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正确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正确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正确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正确处理方法

骨折的定义和局部表现

(1)骨折即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

(2)局部表现分为两类,一是特有体征①畸形;②异常活动;③骨擦音或骨擦感;

二是其他表现①局部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

骨折的急救措施:

一、一般处理:首先抢救生命,抢救休克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抗休克等;

紧急止血法:

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

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

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

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臵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伤口:用绷带压迫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防止伤口进一步污染。

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1. 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

,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2.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

加压,

也不够牢固。

三、妥善固定:用妥善的方法将骨折的肢体固定,常用各种夹板,或牵引。

固定伤肢时注意防止造成压迫;

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同时防止骨折继续移位。

骨折固定后即可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有利于防止休克及减轻肿胀。

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臵,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迅速转运:尽快地送往最近的医院;疑有脊柱骨折时,在搬运伤员时,应使其身体保持要伸直位臵,切勿屈曲,以免加重脊髓的损伤。

搬运:背、夹、拖、抬、架。

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

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长的夹板,如无条件,干净的木板、木条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间垫至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不能过紧,此外上肢骨科可扶伤者到医院就诊

,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而且搬动伤者前需确认伤者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特别强调,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高位截瘫,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合理搬运伤者。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提示可能是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临时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伤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

骨折急救处理方法

野外骨折急救处理方法 外伤后,如果伤者表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将伤处固定并使之制动后或安静时疼痛减轻;检查时发现伤处局部肿胀、畸形甚至缩短,成角或旋转:轻轻挤压伤处或检查时,出现骨擦音则应怀疑发生了骨折。 骨折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经外力打击后致使部分或完全遭到破坏。它是户外运动、战争、施工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突发损伤之一。在户外活动时,一旦从高空坠落或者被高空坠落的石块砸伤。有可能全身的骨骼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骨折。骨折除骨头本身折断之外,还会连带周圈的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如果现场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不仅增加伤者的痛苦。还有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户外运动者如果具备识别,处理骨折的常识和技能的话,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同伴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判断发生骨折 当人体受到外界冲击力的打击,摔伤等意外发生后,我们怎样判断是否发生骨折呢? 外伤后,如果伤者表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将伤处固定并使之制动后或安静时疼痛减轻;检查时发现伤处局部肿胀、畸形甚至缩短,成角或旋转:轻轻挤压伤处或检查时,出现骨擦音则应怀疑发生了骨折。不是每一种骨折在检查时都可听到骨擦音,检查骨擦音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所以,非专业人员最好不要做。另外,骨折处功能障碍,比如腕关节处骨折用伤侧手指夹起一片纸都难以做到,大,小腿骨折后站立不起,更难以行走等,即可判断为骨折。对于畸形不明显的损伤,现场难以与扭伤等损伤区别时,最好将其当成骨折来处理,以免因判断错误,处理错误带来再度损伤。 户外急救“三不”原则 不冲洗。冲洗易将污染物带入身体深部甚至骨髓,造成伤口感染,引发骨髓炎。骨折也会出血,冲洗开放性骨折时可能将已经产生的血痂冲开,导致再次出血而难以止血。 不复位。盲目复位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缩造成深部感染。 不上药。以免增加处理难度。 户外急救注意事项 发现或可疑骨折,现场人员首先要使伤者部位制动!用制式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手杖、报纸等做成的夹板进行骨折固定。如果这些条件均不具备,伤者自身身体也是良好的夹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处再次受损,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易于搬运。 上夹板前,凡是和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棉花,软物垫好,避免进一步压迫,摩擦损伤。骨的凹凸处,四肢,躯干的凹凸处,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一定要加够厚的棉织品软垫才能避免再度损伤。 骨折固定绑扎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所以,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只有大腿骨折时夹板的长度是从腋下至足跟,因为大腿肌肉丰厚,仅仅固定髋及膝关节,难以固定牢固。 骨折固定绑扎的顺序是应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然后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关节处。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将两脚靠在一起,中间加厚垫,用“8”字包扎方法固定。绑扎松紧度以绑扎的带子上下能活动一厘米为宜。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作者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力丹)

骨折的急救处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2、掌握对骨折伤肢的固定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书本、树枝、布条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布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有意外情况发生,骨折就是一种较常见、后果比较严重的意外伤害。同学们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在老师和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及时处理,将伤害降至最低。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骨折的急救处理,板书课题。 二、骨折的急救处理演示讲解 骨折往往是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判断骨折主要看皮下是否出血、畸形、骨擦音、肿胀以及非正常(非关节)运动等现象。如果自己判断可能是骨折了,应立即用夹板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书本等固定,否则触及血管,会造成畸形,这样做即使没有骨折也无坏处。例外,准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无菌敷料(纱布和纱垫等)、绷带、三角巾等。 ●锁骨骨折 症状:锁骨变形,有血肿,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处理:这时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以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即可。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 症状:上臂肿胀、瘀血、疼痛。活动时出现畸形。上肢活动受限制。 处理:用夹板先放后侧,再放前侧,最后放内、外侧夹板,然后用四条绷带或2—3条三角巾固定。由于桡神经紧贴肱骨干,固定时骨折部位要加厚垫保护以防止桡神经损伤(桡神经负责支配整个上肢的伸肌功能。桡神经一旦受损,便不能伸肘,不能抬腕和手指伸直有障碍)。同时肘部要弯曲,悬吊上肢。如果现场没有夹板等固定物,可用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身体上,方法是将三角巾叠成宽带后通过上臂骨折部位绕过胸前和胸后在对侧打结固定,同样上臂也要悬吊在胸前。 ●前臂骨折 症状:前臂骨折分桡骨或尺骨,或桡尺骨双骨折。活动时有非关节运动,显现畸形。 处理:前臂骨折对血管神经损伤机会不大。可用小夹板或用上下两块木板固定,肘部弯曲90度悬吊在胸前。也可用书本垫在前臂下方直接吊起前臂。 ●股骨骨折(大腿骨骨折) 症状:股骨干粗大,只有巨大暴力如车祸等所致。损伤大时出血多,易出现休克。骨折后大腿肿胀、疼痛、变形或缩短。 处理:如果有条件,可用一块长夹板从伤侧腋窝下到脚后跟,一块短夹板从大腿根内侧到脚后跟,同时将另一条腿与伤肢并拢,再用

关于骨折怎么正确急救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关于骨折怎么正确急救方法 导语: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关于骨折应该怎么正确急救方法呢? 当一个人发生骨折后,许多人都会惊慌失措。他们大多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就是赶快将伤者送到医院。此时,如果救助的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加重骨折患者的病情。那么,对骨折患者应如何进行救助呢? ★要先止血:因车祸、塌方以及高空坠落等情况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会造成其内脏的损伤,如肝脾破裂、脑外伤等。这些都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现场救助中,救助者应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这类损伤,一旦发现就要紧急处理。如果没有这类损伤,则要尽快为患者进行包扎止血,以防止其休克。这是由于人体的骨髓中充满了血液,骨质中还含有丰富的血管。骨质出血时,其血管裂口不像软组织那样可以收缩变小,因而,出血量会比较多。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据估计,人体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过其总血量的80%。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骨折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首先要止血。 ★要先固定再搬运:人体脊柱有椎管和马尾神经。当脊柱发生骨折时,患者极易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瘫痪,如胸腰段骨折时常引起截瘫;颈椎骨折时除了瘫痪部位升高外,还会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胁生命。此外,由于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经走行,患者发生骨折后,其神经就会受到挫伤或嵌压,进而影响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出现局部的感觉丧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瘫痪。所以,在搬运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时,更要特别小心。在搬运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时,

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2

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1)、判断骨折:首先要考虑伤者受伤的原因,如果是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机器的绞伤等原因时,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伤者的情况,如伤肢出现反常的活动,肿痛明显,则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2)、封闭伤口:对骨折伴有伤口的病人,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过松时起不到包扎作用,同时也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给予注明,并在后送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3)、止血:方法有:用手压迫止血:如出血量较大,应以手将出血处的上端压在邻近的骨突或骨干上。用清洁的纱布、布片压迫止血,再以宽的布带缠绕固定,要适当用力但又不能过紧。不要用电线、铁丝等直径细的物品止血。如有止血带,可用止血带止血。如无止血带可用布带。上肢出血时,止血带应放在上臂的中上段,不可放在下1/3或肘窝处。以防损伤神经。 下肢止血时,止血带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3、膝部或腿上段。伤止血带时,要放置衬垫。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不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个半小时。 (4)、临时固定:伤肢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伤肢于伤后位置,不要任意牵拉或搬运病人。固定器材的选择:最好用夹板固定,如无夹板可就地取材。在山区可用木棍、树枝,在工厂可用纸板或机器的杆柄,在战地可用枪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躯体上,下肢可利用对侧固定。手指可与邻指固定。 常见不同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肩部骨折:可将上臂固定于胸侧,前臂用颈腕带悬吊。 上臂骨折:上臂骨折可用前后夹板固定,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如无夹板,也可屈肘将上臂固定与胸部。 前臂及腕部骨折:前臂及腕部背侧放一夹板。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并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 髋部及大腿骨折:夹板放在上肢外伤,上自腋下,下至踝上,用绷带缠绕固定,也可用两侧并拢中间放衬垫,用布带捆扎固定。 小腿骨折:内外侧放夹板,上端超过膝关节,下端到足跟。再缠绕固定。 躯干部骨折:伤员应平卧于硬板上,最好仰卧位,两侧放沙垫等物防止滚动。

骨折的急救措施

骨折的急救措施 (一)处理伤口。对出血伤口或大面积软组织撕裂伤,应立即用急救包、绷带或清洁布等予以压迫包扎,绝大多数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有条件者,在包扎前先用双氧水和凉开水清洗伤口,再用酒精消毒,作初期清创处理。 对伤口处外露的骨折断端、肌肉等组织,切忌把它们送回伤口内,因为已被污染,会将细菌和异物带进伤口深部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如有条件,可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暂时包扎,送到医院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二)固定断骨。及时正确地固定断骨,可减少伤者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的继发损伤,同时也便于伤者的搬运和转送。固定断骨的工具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但其长短要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处错动为准。如一时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 (三)适当止痛。骨折会使人疼痛难忍,特别是有多处骨折,容易导致伤者发生疼痛休克,因此,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片等,作止痛处理。(四)安全转运。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将伤者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救治。转运伤者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撞伤处,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同时还要注意伤者的保暖和适当的体位,昏迷伤者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搬运伤者时,不可采取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抬法,也不应让伤者

屈身侧卧,以防骨折处错移、摩擦而引起疼痛和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抬运伤者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五)多处受伤的伤者,急救应以关键部位为主。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教学教材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 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

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盆骨骨折主要是指骨盆的损伤,盆骨骨折主要多发于交通事故或者是各类工程事故中。今天为大家了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骨折的部位与合并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及弓状韧带撕裂容易合并膀胱及男性后尿道损伤; 坐、耻骨支骨折易合并女性生殖道损伤; 坐骨支骨折合并直肠损伤; 骶髂关节脱位及其周围骨折易合并髂内血管及腰骶神经根损伤; 骶骨骨折及半骨盆脱位易合并髂外血管及骶1、骶2 神经根损伤; 髂耻隆起骨折可能合并股动脉、闭孔神经损伤;坐骨结节及坐骨下支骨折易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的常见合并症: 休克、腹膜后血肿、髂血管损伤、腹内实质脏器(内出血)或空腔脏器(腹膜炎)伤、膀胱尿道损伤、肛门直肠损伤、腰骶丛或周围神经损伤、四肢脊柱骨折脱位以及诸如头颅、胸部损伤等等。 一般来说,前环损伤多伴脏器伤,而后环损伤则多伴血管、神经损伤。 分阶段治疗策略: 第一阶段——在急救室或手术室: 首先应仔细排除盆腔脏器损伤,如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大血管、神经的损伤。积极控制出血、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盆,血管栓塞、腹腔填塞等。 第二阶段——在ICU: 复苏、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重新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阶段——在手术室: 取出盆腔填塞物,治疗脑、胸、腹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进行骨盆骨折的二期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一般出血较多,且多伴有休克征象。急诊入院时,病情急,变化快。接诊人员首先应迅速、敏捷、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及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判断病情,同时输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备好手套、导尿包、穿刺针等,以便待病情稳定后配合医生检查腹部、尿道、会阴及肛门。 牵引治疗其间,要观察病人的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保证牵引效果,耍将患者躯干、骨盆、患肢的体位联系起来观察。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同时要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如牵引针服疼痛、牵引肢体麻木、足部背伸无力等,警惕因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缺血性痉挛,或因排总神经受压而致的足下垂发生。 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及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长期卧床,呼吸变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及排尿不全,尿渣沉淀。要鼓励病人

急救知识题库

1.昏迷的主要特征是( A ) A.意识丧失 B.随意运动消失 C.对外界刺激减缓或无反应 D.大小便失禁 E.以上都是 2.处理烧伤或烫伤的部位时,应立即( A ) A.用缓慢及流动的冷水冲洗 B.将贴着身体的衣物除去 C.将水泡刺穿 D.让伤者多饮水 3、在未明确口服何类毒物中毒的情况下,洗胃应该采用( A ) A.清水 B.碳酸氢钠 C.醋酸溶液 D.1:5000高锰酸钾溶液 4、对成人实施心肺复苏时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的度数是( D )。 A.30度 B.45度 C.60度 D.90度 5、烧烫伤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A.立即抹烫伤膏或用创可贴 B.反复用冷水冲洗或用冰块等冷敷伤口 C.不要撕去粘在患者身上的衣服 D.用无菌纱布包裹伤口 6、有关骨折的急救处理,错误的是( E ) A.首先应止血包扎伤口 B.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棍等做临时固定支架 C.可将伤员上肢缚于胸壁侧面,下肢绑在一起固定 D.脊柱骨折病人须用硬木板搬运 E.搬运脊柱骨折病人时,应采用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方法 7、脊柱骨折的正确搬运法( E ) A.单人搀扶 B.双人搀扶 C.抱扶 D.背负 E.平卧式

8.以下物品可以作止血带的是( D ) A.绳子 B.三角巾 C.宽布带 D.橡皮管 9.前臂出血应指压以下哪条动脉?( A ) A.肱动脉 B.桡动脉 C.尺动脉 D.劲动脉 10.酒精中毒的现场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C ) A.对轻度的酒精中毒者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需治疗 B.酒精中毒者忌用浓茶或咖啡醒酒 C.对于出现昏迷的中毒者,应立即予催吐洗胃 D.对于出现昏迷的中毒者应保持其气道通畅 E.对于躁动不安的中毒者应慎用镇静剂 11、关于毒蛇咬伤的伤口扩创,描述错误的是( C ) A.由伤肢近心端向远端挤压15—20分钟,以促使毒液排出 B.由伤口四周向伤口中心挤压15—20分钟,以促使毒液排出 C.由伤口中心向伤口四周挤压15—20分钟,以促使毒液排出 D.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的方法吸出毒液 E.以牙痕为中心把伤口以一字形或十字形切开至皮下 12、关节扭伤应采取先_的方法,肌肉抽筋应采取_的方法。( A ) A.冷敷热敷 B.冷敷冷敷 C.热敷冷敷 D.热敷热敷 13.当你游泳离岸较远时,小腿抽筋,你该怎么办?( B ) A.用力在水中拼命蹬脚 B.深吸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两手抓住脚尖,用力向自身方向拉,一次不 行,可反复几次 C.拼命游回岸边 D.等待别人救援 14.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转运前应首先( C ) A.持续中心静脉压测定

常用急救方法及医疗卫生知识.(1)

常用急救方法及医疗卫生知识 1、扭伤、骨折的辨别和应对措施: 例:踝关节受伤。 (1)踝关节扭伤:踝部软组织损伤,虽疼痛剧烈,但能行走。 (2)踝关节骨折:踝部骨裂或骨折,除剧烈疼痛外,脚不能着地,更不能行走。 扭伤处理: 1)用加压包扎法包扎局部。 2)用冰水冷敷局部,可达到止住毛细血管内出血,并达到止痛作用。 3)平时坐位或仰卧时,尽量抬高踝部,超过心脏部位,保持患部的血液供应。 注意事项: 受伤后,不能立即热敷,不能按摩,不能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如果这时采用热敷、按摩、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以后,会加重毛细血管内出血,从而加重血肿和疼痛的症状。 骨折处理: 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或送到校医院。 注意事项:(A)怀疑骨折者绝对不能随意活动伤部。

(B)立即送医院进行骨折固定。 2、静动脉出血的判别及应对措施: 1)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 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须稍加压力缠敷绷 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 血目的。 2)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1.将纱布、手帕或布带等物品放在伤口上用力按压至伤口停止出血,如条件允许应将按压的物品加热消毒。 2.将伤口置于高过心脏的位置再按压伤口可更有效止血。3.在纱布上包扎绷带包扎应松紧适宜,过紧会使血液停止流动。 注意: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肢)与骨折的处理

编号:AQ-CS-03343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肢)与 骨折的处理 Common first aid method -- treatment of severed finger (limb) and fracture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肢)与骨折的 处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1)断指(肢)处理。发生断指(肢)后,除作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指(肢),以求进行再植。保存的方法是:将断指(肢)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里,不要用水冲洗断指(肢),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指(肢)随伤员一同送往医院,进行修复手术。(2)骨折的处理。对于骨折的伤员,不要进行现场复位,但在送往医院前,需要对伤肢进行固定。 ①上肢肱骨骨折的固定。可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硬纸夹等),放在上臂内外两侧,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也可用一块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侧,中间垫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②前臂骨折的固定。用长度与前臂相当的夹板,夹住受伤的前

臂,再用绷带或布带自肘关节至手掌进行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吊在胸前。 ③股骨骨折的固定。用两块一定长度的夹板,其中一段的长度与腋窝到足跟的长度相当,另一块的长度与伤员的腹股沟到足跟的长度相当。长的一块放在上肢外侧腋窝下并和下肢平行,短的一块放在两腿之间,用棉花或毛巾垫好肢体,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扎牢固定。 ④小腿骨折的固定。取长度相当于从大腿中部到足跟那样长的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受伤的小腿内外两侧,用棉花或毛巾垫好,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固定。 ⑤脊椎骨折的固定。这种情况一般伤情较重,在转送前必须妥善固定。方法是:取一块平肩宽长木板垫在背后,左右腋下各放一段稍低于身厚的木板,然后分别在小腿膝部、臀部、腹部、胸部,用宽带予以固定。颈椎骨折者应在头部两侧放沙袋固定头部,使其不能左右摆动。 (3)处理骨折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与骨折的处理(最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与骨折的 处理(最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常用的急救方法-断指与骨折的处理(最新 版) (1)断指(肢)处理。发生断指(肢)后,除作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指(肢),以求进行再植。保存的方法是:将断指(肢)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里,不要用水冲洗断指(肢),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指(肢)随伤员一同送往医院,进行修复手术。(2)骨折的处理。对于骨折的伤员,不要进行现场复位,但在送往医院前,需要对伤肢进行固定。 ①上肢肱骨骨折的固定。可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硬纸夹等),放在上臂内外两侧,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也可用一块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侧,中间垫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②前臂骨折的固定。用长度与前臂相当的夹板,夹住受伤的前

臂,再用绷带或布带自肘关节至手掌进行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吊在胸前。 ③股骨骨折的固定。用两块一定长度的夹板,其中一段的长度与腋窝到足跟的长度相当,另一块的长度与伤员的腹股沟到足跟的长度相当。长的一块放在上肢外侧腋窝下并和下肢平行,短的一块放在两腿之间,用棉花或毛巾垫好肢体,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扎牢固定。 ④小腿骨折的固定。取长度相当于从大腿中部到足跟那样长的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受伤的小腿内外两侧,用棉花或毛巾垫好,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固定。 ⑤脊椎骨折的固定。这种情况一般伤情较重,在转送前必须妥善固定。方法是:取一块平肩宽长木板垫在背后,左右腋下各放一段稍低于身厚的木板,然后分别在小腿膝部、臀部、腹部、胸部,用宽带予以固定。颈椎骨折者应在头部两侧放沙袋固定头部,使其不能左右摆动。 (3)处理骨折应注意的问题。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36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骨折现场急救需遵循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

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

骨折的急救措施

编号:AQ-CS-03312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骨折的急救措施 First aid measures for fracture

骨折的急救措施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处理伤口。对出血伤口或大面积软组织撕裂伤,应立即用急救包、绷带或清洁布等予以压迫包扎,绝大多数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有条件者,在包扎前先用双氧水和凉开水清洗伤口,再用酒精消毒,作初期清创处理。 对伤口处外露的骨折断端、肌肉等组织,切忌把它们送回伤口内,因为已被污染,会将细菌和异物带进伤口深部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如有条件,可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暂时包扎,送到医院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二)固定断骨。及时正确地固定断骨,可减少伤者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的继发损伤,同时也便于伤者的搬运和转送。固定断骨的工具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但其长短要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处错动为准。如一时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

(三)适当止痛。骨折会使人疼痛难忍,特别是有多处骨折,容易导致伤者发生疼痛休克,因此,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片等,作止痛处理。 (四)安全转运。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将伤者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救治。转运伤者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撞伤处,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同时还要注意伤者的保暖和适当的体位,昏迷伤者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搬运伤者时,不可采取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抬法,也不应让伤者屈身侧卧,以防骨折处错移、摩擦而引起疼痛和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抬运伤者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五)多处受伤的伤者,急救应以关键部位为主。

骨折处理方法

骨折的处理方法 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无论任何状况,都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第一,不可搬动伤患。因为患部一定有内出血或淋巴液的渗出现象,如果搬动的话会使患部肿起,并且迟延治愈的时间。第二,要把患部抬高。进一步冷敷患部也很重要。万一,非移动不可时,也要先将患部固定,不让它摇动。这时可利用木板及绷带(具有弹性的)来包扎。如果折断的骨骼刺破皮肤而露出外面时(复杂骨折),就有可能因细菌的感染而并发骨髓炎。因此,需要用清洁的布包扎患部以避免和外界接触,再立刻送医急救。 一、骨折的救治 1、肘部以下骨折:用悬带将伤臂吊于肩上。从肘部至中指用加垫的夹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结可以阻止滑动,手臂抬高可以避免严重肿胀。 2、肘部骨折: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上臂与胸部捆在一起,阻止上擘摆动。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如果断肘僵直,别硬弄弯它。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3、上臂骨折: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4、肩胛骨骨折: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5、锁骨骨折:方法同上。 6、髋部或大腿骨折:下肢骨折伤员需用“八”字型绷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外肢外侧,由胯部至足踝位,用绷绳捆扎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二、如何运送骨折了的伤员?

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文章目录 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1、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1.1、积极抢救昏迷、休克患者,这是骨折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之一。 1.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合并损伤的治疗,这是骨折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之一。 1.3、开放性骨折应先清创,再进行复位。 1.4、肢体肿胀严重者,先临时外固定,抬高患肢,待肿胀消退后再复位,这是骨折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之一。 1.5、小夹板固定后,应抬高患肢和注意血运,及时调整松紧度,定期复查,这是骨折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之一。

1.6、科学功能锻炼:早期,伤后1~2周,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以肌肉舒缩形式的小幅度锻炼。中期伤后2周以后,肿胀消退,损伤组织开始修复,骨折日趋稳定。此期除上述锻炼外,逐步锻炼骨折上下的关节,并在接近临床愈合时加大活动幅度、次数及活动力量。 2、骨折的病因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3、骨折的检查 X线检查: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需的,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CT检查:对于骨折不明确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压迫脊髓神经根者及复杂骨折者均可行CT检查。 骨折预防方法都有哪些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及低钙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容易在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所以要不抽烟,少喝酒,不喝浓茶,不食用过多的高

儿童骨折后紧急处理的方法

儿童骨折后紧急处理的方法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好动的学龄前儿童很喜欢在外面跑来跑去的玩耍,然而作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出现意外。所以,今天不如就和小编来学学宝宝骨折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方法都有哪些吧。 预防儿童骨折的方法 奔跑追逐中摔倒,此时本能用手支撑身体,很容易就发生前臂或肘关节周围骨折。 玩滑梯蹦床摔伤,或者摔倒时被别的孩子踩到导致骨折的。 玩滑板溜旱冰摔伤,如果防护不足就特别容易发生意外。 自行车导致的受伤。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童自己骑自行车摔倒导致骨折,另一种是低幼儿童坐在爸爸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脚伸到轮子里被辐条挤压导致的骨折。辐条挤压不但会导致踝关节、小腿骨折,而且常有皮肤、软组织撕脱,甚至跟腱断裂。 高处坠落受伤,这种比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家长或看护者要避免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一定要有人看护。 车祸受伤。这种骨折不仅发生在被机动车碰撞的时候,坐在车内的儿童没有使用安全坐椅,而在急刹车时摔倒受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那么,如果儿童骨折了要怎么办呢? 儿童骨折的处理方法 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宝宝去医院处理,在等待急救人员赶来的时候,密切观察宝宝是否因疼痛、出血过多而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昏迷等休克的症状,这时候家长应把宝宝的头置于低位,并注意肢体的保暖。 有出血应立即止血处理,对于骨折处出血,在送宝宝去医院前,可以先用干净的毛巾压住伤口。如果出血较严重,可用橡皮筋管、橡皮带缠绕骨折的肢体,以压迫止血,但要注意每隔3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骨折的肢体缺血。

家长不要在创面上撒消炎粉、止血粉之类药物,也不要在创面上覆盖不干净的棉布。止血后应在创面上盖上无菌纱布或未用过的毛巾,防止在运送的过程中创面受到污染。如果有骨的断端暴露在皮肤外,家长不要挪动它。 儿童骨折怎么办?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对孩子的恢复是好处的哦。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 的急救是在骨折发生后的即时处理,包括检查诊断和必要的临时措施。骨折的急救很重要,处理不当能加重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形成残废影响生命。因而,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可能由于没有经验或一时救人心切,使用了一些错误的急救方法,比如:为减轻疼痛,习惯用手揉捏受伤部位,并按摩伤部等;或骨折后随意搬运、止血等不当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严重时导致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 那么如果遇到骨折等重伤病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判断是否是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严重或多发骨折及合并有其他创伤病人更易,要注意预防,更要早发现,早处理。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病人有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救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