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_刘丹
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 1 】 唐 云 胃癌切除术后 胃肠道瘘 的营养 支持o 】 临床药物 治疗 杂志, 2 0 0 9 , 7 ( 6 ) :
1 1 -29
[ 2 ] S a k u a mo t o s , S a s a k o M, Y a ma g u h e m o t h e r a p y f o r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w i t h S 一 1 , a n o r a l l f u o— r o p y n mi d i n e田. N E n J Me d , 2 0 0 7 , 3 5 7 : 1 1 8 0 —
分析。
1资 料 与 方 法
3 . 1 做好 产前 宣教 设孕妇学校 , 校内设有 彩电 、 宣传 图片等形式 , 对 妊娠 2 8 w的孕妇及陪同家属 , 在孕期检查时进 行宣传母乳 喂养好处 : 利用婴儿模型传授母乳喂养知识 及技 巧 , 并随时 回答孕妇提 出的问 题给予具体的指导。每位l 临产产妇人 院时给予强化宣教 , 为产后母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2 月第 2 6 卷第 2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F e b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2
化疗方案。高龄患者采用动脉栓塞化疗方案化疗 . 3 . 4 积极防治并发症 胃癌患者术后要 主要换药 ,保持手术 切 口 辅料 干燥清洁 , 降低切 E l 感染的发生率。 胃癌患者的肺功能多存在不 同 程度的异常 , 一般说来以肺总容量减少 、 呼吸道黏膜萎缩 、 咳嗽机 能 减退为主要表现 。术后患者更是经历 了全身麻 醉、 手术创伤 、 切口 疼 痛、 长期卧床等不 良应激 , 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 , 医务人员要 积极鼓励患者 咳嗽排痰 , 叮嘱家属及 时翻身拍背 , 必 要时可予 以雾 化吸入 , 促进痰液排 出, 降低肺部感染 的发病率 。 综上所述 , 我们认为对 晚期 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 胃切除术时 , 严 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积极做好围手术期 处理、 合理重建消化道 , 该术 式治疗 胃癌疗效明显 , 术后早期即开始规范化疗 , 远期治疗效果好 , 并发症 少, 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哺乳方式。
文献报道母乳占婴儿全部食物的20~79%[1],母乳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营养,而且可以增加婴儿免疫力、智力,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体健康。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笔者自2009年1月起对我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影响因素1.1 剖宫产因素剖宫产术前、术后限制饮食,导致产妇营养不足,影响乳汁分泌;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6h不能做到新生儿30min内早吸吮;切口疼痛和宫缩影响;术后使用药物治疗使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排出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等使产妇在术后三天内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可造成初乳分泌延迟;输液管道、留置导尿管、镇痛泵导致产妇母乳喂养带来不便。
1.2 心理因素产妇的情绪、休养环境影响乳汁分泌。
产妇紧张、焦虑、疼痛,哺乳期受精神刺激,焦虑、生气、烦躁或忧虑等负性情绪,影响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而心理应激会使乳汁分泌明显下降,这些均是乳汁分泌不足的不利因素。
1.3 哺乳因素产妇由于知识缺乏,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妇喂哺经验不足、喂奶姿势不当、乳头含接错误、挤奶手法不当、产前未作乳房护理或保健不当,如喂哺时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只将乳头含在口中,造成乳头皲裂,引起疼痛而影响哺乳;婴儿吸吮不顺哭闹,导致产妇情绪紧张从而引起乳汁分泌迟延、入量不足。
部分产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产后三天才会开始有乳汁,不积极进行早吸吮增加乳汁的机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
1.4 母婴患病婴儿患病母亲紧张、惊恐出现心理障碍引起泌乳减少,婴儿吸吮欲望与能力减弱也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等需特殊治疗,母婴分离而影响母乳喂养。
1.5 乳房-乳头因素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乳头过大使婴儿不易含接;由于婴儿吸吮方法不当或产妇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等刺激物等造成乳头皲裂疼痛使产妇难以忍受;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热,而且疼痛,甚至如额头版坚硬,乳房肿胀影响婴儿吸吮,如果不及时喂哺,使得乳汁不能及时排出,乳汁会因此而停流。
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

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目的指导和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
方法对产妇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新的母乳喂养技术和仪器以及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等系列护理工作,指导和协助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
结果提高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
结论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加上适合的管理模式,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
标签:纯母乳喂养;护理;措施;整体护理按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母乳喂养定义,纯母乳喂养(exclusive breastfeeding)是指除母乳外不喂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包括不喂水),但允许婴儿服用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滴剂或糖浆。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1]。
《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母乳喂养率应达到85%。
但参照近年国内文献报道,母乳喂养率远远达不到此标准。
我科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加上适合的管理模式,纯母乳喂养率为97%。
1 常见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可以从3方面分析。
①生理因素。
乳头平坦和凹陷、乳头过大或过小,乳头皲裂、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等都可影响母乳喂养,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产妇产后疲惫,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好,饮食不合理等,影响母乳的分泌;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②心理因素。
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缺乏,技能不熟悉,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产妇伤口和乳头的疼痛,拒绝母乳喂养;③社会因素。
现在铺天盖地的奶粉广告宣传,使产妇和家属认为可用奶粉代替母乳;产妇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没有的到丈夫和其他家属的支持,母乳喂养没有坚持,产妇认为母乳不足,添加了配方奶,最终导致泌乳喂养失败。
2 护理措施2.1以人为本,扩大健康宣教人群的范围有研究表明[2],对孕产妇结合家庭支持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机会,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我院扩大了健康宣教的范围;开设了孕妇学校,邀请准妈妈,准爸爸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作者:刘丹殷凤凤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第20期[摘要] 随机抽取该院访视系统中2013年1月—2015年1月产妇200例,采取入户发放问卷进行追踪随访。
其中仅60人在6个月内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文章分析了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社会心理知识、技能等,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
[关键词] 母乳喂养;干预措施;护理措施;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1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7(b)-0082-03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Breast Feeding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LIU Dan1, YIIN Feng-feng21. Tanggu Street Xin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inhai New Area, Tianjing,30000 China;2. Tanggu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Center of Binhai New Area,Tianjing,30000 China[Abstract]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s visit system in January 2013 - January 2015 200 cases of maternal, to take home questionnaires were followed up. Among them, only 6 people in 60 months to be able to adhere to breast fee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reast feeding, includ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Breast fee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Nursing measure; Factors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几乎包含了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也适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善等特点。
浅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浅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摘要】母乳喂养是婴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婴儿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展开探讨。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本文着重探讨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及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广母乳喂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还总结了母乳喂养的促进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未来的母乳喂养工作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实施效果、促进策略、未来研究、重要性、评估、影响因素、总结、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展望、护理干预的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认可。
母乳喂养不仅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免疫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建立。
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影响了母乳喂养的实施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需要深入探讨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工作,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最终达到促进母乳喂养的目的。
1.2 研究目的母乳喂养作为婴儿最自然、最完美的喂养方式,对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旨在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提高。
本研究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指导,进一步完善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母婴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李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后产妇泌乳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160例母婴分离产妇以掷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早期定时模仿早吸吮、新型探视制度等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
结果:试验组母亲产后在24 h内的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135,P<0.05);而在48 h和72 h内试验组和对照组泌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1和2.058,P均>0.05);试验组在产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的乳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对母婴分离的产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李芳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魏士玖
2.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魏士玖
3.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魏士玖
4.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J], 谢钱珍; 王宋英
5.产科爱婴区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 [J], 谭少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的分析,找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论:加强围产期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对解决母乳喂养困难,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产科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母乳不足原因分析对策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
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生理因素:①喂养不当: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乳头皲裂,母亲害怕疼痛,而拒绝哺乳;②乳房肿胀:未做到按需哺乳,导致乳房肿痛、发炎乳腺管未完全通畅,乳汁瘀积,最后使乳汁分泌减少;③平坦或凹陷乳头:由于乳头平坦或凹陷婴儿不能含接,产妇不愿意手工挤奶,最终放弃哺乳。
社会因素:由于产后提供母乳喂养支持与帮助不够,加上产妇的营养不足,进食量少,造成奶量过少或无奶,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妇,因家庭条件好怕大人受累,买国外的奶粉喂养,误认为比母乳好,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心理因素:产妇分娩后感情脆弱,哺乳及护理孩子又比较疲劳,若心理不能进行适当的调适,部分产妇就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乳。
护理对策做好产前宣教工作,对产妇及家属,尤其是28周以后孕妇进行宣教,让孕妇牢固树立母乳喂养观念,正确认识母乳喂养和及早开奶的好处,入院后在进行强化教育,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其明白,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成分适当,易消化、吸收,还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简单方便无污染。
新生儿期的喂养情况,对婴儿期的喂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母亲孕期检查期间积极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开办孕妇培训班,集中观看母乳喂养光盘、宣传图片、电视录像等,发放孕妇需知教育手册,学习一些母乳喂养新知识,使孕妇对产后的哺乳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护士对产妇的陪护进行教育:做好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适。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干预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干预目的: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方法:采用电话回访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出院后一周内的产妇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500例产妇,根据调查的内容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调查发现纯母乳喂养者为48.6%,混合喂养率为41.8%,人工喂养率为9.6%。
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是宣传不到位、母乳不足、社会因素、喂养知识缺乏等。
结论:出院后一周内的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比较多,纯母乳喂养率比较低,需要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标签: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母乳喂养是人类繁衍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相对于其他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具有绝对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将母乳喂养作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倡导婴儿出生以后4个月到6个月之内以纯母乳的方式喂养。
但是在实践当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还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本研究旨在调查影响出院后一周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其目的就是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出院后一周内的婴儿母亲500例作为调查对象,行电话回访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年龄、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影响调查的结果。
1.2方法研究选择电话回访调查问卷的形式,自行设计了出院后一周内的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在调查时对婴儿母亲进行询问调查,包括喂养情况、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新生儿睡眠情况、新生儿脐部情况、新生儿肤色黄染情况等共计5项。
喂养方式以《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程》为评估依据。
1.3统计处理使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母乳喂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纯母乳喂养者为48.6%(243/500),混合喂养率为41.8%(209/500),人工喂养率为9.6%(48/500)。
调查当中发现,顺产与剖宫产的纯母乳喂养上相差并不是很大,分别为43.86%(125/285)、41.86%(90/2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vestigation调查研究CHINAHEALTHINDUSTRY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几乎包含了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也适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善等特点。
人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各营养组成成分不断变化,其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与宝宝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时期的需要。
母乳为疾病提供不同种类的防御机制,包括抵抗特定病原体而分泌的抗体。
还包括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不仅仅是母乳宝宝铁的来源,同时还能提供抗菌和抗病毒保护。
对于宝宝来说,能从母乳中取到足够的养分,获得免疫因子,使宝宝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易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并可降低腹泻和肺炎的发生率。
母乳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具有优化认知功能和视觉作用。
研究发现,与相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经由鼻胃管喂食配方奶的早产儿相比,喂食母乳的早产儿在18个月和7~8岁的时间段内有较好的发育。
同时,母乳宝宝具有更高的视觉灵敏度。
这些益处都要归功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的存在。
母乳喂养不仅能增强宝宝的抵抗能力,而且更有助于建立起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感情联系。
宝宝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抚,这对宝宝的心理、语言和智能的发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纯母乳喂养坚持到6个月。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妇难以坚持,进而使纯母乳喂养率下降,导致婴幼儿不能得到充分的母乳喂养,为研究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对其进行指导干预,该次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为研究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对其进行指导干预,对200例孕妇母乳喂养难以坚持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DOI:10.16659/ki.1672-5654.2016.20.082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刘丹1,殷凤凤21.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00;2.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300000[摘要]随机抽取该院访视系统中2013年1月—2015年1月产妇200例,采取入户发放问卷进行追踪随访。
其中仅60人在6个月内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文章分析了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社会心理知识、技能等,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
[关键词]母乳喂养;干预措施;护理措施;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1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7(b)-0082-03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Breast Feeding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LIU Dan1,YIIN Feng-feng21.Tanggu Street Xin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inhai New Area,Tianjing,30000China;2.Tanggu Women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Center of Binhai New Area,Tianjing,30000China[Abstract]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s visit system in January2013-January2015200cases of maternal,to take home questionnaires were followed up.Among them,only6people in60months to be able to adhere to breast fee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reast feeding,including social,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Breast feeding;Intervention measure;Nursing measure;Factors82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卫生产业CHINAHEALTHINDUSTRY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访视系统中200例产妇入户问卷调查。
1.2方法采用该院自制的调查表格,通过入户面对面发放,询问方式采集信息,逐项填表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
1.3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一般情况、婴儿一般情况,母乳喂养的信念,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乳房情况,家庭经济来源,是否有家属协助喂养,家属对母乳喂养的支持与否等35项因素。
2结果2.1喂养情况调查200人中,60人在6个月内可以坚持母乳喂养,其余140人不能坚持母乳喂养。
其中1人因为肢体瘫痪,喂养困难,放弃母乳喂养。
2.2原因分析针对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精神心理因素。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疼痛不能充分休息,体力消耗很大,产后由于疲惫抑或兴奋或剖宫产术后用药及切口疼痛而影响乳汁分泌。
多数初产妇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不能应对新生儿所带来的很多问题,在产后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且没有得到家属的及时发现与排解。
产妇抑郁的心情得不到及时排解,这样会间接使下丘脑和垂体调控的催乳素分泌减少或受到抑制,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母乳喂养不能坚持,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要向产妇耐心讲解在产后几天时,奶水量少,但是营养丰富,是完全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不要丧失信心,要坚持母乳喂养,要按需哺乳,让婴儿多吸吮,以刺激泌乳中枢建立泌乳反射。
(2)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产妇在生产前没有很好的掌握哺乳技巧,常表现在:①产妇由于剖宫产伤口未愈合或者顺产侧切口等原因产生疼痛,没有将婴儿抱起哺乳,婴儿不能充分将乳晕和乳头含在嘴里,导致吮吸不良[1],不能充分刺激泌乳中枢,分泌乳汁,最终乳汁产量减少,不能维持母乳喂养。
②产妇乳房条件不好,如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乳头短小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婴儿无法正常吮吸乳头,进而奶水减少,最终母乳喂养失败。
(3)社会及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就业压力加大,丈夫不能承担起应尽的义务,不能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及产妇。
多数为家中长辈照看,但由于老人育儿理念已经很陈旧,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科学喂养婴儿,以及老人如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导致家庭氛围不愉快,使乳母身心疲惫,心情压抑,使乳汁分泌量减少或当乳母一个人承担照顾婴儿的责任时,不能得到充分休息,体会不到当母亲的快乐,心情抑郁导致乳汁分泌不足,进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2]。
(4)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①产妇是否愿意母乳喂养:产妇自身的意愿可以影响整个母乳喂养时期的成败。
产妇年轻化,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型,也会使自己的活动时间受到限制,因此拒绝母乳喂养。
②她愿意为此克服多少困难:产妇是否真正了解母乳喂养,是否清楚母乳喂养需要长期坚持,需要不断应对困难。
③她是否自我鼓励:产妇是否可以自己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发生的困难,是否可以主动解决母乳喂养中发生的问题。
④她将如何面对母乳喂养的困难:产妇在母乳喂养中遇到了如乳汁淤积、奶水不足、乳腺炎等问题时,是否可以面对,寻求解决办法克服困难。
还是不能克服挫折,影响心情,产生放弃母乳喂养的情绪。
(5)饮食不当:饮食不当是造成出院后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乳汁分泌量是在产后逐渐增多的,其分泌量及泌乳期长短与乳母营养状况相关。
营养充足的产妇,1h 可以分泌乳汁700~800mL,如果营养不够,产热能低,泌乳量可减少至正常量的40%~50%,产妇饮食不当会导致乳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都相对降低。
饮食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为乳母产生乳汁。
长期的饮食不当也会影响乳母的身体健康。
使乳母产后恢复较慢。
83Investigation调查研究CHINAHEALTHINDUSTRY该次调查中饮食不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进食量少。
产妇因身体虚弱或者为了保持体型而进食过少,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供给,导致乳汁产生不足。
②食物种类单一。
一部分的乳母偏食,如不食用鸡,鱼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加上月子期间饮食有些禁忌,可能不能满足乳母的胃口,导致食欲降低,进食减少。
③饮食搭配不当。
有些地区在月子期间,仅吃鸡蛋,小米粥,不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蔬菜类几乎没有摄入,营养不均衡。
④汤水饮食不足。
部分乳母汤水类摄入不足,单纯只摄入汤或者水,餐间不能够多次主动饮水,引起体液不足,不能充分产生乳汁。
3讨论结合该次分析结果,针对影响泌乳因素,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①精神心理因素的护理措施:切实保证产妇产后精神轻松愉快,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心境宽舒平稳,可促进乳腺分泌乳汁的一个因素。
积极沟通,耐心解答和指导,让产妇精神放松,有坚持母乳喂养的决心[3]。
②针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的措施:加强对产妇产前知识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主动传授母乳喂养知识,加强家庭成员母乳喂养的观念,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广泛宣传。
指导产妇哺乳婴儿正确的抱姿,指导适当调适产妇体位,放松身体,坐位或者侧卧位时,垫上适当高度的软垫子或者布类在产妇背部及抱婴儿的手臂下方,脚下可以踩小板凳,来减少产妇的支撑力,缓解喂奶时产生的疲劳,紧张感。
教会乳房条件不好的产妇自主护理,如:产妇乳头扁平,出现不明显凹陷时,只需要指导其掌握哺乳的正确姿势,便可使婴儿顺利吸吮。
乳头皲裂者可指导其哺乳后用乳汁涂在乳头上,或者使用鱼肝油涂抹保持湿润,减少疼痛。
使乳房条件得到改善,正常进行母乳喂养。
③针对社会及家庭因素,提倡丈夫陪伴产妇去孕妇学校学习产后相关知识,使其理解产妇哺乳婴儿的艰辛,体谅妻子,主动照顾婴儿,建立和谐家庭氛围。
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避免因性别造成的心理压力,影响乳汁分泌。
与父母做好沟通,消除老人因重男轻女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产妇心情,或使产妇得不到足够的照顾。
④培养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加强宣教乳母喂养益处,深度讲解“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障碍,增强乳母克服困难的决心。
⑤针对饮食不当,鼓励乳母正常进食,保证热量摄入,保证乳汁正常分泌。
增加食物的种类,荤素搭配,鼓励餐间多饮水,改变烹饪方法,不要长时间炖、煮、蒸食物。
[参考文献][1]麻晓玲.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D].西安:山西医科大学.[2]杨晓玲,刘静.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55-56.[3]许厚琴,金辉,朱丽萍.上海市母乳喂养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183-184.(收稿日期:2016-04-13)文题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