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苏醒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麻醉并发症及原因

麻醉并发症及原因麻醉并发症是每一位麻醉医生都不愿意碰到的事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又难以完全避免。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见到的一些麻醉并发症并分析一下发生原因。
一、低血压病因:1、监测失误。
2、患者因素。
低血容量、静脉回流障碍、胸内压力增高(如张力性气胸)、过敏、栓塞(气栓、血栓、骨水泥、脂肪、羊水)、全身严重感染、原发性泵功能衰竭等。
3.医源性因素。
麻醉过深、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全脊麻、用药失误或过量等。
二、高血压病因:1.儿茶酚胺过量。
如麻醉深度不足(尤其探查或麻醉苏醒期)、缺氧、高碳酸血症以及病人焦虑、疼痛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
2.药物作用。
见于血管收缩药物的全身吸收、反跳性高血压、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同麻黄碱合用可致严重的高血压反应)等。
3、容量过多。
4、基础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颅内压升高等。
5.其他。
主动脉阻断、膀胱膨胀等。
三、心律失常病因:围术期心律失常很常见,其原因可能有交感神经兴奋、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心肌缺血、原发性心脏疾病、颅内压增高、药物中毒和恶性高热等。
一般房性早搏和偶发性室性早搏常不需治疗,当有恶性心律失常时应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开始治疗。
四、低氧血症病因:1、外部原因供氧浓度低或中心氧源及输氧管道故障,呼吸环路泄漏等。
2.气道梗阻误吸、舌后坠、喉痉挛、气管导管梗阻、填塞物和牵张器的压迫等。
3.通气不足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枢性呼吸动力削弱、呼吸肌功能的障碍,支气管痉挛、肥胖病人、胃胀气、胸腹部包扎过紧等。
4.换气功能障碍肺不张、肺炎、肺水肿、肺栓塞等影响肺泡表面气体交换过程的病理状态及肺泡通气/灌注比例失调等。
5.氧输送与释放障碍心脏右向左分流、贫血、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等。
6.氧耗增加如感染、恶性高热等高代谢状态五、高碳酸血症病因:1.通气不足(1)呼吸中枢抑制:源于麻醉药物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全麻术后恢复期间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处理对策39

全麻术后恢复期间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处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全麻病人恢复常见的并发症及有效的处理对策;确保全身麻醉患者安全恢复。
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进行全身麻醉的2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66例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占99.3%,2例患者转入ICU,占0.7%。
术后寒颤13例(4.9%)、术后恶心呕吐9例(3.6%)、循环不稳定16例(6.0%)、苏醒推迟2例(0.7%)、低氧血症13例(4.9%)。
结论全麻患者术后2小时内是发生意外和并发症的高峰期,发生因素较多,具有不确定性,及时找出病因并去除病因和及时对症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麻恢复期并发症处理对策大多数患者全麻术后都能很快的苏醒过来,使病人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是手术麻醉时进行的重点之一。
现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麻醉恢复室 286例患者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PACU患者最多见的并发症产生的因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以降低患者全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缩短恢复时间。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进行全身麻醉的268例患者,其中女性占55.2%,男性占44.8%,年龄在6-78岁之间。
麻醉方式有;全凭静脉麻醉192例(71.6%)、静吸复合麻醉76例(28.4%)。
在病人进入恢复室之后应尽快进行面罩吸氧,同时监测患者心电图(ECG)、呼吸频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对患者的意识清醒度进行判断。
268例全麻恢复患者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在15min~240min,平均停留时间45min。
1.2 观察指标呼吸系统并发症:检察呼吸频率、呼吸种类、有无支气管痉挛或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时刻关注氧分压,循环系统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主要是评估意识状态,运用Ramsay镇静评分法:烦躁、不安静为1分;安静合作为2分;嗜睡服从指令为3分;睡眠可唤醒为4分;呼吸反应迟钝为5分;深睡唤之不醒为6分。
全麻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通气量不足
▪ 麻醉期间发生通气不足时,主要表现为CO2潴留;而恢复期发生通 气不足,除CO2潴留外,还可发生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 mmHg,同时pH小于7.30。
▪ 颅脑手术的损伤、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的残余作用, 是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应以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直到 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必要时以桔抗药逆转。
高热、惊厥和抽搐
▪ 常见于小儿麻醉。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 温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对高热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抽搐甚 至惊厥。一旦发现体温升高,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特别是头部 降温以防发生脑水肿。
▪ 恶性高热表现为持续肌肉收缩,PaCO2迅速升高,体温急剧上升 (1 ℃/5 min),可超过42 ℃,病死率很高,应提高警惕。最容易 诱发恶性高热的药物是琥珀胆碱和氟烷。
高血压
▪ 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 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都应 根据原因进行适当治疗。
▪ 处理原则:有高血压病史者,在全麻诱导前可静注芬太尼3~5 μg/kg,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术中根据手术刺激的程 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麻醉深度。对于顽固性高血压者,可行控制性降压以维持 循环稳定。
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②弥散性缺氧:多见于N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O后应吸纯氧5~ 10 min。 ③肺不张:因分泌物过多或通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 大范围肺不张可表现顽固性低氧血症,胸片可见肺萎陷,应以纤维 支气管镜吸痰,严重者应以PEEP治疗。
低氧血症
④肺误吸入: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pH低于2.5, 容量大于0.4 ml/kg者危险性明显增加。轻者对氧治疗有效,严重者 应行机械通气治疗。 ⑤肺水肿:可发生于急性左心衰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治疗包 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及机械通气治疗。
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 】 R 6672—7193(2010)06—1064—03
Doi:10.3969/j.issn.1672—7193.2010.06.012
Causal AnaIysis of and Treatm ent for Comm on Com plications Occurring in the Patients from t h e
采 用 喉罩全 麻 ,病 人在 手术 室 内拔 出喉 罩送 人 恢 复室 外 ,其 余均 带气 管插 管 人 室 。人 室 病 人 常规 监 测 ECG、SPO:、HR、R、T,必 要 时 行 有 创 血 压 监 测 。常 规 吸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并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必要的 镇 痛 、镇静 、肌松 拮抗 药等 处理 。 1.2 观 察指 标 血 压 低 于术 前基 础 血压 的 25%为低 血压 ;高 于基 础 血压 的 25%或 ≥140/90 mmHg则为高 血压 ;心律失常 :人室后 发生 的房性 、室性期前收缩、 心房纤颤(统称为心律紊乱),心率 ≥100 ̄/min为心 动过 速 ,≤50次/min为 心 动 过 缓 【1I2】。记 录拔 除气 管导 管后 有无 喉及气 道痉 挛 、舌 后 坠 以及 恢 复期 有无 恶 心 、呕吐 、躁 动 、寒 战 、苏醒延 迟 (苏 醒 时间 >60r ain) 等 并发症 。
incidence o f the e o mpl ications was 31.63% .The most frequent complicat ions wer e u n stable circulat ion,arrhythmia,gl esso c oma, ̄ nausea and
vomit ing。shivering and restlessness.T h e cause Wa s a sso c iamd mainly with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 being not good enough,impe rfect anes-
全麻术后恢复期间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度( s P o 2 ) , S P 0 2 < 9 0 % 表示有低氧 血症 ; ④ 中枢神 经系统变 化。密切观察 患者意识状态 , 采用 R a m s a y 镇静评分 : 如患者全麻 术后超过 2 h 、 镇 静评 分I >5 分为苏醒延迟。⑤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寒颤 ; ⑥恶心呕吐情况。
3 1 %。
全 麻主要是通 过吸入 、 静 脉给药 、 肌注等一些 手段来达 到 中枢神 经 抑制 , 消除患者手术疼 痛 , 消除其 恐惧, 保证手术的顺 利完成 的 目的。 全身 麻 醉术后 由于各种麻醉药 、 性镇痛 药以及肌松 药的残余作 用 , 使患者 在 麻醉恢 复期容 易发生 呼吸系统、 循环 系统 、 中枢 神经系统并 发症。 为了保 证手术病人术后安 全、 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 笔者对 医院麻醉 科 2 0 1 1 年 1 月至 2 0 1 4 年 恢 复情况 进行 回顾性 分
2 0 1 5 年4 月
第 1 4 卷 第4 期
今 日健康
J I N RI J I AN KANG ・95 ・
Ap il r 2 01 5 Vd. 1 4 No . 4
全 麻 术 后 恢 复 期 间 常见 并发 症 原 因分 析 及 防治
李 航
( 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云南
澜沧 , 6 6 5 6 9 9 )
【 摘 要】 目的: 探讨全麻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降低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 对医院麻醉科 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4 年1 2月的 6 4 8 例 患者在 全身麻 醉后恢 复情 况进行分析。结果 : 6 4 8例患者 , 发生并发症 1 1 1例 , 发 生率 1 7 . 1 3 %。 其 中, 循环不稳定 3 3例( 5 . 0 9 %) 、 苏醒延迟 1 8 例( 2 . 7 8 %) , 低氧血症 3 6 例( 5 . 5 6 %) , 恶心呕 吐 1 5 例( 2 . 3 1 %) , 寒颤, 9例( 1 . 3 9 %) 。结论 : 通过原 因分析 , 针对 性进行预 防及 处理 , 对原 因・ 不明者进行相应的对症 处理 , 待 患者 呼吸循环稳 定、 意识 清醒 , 各种反射恢复 正常才可安全返 回病房 , 保 证
麻醉苏醒恢复延迟原因及对策

手术类型
复杂手术、大手术等可能 导致苏醒延迟,因为手术 创伤大,对机体的影响深 远。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麻醉药物 在体内的蓄积越多,苏醒 时间相应延长。
术中失血
大量失血可能导致患者血 容量不足,影响麻醉药物 的代谢和排泄。
麻醉因素
麻醉药物种类
麻醉管理
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对苏醒时间的影 响不同,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苏醒延迟。
03 麻醉苏醒恢复延迟的危害
对患者的危害
生理功能受损
麻醉苏醒恢复延迟可能导致患者 生理功能受损,如呼吸、循环、 代谢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时甚至
可能危及生命。
并发症风险增加
延迟苏醒可能增加患者发生各种 并发症的风险,如肺部感染、深
静脉血栓、谵妄等。
心理影响
长时间的麻醉状态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问
未来研究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量,提高研究 的普适性和代表性;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 和麻醉方式,探讨更为精细化的管理策略,以进一步 提高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此外,随着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可以探索将 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麻醉苏醒恢复的监测和管理中, 实现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02 麻醉苏醒恢复延迟的原因
患者因素
01
02
03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对麻醉药物 的代谢和排泄较慢,容易 出现苏醒延迟。
术前状况
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 紊乱等术前状况可能导致 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 降低。
合并疾病
如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 疾病等,可能影响麻醉药 物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苏 醒延迟。
手术因素
麻醉苏醒恢复延迟原因及对策
麻醉后恢复室的管理及并发症处理ppt课件

33
麻醉恢复期发生高血压的标准
收缩压>190mmHg、舒张压>110mmHg。 超过术前基础血压的25%。
精选课件PPT
34
高血压的处理
止痛。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oria,
PCA) 静脉(V)、肌肉(M)注射 局部区域感觉神经阻滞
精选课件PPT
5%碳酸氢钠,局部麻醉药和血浆代用品等)。
精选课件PPT
12
进入PACU的标准
全麻术后未苏醒或苏醒不全病人。 术毕病人清醒、但呼吸循环不稳定者。 区域阻滞不全,术中辅助较深静脉麻醉的病人,或
阻滞麻醉发生并发症(局麻药进入静脉、气胸)或 手术需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者(阻滞平面在T4以上)或呼 吸循环尚未稳定者。
碳曲线评分正常,PetCO2<45mmHg,无支气管 痉挛现象,SpO2>95%(吸空气条件下)。 距末次肌松药使用时间>1小时,并已行肌松拮抗。 肌松监测TOF比值>75%。
精选课件PPT
16
麻醉后恢复评分表(Aldret)
观察指标
评分
肌力 呼吸
0 无肌体活动 需辅助呼吸
1
2
能活动二个肢体, 有限地抬头
◦ Granisetron(枢星、格兰西隆)3mg溶于 0.9%Nacl20CC静脉注射。
精选课件PPT
23
全麻神经肌肉阻滞恢复不完全、舌后坠、喉痉挛 和气道水肿、颈部手术切口血肿压迫引起静脉和淋巴 回流受阻造成严重水肿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声带麻痹导 致误吸。
精选课件PPT
24
上呼吸道梗阻的处理
头部后仰,同时托起下颌骨放入口咽(鼻咽)通气 道或喉罩。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知觉,减少疼痛和不适。
然而,全身麻醉也可能带来一些意外和并发症,了解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1. 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呼吸暂停、呼吸道梗阻、肺炎和肺不张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刺激、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3. 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中知晓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4. 消化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误吸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5.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如低血糖、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6. 感染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感染可能由手术切口、导管插入、麻醉药物等引起。
二、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的处理1.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呼吸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呼吸暂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于呼吸道梗阻,应立即调整气管导管位置或使用其他通气设备。
对于肺炎和肺不张,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低血压,应给予液体复苏或使用升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应给予降压药物,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对于心律失常,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3.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神经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应给予认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