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因素计量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测量_叶珊瑚

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测量
叶珊瑚
摘 要:
韩永辉
邹建华
*
判断我国汽车产业 “以市场换技术” 策略成效如何,可以通过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测量予以回答。为了克服传统 ( 宏观) 方法估计 行 业全 要 素 生 产 率的 不 足, 本 文 从 微 观 角 度,利 用 汽车企业数据完成了对汽车行 业全 要 素 生 产 率的 测 量, 并 通 过 面 板 固 定效应 法、 Olley & Pakes 法 与 Levinsohn & Petrin 法等多种方法的横向比较,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结果显示,1999 - 2007 年我国汽 车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细分为各控股类型、各子行业研究亦是如此; 国有控股汽车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低于非国有控股汽车企业,但由于上升较快,逐步与非国有控股企业趋同。由此说 ,“以市场换技术” 策 略 已 取 得 实 效, 汽车 产 业 正从 “引 进—吸 收—消化 ” 向 “创新—超越 ” 转 明 型,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构筑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企业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微观计量
β Y it = A it L α it K it
( 1)
Y it 为产出, L it 为劳动投入, K it 为资本投入, A it 则是 TFP。式 ( 1 ) 对数变换后可转换为 其中, 线性形式: y it = αl it + βk it + μ it ( A it ) 对数形式的信息。 然而,上述估计企业 TFP 的方法不可避免地遇到两个计量技术问题: 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 择偏差。 ( 一) 同时性偏差问题 同时性偏差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效率进步有部分是可被管理者观察到的 , 管理 者们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当期信息调整企业各种要素投入配置, 即产生了生产决策的 同时性问题。若直接用残差代表 TFP 会造成误差项和回归项相关问题。 为解决同时性偏差问题,对式 ( 2 ) 残差形式进行分解: y it = αl it + βk it +it + e it ( 3) · 63· ( 2) 式 ( 2 ) 中,y it ,l it ,k it 分别为产出、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的对数, 残差项代表企业 TFP
新时期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经济视角(双月刊)2021年第2期总第287期No.2,2021Total No.287产业经济新时期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一要以吉林省为例阎烁(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
在新形势下,我国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冠疫情全球流行,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产业链明显停滞,出口受阻,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消费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重振国内市场,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更是当前缓解国内经济形势的关键举措。
在众多消费之中,汽车消费占比高,由于其具有产业链较长,关联产业较多等特点,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因此,研究汽车消费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复杂严峻时期,汽车市场担负着更大风险和更多挑战。
如何促进汽车消费,带动经济活起来,是当前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2009-2019年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汽车消费对吉林省关联产业有显著拉动作用。
并进一步对如何通过促进汽车消费进而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研究不仅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区域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汽车消费;经济增长;关联效应作者简介:阎烁(198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6.47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21.02.06文章编号:1672-3309(2021)02-54-08一、引言从经济理论的视角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动力分别为消费、投资和出口°与其他两个因素不同,消费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因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步入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消费发挥主要的动力作用,对此我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了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巨大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也颇具优势”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汽车消费进入低迷,加上汽车工业结构上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汽车消费市场遭遇连年不景”因此,挽救当前复杂的经济和就业形势的首要课题是如何重振国内市场,如何激活国内消费”就吉林省而言袁重视汽车消费,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对于带动吉林省经济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消费能加快产业升级,最终使人民真正富在产业链上”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对汽车产业广泛的关联效应和其对经济总体增长新时期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的拉动效应进行分析,不仅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短期冲击探究

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短期冲击探究作者:阮祚旻刘延朝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3期摘要: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疫情对我国各产业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中虽然对线下服务业的影响最为严重,但对于我国制造业尤其劳密制造业的影响也绝对不容忽视。
汽车产业不仅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标杆和工业实力的体现,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从短期视角分析本次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冲击并探究其原因,用ols模型及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回归检验,最后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汽车产业;ols模型;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0.23.0030引言许多学者将此次COVID-19疫情与2003年发生的“非典”在同质的层面上进行比较,事实上,此次疫情由于其潜伏期长等特殊性,其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就汽车产业而言,供给层面的情形不容乐观,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自动化程度并不算很高,且存在较多的劳动力密集环节,疫情对车间复工复产造成了相当的阻碍。
更为严重的则是需求层面,我国汽车市场短期内受到了疫情极大的冲击,很多车企对一段时期内的汽车市场持悲观态度。
Fitch表示:“汽车业受到的最大冲击,可能是疫情期间的销量下滑”,通用汽车将面临最大影响,因为该公司约40%的销售额依赖中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此前修正了对2020年汽车销量的预测,新的预测是,今年上半年销量下降10%,全年销量下降5%。
从国研网的最新数据来看,不仅国内市场,我国汽车进出口受到的影响也较为严重,2020年1-2月汽车共进口14万辆,价值6780.194千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3%;共出口15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3%。
该种影响的原因也与我国外贸结构有很大关系,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大部分年份中净出口对GDP仍为正向影响。
目前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前十大国家依次为: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韩国、法国、美国、瑞士、英国与荷兰。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详解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 而不是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 得
t值(13.1)(18.7)n=19 R2=0.81
其中,C:消费(元)Y:收入(元)
2.8
1988
0.7
2.5
1989
2.3
2.3
1990
3.1
2.1
1991
3.3
2.1
1992
1.6
2.2
1993
1.3
2.5
1994
0.7
2.9
1995
-0.1
3.2
(1)设横轴是U,纵轴是P,画出散点图。根据图形判断,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拟合什么样的模型比较合适?(2)根据以上数据,分别拟合了以下两个模型:
14.55127
0.0000
C
0.353191
0.562909
0.627440
0.5444
R-squared
0.954902
Mean dependent var
8.258333
Adjusted R-squared
0.950392
S.D. dependent var
2.292858
S.E. of regression
1988
3.6
7
1992
4.6
9
1996
5.8
12.4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货币供给量Y对国民收入X的回归方程,利用Eivews软件输出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与轿车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展 的政策性建议 。
关键词 : 轿 车 市 场 ;销 量 收入 弹性 ;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中图分类号 : F 2 6 0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9 4 4 4 ( 2 0 1 3 ) 0 1 — 0 0 1 1— 0 6
一
、
文 献 综 述
第2 9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德 州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De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V0 1 . 2 9。 No .1
Fe b ., 2 O 1 3
我 国不 同收入 层次 与 轿 车 市场 的相 关 性 研 究
必要 。
车 销量 收入 弹性 , 根 据得 出 的结 论 提 出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政 策建议 。 二、 收入 因素 对轿 车销 量的影 响路 径 消 费 者偏 好 理 论指 出 , 收 人 是决 定 需 求 的最 重 要 的 因素 。微 观 经 济学 研 究 消 费 者行 为 时 , 便 考 虑
经 济发 展水平 的 不 同 , 收入 水 平 的 变化 对 轿 车 销 量 的影响 , 并结合历史数据 , 在 收 入 区域 划 分 的基 础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展 , 居 民收入 水 平不 断提 高 , 居 民的消 费结构 也 发 生 了巨变 , 从 购买 生 活 必 需 品
占总 收人 绝大部 分 , 发 展 到 购 买 耐 用 品甚 至 奢 侈 品
作 者 简 介 : 马 云泽 ( 1 9 7 0一 ) , 男, 山 东德 州 人 , 副教授 , 博士, 主要 从 事 产 业 经 济 学 和 规 划 经 济 学 方 面 研 究 。
新冠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a. 设CIi与CLi分别是一致指标组第i个指标最先与最 后循环的平均值,m I i与m Li分别是一致 指 标第i个指 标 最 先与最后循环的约束,k2是一致指标的个数,mi是最先循 环的中心到最后循环的中心直接的约束。
Yij(
t)
的对称变化率
Cij(
t)
= 200 × YYiijj(( tt)) +−
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实际趋势,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到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新冠疫情;合成指数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0.12.11
1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民众消 费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总销量也 常年居世界第一。然而,自2020年年初开始蔓延的新冠疫 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汽车行 业自然也不能幸免。回顾非典时期,仅仅三个月,全国汽车 产业销量增速同比上一年平均下降了23.25%。而此次新冠 疫情涉及的范围更广,持续的时间更长,政府的管控措施 也更加严格,汽车产业势必遭受更为严重的打击。在此状 况下,本项目尝试建立统计模型,运用景气预测的方法,量 化研究本次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商展经济
新冠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贾芃菲 曹一安 潘雨婷
摘 要: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能够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性产业。今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
对我国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能幸免。本项目收集了汽车行业及整体经济的各类月度数
据,通过合成指数法构建景气指数。在景气指数建立后,本项目以先行指标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预测趋势,以一致指标
【毕业论文选题】最新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

最新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实际经济问题建立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达到预测评估的作用,在计量经济学论文写作中,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根据经济主题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用数据和统计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成文,下面是近年来的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国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2、××年~××年中国失业多因素分析3、××省城市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分析4、××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计量模型分析5、××省城镇居民消费模型分析6、××省就业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7、××省就业状况计量及经济分析8、××省居民消费函数模型9、××省居民消费结构计量分析10、××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11、××省农业生产函数建立与分析12、××省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分析13、××省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14、2005年~2015年中国失业多因素分析15、2005-2015年国际金融危机传播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16、220kV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建模方法研究17、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18、中国期货市场与相关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19、AIC准则及其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120、CM公司国际漫游语音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1、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2、FDI溢出效应23、GDP与进出口总额的计量分析24、GIS与空间计量经济学功能集成25、GMDH与回归分析的结合研究26、Johansen协整检验中DGP误设的研究与应用27、PTA与石油价格28、PVC与石油价格29、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30、白糖期货价格与现货31、半参数变系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及其两阶段估计32、贝宁的本地大米供给分析33、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建模与经典学派比较研究34、玻璃产量与房地产的关系研究35、不同程度通货膨胀下消费与收入的关系36、财政支农与中国农业产出及增长的关系分析37、参数、非参数GARCH模型与半参数GARCH模型的比较研究38、餐饮业区域市场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39、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微观计量分析40、城市住房均衡价格供求模型41、城乡金融开发与收入差距42、城镇化影响因素43、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44、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浅析45、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的多因素分析246、城镇人均收入与人均通讯消费分析47、持仓量排名与价格变动48、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49、船舶市场的规律性分析与发展研究50、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51、创业板块股权与股价52、创业板上市日价格波动与绩效53、存款准备金率变化的影响54、大都市经济增长中资本的产出55、带有空间自回归干扰项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56、贷款利率与房价57、道路货运业市场行为分析与运力结构调整58、地区人均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59、地铁对房价的影响实证分析60、电网物资仓库规模预测与布局选址规划研究61、店铺租金的确定62、东西部居民消费与收入差异63、豆粕价格与饲料64、对××省当前农村政策的合理性分析65、对××省房地产市场的实证考察66、对××省种植业收入模型的初步探索67、对上市公司利用新四项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68、对外贸易与××省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69、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70、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地区可改)71、对我国人均GDP的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372、对影响某高校研究生录取线的因素分析73、对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诸因素的计量分析74、对中国制造业R&D效应的实证研究75、恩格尔系数模型检验76、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模型77、房价与地价的内生性78、菲利普斯曲线的验证79、分析我国影响钢铁产量的因素80、福建省税收数据预测及分析81、改革开放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变化因素分析82、工业产值与能源耗量的实证分析83、工资收入差异分析84、公共投资取向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85、固定资产投资的计量经济学模型86、固定资产投资对××省GDP影响分析87、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88、关于××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率的计量分析89、关于GDP与其他经济因素关系的计量分析90、关于PM2.5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91、关于封闭式基金价格问题92、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分析93、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报告94、关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95、关于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率的计量分析96、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量经济模型97、关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案例分析498、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99、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因素分析与思考100、关于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101、关于影响我国南方几省市农业总产值因素的实证分析102、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03、含有空间误差成分的面板数据自回归模及参数估计的随机模拟104、航运市场运价波动对造船市场影响研究105、宏观经济模型的中国实证模型106、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107、湖南省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动态关系研究108、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109、沪深债指波动的协整研究110、环境规制与FDI实证111、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112、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布局演变研究113、黄金价格与ETF基金持仓114、黄金与白银115、货币超发的实证研究116、货币需求的弹性分析117、货币需求与通胀关联分析118、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证分析119、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120、货币政策与GDP的回归分析121、货币政策与GDP关系的计量分析122、基金持股与A股收益波动5123、基于BP网的关联分析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124、基于GARCH-EVT方法和Copula函数的组合风险分析125、基于GIS和VAR模型的××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拟合关系研究126、基于STAR模型的非线性协整定义及其检验127、基于材料形变理论的股票量价关系模型128、基于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129、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电力投资分析与模型研究130、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31、基于空间计量学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外部性研究132、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消费趋同性研究133、基于切片抽样MCMC方法的比较分析134、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变电站建设的决策分析135、基于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对流动性溢酬的研究136、基于无偏估计方程的模型选择13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大豆产业政策仿真138、基于系统角度的莱新铁矿产能研究139、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密度估计140、吉林市鸡雏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141、吉尼系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42、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143、计量经济学涵义及其性质研究144、计量经济学消费--收入模型分析145、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146、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47、计量经济学中两种估计方法的实例应用148、计量经济学中统计建模的非参数方法和转变点分析6149、加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多因素分析150、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和对策151、江苏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152、焦煤与螺纹钢153、焦炭与焦煤的价格154、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量155、金融发展与东西部经济发展156、金融市场(超)高频数据建模及其实证分析157、具有空间相依误差的面板数据自回归模型及参数估计的统计计算实现158、开放经济下储蓄、投资与贸易余额关系的研究159、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160、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161、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162、矿产资源城市的系统评价163、利率、租金与房价164、利率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165、利率与房地产投资166、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实证分析167、利率与通胀的关系实证分析168、螺纹钢与股价169、旅游经济分析170、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71、贸易顺差与韩元兑美元汇率172、煤炭行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关系研究173、美国股市与法兰克福指数174、美国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7175、美国汽车销量与经济增长176、美国玉米价格与大豆价格177、美元价格与黄金价格178、美元价格与美国经济增长179、美元价格与原油价格180、面板协整模型及其在中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应用181、能源消费影响因素182、牛肉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183、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84、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185、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186、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87、农业总产值分析188、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189、欧元价格与非商业基金持仓190、欧元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191、浅析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192、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簇群问题研究193、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研究194、区域时空信息与时空过程模型的GIS表达195、券商业绩与股市波动196、人民币升值与热钱流入197、日元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198、如何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199、瑞朗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200、瑞士社保支出与老龄人口比率8201、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分析202、森林火灾计量经济学研究20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设计与分析204、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对绩效的影响205、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对利润影响的实证研究206、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用电分析与预测模型的研究207、试探交通运输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208、收入与私家车保有量209、数理经济学史研究210、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211、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及进出口总额的关系分析212、税收收入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分析213、私家车拥有量的计量分析214、天气期货在中国电力行业的应用215、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216、铁矿石与螺纹钢217、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218、通胀的影响因素219、铜价与房地产价格220、铜铝价格联动性221、铜锌价格联动性222、投资额与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223、外国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分析224、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225、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互动分析226、外资利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9227、微观计量方法及其在农民收入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228、我国(××省市)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229、我国××年-××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230、我国GDP增长与人民就业及生活水平的关系分析231、我国白糖消费与经济增长232、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233、我国财政收入与部分支出结构234、我国采矿业龙头企业利润因素分析235、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236、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分析23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关系分析238、我国钢铁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39、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分析240、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41、我国国内债务规模的多元线性分析242、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243、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244、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245、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246、我国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247、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模型248、我国利用外资与GDP关系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249、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250、我国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251、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252、我国汽车需求的因素分析10253、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254、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结构实证分析255、我国涉外旅游业收入的实证分析256、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影响因素分析257、我国外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258、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259、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260、××市投资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61、西方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分析262、限贷对房价影响的度量263、新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264、虚拟社区用户后继参与行为以及持续参与行为的研究265、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实证分析266、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交易金额变动的关系267、印尼棕榈油与国内棕榈油268、影响××省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269、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270、影响IPO公司上市前后的绩效分析271、影响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272、影响电信业的因素分析273、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分析274、影响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因素研究275、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276、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277、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分析278、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分析11279、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280、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281、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因素分析282、影响我国电力产量的因素分析283、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284、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诸因素分析285、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因素的实证分析286、影响新股上市定价的因素分析287、影响银行卡交易量的因素分析288、影响中国汽车产量的多因素分析289、有关我国进口商品消费的计量分析290、有关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291、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292、浙江省大学排名变化的影响因素293、浙江省居民消费函数变化294、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295、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资分析296、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297、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计量分析298、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农村发展关系的研究299、中国城镇居民2015年可支配收入分析300、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301、中国对美国进口总额的分析302、中国股票内在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03、中国股票市场若干现象的实证分析304、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进程研究12305、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306、中国进出口相关因素的数量与实证分析307、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08、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309、中国粮食总产量多因素分析310、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311、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12、中国农业总产值问题的计量分析313、中国期货市场与相关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314、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规模及均衡情况下供给规模的调整315、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分析316、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317、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318、中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319、中长期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方法及应用研究320、周恩来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论探究321、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3。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2)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
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202275.02==Z Z α平均误差=4.078.22==n S334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解: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1000001.1445.4 1.13530.0 1.08655.2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11100053.633.858.5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
2、___频数密度=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143>σ,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x 的代表性高于乙组 4、通常所说的指数是指()①、个体指数②、动态相对数③、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5、抽样误差大小()①、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②、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③、能够控制和消灭6、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的收益率皆不同,要计算这三年的平均收益率应采用的方法为()①、算术平均数②、中位数③、几何平均数7、某企业生产属连续性生产,为了检查产品质量,在每天生产过程中每隔一小时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是()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等距抽样8、在假设检验中,若500:,500:10<≥μμH H ,则此检验是()①、左侧检验②、右侧检验③、双侧检验9、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我国当今已然成为汽车产业大国,汽车销量无论对于研究产业发展还是消费变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在依据数据及以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 到2004 年间的数据,探讨了影响汽车销量的五个因素,分别为:汽车产量、汽车进口量、原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数据筛选,建立模型和模型修正,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汽车销量受汽车产量和原油价影响,且与汽车产量呈正相关,与原油价格呈负相关。
关键词:汽车产业,计量模型,政策建议、引言近一百二十年前,第一辆进口汽车驶入上海,自此,汽车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
十九世纪六十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辆汽车——解放CA1 ,它的诞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起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汽车才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中,直到今天,汽车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的支付型产业之一。
2001 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14 台, 2008 年汽车千人保有量为49 台。
2001 年轿车千人保有量仅为7. 8 台。
至2008 年上升到34 台。
2002 年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私车普及年, 其标志是轿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跃升到34%的高位, 结束了轿车发展连续5 年徘徊在30%左右的局面。
从2002 年轿车占汽车比例突破30% 的平台到2006 年突破50% 的平台仅用了四年。
中国作为一个汽车大国,其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国内经济来说,汽车产业又是我国工业行业范围内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因此,对于汽车销量的分析成为进一步认识我国汽车产业的必然,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的模型,运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各个因素。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说(一)汽车销量与产量在诸多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中,本文首先选择的是汽车产量这个变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汽车量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拥有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我国汽车市场目前400 多万的销量仅仅相当于上世纪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并且我国的人口基数要比美国大得多,从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水平来看,中国的汽车消费还远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几次沉浮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这种成熟会推动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中国汽车市场会保持一个较大的增长势头稳步上升,因此,无论是国产车产量还是进口量都会保持增长态势。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汽车销量与产量显著相关。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汽车销量必然随之上升。
(二)汽车销量与原油价格汽车原油是典型的互补商品关系,原油价格必定会影响消费者心理进一步影响汽车销量,所以本文将原油价格作为变量引入。
随着国际油价的日益高涨,成品油价格对汽车销售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及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了有关限制汽车,尤其是家用车购买的政策,这对汽车销售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考虑到上诉几个因素,预计在外来的一段时期内,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仍然会是汽车销售的主力车型,同时节能型与新能源汽车将日益抢占汽车销售市场。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汽车销量与原油价格显著相关。
汽车销量随原油价格上升而下降。
(三)汽车销量与进口量和人均国内上产总值当前我国工业基础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进口车在性能、油耗和价格方面都有着国产车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过去昂贵的奢侈型进口车已然受到国内中资产阶层地青睐,所以,选择汽车进口量和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变量。
近年来,我国购车数量有了大步的提高,但是纵观所有汽车市场,近几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集中在经济型轿车, 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 但不会马上成为车市的主导车型。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3:汽车销量与进口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关。
汽车销量随进口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而上升。
(四)汽车销量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如今汽车已成为家庭和企业重要的生活生产必需品,再加之金融体制的健全和金融创新,各种汽车信贷的发展,汽车的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减小,但价格因素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之一。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4:汽车销量与工业平出厂价格指数相关。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越高则汽车销量越低。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一)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先根据经验选择可能影响汽车销量的五个解释变X1 表示汽车产量,X2 表示汽车进口量,X3 表示原油价格,X4 表示工业量,Y 表示被解释变量汽车销量,品出厂价格指数,X5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0表示常数项,U表示随机干扰项;之后利用上述五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BO+B1*X1+B2*LOG(X2)+B3*LOG(X3)+B4*LOG(X4)+B5*LOG(X5)+U之后带入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分别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判定系数检验,T检验和F检验,然后通过计算各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系数来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最后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
(二)数据说明依据上述分析,本文采用1990-2004年间的数据,汽车销量作为因变量。
选择汽车产量和汽车进口量作为自变量之一,体现汽车生产对销售的影响,选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体现汽车价格对汽车销量的影响,选用原油价格,表现燃料价格对其的影响,选用人均GDP表示宏观经济状况对其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汽车销售中各方面的因素已经考虑较周全。
(三)样本描述obs Y X1X2X3X4X5| 1990 14.50000 3.500000 3.406300 11070Q0 102.8000 1634.000 199******** 6 870000 5 440900 112.9000 102 SOOO 1879. DM 1992 1625000 15.17000 2755800 116.4000 106.6000 2287.000 199322.60000 22.29000 7113200 136.7000 119.7000 2939.000 199424 48000 26.07000 3.464300 118.0000 1095000 3923.000 1995 32 11000 33.70000 2.330200100.7000 10630004354,000 1996 37.72000 38 29000 5.794200 110.2000 101.6000 5576.000 1997 47.72000 48 60000 3.194400 109.3000 98.10000 6054.000 199S 50.83000 50.71000 1 004600 99 10000 97.00000 6308.000 1999 57.04000 57.10000 1 995200 100.9000 97 00000 6551.DOO 200051.27000 60.70000 2161400 115.4000 97 40000 7006.000 200172 15000 70,35000 4.662900 100.200096.0000076510002002112.6000 109.0800 7.032900 100.1000 96.20000 8214.000 2003197.0000 202.0000 10.30160 107.4000 97.00000 9111.00Q 2004232.6500 2316300 11.60850 109.7000 99.40000 10561.00(二)确定模型类型在建立参数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利用上表的数据,先对被解释变量sale和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做趋势图和相关图,观察期总体趋势以确定我们需要的参数模型。
汽车销量2 机------------- 7]和汽车产量的2Q09趋势图和相关160图> 120soI b40- 『*0 4<i 80 120 1&D 200 240240 -200160-a 120240200160-A 1208040汽车销量和汽车进口量的趋势图和相关图90 100 110 120 130 140汽车销量和原油价格的趋势图和相关图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一)模型估计根据样本数据,输入eviews汽车销量和工业平出厂价格指数的趋势图和相关图(三)建立模型根据上述趋势图与相关图我们建立如下初步方程:Y=BO+B1*X1+B2*LOG(X2)+B3*LOG(X3)+B4*LOG(X4)+B5*LOG(X5)+U 根据数据用Eviews对模型进行OLS估计,得到回归方程。
结果如下:24Q-200160-120-30-acPCO2000 4,000 6.0&0 3,000 10.000 12,000汽车销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趋势图和相关图X4200 -160 -120 -30 -40 -1200 -96100 104 108 112 116X5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1/15 Time: 22:05 Sample: 1990 2004 Included observations: 1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t-StatisticProb.C 276 1547 S7.93141 3 J 40570 0.0119X10.987229 0.026733 36 92210 00000L0G(X2) 2.023362 2.125462 1.328352 02163LOG(X3) -5 457658 1976808 -0.276084 07387LOG(X4) ■422617628899S1 -1.452354 0 1777LOG(X5) -3732135 2.426U2 -2.774352 0 0216R-squared 0.998757 Mean dependentvar 6620200Adjusted R-squared Q 99S066 S.D. de pendent var 66.02511SE. of regression 2 903534 AKaike info criterion 5.258909Sum squared resid 75.87458 Schwarz criterion 5 542129Log likelihood -3344131 自n -Quin n criter 5255092F-statistic 1446.047 Durtiin-Watson stat 2510635Pro b(F-stali Stic) 0.000000Y=276.1547+0.987229*X1+2.823362*LOG(X2)+ -5.457658*LOG(X3)+ -42.26176*LOG(X4)+ - 6.732185*LOG(X5)T (3.140570) (36.92210) (1.328352) (-0.276084) (-1.462354) (-2.774852)R-squared=0.998757Adjusted R-squared=0.998066DW=2.510635 F=1446.047①经济意义检验:从模型中可得知,LOG(X3)、LOG(X4)和LOG(X5)系数符号没有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