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分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1

目录

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 (3)

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3)

二、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 (4)

三、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

四、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

第二章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6)

一、新课标实行后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 (6)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6)

第三章语文教育本体的回归 (7)

一、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8)

二、语文教育民族化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9)

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10)

四、语文教育民族化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参考文献 (13)

2

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栾丹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中,如何为“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服务,如何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服务,是我们新的探索方向。基于对市场的考察,结合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育目标,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的总路径,并拓展到“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各个领域,以期最终实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积极学习、创建高品质人生的终极目标。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却在逐渐地丢失或淡化,其发展也因此陷入了困惑之中。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育民族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体成长的需要、语文学科自身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改,语文教育,职业化,课程改革,民族化

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

我们都发现,在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现象,就是语文教学在现今职业教育里逐渐被边缘化。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等,不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从而导致学科地位进一步弱化,成了中职教育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于教师而言,在具体教学操作上也逐渐失去了可以借鉴的前例,很难寻找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模式和针对性强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设计。这使得语文课,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课上起来又似乎没什么用处,也似乎起不到真正应该有的作用。

而语文真的走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终点了吗?显然不是。现今社会上大批劳动者,生活上、心理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素质、社会公德以及对祖国文化、文字的认同感等等。这些都成为正在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一旦发展起来,必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稳定的“痼疾”。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根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GDP指数的上扬,也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华宅汽车,而是建立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成长之上的,是亿万社会劳动者的生活富裕、心理富足的生活愿景。

对此,语文教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建设文化的高地,形成对现代化的伟大促进力。而新的出路在哪里呢?

语文教学大纲表明,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的时代,为语文教学提出职业化的新方向、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新的教材首先应该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新的教学改革现在已经深入到现今教育的各个层面之中,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们也应该客观分析社会的要求、时代的特征和当今学生的心理实际。

3

1、中职学生首先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期。

这个过渡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却又自以为成熟的矛盾,这一矛盾处理不好最终必将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甚至对孩子一生的生活取向产生极大危害,这种后果必将成为社会、家庭的悲剧。所以我们在甄选教材选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对于青春的诉求,对于成长的渴望。因此生活中,我们通常看到孩子们对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和成就津津乐道,很多励志书在孩子中很有大的销路,这就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不管性格上什么缺陷、心智有多么不成熟、行为多么幼稚,都不可能掩盖他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而历史上很多有成就的伟大人物,也都不是我们认为的“完美的人”。

2、职业化倾向的选文思路。

传统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筛选的都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甄选过的经典大家的经典著作,极深的历史和社会内涵,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魅力固然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但是脱离社会实际、时代感不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基本很少共通性,因此,学生们在理解和感受上存在极大的心理差距。为了修正这种不恰当的选文观,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职业化的文章。比如《致加西亚的信》,曾是风靡海内外的著名职场指导书籍;《你在为谁工作》等各种职场启示录融故事性启发性于一炉;这些书籍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职业教育模块中的首选文章。再比如各种名人、名企成长壮大的励志成才书籍,我们都可以选取经典篇章进入新的语文教材。

正是这些鲜活的、时代感强、贴近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教学材料才能使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出现新的面貌。才能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们职业素质的提升。

二、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

传统教材选文陈旧,但是面对今天的教学现实,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也要像鲁迅先生提倡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当我们以一种现代化的眼光去观照传统选文的时候,在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时代鸿沟并不是不可逾越,而现实和久远的历史也可以找到共通之处。

比如,职业化这一现代性的话题,我们一样可以在古代题材的文章中找到深具教育意义的材料。我在开发传统教材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一文时,根据文章“读——感——联”的结构特征,把教学环节的设计也进行了拓展延伸,因为孩子们对文中提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触龙说赵太后》三个历史故事不甚了解,再让他们研习古文原文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要求孩子们了解故事、开发课本剧,让三个组的同学搬演这三个历史故事。这一步骤是教学内容形象化,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而且深刻地理解文章,探讨时也能够直接深入到文本的内容中去。同时,当探讨到一定程度,教师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现实生活问题。在教学中,鲜活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活力和想象力,甚至在一些活跃的班级,教学成果以新的课本剧呈现出来,孩子们模拟了现代版的“邹忌、厉王、触龙、赵太后”,让他们在现代社会的商场上一战“雌雄”,思想的火花碰撞,最终呈现出教师也始料未及的教学高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真真正正感受到孩子作为“人”的成长。

所以,我在思考传统教材的现代化、职业化挖掘深感动力。当今语文教改,就是改变以往的知识点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和真正素质提升的方向上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思路就应该注重教材的内容,而非形式;我们必须让孩子在情感与理智上深入把握教材,而不单单是字词的了解。

所以传统选文的职业化新发掘,我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的职业化挖掘。

劳动版第四版《语文》下册教材中,《纳谏与止谤》、《谏逐客书》、《伶官传序》、《完璧归赵》

4

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这同样是当今职场上的热门话题。对此我把这几篇文章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教学的独立单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通过课本剧、辩论会、模拟审判庭和论文答辩会等多种形式,针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逐客与纳客”、“进谏与纳谏”、“如何纳谏”、“如何进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操作中,我们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也鼓励学生积极思索,广泛搜集材料,采用各种新式,表现自我意识。语文教师积极寻求领导的支持,把各系各班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同台竞技,把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表演、演讲、辩论等形式呈现在全校学生面前,这一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兴奋点,最终我们的努力收获了丰厚的成果回馈,而孩子们也感受到学有所用,而人生也更有积极性了。

2、教材内容的现实化。

有很多教材内容可能距离孩子们的具体生活很遥远,使得孩子们在理解上存在难度甚至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联系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比如《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既是说明文,学生感到无聊,又是讲中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孩子们生活中感触很少,因而学习中存在“水过地皮湿”的现象,泛泛而过。教学效果差,学生也会对学科和教师本人存在一定负面看法。教学无小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教学资源,把工作做到细微之处,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深入人心。为此,我搜集本地的环境资料,对照水资源保护前后的环境变化和人们的生活感受,从生活体验入手,联系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最终是孩子们在微观和宏观共同把握文章。学习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有限的文字,了解认知无限的社会和自我,从而建立健全而又积极的人生态度。3、教学活动的新设计。

为了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为了让孩子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设计更加具有参与度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辩论会、主体观摩、讨论会、文艺汇演等教学活动都成为寓教于乐的利器,同时新的教学形式催动学生们对于人生的认知和自我更强的把握。

三、活动课程的职业化设计

中职语文关注点是时代和社会,使学生内心世界的建设。因此语文课也可以走出教室,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活动课程设计。比如近来在社会上极为盛行的挫折教育、团队组织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自由氛围中,深刻感知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既有独立于其他人的个性,也要善于和别人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奉献力量;它要求我们面对人群善于表达自我,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些现实性的要求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自己的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尽快成长,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特征,广泛搜集资料,组织形式活泼的团体活动课,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在游戏里感知真实的社会,在嬉笑中认识现实的“坚硬”,在挫折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四、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作为一门生活化、基础性的学科,我们都能认识到,语文的教学阵地在生活里。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最大的危机就是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局限于45分钟之内。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课外,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化眼光。

为了探索相应的教育模式,力图开发课外辅导的新阵地:

1、采用多形式进行职业化教育。

语文教学完全可以采用广播、竞赛等宣传手段,这些新手段的使用,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到生活中来。如采用校园广播的形式开展职场故事会等节目,如利用“忠诚、责任、努力”

5

等主题的演讲比赛进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如对职场上的现象进行职业人辩论会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就会让语文教学吸收了多学科的内容,多形式的开展使得语文教学具备了“海陆空”立体化的宣传攻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辞传达教育的内容,远胜教师教

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

2、强化文学性社团建设。

社团活动是职业院校一种重要的学生教育内容,在这里学生挥洒激情、成就自我。我们语文教学者完全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大的教育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文学社、话剧社、曲艺社等各种文学性的社团,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发挥语文的教学影响。这时,我们才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真正为学生服务的,语文教师是为学生塑造人生的努力者、成就者。因为在这些社团中,我们通过生活化的文字、语言来教育、感染、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更加直观、更加亲切的各种形式,认知社会、感悟生活、创造人生。

多种形式的职业素质教育阵地,可以为校园营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净化校园空气,极大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工做的进展。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最终将成为教育的最终受益者,而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为之兢兢业业努力的最终目标。

第二章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因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具备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合格是人才合格的最基本条件,而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语言素质的人才就必定要发展语文教育事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强并巩固了其重要地位。改革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提高人民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新课标实行后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带来了新的活力。因为新课标在指导思想上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从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立足文本,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的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类似的敏锐感觉。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中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迅速地感受到语言的意义所在。学生只有形成了这种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才可能在文本阅读过

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就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6

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指不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呼唤人文精神去充实和武装学生。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所以,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注重的主要是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这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指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使学-11-

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3、利用文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

高。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老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平时积累和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这都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

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掌握不到更好的语文能力。因此,如果学生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因为语文新课改或者说高中所有学科的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在转变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语文教育本体的回归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语文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纷纷指责。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批评和讨论中诞生的。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近四年了,语文教育

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等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语文课程新理念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其特点和功能却变得越来越模糊。如《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这和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英语课程的性质的表述大同小异;再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1]然而越刮越盛的双语教学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从幼儿园就学习英语到大学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几

7

乎要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学习,母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尽管当前语文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此现象却仍吝于关注。我们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民族性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教育民族化是语文的立身之本。当前语文教育的困境在于淡化了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特征,丢失了语文教育的根本。因此,语文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凸现业已丢失的民族性,找回失落的民族魂。

一、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语言具有民族性

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无不受民族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语言也影响着民族的发展,一部语言发展史总是同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语言忠实地反映民族的全部特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几乎同人类的种种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还要通过语言来巩固和发展。所以社会的特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等等,总会或多或少在语言中有所反映。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所经历的文化阶段不同,语言发展的特点也就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象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特点。如汉语中对宗族亲戚关系的称呼就反映了汉民族重亲情、重人伦的文化心理。

2.语言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一个民族的维系有种种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该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而作为这种认同的主要表征,则是民族语言。我们常常看到,同一民族互不相识的人,当他们置身于外族之中,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时,情感就能迅速交融,这靠什么呢?靠的是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化心理。正因为语言有维系民族感情的神奇效果,“以至现代国家都把语文规划当成国家建设的一部分,通过语言文字系统的调节来加强民族意识,巩固国家统一”。

3.语言是民族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工具每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水平,凝结着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知识。人们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继承和交流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没有共同的语言,民族便无法发展。有了共同的语言才能使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推动民族历史、文化、科学前进的动力。

(二)语文教育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母语的教育,是民族语言的教育。语言的民族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1.从教育的内涵来看,不同的民族语言在其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如法语不同于英语、汉语不同于日语,所以教学的内涵也必然不同;不同民族所创造的反映其本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各类作品也必定是语文教育的重点。美国人不可能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作为他们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所以我国的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只能是较少部分用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和艺术形式,并作为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2.从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看,由于内容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民族的语文教学也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形态语言与非形态语言,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上肯定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等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我国古代的“文史不分家”、“文道合一”、“尊师重道”等教育思想影响着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

3.语文教育是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联结民族感情,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发展有着十-15-

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新兴的独立国家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到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

8

国、法国;从自我标榜为人权大国的美国到崇尚大和精神的日本,都把语文教育作为最核心的基础科目来设置和建设,并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以色列在1948年复国后,选择了曾是先祖使用的希伯来语作为官方语言。通过学校教育不到30年时间,不仅使这种古老的语言死而复生,而且使这个民族摆脱了上千年的流亡生涯,顽强而迅速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语文教育民族化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走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以汉语文为主要载体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不仅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无限的福祉,而且曾泽被九州,惠及四海,赢得宇内景仰,肇使世人折服。马克思说“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中华民族正是一个有着深厚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古老民族。从《周易》、《道德经》到《庄子》,从《论语》、《孟子》到《墨子》,无不闪烁智者的光辉,仁者的胸怀。难怪《中国之哲人孔子》一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后,中国热波及整个欧洲,孔子被尊为道德政治与哲学最博大的学者和预言家。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未来属于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4]——而这种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以汉语为载体。世人如此崇尚,何况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呢?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汉语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陶冶了一代代子民的心智,锻造了一代代子民的灵魂。

汉语不仅陶冶出本民族的巨人,而且还感染了外民族的智者。泰戈尔在1924年访问中国时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被中国绚丽多姿的文化思想所感染。在所有的艺术中,中国文学是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有如一条缦回曲折的画廊,当你置身其中定会陶然忘返。阿倍仲麻吕就因不解的诗结两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最后终老长安。

中国的戏剧起步虽晚,却仍使法国的大文豪伏尔泰惊叹:“戏剧之发达最早的,莫过于伟大的雅典和中国。”[6]一生创作60余部剧作的关汉卿,早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近400年,《窦娥冤》被列入世界十大悲剧之林。

远在先秦,中国就有了小说的萌芽。歌德曾感慨地说:“中国有千百种这样的小说。在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小说呢!”[7]从魏晋志怪小说、唐五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小说最后发展到明清两朝,小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四大名著相继出世,不仅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二)走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培教育民族情感

汉语文是中华民族意识孕育爱国主义激情、凝聚成伟大民族精神的无穷源泉世界上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无论它是强大还是弱小,是富裕还是贫穷,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象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中国尤其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谱写了一首首不朽的篇章,而这一首首不朽的篇章又激励着

一代代爱国的仁人志士。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到“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潇洒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亡告乃翁”的牵挂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忧戚……字字血泪,句句深情,饱含着历代文人对祖国的生死之恋,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而奋斗,而献身。

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还反映了乡土、乡言情结之上。肖邦怀土,犹太返园,都是乡土情结的表现。以汉语为主要表达工具的中华民族,似乎这种情结、这种意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9

中积淀得越来越深沉。在他乡,故乡的方言是那样甜美;在异邦,祖国的语言是那样亲切。现当代,多少人漂落国外,或偏隅台海,“思乡”、“乡愁”成为了创作的一大题材……这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语言情结中的爱国恋家的赤子之心。

(三)走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热爱民族语言

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后来都衰落了,先后出现了历史长期中断的局面,只有中国被称为“香火不断的金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连绵不断的延续性,表明了中华民族极大的凝聚力。而这极强的凝聚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汉语。特别是秦朝书同文之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面,也曾出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但无论哪朝哪代,汉语都以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成为各朝的通用语。如鲜卑族统治北方时,完全采用汉语,最后鲜卑族、汉族不分了;后来的元、清两朝也都以为汉语为官话,满族现在仍以汉语言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字。[8]可以说,汉语不仅保存了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要靠科技来振兴经济,二要靠精神来武装我们的灵魂。应该说,这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这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就是汉语。确实,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然而,毋庸讳言,仍充满着血腥与喧嚣。一个丧失了民族灵魂的民族,绝不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改革语文教育,提高汉语文教育的质量,是民族复兴的呼唤!不要忘了30年代日本要征服中国,除了武力之外,还用了日语;也不能忘了,墨守成规的语文教育曾害了自己,也几乎害了我们的民族;更不能孰视无睹的是今天!如今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纠正了“五四”以来“汉字不死,中国必亡”的偏激言行,但在年轻一代中,漠视和滥用汉语,崇尚和滥搬洋文者比比皆是。某些歌词、媒体中生硬、矫揉造作的汉洋夹杂呈上升之势。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生活丰富、时代进步的表现。确实,个别行为并无大碍,偶然为之无伤大雅,作为点缀也无可厚非。但这一旦成了一种“潮流”,形成了一种“共识”,其影响就不能不让人担忧了。20世纪初期,国家灾难深沉之时,国人留学国外,是为了回国报效;20世纪中期,国家一穷二白,多少人在国外功成名就,毅然又归返故土;然而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裕和强大的今天,出国留学回来的却没有几成,且从少年留学到儿童留学者屡禁不止,有增无减……这一切与许多人对祖国语言和文化的隔膜与冷淡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有我们的母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热爱自己的民族,就得从热爱自己的语言做起,热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祖国的体现。为此,语文教育如不以体现民族精神为核心,则怎么叫语文教育。民族性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人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优良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脱离不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脱离不了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一个个鲜明的个体组成的民族,而任何一个个

体都是一个民族中的个体。民族的共性影响着个体的个性,个体的个性丰富着民族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最突出的是他们赖以工作、学习、交流的工具——语言,以及由此创造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和逐渐形成的共同的风俗习惯。作为一个民族的个体必须植根于本民族这一厚实的土地上。汲取本民族丰富的营养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离开了这一切,势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到它那里去”。作为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传承手段——语文教育不能偏失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0

对我国语文教育来说,走民族化道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在蓬勃发展的世纪之交,曾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百多年侵略和蹂躏的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独立、繁荣、富强的愿望,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制度为这愿望的实现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正确的途径。在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中,人才成为了各国、各民族占领制高点的关键。时代呼唤人才,民族呼唤人才。教育作为孵化人才的母机不可推卸地承担着这一神圣的使命。语文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中基础中的基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而且作为一门深入人的心灵的学问,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既体现了我们民族对人才的呼唤,又激励着广大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成才。这样,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便决不是一种干瘪的说教、一种抽象的描述,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界。在这样的文化境界里,谁还会留下“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呢,只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

(二)人的健康成长必须用优秀品德和先进思想来浇灌,也缺少不了正确方法的培育

走民族化道路,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发掘和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优秀成果,不仅能找到很好的内容,而且能找到有效的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来,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莫过于“素质教育”。从各级政府到普通老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和实践。然而,素质教育似乎并未取得想象中的效果。冷静分析,是有些人并未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其实,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碰撞时许多青少年价值取向模糊、精神道德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所以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教育当代青少年怎么做人的问题。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古代的教育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其精华就是人格教育。1.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说,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实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格的教育

“从孔子年代起,直到19世纪末,中国汉民族的语文教育一直是儒家伦理道德、经世济时、知识百科教育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学习语文同时学做人,这是经久不衰的一种传统”。

[10]人格是什么,人格教育又是什么,不同的历史范畴肯定有不同的内涵。我们认为人格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健康人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想、意志、情感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而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就是理想的人格,就是健康的自

我”。[11]打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篇章实在就是一首首理想人格的赞

曲。如爱国之忱、乡土之恋、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如“九死而犹未悔”的坚贞,“海枯石烂心不变”的情爱;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凛然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当今的青少年身上又能看到多少呢?从“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的迷惘到“跟着感觉走”的麻木;从“想要买酒来浇愁,却懒懒不想出去走”的无聊懒惰到厌学贪玩寻刺激的堕落;从不堪“重负”和

批评而做出惊人之举的脆弱到大大小小不问青红皂白自投国外“罗网”的自贱……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尽管有失偏颇,但不管怎么说是我们语文教育改革的时候了。“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12] 2.传统语文教育体现了人格教育应有的原则和方法,闪烁着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思想火花

(1)尊重学生,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最早体现了这种思想,

11

他认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平民思想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学习的权力不分贵贱,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2)让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如果说老庄的法乎自然、倡导自由人生的思想还不能说是系统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理论,那么孔子、孟子、王守仁等的实践和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孟子则通过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应顺乎学生成长的规律。明末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注意儿童的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性,乐喜游而惮拘俭,如草木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13]指出顺应儿童天性他们就会日日有长进,反之,就如同冰霜摧残花卉一般。

(3)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思想。中国历代教育家都注意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提出教学应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则系统、完善地概括了这种思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4]

(4)推陈出新的创新思想。我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都强调推陈出新,另辟蹊径。《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人赞誉“标新立异二月花”和批评“生吞活剥”也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这种思想。唐韩愈认为:“师古圣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能者非也,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他反对“踵常途

之促促,窥陈编以资窃”。[15]事实上,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其他领域,

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经久不衰,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造中求得了新生和发展吗!

四、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也是汉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微词甚多。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认为语文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教育。遗憾的是一方面大家齐呼人文精神的回归,一方面又给人文精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觉得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实,我们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是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啊!因为人文精神无非是两大块,一块是类人的,一块是个人的。类人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当然这并不排除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个人的则是与这种精神相适应的人格。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追求拥有健全的人格。——然而,我们似乎正在丧失,正在沦落。正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正确理解语文教育中的民族性,也就找回了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找回了我们正在丧失和沦落的人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讲了,就有明晰的目标可辨了。

语文教育遭受批评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工具性、实用性得不到充分的突出,语文教育中出现了“少、差、慢、费”的现象。[16]这似乎与凸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因为要学好语文基本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至少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明确为什么要学,二是学什么,三是到底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这是母语,是你交流、思维、学习以致报效祖

国的工具。——这样,它便是你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你爱自己,爱祖国,就得学好它,掌握好它。学什么?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及其承载的传统文明,经典文化。怎么学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普遍原理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前面已经谈到,不同的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从文字、词汇、语法结构到反映的文化信息都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对语言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由于民族的不同,在认知心理、思维模式上也有不同。要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就必须按我们民族的认知心理去教学,就必须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去教学,不切实际的,一味照搬其

12

它语言的教学方法,无异于邯郸学步。因此,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就能找到语文教育合理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高效、高质,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的现象。

自《羊城晚报》刊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一文之后,许多报刊纷纷扛起反“考”、批“语”的大旗。其中虽有过激之言或不当之论,但至少说明了语文考试确有阻碍学生发展之嫌。当然,这里有语文教育自身难以解决的,但更有其本身考试方法和手段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考试和训练,主观题少,客观题多,而客观题又很大比例上是非此即彼的标准化试题。这对人文性很强、反映学生个性特征、思想感情最突出的语文学科来说,显然是不当的。因为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等科学性很强的科目,它的内容不是抽象的公式、定理,而是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血有肉的作品;且读者或学习者也由于个性特征、思想感情等不同而对作品理解也有不同。因此,许多观点和答案难以用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特别是汉语文教育,它和西方的形态语言讲求复杂而严格的数、格、时、态的变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否认,大量使用标准化试题对西方语言考核来说也许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而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汉语来说就很难适应了。其实在我们引进西方的标准化试题时,理应回头看看我国传统教育的考试和训练。两者只要一对比,我国古代重读写的训练方式和考试形式就显得更适用我们的语言和语文教学。如古人在阅读写作的训练方面强调熟读多思,在语法训练方面重视属对做诗,在考试方面侧重策问作文。只要我们批判地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训练和考试方法,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语文教育本来就是母语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如今我们的汉语文教育却忽略了本国语与外国语的区别,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区别,从而也就失去了本性,失去了自我,成了四不象的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时,往往认为只是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等,却忽略了它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所以语文教育民族化就是语文教育找回自我的过程,也是它自身得以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4][5][6][7]洪幼辉.我是中国人[M].北京:京华出版社,

1994.[8]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63.[9]乌申斯基.祖国语言[A].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C].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6.

13

[10]张若田.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

[12]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论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8-9):12.

[13]湖南中师教育研究会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4]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中国教育史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9881328.html,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王晓宗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原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因此亟需从自身出发,进行改革。本文以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别从输入端、衔接端、输出端入手,重新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框架。最终提出了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措施;加强职业倾向测试和职业指导;进一步明确中高职院校培养定位;改革现有中职升高职职业技能考核部分;构建中高职衔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力求通过改革,不断提高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势必会推动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改革,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与完善,则直接关乎到人才的供给质量。2016年11月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的调研报告称:当前,中国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技能劳动者数量占中国就业人员总量约19%,高技能人才则只占5%。随着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进程的不断深化,这种低品质供给过剩导致中国劳动力技能供需错位的现象还将更加凸显。“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从根本上并没有得到改变。 一、高质量发展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 目前中国正逐步向价值链上游转移,提供或制造的产品也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过渡。2015年5月8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全文制定了奋斗目标:力争 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是重要的供给要素。不断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体系,在这场变革中势必会首当其冲。 面对新形势,我们既需要培养和提供初等应用技能型人才(中职毕业生),又需要培养技能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应用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通过加强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中職学生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缺乏技能训练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训实操部分的完整

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分流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400 余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有在校生400余名。 本专业经过13年的不断探索,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每年的专业实习检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各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参照《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相关课程要求,制定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经过培养计划的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任教师开展了“整合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如《环境卫生学》课程将原有四个分散的与水质检测相关的实验,整合为一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事前做好实验设计,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从水样采集到水质分析和消毒的全过程实验,将片段式的知识点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乳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卫生质量检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性掌握乳类的卫生质量及营养价值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国家标准。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李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多样性招录标准、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模式和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等,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模式;改革;可持续;实践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暴露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占据主导地位,也是高校的最初使命和基本逻辑起点,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是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y。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卜,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 2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小科学,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卜举步维艰,大量优秀人才由于“分数问

题”与大学无缘。 2. 1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灌输式教学而忽视主动性学习 我国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环节甚少。期末考试以教师所列“重点”为主,课程成绩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定。在此情况卜,学生平时学习懒散,期末考试前则忙于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会考试而不会思考,更小会形成开创性思维,难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3] 2. 2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广度而忽视其深度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必修课很多而选修课甚少,学生小仅学习压力大,而且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导致学生回圈吞枣、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和时问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自己喜爱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及相关管理设施小完善,使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小合理、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匾乏、环境适应和职业迁移能力严重小足。因此也难以确定学习重心和专业方向,与我国社会转型、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及其对人才需求极小适应。 2. 3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绝大部分时问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实验设备与实训场地小完善,实验实训制度小健全,实验实训师资力量薄弱等,也直接给实验实训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甚少,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小理想。学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摘编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0-2020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对此,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设置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随着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使得不少高校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每年全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创新意识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只有竭尽全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积极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当前,不少高校仍然秉承传统的单纯继承性教育理念,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试制度方面,都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继承,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否善于思考和质疑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很多高校教育恰恰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2.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得非常分明,并且在学科设置方面没有统筹规划,存在明显的趋同性,像会计学、计算机、英语、物流等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 与实践 作者:邹伟文章来源: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4-9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索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本文结合国家示范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就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如下探讨。 一、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高职院校因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没有行业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行业企业的支撑,高职院校也无法按照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来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更无从谈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因此,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准确定位,使学院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设 大东北的1953年,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沈阳职业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她的发展历史说明高职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派生物”。没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振兴,没有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根本就不可能有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今天。因此学院定位为沈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沈阳大中型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只有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学院的自身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兴旺和发展,才能实现学院的可持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查报告 目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比较机械、保守。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酒店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酒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酒店教育,注重研究酒店业市场,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酒店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酒店教育模式。 一、建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实现轮岗定岗、五星定位。 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企业的从业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酒店和酒店产品是及时消费品,所接受的是面对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专业的实践性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而且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制定实训方案。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尤其重要。前厅管理与服务能力、客房管理与服务能力、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康乐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展概论、形体训练、计算机应用及实习、普通话的训练、英语听说的训练等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以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对上述的主要课程进行训练,掌握主要的操作要领。 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樊继轩,张锡侯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 <收稿日期>2009-12-15 *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1](P120)“法”即方法。“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我国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高职高专院校每年给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一对矛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一个警告,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引起这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目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行革新。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载体、能力核心——项目化课程改革 高职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高职教学课程,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 课程开发方法,前后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这种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 在批判继承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学院启动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如何转变高职教师的职教观念?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学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五结合”的途径,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个体探索相结合,观念转变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课改实践与课改测评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理念,对自己任教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先后有173人通过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其中167人合格通过,64人获得优秀,通过率达97%,优秀率达37%。在教师职教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启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首先是依据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并依据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培养与发展阶段,以学习内容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进行课程序化,形成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其次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章节),学习情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排列,各情景需要的理论知识按知识体系重复性逐步递减、层次逐步上升原则穿插其中。经过开发的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方案

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方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学院省级高职品牌师范院校动员暨工作安排会议精神,认真做好《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中关于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相关工作,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书》中2014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项目组组长:梁尔涛 成员:王记生张艳丽王卓亚廉洁刘杰李海安 项目组下设六个分项目组,分别是: 1.人文财经系项目组(组长:张艳丽) 2.艺术系项目组(组长:李海安) 3.机电工程系项目组(组长:王卓亚) 4.信息工程系项目组(组长:刘杰) 5.建筑工程系项目组(组长:廉洁) 6.基础部项目组(组长:王记生) 二、建设任务 (一)根据《建设任务书》中的相关内容,2014年本项目组主要拟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1.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从学院宏观层面上,探索构建“241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两年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完成课程分散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四个实践教学环节,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获取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二、工科专业重点探索“三位一体”和“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岗课结合、校企结合、双证结合三结合。三、文、管、艺术类专业重点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做中教与做中学等人才培养模式。 2.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重新设计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体系。项目建设期内,学院将邀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标准制定和课程体系设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性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旅游1001班郎芳儿1005100120 内容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学校、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就是重视我国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改革对策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人类社会除自然界自有物质外, 其余都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的创造力关系世界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向, 人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实证资料表明: 人才盛则国盛, 人才乏则国弱, 人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具有增值和转换功能的高等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关键方式和手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把半成品的大学生准人才转化为人才输送到社会。在其过程中经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些许变化, 造就合格的或是不合格的人才产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激进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 激进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两大本质性缺陷, 教育忽视人才的本质概念,过多关注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0, 忽视学生组织和运用知识等能力的培养, 忽视人的心智( 思维) 的启迪, 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一) 教育方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与人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发展表明: 伟大人物的 成功总是发扬个性的结果, 个性的发扬是人成功的 保障。充分发挥优势才更容易使人 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优势的发挥依赖个性的发 扬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正统的 教育方式, 尤为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 各级教育按照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进入大学阶段, 一方面, 长期的基础教育已扼杀了学 生个性的发扬, 学生按照教育设计好的渠道前进, 他 们已习惯于苦读圣贤书成才。另一方面, 我们的 高等教育依然传习前期教育方式, 难以给学生发扬 个性的空间与环境。如对知识探究, 授课老师就是 标准, 已有成果就是权威, 不允许或者说潜在遏制学 生提出疑问。种种条框制度, 把学生限定在狭隘的 范围内, 不允许学生做出格的事情。各种成绩评 定标准、人才选拔标准的指挥棒都倾向于分 数。 ( 二) 忽视专业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学习 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靠专业知识, 85% 的要靠有效沟通、人际交往等 各种能力。在高度社会化的时代, 人类社会的各项 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 85% 对于 一个人的成功尤为重要。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照通专结合的复合 型人才目标培养人才, 强调学生/ 宽口径、强基 础0。[ 5] (P140- 144) 这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基础的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组 2016年3月 目录 引言 (3) 1.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分析 (4)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 (6) 汽车行业发展调查 (7) 汽车维修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 (7) 3.人才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8) 基本思路 (8) 改革目标 (8) 4.办学模式的改革 (10) 办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框架 (10) 办学模式改革的组织实施 (11) 5.课程模式改革 (12)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1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1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14) 6.教学模式改革 (15) 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改革 (15) 教学手段与方法 (15) 7.教学设施与环境改革 (16) 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多元实训模式 (16) 教学设备与设施配置 (17) 8.教师队伍建设 (17) 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17)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17) 骨干教师的培养 (17) 双师型教师培养 (18)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8) 9.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 (18) 1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期效益 (19) 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引言 为了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汽车维修中、高层次技能

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推动下,积极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按照学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校企互动、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以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品学兼优的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和汽车行业人才大量需求的需要,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转化的中枢,为社会输送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宗旨,真正体现职业教学的价值。 结合行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院校调研分析报告及我校现在开设的专业现状,特编制本方案,以期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办学水平,使学校的发展更具特色,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使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渭南地区乃陕西省均具有较强竞争力。 1.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分析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设立至今已近10年,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为长足、重点发展汽车维修类专业,学校于****年成立“汽修教研室”。汽修教研室现共有2个专业(层次及专业方向):汽车维修(中级工班)、汽车维修(高级工班),有高级工、中级工、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培养模式。汽车维修专业已被确定为我校今后重点支持发展的专业。 学生情况 汽车维修专业开办至今,累积毕业生达****多人,目前在校生共***人。近两年在校生人数保持**%的增长幅度,就业率始终保持在**%以上。**%以上毕业生就业于本(外)地,主要在汽车制造、维修保养、美容配件等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大多数已成为企业汽车生产、维修服务工作岗位的主力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率达**%。近两年在参加的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共有**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分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1

目录 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 (3) 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3) 二、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 (4) 三、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 四、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5) 第二章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6) 一、新课标实行后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 (6)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6) 第三章语文教育本体的回归 (7) 一、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8) 二、语文教育民族化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9) 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10) 四、语文教育民族化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参考文献 (13) 2

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栾丹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中,如何为“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服 务,如何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服务,是我们新的探索方向。基于对市场的考察,结合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育目标,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的总路径,并拓展到“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各个领域,以期最终实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积极学习、创建高品质人生的终极目标。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却在逐渐地丢失或淡化,其发展也因此陷入了困惑之中。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育民族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体成长的需要、语文学科自身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改,语文教育,职业化,课程改革,民族化 第一章、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化” 我们都发现,在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现象,就是语文教学在现今职业教育里逐渐被边缘化。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等,不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从而导致学科地位进一步弱化,成了中职教育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于教师而言,在具体教学操作上也逐渐失去了可以借鉴的前例,很难寻找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模式和针对性强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设计。这使得语文课,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课上起来又似乎没什么用处,也似乎起不到真正应该有的作用。 而语文真的走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终点了吗?显然不是。现今社会上大批劳动者,生活上、心理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素质、社会公德以及对祖国文化、文字的认同感等等。这些都成为正在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一旦发展起来,必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稳定的“痼疾”。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根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GDP指数的上扬,也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华宅汽车,而是建立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成长之上的,是亿万社会劳动者的生活富裕、心理富足的生活愿景。 对此,语文教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建设文化的高地,形成对现代化的伟大促进力。而新的出路在哪里呢? 语文教学大纲表明,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的时代,为语文教学提出职业化的新方向、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新的教材首先应该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新的教学改革现在已经深入到现今教育的各个层面之中,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们也应该客观分析社会的要求、时代的特征和当今学生的心理实际。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