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插画教程

SAI插画教程
SAI插画教程

各种软件教学视频设计软件自学教程

不知道哪位高人收集了这么全,这么实用的视频教程。呵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强力向你推荐,希望能给你工作生活带来方便。 平面设计 Photoshop超强视频教程 Photoshop高手进阶教程 Photoshop图片调色教程 CorelDRAW12视频教程 Illustrator视频教程Photoshop CS2 视频教程 Photoshop实用技术讲解Fireworks mx视频教程商业包装设计视频教程 神奇数码照相馆CorelDRAW实例视频教程Freehand视频教程 Photoshop多媒体教程CorelDRAW视频教程连载Photoshop (一部分图文) photoshop photoshop CS3视频教程大师之路PS3 Photoshop CS实例教程 Photoshop CS2 高手之路光影魔术手使用视频教程 Photoshop CS/CS2 远程教育课程Photoshop CS3专家讲堂视频教程合集CorelDRAW平面设计实训教程 3Dmax与Photoshop渲染实例讲解Fireworks视频教程Corel PainterX视频教程 史上最全面的图片处理视频教程Fireworks CS3入门到精通CorelDraw从入门到精通 PhotoshopCS3经典案例视频教程Photoshop中文版完全解析教程Photoshop简单实用视频教程 三维设计 3D Maxs 动画制作在线教程用3d制作游戏3Dmax制作生活用品视频教程 3Dmax家装实例培训视频教程 AutoCAD2007机械制图教程 AutoCAD内外施工图绘制教程 3Ds MAX 7.0 视频教程连载 3DMax视频教程AutoCAD2005视频教程 AutoCAD07 中文版标准教程 3Dmax室内设计AutoCAD2007建筑效果图设计 4U2V版3dmax建模教程Poser和Painter建模教程3D Maxs 三维动画制作教程 3DSMAX插件Vray视频教程3Dmax室内豪华装潢设计Lightscape基础与应用 AutoCAD Mechanical标准教程MAYA基础教程之建模篇AutoCAD视频教程 AutoCAD2007从入门到精通3DMAX制作生活用品视频教程RealFlow入门讲解与实例 游戏建模实例视频教程装饰装修设计超级宝典3DMAX室内设计家庭装修实例培训视频教程 用3Dmax制作魔兽世界视频教程Autocad2007新手进阶之路3DSMAX室内渲染实例教程 动画制作 Flash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Flash工具实例视频教程 FlashMX2004实例制作教程

SAI绘图软件快捷键大全

SAI绘图软件快捷键大全、SAI常用快捷键 sai是绘制漫画常用的工具,掌握好快捷键的使用,会让你事倍功半,sai画布旋转快捷键,其实就是ALT+空格然后鼠标左键按住旋转。。。 SAI绘图软件快捷键大全 钢笔工具的↓(我钢笔工具很少用,就这些吧……,搜的) ctrl 在钢笔图层中激活锚点状态,以加锚点的方式调整线条的曲线,也可直接选择锚点进行挑战。 ctrl+拖拉锚点锚点移动。 shift 不加锚点的调整,(注意:按ctrl的是加锚点的调整,除非你点在某个锚点上。) ctrl+shift 复制并移动整个线条的所有锚点。

alt+shift 单纯只移动整个线条的所有锚点。 ctrl+shift 焊接两个锚点,连接线条时非常有用,如两个锚点分别属于两条线条,则自动连接。 alt 删除锚点。 ctrl+alt 笔刷大小调整。 alt+space 旋转画布。 tab 全屏切換 快捷键 space:移动画布 ALT+space:旋转画布 ALT:取色 TAB:全屏显示画布 CTRL+E:向下合并图层(不过我觉得那个向下合并图像的功能比较好用。还会自己帮你开一个图层) CTRL+F:填充 CTRL:移动图层 SHIFT:画直线用的 CTRL+D:取消选区 CTRL:钢笔图层中按住CTRL可以随意移动、增加描点 ALT+CTRL:调整画笔大小

特殊的键操作: 方向键滚动视图 空格+左键拖拽滚动视图 CTRL+左键拖拽移动图层、移动选择部分 CTRL+SHIFT+左键拖拽选择图层并移动 CTRL+空格+左键拖拽视图的变焦框 CTRL+空格+左键单击放大视图 CTRL+空格+右键单击重置视图的放大 CTRL+ALT+空格+左键拖拽视图的变焦框 CTRL+ALT+空格+左键单击缩小视图 CTRL+ALT+空格+右键单击重置视图的缩小 ALT+空格+左键拖拽旋转视图 ALT+空格+右键单击重置视图的旋转 [ 选择小一号的笔刷 ] 选择大一号的笔刷 0~9 选择笔刷浓度 - 切换透明色与前景色 X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笔刷类工具的键操作: SHIFT+左键拖拽开始将最后描画的位置和拖拽的开始点连接成直线CTRL+ALT+左键拖拽更改笔刷尺寸 ALT+左键单击拾色

SAI基本使用教程

SAI基本使用教程 嘛~SAI是个不错的东西,好像这里用的人不太多也不太熟悉,这里就普及下吧~ 只是软件的使用技巧而已,绘画咱还在缓慢的爬行中~ 开篇前先说一句:没有最好的软件,只有最好的绘师. 以下来源于网络,自己整理了下: 一、工具与界面 从上往下依次说起: 1、“旋转和放大缩小”以及“翻转”控制画布。对于我等右撇子来说右上角往左下角的线条绘画最稳定,旋转画布就顺手一些。另外大部分人画图会有不对称的问题,隔一段时间将画布水平翻转可以消除不对称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 2、“铅笔”用来画草稿和线稿,我用的是默认硬度设置(那四个黑块右端最硬左端最柔,默认最硬)。 “画笔”主要是上色用,不习惯它变色的人可以把混色、水分量、色延伸这三项都关掉,还是不能适应可以用软头铅笔代替它。画笔的起笔压力可以调,默认是50%。 “橡皮”用来擦掉错误的或者画多了的部分。橡皮没有压力变化,这让我有点不满,擦细处请换用小橡皮。 3、“图层”是数码绘画基本概念,所有软件里都是一样用,高处的遮盖低处的。如果是带有白色背景的线稿可以放置在顶端把属性设置为正片叠底,别的属性倒是没什么用。 “钢笔图层”是SAI的特色之一,本图层中的钢笔工具可以和铅笔一样直接画,可以调节锚点和线条粗细。不过较长的线条中曲线工具比钢笔工具更好用。 4、这个橡皮擦清除当前层上选区内全部的内容,没有选区的情况会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

要清理画糟糕的草稿请用此项目,而不是按DELETE或者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快捷键D,作用: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 5、笔刷大小,铅笔常用的是起草稿的1像素,描线的9像素,画笔常用的是大色调50像素及以上,细部20像素及以下。 二、起稿阶段 构图中如果有超出画布的部位,可以用“图像”-“画布大小”暂时扩大画布,把多余的地方画出来,如下图: 较重的线是修改后的草稿,较浅的线是最初的草稿,大家可以看到大腿这里做了较大的改动,是将画布向下扩大一倍后校正的结果。 三、线稿的清理 描线前在工具栏的“图像”-“图像大小”中对草稿进行放大。 先把分辨率改成300,再把宽度设置为cm后调节为需要的尺寸,确定。A4纸的话宽可以是15~18cm。

SAI绘图软件教程

SAI绘图软件教程 我们可以说Opencanves是精简版的Painter,可以说Comic Studio是漫画版本的Photoshop,但是SAI就是SAI,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软件。作为一款绘画软件,SAI有着精简的体积,极快的运行速度和很多不可代替的功能,这些使这款软件成为绘画的新宠;但是毕竟这是一款全新的小体积软件,有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这又使得它并没有在足够广泛的范围内流行起来。此次本人使用友基绘图板PF8080,结合8张风格不同的绘画作品,制作了8个由浅入深,各有侧重的SAI教程,对这款有些特立独行的软件做一个全面而且深入的分析,为诸位绘画界的同道好友尽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SAI的界面。 很明显,SAI并不是使用传统的explorer界面,而是使用了自己设计的UI界面。优势是有些很人性化,有些则很不人性化……SAI的界面可以按照功能分为5个部分:导航区、图层区、绘图区、颜色区、工具区。 图1 2.界面的安置可以在“窗口”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布 局。自己可以尝试。 这是SAI的界面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自定义的内容。 如果想要隐藏所有的界面只剩下画布,和Photoshop 一样,按下Tab键即可。

3.SAI 独有的一个优势是可以高效地、自由地旋转画布视角。 具体选项如图。平时可以ALT + 空格 + 光标运动,就可以实现任意旋转画布视角。 3 4.SAI 没有历史记录面板,但是可以通过画布左上角的箭头控制回撤和恢复,快捷键是Ctrl + Z 和Ctrl + Y 。 SAI 默认记录的历史步骤容量大约是100M 。图层区和Photoshop 类似,你可以看到8种效果截然不同的混合方式,已经很足够用了。 图4 5.再看看颜色区,一共有6种功能盘:色轮、RGB 滑块、HSV 滑块、渐变滑块、色板和调色盘。上面的小按钮选择功能盘的开闭。

【教程】《painter 8 菜单中英文对照》

【教程】《painter 8 菜单中英文对照》 1.【File】(文件)菜单:(图1.3.1所示)【New】(新建文件) 【Open】(打开文件) 【Place】(插入文件) 【Close】(关闭文件) 【Clone】(克隆) 【Clone Source】(克隆源) 【Save】(保存) 【Save As】(另存为)

【Revert】(复原) 【Get Info】(查看信息) 【Acqire】(输入) 【Export】(输出) 【TW AIN Acqire】(TW AIN 输入)【Select TW AIN Source】(选择TW AIN 源)【Page Setup】(页面设定) 【Print】(打印) 【Quit】(退出) 2.【Edit】(编辑)菜单(图1. 3.2所示)【Undo】(撤消) 【Redo】(重做) 【Fade】(消退) 【Cut】(剪切) 【Copy】(拷贝) 【Paste】(粘贴)

【Paste In Place】(作为插入粘贴) 【Paste Into New Image】(作为新图像粘贴)【Clear】(清除) 【Preferences】(预设) 3.【Canvas】(画布)菜单(图1.3.3所示)【Resize】(重新定义图像尺寸) 【Canvas Size】(画布尺寸) 【Make Mosaic】(制作马赛克) 【Make Tesselation】(制作镶嵌)【Surface Lighting】(表面光源) 【Clear Impasto】(清除厚涂) 【Tracing Paper】(描图纸) 【Set Paper Color】(设定纸张颜色)

sai上色教程

先介绍一下我最先制作好的画面 分辨率是1024X768 *注:(←RGB滑触↑用这里进行改制 便签工具↑手颤的修正) 颜色用RGB滑触制作,将经常使用的颜色放进便签里 手颤修正设为13.这个数值越大线条的越不显得颤动 画面可以用window进行改制,所以大家就以自己能更方便地绘图为方向来改变看看吧我的情况是把layer相关的panel放在右边让Status bar不显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关键的画吧 ■粗略地画出一张图■ 这次我们不使用Scanner而从最初开始就用SAI进行绘制 【文件】→【新画板】打开500×650的画板 把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东西画出来

最初没有考虑到背景,想着「过会儿再说吧」(笑) 我觉得使用接近黑色的颜色比较能不违和地画出来 还有,这个粗图的阶段如果画太复杂的话下笔的时候会搞不清楚要将线条牵到哪里所以请大家整理到自己能弄清楚的程度 画好粗图后就把这个layer选为保留不透明度 *注: (保留不透明度 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 在范围检验中指定) 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

要改变线条的颜色还有其他的方法,总而言之能做成这样的浅色彩就OK 然后,现在要改变画板的大小 虽然如果最初就用大画板画的话就没问题,但画都画了也没办法 【画板】→【变更画板的分辨率】设为200%(2倍) 这时检查一下【纵横比固定】吧

*注: (横像素数200 纵像素数200 幅度1000 高度1300 分辨率72 纵横比固定 纵横像素数固定) 基本上用大尺寸画最后缩小的话看起来会更漂亮 那么接下来从上方开始画白描 ■線画(白描)■ (这个图上的文字我都翻过就跳过了) 在粗图上方制作白描用的layer 还有我想让粗图看起来更薄一点所以就把透明度设置成30%了 画白描需要使用到工具【笔】我用的6px但好像更细一点也没关系。。

sai绘画软件怎么用

sai绘画软件怎么用 sai绘画软件怎么用, sai基本使用方法: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SAI的界面。 很明显,SAI并不是使用传统的explorer界面,而是使用了自己设计的UI界面。优势是有些很人性化,有些则很不人性化…… 线稿够好的话用魔棒套,然后把识别不出来的自己用习惯上色的笔涂上。线稿不是很好【就是有的地方有空缺】就用选择笔把想上色的地方按线稿描一遍然后用油漆桶把中间填满。底色最好上浅色,然后确定光源加阴影。衣服的褶皱这个不太好解释大概就是按照线稿来吧。差不多就是这样,有什么不会的可以再问,还是多练练比较好,或者找些视频教程 SAI的界面可以按照功能分为5个部分:导航区、图层区、绘图区、颜色区、工具区。 2.首先 是SAI打开的版面。 然后打开一个线稿,我就用镜音连的吧

不知道各位看不看得懂 如果各位要开始上色,记得要创建多个图层 并双击图层改个名字,便于区分 首先第一排是各种调色工具。一一打我常用的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

最后一个是画水彩用的 主要是倒数第二个,可以保存你想要的颜色。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色样】,就可以添加当前颜色,要是不想要,就鼠标右击点【取消】。尤其是皮肤色,大家要保存好,不然下一次用麻烦多了接下来是画笔,每个画笔画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常用的就是笔、铅笔、马克笔。如果有想要画水彩风格的,水彩笔是首选。这些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调节。 接下来就开始教大家如何上色。 每次上色都是先从皮肤开始【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也可以将全部底色铺满,再一步一步将高光阴影上完】 首先是铺好底色,然后再用深一点的颜色将阴影部分涂好。

Artrage 简明教程

Artrage 简明教程 1.运行ArtRage,会出现一个全屏的欢迎画面,单击屏幕就可以进入软件操作界面。 2.ArtRage的界面很干净,所有的菜单和调板都是可以折叠的。右击画面或者按回车键可以隐藏和显示所有的工具条和调板。让你更有在画板作画的感觉。 3.File(文件)菜单: New Painting(新建绘画) Open Painting(打开绘画) Save Painting(保存绘画) Save Painting As(另存绘画) Export as Image(输出为图像) Send Painting as Email(用Email发送绘画) Quit(退出)

4.ArtRage新建的文件最大只能是屏幕分别率的尺寸,大于屏幕尺寸的图像将被裁剪显示,因为ArtRage不能进行移动画布的操作和缩放画面的操作。所以屏幕分辨率决定了ArtRage 的新建文件的尺寸。ArtRage允许用户选择画布的纹理(paper),还有画布的颜色。另:load tracing paper,可加载图片,方便描摹,同时,可以设置是否自动选择颜色。

5.Edit(编辑)菜单: Undo(撤销) Redo(重做) Clear Painting(清除绘画) Play Sounds(播放音效) 6.Tools(工具)菜单: Oil Paint(油画笔) Pencils(铅笔) Crayons(蜡笔) Chalks(粉笔) Felt Pens(马克笔) Palette Knife(调色刀) Eraser(橡皮擦) Select Canvas(选择画布) 7.Select Canvas可以选择4种不同的paper材质和自定义画布色彩,可惜不能自定义和添加更多的材质。 8.Help(帮助)菜单: Help(帮助) About ArtRage(关于ArtRange) Welcome(欢迎画面) 9.Oil Paint(油画笔)可以逼真模仿传统的油画笔触,有真实的厚涂纹理。改变笔刷的大小可以点击笔刷窗口的加号和减号。Oil Paint有一个独特的特性,你一定会发现那个水杯的图标按钮,这个是手工清洗的功能。Oil Paint的笔刷有类似于传统油画笔的沾染效果,新画上去的笔触会自动混合之前的色彩。点击一下水杯图标可以手工清洗画笔,保持笔触色彩的纯净。色彩面板上也有自动清洗的选项,但是建议手工清洗画笔。

日本画师的SAI上色教程-很有用!

[电脑绘制] SAI上色教程(作者:ryo) 我在搜素材的时候搜到的教程,贴上来和大家分享。 希望对准备学习或者正在学习SAI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 完成图

+++作者自述+++ 次见面,我叫ryo 这次将由我来给大家进行SAI讲座 因为我自己也还在摸索绘画方法的途中 这次的讲座希望大家仅当做是参考 可以的话请大家看到最后(´ω‘*) +++环境+++ Windows XP/内存1.5GB 使用软件:SAI (平时润饰时也用Photoshop Elements) 数位板:intuos3 ■画面介绍?粗略■ ------------------------------- 先介绍一下我最先制作好的画面 分辨率是1024X768 *注:(←RGB滑触↑用这里进行改制 便签工具↑手颤的修正) 颜色用RGB滑触制作,将经常使用的颜色放进便签里手颤修正设为13.这个数值越大线条的越不显得颤动

画面可以用window进行改制,所以大家就以自己能更方便地绘图为方向来改变看看吧我的情况是把layer相关的panel放在右边让Status bar不显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关键的画吧 ■粗略地画出一张图■ 这次我们不使用Scanner而从最初开始就用SAI进行绘制 【文件】→【新画板】打开500×650的画板 把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东西画出来 最初没有考虑到背景,想着「过会儿再说吧」(笑)

我觉得使用接近黑色的颜色比较能不违和地画出来 还有,这个粗图的阶段如果画太复杂的话下笔的时候会搞不清楚要将线条牵到哪里所以请大家整理到自己能弄清楚的程度 画好粗图后就把这个layer选为保留不透明度 *注: (保留不透明度 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 在范围检验中指定) 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

SAI的绘画技法(图文并茂)很不错哦 免费的

转载]SAI绘图教程~起(2009-09-15 20:15:53) 先介绍一下我最先制作好的画面 分辨率是1024X768 注:(←RGB滑触↑用这里进行改制 便签工具↑手颤的修正) 颜色用RGB滑触制作,将经常使用的颜色放进便签里 手颤修正设为13.这个数值越大线条的越不显得颤动 画面可以用window进行改制,所以大家就以自己能更方便地绘图为方向来改变看看吧我的情况是把layer相关的panel放在右边让Status bar不显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关键的画吧 ■粗略地画出一张图■ 这次我们不使用Scanner而从最初开始就用SAI进行绘制 【文件】→【新画板】打开500×650的画板 把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东西画出来 最初没有考虑到背景,想着「过会儿再说吧」(笑) 我觉得使用接近黑色的颜色比较能不违和地画出来 还有,这个粗图的阶段如果画太复杂的话下笔的时候会搞不清楚要将线条牵到哪里所以请大家整理到自己能弄清楚的程度 画好粗图后就把这个layer选为保留不透明度 *注: (保留不透明度 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 在范围检验中指定) 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 *注: (保留不透明度 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

在范围检验中指定) 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 要改变线条的颜色还有其他的方法,总而言之能做成这样的浅色彩就OK 然后,现在要改变画板的大小 虽然如果最初就用大画板画的话就没问题,但画都画了也没办法 【画板】→【变更画板的分辨率】设为200%(2倍) 这时检查一下【纵横比固定】吧 *注: (横像素数200 纵像素数200 幅度1000 高度1300

【教程】CG中级上色小教程-天空的绘制法【SAI吧收集,整理带图】

【教程】CG中级上色小教程-天空的绘制法-清晨/中午/黄昏/夜- 一直以来,天空的绘制法我都不能太牢固的掌握,所以打算出教程好在要忘记的时候可以拿来复习,嘛哈哈... 还有就是要提醒的:教程不面向初学者和没有绘图板的同学,不过画画这东西呢只要有毅力有决心即使是没画过画的人用火砖碎片也能画出好图啊!所以呢,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 学习下` 天空这玩意呢是运用比较多的背景啦,但是想要画到[自然的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关系到画笔流量/色彩的搭配/渲染的运用等等之类的东西.就好比清水煮白菜,外行人一定会 觉得它就是清水煮的白菜,其实这道菜是厨师用鸡汤配很多调料完成的... 我的教程向来不会具体的提供和告诉大家我用了什么工具去完成,在我小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就经常说:你们怎么那么笨?!我把这些知识都拿来喂你们了,怎么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因为不是自己领悟的东西便会很快的忘记,也许一个大学生他看了一本料理书后会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际煮起来却是垃圾了. 我仍旧希望大家能在看我的教程的时候会领悟到自己的运用力和理解力,那么看一次在去实践几次就能有自己的技术了,而不是我照搬着我所给你的` 软件是:PS7.0+绘图板(软件不固定,PS是始祖它的后代软件一样能做到/鼠标也能和绘板比.) 弄草稿,个人习惯罢了即使是这样的背景也有草稿,主要是先画出轮廓固定好构思而已`

那么,作为教程用的话不是天空主题的配角可能会在途中有变动和随便性的乱画出现,请不要管我...〒〒〒〒〒〒〒〒〒〒〒〒〒〒〒〒〒〒〒〒〒〒〒〒〒〒〒〒〒〒〒〒〒〒〒〒〒〒〒〒〒〒 先是清晨: 清晨是开始,太阳刚升起-那太阳就是光源,固定好在那里后就开始吧. 从上到下,越往上越接近黑夜/越往下越接近光明` 暗色在上浅色在下,建议用钢笔拉然后高斯模糊250%后便是这样: ↓

sai绘画的整个步骤

第一步新建图像 推荐分辨率300,这样能够达到精稿的效果…… 当然如果纯粹只是涂鸦为主的话可以选择用默认的72分辨率什么的… 有关分辨率的详细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说不清的,一定要去看高人的教程解说才行…(望天 ??? 第二步绘制草稿

把自己大致的设想画出来,不需要画的很精细,自己看得懂就好 ↑(真的是自己才看得懂) 另外也要在这一步调整好构图什么的,这样到后期就不用在构图方面纠结问题了在这里我是把画布给裁*小了一点… *在SAI中的裁剪方法和PS不一样 在SAI中的裁剪步骤如下: 1 点击选择工具 2 以本图为例,框选要留下的部分(没有被框选中的区域则是要裁剪掉的) 3 图像→以选区的尺寸裁剪(T) 4 结束。

很简单吧XD ??? 第三步进一步绘制草稿 在原先的草稿(构图)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绘制 这时应该大致能看出画的内容了 人物上不断调整结构让它看的更顺眼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是个结构废…不管怎么调整结构都是有问题的(你)??? 第四步描线

把草稿所在的图层的不透明度调整到50%左右,当然数值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改就可以了,没有定值 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在草稿图层的上方,进行描线 这里我描线用的笔是SAI里默认的【笔】,同时运用了材质使线条显得更自然一些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描线用的笔刷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快速作画的话,可以选择把脸部的五官单独分出来在一个新的图层画 这样为之后的铺色步骤可以多出很多时间 大致完成后就是上图的场景 随后去掉或者隐藏草稿图层后只留下线稿图层就是下图的场景

??? 第五步铺色块

简单实用的sai P图教程

简单实用的sai P图教程(新手篇) 想必很多人总是会在看到别人使用那些通过某些软件p出的有趣图片时感到非常羡慕吧,众所周知的Photoshop是p图界的标杆,它强大的功能和处理能力着实令人感到惊奇;但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要驾驭这一神器却需要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难题。 因此,笔者今天就安利一个方便快捷的软件——SAI,只需要通过下文中几步简单的步奏,你也能分分钟随心所欲制作自己中意的P 图了! PS:如果你觉得美图秀秀或者是其他软件更好用的话,请您手动关闭此文档。 那么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SAI这款软件。 SAI是由日本SYSTEMAX公司销售的一款绘图软件,具有非常出色的图像绘画和制作能力,是当前诸多电脑绘画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绘图工具;短小精悍是它的特点,简单实用的操作才是这款软件的魅力所在。 当然目前网络上可以下载到很多种版本,那么在这里笔者还是建议有条件的童鞋入手正版,那么废话不多说,请结合以下图片参悟简单的p图技巧。 一、打开SAI后,将你需要的图片导入SAI。

点击桌面上的SAI图标 打开之后是这样的界面 然后有两种方式将你需要的图片导入SAI。(1)第一种

在图片所在的路径当中找到需要的素材并把他们都打开。 (2)第二种 Ps:常见问题:无法打开或导入所需的图片。 原因:图片的格式SAI不支持,或者是其他原因。 解决办法:更改图片的后缀或格式,SAI支持大部分的图片格式,例

如jpg,png等。实在不行请自行询问度娘。 Ps:常用的功能键与命令: 1.按住ctrl可以移动当前图层的图像。 2.ctrl+“-”“+”可以调整当前图层的图像大小。 二、抠图 以笔者找到的两张素材图为例,将两张图片的某个部分进行交换,完成P图。 如图所示,我们将需要的部分,也就是你要加到原图上的其他图片上你想要的部分,以例子中的“换脸”为例子。 使用选择笔工具选取需要的部分,图中红圈中的工具选择笔(结合数位笔会很方便)可以很快速的选择出你所需要的部分来,当然如果你只要某些具有固定形状的部分,也可以使用蓝圈中的套索工具和矩形框选区工具。 使用效果如下: 选择笔:

很狠狠坑爹的SAI鼠绘(伪)教程~

这里是SAI鼠绘勾线上色(伪)教程~针对新手 第一次做教程文档,不足之处请大家原谅~ 还有,这里是伊苏.不废话了.下面开始 首先,准备我们的工具: SAI 鼠标 你的头脑和手(一大堆废话) 建议:做图时要一手鼠标一手键盘哦 本教程是用原图勾线出线稿再上色 首先打开一张图,这次的模特是初音miku 先在工具左上角把原图透明度降低.25~40就好(关键看图的色彩和你的喜好) 再创建一个钢笔图层 创建好后,选择钢笔工具.怕手抖或用不惯的同学们可以使用曲线工具,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现在可以慢慢勾了,当你使用锚点工具时会出现一个一个的绿点 你可以用它们来调整线条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删除锚点.详细的我不在这里讲了 不懂钢笔工具的筒子们看这里~ 钢笔工具就像我们日常生活的笔,可以写字等什么的. 用钢笔勾线时,如果线条都是一样的会显得很平板,没有柔顺感.这时候要用到笔压工具了

笔压可以调整线条的粗细,当然可以用来上色. 当鼠标拉着锚点移动左边,线条会变细,则右边会变粗.最粗的可以放大两倍 这样一来,线条可以随着你的喜好而灵活了. 当然,不同的粗细线条都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处.

粗(一般不用) 中(用于勾比较主要显眼的线条) 细(衣服的皱等) 全部勾完线后,开始使用笔压调整线条的粗细.

用笔压调整过后,是不是顺眼了一点?再看看那里要补充的吧 在这里送上线稿~如要拿走,请注明勾线者(也就是我拉~) 如果你想保留线稿,就另存为吧.

现在开始到上色了. 首先,创建图层(或文件夹).个人觉得用文件夹比较好,这样图层不会弄乱 对了,注意要让线稿放在图层最上面和属性改成正片叠底. 大致把底色上完吧! 颜色出界不要紧,因为最后还要修改擦拭.注意不要混乱图层就好了 现在开始上阴影

sai绘画软件怎么用

sai绘画软件怎么用? sai基本使用方法: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SAI的界面。 很明显,SAI并不是使用传统的explorer界面,而是使用了自己设计的UI界面。优势是有些很人性化,有些则很不人性化…… 线稿够好的话用魔棒套,然后把识别不出来的自己用习惯上色的笔涂上。线稿不是很好【就是有的地方有空缺】就用选择笔把想上色的地方按线稿描一遍然后用油漆桶把中间填满。底色最好上浅色,然后确定光源加阴影。衣服的褶皱这个不太好解释大概就是按照线稿来吧。差不多就是这样?有什么不会的可以再问,还是多练练比较好,或者找些视频教程SAI的界面可以按照功能分为5个部分:导航区、图层区、绘图区、颜色区、工具区。 2.首先 是SAI打开的版面。

然后打开一个线稿,我就用镜音连的吧

不知道各位看不看得懂 如果各位要开始上色,记得要创建多个图层 并双击图层改个名字,便于区分 首先第一排是各种调色工具。一一打我常用的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是画水彩用的 主要是倒数第二个,可以保存你想要的颜色。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色样】,就可以添加当前颜色,要是不想要,就鼠标右击点【取消】。尤其是皮肤色,大家要保存好,不然下一次用麻烦多了 接下来是画笔,每个画笔画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常用的就是笔、铅笔、马克笔。如果有想要画水彩风格的,水彩笔是首选。这些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调节。 接下来就开始教大家如何上色。 每次上色都是先从皮肤开始【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也可以将全部底色铺满,再一步一步将高光阴影上完】 首先是铺好底色,然后再用深一点的颜色将阴影部分涂好。

SAI的基础讲解与示范

一、工具与界面 SAI的工具很少,我用的更少。基本就是如下几个部分,一看就知道都干什么用吧? 从上往下依次说起: 1、“旋转和放大缩小”以及“翻转”控制画布。对于我等右撇子来说右上角往左下角的线条绘画最稳定,旋转画布就顺手一些。另外大部分人画图会有不对称的问题,隔一段时间将画布水平翻转可以消除不对称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 2、“铅笔”用来画草稿和线稿,我用的是默认硬度设置(那四个黑块右端最硬左端最柔,默认最硬)。 “画笔”主要是上色用,不习惯它变色的人可以把混色、水分量、色延伸这三项都关掉,还是不能适应可以用软头铅笔代替它。画笔的起笔压力可以调,默认是50%。 “橡皮”用来擦掉错误的或者画多了的部分。橡皮没有压力变化,这让我有点不满,擦细处请换用小橡皮。

3、“图层”是数码绘画基本概念,所有软件里都是一样用,高处的遮盖低处的。如果是带有白色背景的线稿可以放置在顶端把属性设置为正片叠底,别的属性倒是没什么用。 “钢笔图层”是SAI的特色之一,本图层中的钢笔工具可以和铅笔一样直接画,可以调节锚点和线条粗细。不过较长的线条中曲线工具比钢笔工具更好用。 4、这个橡皮擦清除当前层上选区内全部的内容,没有选区的情况会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要清理画糟糕的草稿请用此项目,而不是按DELETE或者扔进旁边的垃圾桶…… 二、起稿阶段 在开始画图之前,首先要确立自己画图的目的,是要练习提高画技,还是单纯地想要完成一副作品。对于想要提高画技的人,我建议在此阶段多花一些时间,不假思索潦草地画十张图还不如动脑认真地画一张,不要回避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比如故意把手藏在身体后面),被挡住的身体部位最好也在底层全都画出来。 首先建立新文件约600X800像素,如此小的草稿的尺寸看似不合理,其实非常实用,它可以避免我们陷入对细节的追求以及节约宝贵的电脑资源。 使用1像素铅笔把自己想要画的东西画出来,然后在新图层上进行修改。对草图的修改主要是明确内容以及调整错误的结构,如果是比较难的动作这样的修改可能会重复两三次。蓬松的衣物根据人体结构草稿画在单独的草稿层上。 在画身体的草稿的时候,正面向前就画出通过前胸的中心线,背面向前就画出脊骨线。肚脐一定通过正面中线,而胸分布在线的两端。

Painter基础教程之笔刷介绍

Painter基础教程之笔刷介绍 painter 8的笔刷32种笔刷,400多种变体 Acrylics(丙稀画笔)笔毛分叉比较厉害,而且笔毛的质感比较硬。 Captured Bristle(分叉毛笔) Airbrushes(喷枪) Digital Airbrush(数码喷枪) Artists(艺术家画笔) Impressionist(印象派画笔) Blenders(融合笔) Just Add Whater(加水笔) Calligraphy(书法笔) Dry Ink(干墨笔) Chalk(粉笔) Dry Media(干媒体) Sharp Chalk(尖锐色粉笔) Charcoal(炭笔) Soft Charcoal(软炭笔) Cloners(克隆画笔) Soft Cloner(柔性克隆) Colored Pencils(彩色铅笔) Conte(孔特粉腊笔) Crayons(蜡笔) Digital Water Color(数码水彩) SimpleWater(简单水彩) Distortion(扭曲画笔) Erasers(橡皮擦) F-X(特效画笔) Felt Pens(蘸水笔) Gouache(水粉笔) Image Hose(图像水管) Impasto(厚涂画笔) Liquid Ink(液态墨水笔) Oil Pastels(油画棒) Oils(油画笔)

Round Camelhair(圆头驼毛笔) Palette Knives(调色刀) Pastels(色粉笔) Pattren Pens(图案画笔) Pencils(铅笔) Pens(钢笔) Photo(照相画笔) Add Grain(添加纹理). Sponges(海绵) Sumi-e(水墨画笔) Tinting(染色笔) Water Color(水彩) 1.painter 8的笔刷种类和变体数量是空前庞大的。一共有32种笔刷,400多种变体。 我想这些现成的笔刷足够用了,自定义笔刷的功能似乎有些多余了……笔刷图标旁边的窗口可以打开变体清单,其实任何笔刷的操作,在画面点击右键也可以快速打开变体清单。

SAI上色方法

此教程是在本人多次研究磨练下领悟的一种上色方法 首先,请准备好需要的工具: 数码板 电脑 SAI (我用的是英文版) Photoshop 注:此教程只是关于上色方面,人体结构和线条的任何错误请无视。。。运行SAI, 打开一张之前画好的线图:

(这次教程我们来请至高无上的帝王摩尔大人来当模特~*散花散花*)接下来是用魔法棒全选修要上色的地方然后新建一个图层上基本颜色:

1。线图 2。魔法棒圈选所有上色以外的部位 3。反选 4。为需要上色的部位上一层灰色调,确保所有上色的部位之间没有空隙<----注:如果您以后上色认真的话,此步可省略。 5。用魔法棒在灰色范围内上基本颜色 在此注视一下上色全程要用到的笔刷: 从上到下:水彩,橡皮,细钢笔,自定义笔刷(属性设置请看图) 在此怨念一下,不管是在PS还是在SAI里,魔法棒都不是万能的。经常会有色彩出操的情 况。

这时要使用细钢笔修改。修改完毕后,在基本颜色图层上新建立一只正片遮底图层,用来画阴影。 类似由良式的画风的特点:色彩鲜艳,单纯,明亮,阴影大多数是以渐变效果而呈现,阴影部位清晰,是一块一块的,而不是柔和的那种。

那么从皮肤开始: 1。用自定义笔刷刻画阴影的大概位置和边缘。自定义笔刷的效果比细钢笔柔和,适合上色。2。用水彩笔柔化边缘。水彩笔的透明度很高,适用于画渐变效果。一般来说,在光滑的表面上,亮面与暗面的边缘的颜色最深切最明显(所谓的明暗交界线)。所以真正大块面的阴影里的颜色比边缘的颜色要浅。利用水彩笔的柔软透明性质可以将这种区别表现出来。 因为经常画脸,所以对脸部的结构比较熟悉。在其他的部位,因为高低不平的关系而使阴影的明暗度变得复杂。所以在其他的部位多画一些时间,多多试验一下,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什么样子的效果最合理,最漂亮。

sai上色教程2

转载自吃了你哦 首先确定人物形象 2楼

人物确定好后在SAI中绘制底稿。 选择画笔浓度100%、尺寸10的画笔工具。 因为风格是厚涂所以虽说是底稿,但是在最后的画面中还是会使用这些线条,因此可以说与真正的绘制相同。 这里绘制出可以使自己明白画面内容的程度即可。 4楼

设定基础色/在底稿图层下新建两个图层, 使用油漆桶工具把最下方的图层填充为粉红色。 紧挨底稿图层的下方图层内使用铅笔工具绘制出大致的颜色。 人物肌肤采用极淡的黄色,头发使用淡淡的粉红色以突出更像女孩的气质, 画的部分随便不大但使用了鲜艳的红色、黄色和白色以更加吸引目光。 7楼

合并颜色/在底稿图层上方新建一个图层,使用空气刷来设置柔和的颜色。这里选择的颜色对最后作品的颜色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格外慎重。头发选择黄色和粉红色,肌肤选择偏橙色的粉红色(参考画面颜色)。然后将这一图层和底稿图层以及基础色你妹(度 熊喜欢你妹)图层合并。背景色之后还会再做调整,这里先不用合并。

给面部上色/整体的大致上色完成后,接下来是细节部分的上色,这里的操作需要作者格外耐心。 右键选择肌肤的颜色,使用钢笔工具(浓度70%左右;混合色、水分量和颜色拉伸均为0)来给面部上色。 这里的设定无需改变,保持原有设定即可。花的绘制先是制作花的形状然后进行涂色, 然后使用比基础色更浓的颜色来加入花瓣上的褶皱。 制作时也可以参考实物,更为重要的就是视上色的视觉效果来进行上色。

给手和身体上色/在面部上色的部分中绘制出来的面部总觉得与想象的有些差距,于是重新绘制眼睛和嘴的部位。 按照给面部上色相同的基本顺序,一直修改到自己满意。 接下来上色的部位是放在头上的手,这里也是使用肌肤的颜色对整体进行填充。为了方便之后绘制衣服,这里需要确认身体的线条。 关节部位添加粉红色调可以给角色增加可爱的印象。

超好的教程-Body_paint_3d_详细教程

Body paint 3d使用教程 公司内部培训资料:请勿转载 为了学分大出血了~~~~~(教程当初做的比较仓促,效果一般,诸位买家见谅哈,但是流程还算清晰,嘿嘿) 软件介绍 Body paint 3d 是德国MAXON公司出品的一款专业的贴图绘制软件,可以非常好的支持大多数例如3DS MAX ,MAYA Softimage/XSI, Light wave等主流的三维软件,支持颜色、透明、凹凸、高光、自发光等多种贴图通道,绘制工具非常强大,其UVW编辑也非常优秀,使用者可以及时看到绘制结果并根据需求来使用不同的显示级别和效果,做到所见即所得,这也归功于其优秀的Ray Brush(光线跟踪笔刷)技术,Body paint 3d 软件界面友好,在使用习惯上也很接近于三维软件及Photoshop软件的操作,上手简单,功能强大使Body Paint 3D在众多的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在世界各地包括好莱坞的许多大片如《蜘蛛人》,《亚瑟王》,等众多的影片制作中都使用了Body paint 3d软件来绘制贴图,其效果如图2-1、2、3、4所示。 软件启动界面图2-1

优秀作品图2-2 优秀作品图2-3

优秀作品图2-4 ●软件基础知识 ?软件界面 1.工具面板 2.命令菜单栏 3.颜色及工具属性调整面板 4.材质、模型对象、图层管理器面板 其效果如图2-5所示。

界面布局图2-5 视图操作 Body Paint 3D 启动时默认的视图布局为标准的均等四视图,分别为透视、 顶视、右视、前视图(正面视图),其效果如图2-6所示。 标准四视图图2-6 在每个视图的右上角都有可以对操作视图的按钮工具,依次为移动视图、 缩放视图、旋转视图、视图最大化,其效果如图2-7所示。

sai的插画步骤

+++SAI制作+++ 原作者:ryo 原图地 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e5153965.html,/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46954 81 歡迎轉載但必須保留原內容和署名完整(轉帖時請在日志下留下轉載信息便于管理員查看,謝謝) -------------------------------

------------------------------- 初次见面,我叫ryo 这次将由我来给大家进行SAI讲座 因为我自己也还在摸索绘画方法的途中这次的讲座希望大家仅当做是参考 可以的话请大家看到最后(′ω`*) +++环境+++ Windows XP/内存1.5GB 使用软件:SAI (平时润饰时也用PhotoshopElements) 数位板:intuos3 ■画面介绍?粗略■ ------------------------------- 先介绍一下我最先制作好的画面 分辨率是1024X768

*注:(←RGB滑触↑用这里进行改制 便签工具↑手颤的修正) 颜色用RGB滑触制作,将经常使用的颜色放进便签里 手颤修正设为13.这个数值越大线条的越不显得颤动 画面可以用window进行改制,所以大家就以自己能更方便地绘图为方向来改变看看吧 我的情况是把layer相关的panel放在右边让Status bar不显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关键的画吧 ■粗略地画出一张图■ 这次我们不使用Scanner而从最初开始就用SAI进行绘制 【文件】→【新画板】打开500×650的画板 把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东西画出来 最初没有考虑到背景,想着「过会儿再说吧」(笑) 我觉得使用接近黑色的颜色比较能不违和地画出来 还有,这个粗图的阶段如果画太复杂的话下笔的时候会搞不清楚要将线条牵到哪里 所以请大家整理到自己能弄清楚的程度 画好粗图后就把这个layer选为保留不透明度

algodoo 官方说明 入门教程 课程说明

LESSON PLANS Targets, objectives & scenes for lessons

Index - ALgodoo LeSSonS iNtrOductiON 1. CReATe SCeneS WITH ALgodoo 2. ModeL THe PLAYgRoUnd (AgeS 5-11) 3. TAngRAM (AgeS 5-11) 4. MoTIon (AgeS 5-11) 5. WHY ARe WHeeLS CIRCULAR In SHAPe? (AgeS 5-11) 6. SWIng (AgeS 7-11) 7. RoLLIng doWn A RAMP (AgeS 7-11) 8. FLoAT And SInk (AgeS 7-11) 9. MIRRoRS (AgeS 7-11) 10. RAInBoWS (AgeS 7-11) 11. CenTRe oF gRAvITY (AgeS 11-14) 12. TIPPIng TRUCk (AgeS 11-14) 13. THe SeeSAW (AgeS 11-14) 14. FRICTIon oF A SLIdIng oBJeCT (AgeS 11-14) 15. gALILeo’S InCLIned PLAneS (AgeS 11-14) 16. TWo TRACk PRoBLeM (AgeS 11-14) 17. FRee FALL (AgeS 11-14) 18. PARACHUTIng (AgeS 11-14) 19.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AgeS 11-14) 20. MARBLe PYRAMId (AgeS 11-14) 21. gAS (AgeS 11-14) 22. SPRIngS (AgeS 11-14) 23. ARCH ConSTRUCTIonS (AgeS 14-) 24. WATeR ToWeR (AgeS 14-) 25. geARS And CHAInS, RoPeS And PULLeYS(AgeS 14-) PRInT And deSIgn YoUR oWn LeSSon PLAn ABoUT ALgodoo ALGODOO is a unique 2D-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creating interactive scenes in a playful, cartoony manner. Algodoo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and children’s creativity, ability and motivation to construct knowledge, making use of the physics that explains our real world. The synergy of science and art makes Algodoo as educational as it is entertaining. ALgodoo′S MAIn FeATUReS FUNCTIONALITY - Create and edit using simple drawing tools. Interact by click and drag, tilt and shake. Play and pause scenes, change material and appearance of objects. Use color traces, graphs, forces, etc. for enhanced visualization. Change and make your own user skins or create unique palettes for objects and backgrounds. PHYSICAL ELEMENTS - Build and explore with rigid bodies, fluids, chains, gears, gravity, friction, restitution, springs, hinges, motors, light rays, optics, lenses. TUTORIALS - Algodoo has several built in tutorials to get started. Have a “Crash course” to learn basic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or try the “Sketch tool tutorial“ for draw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ne multi sketch tool. METHODS - Algodoo is based on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from Algoryx Simulations, for interactive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including variational mechanical integrators and high performance numerical methods. EducAtiONAL uSE As educational software, Algodoo applies a constructionist learning paradigm, that is, learning by actually making simulations and not just running pre-made systems. The open-endedness of Algodoo is very important as a creative and motivational aspect for users. This use model is accompanied with a lively community web site, tutorials, a number of pre-made scenes and examples, sample lessons, and on-line user created scene repository. Several research projects are initiated that study learning and motivational aspects of Algodoo. Algoryx’s ambition is to continue developing Algodoo based on input from user feedback and from academic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lso further develop more educational material, use and evaluation models based on th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