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下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下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201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2014?铜仁)的相反数是() A.B.C. ﹣D. ﹣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 解:的相反数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4分)(2014?铜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a2+a2=5a4B.3a﹣a=2a C.a6÷a2=a3D.(﹣a3)2=﹣a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B,根据同底数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D. 解答:解:A、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错误; B、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B正确; C、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 D、负1的平方是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4分)(2014?铜仁)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把扑克牌充分洗匀后,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A.B.C.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由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 ∴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0-2、什么是科学探究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 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 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 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 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 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 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 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 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 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能力与训练答案__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能力训练答案(2013-2014年) 出版社标准答案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课本:人教版 1山中访友 1. 汩汩挺拔清凉飞流湛蓝深深 2.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赞美和敬佩鸟儿露珠默契和情谊联想 3. 人朋友 4.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 走进山林 C ui ge yin xian chun 歌唱昭告喧闹 热爱 2山雨 1. (1)无字的歌谣远近轻重 (2)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2.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对唐王朝博西山的衰巧的无限惋惜 3.草虫的村落 1. 斑(斓)(俏)丽劳(倦)静(谧)寒(暄)(僻)静亲(戚)烘(烤) 2. (1)茂盛的森林游侠拟人作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 (2)好奇友好的攀谈略 (3)黑甲虫小圆虫细密的草茎甲虫们 3. (1),。,,。 (2)在池塘这个小小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忙碌着,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3)他们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池鳐缝针 那神态,仿佛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水蛭游泳好手 4.索溪峪的“野” 1. 2打勾 2. (1)望而生畏浩气长舒怦怦直跳 (2)拔地而起千峰万刃亭亭玉立 3. 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不拘一格的美 “水”野 野物“野”索溪的猴子调皮十足 在索溪峪的天然野性中的游客们也返璞归真 4. 怦怦直跳拔地而起亭亭玉立断臂悬崖 5. (1)翠绿欲滴柔韧纷披经冬未凋奇思妙想凝重冬天 (2)B (3)热爱和喜爱最后一段 单元自测1

1. 唱和音韵蕴含陡峭辨认静谧勤勉优雅 2. (1)情意街景苦冥凶恶作为如似 (2)生死天地生死新旧是非信疑 3. 化作春泥更护花虫声新透绿窗纱卧看满天云不动造物无言却有情 4. 无论都不但而且不但而且既也 5. (1)无 (2)无 (3)岑寂肃穆端庄圣洁 5.詹天佑 1. 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挠毅浆蔑庸崖壁惹 3. 开工重视一定压制平庸粗疏 4. 轻蔑居庸关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 国主义的强势下以及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蔑视 5. (1)最新式贫瘠枯瘦缓缓 (2)总分总 (3)第一件:毕业晚会上老师的特别叮嘱 第二件:地理课后回击对中国的嘲笑 6.怀念母亲 1. 生我的母亲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 朦胧凄凉斑马一篇爱慕蒙古妻子班级总编开幕 3. (1)屡次我的生母祖国母亲作者远居在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 (2)凄凉故乡沉默朦胧凄惨冷落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想起了故国的亲朋好友,心里有了忧愁,思念。心中也多了一丝甜蜜,一些宽心,一点安慰 4. (1)白色棕色暗蓝碧蓝 (2)怀念故乡 (3)最后一段爱国,思乡 7彩色的翅膀 1. 碧空如洗水落石出人工授粉 2. 我就相信这些小精灵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在这里安居乐业 战士们必须给西瓜花进行人工授粉 3. 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心田战士们收获西瓜后的喜悦,激动和自 豪的心情。 4. 1.第一句 2.选第2个第 1个第1个第 1个 3.无 8 中华少年 1. 三 8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能力训练 ,7年级上答案,PDF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一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同步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D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D 三、简答题 1.【考点】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学会调控情绪;悦纳自我。 【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悦纳自己。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青少年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变化;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与发展,而消极情绪则相反,青少年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解答】(1)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少年,情绪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答出小明的变化和反应很正常,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等。 (2)本题考查消除烦恼的方法,结合材料答出悦纳生理的变化;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找好的学习方法即可。 故答案为: (1)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 (2)悦纳生理的变化;寻找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寻找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回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①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②青春期有三大生理变化:a.身体迅速长高、长壮;b.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c.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A 2.D 3.B 4.C 5.A 6.D 7.A 8.B 9.B 10.B11.C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AD 填空题 15.受精卵分裂霉菌(藻类、苔藓、蕨类等)出芽营养 16.(1)压条、扦插、嫁接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能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3)提示:取一结实的塑料袋装满土,将它挂在距枝条10厘米左右的树干上,环割枝条下部后,将枝条弯下,埋在塑料袋内的土中。注意要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孔。 拓展练习 17.组织培养的优点:工业化生产(保持原物种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有利于诱导变异,培养优良品种。 缺点:使某些珍贵品种泛滥,降低其价格。(合理均可)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B 3.B 4.B 5.A 6.B 7.B 8.A 9.D 10.D11.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D 13.AD 填空题 14.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蚊蝇蜜蜂 15.受精卵、若虫、成虫 16.(1)[2]蛹(2)[4]幼虫储备更多营养以多产蚕丝(3)不科学死→蛹 拓展练习 17.(1)受精卵、若虫、成虫幼虫(2)A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D 2.D 3.D 4.D 5.C 6.D 7.C 8.D 9.D 10.B11.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CD

填空题 14.(1)①受精卵③蝌蚪⑥幼蛙⑧成蛙(2)变态发育 (3)鳃肺皮肤 15.(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①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 ②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促进孵化 ③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表7-2 拓展练习 16.上表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A 3.C 4.B 5.A 6.B 7.C 8.C 9.B 10.B 11.D 12.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BD 填空题 15.异体体内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求偶交配产卵 16.小孔进行气体交换 拓展练习 17.鸟卵的孵化、胚胎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放入胶水里的鸽蛋,因蛋壳上的小孔被胶水堵塞,所以胚胎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胚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不能继续发育,所以18天后,在胶水里泡过的鸽蛋孵不出小鸽子,而另一只能孵出小鸽子。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C 2.D 3.C 4.B 5.B 6.B 7.A 8.B 9.B 10.B 11.A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BD 填空题 14.(1)变异(2)相对性状 15.(1)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2)做对照实验(3)基因控制性状 (4)控制性状表达的基因 拓展练习 16.(1)是否有荧光水母荧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控制性状(2)白 (3)基因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17.(1)基因(2)转基因(3)青霉素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 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d《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自主导学 1.作用,F,牛顿,牛, N 2.形状,运动状态 3.大小,方向,作用点 基础练习 1.球拍,球 2.A 3.(1)受到力的作用,向前,(2)麦秆对刀刃 4.A =20N 提高练习

11.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或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3.地球,(或 10),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7.(1)G =mg = kg×10N/kg = 5N (2)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 G=5(4)不能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N (3)图略(提示:先标出最大值,再按比例标)(4)N 四、画图题 F支 24. 25.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d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自主导学 1. 作用, F , 牛顿, 牛, N 2. 形状, 运动状态 3.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基础练习 1. 球拍, 球 2. A 3. (1)受到力的作用, 向前, (2)麦秆对刀刃 4. A 5.D 6.B 7.B 8.B 提高练习 10.B 11. =20 N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2.6 2.ABCD 3.A 4.D 5.C 6.A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 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 何中心 基础练习 1.B 2.D 3.地球, 9.8(或10),

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4.A 5.B 6.B 7.(1)G =mg = 0.5 kg×10 N/kg = 5 N (2) G=5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4)不能 9.C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 2.C 3.D 4.D 5.D 6.B 7.A 8.A 9.D 10.C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 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 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2.4,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9.8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 N (3)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 构 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 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 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 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 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 ),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上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化学》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练习 1.B 2.A 3.C 4.D 5.B 6.D 7.D;A;B;B;E;C 课后练习 8.④;②;①;⑤9.(1)无;紫红;无(2)大(3)大 10.①②③;④;⑥;⑦;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课堂练习 1.B 2.C 3.D 4.D 5.A 6.(1)④①②⑥⑤③ (2)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结论点燃前石蜡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 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 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选填 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 温度最高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 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 度最高 b.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 一定含有水、 二氧化碳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7.(1)①;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

8.白;固;小于;划出痕迹;较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课堂练习 1.B 2.D 3.C 4.D 5.C 课后练习 6.空气中有水蒸气 7.氧气;二氧化碳 8.②;①;③;①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课堂练习 1.(1)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1~2mL;盖满试管底部(3)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A:铁架台B:酒精灯C:量筒D:滴管E:烧杯F:集气瓶G:滴瓶3.(1)量筒(2)集气瓶(3)铁架台(4)药匙(5)胶头滴管(6)试管(7)玻璃棒(8)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课后练习 4.B 5.C 6.D 7.D 8.D 9.④⑤;③;①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 课堂练习 1.①d;②c;③a;④b;⑤e;⑥f 2.B 3.C 4.C 5.B 6.B 7.C 课后练习 8.D 9.D 10.D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3) 课堂练习 1.A 2.C 3.A 4.D 5.D 6.C 7.D 课后练习 8.C 9.A 10.C11.D 12.

深圳七下生物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2015年春季)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A 3.B 4.C 5.C 6.A 7.B 8.B 9.C 10.B 11.B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 BD 14.AD 填空题: 15.达尔文森林古猿非洲、亚洲、欧洲 16.(1)树栖地面地形和气候的变化(2)前大脑制造和使用工具 (3)人类不但会使用还会制造工具 拓展练习 17.(1)①使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②前肢解放并使用工具。 (2)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前肢解放,双手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促使人 类大脑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适应地面环境。 第二节人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1.D 2.B 3.D 4.C 5.D 6.A 7.B 8.B 9.D 10.B 11.B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AD 14. AC 填空题: 15.(1)B 四肢(2)脐带胎盘物质(3)不对,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4)卵细胞显微镜蝌蚪游动 16.(1)[7]睾丸(2)[1]卵巢雌性激素(3)[3]输精管不会 拓展练习 17.(1)[2]卵巢(2)[1] 输卵管(3)[3]子宫新生命(4)胎盘和脐带(5)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D 3.B 4.B 5.D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CD 14.AD 填空题: 15.喉结增大长胡须、阴毛腋毛(或月经来潮乳房增大) 16.青春精液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 17.突增神经系统智力发展 拓展练习 18.(1)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青春迅速发育(3)月经遗精 (4)胚胎发育的场所分泌黏液(5)b c d (6)生理心理

初一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 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 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 1.8 X 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厘米3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一一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 ④薄膜法 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用“ m3'表示。常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 升=1分米3 1 毫升=1 量筒一一刻度均匀 刻度上密下疏 读数时 ⑤替代 1.4 温度的测量 1、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带※是老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知识能力训练六年级上册答案(2012)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记录表 答:(略) 用什么工具最省力实验记录表 答:(略) 一、填空题 1.机械是能使我们 省力和方便 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 2、我所知道的简单机械还有: 螺丝钉 、 钉锤 、 剪刀 等。 三、简答题: 1、答:螺丝钉省力。螺丝钉上有罗纹。 2、答:略 2 杠杆的科学 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什么规律? (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2)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一、填空题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2.杠杆上有 1个 很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的打“×” ) 1.用钉锤向木头里钉钉子,钉锤就是一个杠杆。 ( √ ) 2.用镊子夹取东西时,镊子就是一个杠杆。( √ ) 三、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请标出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点。(略)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用箭头分别指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杠杆类工具记录表 时间: 手向下压 的位置 靠在铁桶边缘的位置 插入盖子底下的位置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也是_杠杆 。 2.杆秤是 杠杆 类工具,提绳是 支点 ,秤盘是 阻力点 ,秤砣是 用力点 。 3.杠杆有 省力 杠杆,费力 杠杆, 不省力不费力 杠杆。 4.“四两”拨千斤,称为 省力 杠杆。 5.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省力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二、选择题 1.杠杆上,用力点到支点1米,支点到阻力点0.5米,那么它( B )。 A 、费力 B 、省力 C 、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2.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C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属于既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是( D )。 A 、钳子 B 、镊子 C 、钉锤 D 、翘翘板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的打“×” ) 1.使用杠杆时,不论支点在什么位置都能省力。( × ) 2.凡是杠杆都是用来省力的。( × ) 四:简答题 1.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答:如:镊子 属于费力杠杆,主要用来取轻小物体,使用镊子是利用了方便。 2.提绳的位置对称的最大称重有什么影响? 答:设计提绳的位置越靠近所称的重物,所称量的重物越多。 4.多观察一些工具,是不是所有杠杆的三个重要点都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答:不是,如使用钉锤起钉子时,三个重要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4.轮轴的秘密

七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练习 1.D 2 .B 3 .C 4 .A 5 .B 6 .D 7 .A 8 .B 9 .B 10 .B 能力提高 11.C 12 .C 13. (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4) 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15 .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生物。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练习 1.A 2 .A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A 10 .A 能力提高 11.D 12 .C 13 .A—b,B—c,C—a 14. (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 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 大肠杆菌。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十班级人数X 100% 拓展练习 16.( 1 )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 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 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 ⑤归类、整理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 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