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内容充实]

合集下载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
减少药物依赖:神பைடு நூலகம்阻滞疗法可以减 少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药物副作用
缩短康复时间:神经阻滞疗法可以缩 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汇报人姓名
症发生
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防止感

密切观察患者反 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准确定位神经阻 滞部位,避免损
伤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
过度劳累
控制注射剂量, 避免药物过量或
过少
定期随访,监测 治疗效果和并发

3
神经阻滞疗法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感染:神经阻滞过程中可能发生感染,导致 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演讲人
目录
01. 神经阻滞疗法概述 02. 神经阻滞疗法操作 03. 神经阻滞疗法并发症 04. 神经阻滞疗法案例分析
1
神经阻滞疗法 概述
基本概念
神经阻滞疗法:通
1
过注射药物阻断神
经传导,达到缓解
疼痛、改善功能等
目的的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部位:包
2
括周围神经、脊神
经、交感神经等。
药物种类:包括局
3
部麻醉药、非甾体
抗炎药、皮质类固
醇等。
注射方法:包括直
4
接注射、神经根注
射、硬膜外注射等。
适应症:包括慢性
5
疼痛、神经损伤、
肌肉痉挛等。
并发症:包括感染、 6 神经损伤、药物过 敏等。
治疗原理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通过阻断神经 传导来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到神经 周围,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 轻或消除疼痛。

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联合激痛点灭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联合激痛点灭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联合激痛点灭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王亚峰【期刊名称】《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年(卷),期】2024(13)2【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联合激痛点灭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3年3月—9月于上海松江区泗泾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CSR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

治疗组(A组)行选择性颈神经根+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联合激痛点灭活,对照1组(B组)仅行选择性颈神经根+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对照2组(C组)采用颈部牵引+药物治疗。

治疗后第1、4、12周随访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比较三组患者随访时颈部、上肢疼痛或不适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

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1、4、12周,各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2)治疗后组间比较: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后12周,A组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

提示A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B组和C组。

结论采用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联合激痛点灭活治疗CSR,两种疗法相辅相成,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且具有起效快、疗效持久的特点。

【总页数】4页(P142-145)【作者】王亚峰【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治疗腕管综合征2.激痛点关刺联合中渚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3.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临床研究4.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拇长屈肌激痛点灭活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5.超声引导颈2神经根阻滞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短期临床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
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旨在总结这一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和效果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神经阻滞的原理是通过注射药物或应用电刺激等手段,阻断或减轻神经传导,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控制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上,神经阻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运动神经元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的治疗。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神经根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神经性疼痛、癌症疼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

对于这些疾病,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神经阻滞时,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包括准确定位神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控制注射技术等。

此外,医生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神经阻滞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神经阻滞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神经阻滞工作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神经阻滞疗法介绍[指南]

神经阻滞疗法介绍[指南]

神经阻滞疗法介绍
神经阻滞是直接在神经干、神经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
信号传导,神经阻滞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阻滞两种。

利用神经阻滞为主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疼痛以及做出疼痛病症的预后判定,称为神经阻滞疗。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 1.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2.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治疗范围选择性强。

4.治疗作用迅速。

5.不良反应小。

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调理引起疼痛的局部环境,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神经阻滞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常见应用 1.三叉神经阻滞疗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

2.舌咽神经痛阻滞疗法,适用于咽喉部的诊断和治疗。

3. 面神经阻滞术适用于治疗面肌痉挛。

4. 颈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枕后神经痛。

5. 臂从神经阻滞术,适用于颈部软组织痛,颈部鞭打痛,颈肩综合征及肩周炎。

6. 肩周炎周围痛点阻滞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7. 胸部神经阻滞术,包括肋间神经阻滞术和胸椎旁脊神经根阻滞术。

8. 腰骶部神经阻滞,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
神经痛,急性腰肌损伤和腰椎骨质增生。

9. 硬膜外神经阻滞。

10. 骶管治疗。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刘扬【期刊名称】《巴楚医学》【年(卷),期】2018(000)004【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及术式选择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诊治经过,定位诊断组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神经根及责任节段,根据神经根阻滞后疼痛缓解程度制定手术方案;未行定位诊断组在临床诊断明确后,即对相应腰椎节段进行减压融合手术。

两组患者进行JOA评分和Nakai分级,比较融合节段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定位诊断组Nakai分级优良率90.16%,非定位诊断组Nakai分级优良率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定位诊断组的融合节段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未行诊断定位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是明确责任节段较准确而有效的方法,可减少融合节段的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了对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节约了医疗资源。

【总页数】4页(P42-45)【作者】刘扬【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老年人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J], 刘侃;吴闻文;李利;任东风;唐家广;王华东2.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诊治中的应用 [J], 陈志明;马华松;吴继功;邵燕翔;谭荣;张乐乐3.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J], 刘扬4.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位诊断价值 [J], 徐江; 郭团茂5.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J], 陆惠根;胡旭琪;潘学康;陈宝;周晓;俞叶峰;戴加平;陈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甘肃医药 2 0 1 5年第 3 4卷第 8 期
G a n s u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5 , V o 1 . 3 4 , N o . 8
选 择 性 神 经 根 阻滞 治 疗 带 状疱 疹 后 神 经 痛 的 临床 观 察
耿 小 龙 【 摘要】 目的: 观察选择性 神经根阻滞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的治疗效果 。方法: 7 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患者 , 随机分成两组 : A
足 部斜 位 2 0 。 透视 , 显示 患 侧 最 明显椎 间孔 透视 角 , 确
烧灼痛或撕裂样或针刺样 或刀割样痛 , 疼痛发作 时致 患 者 疼痛 难 忍 、 睡眠质量下降 、 且 伴 有 有 焦 虑 和 抑 郁 情绪 。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采用药物治
疗, 包 括 神 经 营养 药 、 止痛药 、 激 素 以及 抗 抑 郁 药 , 但 治疗 及止 痛效 果均 都不 满意 。甘肃省 第 二人 民医 院疼 痛科 自 2 0 1 2年 以来 采 用 D S A引导 下选 择性 神 经根 阻 滞 联合 常规 药 物治疗 带状 疱疹 后神 经痛 。本文 比较 常 规 联 合 药物 治疗 及 选 择性 神 经根 阻 滞 + 联 合用 药 治 疗 两 种 治疗 方 案 治疗 P H N 的镇 痛 效 果 、 伴 随 症状 , 并 观
统 性疾 病 。所 有 的患者 均无选 择 性神 经阻 滞禁 忌证 。
1 . 3 治 疗 方 法
通带状疱疹发病人群中为 2 0 %,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
上升 , 有统计 显示 5 0岁 以上老 年人 是带 状疱疹 后 遗神 经痛 的主要人 群 , 约 占受累人 数 的 7 5 %左右… 。 P HN属 于较 剧 烈 的顽 固性疼 痛 ,呈 典 型神 经 病 理性 疼 痛 , 为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分析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分析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腰椎功能也得到良好恢复,组间所有数据差异经计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腰椎功能。

【关键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介质;炎症介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193-0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腰痛或下肢放射痛及麻木,因此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是目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取的治疗方式,并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核实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详细分析了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中有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55.5±3.2)岁;对照组中有1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55.0±3.1)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牵引及经穴推拿等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行C臂定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从标记点将将穿刺针逐层穿刺至靶点(C臂透视前后位针尖位于椎弓根下方外侧缘,侧位位于椎间孔后外1/4),用碘海醇注射液各1ml造影,C臂下神经根走向显影。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精准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意义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精准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意义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精准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意义赵光宗;彭振宇;李世芳;李小勇;陈晟民【期刊名称】《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26)1【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LDD)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的36例多节段LDD患者。

根据术前是否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分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组(SNRB组)与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组(非SNRB组)各18例。

SNRB组患者术前行SNRB,明确目标节段后行相应节段的减压融合内固定;非SNRB组患者因为术前目标节段不明确,依据MRI采用预防性减压融合内固定。

对比两组患者组内术前与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

两组患者组间比较住院时间及费用,以探讨SNRB的临床意义。

结果36例多节段LDD患者均成功手术且获随访,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4.1个月。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优于术前,SNRB 组住院时间及费用低于非SNR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SNRB 可提高多节段LDD目标节段的准确性,术前通过SNRB定位目标节段,在达到可靠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少预防性减压带来的手术创伤,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总页数】3页(P24-26)【作者】赵光宗;彭振宇;李世芳;李小勇;陈晟民【作者单位】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7【相关文献】1.改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神经根封闭术在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长节段固定矫形选择性减压中的意义3.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复杂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精准定位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4.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辅助定位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