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程度_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合集下载

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朱家谊[内容摘要]文章首先从声誉理论出发,阐明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也是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源动力;其次建立分析模型,以我国4275家上市公司2005 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最后得出政治关系!这种声誉源动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关键词]声誉理论;政府干预;债务期限结构一、声誉: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源动力本文所强调的政府干预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政治关系!这种声誉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一般认为,政府干预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自我决策中重要的负面影响因素。

但本文界定的政府干预是中性的,认为政府干预使得企业具有了政府背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越密切,企业越容易获得银行的信任。

因此,文中的政治关系!是指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最终控制人为中央政府(包括中央政府组成部门或机构,如财政部、国资委等)和最终控制人为地方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组成部门或机构,如国资局、财政局等)的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根据声誉理论,当司法体系无法保证债务契约获得有效地履行时,借款人的声誉会对债务契约期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银行相信其有能力最终履行债务契约,因此,这类企业与银行间的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就相对较低,债务期限相对较长;而自身不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若能从其他地方比如政府借得!声誉,将起到与企业自身拥有良好声誉相同的作用,因此,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而且可能是长期贷款。

因为:(1)债权人可以得到和企业有关系的政府直接的经济支持;(2)债权人可能被强迫为政府官员的朋友及作者简介:朱家谊(1989 ),男,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610074)。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其企业提供贷款,何况有些银行家以前就是政府官员;(3)债权人可得到一个隐性的政府担保:当具有政治关系的债务人或债权人陷入困境时,会得到政府的救济,比如政府补助等;(4)当银行被国家控制时,政府也会对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民营上市公司数据

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民营上市公司数据
财务 通孔・ 综合 2 0 1 4 年第 1 期( 下)
上市公司政治关联 、 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结构
— —
来 自民营上市公 司数据
张 舒 许 乾 乾
( 上海大学管理学 院 上海 2 0 0 4 4 4 ) 摘要 : 本文 以 2 0 0 7年至 2 0 1 1 年 中国民营上 市公 司为样本 , 实证检验 了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其债务期 限
机制 。 具有政府 背景 的民营企业在 面临财务 困境 的时候可 以获得来 自政府 的更多补助 , 可以为企业提供 隐性担保 的作用。 再次 , 税收
因素 同样会影响企业获取长期债务融资 。 税 收政 策会影 响企业债务融资 、 股权融资和股利 分配政策 , 由于债务的抵税效应 , 面临不同 的税收制度企业会采取 不同的融资策略 。 民营企业 的政治关联 有利于企业享受更优惠 的税率 , 因此 , 它对企 业长期债务融资势必会 产生影响 。 最后 ,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可 以作 为一 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减少银行 与企 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 向社会传递 了企业 良好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 传递 了企业相 当的实力和 、 规模 以及 良好的质量 , 有利 于降低银 行与企业之间的信
二、 研 究 设 计
( 一) 研 究假设
政治关联对 民营企业长期债务融资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以下方面 : 首先 , 政府 干预银行 的信贷政策为企业长期债
务融资提供直接 的便利 。 尤其是 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是 国有银 行 , 受政府 的控 制和主导。 因此 , 民营企业与政府建立 良好 的关 系 , 可 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 为 民营企业 融资提供便利 。 其次 , 政治关联可 以为 民营企业 的长期借 款提供 了隐性 担保 和法律保护的替代

债务融资结构变化趋势及行业特征分析——来自四川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债务融资结构变化趋势及行业特征分析——来自四川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比率是我通股比例与资产期限的作用并不突 出。
( 二) 债务类型结构 从债务融资 的来源角度 , 可 以将其划分为银行借款 、 公 司债券 、 商业信用和其他负债 , 它们之间的 比例即债 务类型结构 。 不 同的债务来源既是基本的融资方式 , 又是重要 的公司治理手段。 我 国企业负债主要 由银行提供 , 且银行借款普遍存在 预算软约束现象 , 使其对企业的治理效应 弱化 。 商业信用 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短期负债 , 由于我 国缺乏完善的信用环境 , 债
权人对债务人 的监督 比较困难 , 其治理效应同样较弱 。 公司债券的持有人通常较为分散 , 使得债务人违 约时难 以通过谈 避免清算 ,
因此债券融资对企业具有较大的硬约束 。不同企业 间的其他负债类型差别较大 , 考虑到可比性 , 选取各类 企业均普遍存在的应付工 资、 应付福 利费 、 应付股利项 目 作 为代表 。 对于企业必须 向职工和股东支付 的款项 , 其他 负债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存 在着较强 的治理 效应 。国内学者对于债务类 型结构 的研究相对较 少 , 但也已取得了进展 。比如 , 童盼 、 陆正飞( 2 0 0 5 ) 发现银行借 款和商业信用对投资 规模 的影 响存在差异 , 商业信用的影响程度更 大。 陈正 良、 孔兵 ( 2 0 1 0 ) 指出我国企业 的银行借款与代理 成本显著负相关 , 具有积极 的 治理效应 ; 债券融资并未 降低代理成本 , 存在弱化的治理效应 ; 商业信用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 , 具有消极 的治理效应 。
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 , 且二者呈现相互替代 关 系。 各行业的债务 融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管制型行 业的资产 负债率、 短期负债比例 、 商业信用比例较低 , 长期 负债 比例 、 银行借款比例较 高。

中国会计学14大青年才俊分布图

中国会计学14大青年才俊分布图

中国会计学14大青年才俊分布图2012-03-15中国大陆主要的青年会计学者入选标准:1、1970年以后出生;2、已在国际B以上期刊发表1篇以上论文,或已在《经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发表3篇以上论文;3、任职于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或科研机构。

统计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原红旗李增泉夏立军薛爽朱凯北京大学姜国华岳衡吴联生中山大学蔡祥辛宇清华大学谢德仁复旦大学方军雄南京大学陈冬华中央财经大学吴溪论文列表:原红旗(上财)原红旗、李海建: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第1期。

Chen K. and Yuan H.,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Vol. 79, 645-665.原红旗:大股东配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年第2期。

原红旗:上市公司配股的长期业绩,《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年第3期。

李增泉(上财)李增泉:所有权结构与股票价格的同步性——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年第3期。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孙铮、李增泉、任强:所有权安排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年第4期。

李增泉、杨春燕:企业绩效、控制权转移与经理人员变更——一项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年第4期。

公司治理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类型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类型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0 引 言
先前 的资 本 结 构 研 究 强 调 债 务 融 资 在 减 少 代 理 成 本 中
的 作 用 “] 。最 近 的研 究 认 识 到 除资 本 结 构 决 策外 , 务 融 债
部 融 资 时可 能 遇 到 许 多 困 难 。特 别 是 , 险 资 本 提 供 者 必 须 风 具 有 激 励 和 能 力 迫 使 公 司 采 用 限制 内 部 人 “ 道 ” 其 他 财 隧 和 富掠 夺 行 为 以及 因 此 确 保 其 自身 获得 资 本 回 报 的 融 资 政 策 。 重 要 的 问 题 是 : 中 国 特 殊 制 度 背 景 下 , 司 治 理 在 债 务 期 在 公 限类 型 决 策 中 的 作 用 机 理 是 什 么 ? 股 权 结 构 如 何 影 响 债 务 期 限类 型 ? 董 事会 有 多 大 的能 力 和 动 力影 响 债 务 期 限 类 型 ?

Vo .4.No. 12 1





21 00年 第 1 期
Ju a o Idsi ni en/nier gM ngm n orl f nuta E g er gE g e n aae et n rl ni ni
公 司治 理 影 响债 务 期 限结构 类型 吗?
1 理 论 分 析 和 研 究 假 设
债务 期 限 结 构 研 究 认 为 短 期 债 务 有 助 于 减 缓 投 资 不
足 ]资产 替 代 、 资 过 度 、 投 和 信 息 不 对 称 问 题 ) 。
司财 务 中 , 司 治 理 和 债务 期 限结 构 选 择 之 间关 系 是 相 对 没 公 有 被探 测 的领 域 。先 前 的 实 证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公 司 特 征 如 何 影 响债 务期 限 结 构 选 择 上 J较 少 学 者 把 目光 转 向 公 ,

公司治理环境、所有权结构与股价信息含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1997-2008

公司治理环境、所有权结构与股价信息含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1997-2008

Corporat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Evidence from China
作者: 陈兵兵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南宁530028
出版物刊名: 区域金融研究
页码: 33-3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8期
主题词: 公司治理环境;所有权结构;股价信息含量
摘要:本文运用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1997-2008年间的样本数据,实证考察公司外部的治理环境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

从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和法治水平三个方面来捕捉我国不同省区的治理环境差异,采用股价非同步性测度股价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量,并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行业指数收益率波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公司所处省区的市场化进程越快、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法治水平越高,股价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量越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环境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正向关系在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融资约束与非效率融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负债与非效率投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负债与非效率投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融资约束、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一、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概念的界定在国外文献扫,融资约束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广义意义上的,即指当公司内外融资成本存在差异时,公司投资所受到的约束。

按此定义,所有公司都可能被划分为受到融资约束,因为筹集外部资金所产生的交易成本都可能使得内外资金成本有差异;另一个则是从狭义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它是指公司投资需要外部融资,而由于资金成本较高或信贷配给难以满足其资金要求时所受到的约束。

从两种涵义可以看出,第二种涵义包含于第一种涵义的情况之中,它是由于内外融资成本差异太大,以至于公司难以承受这种成本差异而不能融通资金。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所占比例较低,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因此,本文为全面反映我国上市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状况,取第一种融资约束涵义。

这一定义为区别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差异提供了有用的框架:当一个公司的内外融资成本差异提高时,该公司就被认为受到更加严重的融资约束。

因此,融资约束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所说的融资约束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些公司受融资约束严重,表明它们的内外融资成本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融资约束主要有两个来源:非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

非对称信息是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基础,它主要表明公司外部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如果公司经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非对称信息严重,则该溢价就高;反之,则该溢价就低。

从而公司非对称信息的严重程度度量了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

即使非对称信息问题微不足道,由于新股票或债券发行的登记费用、认购费用以及其它管理费用都可能导致内外融资成本存在差异。

这即是常说的交易成本,它由搜寻成本、签订合约、保证合约的执行成本所组成。

从某种程度 1 来说,交易成本的产生是由于信息非对称和不完全引起的。

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并购价值创造——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并购价值创造——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言
尽管 国外 学者 有关 企业 并 购 的研 究 文献 已较 为 丰富 , 将这 些 理论 移 植 到 我 国 国有 企业 并 购 研 但 究 中却 出现 了“ 并购 绩 效悖论 ” “ 土不 服 ” 问题 。这是 因为 西方 国家 的企业 并 购 是基 于 市 场 等 水 的
化原 则形 成 的 , 而我 国地方政 府 出于 自身 的政绩 考 虑而 进行 “ 郎 配 ” 的企 业并 购 活 动则 往往 违 背 拉 式 了市 场化 原则 。近 年来 政府 干 预对企 业并 购 的影 响成 为 我 国学 者关 注 的热 点话 题 , 研 究成 果 主 要 其
从 以下三个 方 面展 开 。

是政 府 对并 购进 行干 预 的动 机 。李 增 泉 等 运 用 掏 空 与 支持 理 论 来 解 释 政府 对 并 购 干 预 的 动
机 , 为控 股 大股东 在公 司治 理 中存在 的委托代 理 问题 同样 适用 于地 方政府 , 他们 却忽 略 了地 方 政 认 但 府 在微 观经 济 活动 中 的监管 者身 份 。谭劲 松等 考 虑 到这 一 点 , 将地 方 政 府 的监 管 者 身份 纳 人 其研
研 究设计 , 这是 因为 本文选 取 的样 本数 据为 2 0 0 7年 至 2 0 0 9年 , 果 不考 虑 关 联交 易并 购 , 可 能会 如 则
导致 研究 结 果 的偏 误 。具 体理 由有 二 : 1 ( )国资 委 2 0 0 6年 明确发 文 鼓励 已上 市 的国有控 股公 司 通过
究; 吴雪姣( 9 5 ) 女, 庆人 , 18 一 , 重 重庆 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 院硕士研究生 , 从事公司财务研究。

9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3———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孙 铮a 刘凤委b 李增泉c(a、c: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b: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0083) 内容提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的比重越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主要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不同。

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一、引 言本文将以产权经济学为基础,实证分析制度如何影响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行为,债务期限则是债务契约的重要内容,它规范着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债务期限越长,未来的不确定性越高,风险越大,债权人在提供贷款时就会更注重外部的履约机制(Myers,1977)。

由C oase(1937,1960)、Alchian(1965)、Demsetz(1967)、Cheung(1969,1983)、Williams on(1985)、N orth(1981,1990)等发展起来的产权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并重视契约结构相对于交易成本的内生性。

例如,司法体系这种制度安排对企业所有权结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被众多的跨国比较文献所证实(La P orta等,1997, 1998)。

在我国对债权人法律保护普遍不足以及公有产权和国有银行共存的前提下,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如何影响债务契约的履行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传统上,财务学领域中对企业资本结构以及债务期限的研究主要从企业特征出发,强调企业应选择与发展战略一致或保证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债务契约。

制度环境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直到最近才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Rajan和Z ingales,1995;G emirgü 2K unt和Maksim ovic,1999;Booth等,2001;G iannetti,2003;Fan等,2004)。

虽然银行的产权性质、企业的“政治关系”(P olitical2C onnection)等众多与产权相关的制度安排对银行的借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La P orta等,2002;Faccio,2004;K hwaja和Mian,2004;Sapienza,2004;Serdar Din ,2004),但是可能受限于相关数据高昂的搜集成本,这些跨国性比较文献主要关注司法体系的影响,截至目前尚未有文献来考察产权体系这种根本的制度安排如何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

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行的分权化改革所导致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为我们研究与产权特征相关的政府行为如何影响公司的债务期限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以我国沪、深A股3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为70473055)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课题《上市公司治理评级:理论与实证》阶段性成果。

本文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但文责自负。

1999—2003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共计4433个观测点)为样本,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与债务期限相关的公司特征的影响后,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其中,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越低。

由于上市公司的总负债水平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区间差异,该结论说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较高的长期负债比重反映了长期负债对短期负债的挤占效应。

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在银行公有和企业公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下,政府干预①作为司法体系的替代机制,降低了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从而导致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在缺乏保护债权人的法律环境下仍能够获得银行长期贷款的支持;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虽然政府已经放松了对企业与银行的控制,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司法体系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企业却很难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短债常借”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机制。

本文其他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有关制度环境、企业行为与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论述相关的制度背景,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结果和敏感性测试;最后是全文的总结。

二、理论分析:制度、企业行为与债务期限结构(一)制度与企业行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自我经营、独立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整个社会经济的缩影,剖析企业行为方式、研究企业行为动机以及行为制约条件是我们掌握经济主体行为规则和特点、理解经济制度运行的先决条件。

通常认为,决定和制约企业行为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动力、利益、目标、决策、刺激、约束等;二是企业外部因素,即制度环境,主要是经营环境、市场条件、供求状况、政策法令以及法律制度等。

制度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构成了人类政治交易行为或经济交易行为的激励机制,不同的制度安排将导致不同的市场交易成本(N orth and Thomas ,1973)。

由N orth (1990)等建立的制度变迁理论甚至将制度视作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制度与企业行为由于交易成本而发生关联。

企业行为是企业作为利益主体(或潜在利益主体)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目标对外部环境或信号所做出的持续的、规范的决策或反应,成本收益原则是其基本的行为准则(周立群,1999)。

其中,成本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所面临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规范企业行为的一系列契约的形式、内容与执行。

例如,C oase (1937)率先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经济组织成本的概念,用交易成本解释了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替代方式;Cheung (1969)则将契约结构看成是企业适应外部交易成本的一种工具,不同的交易成本会产生不同的契约类型。

制度对企业行为的这种引导作用在转型国家更容易被观测。

这是因为,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企业,转轨国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更高,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制度变迁过程中自身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制度变迁对企业发展战略、投融资行为、经营决策、交易成本的影响。

正处于经济转轨期间的我国企业常常被贯以“行为短期化”、“双重依赖”、“扩张冲动”、“投资饥渴”等不理性的标签,但原因可能并非是企业的非理性,而是制度的差异。

②因为,企业行为是对制度的反应,按照成熟①②例如,通常认为我国企业只注重价格战,忽视研究、技术开发,但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欠缺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被抄袭和侵权,事后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的成本也很高。

通常认为,政府干预是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预企业自我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负面影响。

但本文对政府干预的界定却是中性的,旨在说明,政府干预使得企业具有了政府背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越密切企业越容易获得银行信赖。

市场条件衡量的企业不理智行为有可能是转轨经济条件下企业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理性选择。

(二)制度与债务期限结构债务期限之所以重要,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不同期限的债务履约成本具有不同的影响:贷款期限越长,债权人对债务人违约行为的观测成本越大,从而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较长期的债务契约对外部履约机制的依赖性更强(Diam ond ,1991,1993;Rajan ,1992)。

以往研究多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债务期限问题,发现公司资产周转期、企业成长机会、企业自身借贷信誉、企业资产风险等因素都会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Myers ,1977;M orris ,1976;Smith 和Warner ,1979;Bradley 等,1984;Harris 和Raviv ,1991;Smith 和Watts ,1992;Barclay 和Smith ,1995a ,1995b ;G oyal 等,2001)。

直到最近,才开始有部分学者关注企业外部因素即制度环境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Rajan 和Z ingales ,1995;G emirg ü 2K unt 和Maksim ovic ,1999;Booth 等,2001;G iannetti ,2003;Fan 等,2004)。

①综合这些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对债务期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债务契约的签订、执行受到法律保护程度的重要影响。

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越好的国家,契约在事后越容易得到执行,契约的事前签约成本也越低,因此企业长期负债会较多。

与长期借款相比,由于短期借款使得债权人更容易控制债务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法律保护薄弱、外部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容易获得短期借款。

其次,税收因素同样可能影响企业债务契约。

这是因为,企业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以及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会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由于债务具有明显的抵税作用,面临不同的税收制度企业就会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签订不同的债务契约。

最后,通货膨胀也是影响债务契约顺利签订的重要因素,不断变动的通货膨胀率将提高借贷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

因此,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通常对应着较短的债务期限。

然而,上述国家间的比较研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不容易控制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

制度分为正式制度(法律、政府政策法规等)和非正式制度(诸如风俗习惯、声誉机制、道德水平、文化等)两种,两者都对保证契约的履行起到重要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式制度比正式制度还更为重要,且正式制度的缺陷至少还可以部分地通过非正式制度的运行得到弥补(林毅夫,1994)。

因此针对具有相同社会规范、风俗习惯、道德水准等非正式制度,正处于制度变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同一国家的内部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与国际间比较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更多地关注在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整体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行为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三、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产权经济学强调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对契约结构的替代性影响。

其中,声誉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私人履约机制。

当司法体系无法保证债务契约得到有效地履行时,借款人的声誉会对债务契约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银行相信其有动力(能力)最终履行债务契约,因此这类企业与银行间的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就相对较低;当然,自身不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若能从其他地方获得担保或者“借得”声誉,将起到与企业自身拥有声誉相同的作用。

②本文认为,在银行和企业产权公有的制度环境下,“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

这是因为,由于与政府的关系更①②在我国,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更容易从银行取得借款;上市公司担保借款现象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