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入库和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入库和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入库和出货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成品入库和出货检验流程,防止不合格品出货,及时发现、纠正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加工、制造的各类成品入库以及出货前的检验。

3、检验员岗位职责

3.1根据检验标准、样品、图纸或客户标准进行成品入库和出货检验,对成品入库及出货的产品品质进行负责。

3.2根据客户要求或产品需要而进行可靠性测试的,需按相关抽样标准抽样送测试部门进行测试,并跟踪相关测试结果。

3.3按要求测试产品外观、尺寸、性能,并在《龙头成品检验报表》上如实填写测量数据。

3.4对仓库的呆滞成品(存放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进行复检以及品质异常的处理、反馈和追踪。

3.5品质异常的反馈、追踪以及改善效果确认情况,并对出货的产品的订单情况进行核实。

3.6配合和协助客户验货,对客户验货过程中提出的相关合理性要求予以配合。

3.7协助处理退货和客户投诉。

3.8协助上级或相关部门完成其它检验工作。

4、检验内容

4.1入库检验

4.1.1检查内外包装箱型号、箱唛、以及相关的印刷内容是否正确,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1.2检查外包装箱的标签内容与实物是否相一致,数量是否相符,尾数箱入库必须核对数量及标识。

4.1.3检查内包装箱的附件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该产品的BOM清单要求相一致。

4.1.4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公司外观标准要求。

4.1.5检查产品的相关尺寸是否符合公司线图要求。

4.1.6根据不同类型产品要求抽检产品的相关性能或送试验室进行测试。

4.1.7具体过程检验要求按《龙头/皂液器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和《不锈钢龙头及花洒配件成品检验

指导书》标准执行。

4.1.8确认入库单内容与实物是否相一致。

4.1.9按检验的结果如实填写相关检验报告并及时递交上级主管人员审核以及统计存档。

4.2出货检验

4.2.1对国内外销售每天需出货的产品进行核对,对有疑问的要及时提出。

4.2.2对出货产品核对的主要内容有:

a) 出货单号

b) 出货产品型号与外箱是否一致

c )出货数量/箱数(注意尾数箱)

d) 出货产品外包装的完好性

c) 产品所需客户是否有特殊要求

对以上内容核实无误后,方可对产品进行放行,并对所出货产品的符合性负责。

4.2.3对每天仓库备好放在待检区的货物按以上4.2.1-4.2.2内容要求进行核对,并按仓库管理先进先出

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4.2.4对仓库需出货的呆滞品进行重新确认。

4.2.5对出货过程发现的异常要及时制止和处理,对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领导。

4.2.6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出货记录,并递交相关上级部门备查。

5、相关资料

《龙头/皂液器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龙头及花洒配件成品检验指导书》

6、相关表格

《龙头成品检验报表》、《出货检验日报表》

物料入库验收及请验管理规程

关于物料取样的管理规程 物料取样管理规程 1、对各种需要检测的样品均应建立各自的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2、取样类型:常规取样、复检取样、无菌取样等。 3、取样方式:均匀物料可以在总体的任意部位取样;非均匀物料采取随机取样。 4、取样量:指一次抽取的样品总量,一般为一次全检量的3-5倍;贵细药材取一次全检量的2-3倍。需要留样物料的取样量、特殊留样物料的取样量可执行相应的取样操作规程。 5、取样人员:应熟练掌握取样操作标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应熟悉取样器具、辅助工具、盛放样品容器的名称、材质及取样时容器应达到的洁净、无菌、干燥程度; 6、取样地点 6.1、物料可在仓储区内取样。原料、辅料、内包材等直接入药或直接接触药品物料的取样必须在洁净取样车内或与生产环境相一致的洁净区域内取样。 6.2半成品、成品的取样地点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环境一致。 7、取样操作 7.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常规取样及无菌取样: 7.1.1、QA人员接到仓库开具的物料请验单时,应尽快到取样现场取样;具体时间以不影响生产、入库并和检验时间密切配合为原则; 7.1.2、QA人员到现场后应首先核对实物请验单上各项内容是否相符、包装是否相符, 原药材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它物质污染等情况,详细记录,准确一致后,按规定方法计算取样量,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取样检验。 7.1.3、对已取样的物品容器贴好取样证,及时填写物料取样及退库记录。 7.2、半成品(中间体)取样 7.2.1、半成品(中间体)系指生产过程中流转的产品,QA人员在接到生产部门(车间)的请验单后按批次在生产结束时或在生产过程的前、中、后期取样(具体取样按工序质量监控点执行),并及时填写半成品取样记录,对已取样的物品容器贴好取样证。 7.2.2、在特殊情况下,半成品(中间体)工序需要进行增加检验的,由QA主管及QA人员决定抽检次数。若生产人员取样送检,QC人员有权拒绝检验。 7.3、成品取样 7.3.1、QA在产品外包装工序抽样,并及时填写成品取样记录。 7.3.2、QA在抽取退货产品及入库后发现异常的成品时,根据具体情况,由部门主管领导决定取样数量及抽样次数。 8. 取样件数 8.1、原料 8.1.1、中药材按批随机取样,设总包件数为n。 8.1.1.1、当n≤5时逐件取样; 8.1.1.2、当5<n≤100时,取样5件; 8.1.1.3、当100<n≤1000时,按5%取样; 8.1.1.4、当n>1000时,超过部分按1%取样。 8.1.2、贵细药材,逐件取样。 8.2、辅料、包装材料:按进货件数随机取样,设总件数为n。不同批号分别取样。 8.2.1、当n≤3时,逐件取样;

来料入库检验规范

来料入库检验规范 一、目的 通过对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来料投入使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臭氧事业部所需的生产物料和辅料的质量验收。 三、职责 1.仓库:负责外协、外购件的来料送检,不合格品的隔离及数量点收,合格品的入库及数量点收; 2.采购部:购买物料,负责不合格外购物料处置、与供方进行质量沟通并跟踪其快速处理,适当协助质检部检查; 3质检部:按照本规范或进货检验指导书的要求对外协\外购件的品 质和材质进行检验,并按照具体的要求输出相应的检验记录;对不合格品做出判定,对合格品下发合格证并安排来料入库。 4.研发中心:负责参与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评审及尺寸质量等不合格的最终判定; 四、检验步骤及流程 1.供应商送货与仓库对接,仓库必须依据单据资料和供应商的送货清单对物料进行外包装、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做初步的验证,不符合退回供应商。 2.符合供货清单的物料暂存在待检验区,仓库开具报验单给质检部门。 3.质检部门收到报验单后核对并确认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并按

照对应的检验规范或检验指导书(技术协议,图纸,检验资料)进行检验作业。 4.检验完成后,出具相应的来料检验报告存档,合格物料做合格标签,物料不合格标示不合格标签。 5.检验员应及时输出检验记录或不合格反馈信息,并将检验的最终结果及时传递给采购人员。 来料检验流程图 五、各类物资检验要求

1.原材料类 来料检验员依据相关的采购协议的具体要求对于原材料的随货质量证明文件、外观、尺寸、材质及机械性能等进行测试;其中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检测要求根据材料的具体分类及实际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尺寸抽检按照AQL4.0进行。 2.标准件的检验要求 3.电极玻璃管的检验要求

出货检验标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一、目的为保证本公司的最终产品品质,加强对出货产品的检验,确保检验合格 后的产品才能包装、入库、发货。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最终产品的出货检验。 三、职能 1、品质科负责成品的检验、包装、及检验规定的制定和培训。 2、采购员负责成品的发货工作。 3、需入库的产品,由仓库管理员进行防护、标识、分类保管。 四、标准内容 1、成品的定义: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后就可以交货的产品。 2、检验方式: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日单”对需检验的产品进行 3 文件核对 无误后,将流转盒中的产品整齐的摆放在检验工作台上,需对该批次产品一 一检验,杜绝偷工减料(不检验或者抽检) ,并及时的记录在检验报告单上,不合格处以记号笔标识在产品上。 3、最终产品的判定 a) 不合格品,需报废或返工的。 b) 不合格品,可特采接收的。 c) 合格产品,需入库的。 4、检验项目 3.1 外观的检测 a )产品不得有磕碰、划伤、毛刺等现象 b) 产品不得有材料缺陷。 c) 产品不得有裂纹、气孔、浃渣、焊接缺肉等现象。 d) 经过氮化的产品,观察氮化颜色:应该为均匀黑色或灰色,若出现金属 色,则为不合格品。 e) 对于特殊工序加工的,如抛光等,必要时需借助专门测量仪器观测。 d) 观察产品是否有按客户要求刻印的代号 (刻印的位置、内容无误),如 发现没有,则核对清楚后在规定位置刻印上代号。 3.2 结构、尺寸的检测 a) 根据客户图纸对产品进行一一检验,不得有漏检项。 3.3 性能的检测:一般指材料的硬度要求、氮化质量、对产品特性影响较大 的,需着 3.4 附件检验人员应核对清楚是否有客户特别要求的指示,如提供的检测报 告材料等。 3.5 包装检测: 检验人员检查产品的包装形态,确认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要

劳动防护用品入库检验标准.doc

劳动防护用品入库检验标准 1、目的和范围 为防范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进货检验,避免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而造成工伤事故,特制定本标准。 适用于公司内所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入库体检。 2、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资质要求 2.1劳动防护用品供货商,须提供物资样品和相关的安全资质资料如下: 2.1.1劳动防护用品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备案证书”。 2.1.2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生产许可证”。 2.1.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标志证、安全性能检测检验报告”。实物上须有“安全标识”。 2.1.4进口的产品须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准用手续复印件及同批次的产品检验报告。 2.2以上资料均需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3、检验项目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检验分:外观检验和性能检验。本公司内部只做外观检验;性能检验以出厂检验报告和国家检验机构报告结果为准。 4、检验原则及标准 4.1检验时,原则参考安监部出具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资质审查意见》和物资招标样品,进行比对检验。具体检验项目内容和要求,按照“第4.6条”进行检验。 4.2检验数量:“特种防护用品”按每批次数量不小于2%的比例(且不少于2件)进行抽样检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按每批次数量不小于5%的比例(且不少于2件)进行抽样检验。 4.3与原样品有变更的,须重新按照要求办理审查手续。 4.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物上须有“安全标识”。 4.5有使用期限要求的,该产品的生产日期应在近3个月内。产品质量无缺陷、损坏,外观合格,不得过期等。 4.6劳动防护用品外观检验项目内容,详见下表: 物资名称 外观检验项目及内容 安全帽 1、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产品合格证; 2、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包括保质期(生产日期应在近3个月内); 3、帽衬、帽箍、吸汗带、缓冲垫、衬带、下颏带、锁紧卡等部件齐全,无破损,连接牢固;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安全鞋:包括防砸鞋、绝缘鞋

玩具厂出货检验记录表

汕头市澄海区王老师玩具厂 出货品质检验以及管理办法 2017年季度

出货品质及检验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加强产品品质管理,确保出货品质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公司制造完成之产品及外购成品。 3 职责 3.1若客户指定验货时,营销部应负责联络客户到公司现场验货。 3.2质量部负责出货品质的检验。 3.3生产部负责配合检验员的出货检验工作。 4 工作程序 出货检验是指产品在出货之前为保证出货产品满足客户品质要求所进行的检验,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出货。 4.1 客户现场验货。由客户派人员来公司对产品进行出货检验。营销部提前联络客户人员到本公司验货。质量部派人员协助客户作抽样及检验工作。由客户出示验货报告,质量部存档并汇总。 4.2公司质量部检验人员作出货检验。检验人员依据发货单及成品检验规范进行成品出货检验,并填写《出厂产品质量检查表》。 4.2.1 尺寸检验。对重要产品一般随机抽取5件,对关键、重要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 4.2.2 外观检验。抽查产品有无碰伤、掉漆、毛刺、铁屑、脏物等。 4.2.3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包装箱上的产品名称、图号、数量是否相符。 4.2.4 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3 合格出货客户或本公司质量部出货检验判定合格之成品,可以办理出货手续。 编制审核:批准:

汕头市澄海区王老师玩具厂 出货检验记录表 文件编号:WLS-QA-018-AO 客户名称订单编号生产日期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检验日期 出货数量抽检数量不良数量 检验依据□《样品承认书》□《检验基准书》□《实物样板》□《检验规范》不良率 抽样标准:MIL-STD-105EⅡ级正常检验水平 AQL 严重(Cr)=0 主要(Major)=0.65次要(Minor)=1.0 Acc/Rej Ac(允收数)0 Ac(允收数)Ac(允收数)Re(拒收数)0 Re(拒收数)Re(拒收数) 检验项目 品质标准要求检验记录判定标准 判定检验工具 外观 CR MA MI 01外箱和彩盒表面不能有破损,划伤试装符合要求 02外箱箱唛印刷正确,不能有少印多印,字体模糊 03彩盒条形码需与外箱条形码数字一致 04产品视窗区符合客户标准 05吸塑和PVC本体表面不能有明显划伤划痕、变型 06产品表面处理符合客户标准,干净无脏污、胶屑 07产品表面不能有披锋,变型,拉白,缺料等 08产品边缘有无缺口,露白,附着力不良 09丝印镭雕颜色、效果符合样品要求 10产品LOGO丝印位置符合样板要求 11材料规格符合客户要求 颜色01符合颜色样板或上下限要求 包装01产品编码、名称、标签内容填写是否正确,清楚,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要求,包装盒、纸箱有无破损受潮等。 尺寸01依工程图纸所标识尺寸测量 性能测试01按客户要求及相关测试规范测试 实配检验01与机壳及相关配件配合是否良好,配合缝隙是 否符合标准。 跌落测试01按跌落测试规范测试。 合计备注 QA判定合格□特采□不合格□返工□检验员/日期:审核核准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保证出货品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适用于入库前完成品、外发加工成品检验 3 原则 程序流畅,责任明确,全面细致,真实准确 4 作业控制 4.1 成品检验的内容 4.1.1 包装检验:核查包装内产品、防护措施、包装材料、储运标识等 4.1.2 入库检验:核对待检品,做好检验准备、允收批处理货拒收处理 4.1.3 出货检验:安排出货检验,核对出库单内容、数量等 4.2 检验前作业 4.2.1 生产部门开立“入库单”送交仓库品管 4.2.2 检验前需核对设备器具是否仍在有效校准/检定周期内 4.3 检验作业 4.3.1 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上岗训练 4.3.2 检验须依照成品检验标准执行 4.3.3 检验结果须填入成品检验报告 4.3.4 检验结果未获得当班班长确认,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4.4 检验后处理 4.4.1 成品检验合格的入库作业 4.4.1.1 验收合格后,由品管员填《成品检验报告》 4.4.1.2 在“入库单”上确认合格,办理入库作业 4.4.2 成品验退作业 4.4.2.1 验退时,仓库主管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判定将验退原因记载于“入库单”上。检验不合格品,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2.2 送验部门在收到退货通知后两天内,取回处置,并填写“异常处理单” 4.4.2.3 退货批须保持批的完整性,不得混批后送检 4.4.3 成品报废作业 4.4.3.1 进判定为报废品、无使用价值时,由相关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4.4.3.2 主管审核同意后,转仓储办理出售或丢弃 4.4.3.3 仓储部寻找合适供应商出售报废或予以丢弃 4.5 来料包装检验 4.5.1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完好无缺,没有受潮、受挤压变形 4.5.2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注明有供应商名称及P/N。对照A VL检查供货商是否在A VL记录中,P/N是否正确,若有不同之处或无法判断供应商及有关内容,则将缺陷记录于MR单4.5.3 若外包装有损坏或受潮,应检查受损部位的物料有无发生破损、变形、受潮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工程师处理 4.6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及缺陷的判定,如下表所示

成品出货检验工作标准流程

成品出货检验工作流程 1. 目的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防止不合格出货,及时发现、纠正产品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加工、制造的各类产品的成品出货前的检验。 3. QA检验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首件检验 检杳结果确认 -- 田r旦护口丿卜"旳罗1 首件合格处理 批量检验 抽检不合格处理 职责工作要求 相关文件 /记录 生产每一订单生产的第一台机送OQC佥验《首件检查生产按订单、样机、检验标准或规范、说明书、表》 检验员ECN料表、设计文件作首件检验《OQC检验报0Q(组长填写《首件检查表》(外观、功能)告》 QE QE对首件及《首件检查表》确认,并签署合格与《坏机分析报PIE/OQC 组否意见告》 长/PQC组长OQC PQC和PIE对机确认, OQC不合格发岀《OQC佥验报告》,注明首件检查 PIE工程PIE分析原因,发岀《坏机分析报告》 生产部已投产机返工,生产再重送首件 OQC组长首件检验合格,OQCS知生产线组长在《首件确认 检验员表》上签字确认后,生产部批量生产 OQC组长首件检验合格,OQC批量抽检 /PQC 组长/PIE根据产品检验标准、规范,《产品检验抽样规定》, OQC主管设计文件,批量抽检 检验员记录抽检的每台机流水号 PIE首批检验合格机抽一箱做整箱落地试验 首批检验合格机(配有电源的产品)抽一箱做24 小时煲机试验 根据抽检结果填写OQC佥验报告 批量抽检不合格PQC OQC PIE对机确认 OQC主管在OQC佥验报告上签字确认 OQC在生产部产成品送检单上填写REJ,注明不良 项目,发岀《OQC佥验报告》, 工程PIE发岀《坏机分析报告》,在线指导生产线返工,返工 后重新送检

服装入库外观检验实用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确保服装质检准确,防止发生不合格品入库。 本办法适用于服装大货入库过程。 2 实施步骤 一:检验顺序 1、外观质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从前往后,从外到里。 2、纱向检验:与被测物纱向一致,目测成衣的丝绺是否在允许范围。 3、色差检验:与被测物成45度角,目测成衣的袖缝与摆缝是否有色差。 4、缝制检验:检验缝份是否平服,是否有抛线、跳针、短线、漏针,接明线是否顺直,宽窄是否一致。 5、规格测量:测量成衣的各个部位是否在允许的公差的范围内(参照尾页大货测量误差)(工艺单为准)。 6、修剪检验:检查成衣的毛头、线头是否修干净,扣眼是否干净,特别是面布或里布透光的,看清里面的线头或杂物是否干净,里边的缝份宽窄一定要一致。 7、整烫检验:检查成衣整烫是否平服,无极光,无水渍,无烫黄,无烫溶,无污渍。 8、锁订检验:检验扣眼的规格,缝针是否与工艺相符,检验纽扣的规格是否相符,钉扣是否与工艺相符。 9、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适合、适于长途运输 二:成衣各部位质检标准 衣领: 1,领角和装领二边对称,大小一致。特殊造型看领样板、确认样衣和工艺单图纸指示。 2,领驳口二边对称,驳口角度一致。领里外匀要符合翻开量,下片不外露。3,衣领上片或下片要平整,领内贴边要固定,左右领角、领座高低一致。 4,下领线不外露、不扭曲、不起皱,领子外口车缝顺直。 前片: 1,前门襟顺直、平整,挂面不起吊,门襟不能有波浪,不扭曲。 2,门襟长度要一致,左右门襟不能有高低,有腰节的前中腰节要对齐(特殊工艺除外)。 3,驳头自然窝服,驳口顺直,领嘴豁口大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串口顺直。4,胸部丰满,左右对称,内衬服贴,不起皱。 肩部: 1,肩缝要顺直、车牢,拼缝无起扭拉开现象。 2,左右肩缝倒向要一致。 大身省、叉: 1,省道长短要一致,省尖要平整,倒向一致。 2,叉要平服,左右叉长短要一致。 3,叉的顶部要固定好,叉的面布、里布定型要好。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及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技术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 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 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7.3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8. 来料检验的程序: 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 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8.2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 和检验工作。 8.3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 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8.4 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 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8.5 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8.6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 的程序执行。 8.7 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

成品出货检验标准

成品出货检验标准 一、 目的 产品出成品仓前,实施保证检查以便确认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是否合乎客户和公司的质量 要求;产品出厂后能满足客户的标准及使用者的爱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二、 适用范围 凡本司生产的成品出仓库前,依本办法作抽样检查。 三、 定义 OQA(Outgoing Quality Assurance):出货质量保证。 四、 职责 1、 负责对成品待验区机器按批执行抽样及检验机器进行拆包、附件检查、包装、搬运 2、 作业; 3、 负责对量产机器检验状态的标识; 4、 负责执行电气及外观、附件及包装检验与检验报表记录; 5、 负责请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分析与成品出货判定; 6、 负责产品外观不良的出货判定; 7、 负责重大问题之反馈和产品重大异常的判定及品质异常的追踪; 8、 负责对成品仓放置超过3个月的成品,成品仓负责人提出申请,OQA 安排重新检验, 六、 缺点定义 缺点(CRI ):产品本身具备的功能失效及影响人身安全。 主要缺点(MAJ ):外观结构或尺寸结构,部分功能失效或者附属功能失效。品质不符合规格。 次要缺点(MIN):凡是没有安全上隐患,亦非尺寸不良,不影响产品功能。外观面为次要不良,品质特性不符合规格及标准。 七、检验环境: 在下列范围内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 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12、检验要求和内容 外观、结构质量检验 图象、伴音质量检验 功能质量检验 安全、电磁兼容质量检验 包装质量检验 6.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 6.1 检验内容与要求; Ⅰ产品外观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 产品机壳或后盖贴纸上必须有产品商标、型号、名称、生产企业名称; 产品后盖必须具有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警告标记”; 产品后盖上应有电源性质、额定电压、最大电流、电源频率、功耗等; 产品后盖上必须加贴产品序号条码,且与纸箱、保修卡号码一致; 产品面壳上必须有正确的指示灯标志; Ⅱ产品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 产品外观应整洁光滑,表面不应有凹凸变形、粗糙不平、划伤、脱漆、缩水、间隙、裂纹、毛刺、边缘棱角突出、霉斑、脏污、色差、金属斑点、黑点、纹理等任何缺陷; 外观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标识功能应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 产品保护膜应粘贴良好,无破损、脏污等不良; 产品铭牌、装饰件、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应无锈蚀、变形、划伤、金属斑点、黑点等任何不良现象,且安装牢固、匹配良好,无缺损、脱落、松动、歪斜、间隙、 台阶、螺孔错位等问题 指示灯、接收头及其白镜或红镜安装应规范,不应漏装或歪斜; 开关、按键、旋钮等应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变形、划伤、歪斜等问题; 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 接口、S 端子接口、YUV 接口、VGA 接口等)应安装牢固、端子颜色正确,拔插顺畅; 显示屏应安装牢固,无偏斜,与机箱吻合,且无超标划伤、黑点、脏污、油渍等缺陷 6.2 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外观、结构质 量检验方法采取目测和手感检查。 7.图象、伴音质量检验要求 7.1 检验内容与要求; 图象、伴音质量主要通过输入RF、AV、VGA 等信号实现图象、伴音的输入输出质量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要求在敲击机箱时,图象应稳定无异常;

塑胶品成品出货检验规范修后

1. 目的 使作业员/QC对塑胶产品的检验标准,要求有较全面的认识,以使塑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格适用于客户明确之塑胶部品检验标准(检查作业指导书)以外的检验项目。 3. 外观检验 3.1检验条件: ----无太阳光直照的场所 ----眼睛距被检品30cm距离,用5秒钟目查300cm2范围 3.2外观部品分级: ----I级面:位于部品表面,始终能接触,操作后,影响部品印象,品次的部位(正面、上面、左右侧面等)。 ----II级面:上述部位之外的部位,能直接被目视的地方(后面)。 ----III:级面:通常状态下不可见的地方,即没有缺陷也不降低商品价值,也不影响机能之类问题。 3.3 基本上以在3.1、3.2项的条件下检查对象品的角度,有时看到有时看不到的缺点认为可接受。 4.尺寸控制 4.1尺寸控制时以满足大批量生产为前提,同时结合装配实施控制。 4.2控制尺寸按照图纸要求,有长、宽、高、装配位及重要的柱位和孔位,以及重点尺寸控制。 5.检验标准 此规范系依据 GB/T2828.1-2012 一次抽样方案Ⅱ级之抽样水准,随机取样进行检验,依据以下AQL进行判定。 5.1严重缺陷(CR): C=0 5.2主要缺点(MA):MA=0.65主要为性能、功能不良及零部件漏装等,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 5.3次要缺点(MI):MI=2.5 主要为外观不良或机械性能不良,但不影响性能的缺陷。

8、丝印产品的检验参照《丝印产品检验标准》 9、包装及其他 检测项目包括: 9.1 产品包装是否完好; 9.2产品防护是否符合存放及运输要求; 9.3 产品标识是否属于环保类,环保RoHS标识是否齐全; 9.4产品合格证标识是否正确齐全无误。 10、其他特性 其他如塑胶件的阻燃性、抗高温、低寒测试、破坏性实验等,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或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标准。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1.接收凭证接受送货单位送货凭证,随货同行联或发票。 2.接收药品清点送货件数,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拒绝接受,拆零(拼箱)药品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将包装合格药品移至待验区。 3.验收药品根据药品采购单和送货单位随货同行联验收药品。 3.1. 检查到货药品是否与原始凭证的供货单位、品名、数量及重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查明原因。 3.2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注明批准文号。 3.3.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是否合乎规定。发现有问题,不得入库,做拒收处理。 3.4怀疑有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送检,对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退货。 3.4对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并验收到最小包装。剧毒药不 能与其他药材混放,必须有专人保管,进销要二人复核,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 3.5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每次进货要核对检验报告书。 3.7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加盖红章以示负责。 4.摆放上架将合格药品按贮藏条件分别储存于常温库(<30℃),阴凉库(<20℃)或冷藏库(2~10℃)保管,危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专柜,毒性药品放于毒性药品专柜。 5.验收记录

5.1验收时应将验收情况如实填写"药品入库质量验收登记表" 5.2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5.3药品质量验收记录保存5年。 6.保管员将随货同行联或发票交会计做入库凭证。 7.验收时限 7.1一般药品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7.2特殊管理药品应在当日完成验收。

塑胶产品出货检查标准

塑胶产品出货检查标准

东莞市科业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2014年9出货检验标准 受控状态: 文件版号: A/0 文件制订: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东莞市科业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目的 為產品質量檢查提供判斷合格是否的依據﹑產品接收的標准与產品Critical ﹑Major ﹑Minor 缺限予以界定,此資料說明G/M 產品一般外观的要求和准則。 二、范圍 公司所有产品的出货檢查. 三、檢查標准(某种產品具体需檢查哪些項目,見相應作業指導書的規定) 1.外觀(包括包裝)抽樣檢查標準: a.按MIL-STD-105E 單次正常抽樣標准進行. 致命: 0% 严重: 0.4% 轻微: 1.0% 若major 或minor 其中之一項超出接受范圍便拒收. b.包装箱应用所规定的包装箱包装,不得用错箱,箱不得变形,破烂,现品票不得涂改并端正贴于箱的右中央。 c.检查产品时无特殊规定检标准,一律参照检查标准书检查. 2. 尺寸抽樣檢查標準. 依据基准书如實測尺寸5PCS 不符合工程图纸或相应检查指导要求,不可以接受[客户有特棌放宽除外]. 3. 功能試裝檢查: a. 如有印刷/喷油附着力检测应按客户规定的测试标准及要求对表面进行附着力测试,不能有剥离脱色现象. b. 对应的装配件进行试装,如有变形,间隙大,装配其他问题则判定为NG 4. 重量檢查: 除有特別規定外,本公司重量檢查所得數据,僅供參考用. 5. 如有任何矛盾存在于通用标准,指导书和QC 工程图之间,最终以客户签字的样板为准。 四.質量階級的定義(一﹑二級﹑三級表面) 一級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直接能看到的表面.如: 頂部; 正面等. 二級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能直接能看到的表面,如: 后部 ` 底部等. 三級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很难或根本看不到 的表面.內部,表面隱藏部分等.

来料入库检验规范标准

来料入库检验规范 一、目的通过对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来料投入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臭氧事业部所需的生产物料和辅料的质量验收。 三、职责 1. 仓库:负责外协、外购件的来料送检,不合格品的隔离及数量点收,合格品的入库及数量点收; 2. 采购部:购买物料,负责不合格外购物料处置、与供方进行质量沟通并跟踪其快速处理,适当协助质检部检查; 3 质检部:按照本规范或进货检验指导书的要求对外协外购件的品质和材质进行检验,并按照具体的要求输出相应的检验记录;对不合格品做出判定,对合格品下发合格证并安排来料入库。 4. 研发中心:负责参与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评审及尺寸质量等不合格的最终判定; 四、检验步骤及流程 1. 供应商送货与仓库对接,仓库必须依据单据资料和供应商的送货清单对物料进行外包装、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做初步的验证,不符合退回供应商。 2.符合供货清单的物料暂存在待检验区,仓库开具报验单给质检部门。 3. 质检部门收到报验单后核对并确认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并按 照对应的检验规范或检验指导书(技术协议,图纸,检验资料)进行检验作业。 4. 检验完成后,出具相应的来料检验报告存档,合格物料做合格标签,物料不

合格标示不合格标签。 5. 检验员应及时输出检验记录或不合格反馈信息,并将检验的最终结果及时传递给采购人员。 来料检验流程图 五、各类物资检验要求

1.原材料类 来料检验员依据相关的采购协议的具体要求对于原材料的随货质量证明文件、外观、尺寸、材质及机械性能等进行测试;其中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检测要求根据材料的具体分类及实际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尺寸抽检按照AQL4.0 进行。 2.标准件的检验要求 3.电极玻璃管的检验要求

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5129 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油品验收、入库工作必须由押运人员和加油站人员两人同时进行,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罐车进站后应确认车辆信息、油品型号是否与油品购进计划一致,防止油品型号错误影响加油站正常营业。 3、押运人员和加油站班长共同确认车辆信息、油品信息、铅封号与配送单是否一致,如信息不一致、铅封损坏等情况严禁擅自卸油并通知站领导。 4、油罐车静置15分钟后,由押运人员和加油站班长共同取样检测。

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

天津豪饰地毯有限公司第1页共2页 为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原材料入库前,各库库管首先应对采购入库的原材料进行订购合同核实,核实购进原材料的规格、品质、数量与订购合同是否一致,然后再按各项原材料抽样比例、标准对应入库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应认真填写抽样检验表: 一、毛纱抽样检验 毛纱检验抽样包数比例:150-300 包以上抽取20包; 50-150 包抽取10包; 5-50 包抽取5包; 5 包以下逐一检验。 允许不合格比例:5% 1、毛纱支数检验工具:缕纱机标准值:±3% 2、毛纱含潮率检验工具:恒温烘箱标准值:羊毛8%-15% 腈纶<2% 3、毛纱重量检验工具:电子秤标准值:±1% 4、纤维长度:>3.5cm 5、毛纱粗细均匀及含杂毛度检验方法:目测标准:见封样 6、阻燃毛纱,在购买前,要求其出示阻燃检测证明方能入库。 国家规定的公共场所用地毯燃烧性能不低于相应标识等级:CHF ≥3.0kW/m2 ,产烟毒性应达到ZA3级。

二、底布抽样检验 底布检验抽样包数比例:7包以上抽取2包 7包以下抽取1包 1、底布经纬头检验工具:钢卷尺 标准值:双经双纬178-176对 双经单纬200-210、178-176对 2、底布幅宽检验工具:钢卷尺标准值:±5% 3、底布尺数检验工具:钢卷尺标准值:±3% 4、底布平整度检验方法:自测 标准:经纬线排列整齐无小疙瘩,见封样 三、地毯胶抽样检验: 地毯胶抽样桶数比例:10桶以上抽取2桶; 10桶以上抽取1桶; 1、重量检验工具:台秤标准值:±5% 2、质量检验方法:目测其颜色、气味,检查出厂标识、生产日 期、保质期、粘稠度及有效期。PH值在7-9之间,密度: 1.4-1.6之间,温度:5-30度之间,粘度:10000-12000CPS之 间。 3、小样:化验标准:封样 4、在购买前,要求胶供货商提供有效的产品质量检测合格证明。 四、染料抽样检验 染料抽验数量比列:每个到货批号10件以上抽取2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XXXX ZCYS-2013XXXX-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发布2013-5-30实施热电分公司发布XXXX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评价表/《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附件:7.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 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 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 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 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 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轴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 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 5 执行程序 5.1型号、包装验收 5.1.1查看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进口轴承查看报关单、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是 否齐全。 5.1.2产品的包装无破损,防锈油覆盖均匀、充足。 5.2外观检查 5.2.1表面无脏污。 5.2.2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表面是否有变色、伤痕、裂纹和凹痕、锈蚀和麻点、起皮 和折叠,整体应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倒角均匀。 5.2.3保持架应不松散、无破损,与滚动体间隙不过大。检查铆钉头是否偏位、松动,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 5.2.4钢印字体应凹下较深,不浮于表面,且非常清晰、不模糊。 5.3轴承外形尺寸检验,包括轴承的内、外径和宽度 5.3.1选取不同角度至少4个以上的点进行测量,可得出最小和最大直径,用以判断 圆度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5.3.2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2mm-0.05mm的紧力,如有条件测得轴颈的尺寸 可加以判断。 5.3.3内径一般用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外径一般用外径千分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宽度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 5.4径向游隙的测量 应在轴承非预紧状态下测量,一般有3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压铅丝法和千分表 测量法。 5.4.1用塞尺测量。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子与外圈之间 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5.4.2压铅丝法。 a、选取直径合适的铅丝,不宜过细和过粗,尤其不能过粗,因为铅丝过粗时,压缩 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当滚子挤压过铅丝时,轴承内、外圈会 有微量的弹性变形导致数据不准确。同样的道理,一般只用单根铅丝进行测量, 不能将细铅丝缠成双股来测量。 b、测量径向游隙应在外圈上选取固定一个点,并选取多个滚子测得多组数据,分析 判断所得值数据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双列轴承 同排滚子测得径向游隙一般误差不应大于0.03mm。 c、压铅丝时应保证轴承转动自由,内外圈无错位、偏斜。 5.4.3用千分表测量。将轴承垂直放置,千分表架在外圈垂直位置上,然后在180° 位置上垂直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读数的变化量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5.5轴向游隙的测量 一般有2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和千分表测量法。

气瓶入库验收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0338 气瓶入库验收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气瓶入库验收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确保证公司生产所需各类气瓶的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因气瓶使用、管理不当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公司厂区内生产、研发所需氮气、氧气、氩气、溶解乙炔气、氢气、压缩空气、液氨等钢瓶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生产部、分析技术部、设备动力部、采购部参与上述

过程;; 3.2生产部、分析技术部、设动部、采购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和安环部负责监督。 3.3本制度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批准后,由行政部颁布实施。 3.4安环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送行政部备案。 4气瓶验收安全管理 4.1 供应商安全资质管理 4.1.1所有气瓶供应商均必须持有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气瓶充装许可证》,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并必须承诺对气瓶的安全负全面责任。 4.1.2 氧气、氢气、氩气、液氨和溶解乙炔气瓶供应商必须持有市公安消防局核发的《危险化学品经

入库设备验收规范

采购验收规定 文件编号: NW607104 生效日期: 2000.3.20 受控编号: 密级:秘密版次:Ver 2.1 修改状态:总页数9 正文8 附录 1 编制:曹博审核:韩冬梅批准:孟莉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术语及缩略语 4. 规定内容 4.1验收 4.2验收方式 4.3标识 4.4设备检验规程 5. 引用文件 5.1 NW607101《采购供方评定办法》 5.2 NW607103《采购流程管理》 5.3 NW607105《库房管理规定》 6. 质量记录 6.1 NW607104A“验收不合格记录”

1.目的 规范公司采购产品的验收活动,明确采购验收的标准,保证公司的软件开发和质量管理工作使用合格的产品。 2.适用范围 2.1 采购产品的验收 2.2 借用设备返还的验收 2.3 调拨设备的验收 2.4 返修返还设备的验收 3.术语及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4.规定内容 4.1 验收 4.1.1 现场验收 4.1.1.1 实施条件 a) 用户要求在现场开箱 b) 合同执行的需要实施紧急放行 c) 直发用户的设备 4.1.1.2 现场验收的实施 由技术支撑部门、驻外分支机构或委托授权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收,然后返回 NW607103E“设备自发(自采)验收单”,并由检验员签署处理意见,作为入 库设备的检验结果,验收方式和抽样比例应采取不低于4.2规定的原则。 4.1.2常规验收 4.1.2.1 采购产品的验收 检验员对收货区内的采购产品要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论填写在NW607103D “送货验收单”上。若合格,由采购员办理入库手续,若不合格,应将产品存放 在库房的不合格区,通知采购员处理。 4.1.2.2 借用设备的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