饮料。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0%。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88%。可口可乐美国公司(coca-colausA)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酒类部门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最大的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费产品如防臭剂、湿手巾纸等。 可口可乐是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之一,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软

企业战略管理__娃哈哈集团多元化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娃哈哈集团多元化战略 目录 1.公司的发展历程 (2) 2.企业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 (2) 2.1我们是谁? (2) 2.2我们去向何方? (3) 2.3我们怎样到达那儿? (3) 2.4目标 (3) 3.外部环境分析 (4) 3.1PEST分析 (4) 3.1.1政治因素--------------------------------------------------------------------------------------------------------------4 3.1.2经济因素--------------------------------------------------------------------------------------------------------------4 3.1.3社会因素--------------------------------------------------------------------------------------------------------------5 3.1.4技术因素--------------------------------------------------------------------------------------------------------------5 3.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竞争力量分析 (5) 3.2.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6 3.2.2潜在加入者的威胁--------------------------------------------------------------------------------------------------6 3.2.3替代品的威胁--------------------------------------------------------------------------------------------------------6 3.2.4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7 4.竞争对手分析------------------------------------------------------------------------------------------------------------7 5.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8) 5.1企业资源分析 (8) 5.2企业能力分析 (9) 5.2.1营销能力分析--------------------------------------------------------------------------------------------------------9 5.2.2管理能力分析--------------------------------------------------------------------------------------------------------9 5.2.3制度分析------------------------------------------------------------------------------------------------------------10 5.3价值链分析: (10) 5.4主要业务介绍 (11) 5.5SWTO分析 (12) 6.战略分析 (12) 6.1娃哈哈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概况 (12) 6.2娃哈哈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原因 (13) 6.3娃哈哈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具体途径 (14) 6.4娃哈哈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的好处与风险 (15) 7.对娃哈哈集团多元化的认识 (17) 参考文献 (17)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

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娃哈哈的企业内部环境: 1.娃哈哈的组织结构简而言之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决策之前,充分发扬民主,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公司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决策之后,要求各个环节必须认真执行。公司采取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一支笔,党委在企业中参与决策,起到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领导制度与娃哈哈文化中强调高效,执行的理念是相通的。 2.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是高度扁平化的,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总经理对各部、分公司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各部、分公司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这样的组织架构同样为强调高效、执行的文化理念服务。 3.娃哈哈组织结构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制定了大量的各类制度。生产中有工艺要求,岗位有岗位职责,科研有开发程序,各项管理都有管理制度,亲情有员工关怀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即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4.只是除了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外,娃哈哈还有自己个性独俱的组织结构企业标识、组织结构卡通形象、组织结构企业歌曲、组织结构企业旗帜等等,这都是对组织结构精神文化理念的完善。 娃哈哈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艰苦创业阶段 娃哈哈成立时,可以选择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可以选择作为一般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作为个人独资企业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而且最高的一档是5万元以上就达到35%的税率,税负对比作为一般小型微利企业而言的20%税率来说是很重的,即使在曾庆后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免征额等税前扣除项目)加总起来的税负也比个人独资企业的税负轻。 2.历史转折阶段 娃哈哈收购了杭州资不抵债的罐头厂,获得了必需的设备厂房,同时吸收国企资产、负债和企业员工等为娃哈哈带来诸多好处。全部接受资不抵债的国企,低价收购,减少成本;承担了国企的负债,用娃哈哈的税前利润弥补,减少企业所得税甚至不用交税;娃哈哈吸纳下岗职工包括高级技工,熟练工人以及高管,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契税方面,国有企业出售,买受人安置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的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同时在企业所得税、营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可编辑)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可编辑)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 老师: 日期: 目录 1 一、公司简介 二、企业使命 1 三、外部环境分析 1 (一)一般环境分析 1 1、政治环境 1 2、经济环境 2 3、技术环境 2 4、社会文化环境 2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 1、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3 2、潜在进入者 4 3、供应商分析 4 4、买方分析 4 5、替代产品分析 4 四、内外部环境分析表格 4 (一)、EFE表格分析 4 (二)、内部能力分析 6 五、SWOT分析 8 六、业务组合分析 8

七、公司层战略 9 (一)、集中战略――食品饮料业的集中化发展 9 1、市场开发战略 10 、产品开发战略 10 2 (二)、多元化战略 10 (三)、一体化战略 11八、业务层战略 11 (一)、成本领先战略 11 1、娃哈哈生产制造中的低成本 11 2、渠道运作的低成本 11 3、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 12 二、差别化战略 12 九、职能层战略 12 (一)、财务战略 12 (二)、人力资源战略 13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近百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国家“三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市场营销策略教学文案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市场营销策略 林偲彦 设计学1101 14

目录 一、可口可乐介绍 二、营销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人口变量,经济发展,技术,政治法律) 2.微观环境(企业,供应商,竞争者,顾客,公众) 三、目标市场定位 四、市场营销策略 1.产品 产品整体概念(核心、形式、延伸) 2.价格 3.渠道 4.促销(广告推销,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 五、预算

一、可口可乐介绍 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拥有近400种饮料品牌,畅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674亿美元,位居全球榜首。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分公司,1979年又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2亿美元,到2004年,在中国内地已建有29家装瓶公司及32家厂房,拥有中国籍员工2万人。产品以可口可乐、雪碧、酷儿等为主导产品覆盖碳酸饮料、果汁饮品、汽水、茶饮料等几大领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2%,连续八年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 二、可口可乐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 1.人口环境: 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40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大扩大了购买人数群,使可口可乐销量变大。 2.经济发展: 2013 年一季度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8,855 亿元,经济正在稳健发展。同时中国城市化速度也在加快,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知道: a.消费者收入水平增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长。 b.消费者收入去向日常饮食、基本生活用品花费最多。 c.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18至25岁群体用于购买服装服饰、娱乐、吃喝的花费较多 3.技术: 自动化技术有助于可口可乐高效生产,生产技术与包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包装是可口可乐的产品能够被安全、新鲜地运输、储存和消费的必备保障。在严格遵守各项有关包装的法规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可口可乐积极通过减用、回收、再利用等方法来创新、优化和推广可持续包装设计与应用,达到方便消费者和节约资源的双重效果。 可口可乐的全球可持续包装发展战略: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完整版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指导教师苏醒职称讲师学生姓名陈文强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国际企业管理1班 院(系)___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完成时间 2015年4月5 号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摘要 伴随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中国大陆的软饮料行业飞速发展,成为我国饮料行业及私营企业的榜样,娃哈哈集团是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规划战略结构值得我们关注。 本论文以娃哈哈集团为分析对象,针对其集团战略和战略结构的实际情况,运用一般部环境分析、业务组合分析法分析工具得出娃哈哈集团面临的潜力和劣势,从而得出集团战略的改进方向。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文章选题目的、背景、意义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介绍娃哈哈企业的发展竞争环境,主要根据公司现阶段情形、内外部环境,做出PEST分析。第三部分对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结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概述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索的具体事项以及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未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娃哈哈/集团战略/PEST分析法

ANALYSIS OF THE WAHAHA GROUP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soft drink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China's beverage industry and the private sector advertised, Wahaha Group is how to formul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ow to plan strategy structur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Wahaha Group to analyze the obj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group's strategy and strategic structure,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ortio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portfolio analysis analysis tools to identify Wahaha Group faces potential and weaknesses, to arrive at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group strategy .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opic on purpos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ahaha, mainly based company at this stage circumstan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make PEST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Wahaha Group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thesis, and outlines specific matters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aper, writing paper shortage, the problem is not in-depth study. KEYWORDS Wahaha,Group strategy,PEST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