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愈率的影响
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

推广 。
【 关键词 】 细节护理 ; 婴 幼儿 ; 先天性 心脏病手 术; 肺部 感染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O 1 — 1 3 1 - 0 2 ‘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n u r s i n g e fe c t f o d e t a i l e d n u r s i n g i n t h e l u n g i n f e c t i o n
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

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摘要】目的:针对当前细节护理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幼儿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幼儿患者6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研究组30例,给予细节护理;参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参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高于研究组,参照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幼儿患者行细节护理能够更好预防其不良反应,缩短婴幼儿咳嗽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时间,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细节护理;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常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者部分发育停顿所造成的畸形,患儿出生以后可发现心血管病变。
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采取及时且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去改善手术治疗效果[1]。
细节护理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幼儿患者能够稳定其病情,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症状的改善时间[2]。
现列举60例婴幼儿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处批准同意,收集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幼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患者。
参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21±0.26)岁。
研究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36±0.24)岁。
两组一般资料的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常规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落实好患者身体清洁护理。
在手术插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具体落实。
手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湿化气道以及吸痰护理。
探析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对护理效果及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探析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对护理效果及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3T03:39:52.22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郑静[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4例小儿肺炎患儿开展研究,收治时间2021.06~2022.06。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为32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精细化护理。
郑静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4例小儿肺炎患儿开展研究,收治时间2021.06~2022.06。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为32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精细化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的症状康复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
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康复时间缩短,肺功能改善。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小儿肺炎;肺功能;康复时间小儿肺炎是儿童高发且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相较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更长,可能的危害也更大。
儿童的自主护理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导致肺炎各种严重并发症风险增大,也会导致治疗周期延长,增加医疗费用。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强调具体化护理措施的模式,能够在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
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旨在提升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4例小儿肺炎患儿开展研究,收治时间2021.06~2022.06。
以随机数表完成随机分组,各组均为32例。
对照组:男童17例,女童15例;年龄为2~12岁,平均(6.85±2.41)岁。
对照组:男童16例,女童16例;年龄为2~12岁,平均(6.77±2.36)岁。
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满足肺炎诊断标准的儿童;(2)能够与人正常或简单交流;(3)患儿自身和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

92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圆园员9 年 12 月 第 9 卷 第 35 期
(4)患儿家长沟通工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极易 合并肺炎,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 愈。加之绝大多数家长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缺乏一 定的认知和了解,所以不能理解疾病的机理及治疗 目的,因此就存在恐惧、焦虑心理,甚至会对医患间 的信任产生怀疑。所以我们需要安排专业且沟通能 力较好的护理人员与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将疾病机 理及医疗护理治疗的目的及时告知家长,取得家长 充分信任,便于我们更好更方便的开展护理工作。 针对护理人员方面:要求我院护理人员必须与治疗 医生共同合作,加强对患儿的严密监测。提前对护理 人员进行统一且规范的培训,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 认真且全面地完成护里工作。
研究对比两种模式下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 以及临床指标用时情况。 1.4 统计学
SPSS22.0 计算,计量资料用 曾依s 表示,行 t 检 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行卡方检验。两组 数据以 P 值在 0.05 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 稳定,肺部湿啰音、咳嗽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 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1。
(5)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学会正确的日常护理措 施。交代家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要注意休 息,不宜过度运动,防止过度哭闹,以免加重心脏负 担。饮食方面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提供营养 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喂养时避免过饱过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作者:钟玲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细化护理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稳定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及治愈率、2次及2次以上住院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稳定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次及2次以上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护理干预;先天性心脏病;肺炎【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前言: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到药物、病毒或遗传基因的影响,导致心脏功能及血管方面发育异常,继而形成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会出现口唇发绀、心力衰竭等症状,该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限制,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
由于心血管发生异常,先天性疾病患儿极易合并肺炎,甚至是重度肺炎,进一步增加了疾病对患儿的伤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措施,可能威胁患儿生命。
为了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做好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临床护理干预在此方面显示出了有力的优势。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部分患儿运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患者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1±1.2)岁,PDA18例,ASD9例,VSD7例,TOF9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患者年龄1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0±1.1)岁,PDA20例,ASD8例,VSD6例,TOF10例。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先天性心脏病;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36.51.0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脏器畸 形,进而影响心脏功能。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等 因素相关,患儿会以口唇发绀、心力衰竭等表现为主,患 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均会受到影响,若不能及时治疗 则会引发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发展为肺炎,进一步增加患 儿疾病治疗难度[1]。针对合并肺炎的先心病患儿要予以积极 的治疗,本次研究将针对患儿护理干预对治疗的影响进行 调查。
2 结 果
2.1 各项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时间、心率恢复 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表1 各项时间比较(x±s)
组别
肺部啰音消失 咳嗽时间 心率恢复时 住院时间
时间(d)
(d)
间(d)
(d)
干预组
4.5±0.8 2.2±0.5 0.9±0.5 12.5±1.4
对照组
7.8±0.9 5.7±1.1 1.7±0.6 16.4±1.2
P
<0.05
<0.05
<0.05
<0.05
t
6.48
5.78
4.69
8.45
2.2 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5 %,低于对照组17.5 %,P<0.05。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功能明显下降,患儿肺血容 量下降,导致肺脏功能下降,进而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 的几率也会升高,若不能及时控制患儿病情发展则严重威 胁患儿生命安全。由于患儿自主意识差,疾病治疗过程中 会出现多种因素影响患儿治疗,甚至会严重干扰治疗顺利 开展。针对性护理管理能够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和需求为患 儿制定护理计划,护理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促进患儿病 情康复。干预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时间、心率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 低,证明干预组患儿疾病康复效果更好,康复速度更快, 同时证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管理效果更好,对患儿病 情康复有利,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28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畸形疾病,这类患儿多数伴有发育迟缓、肺动脉高压等情况,导致其机体各系统功能、免疫力均较差。
对于此类患儿,一旦合并发生肺炎后,会导致其病情要比正常同龄儿童更严重,治疗更为棘手[1-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往往起病较急且病死率较高,加之患儿机体各项机能较差,因此,临床在对这类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可达到改善其治疗效果的目的[3]。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有效护理模式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68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4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3.4±0.6)岁。
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0.2~5岁,平均(3.2±0.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⑵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
①情绪管理: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年龄比较小,缺乏表达能力,因此护士很难以语言沟通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也难以借助常规的语言来安抚平复患儿的情绪。
因此,护士在对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采取抚摸、肢体接触等方式,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态度和蔼可亲,可以采取讲故事、玩游戏、玩玩具或者是播放患儿喜爱的动画片等方式来帮助患儿平复情绪,减少哭闹[4]。
②并发症预防:强化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增加监测次数,严密观察患儿的肢体血液循环情况、穿刺部位、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在此基础上,定时对患儿进行血压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先兆症状,则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③呼吸道管理:严密关注患儿的呼吸道情况,着重关注其口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0.28.083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有效护理模式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

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作者:罗娟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1期[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42例接受细节护理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常规护理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率46%,平均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187.5±23.4)h,咳嗽消失时间为(98.2±10.2)h;实验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率23.8%,平均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98.4±16.4)h,咳嗽消失时间为(46.5±6.4)h,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细节护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肺部感染[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1-131-02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已经较为成熟且得到了一定的普及[1]。
但由于患儿的免疫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加上开胸手术,气管插管等操作,使得患儿在手术后常并发肺部感染[2]。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5月~2011年3月共收治84例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对细节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42例接受细节护理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常规护理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其中房间隔缺损32例,室间隔缺损27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法洛四联症11例,所有患儿在接受手术之前,无发热、咳嗽、咳痰,听诊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等肺部感染体征,并排除肺动脉高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化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愈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01-10T10:54:16.44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3期作者:童银凤[导读] 目的:探究细化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愈率的影响。
童银凤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儿科护理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探究细化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
(P<0.05)。
结论:将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中,可促进患儿治愈,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细化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愈率;护理满意度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儿科常见疾病,多数患儿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病毒、药物、遗传基因的影响,导致心脏发育异常[1]。
因心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流向改变,作用于肺部,易诱发肺炎等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
临床研究指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期间,配合准确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治疗效果[2]。
细化护理具有严格护理操作规范,在临床护理中秉持精细化态度,临床应用反馈较好[3],因此,本次研究将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治疗中,并合理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共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3.23±0.82)岁;观察组共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3.12±0.56)岁。
本次研究为自愿参与,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呈均衡性分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行胸片及心脏彩超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存在呼吸障碍的患儿可借助呼吸机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保持患儿病房环境的舒适、整洁、安静;协助患儿选择舒适体位;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合理规划患儿家属的探视次数及时间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细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呼吸道护理:给予患儿低流量供氧,促进治疗效果;若患儿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及时清除其口腔分泌物,给予适量药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协助患儿选择半卧位,并进行面罩吸痰干预,以保证排痰顺利;监测治疗期间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并正确处理,如,出现心力衰竭时,在医嘱下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出现肺部感染时,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
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沟通,通过当面宣讲的方式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的病理机制、治疗流程、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改善负面情绪,降低对患儿情绪状态的影响;允许患儿携带喜爱的玩具,通过讲故事、播放儿童歌曲等方式,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慌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患儿交流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叙述,尽量采用儿童化的语言,与患儿拉近距离,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对患儿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鼓励患儿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使患儿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
③并发症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定期触碰患儿手脚等部位,观察是否出现肢端体温较低的情况;观察穿刺位置是否出现感染症状等。
督促患儿规律作息,鼓励其多饮水,以稀释痰液,提升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治愈率,并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①治愈标准:患儿肺炎相关症状及体征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治愈率=达到治愈标准例数/39×100%。
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儿家属填写,内容包含环境设施、质量与安全、服务态度、操作熟练度等4个方面,每项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至SSP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表示,定性资料采用检验,以(%、n)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