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和对绩效的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 创新模式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
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刘 照德 ,张 卫 国
( .广 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 东广州 50 2 ; 1 广 13 0 2 华 南理 工大学工商管理 学院, 东广州 5 0 4 ) . 广 16 0
摘要 :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 生存 、提 升竞争优 势以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技 术创新模 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 了界定和梳 理 ,根据 广东省高新技 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 演 化理论 ,对广东省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正确 选择进行 了分析。这对提 高广东省高新技术企 业竞争 力, 实现 高技 术产业的全 面协调发展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
从不 同的角度可 以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 。下 面将 几种有代 表性 的分类进行归纳。 最早 的一种分类是希克斯分类 ,他在 13 9 2年分析发明时
境 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 需求要求 高新技术 企业必须不 断进行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项包 括技术构 想的产生 、研 究与开 发 、中间试验 、商业化 生产 、市场 销售与扩 散等一 系列环节 的大跨 度 、复杂的动态多 阶段 过程 ,它 受到各个方 面因素 的 影响 ,由此而形成了多种不 同的企业 技术创新模 式。企业技 术创新 模式 的选择是战略 制定的核 心 内容 ,选择 何种模式在
( rd c acicue 的技 术 变化将 技 术创新 划分 为渐 进创 pou t rh et ) t r 新 、模块 创新 ( oua) m d l 、架构 式创 新 ( rht t a)和 根 r aci c r1 eu
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而就如何 选择最 佳 的技术创 新模式 问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H io g Z ogWe u uY dn , hn i n j
(col f cnmi n ngm n, o t at nvrt, aj g2 09 , hn ) Sho o oo e a dMaae etSuh s U i s y N n n 10 6 C i E s e ei i a
近 年来 ,国内外学 者就 高新技 术创 新 的相关 问 题 进行 了大 量研究 ,高新 技术 产业 技术 创新 产 出的 影 响 因 素及 其 作 用 机 制 是 其 中一 个 重 要 的 研 究 方
e i c l e u t h w a mpr a s l s o t t i r s h R&D c p tli t e ma n f co ftc n lg c li n v t n i ih tc n u t e ; n a i s h i a t ro h oo i a o ai n 3 h g — e h i d sr s a d R&D a i l a a e n o i c pt s ah
mu h h g e o t b t n n t e t c n c lin v t n h n R&D p r o n 1 T e i tn i fR c i h rc n r u i s o h e h ia n o ai st a i o o e n e. h n e st o &D c p tl h v in f a tn g t e s y a i s a e sg i c n e a i a i v
e e t n te i n v t n p r r n e h &D p r o n l r t a o sg i c n n e a t n wi te i n v t n p roma c . f c s o h n o a i e f ma c .T e R o o e n e a i h s n i nf a t it rc i t h n o a i e r n e s o i o h o f En e p s ie h ssg i c n o i v n ea t n wi h n o ain p r r n e a d ttla s t a e mu h h g e o t b t n n t r r e s a in f a t st e i tr c i t te i n v t e o ma c , n o a se sh v c ih r n r u i s o i z i p i o h o f c i o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作用摘要:创新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调查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在其中的作用与机制。
通过实证研究和深入访谈,我们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显著的,且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企业绩效;双元创新;营销能力1. 引言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引领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高新技术企业在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创新压力和困境。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文献综述2.1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创新文化是指一种能够促进创新与发展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氛围。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鼓励创新、尊重员工、开放沟通、容忍失败、追求卓越等。
2.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联。
具有良好创新文化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激励创新型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3 双元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作用与机制双元创新是指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使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积累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包括市场导向、顾客关系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3. 研究设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相关数据。
样本包括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经理和员工,以及行业专家。
4. 研究结果与讨论4.1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文化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化管理的绩效考核方式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不仅涉及员工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生存之路,所以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可以提升高新企业的竞争力,为将来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以及绩效考核的内涵,了解到绩效考核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实施,因而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而从绩效管理的目标、流程、结果三个方面,给出了能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整体运营能力,以期为高新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具体措施一、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核的内涵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知识和技术皆密集的产业,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创新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因为高新技术的加持,显示出比一般企业更突出的优势。
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投入高。
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特点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一直贯穿着不断创新的技术,从产品的研究到开发,再从产品的试用到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资金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资金的高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之一;其次,则是风险高。
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所以整个经营过程中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一旦产品的开发到使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可能在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产生高风险;最后是收益高。
鉴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都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生产而来的,所以产品研发成功之后,往往在面市之后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再加上创新产品的新颖性和竞争性,短时间内很难有别的产品能追的上高新产品,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获取较高的收益。
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绩效考核的定义可知,绩效考核指的就是对于员工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考评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考核员工在一定时期内自身岗位的工作情况。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对企业、下属部门、内部员工的考核,基于内部员工的考核内容实际上就是反映了一个企业整体所有的绩效考核,所以如今绩效考核通常指的都是针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与经营绩效关系

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 要角色,它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其发 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未来。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如果投入产 出效率不高,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那么也就难以产生良好 的企业绩效。只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企业,才具备可持续发 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创新效率 经营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 生产体系。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可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随着我国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坚 持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重要内容和迫切要求。
二、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样本为 2006 ~ 2010 年 沪深股市所有 A 股高新技术企业,剔除 ST 公司以及数据缺 失的样本,最终样本为 90 家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依据
2012. 8 中旬·09·□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为上海聚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公告,公司财务数据来 自 CCER 数据库。因为考虑到滞后性问题,创新效率的计算 使用的是 2006 ~ 2009 年数据,企业绩效使用的是 2007 ~ 2010 年的数据。
技术创新和组织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经济管理技术创新和组织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谢婉琴 广东科技学院摘要:本文搜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学术界针对组织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展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尽管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是大多数学者支持技术创新和组织战略柔性是影响企业绩效因素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技术创新;组织战略柔性;企业绩效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125-01一、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综述随着各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国外学者开始深入分析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集中探讨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取得了成果。
Myers(1997)对企业绩效的衡量是采用固定资产和成长能力两个指标,进而探索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这两个测度指标都存在影响。
Roberts(1999)选取了美国1977-1993年的制药公司为样本,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经营利润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素来考量技术创新对企业盈利的持续影响。
在这之后也有学者做过类似的研究,Hu,Alg,Jefferson(2003)只不过是选取的样本是中国北京的大型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是,本次研究考虑到行业因素和时间因素对整个分析的影响,同样地得出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
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表明研发产出和企业绩效是显著正相关的,并且存在持续的效应。
我国工业化进程同国外相比较为缓慢,因此学术界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较之国外也晚一些。
国内学者王烨、游春(2009)采用在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验证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公司绩效是显著相关的,然而得出的结论没有验证假设,也就是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两个指标即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并不存在相关关系,更没有所谓的滞后效应的影响。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文章编号] 1009- 6043(2012)03- 0083- 01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No.3,2012 Total No.394
张云凤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邱冬阳(2008)选取 1998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科 技、研发投入与 2000 年实际业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 出结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现有状态下,科技、研发投资 没有显著实施效果。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 影响的研究
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业 绩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且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 年减弱。
本文主要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研发支出与绩效关系的现有 比率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
研究做一综述,为了解二者关系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
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非正相关性的研究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一)国外研究现状 Bosworth,Rogers(2001)提出研发的适中作用对美国企 业的业绩贡献很大,在企业的战略因素中研发是企业取 得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 Hsieh,Smishra 和 Gobeli(2003)以美 国 从 1975—1996 年的医药和化学业的数据为基础,以纯利润、营运收入、 销售增长、Tobin’sQ 值为因变量,主要的自变量为研发和 固定资产,研究发现对研发投资的获利要比对固定资产 投资的获利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正相关性的研究 程宏伟,张永海,常勇(2006)以我国 96 家高新技术上 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研发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影响引言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经济概念,它是指以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产品为特色的创新型企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技术创新无疑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提高。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包括产品属性、成本,以及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技术创新能使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影响力和利润水平。
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自我发展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构建自身的核心技术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改善,打造健康、高效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可以促进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
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推进下,能够积极掌握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研发实力。
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跨越发展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扩充产品线,提供新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还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促进企业跨越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五、技术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技术创新能够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
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形成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
结论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技术创新的推进下,高新技术企业得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从而改善市场表现,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研究方法
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进行了预调研,随机选取了西安市的15家企业进
行试调研(15 pilot firms )。根据试调研的 结果,修改和完善了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 川、陕西、山西8省市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 ,随机选择了28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们的 调查对象。分析时间是1997—2001五年。
• 激励有效性的争论
• 关于激励与创新的关系,不同的研究 得出不同结论,例如,Amabile及其 同事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物质激励对 创新有危害作用(Amabile, 1983; Amabile, Hennessey, & Grossman, 1986; Hennessey & Amabile, 1998) ,而另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却发现,物 质奖励能够鼓励创新(Baer,1997;
路漫漫其修远兮E, isenberger & Cameron,1996)。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控制方式的合理选择
• Hitt et al(1996)系统地研究了企 业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得出了过程控制与企业内部创新 正相关,而结果控制与企业内部创 新负相关的结论。
• 然而,不同的激励和控制方式对企 业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有着不同的 影响(Propris, 2002; Hill and Rothaermel, 2003; Dewar and Dutton, 1986; Daft and Becker,
•c•. 根据•事先•预期•的结果•设计•激 •c. •激励•可以•在•创新•过程•中•随时
•励•标准比较可行•和•准确。•
•进行。•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2 •激励•方式•和•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
假说1— 4
•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 H1: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物质激励不利于突变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 1978; Duchesnean et al, 1979;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创新对企业绩效提高的条件
• 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可以帮助企业 更有效地抓住不确定环境中的机会 ,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对企业的长期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Hitt, Hoskisson, & Kim, 1997; Porter, 199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技术创新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需要通过有效的 控制减低风险并提高效率。
• 组织控制理论认为控制可以使企业工作按照预 定的计划进行,是企业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 Robbins, 2001)。
• 根据不同的控制途径,可将控制分为过程控制 和结果控制(Mill & Dess)。
• 所有因素及变量的载荷值(Loading)和信度 值Cronbach a见表1。
•a•. •创新风险小,时间短,且结
•果易于测定;• •b•. •随时•控制•成本•高•;••; •c. •经常•控制•易•使•创新•人员•产生 •不•被•信任的•感觉•,•减低•主动性•。•
•
•渐进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3• •激励方式和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
假说5— 8
• 我们基于以上论述提出如下假设: • H5: 高新技术企业结果控制有利于渐进创新是开
•c•. •激励•难以•根据•适时•出现的结 •c. •激励•可以•根据创新•过程•进行
•果•进行•随时•调整•;•
•调整•;•
•
•
•a•. •创新•风险•小•,•结果•易于测定;• •a•. •创新•风险•小•,•结果•易于测定;•
•b•. •创新的•中间•环节比较简单•;• •b••. •创新的•中间•环节比较简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假说11— 12
• 在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行业中,渐进创新虽然能 增强企业的短期绩效,但渐进创新所产生的壁垒 不大,易被其他技术能力不强的企业模仿,影响 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长期看来必将有损于企业 的绩效甚至被市场淘汰。
• 因而有如下假设: • H11: 高新技术企业突变创新与企业长期绩效正相
•标•;•
•指标•,而结果控制则•需要•确•定
•b•. •根据•控制•要求•易•实施•激励•;• • •的客观结果•;•
•c. •结果•控制•造成的•损失•不•大•, •b. •精神•激励•更•重视•努力•过程•,
•激励的•效应•较•短•;•
•而•结果•控制•只•看•结果•满足•标准
•的情况•。•
•a. •当•激励•有•明确•的•责任•要求 •a•. •激励与•控制•都•不•需要•事前•的
• 虽然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 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 (Cynthia,1992; Hill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本文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 讨了组织激励和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和企 业绩效的关系。
• 文章结构如下:在对激励理论和控制理论、技 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方面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 出本文的概念模型;然后讨论企业对员工的激 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和控制(过程控制 和结果控制)对技术创新(突变创新与渐进创 新)的影响、激励和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技 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分别对每个关 系提出假设;接下来在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调 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检验并给出计 算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
•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 影响(Damonpour, 1991; Dougherty & Hardy, 1996; Kanter, 1984, 1988; Nohria & Gulati, 1996)。
• 突变创新的投入高、风险大,追求的是高度差异 化的产品目标,任何企业一旦突变创新成功,将 会产生很高的进入壁垒,对行业竞争者尤其是新 进入者产生很强的阻碍作用,使企业保持持久的 竞争优势,并持续增加企业绩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突变创新 •渐进创新
2.2 激励方式与技术创新选择
•
•物质激•励 •
•精神• 激
励
•a•. •创新•风险大•,•结果难以•测定•;• •a•. •创新•风险大•,•结果难以•测定•;•
•b••. •激励需要•事先•确定••; •
•b•. •激励•无需•事先•的•规定•;• •
本次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 200份,问卷的总回收率为71.43%(200/280 ),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7.00%(
194/20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变量构造
• 根据国外对不同因素测量的研究结果,通 过结构化问卷设计,按Likert 划分,从1 到 7 进行打分。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选择和对绩效的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主要内容
1. 引言 2. 理论模型与假说提出 3. 研究方法 4. 分析结果与假说检验 5. 讨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引言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 • 高比例的人员频繁流动,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不
•时•,•随时•控制•不利于•调动•积极 •具体•标准•;•
•性•;•
•b•. •有利于•沟通•和•提高•信心•。•
•b•. •过程•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
•决•问题•,•但•随时•控制•成本•高•,
•此时•,•又•不•再•增加•补赏•;•
•
•过程控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2 •激励方式和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创新是企业员工为获得某种新产品和新工艺而进 行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活动,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因此,在创新的活动中,参与创新的各类人员 需要得到合理的激励。
• 创造性新思想是企业的DNA,从而对人的开发就 显得至关重要(Appleby & Marin,2000)。一 旦企业员工能够参与创新并取得创新的成功,都 会具有很强的个人成就感(Michael, 200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理论模型与假设提出
2.1 理论框架
在整合激励理论、控制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 础上,我们以转型时期的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为研究对象,把员工激励(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 )和技术创新(突变创新、渐进创新)与 企业绩效统一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并 构造出相应的概念模型。
能有效持续; • 创新风险高而企业缺乏有竞争力的创新结果,
导致许多企业以一般贸易业务维持企业运转。
• 面对动荡激烈的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竞争关 系,能否通过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控制方式有 效的技术创新以营造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为 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的开展; • H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精神激励有利于突变创新
的开展; • H3: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物质激励可以促进渐进创
新的开展; • H4: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精神激励可以促进渐进创
新的开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突变创新
23.控制方式与技术创新选择
•
•结果控•制
•
•过程控•制
•a. •创新风•险大,时间长,且结 •a•. •创新风险大,时间长,且结
•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类似创新这样高风险和 高不确定的活动中,激励和控制必须有效的结 合。没有控制的激励不仅可能导致搭便车的情 况发生,降低创新的效率,而且会人为地提高 创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