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研究张红艳;李波;严颍旭;王志宏【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卷),期】2014(028)005【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B组为发绀型先心病.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又按心功能分级及肺动脉高压情况分为2类.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1)除法洛四联症外,其他类型的先心病患儿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心功能Ⅲ~Ⅳ级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与心功能Ⅰ~Ⅱ级无肺动脉高压者,血浆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不仅与心功能存在明显正相关,而且对判断肺循环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50-51)【作者】张红艳;李波;严颍旭;王志宏【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 150010;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150010;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 150010;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 1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4【相关文献】1.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脑利钠肽及神经肽Y水平变化[J], 张龄幻;于艳辉;朱晓萍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杨国栋;梁秋峰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内皮素-1水平的研究 [J], 王新卫;伍伟锋;俸勇强;唐沙玲;蒋福明4.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杨国栋;梁秋峰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及预后的作用 [J], 金伶;龙兴江;杨彤;黄献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肺炎临床分析论文

小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肺炎临床分析论文

小儿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肺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合并肺炎的102例临床资料。

结果:2例死于严重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死率1.96%。

自动出院11例。

pda 7例、pda+vsd 3例、pda+asd l例肺炎治愈后行心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

vsd +asd 12例,vsd+pda+asd 8例肺炎治愈后,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其余患儿均好转或痊愈出院。

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易患肺炎,且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

3岁以下为高发年龄。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肺炎【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87-01据报道,全国每年约有lo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患儿出生,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其特点是左向右、即体循环向肺循环的血液分流,因而体循环的血流量减少,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合并肺炎及心力衰竭为其主要死因[1,2]。

为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现将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2例患儿全部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胸片证实有肺炎。

其中男57例(占55.9%),女45例(占44.1%)。

年龄:1~11岁,其中3岁以下84例(82.4%),2岁以下62例(60.8%),l岁以下18例(17.6%)。

发病季节:全年每月均有,11、12、1月最多。

体重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参考体重-2个标准差以下的有46例(45.1%),2l一三体4例(3.9%)。

因肺炎住院2次以上18例(17.6%),其中次数最多的1例因肺炎住院5次。

伴随症状:发热48例(47.1%),喘息56例(54.9%)。

1.2 心脏病类型102例患儿中室间隔缺损(vsd)34例(33.3%),房间隔缺损(asd)18例(17.6%)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12.7%),vsd+asd 12例vsd+pda+asd 11例,asd+pda 6例,vsd+pda 5 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诊治分析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以及降低病死率。

方法总结分析33例收住本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病例。

结果33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左向右分流居多,肺炎治愈22例,心衰纠正20例,14例手术治疗,5例因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改善不理想自动出院。

3例心衰控制后再次发生、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死亡。

死亡原因均为心力衰竭重及缺氧发作。

结论先心病的婴幼儿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出现早、易反复、难以控制,病死率高,如果未能早期手术治疗,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仍是降低婴幼儿先心病肺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标签: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6‰—10‰,我国每年约出生15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如未经治疗,约1/3的患儿在生后一年可因病情严重和复杂畸形而死亡[1]。

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以内发病率高,其中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为多见[2]。

各类先心病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居多,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期因肺部过度充血,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甚至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而处于危重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绝大部分患儿因难以救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或严重的缺氧而死亡。

即便存活下来的,一些婴儿也因肺血管闭塞、心肌肥厚等并发症而失去手术最佳时机[3]。

有效预防先心病患儿的出生,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处置并发症,适时选择手术时机对降低婴幼儿先心病的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了我科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年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患儿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9,女14例,年龄35天—18个月,体重3.0-11.8kg,首次住院26例,二次6住院例,二次以上3例。

甲状腺激素影响心功能的研究进展_范稣圳

甲状腺激素影响心功能的研究进展_范稣圳

甲状腺激素(TH)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以胶状质储存于滤泡腔中。

心肌细胞是TH 重要的靶器官之一。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TH 水平异常与心功能不全(heart dysfunction)\心力衰竭(HF)关系密切。

作者查阅相关文献,研究TH 对心肌细胞和心脏功能的直接影响,通过本文对近年来有关TH 影响心功能研究进行综述。

1.TH 的代谢血液循环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TH 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其中T3 同靶器官细胞核内的TH 受体(TR)的亲和力较T4 高,活性较T4 强。

组织细胞中含有Ⅰ~Ⅲ型脱碘酶,心肌组织、脑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Ⅱ型脱碘酶(DIO2)及肾、肝脏中的DIO1 可将T4 脱碘生成T3。

而DIO3 则可将T3、T4 灭活生成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和二碘甲腺原氨酸(T2)。

三型DIO 的激活都需要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SECISBP2)的参与[1]。

局部组织内TH 浓度不仅取决于血液循环中的TH 浓度,还与各组织各型脱碘酶的含量和活性密切相关。

遗传学研究提示,人群中DIO 的相关编码基因呈现遗传多态性,并与多种疾病相关[2]。

实验研究表明,当缺氧或TH 水平发生变化及HF、扩张性心肌病(DCM)、心肌梗死(MI)等心脏疾病发生时,心肌细胞DIO 的活性含量会发生变化[3-5]。

2. TH 对心肌细胞的生理作用TH的对于心肌细胞的生理作用包括通过直接激活或抑制靶基因转录的基因组效应和作用于细胞膜表面蛋白或胞浆蛋白及细胞信号通路的非基因组效应。

2.1 TH的基因组效应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一般认为,TH的受体(TR)分布于细胞核内。

人体内有主要分布于心肌、骨骼肌、骨骼和胃肠道的TRα1,分布于脑、棕色脂肪组织、肾脏和睾丸的TRα2,分布于肝脏、肾脏的TRβ1、分布于垂体、下丘脑的TRβ2等TR 的不同亚型。

TH的进入细胞核后,核内的TRα与其结合,并形成TR同二聚体或与辅助蛋白维甲酸X受体(RXR)形成异二聚体,而TR上的共抑制因子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被共激活因子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和RNA聚合酶Ⅱ所取代,以激活靶基因的转录。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重症肺炎是指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肺炎, 是儿科中的常见疾病。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 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急、进展快, 极易合并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1]。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探讨对本科2012年3 月~2013 年 3 月收治的68 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 年3 月~2013 年3月收治的68 例经诊断确诊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且排除了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其中男38 例, 女30 例;年龄4 个月~3.5 岁, 平均年龄(1.20.2) 岁。

患儿均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肝脾肿大及呕吐等症状;呼吸频率常45 次/min, 未发现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心动过速, 常高于160 次/min ;肺部听诊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音减弱, 出现心脏扩大和奔马律;X 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及片状阴影。

1. 2治疗方法首先对所有患儿施行一般治疗:①吸氧:给予低流量持续性吸氧, 应用生理盐水湿化, 浓度不超过40% ;②止咳、化痰、平喘、镇静, 必要时给予降温处理,雾化吸入药物的应用;其次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对细菌感染者选用青霉素40 mg/(kgd), 青霉素过敏者则用红霉素30 mg/(kgd), 菌必治20 mg/(kgd), 1 次/d 静脉滴注;合并病毒感染者加用病毒唑10 mg/(kgd), 1 次/d 静脉滴注。

抗心力衰竭药物应用:使用洋地黄( 西地兰:饱和剂量为0.03 mg/kg, 首次给药剂量为饱和剂量的50%, 必要时每隔6 h 再次用药, 将西地兰加入10% 葡萄糖20 ml 中缓慢静脉推注( 一般20 min) 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多巴胺和米力农,用量以0.5 g/(kgmin) 持续静脉滴注[2]。

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引言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脏结构异常,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在过去,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式相对有限,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或使用药物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米力农是一种新型靶向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和肺部病变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病历分析、治疗方案、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处理以及护理措施。

通过对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2000字】2. 正文2.1 患者病历分析患者病历分析对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我们对一名患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历分析。

患者为一名5岁男孩,起病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

患者先前接受过多次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

经过入院后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患者病历分析显示,患者存在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功能减退,加上重症肺炎的感染,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综合应对。

通过对患者病历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患者病历分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之一。

2.2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而设计的综合性治疗计划。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我们采取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42例回顾性分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42例回顾性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4 例 先 心病 合 并 肺 炎 患儿 均 为 我 院 的住 院 患 儿 , 1 , l 2 男3 例 女 1
例, 年龄 1d~3 。组 : 生 儿 1 ~2 d 6 。I : 8 O 岁 I 新 0 8 , 例 I >2 d~3 ,6 组 岁 3 例 。2 患 儿 中除 1 例 生 后 不久 发现 心脏 杂 音 或 出现 症 状 就 诊 后 4例 5 疑 诊 先 心 病 外 , 余 均 在 患 肺 炎后 就 诊 方 发 现 有 先 心 病 。 后 诊 其 最 断 中 : 间 隔 缺损 ( S 2 例 , 间 隔缺 损 ( S 1例 , 脉 导 管 未 室 V D)1 房 A D)1 动 闭( D 2 , 洛 氏 四 联 症 2 , 全 性 大 动 脉 转 位 ( G l , P A)例 法 例 完 T A)例 5 例 复 合 畸 形 (例VS 1 D合并 A D, 例VS 并P A) 编 号 】1 7 -0 4 (0 )1a- 0 7 0 文 6 4 7 22 1 0 () 0 3 - 2 2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 nD) 发 病 率 在 我 国是 0 6 万 ~0 8 万 , C 的 ./ . /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肺 炎极 易 合 并 心 力衰 竭 , 引起 婴 儿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是
由于 心 肌 节 数 少 , 肌 收 缩 力弱 , 室 顺 应 性 差 , 肌 交 感 纤 维 心 心 心 少 , 肌 收 缩 的 调 节 能 力 有 限 更 易 发 生 心 力衰 竭 。4先 心 病 肺 炎 心 () 心 力衰 竭 难 以 控 制 而且 易 反 复 。 力 衰 竭 严 重程 度 与血 管 畸 形 严 心 重程度密切相关。 文献报道 , 据 重症 监 护 室 中 , 重 症 肺 炎 中约 有 在 1 5 先心 病 合 并 心 力衰 竭 , /为 这些 患 儿 虽 经抢 救 、 护 , 监 仍有 1 4 / 患 儿 不 能 免 于死 亡 。 心 力衰 竭 严 重 、 形 复杂 者 有 2 3 且 畸 / 患儿 在 入 院 后 3 内死 亡 , 年 龄 多 在 生后 6 月 内 , d 其 个 占先 心 病 肺 炎 的2 3 右 , /左 因而 先 心 病 肺 炎 并 发 心 力衰 竭 应 是 监 护 与 急 救 重 点n。 文 中 的 】本 心 力 衰竭 患儿 均是 采 用保 持呼 吸 道通 畅 , 镇静 、 强心 、 尿 、 利 扩血 管 、 限 制液 体入 量等 综 合治疗 ,80 % 8 .0 的病 例心 力衰 竭 能够 缓解 或者 部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遗传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遗传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遗传综述)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教师教育学院生物师范(09)09110203方蓉蓉摘要: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病种。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内在遗传易感因素和外界环境致畸源共同作用所致的结果。

其中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紊乱。

本文就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因素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基因;染色体病前言:先天性心脏病(CHD)为胚胎时心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1]。

病因包括环境和遗传两个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为母体接触的化学环境、宫内感染、母亲妊娠期疾病及服用药物和高温、辐射暴露等因素。

遗传因素引起心血管疾病早在1745年就有论述,至20世纪50年代,证实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所致,并可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查确诊。

基因定位对深入研究CHD 遗传因素提供了更有用的工具。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等。

其中90%为多基因遗传,5%为染色体病,3%为单基因突变,1%~3%与环境因素有关。

[2]Ⅰ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均能引起各类综合征,将此类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染色体病。

人类染色体病中约50种有心血管异常。

大部分心脏缺损是非特异性的,个别情况下染色体异常与特定的心脏缺损相关。

有染色体病的CHD患者症状常表现为某个遗传综合征的一部分,因为即使染色体有极轻度的畸形也可使很多基因位置异常,而影响到除心脏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结构异常。

1.1 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比健康人多了1条而引发的先天缺陷。

1866年,由LangdonDown首先报道,亦称唐氏综合征。

新生儿发生率为1/800~1/600[3],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80%。

主要特征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并有特殊的面部和身体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激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变化。

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儿科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住院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先心合并肺炎心衰组,采用改良Ross标准评分法将其分为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正常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变化。

结果先心合并肺炎心衰组T3、FT3、FT4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T3、FT3水平下降程度越明显,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与T3呈负相关(r=-0.562)。

结论动态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新客观指标,对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及生长发育、机体代谢平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yroid hormones in different levels in pediatric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combined with cardiac failure due to pneumonia,and to probe into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yroid hormones levels in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al grading and cardiac function. Methods From 2012 to 2014,112 pediatric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D with cardiac failure due to pneumonia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set a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pneumonia and heart failure group.They were divided into mild,moderate,and severe cardiac failure groups based on modified Ross standard evaluation method.Forty-eight healthy children in the same period after physical examinat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thyroid hormones among group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thyroid hormones and cardiac fun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CHD with cardiac failure due to pneumonia,there were changes in thyroid hormones levels,like decrease of T3,FT3,FT4,which were display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With the severity of cardiac insufficiency,the decreases in T3 and FT3 were more significant.The severity of cardiac insufficiency was i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T3(r=-0.562). Conclusion Dynamic observation of serum thyroid hormones changes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CHD with cardiac fail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new objective index on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improving its prognosis,growth and development,and metabolic balance.[Key words] Thyroid hormone;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cardiac failure due to pneumonia;Cardiac function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心脏和(或)血管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衰的常见病因,神经激素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标志物在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

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作用,心血管系统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国内外目前对心衰时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多限于成人患者,且对伴有低T3综合征(LT3S)的重症患者给予小剂量T3/T4替代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但在小儿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测定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下两者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其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4年我院儿科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住院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先心合并肺炎心衰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52例;年龄1个月~3岁;选择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5例,室间隔缺损(VSD)2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5例,ASD合并VSD 28例,ASD合并PDA 7例,VSD合并PDA 8例。

采用改良Ross标准评分法将其分为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3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正常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个月~3岁。

各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家长均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参考第8版《儿科学》肺炎及心衰诊断标准[3],心功能分级采用改良Ross 标准评分法,先天性心脏病可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胸片及心电图超声确诊。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及心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个月~3岁者;③对临床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者。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3岁及0.05)(表1)。

2.2不同心功能分级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的比较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T3、FT3水平下降程度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4、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与T3的变化呈负相关(r=-0.562)。

3 讨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是心衰的常见病因,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调查的深入,目前心衰被认为是伴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作用,心血管系统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心功能不全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4],其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清T3、FT3水平降低,T4、TSH正常或稍减低,此临床现象被称为LT3S,也称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或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5]。

国内外目前对心衰时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多限于成人患者,且对伴有LT3S的重症患者给予小剂量T3/T4替代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小儿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随着对LT3S关注程度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SS与各种疾病关系密切[6],如脑外伤、严重肾疾病、心衰、呼吸衰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T3、FT3浓度降低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对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低血清总T3是疾病更为严重的信号,与死亡率密切相关[7]。

英国和加拿大许多研究者得出类似结论,即当左心室射血分数<45%时,血清T3水平被视为心脏复苏成功与否的标志。

Bunevicius等[8]认为LT3S是疾病严重程度和抑郁症状的一个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接受外科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应考虑LT3S的诊断及相应的术前管理。

杨丽莉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清T3越低,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越差。

因此,动态观察危重患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LT3S及指导临床医师判断重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伴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T3、FT3降低,既LT3S。

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T3、FT3水平下降程度越明显,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与T3变化呈负相关。

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衰程度的指标,测定其水平有助于对该患儿进行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心衰时发生LT3S的可能机制[10]:①心衰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枢部分的促甲状腺素活动抑制,引起TSH量减少及功能减退,从而减少甲状腺素的生成;②心衰时5′脱碘酶合成较少且活性降低,T4脱碘功能受抑制,T4转化T3减少;③心衰时机体处于高代谢水平,导致T3水平下降;④心衰时蛋白合成减少,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及血清转运蛋白减少。

对于心衰患者发生ESS时是否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11],以往认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LT3S患者是不需要的,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对于LT3S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补充小剂量外源性T3可以显著提高肺顺应性,增加冠心病患者心搏出量,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较少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对原发的心肺疾病有效,且安全方便[12],其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及减轻纤维化等而改善心功能有关[13]。

在小儿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正常生理情况下,T4按一定比例转化为T3,保持机体代谢平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存在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特别是分流量较大,合并心衰时,生长发育较同龄儿明显缓慢,体重增长尤其减慢,因而,控制心衰症状及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是内科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14],此类患儿甲状腺激素的适量应用对心衰纠正及生长发育、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