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热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2015

甲状腺热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2015
甲状腺热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2015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治疗规范(专家共识)

浙江省抗癌协会2015年05月

近年来,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上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借助影像技术引导的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较快、重复性较好且多数不影响美观等特点,可以作为部分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法之一。

借助影像引导的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治疗为符合适应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微创治疗补充手段,部分患者能达到与手

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重视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和技术操作,有助于提高上述三种疾病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甲状腺良性结节

适应证:

需同时满足 1-2 项并满足第 3 项之一者。

超声提示良性,FNA 证实良性结节;

经评估,患者自身条件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患者主观意愿拒绝外科手术治疗的;

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自主功能性结节引起甲亢症状的;

患者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拒绝临床观察(患者要求微创介入治疗);

患者存在与结节明显相关的自觉症状(如:异物感、颈部不适或疼痛等)或影响美观,要求治疗的;

禁忌证:

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排除。

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或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位于胸骨后方(相对禁忌,分次消融可考虑);

甲状腺结节内存在粗大钙化灶;

病灶对侧声带功能不正常;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

严重心肺疾病;

二、甲状腺微小癌适应证:需同时满足以下 3 项。

超声提示单发结节,直径≤1cm,没有贴近包膜(距离>2mm),FNA 证实为乳头状癌,颈侧区没有可疑淋巴结转移;

经评估,患者自身条件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患者主观拒绝外科手术治疗的;

患者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拒绝临床观察(患者要求微创介入治疗);

禁忌证:

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排除。

颈侧区发现可疑转移性淋巴结,并经穿刺证实;

甲状腺微小癌内存在粗大钙化灶;

病灶对侧声带功能不正常;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

严重心肺疾病;

三、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适应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影像学提示转移性考虑,FNA 证实转移性淋巴结;

行规范的根治性手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转移的,或甲状腺癌根治术后颈部复发转移性淋巴结行放射性碘治疗无效或拒绝行放射性碘治疗的;

经评估,患者存在手术困难且自身条件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患者主观意愿拒绝外科手术治疗的;

Ⅱ-Ⅵ区淋巴结,每个颈部分区内转移性淋巴结数目不超过 1 枚,且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总数量不超过 3 枚;

淋巴结最大长径不超过 2cm;

转移性淋巴结能够与大血管、重要神经分离且有足够安全的操作空间。

禁忌证:

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排除。

转移性淋巴结内存在粗大钙化或液化坏死;

病灶位于Ⅵ区的转移性淋巴结,其病灶对侧声带功能不正常;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

严重心肺疾病;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相应体格检查,询问病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者,术前予相应治疗,调整身体状态;

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甲功八项、PTH、生化全套、肿瘤标记物、胸片、心电图、肺功能、喉镜、颈部增强 CT 或 MR、超声造影等;充分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患者疾病情况、治疗目的、治疗风险、当前治疗现状和替代治疗方法,并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术前、术后均禁食 6h 以上,行局麻镇痛,必要时安定镇静,以便患者更好配合;

建立静脉通路,方便静脉给药。

【操作方法】

术前对病灶行多角度、多切面超声检查,明确病灶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根据病灶大小、位置制定治疗方案和热消融模式、程序;

取仰卧位、颈部后屈过伸,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用麻醉药局部麻醉皮肤穿刺点至甲状腺前缘外周包膜;

根据病灶的位置,相应地在超声引导下以 2%的利多卡因或其稀释液在甲状腺前包膜与颈前肌群间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及隔离,随后以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 30~40ml(或加入 0.5mg 肾上腺素混合液)在甲状腺外包膜与颈动脉间隙、甲状腺后包膜与食管间隙、甲状腺与甲状旁腺间隙及甲状腺后包膜与喉返神经穿行区域、转移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间隙分离,形成安全隔离区域,以保护颈动脉、食管、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等相邻脏器及组织免受损伤;

选取安全、较近的路径,在影像(推荐超声)引导下避开颈部血管、气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消融大体积病灶推荐使用“移动消融技术”,将病灶分为多个小的消融单元,通过移动热源,逐个对单元进行热消融处理,需确保病灶于三维上能实现整体热消融。对于小体积病灶则可使用“固定消融技术”,将热源固定于病灶中持续将其热消融。

热消融(射频、微波、激光)功率输出一般需要由小至大逐步调节,具体功率输出范围及启停时间需根据具体热消融选择形式、病灶大小、病灶周围毗邻、设备厂家推荐值等情况酌情控制;

当实时超声显示病灶完全被热消融产生的强回声所覆盖,停止热消融。消融后再次行增强影像学(推荐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热消融情况,确保消融完全。

【疗效评价】

在消融前、消融后、必要时消融中分别进行病灶的增强影像学(推荐超声造影)检查,并以增强影像学结果作为消融术后即刻和消融术后随访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热消融术后即刻行增强影像学检查,观察消融病灶热毁损范围,发现残余病灶组织,及时补充消融。

热消融治疗后 1、3、6、12 月随访行影像学(推荐超声)检查观察治疗病灶坏死情况,病灶大小,计算体积及结节缩小率。术后初次随访需行增强影像学(推荐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病灶血供及坏死情况,其后随访使用可酌情考虑。治疗病灶缩小率: [(治疗前体积-随访时体积)/治疗前体积]*100%。

记录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恢复情况。甲状腺肿瘤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患者随访时需检测甲功指标及相应肿瘤标志物,包括 FT3、FT4、 TSH、TG 及 PTH 等。

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考虑术后通过穿刺病理检查判断疗效的确切性。

【注意事项】

需消融治疗的病灶术前需明确病理诊断或有相应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支持;

如患者在热消融过程中不能忍受疼痛或有明显不适,应减小消融功率或暂停消融;

注射隔离液及穿刺操作的过程中需谨慎,避免损伤颈部血管、神经等;

术中需监护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术后 6 小时内禁食,并密切监护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轻度疼痛、发热(<39℃)、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应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

少部分患者有发生声音嘶哑的可能,这当中大多数可在三个月内自行恢复,应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

因肿瘤较大或其它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消融不完全,可能需要多次或分次消融,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中转开放性手术,这些均应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

由于肿瘤的特殊性,消融后仍存在肿瘤复发增大的可能,术后需定期复查随访,这些也应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

起草专家:葛明华、徐栋

其他审阅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可敬、王平、邬一军、朱江、李明奎、李健君、陈丽羽、杨高怡、杨琛、范小明、罗定存、高力、黄品同、黄斌、蒋天安、赏金标、谢磊、雷志锴、谭卓、滕理送

浙江省抗癌协会

病例书写规范系列之甲减

病程书写规范系列之甲减 诊断依据: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女性,接近于中年起病,当时主要表现为发现右颈部肿块,经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后,肿块缩小,服药期间查甲功正常,病人自行停药。停药后2年,出现怕冷、乏力、颜面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查FT3、FT4均低,外院拟诊为“甲减”,以甲状腺片(40mg/d)替代后上述症状缓解,浮肿消退。服药2年患者又自行停药,但停药1月后(即入院前1月余),类似症状复现,并有皮肤粗糙及鼾声,查甲功FT3、FT4明显降低、TSH显著升高,再次予甲状腺片替代,1周后甲减症状缓解、浮肿消退。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当可成立。病因考虑桥本氏病的可能大。 桥本氏病:一般好发于中年女性,若已发展至甲减期,临床有典型的甲减症状,主要体征为甲状腺肿大、质地韧。实验室检查若已为甲减期,甲功提示甲减:TGA、MCA、TPOAb明显升高,过氯酸钾排泌试验(+)。甲状腺扫描放射性分布部均匀、甲状腺穿刺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该患者起病接近于中年,自诉曾有右颈部肿块,服甲状腺素后肿块缩小,本次入院体检甲状腺不肿大,未及颈部肿块。病程中查TGA、MCA均升高,行甲状腺素替代,出现甲减临床表现,予甲状腺素后甲减症状可消失,应疑及桥本氏病伴甲减。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发性甲减:诸如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或缺如、甲状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过多、甲状腺131I治疗或因肿瘤行颈部放射性治疗后、遗传缺陷致先天性甲状腺肿伴甲减、抗甲状腺药物过量、使用锂制剂、保泰松等致甲状腺肿药物、长期缺碘等均可致甲减。但该患者缺乏上述疾患的病史及相应表现,目前暂无依据。 2.继发性甲减:系由于下丘脑与垂体病变,使TSH分泌不足,甲状腺缺乏TSH的生理性刺激所致。此类患者TSH、FT3、FT4均明显降低。该患者FT3、FT4明显低,但TSH显著升高,与本病不符,暂不考虑。 3.慢性肾炎:可有乏力、颜面浮肿等表现,但尚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贫血、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实验室检查TSH、FT3、FT4均正常。该患者有乏力,颜面浮肿,然而缺乏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贫血、肾功能损害等本病特有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资料,故不支持本病。 4.肥胖:表现为体重逐渐增加,轻度肥胖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中重度肥胖者可有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

1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治疗新进展 林岩松1,李 娇1,2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北京 100730;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青岛 山东 266021 [摘要]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于2006年制定了《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以规范甲状腺结节和DTC 的诊断和治疗。2009年ATA 对该指南进行了首次更新(《2009版指南》),近几年有关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评估及处置和DTC 手术、术后131I 治疗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ATA 于2015年再次更新了指南(《2015版指南》)。该文重点针对《2015版指南》的131I 治疗相关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关键词] 2015年ATA 指南;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 治疗;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6)01-0001-12 The interpretation of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New progress in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LIN Yansong 1, LI Jiao 1,2 (1.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03,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ence to: LIN Yansong E-mail: linys@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128498.html, [Abstract ] Recently, the morbidit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has increased annually.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 published the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TC in 2006 林岩松,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副组长、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RAS6074项目中国区协调员。围绕分化型甲状腺癌病因探讨和131I靶向治疗前评估等进行系列研究,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相关论著4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5篇,其创新性内容被业界最高影响因子杂志J Nucl Med录用并得到优先发表,为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增加了来自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 《中国癌症杂志》2016年第26卷第1期 CHINA ONCOLOGY 2016 Vol.26 No.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714);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12)。通信作者:林岩松 E-mail:linys@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128498.html,

甲状腺大小正常值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甲状腺大小正常值是多少 导语:甲状腺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分泌系统,往往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甲状腺疾病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 甲状腺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分泌系统,往往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甲状腺疾病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也对身体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往往我们在做甲状腺检查的时候,医生会根据甲状腺大小正常值来判断一些疾病的发展情况,往往由于我们对医疗常识了解的不多对这些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甲状腺大小正常值是多少。 甲状腺大小正常值是多少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呈薄薄的一层,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血液供应主要有四条动脉,即甲状腺上下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外覆有纤维囊,称甲状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组织将腺体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叶,囊外包有颈深筋膜(气管前层),在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之间常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甲状腺疾病系列

甲状腺疾病系列 (↓表示降低,↑表示升高,→表示正常,→↓表示正常或降低,→↑表示正常或升高)(甲亢恢复期第一阶段,表明用药效果好,如果甲亢患者用药后FT4不能下降表明用药无效,应进行更换药物或别的治疗方案) (甲亢恢复期第四阶段,此时应结合检测TRAb,若TRAb逐渐下降,以至转阴,则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小;若治疗后TRAb持续阳性,则说明治疗效果欠佳,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出现以下复杂情况如何排除甲亢(↓表示降低↑表示升高→表示正常)

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是T3和T4。其中T4的分泌率及含量均高于T3,释放入血的比例为10~20:1。但T3的活性比T4大3~5倍。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激素,它促进甲状腺全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保甲状腺激素释放素(TRH)促使腺垂体分泌TSH;血浆中T3、T4又反馈地抑制TSH的分泌。这样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的相与作用构成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得甲状腺激素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综合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粘液性水肿。本病女性较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有增加趋势。 【临床分类】本病按起病年龄可分为三类:(1)呆小病,又称克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2)幼年型甲减,起病于发前儿童严重时称幼年粘液性水肿;(3)成年性甲减,起病于成年人。按病因亦可分为三类:(1)原发性甲减,又程甲状腺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2)继发性甲减,由下丘脑和垂体病变所引起;(3)外周性甲减,又称外周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由靶组织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引起。 【诊断要点】典型的甲减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但对早期轻症病人及临床症状不典型者,较易漏诊和误诊。而呆小病的早期诊断又至关重要,故应重视实验室检查在本病诊断中的应用。 1.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测定:在临床无症状及症状不明显的亚临床型甲减 患者,T3、T4均可在正常范围,轻症甲减,血清T4下降而T3正常,重症甲减病人的T3、T4均下降。T4作为诊断早期甲减的指标之一,其敏感性大于T3.在新生儿,常规测定脐带血清T4,可作为呆小病的筛选试验之一。为避免TBG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测定FT3、FT4。 2.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对甲减诊断有重要意义,发型甲减,血清TSH升高,而 继发型甲减血清TSH多降低。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TRH兴奋试验):如TSH原来偏高,TRH刺激后升高梗明 显表示病变在甲状腺;如原TSH降低或在正常低值,TRH刺激后TSH不增高,病变在垂体;如果原TSH正常,TRH刺激后升高,呈延迟反应,病变在下丘脑。

甲 状 腺 功 能 五 项 临 床 意 义 及 正 常 参 考 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GD):早期诊断甲亢的灵敏指标,常早于或大于T4的增高 ②T3型GD:临床上有甲亢的症状及体征,部分甲亢患者T4浓度不高,仅T3明显增高 ③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血症 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疗效评价 ⑤甲亢复发监测:甲亢治疗后是否复发,测T3比T4更灵敏 ⑥亚急性甲状腺炎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低T3综合症: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肝硬化、糖尿病、心肌梗死等都会出现低T3综合症。通过测定可了解机体自身保护系统功能状况,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③其他:当肺炎、支气管炎、严重应激反应、恶性肿瘤患者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T3会降低。 正常值参考范围: 0.70~2.40nmol/L 2、甲状腺素(T4)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T4水平明显升高,较正常高出2-3倍。 ②高T4血症:T4水平明显升高,FT3、FT4正常 ③亚急性甲状腺炎 ④高TBG血症 ⑤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疾病综合征(SES) ⑥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⑦药物 ⑧高原反应:可出现短暂的T4升高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测定TSH有升高,则对于诊断甲低更有价值,也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筛查指标。 ②缺碘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 ④低TBG血症 ⑤甲亢复发监测 ⑥危重病人 正常值参考范围: 54~165nmol/L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和最有价值的指标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甲状腺疾病会引起哪些疾病

甲状腺疾病会引起哪些疾病 甲状腺岁体积不大,对于人体而言却十分重要,一旦甲状腺发生病变,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症状,甲状腺的功能亢进,被称之为甲亢,起所分泌的激素量也增加,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的中医甲状腺科专家提醒大家而且患有了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其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疾病。 1、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年龄15~73岁,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达34年,最短仅有半个月,平均病程10.26年,男性平均病程6.65年,女性平均疗程9.15年。 2。甲状腺危象(thyrotoxic crisis,thyroid storm):也称甲亢危象,或迅速发展的甲亢或甲状腺风暴,是甲状腺毒症在病情的极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不常见,却是甲亢严重的合并症,病死率很高。在Graves病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可发生。 3.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眼病是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浸润性和炎症性眼部疾病,主要发生于Graves病人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发甲减和桥

本甲状腺炎患者。在后者仅有3%病例伴有甲状腺眼病。 4.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时,血钾常降低。周期麻痹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也可发生在甲亢症状明显时或缓解以后,本病在欧美澳等国家少见,而中国和日本均是容易发病的国家。国内报告本症占甲亢病人的3%左右,中年男性更常见。通常在对症治疗及用抗甲状腺药以后病情可以缓解。随甲亢病的复发,周期麻痹可能再度发生。 5.甲亢性慢性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甲亢时神经肌肉的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在甲亢突出的表现体重减轻表现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慢性肌病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本症发生于70 %-80%Graves病患者中,女性居多。 6.甲亢合并妊娠:本病发病可达0.8%,以Graves病最常见。 7.血白细胞减少:甲亢本身,由于末梢血管的扩张,或甲状腺激素对骨髓的影响,可以出现末梢血中白细胞相对或绝对的数量减少,临床可见血清白细胞在正常值的低限,在治疗后,随着甲亢病情的好转可上升到正常水平。 8.其它并发症: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白癜风、Addison病、糖尿病、斑秃、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随的疾病不完全相同。这些并发症在临床上均不常见。

指南共识:2017《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推荐及要点

指南共识:2017《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推荐及 要点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主要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根据2010年我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调查,以促甲状腺激素(TSH)>4.2mIU/L 为诊断切点,甲减的患病率为17.8%,其中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7%,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1%。推荐分级甲减的诊断思路(1)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思路图可知:当TSH 增高,FT4减低时考虑“原发性临床甲减”,而TSH增高,FT4正常时考虑“原发性亚临床甲减”。 (2)关于TSH、FT4和TT4:血清TSH的检测是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因为TSH的分泌对血清中FT4微小变化十分敏感,在发生甲减早期,FT4还未检测到异常时,TSH已经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室使用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TSH测定方法。建议选择第三代的测定方法,灵敏度高。 TSH每天都会在均值的50%左右波动,一天中同一时段连续采集血样,TSH的变异率达40%。TSH最低值出现在傍晚,睡眠时最高。鉴于此,血清TSH水平在正常范围的40%~50%波动时并不能反映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合型甲状腺激

素是激素的贮存和运输形式;游离型甲状腺激素则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后者不受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浓度变化的影响。结合型与游离型之和为总T4(TT4),而能引起血清TBG水平变化的因素可影响TT4结果,这时应着重看FT4。 注意排除其他非甲状腺疾病导致的TSH水平异常。比如重危患者,尤其是接受多巴胺注射或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TSH水平可低于0.1mIU/L且FT4低于正常。 甲减治疗的相关内容(1)通常需要终身替代治疗:L-T4是原发性临床甲减主要替代治疗药物,即使症状、体征消失,也要把各个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需要终身替代治疗。(2)个体化用药很关键:指南认为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成年甲减患者的L-T4替代剂量为每日50~200μg,平均每日125μg。如按照体重计算的剂量是每日每公斤体重1.6~1.8μg;儿童需要较高的剂量,约每日每公斤体重2.0μg;老年患者则需要较低的剂量,大约每日每公斤体重1.0μg;妊娠时的替代剂量需要增加30%~50%;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剂量约每日每公斤体重2.2μg,以抑制TSH到防止肿瘤复发需要的水平。 (3)调药原则:年轻患者,无心脏病史患者可尽快达到替代剂量;年龄>50岁的患者服用L-T4药物,需缓慢加药,尤其是患缺血性心脏病者起始剂量宜小,调整剂量要慢,防

甲状腺

【甲状腺解剖学特点】 甲状腺(thyroid gland)为人体内最表浅的内分泌腺体。正常成人的甲状腺形如“H”,可分为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甲状腺的两个侧叶贴附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环。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环的前方。正常人的甲状腺重约20~30g,女性的甲状腺稍大于男性。侧叶体积:高4~5cm,宽2cm,厚2~3cm。峡部宽和高2cm。吞咽时,甲状腺随喉向上下移动。但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即使在吞咽动作时亦不能窥见。 一般可将肿大的甲状腺分为三度[1]。I度肿大:凭肉眼不能确定有甲状腺肿,吞咽时可见或可扪及(相当于本人拇指末节大小)。Ⅱ度肿大:能扪及且能见到肿大的甲状腺,但肿大的甲状腺局限于胸锁乳突肌以内。Ⅲ度肿大:肿大的甲状腺超出胸锁乳突肌内侧缘。 甲状腺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甲状腺滤泡,其基本功能是浓聚无机碘和合成、分泌TH。显微镜下滤泡由腺上皮细胞环绕而成,中心为滤泡腔。腺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部位。滤泡腔内含有大量胶质体,胶质内贮存有滤泡细胞分泌的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激素的储存库。另外,在滤泡上皮旁或滤泡间的间质组织中,散在有滤泡旁细胞(也叫C细胞),分泌另一类激素—降钙素(calcitonin,CT),主要调节机体的骨代谢。 碘代谢 碘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是合成TH的必需原料,甲状腺是唯一能浓聚和利用碘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对碘有极强的聚集作用,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约10%以无机碘形式存在于甲状腺外组织。虽然腺体中的碘含量远远高出血液几十倍,每天食物中的碘仍能进入甲状腺。一般食物中的约有100-200ug无机碘化合物,经胃肠道以I-离子形式吸收入血液循环,迅速为甲状腺摄取。碘化物进入细胞后,经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产生活性碘,迅速与胶质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结合,形成一碘酪氨酸(也叫一碘甲状腺原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二碘甲状腺原氨酸,DIT)。碘化酪氨酸通过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使一碘甲状腺原氨酸(monoiodothyronine,MIT)和二碘甲状腺原氨酸(diiodothyronine,DIT)结合偶联合成具有激素活性的碘化甲腺原氨酸,即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4)。两个DIT分子偶联形成T4,一个DIT分子和一个MIT分子偶联形成T3。合成的T3和T4 分泌入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血浆中的甲状腺球蛋白(TBG)结合,以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 *缺碘时,碘化不良的甲状腺球蛋白所含的碘化酪氨酸减少,MIT较DIT相对增多,DIT 减少时合成T4的量亦相应减少,而T3的合成量相对增多。另一方面,DIT和MIT的偶联缩合反应酶系异常,亦可导致甲状腺肿或甲减。(甲减时TT4降低更明显,早期TT3可正常)

甲状腺癌的分类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一2%,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由于它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有,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绝大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来自滤泡上皮,少数可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临床上常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末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较好。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髓样癌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他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大多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性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嘶哑等。乳头状癌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部位。(2)滤泡状癌是以滤泡结构为主要组织特征的另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一1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原发灶一般是单个,有时也可是多个。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可随吞咽移动,多无痛或疼痛不明显。有时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但颈淋巴结转移要比乳头状癌为少。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3)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一10%,临床比较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病程短,发展快。大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不少病例的甲状腺几乎全被癌肿取代。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颈耳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也较常见。大多数甲状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4)髓样癌这是一种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肿,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一10%,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由于髓样癌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又起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质。如5—轻色胺、前列腺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如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症。这是由于肿瘤分泌5—经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肠道蠕动加速所致,甲状腺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切除后,这类症状可以消除。

(完整版)甲状腺治疗及饮食注意

甲状腺 甲状腺(拉丁语:Glandula thyr(e)oidea;英语: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成人甲状腺的平均重量为20-40g。甲状腺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表面结缔组织深入到腺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不明显的小叶,小叶内有很多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 (1)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 (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 病态症状 2早期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增大,出现结节,肿大严重时可出现压迫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正常,发病年龄一般在40-50岁或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史长,常合并有心脏病变/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5起病缓慢,多见于中年妇女,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而无结节,或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不对称、表面呈分叶状(酷似结节),质地如橡皮样坚韧,无压痛/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6起病与发展过程缓慢,甲状腺肿大可不对称,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广泛粘连、固定,局部有隐痛和压痛,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但局部淋巴结不肿大,多见于中年妇女/应去医院诊治,可能是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T3、T4、TSH临床意义

AIA项目临床意义—甲状腺系列: 一,甲状腺刺激激素(TSH): 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是由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分子量约为280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构成。其生理作用是与甲状腺滤泡细胞受体结合,主要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另外,甲状腺刺激激素的分泌在接受视床下部分泌的TSH释放激素(TRH)刺激的同时,还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机制调节。因此,检测TSH 浓度对判定视床下部-下垂体-甲状腺体系的机能是有效的。一般来说,TSH浓度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样本中较低,而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的样本中较高。另外,在二次性及三次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中TSH浓度都比较低,因此通过TRH试验查看TSH反应,可以鉴别上述疾病。 参考范围: TSH 注意点:1,使用的国际标准品不同,各厂家间试剂间的有不同的差异,AIA以国际标准品(WHO 2nd IRP 80/558)为标准。 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 T3(Triiodothyronine)和T4(Tyroxine)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并且受到下垂体前叶分泌的TSH(甲状腺刺激激素)调节。 另外,甲状腺激素在视床下部及下垂体发挥作用,调节TSH的分泌。对于健康人,血液中T3的浓度是T4的五十分之一,并且99.7%的T3是与TBG和白蛋白等蛋白质结合存在的。而且T3与T4相比,有速效性,作用效果也是T4的数倍以上。 T3、T4及TSH关系是很密切的,检测T3浓度可以了解甲状腺机能状态,T3与T4和TSH同样重要。 参考范围: 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T4(Tyroxine)和T3(Triiodothyronine)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其血液中的浓度受到下垂体前叶分泌的TSH(甲状腺刺激激素)调节。 另外,甲状腺激素在视床下部及下垂体发挥作用,调节TSH的分泌。对于健康人,血液中大部分T3,T4是与结合蛋白(TBG)和白蛋白等蛋白质结合存在的。并且,不与结合蛋白结合的游离型T3(FT3)只占总T3的0.3%游离型T4(FT4)只占总T4的0.03%,因为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为FT3和FT4,所以除了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甲状腺机能以外,还可用于TBG缺失、异常的特殊病例及妊娠时期、女性激素变动导致的TBG变化和肝脏机能异常引起的白蛋白激素影响。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_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_解读_外科部分

13 通信作者:李小毅  E-mail:li.xiaoyi@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128498.html,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外科部分 李小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 100730 [摘要] 甲状腺结节特别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近年来呈高发趋势。随着患者数量以及相关研究的增加,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更新了甲状腺结节与DTC治疗指南。指南中明确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减小对大多数与疾病相关的死亡、复发的风险,并降低对患者的过度治疗带来的潜在危害,而给予高危险患者恰当的治疗和监控。该文对2015年ATA《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的外科部分做一解读。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分化型甲状腺癌;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6.01.002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6)01-0013-06 The interpretation of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Surgery part LI Xiaoy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orrespondence to: LI Xiaoyi E-mail: li.xiaoyi@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128498.html, [Abstract ] The prevalence of thyroid nodules, especial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 updated the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n 2015. The aim of the new guidelines was to minimize potential harm from overtreatment in majority of patients at low risk for disea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hile appropriately treat and monitor those patients at higher risk. The updates of surgery-related contents in new ATA guidelines are interpret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 Thyroid nodules;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李小毅,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普通外科博士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普通外科专业主任医师资格。目前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疾病、胃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等方面,努力提倡并开展了规范的甲状腺癌、胃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模式,在晚期、复杂甲状腺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任C S C O 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癌症杂志》2016年第26卷第1期 CHINA ONCOLOGY 2016 Vol.26 No.1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低8例误诊分析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低8例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08T13:27:33.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凤云 [导读] 低代谢症状群和精神神经症状同时出现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杨凤云(河南省洛阳市中建二局二公司职工医院 471001)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76-01 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称甲减)症状多不典型,发病隐匿,现将我院2001-2011年来院外院和门诊误诊的8例甲减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例,女7例,年龄38岁—70岁,38岁1人例,50岁-60岁2例,60岁以上5以上例,初次就诊6月—8年不等,所有病人均无甲状腺手术及131碘治疗史。 1.2临床表现就诊时首发症状为心血管系统方面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包积液以及非特异性ST-T改变,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严重窦缓、窦停、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o-AV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o-AVB)等4例(50%);皮肤改变如双下肢皮肤多发结节、硬化、呈橡皮样改变诊断为“湿疹”1例(1 2.5%),神经系统如进行性肌无力1例(12.5%);血液系统如贫血2例(25%);其中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2例,嗜睡、记忆力减退1例。 体征甲状腺Io肿大1例,无肿大7例;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逸搏、房性紊乱性心律、Ⅱo-AVB、Ⅲo-AVB1例,严重窦缓HR35-44次/min、窦停2例,HR70-80次/min4例,HR<70次/min1例;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8g/L2例。 1.3入院时诊断冠心病、非Q波心肌梗死1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2例;冠心病、心包积液1例;营养不良性贫血、心衰1例;冠心病、窦房结功能障碍、严重窦缓、窦停、逸博、房性紊乱性心律2例,其中1例合并多发皮肤结节、橡皮样改变;格林巴利、冠心病、心律失常Ⅱ°-AVB、Ⅲ°-AVB合并胸腔积液、中度贫血1例。 1.4实验室检查均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及FT 或FT 下降8例,TSH增高8例,1例131碘检测2小时、4小时、24小时吸碘率明显减低,心脏超声检查心包积液1例,X-线检查心脏扩大3例,胸腔B超示胸腔积液1例,心电图Ⅱo-AVB、Ⅲ°-AVB交替出现1例,严重窦缓HR35次/分-44次/min、窦性停搏、逸搏2例,ST-T明显改变1例,并广泛性非特异性ST-T改变4例。 1.5治疗情况确诊后给予甲状腺片或优甲乐,症状逐渐改善,TSH下降至正常后,减量并维持,终生服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它系统疾病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2 讨论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的一种综合征,成人型甲减起病隐匿,病程发展较缓慢,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早期无心功能受累,随着甲状腺激素分泌明显减少时,心肌酶活性受抑制,黏多糖及黏蛋白沉积积在心肌在内的全所有肌肉组织,出现包括心肌间质在内的肌间质水肿,肌纤维肿胀变性甚至断裂坏死且有空泡变性,横纹肌受累明显,导致肌酶自细胞内溢出,造成以CK为主的多种肌酶增高。这些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肌假性肥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局淋巴回流减慢及黏多糖沉积等心脏受累表现即甲减性心脏病,临床上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也可出现心脏扩大、心电图ST-T改变以及心包积液等,很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心肌梗死等。在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的当今,误诊原因多为临床医师片面强调心脏本身疾患。黏多糖和黏蛋白积在横纹肌等肌肉组织中沉积,肌间质水肿、肌纤维肿胀变性,甚至断裂坏死,造成肌无力而误诊为格林巴利,皮肤结节硬化、橡皮改变误诊为“湿疹”。导致贫血原因有甲状腺激素不足,EPO分泌减少,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孕龄期女性月经量多,肠道吸收铁和叶酸障碍等有关,本案2例贫血明显。另外由于FT 分泌不足,平滑肌蠕动减,半数患者胃酸缺乏,上腹胀痛,消化道症状教明显,而误诊为消化道疾患。甲状腺素长期缺乏对心血管损害,引起动脉硬化,血流减少,脑细胞缺氧,缺糖,进而发生萎缩,退行性改变,大脑功能减退,可引起嗜睡,精神差,严重者可出现粘液水肿性昏迷。低代谢症状群和精神神经症状同时出现时,应首先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诊断思路不宽,对甲减的特殊表现及合并症认识不足,未能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询问病史不全面,片面局限于某一项检查而强调某一脏器系统本身疾病。思维定势,有低代谢并心脏损害临床表现,心肌酶增高,且按心肌梗死治疗后心肌酶学持续不降、心电图动态演变不明显等,要与甲减鉴别。我们的体会是临床医生应拓宽思路,详细询问病史,遇有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有浮肿及明显乏力、精神差,有不明原因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原因不明的长期贫血、高血脂、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不明原因的心包积液等。临床医师如果发现有低代谢症侯群均应考虑到甲减可能。 参考文献 [1]陈伯钧,苏学旭.甲状腺功能减低性心脏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440. [2]金之欣.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5. [3]刘峰.内分泌疾病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1:645.

检查中甲状腺素(T4)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查中甲状腺素(T4)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128498.html, 甲状腺素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在检查中甲状腺素(T4)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是什么呢? 甲状腺素(T4)正常值: 甲状腺素(T4):4.5~12 ug/dl。 甲状腺素(T4)检测的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1、升高: ①甲状腺中毒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甲状腺制剂、畸胎瘤、恶性绒毛膜上皮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肿瘤。 ②正常甲状腺功能:TB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症(家族性)、妊娠、新生儿、部分肝A、肝炎(急性期)、急性间歇性卟啉症、药物(类固醇类、避孕药)、抗甲状腺素抗体阳性的慢性甲状腺炎、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T4结合前白蛋白(TBPA)过多症、一过性高T4血症(急性疾病、口服胆囊造影剂)。 2、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甲状腺炎、克汀病、碘有机化障碍、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②正常甲状腺功能:TBG(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减少症(家族性)、肾病综合征、人工透析治疗、低蛋白血症、蛋白丧失性胃肠症、肝硬化、药物(睾丸酮、蛋白分化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杨酸、苯妥英钠、大伦丁、肝素)。 ③低T3综合征(重症)、甲状腺中毒症、服用T3过量。 3、T4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4增高而T3正常)。 需要检测的人群:汗多,发冷,眼突,多食消瘦,乏力等人。对于甲状腺素临床意义通过上文的简单介绍您是不是了解了.专家张紫孝指出:甲功的检查及判断不能从单一的数据下进行。

2006~2015年我院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构成分析

2006~2015年我院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构成分析目的分析我院2006~2015年来收治的甲狀腺疾病的构成特征,为本地区 甲状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住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对发病的年龄、性别、构成、顺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三位疾病分别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居第1位,且10年连续保持不变。甲状腺疾病构成有年龄、性别差异,45~54岁的患者最多,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占首次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10年间基本保持平稳。结论甲状腺疾病为本地区较常见疾病类型,近10年来住院人数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应加强宣教和积极防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thyroid diseases from 2006 to 2015,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thyroid diseases of inpatients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2006 to 2015,including age,gender,disease constitution and syn-posi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p 3 diseases were nodular goiter,benign thyroid tumor,malignant thyroid tumor respectively.Nodular goiter ranked first for ten years in succession.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age and gender among thyroid diseases.There were most patients from 45 to 54 years old and women were more than men obviously.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diseases in inpatients held steady basic. Conclusion Thyroid diseas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disease types in our area.And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s stable in recent 10 year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diseases. [Key words] Thyroid diseases;Composition;Nodular goiter;Thyroid malignancy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而甲状腺结节又包括良性与恶性[1]。建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十分重要[2]。为更好地提高临床对甲状腺疾病的重视程度,加强此疾病的认知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本次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一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地处粤东地区中心城市,服务人口二千多万人,收治的住院患者主要来自粤东地区,具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现对我院2006~2015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构成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6~2015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首次住院患者,按病种分为甲状腺机能减退(包括原发和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均为原发)、甲状腺炎(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