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反思一: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本课我想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从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总觉得找不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很难给这一课定下重点,后来我想还是重点以方向和解决问题这两块为重点进行复习,结果在解决问题这一块的内容中出现了重复,比如运苹果和包装鸡蛋是属于统一问题形式,解决包装鸡蛋的问题后再解决运苹果就显得很多余。

反思二: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个独立的实践活动。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从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不是单纯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一种综合活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对半学期以来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回顾与反思、提升与实践。

这节课在实施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数学的润滑剂,同时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前提,在本课中设计中创设:淘气和笑笑的好朋友小华邀请大家去乡村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综合实践课的枯燥、乏味,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把练习、知识融入到情景中,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知识。

2、以点带面,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综合实践课与练习课是有联系但是也是所有区别的:从目的上看,综合实践课(复习课)是巩固知识,使知识达到系统化;练习课是把知识变成技能技巧,达到熟练化。从能力的培养上看,复习课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综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的整体学习能力。而练习课更多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如本节课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的系统化是通过养鸡场和产蛋房的每日产蛋数量,学生的读、说、比较和练习,引出数的读写、组成、意义、大小比较方法,对生活中的大数集中进行了整理,使这一部分知识在这一环节就得以梳理、归纳,知识比较系统化、集中化。

3、练习上以易到难,层层递进,精练少讲,以练为主。

我们都知道,复习课中知识点较多,每一知识点的习题量不能过大,因此,练习的功能性尤为重要,但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真正体现复习的价值所在,达到复习的目的。本课设计上在小华家的乡村旅游图,以基础练习为主,内容上强调重点知识、方法(如:方向和路线)和观察果园中(如: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和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萝卜环节的练习上,设计提高题、拓展题,让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培训能力,学得有兴趣。

不足之处:

1、教师在创设部分情景时口述时学生倾听有是会有误,这时教师应把信息板书在黑板上。

2、有22箱苹果,每辆车最多运8箱,至少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学生上台板书22÷8=2(辆)&&6(箱答:至少要3辆车才能一次运完。但另一个学生上台板书22÷8=3(辆)时,这位学生的想法是对的,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没有让他发言,为什么这样做,应引导他想法是对的但我们还没有学约等于,应列22÷8=2(辆)&&6(箱)答:至少要3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反思三: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各省市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一系列条件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一个生动活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尤其是农村,在硬件上可能比不上城市,可是乡村具有的许多优势也是城市所无法取代的。乡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民俗风情等。教师要善于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情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教材、学生、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更新。如何在利用好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吸收现代气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利用资源的方法、步骤、策略、呈现方式均须进一步研究。

2. 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是学生探索的地方也是学生展现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运用数学知识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充分体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发展、应用数学。在课堂中,如何结合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探讨。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当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为此在课上,我充分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大胆

说明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本节课中,通过观察乡村的变化,走访果园与手工艺品厂,调查收集到真实、具体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乡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不断发展,渗透对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其中值得反思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探讨性较强,在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处理课内时间有限与学生活动时间过长的矛盾。

反思四:走进乡村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过去的课堂教学学生一般都是通过教材、教师的讲授和板书获取知识信息。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所接受的信息单一、贫乏,无形中拉开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距离。《走进乡村》一课我们是这样引入的:淘气和笑笑是城里的孩子,他们有个手拉手的好朋友小华,小华住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平时他们只能通信来往,淘气和笑笑很想知道小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很想到小山乡村去玩一天,于是,小华就写信邀请他们去她的家乡,那就让我们和淘气、笑笑一起走进小华的家乡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去乡村看一看,体验一下乡村的乐趣。我国乡村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环境也越来越优美。(出示课件)看,这就是小华的家乡!一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小村庄。良田万顷,稻叶草香。绿树环绕着一座座农家小院,潺潺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村姑在江边洗衣,儿童在河中戏水。行走在树林间的小道上,听鸟儿鸣叫,听风儿吹过树梢。田野里,稻子成熟了,风儿吹过,好像金色的海浪,果园里硕果累累,展现了一派浓浓的乡土风情。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整理与复习中去。我们善于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融入课堂,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堂情景,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接着教师利用情境的模拟,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走一走等活动中,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整个课堂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悦氛围中,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模拟游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游览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辨别自己所处环境的八个方向的能力,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避免了复习课的单调乏味。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更在于其能否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所以复习课练习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比如果园丰收这个环节,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一棵果树大约结100多个苹果,10棵果树大约结1000多个,果园共种植90多棵苹果树,我们估计共结9000多个苹果。②我们发现20个苹果装一箱,一棵树大约装5箱,那么10棵树大约装50箱,一辆平板拖拉机最多能拉9箱。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就能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自己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感受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在这部分的教学课件设计上,我们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内容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学生喜欢先到哪里去帮忙,我们就展示那里所存在的数学问题。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感到:问题的解决不是目的,重

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这部分知识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梳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梳理知识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老师注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知识的拓展、创新。

整理与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强化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提高、发展。所以知识要向外延伸拓展,发展学生思维,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800多亩的苗圃里,种着各种苗木200多个品种共有900余万株。小华家的邻居王爷爷要种树苗,现在我们帮王爷爷选一下树苗。①每棵树苗6元,3棵树苗15元,哪种树苗便宜些?(在纸上算一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认识得到了深化。

复习课中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数学技能的形成是由低级到高级,有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基础练习正是结合这个特点来设计的。基础题是模仿例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运苹果这部分练习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复习课上的练习没有一定的难度,就不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一些灵活题,使练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逐渐唤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学生或者通过独立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正确解答出问题,这样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能亲自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提高题又进一步提高了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使问题更有思考价值,长期坚持能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它的教学目标更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整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复习课上,我们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问题要真实,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知识梳理的过程,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及小结-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及小结-工作 总结 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及小结-工作总结 本期,在成都市万名教师大比武活动背景下,我校教师在学校具体组织安排下积极参与,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保障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1、召开行政会议,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由陈光前校长任组长,黄润清、钟玉文两位副校长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动员、培训及评审工作。陈光前、黄润清、钟玉文三位行政代表及外请的学科教学专家担任评委。 活动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由教导处、教科室成员具体办公。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具体落实活动细节。 和教科室一起,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学习上级有关大比武的相关文件,讨论、修改、完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上报具体活动时间及参赛者名单。 3、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动员 三次召开教师大会,宣讲本次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全体教师取得一致共识。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本次大比武不以比赛结果

为目的,结合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展示教师的特色、优势或风格,展示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教学研究的过程尤为重要。 二、活动蓬勃开展 1、第一个阶段:20xx年12-20xx年2月,宣传动员,确定参赛人员并培训。按照文件要求,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年龄筛选,钟玉文、卢晋康、周晓蓉、李晓荷、李秋菊等女老师超出45岁,不参加本次活动。 2、第二个阶段:20xx年x月,活动具体实施、评审,活动小结。 (1)、组内选拔。经过行政会议通过,按区上要求进行了名额分配。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第四、五周开展了八个教研组的组内课堂教学比武选拔。组内教师均是评委都来评分,各教研组通过组内课堂教学选拔推荐1~2名教师参加校级选拔。 (2)、校级选拔。第六周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比武选拔。评委由行政代表、学科代表以及专家共同组成,学校评审小组对全校所有参与者的参赛课进行认真评比,按学科评选出一、二等奖,最终选拔六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语文2人、数学1人、英语1人、体育1人、班队1人)。 (3)、第七周进行了入选教师校内公示,并于第八周将入选教师名单上报高新区教研室。 (4)、活动结束后,每个教研组收集整理出活动资料(包括教案、反思、课件等),写好了组内活动的总结。 三、收(关于国际幼儿园万圣节活动计划及安排)获与成绩

最新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1篇

最新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1篇 最新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篇1 作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点、难点,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等。 初二是学生初中生涯的关键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能让他们走入歧途。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在施教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再次,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还一定要让学生多背课文,让他们在背中去理解。去培养他们的语感。 最后,一定要了解学生,因才施教,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学习特点之后,才能很好的教授学生。 最新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篇2 本年度我教高三(13)、(14)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根据对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分析,高考英语试题有这样一些特点:更加注重了对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要求;既遵循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却又不拘泥于大纲;在知识测试方面,减少了纯语法性的试题,增加了更多的语境化因素;在能力测试方面,做了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根据“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

《克和千克》课堂教学实录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官陵湖中心小学陈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 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践生活是紧密联 系的,在实践生活中非常有用。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2分硬币1枚,小食品1包,100克的味精1包,500克的精盐2包。 教学过程实录: 一、交流信息,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感受到每种物品都有一定的重量,只不过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哪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 生1:我的体重是54斤。 生2:一袋面粉重25千克。 生3:一包饼干重110克。 …… [评析]课前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做小调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习新知的兴趣。 2、师:通过你的调查,你认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哪些单位? 生1:克、千克、斤。 生2:公斤、吨、两。 3、师:在生活中,表示物品有多重有两个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克和千克(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单位好吗? 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表示物品有多重时,有的用克作单位,像一袋QQ糖重25克,一包虾片重10克,一袋味精重100克;有的用千克作单位,像小朋友体重30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一箱苹果重20千克,等等。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样的物品用克作单位,什么样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生:表示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常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现在请你拿起面前的小食品,先跟同位互相说说你拿的小食品重多少克,然后把它放在手里,闭上眼睛掂一掂,体会一下它有多重。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 :我的虾片重20克,感觉很轻。 1 :我的草莓丁重10克,感觉特别轻。 生 2 师:根据你手中的小食品的重量,你能想象出1克有多重吗?你能不能想办法从你的小食品中拿出1克的食品?请各小组研究一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拿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这一包草莓丁重10克,我们数了数,正好有10个,所以这一个草莓丁正好是1克。 生2:这一包QQ糖重25克,我们数了数,有12块,所以这半块QQ糖大约重1克。 生3:这一包虾片重6克,有12块,所以这两块大约重1克。 师:每个小组都拿出了1克重的食品。现在各组同学轮流把这1克重的食品放在手上,掂一掂,体会一下它有多重。你有什么感受? 生1:很轻。 生2:特别轻,像没有一样。 师:实际上,老师在课前称过,发现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现在请你把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闭上眼睛掂一掂,认真体会一下1克有多重。 师:1克有多重,大家有印象了吗? 师:请各组同学看看你们面前的材料,掂一掂,试一试,你觉得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 (小组活动。) 生1:我觉得三个图钉大约重1克。 生2:我觉得四粒黄豆大约重1克。 生3:…… [评析]通过掂一掂、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知,使具体的质量感不断内化,形成一定的实践经验。 2、师: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叫什么名字吗?(蜂鸟。)它的体重大约是2克,也就是像两个2分硬币这样重。把两个2分硬币拿在手里,体会一下2克有多重。你能想像出蜂鸟有多小吗? 3、估计一小袋黄豆的重量,体会10克有多重。

《走进乡村》教学设计

《走进乡村》教学设计 桥边小学张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第51、52页“走进乡村”。 教学目标: 1、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乡村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词、生活中的大数、有余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后的一节整理复习课,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综合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综合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新知,欣赏图片 师:乡村春天的景色是最美丽的。在上周末,小华和淘气、笑笑他们一起去乡村春游。在这个美丽的乡村里,他们不仅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乡村照片,还从中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下面,请欣赏淘气笑笑他们给大家带来的一些美丽的图片。 (课件播放走进乡村的照片) 这些图片好看吗?(好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淘气和笑笑他们一起去看看乡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看看谁能在游览乡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会解决这些问

课堂大比武活动总结

七级小学课堂大比武 活动总结 根据总校工作计划,我校于2018年9-10月,开展了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本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目的是为我校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同时还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次活动准备充分,教师参与面较广,真正达到了岗位练兵、锤炼教师基本功的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课堂教学大比武评比方案》及《评分标准》。学校领导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多次亲临课堂听课。听完课后,对授课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听课评课,对参赛老师是一次推动,也是一次促进。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参评教师上课时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了听课活动,部分教师还跨学科听课。他们认真听课,认真记听课笔记,在课后与上课教师积极交流心得体会,交换经验和看法,从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二、参赛教师准备精心,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此次活动刚一开始,参赛教师便热情高涨,每人都争取在本次活动中大显身手。每人都找材料、请参谋、问指导、忙教案,精心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写教案,酝酿说课设计。所有参赛教师都能按照新课程标准去准备,按照新课程要求去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而且都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这次评比,课件制作方面展示了我校教师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的较高水平。走进每节评比的课堂,都会令你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优美动听的音乐,

清晰亮丽的画面,都会让你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参赛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每节课都上得成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和一定的示范作用。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好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才能按目标优化教学活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落实的明确、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教学语言设计优美 教师设计了优美的教学语言,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润物无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有的语言感情充沛,准确到位,渲染了课堂气氛,无时无刻不在煽动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新知。还有的老师语言符合儿童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 3、教学手段先进充分 这次比赛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室的新设备,使用了下载和自制的课件,加大了课堂容量。多数教师构图、布局精美,版面编排得当,字体大小合适,文字、底色、颜色搭配美观合理。图片、图意紧凑,影像联系教学内容,起到了创设情景、烘托氛围的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且为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提供了保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环节,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它有着更全面、更科学的内涵,老师们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精心设计,本次活动呈现出一节节高质量高水平的好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积极营造教学情景,引课,铺垫,过渡自然,激发情趣。

克与千克教学实录与实践反思

克与千克教学实录与实践反思 克与千克教学实录与实践反思 教学内容: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85—8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重量单位,让学生认识到重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1、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商店买来的标有重量的食品、汽水、一桶10千克重的水、小豆子(黄豆、豌豆、胡豆等)、1克重的小石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汽水吗? 生:喜欢 师:那好,今天樊老师就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如果你能够完成,

老师就奖励你10包糖果。如果你不能够完成,那你就得给我10包糖果。任务就是在10分钟内1人喝10千克重的汽水,你们敢不敢试啊? 生:敢! 师:看来这汽水,糖果太诱人了。显然大家还不知道10千克有多少,那老师告诉你们吧,10千克的.汽水就相当于我讲桌上放的这一桶水这么多,你们还敢试吗( 出示一满桶水) 生:不敢了! 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量单位。 二、授新 1、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课桌上的东西,用手捻一捻,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估计一下他们有多重(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课桌上出示一些食品或标有重量的物体)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生:一瓶胶水大约2两一包夹心饼干大约半斤 一支牙膏大约1两多一袋盐1斤重 一个果冻重150克、、、、、、 (当有人说出克或千克时,教师应给予表扬,他真聪明,已经知道了克(千克)这个单位。) 师:好了,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们真聪明。我想你们在家里一

最新完整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方案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边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听这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鸣唱;在碧绿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鸭鹅。真是太美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板书课题) 2、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②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独

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二、讲读 (一)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谁来说一说;交流:这么多美丽的场景,咱们尝试着把它们写成一首小诗吧。出示填空: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咱们写的这首小诗吧! (二)多美的乡村呀!请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呆会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们听听。 1、屋前搭瓜架 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请你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生读)(展示相关图片)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纯朴自然,而且瓜棚夏天还可遮凉)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

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育溪镇脚东小学教师课内教学大比武 活动总结 本期,在全省教师大比武活动背景下,我校教师在学校具体组织安排下积极参与,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保障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1、召开行政会议,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脚东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由高家元校长任组长,杜真金、李必华两位副校长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成立脚东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动员、培训及评审工作。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具体落实活动细节。 和教科室一起,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学习上级有关大比武的相关文件,讨论、修改、完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上报具体活动时间及参赛者名单。 3、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动员。 三次召开教师大会,宣讲本次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全体教师取得一致共识。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本次大比武不以比赛结果为目的,结合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展示教师的特色、优势或风格,展示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教学研究的过程尤为重要。 二、活动蓬勃开展 1、第一个阶段:2011年9月,宣传动员,确定参赛人员并培训。全校共35名老师全员参与,承担多门学科教师至少参加其中2学科竞赛。 2、第二个阶段:2011年10月至11月,活动具体实施、评审,活动小结。 (1)、组内选拔。组内成员参与比武活动,组内教师均是评委都来评分,各教研组通过组内课堂教学选拔推荐1~2名教师参加校级选拔。 (2)、校级选拔。第十周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比武选拔。评委由教研组长、学科代表共同组成,学校评审小组对全校所有参与者的参赛课进行认真评比,按学科评选出一、二等奖,最终选拔14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语文2人、数学3人、其它学科各1人)。 (3)、第十一周进行了入选教师校内公示,并将入选教师名单上报镇中心学校。 (4)、活动结束后,每个教研组收集整理出活动资料(包括教案、反思、课件等),写好了组内活动的总结。 (5)活动中及时上传相关资料传与“省课内大比武专题网站”。 三、收获与成绩 首先,教师们的心态都很好。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的心态都很好,他们是怀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心态上课,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年近退休的杨志俊老师也主动上了一堂研究课,让一些年轻教师很受感动。这也反映我们老师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需要,需要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平台来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这样的活动历练自己,需要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通过同事的互相听课,通过专家的点评,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继而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美。 其次,集体备课,先研后教。分年级进行组内定课,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课题,有的组进行了同课异构、同课异上。自身研究加组内切磋,集体打磨、修改教学方案。从教材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文析例,挖掘教材资源。分析学情,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备课中,不求完美,只求课中的亮点一、二,充分显示务实、创新的教学特色。 第三,研究的氛围很浓。本次活动比以前的教学研讨活动,氛围特别浓厚。一是参赛老师热情高涨,办公室里,经常看到老师们围在一起,在研究教材,讨论教学方法,评课找亮

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反思(初二英语) 马欣 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的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下面简单的回顾,反思两年来的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的全身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根据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环境,如教What’s your hare? How old are you?时情景有“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没课的课前10分钟对话,然后读,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尽量多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言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 3. 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的解决。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 1. 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 教师再让学生有大胆尝试的思路,也要求教师有创新的精神,是不是引导学生,给与鼓励,哪怕出错了也要鼓励他们,同时也是不是激发学生。 2.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多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 对于学习不好的,要让他们与学习好的结伴相互帮助,经常鼓励他们。 4. 引题而异,做题时简单,容易的多找些差生去做,提示他们自信心,同时激励他们。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反思一下每次考试的不足争取下次让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和千克》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6单元《克和千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活动中明显体现; 3、情感目标:学生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1、微机课件 2、五袋1千克的物品(毛线、苹果、小西红柿、面条、小石子)1大袋桔子 3、5台盘秤、五盒学具(盒中有标识着不同重量的小食品:果冻、方便面、火腿肠、蛋黄派、QQ糖、虾条、袋装奶,两袋500克的精盐------;10个2分硬币,1克重的海绵、纸片、图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联系生活、感知轻重: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现在我们一起去动物乐园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咦,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在它们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在玩翘翘板! 生2:我发现了老虎太重了,小松鼠太轻了,小松鼠怎么使劲也撅不起老虎来! 生3:我发现小刺猬和小乌龟差不多重,所以他俩能玩翘翘板. 师:那也就是说老虎比小松鼠重,小松鼠比老虎轻。你还能用轻和重对照其他动物说说吗?(生兴趣盎然的比较)[评析:利用动画导入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当中。] 师:其实不只动物有轻有重,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有轻有重的,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重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火腿肠一根40克. 生3:一袋面粉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用千克做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

教学大比武听后心得体会与反思(精选多篇)

教学大比武听后心得与反思(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学大比武听后心得与反思 借助高标准通过省二轮督导评估的东风,发扬成绩,注重学校特色打造,创建优质学区!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刚刚加入教育战线就能够分到这样一个教学气氛浓厚、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六沟学区。参加工作两个多月以来,我发现了学区上有谋者、下有勇士。在中心校领导的组织和培养下,各位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畅游在教育的茫茫学海中。今天,在学区教学大比武中,又一次感受到了我们六沟老师的风采,如沐春风!下面谈谈我今天巨大的收获: 紧扣“4+4n”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今天,讲课的五位优秀教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过程。他们在“4+4n”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加入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在细节上刻画完美。西山咀王老师的教学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各个环节不多不少,环环相扣,这非常值得我学习。王永龙老师和黄老师同课异构,分别讲了《龙卷风》这一课,不同的思路,一样的精彩。他们都充分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争取在自我学习中体会龙卷风的危害,感受龙卷风的威猛。而纪老师和胡老师的“美丽之路”,让我不禁叹然,真想跟着走下去。课文内容美丽,老师讲解更有魅力。他们把质疑答疑环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老师与

学生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共同解决课文的难题疑问。最终,把学生引领到像居里夫人那样创造美丽人生! 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把课堂变为一种享受。这五位教师虽然年龄差距大,但是课堂气氛创造的都非常活跃,尤其黄老师声情并茂,满怀激情,亲自给孩子们演示龙卷风摇摇晃晃的样子,虽然逗得孩子哈哈大笑,但是这种教学却是刻骨铭心。而年轻的胡老师,利用年龄的优势,与孩子拉近距离,努力启发孩子,语言幽默诙谐,更值得我这样的新老师学习。 提高教材和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力,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更加自信、沉着和稳重。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讲解和引导,在学生面前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两位王老师虽然讲的是不同年级的课程,但是看得出来,他们都进行了更加精心的准备,在备课时注重了备学生、备教材。在学生提问鸦片销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和龙卷风的形成问题时,都能够轻松解答,让学生更加信服。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必须要向他们学习。 在本次听课中以上这些让我拥有了如获至宝的惊喜,在说课评课环节,听了各位讲课老师的说课和各位领导的评课,以及中心校领导对我们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我也进行了反思,并拥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侧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情感的五优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施教者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最优,即在现有条件下,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二是时间耗费最优,即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实验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教学要求、把握好每一单元,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课型,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条件下,兴致勃勃地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采取“赏识教育”,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照教材以及学与教要达成的目标,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如:创设情景与激励情意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的情意因素,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 精心设计活动课,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 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学生活动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定内容、定时间、定专题、定场地、定专人进行。试图通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课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学有长进,增添自信感和成功感。学习困难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 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实行无人监考制度,让学生淡化“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形成自主学习。 尝试无人监考时,仍需要拉开学生的座位间隔,讲明无人监考的作用与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起初学生颇感新鲜和高兴,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机会来了,另一部分学生则由平时考试时的埋头苦干变得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2)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巧妙地处理部分学生的分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信心和成功感。 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体差异,考试制订不同的层次要求。例如:单元测根据整体的测试情况,可以分别按A B C定出不同的分数等级为达标,这样,有助于层次教学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两极分化,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3) 实行考试分层,合作达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测试设置A、B两卷,要求、难度有所不同;或进行一试两卷: Ⅰ卷为基础达标题,人人需做;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宁市五四小学薛刚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p85-86 练习十八1、2、3题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发的小正方体,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完整word版)市优质课一等奖:《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王艳玲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词,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优美段落、语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体会作者善于抓住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对动植物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描写。 (2、3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歌曲(课件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顺势导入新课。 (课件2)老师发现咱同学都陶醉在这乡间小路上了,是不是这图片、这歌声还勾起了我们有些同学甜美的回忆呀!你想起了什么?(生谈)这乡村生活呀真有说不完的情趣!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家陈醉云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领略这悠闲惬意的乡间生活。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3)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没有?读的时候注意老师标红字的读音和写法,自由练读一下。 指名读。正音、评价,强调多音字。齐读。(课件4) 2、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哪些美丽的景物?(生谈) (课件5)美景太多了,我把它们都整理在课件上了,结果发现我竟然作了一首诗。大家读读看看,美不美? 长藤绿叶瓜架,春笋翠竹繁花。 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傍晚餐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 最美乡下人家。 (自由读)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同学们看,作者就是通过抓住乡村生活中这些最平凡、最普通却又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出乡下人家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3、这“最美乡下人家”是老师根据课文中的一句话改编的,谁知道是哪一

句话?(课件6)(板书:独特、迷人)看看这句话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中心句,即全篇文章都围绕这句话来写。大家将它标记在这个段落的旁边。 四、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美景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精彩文字的表达魅力。来看学习提示:(课件8)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美美地读一读,想想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画下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组内朗读交流,智慧共享。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5分钟) 五、班上展示,精品读悟 1、在老师眼里,同学们专心读书的样子就是这课堂上最美的一道风景!下面,谁愿意把你觉得最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或者跟大家讲讲你的体会? 略处理段落点评: 屋前这长藤绿叶瓜架,不仅是可爱的、别有风趣的装饰,还给乡下人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农家小院真是迷人! 鸭子与人类就像朋友一样,和睦相处,真好! 这样天高地阔地吃饭,的确很独特、很迷人。 …… 雨后冒春笋: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2、老师也喜欢这春雨后的竹笋。(课件9)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有没有哪一个词语特别吸引你?为什么?(指名说:探) 师引导:写活了。有趣吗? 3、你能不能试着学一学这些小竹笋从土里探出头来的样子? 多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答) 师: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来,可爱的小竹笋们,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

教学大比武的体会与收获

常规中找点子比武中磨本领 ——教学比武的体会和收获讲课是充分展示教师综合素养的舞台,同时也是磨炼教师的阵地,只有在不断磨炼与改进中才能迅速成长。因而教师必须在说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自“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聆听了不同年龄段老师、不同风格的课,收获良多,体会深刻: 二、学习经验,锤炼自己 听课和赛课,对于所有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前准备、实施课堂教学和教师评议的活动,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然后找出改进的办法,并依照办法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从中获得新的启发,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比武赛场上,赛课教师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年纪大的经验丰富,上课游刃有余,水到渠成。中年老师方法独到,各有所长,让我们听课的老师情绪高涨,惊喜连连。年轻的老师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使课堂朝气蓬勃。每位老师为这次的活动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能力。 二、训练能力,展示自己 这次比武有领导、有教研组成员听课、更有同事观摩,一个教师知识是否丰富,教学能力是否全面,直接关系着你在领导和同行心

目中的形象。教学比武的擂台实际上也是我们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比武机会,也想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它。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点,同时在自己亲历的讲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的老师教学中的优点,自己就感到有压力,看到别的老师身上的不足,就会与自己比较,寻找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教学比武也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有的老师在教具的准备上下足了功夫,一上场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后,老师们互相讨论自己上课后的经验、收获和不足,能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争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我今后的再次比武指明了方向。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领悟就是以后上课要多给学生说的空间、说的机会,多问学生“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为什么这样写?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吗?原来这次“比较学”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作秀”而是要寻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就是探讨在平时的常规课中如何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和方法,因而要求教师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能力,成为教学过程的反思者。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会了解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是否存在差距、教学设计和课堂任务的实施中是否存在问题;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自己的教学理念才会得以拓展、更新和发展。而经过拓展和更新的新理念又会引导和推动教师进行新的教学 实践。 下面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 k like? Section A这一课时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阐述设计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求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努力成为具有反思教育能力的新型教师。 一、课前热身 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Body song身体歌在课前响起:Head, shoulders...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 e…同时多媒体课件将描述五官的画面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歌唱起来,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将学生融入到轻松的英语学习之中,快速、高效地复习了有关人体五官部位的词汇。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课前热身时教师可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插入背景音乐或英文歌曲,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地展示给学生,它不失为优化学生心境、抓住学生心弦的重要手段。 二、情境导入——激起求知欲望 多媒体先后出示几幅长相颇有特点的明星图片,用英文来描述他们的相貌。如描述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 He is ta ll and thin. He has a long face with short curly ha ir. 再如描述著名的歌手孙悦:I think she is tall. She has small eyes with long curly hair…最后在出现学 生们所喜爱的魔术大师刘谦的图片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预试,这时巧妙质疑:Do you want to describe him? 同学们一口同声:Yes! 很自然地导入课题: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并描述学生们所喜爱的明星图片,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了传授新知识的契机;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获取新知的急切愿望。 三、新课实施——“任务”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 充分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很容易地运用新知进行合理的人物外貌特征描述,并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设计如下:1.Task 1---New words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克和千克》课堂实录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克和千克》课堂实录_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 生:1盒饼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一颗钮扣。 一个橡皮头。 ……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