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

衰2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构成 比例( 例 , ) %
难产早产 204 ( 66. 02 ) 使用橡皮乳头 18 ( 5. 83 ) 乳汁不足 8 1( 26. 21)
母 婴疾 病
1. 1 对象 被调查者为 2006 年 1 - 10 月在我科分娩出生 的母婴467 对。 1. 2 方法 查找影响母乳喂养质量的因素和制定相应的护 理措施。 1. 3 结果见表 1,
高速输注。一般来讲, 开始速度应较慢, 5 ml/ min , 约 以观察
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 , 一15 min 后可适 当加 10 快输注速度, 成人一般控制在 5 一 mUmin 一 般 200 ml 血 10 液可在 30 一 min 输完。年老体弱、 40 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 者, 输注速度宜慢 , 一 ml/ min , 1 2 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
参考文献 临床抽血技术规范. 2000 年 6 月2 日, 第六章第二十六条.
吴在德, 吴雄汉. 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37-38.
临床箱血技术规范. 2000 年 6 月2 日, 第七章第三十四条.
影 响母 乳喂养 因素分 析及 护理
曹玉英 [ 摘要】 目的 解决母乳喂养中常见的影响因素, 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对 2006 年 1 - 10 月份
在我院出生的 467 例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发现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乳头扁平或凹陷、 乳头轶裂、 奶
胀、 难产、 早产、 使用橡皮乳头等,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出院时吸吮成功率98. 8% , 结论 产前宣
教能预防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发生 , 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 关健词I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
躁不安、 腰痛等症状。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 停止输血,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②立即通知 值班医师和输血科( 血库)值班人员, 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 如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立 即停 止输 血, 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 疗抢救的同时, 做以下核对检查:①核对用血申请单、 血袋标 签、 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 Rh( D) 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 集的受血者血样、 血袋中血样, ABO 血型, RH( D) 血型、 重测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 验) ;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 分离血浆, 观察 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④立即抽取受血者 血液, 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t 、 血浆结 合珠蛋白测定、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如发现特殊抗体, 应作进一步鉴定;⑤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 血反应, 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⑥尽早检测血常规、 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⑦必要时, 溶血反应发生后 5 一 h 测 7 血清胆红素含量。 4 输血完毕后 , 将翰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贴在病历 中,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血库) 。将血袋保存于 2 一 8℃冰 箱 24 h , 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逐项填写输血反应调 查回执, 于输血完毕后第 2 天退还输血科保存。护士将输血 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 , 并提出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
2 . 分娩 方式对 母乳 喂养 因素 的影 响 :见表2 2 。
表 1喂养方 式 的年龄 比较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以2 0年 1 ~l月在我院分娩,且无严重器质 . 09 月 0
性疾 病 和产 科并 发 症 的 50 产 妇 为调 查对 象 ,调 查 并分 析 影 响 0名
母乳 喂养 的因素 。
注 :两组 比较 t20 0 = .8 ,P< . O0 5
1 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即使用 自行设计的调查式问卷 . 2
进行 调查 。具 体方 法为采 取产 妇 离 院发 放 调查 表 ,后 期 随访 跟进 的方式 进行 。世界 卫生组 织 和联合 国儿 童 基金 会推 荐所 有婴 儿 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 张舒华. 肺结核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综述 [ . J 安徽预防医学杂 ]
志, 0 ,11: . 2 51 ( 3 0 )0
3 防 控 措 施 。加 强 对 外 来 人 口 的综 合 管 理 和 结 核 病 宣 教 力 . 2 度 ,做好 疫情 监测 ,提 高发 现率 和 就诊率 ,加 强对 现症 患者 尤 其
[ 收稿 日 :2 1—32 编 校 :周 瑾 ] 期 000 .0
影 响母乳 喂养 因素 的调 查 与分析
黄湘源 (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80 ) 100
【 要】目的 :调查分析影晌母乳喂养因素 。方法 :对5 0 摘 o 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 回访跟踪 ,并对影响他们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
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具体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本院100例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展开分析,探讨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具体因素后,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则根据相关护理建议,展开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有很多,针对相关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产妇母婴喂养率,调动产妇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影响因素;母乳喂养;护理对策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100 cases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fter discussing the specific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obstetric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relevant nursing suggestions, and compared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reastfeedingrate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Targeted nursing forrelevant factors can help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infant feeding rate and mobilize maternal subjective initiative.[Key words] influencing factors; breast-fee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母乳是婴幼儿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最安全且最自然的食物。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为提高临床母乳喂养率提供借鉴参考。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市城区医院分娩的255例母亲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随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经济条件、母亲产前心理准备、产后前3天的疲劳程度、乳头条件、营养及情绪状况等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
结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很多,必须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干预。
关键词:喂养率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36-02母乳是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天然最好食物,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作用[1]。
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适合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情商发育有很大作用[2]。
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使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对婴儿发育十分不利,现就影响母乳喂养的多种因素及提高母乳喂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市城区医院分娩的255例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7.3±6.8岁;初产妇174例,经产妇81例;顺产146例,剖宫产10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分别于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对研究对象随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经济、文化、对母乳喂养态度);母亲情况(产前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及乳头保健情况,妊娠并发症,产后3天内疲劳感、营养、情绪、健康状况及产假时间);婴儿情况(开始使用奶瓶时间,主要照顾者,睡眠地点);婴儿喂养方式以及终止母乳喂养的原因。
1.2.2 喂养方式。
纯母乳喂养:指完全喂母乳至婴儿4个月。
混合喂养:指喂部分母乳,同时加不等量的牛奶或配方奶。
人工喂养: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几日内为少量母乳喂养,过后完全喂牛奶或配方奶。
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子健康。
选择2014年4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64例,调查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
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较为复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母乳喂养;低下;护理对策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措施。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可被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孕产妇364例,年龄18~40岁,其中剖宫产187例,自然分娩177例,住院天数4~8d。
1.2方法1.2.1问卷调查法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影响母乳喂养原因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产妇自身、新生儿、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四大因素并根据其分类进行问卷调查,统计。
共发放调查问卷364例,收回364例,回收率达100%。
1.2.2统计学方法将文中所得数据录入Epidata3.0数据库,采用STA TA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364例影响母乳喂养原因的调查结果见表1。
3讨论3.1影响母乳喂养原因分析①产妇因素主要由于产后产妇疲劳、切口疼痛、体位受限、阵发性宫缩痛、身体虚弱,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不愿让新生儿吸吮乳头[2]。
乳房发育不良,致使宝宝吸吮困难,产妇烦躁,拒绝喂奶。
②新生儿因素。
因窒息、呛奶、早产或黄疸等原因,新生儿转儿科,致使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房肿胀发生率高,使产妇乳房肿胀加重,自我舒适感下降。
③家庭成员因素。
特别是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初奶不干净,不能给宝宝吃;心疼宝宝哭闹、饥饿、过早的使用奶瓶。
④医护人员因素。
基层医院产妇文化水平低,母乳喂养知识缺乏,护士因工作繁忙,健康宣教不及时,指导不到位;或新上岗的护士,本身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到位,不能很好的与产妇沟通交流,因指导方法不当,使产妇不能正确掌握喂奶的姿势,使用奶瓶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
183名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2 h
>2 h 4
17 2
5 6
3Hale Waihona Puke 73 3<0 0 .5
母乳喂养信心得分
1 1±3 3 1 . 9. . 7 5±3. <0. 5 1 0
( 下转第 5 5页)
维普资讯
浙江预防医学 20 08年第 2 卷第 7期 O
2. 9 4±3. 3 0±3 2 >0. 5 4 O. . 0 7 8 5 3 5 2 12 3
5 i
行 ,共调 查 23人 ; 年 龄 2 5 2~4 0岁 ,平 均 年 龄 2 . 94±34 .
岁。初 中及以下文 化程度 12 ,高 中/ 2人 中专 6 人 .大学及 8 以上 6 人 。人员构成 方 面 ,专业 人员 2 ,管理人 员 3 3 9人 8 人 ,服务行业 6 人 ,工人 / 民 12人 ,其他 5 。初 产妇 9 农 1 人 2 8 ,剖腹产 14 。 2人 2人
维普资讯
浙江预防医学 20 年第 2 08 0卷第 7 期
Z eagPe d uy 08 hin r Me ,Jl 20 , i v
: ?
・
4 ・ 5
13名 产 妇住 院期 间母 乳 喂养 的影 响 因素分 析 8
田加珍 田小苏 李琳。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和产科并发症为调查对象 。 般 资料 ,母乳喂养 的基 本情况 及相关 影 响因素 。采 用一对
一
访谈形式填写 ,及时纠错补漏 ,问卷 回收率 9 %。 7 采用 SS 1 . PS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 量资
3 统计学处理
年龄 、文化程 度、是否初 产妇 、妊 娠期及产 后有 否产 科并
产科并发症
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干预措施

新生儿 出生 3 mi 0 n与产妇 早接
本组 30例 产 妇 中, 产妇 2 0例 , 产 妇 9 0 初 1 经 0例 , 周 孕
触 , 助 新 生 儿 吸 吮 , 吮 时 间 >3 m n 以 建 立 泌 乳 过 程 。 哺 协 吸 0 i,
3 4 7— 2周 , 健康状况 良好 , 无妊娠 并发症 , 肝功 能正 常 , 生儿 新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1 0 0年 9月 第 3卷 第 1 7期
C i f l ia R tn l rgU eS pe e 2 1 , o 3N .7 hnJo i cl ai a D u s ,etmbr 0 0 V 1 o 1 Cn o .
・
99 ・
34 加强 全民健康教 育水平 , 断提高预 防控制疾 病的能力 . 不 健康教育宣传 对象包括健 康人 、 亚健 康人 、 者 以及 处于疾 患 病潜伏期 的全社会人 群 , 电视 、 报纸 、 广播 等媒体对宣传健康教 育工作有不 可替 代的作用 , 应定 期在 黄金 时段 , 显要位 置免 费 安排公益性广告进行 宣传 。同时疾 病预 防控制及 医疗 卫生机 构应利用疾病流 行特点以及各种宣传 日, 形式多样地宣传普及
( 稿 日期 :0 0—0 收 21 6—2 ) 1
政府支持 , 加大疾病 预防控制基 础建 设投入 , 着协 调同步 可 本
・
经 验 因素及 干 预 措施
张 海伟
【 关键词 】 母乳 喂养 ; 响因素 ; 影 干预措施
【 中图分类号 】 R746 【 1.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7 39 (00 1 — 09 0 64— 26 2 1)7 09 — l
前 , 比例 逐 年 增 加 , 快 使 原 本 比较 薄 弱 的疾 病 预 防 控 制 等 按 尽
230例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及护理

[ 参考文献 ]
[ 李 毅 萍 , 东 妹 , 玉 梅 , . 宫 产 术 后 母 乳 喂 养 行 为 的 研 究 1 刘 池 等 剖 [ ] 中国 医 药指 南 ,O O 7 1 ) l J. 2 l , (4 :7一l . 9
产时孕周 、 分娩方 式 、 婴儿性 别 、 出生 时体重 , 有无 乳房 乳头
异 常 、 娠期 及 现 患 疾 病 、 族 ( 乳 喂 养 ) 、 生 儿 情 况 妊 家 哺 史 新 ( 无疾 病 及 种 类 ) 。将 这 些 因 素 与 产 后 4 d泌 乳 量 情 况 有 等 2
进 行 分 析
[ 2] 王二平. 母乳喂养 2 5例泌乳状 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山西 医 6 J.
药杂 志 20 ,8 7 :1 6 1 0 9 3 ( ) 6 o一 1 .
【 收稿 日期 ]0 0— 9—1 21 0 5
[ 责任编辑] 自革 杨
18 08
: 鐾医芏盘!
生 月塑 3 卷第 1 期 Nnx e ,。. 00 vJ2 N 1 2 1 i iM dJN 2 1. 3 . 1 ga 0
文章编号: 0 - 99 21)1 1 8 0 1 1 54 (00 1 — 0 — 1 0 8
・临 床 护 理 ・ ;
表 2 2 0例 产 妇产 后 4 d泌 乳 量 的 相 关 因 素 3 2
表 2显 示 , 受 母 乳 喂 养 知 识 宣 教 少 、 化 程 度 大 学 及 接 文
可 能 是 因为 术 后 疼 痛 或 活 动 不 便 致 吸 吮 晚 、 吮 少 , 及 手 吸 以 术 使 产 妇 对 母 乳 喂 养 信 心 缺 乏 以 至 于 没 有 积 极 采 取 相 应 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适合婴儿的
胃肠道消化和吸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情商发育有很大作用[1]。
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使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对婴儿发育十分不利,现就影响
母乳喂养的多种因素及提高母乳喂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产后访视对象
在昆明各家医院分娩的439例母亲。
1.2 产后访视内容
包括家庭一般情况(经济、文化、对母乳喂养态度);母亲情况(产前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及乳头情况,妊娠并发症,产后3天内疲劳感、营养、情绪、健康状况及产假时间);婴儿情况(开始
使用奶瓶时间,主要照顾者,睡眠地点);婴儿喂养方式以及终止母乳喂养的原因。
终止母乳
喂养原因包括:
1.2.1 奶量不足或质欠佳(包括母亲自诉无奶即哺乳前无乳胀感,奶水量不足、稀薄)
1.2.2 产后母亲心里不适应(指母亲怕影响休息,影响健康,影响体形)
1.2.3 产后母亲生理不适应(包括母亲自感劳累,食欲不好,睡眠不好)
1.2.4 乳头问题(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乳腺炎)
1.3 调查方法
1.3.1 全部调查资料均有本文作者本人逐户直接询问。
对每一调查对象在出院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而后在满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用统一调查表。
1.3.2 喂养方式的判定:喂养方式有变者以最长时间的方式而定,时间相等则以最后的喂养方式而定。
1.3.
2.1 纯母乳喂养:指完全喂母乳至婴儿4个月。
1.3.
2.2 混合喂养:指喂部分母乳,同时加不等量的牛奶或配方奶,或满月内母乳喂养,满月
后不同月龄中断母乳,完全用牛奶或配方奶者。
1.3.
2.3 人工喂养: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几日内为少量母乳喂养,过后完全喂牛奶或配方奶。
2 结果
2.1 不同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439例婴儿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为89.0%,满月时为47.4%。
2.2 个月时为30.6%,3个月时为26.6%,4个月时为16.2%。
2.3 影响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影响第一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有:产前母亲母乳喂养心理准
备不足、经济条件优越、产后前3天母亲极度疲劳、乳头扁平或凹陷、营养不足、情绪差、
婴儿单独睡小床及过早使用奶瓶;影响第二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有:产后前3天母亲极度
疲劳、产假时间不足4个月、乳头扁平或凹陷、营养不足、产后未接受母乳喂养宣教、婴儿
不是由母亲本人照顾、婴儿独睡小床及过早使用奶瓶;影响第三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有:
产后前3天母亲极度疲劳、产后未接受母乳喂养宣教、母亲因其它疾病再入院、产假时间不
足4个月、婴儿独睡小床、婴儿不是由母亲本人照顾及过早使用奶瓶;而母亲产后前3天极度疲劳,再入院及婴儿过早使用奶瓶则是影响第四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率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产科制度、支持组织的工作及母亲健康状况等多因素影响[2]。
本调查结果也提示,经济条件、母亲产前心理准备、产后前3天的疲劳程度、乳头条件、营养及情绪状况、产假时间、产后访视中母乳喂养的宣教与支持、婴儿是否主要由母亲照顾、是否过早使用奶瓶及婴儿是否独睡等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要使母乳喂养率有进一步的提高,并使母乳喂养期限延长,最为重要的是在产前作好宣教工作,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产后实行母婴同室,提供良好服务,以保证产后休养,减少疲劳感;出院后的随访中要强化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指导。
过早使用奶瓶也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由于婴儿吸吮橡皮奶头后造成的对母亲乳头的不适应,另外,用奶瓶添加代乳品后,可使婴儿吸吮母乳欲望减弱,吸吮的减少导致母乳分泌量减少,从而导致了纯母乳喂养的过早终止。
因此,为保证纯母乳喂养,应鼓励母亲亲自照顾婴儿,且最好母婴同床,这样便于按需哺乳,有利于乳汁的持续产生。
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哺乳前应用温开水而不是其他洗涤剂进行清洗。
哺乳时,产妇要让婴儿处于舒适体位,同时手呈C型将乳房托起,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婴儿口内,使婴儿有节奏在两侧乳房交替吸允[3-4]。
哺乳结束后不能强行用力拉婴儿,而是用手指轻柔压婴儿的下颌,使婴儿的嘴慢慢地放开乳头。
做好产妇的心理指导,消除产妇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保证营养合理,产妇要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及易消化的食物,并及时补充新鲜蔬菜、水果等绿色植物,保证膳食合理,不偏食。
参考文献
[1]薛俊兰.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护理措施,全科护理2009年2月第7卷第2期,2009(2C):520.
[2]唐忠理.母乳喂养与安需哺乳,医药世界,2006,10:179-180.
[3]刘剀,朱素君,苏卫兰,陈芳,李玉风,刘巧玲.产妇母乳喂养1314例调查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5) 472 .
[4]张雪梅,周惠琴,王文礼.母乳喂养和断乳时间调查及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6): 135.
[5]传荣,张传秀,古爱军.母乳喂养早期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42.
[6]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
[7]政枫,钱培芬.临床妇产科手册[M].上海:军医图书出版社,20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