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秒的认识课型

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难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自主学习

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我还知道1时=()分

1、看教材2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

时()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8 、()、()、 5 4、()、()、1 。

2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5、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合作探究

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小格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

5、6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汇报展示

1、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2、今天学会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15秒能由1写到()。从1数到30用了()秒。

(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从1数到30用了()秒。

反馈测评过关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

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时间的计算课型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重点

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钟表模型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复习

1时=()分1分=( )秒

自主学习

1、学习例1.

看主题图2时等于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时是,也就是分.所以2时= 分.

2、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离家,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你是怎样算的?。

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走到走了大格,每大格是分,所以一共是分;也可以这样想:减,也就是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3、新闻联播开始结束。计算出播放的时间。

反馈测评达标检测:

1、3时=()分4分=()秒4时=()分

3分=()秒5时=()分8分=()秒

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

课后作业

1、练习一8、9、、10、11题

2、拓展提高:

*1、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

*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

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型

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

一、自主学习

看第9、1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由图可知,一年级一班有()人,一年级二班有()人,求一共买多少张票用()法

列式为:

35+3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二年级一班有()人,二年级二班有(),求一共买多少张车票用()法。

列式为:

39+4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和一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汇报交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最后加()。

方法二: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把另一个两面三刀位数拆成()和(),先算()加(),再算()加(),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

反馈测评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0页做一做

2、口算下列各题

26+39 52+18 26+43 52+18 26+63 52+38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课型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一、自主学习

自学第11页例题2

1、普通快客的票价是()元,动车的票价是()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用()法计算

列式为:

65—5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求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用()法。

列式:

65—48的口算方法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比一双袜子贵多少元?

(二)、交流展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两位数拆成()和(),()减(),()减()(够减时),再把两个差()。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和(),先用被减数减(),再用所得的差减()。

反馈测评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11页做一做

2、口算下面各题

85—43= 71—28= 35—17= 55—28=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二5、6、7、8题

2、拓展提高

小刚在做减法练习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0错写成了6,把被减数十位上的8错写成了3,这样得的差是61,正确的差是多少?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的笔算

课型

学习目标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一、自主学习

自学第14页例3

1、(1)由题可知,上午卖出()个“海宝”,下午卖出()个“海宝”。要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2、(1)、要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十位相加满十向()。

2、十位不够减,从()位(),在十位上加()再减。

(二)、汇报交流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就数位的(),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再减。

反馈测评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

2、完成坚式

230 490 390 340 + 540 —130 +260 —260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1、

2、

3、4题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

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课型

学习目标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难点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一、自主学习

自学第15页例4

1、一到三年级来了()人,四到六年级来了()人。巨幕影院有()个座位。

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与()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如果小于441,就()。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即可。

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221看作(),239看作(),221+239一定大于(),但()(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221>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3、规范解答

4、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二)、汇报交流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反馈测评三、达标检测: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四、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2、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裙子电扇电饭锅

118元孙 134元 230元 248元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毫米的认识课型

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难点 2.培养估测方法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一、复习

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

4.1米+9米=()米2米-80厘米=()米()厘米

二、自主学习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小组讨论

1体验1毫米的长度

2估计一下一分钱硬币,厚度大约为。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5、完在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反馈测评四、达标检测:

1.在下面画一条长3厘米7毫米的线段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2)教室长10()(3)玻璃厚5()(4)铁皮厚2()

3、完在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分米的认识课型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自主预习

独立尝试一、自主学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高是分米厘米。

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我会填:1分米=()厘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1分米=()毫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

(4)我的身高是()厘米(二)、汇报交流

反馈测评三、达标检测:

1.在下方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2.完成23页“做一做”

四、课后作业

完成数学史24页第1.2.3.4.5题

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

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

千米的认识以及米

和千米的单位换算

课型

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6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

学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总结 一、易读错的字 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照例(lì) 挨(ái)打 二、易写错的字 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落:上下结构,部首是草字头。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服:右边第一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 三、会写词语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敬爱 国旗 敬礼 教室 树枝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 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 ji ào)睡觉 地?????(d ì)地下(de)高兴地 干?????(g àn)枝干(g ān)干旱 假? ????(ji ǎ)假话( ji à)放假 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 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 五、形近字

?????汉(汉字)叹(叹气) ?????服(服装) 朋(朋友) ?????静(安静) 净(干净) ? ????粗(粗心)姐(姐姐) ? ????落(落下)洛(洛阳) ?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 ?????扬(表扬)杨(杨树) ?????避(避开)臂(双臂) 六、近义词 穿戴—穿着 敬爱—尊敬 鲜艳—艳丽(鲜亮)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飘扬—飘荡 安静—宁静(寂静) 洁白—雪白 轰响—轰鸣 荒野—荒原(旷野) 觉得—感觉 如果—假如 湿润—潮湿 突然—忽然(猛然) 照例—按例 流利—流畅 七、反义词 安静—热闹(吵闹) 招引—驱赶 好奇—漠然(冷漠) 粗壮—纤细(瘦弱) 湿润—干燥 荒野—闹市 罚—奖 扬起—放下 急急忙忙—慢慢腾腾(磨磨蹭蹭) 详细—简要 流利—生疏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 (扬起)双臂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拍着)大手 (收起)戒尺 2.形容词搭配 (鲜艳)的服装 (敬爱)的老师 (绚丽多彩)的学校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一、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单:元初识韵律 《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冬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微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部编版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

部编版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

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 2、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 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进率是10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②进率是100 1 米=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如:3吨=3000千克5000千克=5吨 7、(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1 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 1000克=1千克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_____)对齐,也就是把(_____)对齐。 2、大显身手。 80秒=(______)分(______)秒(_______)秒= 2分 1分一26秒=(_____)秒42分+18分=(_____)时 3、张老师早晨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7:30到到校,张老师在路上用了分钟。 4、如果时钟现在是18时整,那么分针旋转144圈后是(______)时。 5、把3m长的木条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m,每段是这根木条的(____)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如果它的每条边的长度都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了(____)厘米,面积增加了(____)平方厘米。 7、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____)。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3)沙发大约长18(______)。(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_)。(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_)。 9、用9,0,6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是(_____),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 10、一本故事书,小明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二天看了(______)页,第三天应从第(______)页开始看起。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用竖式计算46÷2时,通常先算()。 A.40÷2 B.6÷2 C.20+2 D.20-2 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A.整数B.一位小数C.两位小数D.三位小数 3、17个54相加的和就等于54的()倍. A.10 B.54 C.17 4、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面积大B.一样大C.无法比较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A.66.2B.142.2C.10.8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是3,除数一定是4。() 2、1吨铁与1000千克羽毛一样重。() 3、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7份占这个圆形的。() 4、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5、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5×8= 81÷9= 15÷5= 3×6= 42÷7= 18÷3= 45÷9= 49-30= 18+9= 7×7= 58-8= 45+8= 200+500= 9000-3000= 1700-900= 800+600=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 第1课时秒的认识 (3)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6) 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 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9)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1)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4)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6) 第4课时估算 (19)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1) 第三单元测量 (23)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23)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5)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7)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0)

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33) 第6课时解决问题 (36)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40)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42)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 第3课时练习课 (47) 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0) 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2) 第6课时练习课 (54) 第7课时解决问题 (55)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58) 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60)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61) 第1课时倍的认识 (62) 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64) 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66)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69) 第1课时口算乘法 (70) 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72)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3) 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75) 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77) 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79) 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82) 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84) 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85) 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87) 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89) 第12课时解决问题 (91) 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93) 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96) 第15课时数字编码 (98)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99) 第1课时四边形 (99) 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04) 第3课时周长 (111)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13) 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117)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应截下() 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 4700千克-700千克=()吨 1厘米-7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 2分()200秒 150分()3时 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 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 40米 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小颍跳的快。 () 三、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必考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必考题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按每四年举办一届,则2052年是第______届奥运会。 2.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 □24÷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_。 4. 在计数器上用4颗算珠表示三位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5. 在横线上填上“>”、“<”或“=”。 390÷5______500÷6 72×60______40×100 808÷2______101×4 21×92______29×59 6. 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后是正方形,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______厘米。 7. 2时45分=______时 5.3t =______kg 6平方米75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分米 8. 用篱笆靠墙围成一块正方形菜地(如图)。共用篱笆60米(靠墙的一面不围)。这块菜地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9.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0. 0.66、66.6%、0.67、 二、判断题。(共10分)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有零,商的中间也一定有零。() 2. 在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不能比除数大.() 3. 煤的数量一定,每天的平均用煤量与使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4. 无限小数都比有限小数大。() 5. 射线就是周角,直线也就是平角。() 6.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 7.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是0.() 8. 805除以5的商中间有一个0.() 9. 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10. 教师节在每年的第四季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要求背诵内容(全部都有)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要求背诵内容 (全部都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背诵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6课《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1课《大自然的声音》2.3自然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ní)喃(nán)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拉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4课《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全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单元: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为中华起崛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第三单元: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第四单元: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第五单元: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语文园地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语文园地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上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语文园地八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牟县卫民路小学三年级/2017、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一、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单:元初识韵律 《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冬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读一遍新学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微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编版)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 芦芽(yá) 泥融(róng) 鸳鸯(yuān yāng) 减(jiǎn)少河豚(tún) 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 几痕(hén) 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 凑(còu)成饱胀(zhàng) 破裂(liè) 姿势(zīshì) 随(suí)风 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 瞎(xiā)子备忘录(lù) 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 梅花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 花草春风取长补短凑成吹拂 聚拢赶集形成掠过偶尔沾水 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 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 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 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 了不起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h áng (银行)x íng (行走) 得d ěi (我得)d é(得到) 地de (高兴地)d ì(地球) 杆g ǎn (枪杆儿)g ān (电线杆) 散s àn (散步)s ǎn (闲散) 圈ju àn (羊圈)qu ān (圆圈) 佛f ó(佛像)f ú(仿佛) 挨ái (挨冻)āi (挨着) 骨ɡǔ(骨头)ɡū(花骨朵) 蚂m ǎ(蚂蚁)m ā(蚂螂) 五、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芦(芦芽) 粘(糖粘牙)沾(沾水) 辨(分辨)瓣(花瓣) 账(账目))胀(饱胀) 篷(帐篷)蓬(莲蓬) 资(资助)姿(姿势) 拂(拂尘)佛(仿佛) 班(班级)斑(斑纹) 巨(巨大距(距离) 稠(稠密)绸(绸缎) 馍(馍馍)膜(膜翅)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清香—芳香 雪白—洁白 破裂—分裂 仿佛—好像 琢磨—考虑 形象—形态 灵敏—敏捷 可能—也许 讨厌—厌恶 七、反义词 迟—早 香—臭 暖—冷 外—里(内) 短—长 晴—阴 减—加 晚—早 聚拢—分散 平添—缩减 乌黑—雪白 轻快—笨重 活泼—呆板 先知—后觉 偶尔—经常 伶俐—迟钝 展开—合拢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译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 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戴、蝴蝶、雀、舞、耍、绒、察、瓣、拢、爬、仰、辫、勇敢 二、多音字 似sì()shì()发fā( )fà( ) 相xiānɡ ( ) xiànɡ ( ) 晃huǎnɡ()huànɡ()朝zhāo()chóo()好hǎo()hào() 假jiǎ()jià()都dū()dōu() 三、近义词 安静—宁静敬爱—尊敬古老—久远常常—经常仔细—认真 似乎—好像居然—竟然汲取—吸取鼓励——鼓舞 四、反义词 热闹—安静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合拢—张开快乐—伤心 喜爱—讨厌现在—从前朋友—敌人仔细——马虎 五、积累背诵 1、熟练背诵《我们的民族小学》全文,并能正确按原文填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最好能够默写) 2、熟练背诵并正确默写《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6、7句(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 3、熟练背诵《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 4、背默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小儿垂钓》 六、造句: 常常: 微笑: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七、重点语句: 1、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拟人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挂”准确、形象地体现出了天都峰的陡。) 3、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山难爬,表现出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终于”体现了登山的艰难。) 5、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都爬上了天都峰,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启示: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真题试卷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真题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常用的时间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2. ∠1=∠2,∠1=______,∠2=______。 3. 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如果将这个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9cm2的长方体零件,它的高是______cm。 4. 2时45分=______时 5.3t =______kg 6平方米75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分米 5. 已知a=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6.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2m3=______dm3 0.5L=______mL 0.3cm3=______mL 300dm3=______m3 4000 mL=______L 0.6L=______dm3 7. 2019年的2月份有______天,第三季度有______天 8. 在算式□÷△=15……8中,除数最小是______,这时被除数是______ 9. □24÷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_。 10. 平年一年有______天,闰年年一年有______天。今年是2019年,2月有______天,7月有______天。 二、判断题。(共10分)

1. 因为5×50+6=256,所以256÷5=50……6。() 2. 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 一瓶药100粒,每次吃3粒,每天吃3次,够吃11天() 4. 李伟在陈亮的北面,则陈亮在李伟的南面.() 5. 无论是闰年还是平年,下半年的天数都是184天.() 6. 13.85中的“8”表示8个0.1。() 7. 每个季度都有3个月.() 8. 1平方千米=1000公顷=10000000平方米。() 9. 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1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三、选择题。(共20分) 1. 在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 .16 B .80 C .64 2. 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围成的长方形面积。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比较 3. 西南与()相对. A .东北 B .东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2018秋冬学期期末试卷时量80分钟,总分100分得分 1 看拼音,写词语,8 分 chánzuǐshuāijiāo chǔfáyáotóuhuàngnǎo (馋嘴)(摔跤)(处罚)(摇头晃脑) xīshuài yīngwǔxiōngpúbōlánzhuàngkuò (蟋蟀)(鹦鹉)(胸脯)(波澜壮阔) 2 形近字组词,10 分 司(司机) 退(后退) 惜(珍惜) 装(假装) 晾(晾晒) 同(同意) 腿(腿脚) 猎(猎人) 壮(壮实) 惊(惊吓) 3写近反义词,6 分 反义词 荒凉(繁华)遗憾(无憾)持续(间断) 近义词 着急(慌张)保持(维持)成果(成效) 4填空,8 分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细嚼慢(咽) 百依百(顺) (察)言观色密不(透)风呢(喃)细语争分(夺)秒 5选词填空,3分 上课了,大家(陆续)从外面走进教室。陆续继续连续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庄稼都烂了。陆续继续连续 战争胜利了,我们还要(继续)清扫战场。陆续继续连续 6写同类型词语,6分 ABB静悄悄,慢吞吞,急匆匆,笑嘻嘻 ABAC不慌不忙,无声无息,无边无际,自由自在 7句子练习,12分 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变为把字句) 烟雾把小庙淹没了。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礼服和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修改病句)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礼服,戴着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多么多么造句) 多么动听的音乐,多么优美的旋律。 小鸟在树上歌唱。(扩句) 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高高的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曲。8默写古诗,名言,5分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9课内阅读,6分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①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张(镇定) 难听(动听) 短暂(持久) 果断(犹豫) ②犹豫在文中的意思是( 迟疑),英子的泪水流下来是因为(英子受到了大家的鼓励) ③用波浪线画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 10课外阅读,6分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计犹如千军万马○前仆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 ①填写标点符号,在第四段的圆圈○处。 1:2“3,4!5”6,7,8,9。 ②写出文中的成语落花流水,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③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这则寓言说明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排除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