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评价(化妆品)资料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报告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报告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化妆品稳定性测试的详细报告。
稳定性测试是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化妆品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其预期特性和效果。
测试目的稳定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化妆品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并检查其是否满足预期的质量标准。
通过该测试,可以确定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是否会发生质量变化或损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方法与流程1.选择测试样本:从不同批次的化妆品产品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测试样本。
2.设定测试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企业内部要求,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进行测试:将样本放置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开始时间。
4.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样本的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并记录测试期间出现的任何变化。
5.测试时间:测试时间根据产品类型和企业要求而定,通常为数天至数月不等。
6.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期间的观察记录,分析样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并进行结果统计。
7.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关于产品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我们观察到以下情况:1.外观变化:部分样本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了颜色变化或质地变化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成分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的。
2.气味变化:部分样本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环境下出现了气味变化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成分的挥发性导致的。
3.pH值变化:部分样本在长时间暴露在光照环境下出现了pH值的变化,说明光照对化妆品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于化妆品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2.需要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选择稳定性更好的成分,以降低化学反应的风险。
化妆品检验规则及稳定性试验

化妆品检验规则及稳定性试验化妆品是指用于人体皮肤、毛发、甲板及口唇等特定部位上的外用品,包括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制剂等。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化妆品行业普遍遵循一定的检验规则和进行稳定性试验。
一、化妆品检验规则:1.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化妆品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国家标准一般由行业标准化机构制定,包括对产品的成分、性能、使用说明等方面的要求。
2.功能性检验:化妆品通常会标明一些功能性指标,如抗皱、美白、保湿等。
这些功能性指标可通过实验室测试来验证产品的有效性,例如通过皮肤测量仪检测皮肤弹性、透明度等指标来评估抗皱效果。
3.安全性检验:化妆品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性标准。
常见的安全性检验包括皮肤刺激性、敏感性测试、眼刺激性测试、致敏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人体试验、动物试验或体外试验等方法进行。
4.包装检验:包装是保护化妆品的重要手段,包装要具备一定的质量和功能。
包装检验涉及到包装容器的抗压、抗撞、气密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重金属检测: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在化妆品中是禁用的,因为它们有毒性和致癌性。
因此,化妆品需要进行重金属检测,确保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二、稳定性试验:化妆品的稳定性试验是确定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测产品在其使用寿命内,是否能够保持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质量的稳定。
稳定性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热稳定性试验:将化妆品样品在高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检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例如,一些固体化妆品在高温下可能会融化或失去其原有的形状。
2.冷稳定性试验:将化妆品样品在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检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例如,一些液体化妆品在低温下可能会变得粘稠或凝固。
3.光稳定性试验:将化妆品样品暴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检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光照条件可能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等,目的是确定产品对光的稳定性。
化妆品稳定性评估与改善

化妆品稳定性评估与改善在现代社会中,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化妆品的稳定性常常成为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的稳定性评估和改善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 稳定性评估的意义化妆品的稳定性评估对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对于制造商来说,稳定的产品可以提高品牌声誉,减少售后问题和退货率。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稳定的产品意味着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化妆品稳定性评估可以为市场带来良好的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2. 稳定性评估的方法2.1 物理稳定性评估物理稳定性是指化妆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情况。
常用的物理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振动测试和冻融循环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化妆品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以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
2.2 化学稳定性评估化学稳定性评估主要关注化妆品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情况。
化妆品中的成分可能会发生氧化、水解、分解等反应,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常用的化学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pH值测试、氧化抗力测试、抗菌效果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化妆品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2.3 微生物稳定性评估微生物稳定性评估是指评估化妆品对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产品变质和感染等问题,因此微生物稳定性评估非常重要。
常用的微生物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培养法和PCR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化妆品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产品的微生物质量。
3. 稳定性改善的方法3.1 成分选择化妆品成分的选择对产品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制造商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原料,并避免使用易氧化、易分解的成分。
此外,可以通过添加抗氧化剂、保湿剂和稳定剂等助剂来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3.2 工艺控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也对产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化妆品稳定性的实验原理

化妆品稳定性的实验原理
化妆品稳定性的实验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粘度测定:利用粘度仪测定化妆品的粘度变化,包括初始粘度、黏稠度、流动性等参数的测定,从而判断化妆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 pH值测定:通过酸碱指示剂、pH仪等测定方法,测量化妆品溶液中的酸碱度,了解化妆品的酸碱性质,以及判断其稳定性。
3. 温度稳定性测试:通过将化妆品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观察和测定,推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包括高温下的保存情况和低温下的保存情况。
4. 微生物稳定性测试: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培养和检测化妆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化妆品的微生物稳定性。
5. 化学稳定性测试:通过分析和检测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的变化,例如氧化物含量、酸碱度等,以及检测可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存在,从而判断化妆品的化学稳定性。
通过以上实验测试,可以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长时间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理化性质和活性成分的稳定不变。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评估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评估在当今的美容市场中,化妆品琳琅满目,各种声称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
然而,在这些令人心动的宣传背后,一个关键的因素常常被消费者所忽视,那就是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活性成分是赋予化妆品特定功能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但其稳定性却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什么是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够对皮肤产生积极作用,如保湿、美白、抗衰老、抗氧化等的成分。
常见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 C、维生素 E、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视黄醇等。
这些成分在化妆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稳定性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环境因素对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等都可能导致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降低其功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例如,维生素 C 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容易氧化分解,失去其抗氧化的能力。
而透明质酸则对湿度较为敏感,在干燥环境中可能会失去水分,影响其保湿效果。
其次,化妆品的配方也会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不同的成分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一些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也可能与活性成分产生不良反应,导致其稳定性下降。
因此,化妆品配方师需要精心设计配方,选择合适的成分和配比,以确保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为了评估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是加速稳定性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通过在高温、高湿、强光等极端条件下对化妆品进行短时间的存放,来模拟产品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定期检测活性成分的含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指标,可以预测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除了加速稳定性测试,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估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可以预测其可能的降解途径和稳定性。
此外,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可以准确地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从而评估其稳定性。
在实际的化妆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企业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评估方法研究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评估方法研究在当今的美容市场中,化妆品的种类繁多,功效各异。
从保湿滋润到抗皱紧致,从美白淡斑到舒缓修复,各种化妆品都宣称能为消费者带来显著的效果。
然而,这些效果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妆品中所含的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是化妆品中具有特定生理活性和功效的成分,它们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发挥各种美容作用。
但这些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却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活性成分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导致化妆品失去其应有的功效,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研究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妆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化妆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E)、植物提取物(如绿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肽类(如胶原蛋白肽、棕榈酰五肽)、透明质酸、烟酰胺等。
维生素 C 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提亮肤色,同时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
但维生素 C 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分解,从而失去活性。
维生素 E 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皮肤衰老。
它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会发生变质。
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因植物种类而异。
例如,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然而,植物提取物的成分复杂,其稳定性容易受到提取工艺、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肽类成分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生成,减少皱纹的产生。
但肽类的稳定性通常受到 pH 值、温度和酶的影响。
透明质酸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皮肤的保湿能力。
但其分子链容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断裂,影响保湿效果。
烟酰胺可以抑制黑色素向表皮细胞的转移,具有美白作用。
它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在强酸强碱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影响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稳定性的因素1、环境因素温度是影响活性成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会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导致活性成分分解或变质。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增白成分更是备受消费者关注。
然而,增白成分的稳定性一直是化妆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评估增白成分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1. pH值测试:增白成分的稳定性与化妆品的pH值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试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pH值,可以初步评估其稳定性。
2. 高温储存:将化妆品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下,例如40℃或更高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增白成分是否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极端温度情况,评估增白成分的耐热性。
3. 氧化测试:氧化反应是增白成分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化妆品中的增白成分进行氧化测试,可以了解其在氧气存在下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氧化测试方法包括活性氧自由基试验和抗氧化剂活性测试等。
4. 光照测试:日光和人工光照是增白成分衰减的常见原因。
因此,通过对化妆品样品进行光照测试,可以评估增白成分的光稳定性。
这种测试可以通过暴露样品于紫外线灯或者模拟阳光的光源下进行。
二、增白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增白成分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于美白产品,如美白面膜、美白乳液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白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 硫醇:硫醇是一种常用的增白成分,具有非常好的美白效果。
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硫醇可以达到美白的效果。
2. 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C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增白成分。
它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因此,在美白产品中添加维生素C衍生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增加抗氧化效果。
3. 茉莉酸: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效果。
研究表明,茉莉酸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并减少色素沉着。
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茉莉酸可以实现美白的效果。
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外貌和美容的日益重视,化妆品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化妆品成分在长时间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稳定性的问题,影响其效果和质量。
因此,对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意义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有效性。
成分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颜色变化、质地变化、气味变化等问题,进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体验。
此外,一些成分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其成为致敏物质或产生有害物质,对用户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评估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对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氧化、光照、温度、湿度、pH值以及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等。
其中,氧化是化妆品成分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成分在氧化条件下会发生颜色变化、质地变化等现象,进而影响化妆品的外观和质量。
光照也是导致化妆品成分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会引起许多成分的分解和变质。
此外,温度、湿度以及pH值的变化也会对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存储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的控制。
三、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理化性质测试、动态监测以及适用性研究等。
其中,理化性质测试主要通过测量成分的PH值、溶解度、稠度等参数来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
动态监测方法则通过一定周期内的观察和分析来评估成分的稳定性,例如颜色变化、质地变化等。
适用性研究则是通过将成分与不同材料和其他成分混合,模拟化妆品的实际使用环境,从而评估其稳定性。
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估和研究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
四、提高化妆品成分稳定性的方法为了提高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科学家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
其中,添加抗氧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成分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影响颜色稳定性的因素
6.加工方法的影响
化妆品加工中用到的研磨机会使有些颜料改变性质。(如过渡研磨 群青,会释放出硫化氢气体;有些珠光颜料研磨后会降低反光度)
7.微生物的影响
化妆品受微生物严重污染后,发生生化还原作用,会使有机颜料破 坏。
8.比重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相对密度大的颜料可能会使产品在存放期间出现沉淀。解决的方法 是仔细选择颗粒,调节产品的黏度,或使用表面活性剂。另外,也可选用 含硅氧烷的颜料。
杏仁油
蜂蜡
石蜡
4
1. 油性原料的理化性质
(1)色泽和气味
天然油脂和蜡类的色泽和气味与其来源、采集方式和 精制技术有密切关系。由于普遍含有类胡萝卜素,天然油 脂和蜡根据其精制程度呈淡黄色至黄褐色。而异味的来源 则是多方面的。
5
(2)熔点
熔点是油脂和蜡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直接反映了油脂、 蜡的化学结构和组分。在化妆品配方设计时,需先掌握其 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不仅赋予产品以稠度,还影响其使用时的铺展性 和皮肤的感觉。
12
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离子 还原物质 ……
色素的稳定性
颜料比染料稳定, 颜料中无机颜料稳定,有机染料差。 但“铜酞菁”例外,因为其结构稳定。
无机颜料是一类不溶性的稳定性良好的化合物,其所含的金属离子
一般都是过渡元素,如铁、钛、铬,它们的结构常是三维网状的。 常见无机颜料有群青、氧化铬、镁络合物、二氧化钛、亚铁氰化铁、 镀二氧化钛的云母类和氯氧化铋。
3
一、油脂、蜡类
油脂、蜡类及其衍生物是化妆品主要的基质原料, 包括油脂、蜡类、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醇、酯类、烃类、 金属皂和硅氧烷等。油脂、蜡类主要起着滋润和柔滑的 作用,称为润滑剂。
① 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常温下为液体的为油,为固体的为脂。 ② 蜡类:包括植物性蜡,以及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等。 ③ 矿物油:有白油、凡士林、石蜡和地蜡等,其特点为不易酸败。
32
A.乳剂稳定性差
原因2:蜜类产品黏度低,水油两相的密度有差别。
控制方法:适当增加蜜类的黏度,选择和调整水油两相 的相对密度。增加连续相的黏度,加入胶质 (如卡波940、 941),使外相增稠。但需要保持蜜类产品在瓶中适当的 流动性。
33
B.在贮存过程中,黏度度逐渐增加
原因:大量采用硬脂酸和它的衍生物作为乳化剂,如单硬脂 酸甘油酯,容易在储存过程中增加黏度,经过低温储存,黏 度增加更为显著。
低熔点的脂肪酸会影响分子间的凝聚力和黏性,使用 时也会影响肤感。
6
(3)油性、黏度与稠度
①油性,是油脂最重要特性之一,即形成润滑薄膜的能力。 它与油脂表面张力和油脂对某种界面(如皮肤)的界面张力 有关。 ②黏度,是分子间内摩擦的一个量度。黏度系数,定义为 在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层之间,维持单位速度差时,每单 位面积上所需要的力。
26
四、其他原料成分
特殊功效化妆品,又称为药妆化妆品,其中添加的功效成
分同样具有药理活性。功效成分在化妆品生产、储存、销售、使
用过程中,其稳定性会受到体系pH值、温度的影响,也可能与 配方中各种原料发生作用,与化妆品包装容器发生作用。其结
果或在使用期间功效下降,或发生性质变异,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27
第二章 化妆品稳定性评价方法
目 录
01
化妆品原料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02 03
与化妆品制成品稳定性相关的质量要求
稳定性试验方法
2
第一节 化妆品原料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化妆品是一种由各类 物料经过合理调配而成的 混合物。化妆品的各种特 性及质量与配制技术、生 产设备及原料等密切相关。 而化妆品原料在配方中是 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 化妆品产品的稳定性。
相图
分散体系的相反转与油浓度的关系图
显微镜下的水包油图
28
一、乳化类化妆品
1. 膏霜类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与质量指标
涂在皮肤上立即消失,类似雪花,故名雪花膏。一 般是硬脂酸和碱类溶液中和后生成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为 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
29
雪花膏在制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较易发生变质现象。例 如,包装时,容器或包装瓶密封不好导致的失水干缩;由于硬脂 酸用量过多,或单独选用硬脂酸与碱类中和,或保湿剂用量较少, 或在高温、水冷条件下乳化体被破坏,造成雪花膏在皮肤上不易 涂敷均匀,俗称起面条;由于乳化剂选择不当或盐量过高,导致 乳化体被破坏而分层;由于添加的香精多为醛类或酚类等不稳定 物质,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变质。
在性的因素
4.金属离子和不相容物质的影响 大多数色料对金属离子都是敏感的,如铁、铜、锌和锡都能协同光、
酸、碱和还原剂,使颜色减褪。一些不相容的物质,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能使染料褪色。
5.还原剂的影响
化妆品中含有的还原剂和香精中的醛类能使染料褪色。还原剂增强 光对颜料的作用。香精与颜料作用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黏度与油性有关,它是影响化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铺展 性”和“黏性”等与化妆品感官质量相关的特性。
黏度不同的油脂的适用产品:黏度较高的油脂,铺展性越好,适合用 在粉底液、防晒乳液及油性喷雾产品中;反之,低黏度油脂,铺展性较 差,适合用在遮瑕霜、眼影和唇部产品中。
7
③稠度,是浓分散体的流变性质,称为触变性。
件,在不同间隔的时间内,取样进行感觉评价和物 理化学性质测定,这是最基本和最可靠的方法,但 考察过程较长; 二是强化试验,包括加温法、冷冻法和光照法, 详细方法可参考有关工业标准。
24
香精的储存的注意事项
最好储存在有色玻璃容器内(如滴瓶,实验室适 用)。 不锈钢或有特殊衬里的铁罐中(便于运输),铝容 器中保存以半年为限。储罐应有很紧密的封盖,2~4℃ 下,避光、避热储存。
9
(5)碘值
每100g油脂能吸收碘的质量(g)。 碘值标志着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碘值越大,不饱和程度越高。 根据碘值大小可将油脂分为:
①不干性油(小于100):在空气中不能氧化干燥形成固态膜的油类; ②半干性油(100~130):干燥速度比干性油慢得多,但比非干性油 快得多,在空气中氧化后仅局部固化,形成并非完全固态而有黏性的膜; ③干性油(大于130):在空气中易氧化干燥形成富有弹性的柔韧固态 膜的油类。
11
二、色素
是修饰类化妆品中的主要成分。具有鲜艳色泽的物质,与其它 物质接触时,能使其它物质着色。 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合成色素和无机色素。 用于化妆品中的色素可分为染料和颜料。
染料溶解于介质时,具有着色力;而颜料是不溶性的,靠分散时着色。
对化妆品中色素的有害杂质含量规定:铅少于 0.002%,砷少 于0.0002%,汞少于0.0001%,钡盐少于0.05%,硫化物少于 0.003%。
16
影响颜色稳定性的因素
2.热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热对化妆品中颜色的影响最为明显,应缩短加热时间/ 延迟投放颜料的时间。大多数无机颜料是在高温下制得的,加工温度无
影响。有机颜料对热的敏感性取决于它们的结构。真颜料通常不受热的影
响。染料通常不存在热稳定性问题。
3.pH值的影响 pH值能影响所有颜料的颜色,影响程度不相同。一般来说,偶氮颜料
19
三、香料、香精
香料包含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从动物或植物 中提取。 香精是用天然香料与合成香料经调和而成的混合物。
所有的化妆品都含有香料,可以掩盖某些原料的不良气味,能 吸引消费者,遮盖皮肤的汗味和肤臭。
香精中的醛类、酚类物质,光学稳定性不好,受光或储存时间 较长则容易分解,导致化妆品出现变色、香味恶化、膏体返粗等 现象。
与原料,生产过程的温度、搅拌条件和陈化时间等有影响。 从油脂、蜡类原料而言:液态油的黏度和凝固点、固体脂和蜡的熔 点、液体油与蜡类(或固体脂)的混合比例、蜡类(或固体脂)在液态油中 的溶解性或混合性、固态脂或蜡类的结晶形状及其大小等。
8
(4)酸值
中和1g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 酸值是衡量油脂新鲜程度的指标。一般不新鲜油脂游离 脂肪酸含量较高,酸值就高,新鲜油脂的酸值在1以下。
22
③ 香精中某些成分与介质中某些组分之间的物理化学 反应或配伍不相容性,如因介质pH值的影响而水解或皂 化,因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引起加溶,因某些组成不配 伍产生混浊或沉淀等。 ④ 香精中某些成分与产品包装容器材料之间的反应。
23
香精本身的稳定性和加香产品的稳定性试验:
一种是货架寿命试验,模拟正常存放和使用的条
容器为部分充满,罐内上部空间充氮气,以防止香 精的氧化,要在远离明火并有良好通风的场所处理和保 存香精,防止其中的可燃性挥发组分着火。
25
香精的储存的注意事项
不可用塑料容器储存香精,因为香精对塑料有较大 的渗透性,会使塑料容器变软,造成溢漏或胀裂,引 起火灾。 某些容易氧化或聚合的香精,可在启用后添加抗氧 化剂,或利用稀释和空间充氮法以防止氧化。
无机颜料广泛用于修饰化妆品中,尤其是眼、面部化妆品,但要应 用于唇膏中常常受到法规的限制。
无机颜料的色调很宽,但珠光颜料例外,它们相当暗淡。
13
有机颜料包含①色淀、②调色剂、③真颜料。
①色淀是一种与无机盐结合形成的不溶性化合物。色淀不溶于油相, 但可分散在油相中,使其显色。化妆品中常见铝色淀。 ②调色剂是一种有机钡或钙的盐。 ③真颜料是不含金属离子的有机颜料。 真颜料是最稳定的一类颜料,很少用于化妆品,其次是调色剂,铝 色淀的稳定性最低。 有机颜料广泛用于唇膏、指甲油和胭脂中。 有机颜料的色调范围比无机颜料要窄,有光泽。
14
影响颜色稳定性的因素有紫外光、热、pH值、金属离
子、不相容物质、还原剂、加工方法和微生物等。除了上述这 些特殊因素外,颜色稳定性还依赖于构成产品的基质、颜料浓 度、暴露时间、选用包装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