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参考。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

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

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

加工方法熔体流动指数(g/10min)

压制、挤出、压延 0.2~8

流延、吹塑 0.3~15

涂覆、滚塑 1~8

注塑1~60

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

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同时,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要一致,否则会起两者的反应。

2、助剂的选择

(1)按要达到的目的选用助剂

按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助剂品种,所加入助剂应能充分发挥其预计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规定指标一般为产品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客户提出的性能要求。

助剂的具体选择范围如下:

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和刚性增韧材料。

增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阻燃——溴类(普通溴系和环保溴系)、磷类、氮类、氮/磷复合类膨胀型阻燃剂、三氧化二锑、水合金属氢氧化物。

抗静电——各类抗静电剂。

导电——碳类(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纤维和金属粉、金属氧化物。

磁性——铁氧体磁粉、稀土磁粉包括钐钴类(SmCo5或Sm2Co17)、钕铁硼类(NdFeB)、钐铁氮类(SmFeN)、铝镍钴类磁粉三大类。

导热——金属纤维和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碳类材料如炭黑、碳纤维、石墨和碳纳米管;半导体材料如硅、硼。

耐热——玻璃纤维、无机填料、耐热剂如取代马来酰亚胺类和β晶型成核剂。

透明——成核剂,对PP而言α晶型成核剂的山梨醇系列Millad 3988效果最好。

耐磨——石墨、二硫化钼、铜粉等。

绝缘——煅烧高岭土。

阻隔——云母、蒙脱土、石英等。

(2)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

红磷阻燃剂对PA、PBT、PET有效;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PA、PBT、PET等;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晶型塑料效果差;炭黑填充导电塑料,在结晶性树脂中效果好。

3、助剂的形态

同一种成分的助剂,其形态不同,对改性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

(1)助剂的形状

纤维状助剂的增强效果好。助剂的纤维化程度可用长径比表示,L/D越大、增强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加玻璃纤维要从排气孔加入。熔融状态比粉末状有利于保持长径比,减小断纤几率。圆球状助剂的增韧效果好、光亮度高。硫酸钡为典型的圆球状助剂,因此高光泽PP的填充选用硫酸钡,小幅度刚性增韧也可用硫酸钡。(2)助剂的粒度

表2 粒度的两种表达方法

目数20 80 100 150 200 325 400 625 1250 2500 12500

μm 833 175 147 104 74 43 38 20 10 5 1

注:目数为每平方英寸筛网上的筛孔数目。

A.助剂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粒度越小,对填充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越有益。例如,不同粒度的20%硅灰石填充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粒度的20%硅灰石填充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

性能 1250目800目400目325目150目

拉伸强度(MPa) 127.5 127.4 126.0 124.5 124.5

冲击强度(kJ/m2) 15.5 15.1 14.8 14.4 13.5

再如,就冲击强度而言, 三氧化二锑的粒径每减少1μm,冲击强度就会增加1倍。B.助剂粒度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阻燃剂的粒度越小,阻燃效果就越好。例如水合金属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锑的粒度越小,达到同等阻燃效果的加入量就越少。例如,在LDPE中加入80份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见表4。

表4 LDPE中加入80份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

粒度(μm)25 5 1

氧指数(%)23 28 33

再如,ABS中加入4%粒度为45μm的三氧化二锑与加入1%粒度为0.03μm的三氧化二锑阻燃效果相同。

C.助剂粒度对配色的影响

着色剂的粒度越小,着色力越高、遮盖力越强、色泽越均匀。但着色剂的粒度不是越小越好,存在一个极限值,而且对不同性能的极限值不同。对着色力而言,偶氮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1μm,酞箐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05μm。对遮盖力而言,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05μm左右。

D.助剂粒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以炭黑为例,其粒度越小,越易形成网状导电通路,达到同样的导电效果加入炭黑的量降低。但同着色剂一样,粒度也有一个极限值,粒度太小易于聚集而难于分散,效果反倒不好。

(3)助剂的表面处理

助剂与树脂的相容性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助剂与树脂按预想的结构进行分散,保证设计指标的完成,保证在使用寿命内其效果持久发挥,耐抽提、耐迁移、耐析出。如大部分配方要求助剂与树脂均匀分散,对阻隔性配方则希望助剂在树脂中层状分布。除表面活性剂等少数助剂外,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是发挥其功效和提高添加量的关键。因此,必须设法提高或改善其相容性,如采用相容剂或偶联剂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等。所有无机类添加剂的表面经过处理后,改性效果都会提高。尤其以填料最为明显,其它还有玻璃纤维、无机阻燃剂等。表面处理以偶联剂和相容剂为主,偶联剂具体如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酯类,相容剂为树脂对应的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

4、助剂的合理加入量

(1)有的助剂加入量越多越好具体如阻燃剂、增韧剂、磁粉、阻隔等,加入量越多越好。

(2)有的助剂加入量有最佳值如导电助剂,形成到电通路后即可,再加入无效果;再如偶联剂,表面包覆即可,再加无用;又如抗静电剂,在制品表面形成泄电荷层即可。

5、助剂与其它组分关系

配方中所选用的助剂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应不劣化或最小限定地影响其他助剂功效的发挥,最好与其他助剂有协同作用。在一个具体配方中,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可能加入很多种类的助剂,这些助剂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复杂。有的助剂之间有协同作用,而有的助剂之间有对抗作用。

5.1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是指塑料配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高于其单独加入的平均值。(1)在抗老化的配方中,具体协同作用有:两种羟基邻位取代基位阻不同的酚类抗氧剂并用有协同效果;两种结构和活性不同的胺类抗氧剂并用有协同效果;抗氧化性不同的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复合使用有协同效果;全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有协同作用;半受阻酚类与硫酯类抗氧剂有协同作用,主要用于户内制品中;受阻酚类抗氧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磷类抗氧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紫外光吸收剂。

(2)在阻燃配方中,协同作用的例子也很多,主要有:在卤素/锑系复合阻燃体系中,卤系阻燃剂可于Sb2O3发生反应而生成SbX3,SbX3可以隔离氧气从而达到增大阻燃效果的目的。在卤素/磷系复合阻燃体系中,两类阻燃剂也可以发生反应而生成PX3、PX2、POX3等高密度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作用。另外,两类阻燃剂还可分别在气相、液相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阻燃效果。5.2对抗作用

对抗作用是指塑料配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低于其单独加入的平均值。(1)在防老化塑料配方中,对抗作用的例子很多,主要有:HALS类光稳定剂不与硫醚类辅抗氧剂并用,原因为硫醚类滋生的酸性成分抑制了HALS的光稳定作用。芳胺类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一般不与炭黑类紫外光屏蔽剂并用,因为炭黑对胺类或酚类的直接氧化有催化作用抑制抗氧效果的发挥。常用

的抗氧剂与某些含硫化物,特别是多硫化物之间,存在对抗作用。其原因也是多硫化物有助氧化作用。如HALS不能与酸性助剂共用,酸性助剂会与碱性的HALS发生盐化反应,导致HALS失效;在酸性助剂存在时,一般只能选用紫外光吸收剂。

(2)在阻燃塑料配方中,也有对抗作用的例子,主要有:卤系阻燃剂与有机硅类阻燃剂并用,会降低阻燃效果;红磷阻燃剂与有机硅类阻燃剂并用,也存在对抗作用。

(3)其它对抗作用的例子有:铅盐类助剂不能与含硫化合物的助剂一起使用,否则引起铅污染。因此在PVC加工配方中,硬脂酸铅润滑剂和硫醇类有机锡千万不要一起加入;硫醇锡类稳定剂不能用于铜电缆的绝缘层中,否则引起铜污染;又如在含有大量吸油性填料的填充配方中,油性助剂如DOP、润滑剂的加入量要相应增大,以弥补被吸收部分。

6、配方各组分混合要均匀

(1)有些组分要分次加入

对于填料加入量太大的配方,填料最好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在加料斗,第二次在中间侧加料口。如PE加入150份氢氧化铝的无卤阻燃配方,就要分两次加入,否则不能造粒。对于填料的偶联剂处理,一般要分三次喷入方可分散均匀,偶联效果好。

(2)合理排布加料顺序

在PVC或填充母料的配方中,各种料的加料顺序很主要。填充母料配方中,要先加填料,混合后升温后可除去其中的水份,利于后续的偶联处理。在PVC配方中,外润滑剂要后加,以免影响其它物料的均匀混合。

7、配方对其它性能的负面影响

所设计的配方应该不劣化或最小限定地影响树脂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最起码要保留原有的性能,最好能顺便提高原树脂的某些性能。但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改善某一性能时,可能降低其他性能,可谓顾此失彼。因此在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尽可能不影响其它性能。如高填充配方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很大,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大幅度下降,加工流动性变差。如果制品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具体要求,在配方中要做具体补偿,如加入弹性体材料弥补冲击性能,加入润滑剂改善加工性能。

下面举几个经常受影响的性能。

(1)冲击性

大部分无机材料和部分有机材料都降低配方的冲击性能。为了补偿冲击强度,在设计配方时需要加入弹性体。如在填充体系的PP/滑石粉/POE配方,在阻燃体系ABS/十溴/三氧化二锑/增韧剂配方。

(2)透明性

大多数无机材料对透明性都有影响,选择折光指数与树脂相近的无机材料对透明性影响会小些。近来,透明填充母料比较流行,主要针对HDPE塑胶袋,加入特殊品种的滑石粉对透明性影响小,但不是绝对没有影响。有机材料也对透明性有影响,如PVC增韧,只有MBS不影响透明性,而CPE、EVA、ACR都影响其透明性。在无机阻燃材料中,胶体五氧化二锑不影响透明性。

(3)颜色性

有些树脂本身为深色,如酚醛树脂本身为棕色、导电树脂如聚苯胺等本身为黑色。有些助剂本身也具有颜色性,如炭黑、碳纳米管、石墨、二硫化钼都为黑色,红磷为深红色,各类着色剂为五颜六色。在配方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助剂本身的颜色及变色性,有些助剂本身颜色很深,这会影响制品的颜色,难以加工浅色制品。如炭黑为黑色,只能加工深色制品;其他如石墨、红磷、二硫化钼、金属粉末及工业矿渣等本身都带有颜色,选用时要注意。还有些助剂本身为白色,但在加工中因高温反应而变色,如硅灰石本身为白色,但填充到树脂中加工后就成浅灰色了。

(4)其它性能

塑料的导热改性一般为加入金属类和碳类导热剂,但此类导热剂又是导电剂,在提高导热性同时会提高导电性,从而影响绝缘性。而导热很多用于要求绝缘的材料如线路板、接插件、封装材料等。为此要绝缘导热不能加入具有导电性的导热剂,只能加入绝缘类导热剂,如陶瓷类金属氧化物。

8、配方应具有可加工性

配方要保证适当的可加工性能,以保证制品的成型,并对加工设备和使用环境无不良影响。复合材料中助剂的耐热性要好,在加工温度下不发生蒸发、分解(交联剂、引发剂和发泡剂除外);助剂的加入对树脂的原加工性能影响要小;所加入助剂对设备的磨损和腐蚀应尽可能小,加工时不放出有毒气体,损害加工人员的健康。

(1)流动性

大部分无机填料都影响加工性,如加入量大,需要相应加入加工改性剂以补偿损失的流动性,如加入润滑剂等。有机助剂一般都促进加工性,如十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阻燃剂都可促进加工流动性,尤其四溴双酚A的效果更明显。一般的改性配方都需加入适量的润滑剂。

(2)耐热性

保证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不要分解,除发泡剂、引发剂、交联剂因功能要求必须要分解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氢氧化铝因分解温度低,不适合于PP中使用,只能用于PE中。四溴双酚A因分解温度低,不适合于ABS的阻燃。大部分有机染料分解温度低,不适合高温加工的工程塑料。香料的分解温度都低,一般在150℃以下,只能用EVA等低加工温度的树脂为载体。改性塑料配方因加工过程中剪切作用强烈,都需要加入抗氧剂,以防止热分解发生,而导致原料变黄。

9、塑料配方组分的环保性

具体要求为配方中的各类助剂对操纵者无害、对设备无害、对使用者无害、对接触环境无害。以前环保的要求范围小,只是对食品、药品等与人体接触要无毒即可。现在的要求高了,与人体间接接触的也不行,要对环境无污染,如土、水、大气层等。

(1)人体卫生性

树脂和所选助剂应该绝对无毒,或其含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对环境污染

所选组分不能污染环境。如:铅盐不能用于上水管和电缆护套,因为组分会从埋地的上水管、架空的电缆护套经雨淋渗入土壤中,农作物吸收后人食用。几种增塑剂DOA、DOP不能用于玩具、食品包装膜。铅、镉、六价铬、汞重金属不能用,污染土壤。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不能用,产生二噁英,污染大气层。

10、助剂的价格和来源

在满足配方的上述要求基础上,配方的价格越低越好。在具体选用助剂时,对同类助剂一定要选低价格的种类。如在PVC稳定配方中,能选铅盐类稳定剂就不要选有机锡类稳定剂;在阻燃配方中,能选硼酸锌则不选三氧化二锑或氧化钼。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选择低价格原料——降低产品成本尽可能选库存原料——不用购买。尽可能选当地产原料——运输费低,可减少库存量,节省流动资金尽可能选国产原料——进口原料受外汇、贸易政策、运输时间等因素影响大。尽可能选通用原料——新原料经销单位少,不易买到,而且性能不稳定。

小米案例分析:小米手机的成功之道

商业案例分析之“小米”手机的成功之道 自从雷军召开小米手机发布会以来,小米手机能否成功就成为业界一大热点话题。小米手机的关键词一度成为百度十大热门关键词。 然而业界绝大部分人士并不看好小米,特别是手机界专业人士,而形成反差的是,在市场上小米手机的预订却是异常火爆。 众所周知,小米手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以前的两轮开放购买都在短时间将备货销售一空。首先是,去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首轮备货10万台,但零点开放后三小时宣布售完,而到了今年1月4日小米公司再次备货10万,也很快在三个半小时内售完。而在1月11日中午12:50,小米公司开始的第三轮开放购买更是引发了抢购热潮,仅用了八个半小时便售出了三十万台。截止2012年1月12日23:00官网停止预定,小米手机的第三轮开放购买备货的五十万部小米手机已经告罄。至此,小米手机开放购机数量已达到七十万部,加上开放销售前的三十万订单,小米手机的销量已近百万。 刚出生几个月的小米为何销量已经能比肩国内一线品牌?小米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呢? 有人说小米手机还算可以的硬件配置是现有技术的组合,称不上是重大技术创新。MIUI 操作系统是在Android基础之上做出改进,也没有太大的新意。而米聊虽然号称有数百万用户,比起QQ来说就小巫见大巫了。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的智能手机控,也完全同意以上说法。 高规格的硬件配置、MIUI操作系统、米聊,单个说来都谈不上什么重大创新。但当雷军将这些全都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拥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 小米的成功源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以及竞争战略上的创新。 一、营销模式创新 小米手机除了运营商的定制机外,只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最大限度地省去中间环节。通过互联网直销,市场营销采取按效果付费模式,这样的运营成本相比传统品牌能大大降低,从而最终降低终端的销售价格。 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不同的是小米从未做过广告。雷军说,保持产品的透明度和良好的口碑,是小米初步取胜的秘诀。从 MIUI 开始,小米就牢牢扎根于公众,让公众(尤其是发烧友)参与开发,每周五发布新版本供用户使用,开发团队根据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此后的米聊和小米手机皆如此,而且还鼓励用户、媒体拆解手机。

塑料制品设计十大技巧

塑料制品设计十大技巧一、指导方针——设计核对表 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善的目标是使产品有优良的表现,而同时获得低的生产成本。这里,设计任务主要是指原料的选择,适合加工过程的选择,强度计算和模具设计。只有全盘考虑这些步骤,并有系统化的跟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具商业效益的模具。设计部门经常只是探用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塑料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率不是必然的,设计者必须非常注重开发原料和加工过程的正确解决方案。 塑料性质并非永恒不变的 塑料的性质受使用环境、加工过程、模具设计和操作条件的影响(如图1所示)。塑料性质由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得到。测试图由具有优化参数的高光度模具,在规定压力的标准条件下检测产生的。然而,实际上,塑料不可能恰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在使用中也不可能正好在同样的压力下。因此,在推出任何塑料设计方案的时候,其精确的要求和界定条件必须仔细地分析和罗列出来,设计核对表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有用的帮助。

样品的生产 开发一种产品,从设计阶段到市场准备阶段,有必要准备样品来进行试验和修正。要确保样品的生产方法广泛适用于量产方案。部分注塑成型的样品也要由注塑模具来制造。如果没有模具可以适用,就有必要使用近似的材料或片材,切割加工成为测试样品。但是,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如下: ?无法考察注塑成型部件的焊接线的影响。 ?与注塑成型部分相比,有时候,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凹槽会降低构件的强度性质。 ?由于结晶度高,挤塑棒材和片材的强度和硬度高于注塑部件。 ?无法考察纤维取向作用的影响。 由挤出材料制成的用于电灯开关的样品,可以承受180000次周期性应力。而同样情况下,注塑部件在80000次之后就出现了疲劳破坏。这种差异是由于在注塑过程中晶体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 见图3 样品模具 目前生产样品的模具,都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加工或运用低成本材料(如铝或铜为原料)制作而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生产来说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不能以这样的模具作代表。另外,它们不同的冷却性质又导致了不同的收缩和热变表现。现在推荐的是使用高硬度钢材制造模具,而模具以单模穴排列设计便可。 检测设计 随着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有时候,在早期工艺阶段,就会将设计和加工过程中的潜在弊端鉴别出来,如强度分析和流程分析所进行的那样。然而,这些模拟分析并不可能完全确保最终产品在实际操作下的性能和质量。只有对实际操作条件下的样品检测,才可能提供最可靠的信息。这种检测是获得更高质量和功能的产品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

塑料配方

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 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 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 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 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食品配方设计知识

食品配方设计知识 一、食品配方设计概述 所谓配方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条件,通过试验、优化、评价,合理地选用原辅材料,并确定各种原辅材料的用量配比关系。 如何开发一个新产品,如何设计一个新配方,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要设计一个好的食品配方,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技术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配方设计需要哪些基本功 1、熟悉原料的性能、用途及相关背景 每种原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你只有熟悉它,了解它,才能用好它。在不同的配方里,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原料十分重要。 2、熟悉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领域,它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食品工业的灵魂。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各种特性,包括复配性、安全性、稳定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微生物性、抗降解性)、溶解性等,对配方设计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3、熟悉设备和工艺特点 熟悉设备和工艺特点,对配方设计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如此,才能发挥配方的最佳效果,才是一项真正的成熟技术。 比方说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夹层锅熬煮和微电脑控制真空熬煮、三维混合和捏合混合等,不同设备导致不同的工艺和配方。 4、积累工艺经验 不多叙述,重视工艺,重视加工工艺经验的积累。就好比一道好菜,配料固然重要,可厨师的炒菜火候同样重要。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工艺,出来的产品质量相差天壤之别,这需要进行总结、提炼。 5、熟悉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 配方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单因素优选法、多因素变换优选法、平均试验法以及正交试验法。一个合格的配方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实验方法及测试方法,这样才能使他不至于在做完实验后,面对一堆实验数据而无所适从。 6、熟练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色彩搭配十大原则

设计配色搭配十大经典法则 【法则一:色彩的黄金法则60:30:10】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法则。设计师都知道60:30:10,主色彩是60%的比例,次要色彩是30%的比例,辅助色彩是10%的比例。比如一个男士的上装,打一个比方,外套可以用60%,那么衬衫是30%,领带就是10%。如果室内空间的话,墙壁用60%的比例,家居床品、创联之内就是30%。那么10%就是小的饰品和艺术品,这个法则是黄金法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正确的。这个法则在后面讲到的很多法则都可用到,世界最好的设计基本上都脱不了这个法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往往都会忽略它。有一双会发现色彩的眼睛很重要。我们经常去旅游,也拍了很多照片,更多人会热衷于对美景的赞叹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介绍,但是很少人对色彩有分析。其实60:30:10多少也是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我想在我们整个自然生涯中,旅行就是很好的色彩课。 【法则二:选择配色方案】选择配色方案,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两种选择,一种是补色的搭配,一个是叫类色搭配,学过美术都知道,色盘上面,两个颜色相对的就是补色的搭配,类似的颜色就是类色搭配。我们一般在需要营造那种活泼的有动感的空间的时候,选择红与绿、蓝与绿。那么类似色是相近的,比如黄与绿、蓝与紫。 【法则三:勿忘黑色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现代简约风格都会利用黑色,但是要灵巧运用黑色,而不是用太多的黑色。黑色能够让任何一个色彩看起来干净,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重点,它能够给家庭营造一种对比平衡。巧妙的运用黑色,可以是一个黑色的箱子,画框,做一种点缀,效果是十分不错的。 【法则四:听从自然的教导只要是在地球上,你看到地球是什么颜色,是大地土壤,中间是群山。】它是介于深和浅之间。我也看到很多人的很多作品,如果没有遵循这个法律,非

小米口碑营销十大秘诀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的十大秘诀 我们服务面对的是人,如果我们通过标准答案把客服员工培训成机器,让机器去和人对话,那用户怎么能满意呢? 我们做了一个3000万的营销计划,想借用凡客已有的媒介资源计划做一个月的全国核心路牌推广,结果当面被雷军“拍死了”。他说:“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我们能不能继续不花一分钱去打开市场?” 1、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谷歌就深谙这个道理:“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2004年谷歌推出Gmail 电子邮件时,就完全依赖于口碑。当时,谷歌只提供了几千个Gmail的试用账户,想要试用的人,必须有人邀请才行。这些数量有限的“邀请码”迅速在全球流行,被用来交换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到迪拜度假两夜,或者交换旧金山的明信片。甚至,Gmail账户在英国eBay上面的叫价高达75英镑,我当时为了得到这个邀请码也是费尽心思。这是我第一次被谷歌强大的口碑效应震动。 不少淘品牌的崛起也是依靠口碑传播。比如“韩都衣舍”凭借快速跟进时尚的设计和选品,在各类购物社区中都是女性用户推荐分享的重点品牌;护肤面膜品类中的“御泥坊”,以产地的特殊天然原材料矿物泥浆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户的追捧,成为淘宝系面膜类的领军品牌;又比如坚果品类的淘品牌“三只松鼠”,在口碑传播之下越卖越火,我和我的不少

朋友都亲身体验了 .传统的商业营销逻辑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传播就是砸广告做公关,总之凡事就是比嗓门大。但是,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半径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长,频繁出现了“一夜成名”的案例。 信息对称让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强。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好不好,企业自己吹牛不算数了,大家说了算;好消息或坏消息,大家很快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信息的公平对等特性,也使网络公共空间具备了极强的舆论自净能力,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2、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是不同维度世界的对决,更通俗地讲是“天变了”。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而小米发现和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 为了让用户有更深入的体验,小米开放做产品做服务的企业运营过程,让用户参与进来。 3、口碑是信任关系的传递:和用户做朋友

PVC塑料配方的设计方案

PVC塑料配方的设计方案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 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 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 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不同型号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那具体怎样进行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 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级别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一级B、二级全塑凉鞋 SG4 一级A 工业和民用薄膜 一级B、二级软管、人造革、高强度管材 SG5 一级A 透明制品 一级B、二级硬管、硬片、单丝、导管、型材 SG6 一级A 唱片、透明片 一级B、二级硬板、焊条、纤维 SGG7 一级A 瓶子、透明片 一级B、二级硬质注塑管件、过氯乙烯树脂 二、增塑剂体系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增塑剂在10份以下时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当加5份左右的增塑剂时,机械强度反而最高,是所谓反增塑现象。一般认为,反增塑现象是加入少量增塑剂后,大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大,使分子有序化产生微晶的效应。加少量的增塑剂的硬制品,其冲击强度反而比没有加时小,但加大到一定剂量后,其冲击强度就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满足普适规律了。

食品配方设计七步

食品配方设计七步 优质的产品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配方,所以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配方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食品的配方设计是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和性能要求,通过试验、优化和评价,合理的选用原辅材料,并确定各种原辅材料用量的配比关系。 食品配方设计一般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主体骨架设计;二是调色设计;三是调香设计;四是调味设计;五是品质改良设计;六是防腐保鲜设计;七是功能营养设计。 主体骨架设计 主体骨架设计主要是主体原料的选择和配置,形成食品最初的形态,它是食品配方设计的基础,对整个配方设计起导向作用。食品主体骨架设计是后续设计的载体,全部加工完成之后才能确定食品的最终形态。 食品主体骨架设计中的主体原料是根据各种食品的类别和要求,赋予产品基础骨架的主要成分,体现食品性质的功用。主体原料的选择必须符合的要求:卫生性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贮藏耐运性、整齐的外观、良好的风味、食品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主体原料的量化通常采用倒推法,先设定主体原料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其他辅料的添加量,对于主体原料在食品所占的具体比例,要在最终配方设计完成才能确定,其中对主体原料量化的关键是处理好主体原料与辅料的比例问题。 调色设计 食品讲究色、香、味、形,首先就是色。食品的色泽作为食品质量指标越来越受到食品研究开发者、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调色设计在食品加工制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调色设计中,食品的着色、发色、护色、褪色是食品加工重点研究内容。 食品的调色设计与食品的加工制造工艺和贮运条件密切相关,并受到消费者的嗜好、情绪、传统习惯等主观因素,以及光线、环境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对食品调色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着色剂;根据食品的物性和加工工艺选择适当的食品着色剂;根据食品的形态,选择适当的添加形式;根据食品的销售地区和民族习惯,选择适当的拼色形式和颜色;食品的调色方法要严格按照国家对着色剂的规定进行;控制食品加工工艺。 调香设计 所谓调香设计就是将芳香物质相互搭配在一起,由于各呈香成分的挥发性不同而呈阶段性挥发,香气类型不断变换,有次序的刺激嗅觉神经,使其处于兴奋状态,避免产生嗅觉疲劳,让人们长久的感受到香气美妙之所在。食品的调香设计就是根据各种香精、香料的特点结合味觉嗅觉现象,取得香气和风味之间的平衡,以寻求各种香气、香料之间的和谐美。 食品的调香不仅要有效、适当的运用食用香精的添加技术,更要掌握食品加工制造和烹调生香的技术。食用香料的使用要点如下:要明确使用香料的目的;香料的用量要适当;食品的香气和味感要协调一致;要注意香料对食品色泽产生的影响;使用香料的香气不能过于新异。

颜色搭配原则

PPT颜色搭配原则 1.确定PPT页面的颜色基调: 在PPT颜色设计时,第一步就要确定一种色调,使用红色还是蓝色做主色调,是选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如果PPT设计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2.同一性原则: 将色调相同的搭配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色调群。 技巧:同一色调的PPT搭配,可以利用渐变填充来使PPT效果不那么呆板。 色数:这个原则下的PPT,整套PPT的颜色一般不超过2个 3.类似性原则: 在PPT设计时用类似色进行怕PPT颜色的设计。 类似色的含义:类似色是指颜色在色调与色调之间有微小的差异,较同一色调有变化。 技巧:固定同一色相,调整亮度或者饱和度,再根据你的PPT使用场合来确定PPT的颜色,这样不会使你的PPT产生呆滞感。 色数:这个原则下的PPT,整套PPT的颜色一般不超过3-4个。 4.对比性原则:

将相隔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调搭配在一起进行PPT的配色,即用对比色进行PPT颜色的设置,有关对比色的介绍可以观看小编的经验 对比色因为色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视觉上鲜明的对比,产生一种对比的协调感。 技巧:进行对比色调的PPT搭配时,要考虑对比色块的面积的大小,饱和度和亮度。最重要的是必须找到平衡它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色彩,比如说黑色、灰色调、白色等。 对比色可以使文字、图片、表格甚至是背景色的对比。例如:上面一行字用黑色,下面一行字就用红色 1.5.添加辅助色的原则——黑、白、灰 在PPT配色中,出现大块的、颜色艳丽的色块,容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刺激导致阅读的疲劳,这时就需要添加辅助色,使整个PPT版面平稳的过渡。 综上所述,PPT配色主要包括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辅助(即色彩的平衡)以及色彩的混合三大方面。

体验感:小米口碑营销策略的10大秘诀(一)

体验感:小米口碑营销策略的10大秘诀(一) 我们做了一个3000万的营销计划,想借用凡客已有的媒介资源计划做一个月的全国核心路牌推广,结果当面被雷军“拍死了”。他说:“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我们能不能继续不花一分钱去打开市场?” 1、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营销策略为王 谷歌就深谙这个道理:“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2004年谷歌推出Gmail电子邮件时,就完全依赖于口碑营销策略。当时,谷歌只提供了几千个Gmail的试用账户,想要试用的人,必须有人邀请才行。这些数量有限的“邀请码”迅速在全球流行,被用来交换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到迪拜度假两夜,或者交换旧金山的明信片。甚至,Gmail 账户在英国eBay上面的叫价高达75英镑,我当时为了得到这个邀请码也是费尽心思。这是我第一次被谷歌强大的口碑营销策略效应震动。 不少淘品牌的崛起也是依靠口碑营销策略传播。比如“韩都衣舍”凭借快速跟进时尚的设计和选品,在各类购物社区中都是女性用户推荐分享的重点品牌;护肤面膜品类中的“御泥坊”,以产地的特殊天然原材料矿物泥浆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户的追捧,成为淘宝系面膜类的领

军品牌;又比如坚果品类的淘品牌“三只松鼠”,在口碑营销策略传播之下越卖越火,我和我的不少朋友都亲身体验了.传统的商业营销逻辑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传播就是砸广告做公关,总之凡事就是比嗓门大。但是,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半径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长,频繁出现了“一夜成名”的案例。 信息对称让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强。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好不好,企业自己吹牛不算数了,大家说了算;好消息或坏消息,大家很快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信息的公平对等特性,也使网络公共空间具备了极强的舆论自净能力,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2、口碑营销策略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是不同维度世界的对决,更通俗地讲是“天变了”。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而小米发现和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 为了让用户有更深入的体验,小米开放做产品做服务的企业运营过程,

塑料件结构设计要点说明

产品开发的结构设计原则: a、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b、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c、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报废率。 d、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e、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f、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g、兼顾成本 大略的汇总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注意点,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关于塑料零件的脱模斜度: 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度至1度间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a、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b、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比如双筒洗衣机大桶的筋板,计算后取0.15°~0.2°。 c、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d、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e、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f、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g、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见后面的图示意)。 2、关于塑件的壁厚确定以及壁厚处理: 合理的确定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包括零件的强度、质量成本、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一般壁厚都有经验值,参考类似即可确定(如熨斗一般壁厚2mm,吸尘器大体为2.5mm),其中注意点如下:

塑料配方设计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成本的配方也并非易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将介绍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 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如改善冲击韧性,树脂可首先选择HDPE;改善断裂伸长率,树脂可首先选择LDPE。改善成型加工性能,可首先选择PS、PA。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①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少粘度梯度。如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②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按此将塑料分为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所述。 高流动性塑料——PA、PP、PE、PS、ABS、HIPS等。 低流动性塑料——PC、PV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PTFE、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如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 ③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 ①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否则会引起铅、铜污染。 ② PC的阻燃改性中不能加入三氧化二锑,否则会导致PC解聚。 ③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一致,否则会引起两者的反应。 2、助剂的选择 (1)加入的助剂应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规定指标一般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客户提出的性能要求。助剂的具体选择范围如下。 ①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如:MBS、SBS、CPE、POE、EPDM、EV A、TPU、ACR等,刚性增韧材料如纳米CaCO3。 ②增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③阻燃溴类,如: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四溴双酚A、六溴环十二烷等。磷类,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红磷、芳基磷酸酯类等。水合金属氢氧化物类,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④导电碳类(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 ⑤耐热玻璃纤维、无机填料。 ⑥耐磨PTFE、石墨、二硫化钼。 ⑦绝缘煅烧高岭土。 (2)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 ①红磷阻燃剂对PA、PBT、PET有效。 ②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PA、PBT、PET等。 ③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 ④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结晶性塑料效果差。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 色彩搭配方案(一) 色彩搭配在中国 “色彩搭配”咨询这一理念在20世纪末才开始传入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只敢穿黑、白、灰、蓝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惊喜。十年来,“色彩搭配”咨询已经风靡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对于人们的穿衣打扮指导,促进商业企业的新型营销,提高城市与建筑的色彩规划水平,改善全社会的视觉环境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色彩搭配在世界 “色彩搭配”咨询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其实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能让你非常清楚颜色该怎样选择和搭配——1974年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表色彩四季理论,1983年,英国的玛丽·斯毕兰女士在原有四季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冷暖、明度、纯度等三大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四季扩展为十二季,从而彻底解决了人的色彩季型的划分问题,使人们对色彩的运用更方便,选择更简捷,范围更宽泛。现在,日本全国有近40万名“色彩搭配”设计师;英国、美国等国家的色彩设计公司都拥有一批专门的色彩设计

人员,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活跃在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和服装设计等各个行业。 色彩搭配方案(二)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 1)色调配色:指具有某种相同性质(冷暖调,明度,艳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色相越全越好,最少也要三种色相以上。比如,同等明度的红,黄,蓝搭配在一起。大自然的彩虹就是很好的色调配色。 2)近似配色:选择相邻或相近的色相进行搭配。这种配色因为含有三原色中某一共同的颜色,所以很协调。因为色相接近,所以也比较稳定,如果是单一色相的浓淡搭配则称为同色系配色。出彩搭配:紫配绿,紫配橙,绿配橙。 3)渐进配色:按色相、明度、艳度三要素之一的程度高低依次排列颜色。特点是即使色调沉稳,也很醒目,尤其是色相和明度的渐进配色。彩虹既是色调配色,也属于渐进配色。 4)对比配色:用色相、明度或艳度的反差进行搭配,有鲜明的强弱。其中,明度的对比给人明快清晰的印象,可以说只要有明度上的对比,配色就不会太失败。比如,红配绿,黄配紫,蓝配橙。 5)单重点配色:让两种颜色形成面积的大反差。“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一种单重点配色。其实,单重点配色也是一种对比,相

小米使用技巧大全

1.首先是小米的指令大全, k1 r, B7 ]7 J1 s; b" e8 o *#*#4636#*#* ! H: V9 z: L& a: U, @ 显示手机信息、电池信息、电池记录、使用统计数据、WiFi信息 *#*#7780#*#* 重设为原厂设定,不会删除预设程序,及SD卡档案。 ; b5 D8 @( ?( Z+ F' k, k *2767*3855# 重设为原厂设定,会删除SD卡所有档案。 / @) a# {6 t4 X" _/ `. w& l( Z5 ^# u3 n *#*#34971539#*#* 显示相机相机韧体版本,或更新相机韧体 *#*#7594#*#*6 当长按关机按钮时,会出现一个切换手机模式的窗口,包括:静音模式、飞航模式及关机,你可以用以上代码,直接变成关机按钮。 *#*#273283*255*663282*#*#* 7 h3 T! Q0 C9 C0 z" H( x 开启一个能让你备份媒体文件的地方,例如相片、声音及影片等 *#*#197328640#*#*启动服务模式,可以测试手机部分设置及更改设定 WLAN、GPS及蓝牙测试的代码 *#*#232339#*#*或*#*#526#*#*或*#*#528#*#*–WLAN测试 *#*#232338#*#*–显示WiFiMAC地址 & K5 ^2 e; U4 y4 M *#*#1472365#*#*–GPS测试 3 x$ w7 `' i i8 Q *#*#1575#*#*–其它GPS测试 *#*#232331#*#*–蓝牙测试 + M" Z6 K' \+ Z/ K- V4 e( j4 P3 b *#*#232337#*#–显示蓝牙装置地址 o0 a3 y6 @. \ *#*#8255#*#*启动GTalk服务监视器显示手机软件版本的代码 % c! u5 |6 b& W' x) u *#*#4986*2650468#*#*–PDA、Phone、H/W、RFCallDate 6 O* t5 k/ h! H" d& ]$ x *#*#1234#*#*–PDA及Phone *#*#1111#*#*–FTASW版本 *#*#2222#*#*–FTAHW版本 *#*#44336#*#*–PDA、Phone、csc、buildTime、https://www.360docs.net/doc/b04659974.html,、changelistnumber各项硬件测试 5 O8 e9 ]; e" U1 D7 H *#*#0283#*#*–PacketLoopback *#*#0*#*#*–LCD测试 " N4 D/ A5 K! N *#*#0673#*#*或*#*#0289#*#*–Melody测试 , [6 k' k+ A/ ~0 L- l7 i *#*#0842#*#*–装置测试,例如振动、亮度 5 T5 T6 K4 K0 b0 m *#*#2663#*#*–触控屏幕版本 4 c/ d# n- C- v: D$ j! p$ {. V *#*#2664#*#*–触控屏幕测试 2 v. Y. u9 A7 ]/ g: G& v *#*#0588#*#*–接近感应器测试 % ]2 l R3 X9 o+ T4 ]% m+ [ *#*#3264#*#*–内存版本 2.小米的耳机孔似乎没有保护,灰尘很容易进去,咋办呢?没事,咱有终极绝招。首先买个水笔笔芯。把笔芯插进去?NO!NO!NO!我们要做的是把笔芯的保护套拿下来,然后插入小米,嘿嘿,别误会,堵住耳机孔,OK,不怕灰尘了! 3.据说小米是三防,但似乎不是哦。当小米不行落水该怎么办呢?我们的急救方法是:小米一进水,请切记不要作任何按键动作,尤其是关机(一按任何动作,水马上会跟着电路板流串),正确的方法为马上打开外盖,直接将电池拿下,直接强迫断电,可保主机板不被水侵袭。 4.小米屏幕玻璃似乎很强大,十分耐磨。但是万一我们太过暴力,导致小米屏幕毁容该咋整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阿里巴巴塑料论坛发布时间:2007-01-07 07:00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 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 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 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 加工方法 熔体流动指数(g/10min) 压制、挤出、压延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修订稿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 1)色调配色:指具有某种相同性质(冷暖调,明度,艳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色相越全越好,最少也要三种色相以上。比如,同等明度的红,黄,蓝搭配在一起。大自然的彩虹就是很好的色调配色。 2)近似配色:选择相邻或相近的色相进行搭配。这种配色因为含有三原色中某一共同的颜色,所以很协调。因为色相接近,所以也比较稳定,如果是单一色相的浓淡搭配则称为同色系配色。出彩搭配:紫配绿,紫配橙,绿配橙。 3)渐进配色:按色相、明度、艳度三要素之一的程度高低依次排列颜色。特点是即使色调沉稳,也很醒目,尤其是色相和明度的渐进配色。彩虹既是色调配色,也属于渐进配色。 4)对比配色:用色相、明度或艳度的反差进行搭配,有鲜明的强弱。其中,明度的对比给人明快清晰的印象,可以说只要有明度上的对比,配色就不会太失败。比如,红配绿,黄配紫,蓝配橙。

5)单重点配色:让两种颜色形成面积的大反差。“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一种单重点配色。其实,单重点配色也是一种对比,相当于一种颜色做底色,另一种颜色做图形。 6)分隔式配色:如果两种颜色比较接近,看上去不分明,可以靠对比色加在这两种颜色之间,增加强度,整体效果就会很协调了。最简单的加入色是无色系的颜色和米色等中性色。 7)夜配色:严格来讲这不算是真正的配色技巧,但很有用。高明度或鲜亮的冷色与低明度的暖色配在一起,称为夜配色或影配色。它的特点是神秘、遥远,充满异国情调、民族风情。比如:凫色配勃艮第酒红,翡翠松石绿配黑棕。 色彩含义 每个色彩都有它自己的语言,找到适合自己的色彩不仅能突出自身的优点,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风格。 红:活跃、热情、勇敢、爱情、健康、野蛮 橙:富饶、充实、未来、友爱、豪爽、积极 黄:智慧、光荣、忠诚、希望、喜悦、光明 绿:公平、自然、和平、幸福、理智、幼稚 蓝:自信、永恒、真理、真实、沉默、冷静 紫:权威、尊敬、高贵、优雅、信仰、孤独 黑:神秘、寂寞、黑暗、压力、严肃、气势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 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 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 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 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 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 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

色彩搭配的法则 60:30:10

法则一:色彩的黄金法则 60:30:10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法则。设计师都知道60:30:10,主色彩是60%的比例,次要色彩是30%的比例,辅助色彩是10%的比例。比如一个男士的上装,打一个比方,外套可以用60%,那么衬衫是30%,领带就是10%。如果室内空间的话,墙壁用60%的比例,家居床品、创联之内就是30%。那么10%就是小的饰品和艺术品,这个法则是黄金法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正确的。 这个法则在后面讲到的很多法则都可用到,世界最好的设计基本上都脱不了这个法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往往都会忽略它。有一双会发现色彩的眼睛很重要。我们经常去旅游,也拍了很多照片,更多人会热衷于对美景的赞叹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介绍,但是很少人对色彩有分析。其实60:30:10多少也是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我想在我们整个自然生涯中,旅行就是很好的色彩课。 法则二:选择配色方案

选择配色方案,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两种选择,一种是补色的搭配,一个是叫类色搭配,学过美术都知道,色盘上面,两个颜色相对的就是补色的搭配,类似的颜色就是类色搭配。我们一般在需要营造那种活泼的有动感的空间的时候,选择红与绿、蓝与绿。那么类似色是相近的,比如黄与绿、蓝与紫。 法则三:勿忘黑色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现代简约风格都会利用黑色,但是要灵巧运用黑色,而不是用太多的黑色。黑色能够让任何一个色彩看起来干净,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重点,它能够给家庭营造一种对比平衡。巧妙的运用黑色,可以是一个黑色的箱子,画框,做一种点缀,效果是十分不错的。 法则四:听从自然的教导 只要是在地球上,你看到地球是什么颜色,是大地土壤,中间是群山。它是介于深和浅之间。我也看到很多人的很多作品,如果没有遵循这个法律,非常会不舒服。像这个图片眼睛往下看的,应该是以黑色为主,顶棚尽量是白色。这样人类会感觉很舒适很踏实,这是给我们最好的提示。 法则五:从图案中提取色彩

小米做设计的十大秘诀

小米做设计的十大秘诀 1、直接可感知 小米在产品的文案策划和画面表达上有两个要求:一要直接,讲大白话,让用户一听就明白;二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动用户。 “卓尔不凡”,这是在小米广告中最常见到的词,却是小米内部策划会议上经常被批判的一个词汇。小米做的是口碑推荐,在定义产品卖点时,其实只需要考虑一个场景:你在当下会向朋友怎么推荐?你肯定不会讲“小米手机卓尔不凡”,对吧?肯定得讲大白话“小米手机就是快”。 设计上第一个陷阱就是玩虚的,看起来很潮很炫,想展现品牌高大上,简单说就是“要画面”,觉得用在哪儿都挺好,但就是不抓心。第二个陷阱就是经常把噱头当卖点,没有把产品那个最大的点、最本质的点讲清楚。 2、要有期待感 国画里讲究“守黑留白”。设计要留白,设计语言别太满,要留有想象空间,要有期待感。留有期待感就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参与进来点评。 每次新品发布会的预告海报是小米设计思维最典型的一次展示。发布会现场海报的设计,曾经考虑用大量的科技或动感设计元素来体现小米手机的发烧属性和小米用户人群的热情。小米设计团队拿出了大量设计方案稿,但一堆“80分”的设计稿都有一个问题,没留白,想象空间太少。 最终,小米团队选择把产品的核心信息点分解开来,明确告诉用户——即将发布的第二代产品,性能比第一代翻倍,时间就在8月16日,地点是在北京的798创意园区——并试图用一个数字公式去传递,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等式:小米手机x2=816,798。 当时小米的核心用户群体都知道816和798两个数字的含义,因为小米的第一代产品也是在一年前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发布的。而新用户和潜在用户则会四处询问这个等式的意义,在揣摩之中获得更多的期待感。

浅谈聚合物配方设计

“十一五”期间,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重点是通用塑料的工程化和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这两点目前在塑料改性行业里得到了各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如何实现通用塑料的工程化和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呢?这就需要塑料改性技术的创新,塑料技术创新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配方创新。配方创新和配方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开发一个新产品,如何设计一个新配方,相信每个塑料改性企业和塑料改性技术人员都十分关心。本人多年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我愿意结合自己的设计配方的经验和心得,同大家探讨和分享。 要设计一个好的塑料改性配方,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技术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我在这里首先浅谈一下配方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供大家参考,不足请指正。 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用途以及相关背景 每种基础树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你只有熟悉它,了解它,才能用好它。这需要长期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才能做到。在不同的配方里,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基础树脂十分重要。这是在配方设计中的基础,譬如盖一栋房子,基础树脂就像是它的基石。因此,要想成功的设计一个配方,必须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用途以及相关背景。 (一)、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 既然是熟悉,就不是一般的简单的了解,要求全面细致,以下举例说明: 例1:聚乙烯类塑料 聚乙烯是指由乙烯单体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简称PE。PE的合成原料来自石油,自1965年以来一直高居世界树脂产量第一位。目前,聚乙烯的主要品种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金属聚乙烯(m-PE) 还有其改性品种: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氯化聚乙烯(CPE)。 1、聚乙烯类塑料的结构性能 PE为线性聚合物,属于高分子长链脂肪烃;分子对称无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小,力学性能不高、电绝缘性好、熔点低、印刷性不好。PE的结构规整,线性度高,因而易于结晶。结晶度从高到低排序:HDPE,LLDPE,LDPE。随结晶度的提高,PE制品的密度、刚性、硬度和强度等性能提高,但冲击性能下降。 (1) 一般性能:PE树脂为无味、无毒的白色粉末或颗粒,外观呈乳白色,有似蜡的手感;吸水率低,小于0.01%。PE膜透明,透明度随结晶度提高而下降。PE膜的透水率低但透气性较大,不适于保鲜包装而适于防潮包装。PE易燃,氧指数仅为17.4%,燃烧时低烟,有少量熔融滴落,火焰上黄下蓝,有石蜡气味。 PE的耐水性较好,制品表面无极性,难以粘合和印刷,须经表面处理才可改善。 (2)力学性能:PE的力学性能一般,其拉伸强度较低,抗蠕变性不好,耐冲击性能较好。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不好,但随分子量增大而改善。PE耐穿刺性好,并以LLDPE最好。 (3)热学性能:PE的耐热性不高,随分子量和结晶度的提高而改善。PE的耐低温性好,脆化温度一般可达-50℃以下;随分子量的增大,最低可达-140℃。PE的线膨胀系在塑料中属较大的。PE的热导率属塑料中较高的。 (4)电学性能:PE无极性,因此电性能十分优异。介电损耗很低,且随温度和频率变化极小。PE是少数耐电晕性好的塑料品种,介电强度又高,因而可用做高压绝缘材料。 (5) 环境性能:P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常温下可耐酸、碱、盐类水溶液的腐蚀,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