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西藏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和饮食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和饮食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和饮食藏族传统服饰和饮食在布达拉宫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座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宫殿是藏传佛教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和传统的象征之一。

由于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其传统服饰和饮食受到了地域特点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风格。

一、藏族传统服饰藏族传统服饰丰富多样,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是“藏袍”。

藏袍是一种宽大而华丽的长袍,通常由羊绒、牦牛绒或其他精选的动物毛制成。

藏袍的款式和颜色也反映了不同社会身份和场合。

举例来说,白色和红色通常是士人或高级官员的代表颜色,而蓝色和棕色则是普通人民的贴身颜色。

此外,藏袍的领口和袖口装饰有绣花、镶边和珠宝等细节,以展现出丰富的民族风格和传统工艺。

此外,藏族男性通常还会佩戴具有象征意义的头饰,如“公巾”、“行巾”和“纸帽”。

公巾是指一种由纱线编织而成的头巾,代表着男子成年以及家长的身份。

而行巾是指一种带有绣花的头巾,通常由母亲为儿子制作,以祝福他们平安出行。

纸帽则是一种用纸折叠成的头饰,多用于象征性活动和节日庆典中。

二、藏族传统饮食布达拉宫周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藏族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高原地区的一部分,布达拉宫以独特的高原农牧业为基础,发展出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

在藏族传统饮食中,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藏族人民喜欢将牛羊肉烹饪成各种美食,如羊肉火锅、炖牛肉、烤羊排等。

此外,酥油茶也是布达拉宫地区的传统饮品之一。

酥油茶是由青稞面、酥油和盐制成的浓郁茶汤,不仅能提供热量和能量,还可以帮助适应高原环境。

同时,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素食在布达拉宫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

藏传佛教鼓励人们不杀生,因此许多藏族人民都信奉素食主义。

在布达拉宫的传统餐桌上,蔬菜、水果和谷物等成为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除了以上提到的核心食物,藏族人民还以制作奶制品和糌粑为特色。

奶制品主要包括酸奶、酥油和奶茶等,而糌粑则是一种用青稞面制作的传统食物,通常搭配酥油茶一起食用。

浅谈康南地区传统藏族饮食特点

浅谈康南地区传统藏族饮食特点

浅谈康南地区传统藏族饮食特点1传统的藏族饮食文化藏区一贯给世人一种神秘的印象,在这个称之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居住着我们热情好客的藏民族,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塑造了独特而灿烂的人文文化。

其中,藏民族传统的餐饮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

藏餐在长久历史的变迁中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及完整的系统。

藏民族在特殊的居住环境下与周边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

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瞩目。

(1)藏族饮食结构中的几大元素主食藏族以糌粑、面食为主食糌粑可以分为青稞、豌豆、玉米、燕麦糌粑,分别用青稞、豌豆、玉米、燕麦炒磨而成青稞糌粑最为普遍。

糌粑的吃法有三种;一种是搓成坨食,先在碗中放少许清茶、奶茶,然后放糌粑。

用手在碗中捏成团即可食用,俗称“挼糌粑”。

另一种是调糌粑汤。

在碗中放一点清茶、奶茶,放入少量糌粑,用手指或筷子等调和成糊状即可;还有一种是舔“卡提”。

在碗里先放半碗糌粑,用手指背将糌粑压紧,然后盛清茶或酥油茶、奶茶,喝完茶,将茶泡湿的一层用舌头舔掉,周而复始直至将糌粑舔碗。

多数在早餐时这样吃。

也有放酥油或奶渣、奶饼和着吃的。

面粉分荞麦面粉、玉米面粉。

荞麦面粉可以炕饼,也可以做荞面“搅团”。

玉米面粉用来做馍馍,做“搅团”或蒸“面饭”。

麦面粉主要用来做馍馍、锅快、面皮。

还有把刚收割的青稞和麦子捣碎去掉皮,合上牛肉或骨头炖熟喝。

麦面粉的吃法有很多,尤其是内地饮食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传统饮食内容。

肉食藏族的肉食主要为牛肉、羊肉、猪肉三种。

在牧区,牛肉,羊肉既是主食,也是副食。

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大多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子,用刀子割食。

吃法也有做成风干牛肉吃的,也有煮“坨坨肉”吃的习惯。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一般在冬季制作,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牛肉的新鲜色味。

藏区气候高寒,多吃肉有助于补充热量耐寒。

奶制品奶制品是藏族农牧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西藏拉萨特产

西藏拉萨特产
“西藏的历史是记载在藏纸上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宗教圣地 收藏的经书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完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 些典籍所用纸张都是西藏独有的藏纸。
藏纸的原料藏纸是由树皮纤维及瑞香狼毒藏语即“日加”根部纤维经 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 。(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 藏语叫“日加”。狼毒花色彩艳丽,主要出现在草原或草场上,为标志植 物,它的出现意味着草场的退化。)因草质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纸久经岁 月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 等特点。
黑颈鹤主要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进行繁殖,越冬于西藏、 贵州、云南,国外分布于不丹、印度。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 泽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喜食植物叶、根茎、块茎、水藻、玉米等, 也吃昆虫、蛙、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黑颈鹤为单配制,繁殖期在5~7月份, 求偶时伴随着跳舞与共鸣,双双把头部伸向前方,并彼此呼应发出“咯咯 咯”声,营巢于水环绕的草墩上或茂密的芦苇丛中,窝卵数通常2枚。黑 颈鹤寿命大约是10~15玛弄矿泉水”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
冰川矿泉,是指以冰川融水作为主要补给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水。早在 500多年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冰川矿泉,又称夏冰, 可解百毒。在西藏,冰川矿泉水又被称为“圣水”。
曲玛弄矿泉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第三极”,冰川总量至少是阿尔卑斯山的100倍, 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与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被世界上称为“人 类的最后一片净土”。“曲玛弄矿泉水”水源地背靠念青唐古拉雪山,山 泉水口感纯正、易吸收,锂、锶、偏硅酸同时达到矿泉水标准。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当雄牦牛”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不可错过的藏族特色食品(西藏有哪些独特的食物)

不可错过的藏族特色食品(西藏有哪些独特的食物)

不可错过的藏族特色食品(西藏有哪些独特的食物)西藏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利于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主要农作物只有青稞,所以这里主食比较匮乏,大部分食物是肉类和乳品类。

牛羊肉、酥油、糌粑、茶是当地最常见的食物,被藏民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

1、藏面藏面由藏小麦制作而成的,是藏区的一道传统美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藏面的精髓,在于它的汤,用牦牛肉、牦牛肉熬制的骨汤,里面没有任何鲜味剂,味道还极其鲜美。

喝进嘴里,又热又香,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在吃藏面的时候,可以配一碟小菜—酸萝卜,这也是大多数藏人在吃藏面时的习惯。

2、风干肉来到西藏必须要尝一尝风干肉,特别是初次进藏的人,它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

风干肉是藏民在年底将新鲜牛羊肉切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自然风干,等到来年二、三月份的时候在食用。

3、糌粑糌粑也是藏区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其实,我们可以把糌粑理解为炒面,它首先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在吃的时候加入酥油、奶渣和白糖,最后捏成一个小团。

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因为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热量高,还便于携带和储藏,所以在以前藏族人民出门肯定会带上糌粑。

4、鲁朗石锅鸡鲁朗石锅鸡使我们在一定不能错过的一道美食,它是当地最出名、最美味的美食。

鲁朗石锅鸡选用的石锅是由云母石制成的,石锅中的鸡都是雪域高原特有的藏香鸡。

石锅鸡是用手掌参、野天麻、以及藏贝母等四五种珍贵植物,细火慢而成。

不仅肉质鲜嫩,汤里面也会伴有药材的清香,吃起来回味无穷。

5、酥油茶它是西藏的特色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

在吃的时候,可以和糌粑搭配着一起食用。

我们来藏区旅游可不能小看酥油茶,它的功效非常强大,除了生津止渴、去腻充饥,对舒缓高原反应也是很有疗效。

6、青稞酒只有藏区才有的酒,来到大西藏不喝一杯青稞酒,将是莫大的遗憾。

青稞酒酿酒的主料是以青稞为主,使用天然矿泉水酿制而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上头、不口干、醒酒快、男女皆宜。

青稞酒与酥油茶、哈达一起成为了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简析西藏的饮食文化

简析西藏的饮食文化

简析西藏的饮食文化简析西藏的饮食文化摘要:饮食文化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能吃也越来越会吃。

在学习完面点课程后,更是对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本身是徽州人,虽说并不比外地人多了解徽菜多少,但始终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更有原因是写徽菜的人很多。

于是我将眼光瞄向了西藏,这个特别的地方让我十分向往,而它也拥有着让人十分喜爱的美食。

西藏有着一切在我们认为很独特的东西,它的饮食文化也是我们必然要了解的。

关键词:西藏;特别;饮食文化关于西藏,你有多少了解?我们大家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西藏在许多人的心中是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虽然大家总渴望去那里看一看那里美丽的景色,尝一尝那里美味的食物,但高原缺氧以及路途的风险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西藏她有着神奇的自然风光,有着独特的宗教文化还有着淳朴的民俗民风,她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算得上是一朵奇葩。

去不了西藏真是叫人遗憾。

不能去西藏绝对是件叫人遗憾的事。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到西藏走一走也确实是让人十分向往的。

其实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旅游者并不去那环境恶劣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西藏其实并不那么遥远。

西藏人民拥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但是什么原因让它这么特别呢?谁都知道西藏地区的海拔很高,平均在4000米以上,在高原上空气是十分稀薄的,而且气压又低,在西藏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是很少的,但是那里的日照时间比较长,太阳辐射也比较强,风的速度又很大,于是特殊的饮食文化在这种条件下成长了。

藏餐是西藏的传统饮食,藏餐也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种繁多。

五十年代后期是藏餐的基本形成时期,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让人想探究,它主要的特色是分为了主食、菜肴还有汤三大类。

藏餐的原料选择在肉食上是以牛肉、羊肉、猪肉、还有鸡肉为主,蔬菜种类不多,主要以土豆、萝卜等为主。

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

独特的气候是藏族人民的饮食中重油,他们十分喜欢酸酸辣辣的味道,香料也是少不了的,又香又酥又脆再带点甜的食物他们最抗拒不了了。

西藏美食 品味独特的藏式美食

西藏美食 品味独特的藏式美食

西藏美食品味独特的藏式美食西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藏式美食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味。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们用大自然赋予的食材,制作出一道道口感独特、味道鲜美的佳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西藏美食的独特魅力。

一、高原大餐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因此藏式美食注重营养和热量的补充。

高原牦牛肉是西藏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之一,它的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藏式炖牛肉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菜肴,将牛肉炖煮至酥烂,加入大量的香料和调味料,使其味道更加浓郁。

这道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帮助人们御寒保暖,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季享用。

除了牛肉,羊肉也是西藏特色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式烤羊肉是藏族人民经常食用的美味佳肴,它选用新鲜的羊肉,并经过腌制和烤制而成。

烤羊肉的外皮酥脆,内部嫩滑多汁,肉质鲜美。

在西藏,人们常常借助炭火烤制羊肉,炭火的独特风味为羊肉增添了一份特殊的香气,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二、海陆兼备尽管西藏地处内陆,但由于靠近青藏高原,西藏的湖泊和河流仍然丰富多样。

这使得西藏的美食文化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草原肉食,还融入了海鲜食材。

西藏的湖泊中盛产鱼类,尤其是青海湖、纳木错和羊卓雍湖。

这些湖泊水质纯净,鱼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肉质鲜嫩,口感鲜美。

藏式酸汤鱼便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肴,它选用新鲜的鱼类煮制而成,汤汁酸辣可口,混合着鱼肉的鲜嫩,给人一种绝佳的口感享受。

此外,西藏还有特色的河鲜美食,比如藏式鱼翅,是一道将鲜嫩的鱼翅与各种调料烹饪而成的美味。

藏族人民利用当地独特的佐料和烹饪技巧,制作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佳肴,让人流连忘返。

三、奶制品特色在西藏的饮食文化中,奶制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牦牛奶是西藏最重要的乳制品之一,乳制品是藏族人民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食材。

牦牛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高营养价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西藏的美食中。

藏族的饮食文化分析与研究

藏族的饮食文化分析与研究
二、饮食传承及礼仪 ( 一 ) 饮食文化传承 藏族饮食文化传承十分厚重。对于藏民而言,饮食不仅是 口腹上的满足,更是待客敬友的重要组成。藏族有“投石于河 是渡河之方,献食于人是待客之道”等民谚,这些民谚可充分 反映藏民族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坦荡与豪爽。藏民注重饮食文化 的同时,也注重宾主关系,并十分看重饮食的科学性。《楞严经》 中提及,“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佛陀也从自己的苦修经历中感 悟到了食物是维持生命并支撑修行的根本条件,因此接收了牧 羊女的供养。佛陀证道之后,制定了佛教的乞食制度,沿袭该 制度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及南传佛教中皆有“过午不食”的 传统。佛教的繁盛及其在饮食方面的文化与规定,也逐渐影响 了广大藏民,因此而使西藏传统饮食兼具养生、豪放及朴素等 特征。 ( 二 ) 饮食文化礼仪 西藏文化深受地域环境及宗教文化的影响,体现在饮食文 化中,就表现为饮食的高原地域特征及禁忌色彩,比如糌粑、 酥油的制作及饮食过程中的礼仪规矩等,都是西藏地区文化传 承及宗教文化的影响。西藏饮食文化中,需要根据食客的不同 身份及不同地位进行献食与进餐,在献食与进餐中,讲究先长 后幼、先宾后主的顺序,年长或地位尊贵的食客先入座、先进 餐,尊贵的客人或长者开始进餐之后,其他主人及年轻人才开 始用餐。藏族饮食过程中,食客们需要互相敬茶,主人向客人 敬茶或晚辈向长辈敬茶时,严禁单手敬茶,并且严格禁止采用 裂口旧碗,严禁将手指放到碗口处;在盛水盛饭时,禁止翻手 倒水或以碗盛水。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诸族常见的传统食物,这与西北诸族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食用手抓羊肉时,食客需 要一只手抓肉,一只手切肉,以此得名。手抓羊肉通常选用刚 刚宰杀的羊肉进行熬煮,在食用时,需根据食客身份进行分肉 或取食。手抓羊肉中的胸叉肉肥而不腻,是羊身上的精华所在, 因此通常取羊胸叉肉招待客人,将羊肩胛肉献给老人 [2]。 结语: 藏民主要生活在雪域高原,生活环境及生活条件的特殊 性,使得藏族文化迥异于汉文化。对于藏民而言,日常饮食是 其极为重要的部分,饮食文化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随着 时代的发展,藏民的饮食条件日益改善,饮食结构日益多元, 也受到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因而应当对藏族饮食文化加以分 析与研究,以促进藏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明清,王晓芳 . 西藏藏族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 分析 [J]. 时代金融,2016 (02):47-48. [2] 强舸 . 小麦怎样走上了藏族的餐桌 ?——西藏的现代化 与藏族饮食文化变迁 [J]. 开放时代,2015 (03):175-192+9-10.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这里自然环境独特,民族文化丰富。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众多的湖泊,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西藏的特点。

一、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临四川,南接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西连新疆,北靠青海、云南。

全区面积120.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1.2 高原地貌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高原地貌特征明显,山势雄伟,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1.3 气候特点西藏气候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全区大致分为三个气候区:藏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藏东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和藏北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降水量较少。

1.4 水资源西藏水资源丰富,全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

主要湖泊有纳木错、羊卓雍错、巴松错等。

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湄公河、怒江等。

水资源为西藏农业、畜牧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5 动植物资源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物种。

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雪豹、棕熊、野驴等。

植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高山植物、草原植物等。

此外,西藏还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

二、民族文化特点2.1 藏族文化藏族是西藏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藏族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文化等。

其中,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2 宗教信仰西藏宗教信仰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此外,还有本教、伊斯兰教等。

藏传佛教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大量的寺庙、经轮、佛像等宗教设施和艺术品。

2.3 民间风俗西藏民间风俗独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藏历年、转山、朝圣等。

此外,藏族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西藏饮食文化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自己的生存发展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实际上人们所熟知的主要是农耕民族饮食和游牧民族饮食。

而藏区居民是介于游牧民族饮食和农耕民族饮食之间。


一,西藏地区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食物来源
西藏处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都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成为地球上非常特殊的地理区域。

高原边缘高山环绕,高原内部纵横着许多巨大的山脉,山,构成了高原的主体地貌。

高原山地使土壤发育中物理作用强烈,生物化学作用弱小,只有1%的土地为种植业可耕地。

同时,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干旱,寒冷气候特征,平均气温低。

② 。

但是西藏地区的水资源还是很丰富,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发源于这,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等。

这里地高天寒,人口稀疏,耕地大多数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谷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据所处于的自然地理环境,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选择种植只适宜在高寒地带生长的青稞,除青稞以外,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

据文献记载:吐蕃时期藏族其稼有小麦,青稞麦,荞麦,豆(《新唐书.吐蕃传》)《隋书.附国传》也载: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禾梁(青禾梁《北史.附国传》作青稞)青稞的形状像大麦,只是颗粒比较小,它具有耐寒旱。

成熟期较短等特点,是适应性强,耐低温,在海拔高度为4650 米以下,年平均温度为o c-12C,年降水量为160-1000毫米的地区都可生长青稞。

因此,对于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它成了最适宜的农作物。

而藏北高原却是片不可耕的土地上,游牧是唯一的出路。

游牧则是牧民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活相对封闭,自成体系。

所有的生活资料都取自牛羊;吃牛羊肉,喝牛羊奶,穿羊皮衣,羊毛鞋,住牛毛帐篷。

③ 由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藏民的食物来源植物和动物有其独特的特点,即除青稞以外,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而最大的食物来源是游牧的牛羊肉及其奶制品。

二,西藏特殊的饮食文化
人们获得食物的两个来源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分布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各有不同。

同时,不同的生存条件也决定了人们饮食需求,饮食心理,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的不同。

在西藏的传统饮食藏餐就是酥油,糌粑,青稞,牛羊肉,并且不加任何辛辣调味的日常简单饮食模式。

这种特殊的饮食文化是由于西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生存条件所决定的。

由于西藏处于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其饮食方面较为特殊。

《太平寰宇记.吐蕃传》载:其国风雨雷雹,每隔日有之,盛夏节气如中国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地有瘴气,令人气急(按,非瘴气,实为高原缺氧反应)不甚为害&&无器物,以手捧酒而饮之&& 俗养牛羊,取乳酪供食,兼取毛为褐而衣焉。

不食驴马,以麦为面④ 因此,在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大量的热量,而大部分时候人们需要出门游牧就需要简单快速的烹饪方法和方便易携带的食物。

1,糌粑:把青稞或豌豆过水澄清晾干,上炒锅炒得开花时过筛,然后磨成粉状,这就是糌粑。

根据口味,磨成粗细不等,也可去麸皮磨成精制糌粑。

糌粑可分为青稞糌粑,豌豆糌粑,蚕豆糌粑和混合糌粑几种。

以青稞糌粑为上品,一般是节日食用,或招待客人⑤ 。

而糌粑也被誉为揣着口袋里的美食,关于这还有个很美丽的故事,据说有位聪明贤惠的妇女,她丈夫以放牧为主,守在一群牛羊在茫茫的草原上,每天清晨就出去,天黑后才能回到家中,而这一整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吃的,妇女十分心疼丈夫,想了很久,经过多次实践,终于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糌粑。

这虽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也说明了在西藏,藏族居民因西藏草地资源,十分适宜游牧生产,农区的面积相对较小,游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也刻有游牧方式的烙印,即:方便易携带又容易食用,又不需要太复杂的制作方法。

2,酥油茶: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觉绝对不能没茶。

酥油茶则是他们时刻都不能缺少的饮料佳品。

制作方法是,将砖茶久熬漉汁,倒入酥油茶桶,加少许
酥油和适量食盐,然后用甲捋与酥油茶桶中上下压数十次,直搅得水乳交融,不见油珠为宜,最后倒入锅内或茶壶中,用温火加热,但绝不能烧开,便可饮用。

从牛羊奶汁中提取出酥油并加工成既能解渴,取暖又能增加身体热量的酥油茶。

青藏地区的饮茶习俗源于隋唐时期,至今仍然保留着唐人吃茶的习惯,藏族人用沸水把茶煮开,追求酽醇,人称熬茶,饮来解乏生津,提神醒脑,更有助于消化肉类食品中的脂肪。


3,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制作工艺很独特。

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两天后,便成青稞酒了。

⑦ 藏族群众对酒多有偏爱,而青稞酒,性温,入口醇绵,味微甜,而且强身健体,不易致醉而受青睐。

与中原地区人们喝酒不一样,因其地势高,天气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经常要出去放牧,所有他们喝酒时一般不摆菜肴,不兴猜拳行令,而在饮酒时互唱酒曲,在歌声中喝酒。

若在行路或放牧时,他们怀揣酒瓶,一人一口,互相传递,既能暖胃热身,又不易致醉。

还可以用来和糌粑,用以解饿。

4,牛羊肉:牛羊肉是藏式饮食中的重要原料。

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

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

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是风干牛羊肉。

其牧人日常饮食中多肉、奶等高蛋白食品,但比较单调。

风干的牛羊肉有冰冻杀菌作用,易储存,易携带。

5,牛羊奶制品:藏餐中牛羊奶也很重要,可以做成特色的奶制品。

搅拌牛羊奶,分离成酥油和奶渣;酥油就是未经进一步加工的黄油。

先在细长的酥油桶里放进砖茶烧的水和少许盐,放上一小坨酥油,上下搅动,使水与酥油充分溶合,就是西藏特有的酥油茶了。

许多外来人喝不惯这股特有的羊膻味,一旦喝惯了就有瘾。

不喝就腰杆痛。

奶渣含于口中,有生津解渴功效,并可拌糌粑,做过节时吃的奶渣糕。

奶制品中的酸奶,味道醇正上好。

中西部的酸奶嫩嫩的,东部嘉黎一带则稠粘得搅不动。

因为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片大地上生产出特殊的农作物,食物来源种类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藏族居民特殊的饮食文化,以青稞,牛羊肉为主,结
构单一,品种简单的饮食特点和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大量的热量,而大部
分时候人们需要出门游牧就需要简单快速的烹饪方法和方便易携带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