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新集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依据,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发和实施符合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为学校逐步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模式和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发目标

新集中学地处农村,这里留守儿童多,贫困家庭多,单亲家庭多,辍学的多,走极端的多,误走歧途的多,针对这些现象,新集中学以“三生教育”为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努力挖掘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面上,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品性得到最好的修练,创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掘。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遵循学校“打造生命教育,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活起来”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农村情怀,掌握至少一种终身受益的农村技能”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三、开发校本遵循的原则

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现状,以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为内容,以活动为载体,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发展、滋养的教育;以生命的视角和和谐的理念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凸现生命之重,形成健康心理,挖掘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质量,从而使每个生命实现和谐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高质量地完成生命的旅程。

四、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我校是襄城区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学校,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水平和已具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设置上,均要因年级不同、学段不同而有所差别。课程目标和内容既要体现出各学段的层次性,还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新课程将课程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即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我校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其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期望通过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丰富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所以生命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体验,人格品质的铸造,道德素养的修炼,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生存

技能的提高。当然过程目标在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也很重要,因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学生人格品质、道德素养、价值观等的形成,不是单纯地靠教师的说教就能达成的,必须通过互动交往,通过过程体验,逐渐内化而积淀于学生生命之中。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既要体现生命的需求,如:生命与健康(含心理)、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还体现在如何和谐地处理好几种关系:即:生命与自然、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

五、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形式

生命教育内容非常宽泛,涉及到道德法规、人格素养、生存安全、身心健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方面。内容不同,要求开发方式也应该不一样。有的内容、需要老师讲述并提供素材,让学生阅读、思考、感悟从中获得收益,如“立志教育”,“励志教育”等,老师可以推荐古今中外名人传记,收集中外成功的典型案例,主要是通过讲述、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伟人的魅力,领悟立志和树立远大理想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有些内容,如生存技能、救护技能是依靠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才能快速高效地掌握,如种菜采茶、伤口包扎、消防逃生等。因此,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

1、课堂教学

按照国家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周课时数为:小学阶段2—4节,中学阶段1节。学校充分利用上级各级政府的政策,让生命教育校本课程走进课堂。

因为对于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生命教育的很多内容显得抽象难以理解,如,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等。所以课堂教学中,坚决反对教师一言堂,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提倡教学形式多样,鼓励师生交流互动,把课堂当作不仅是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更是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尤其是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学校、社区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许可情况下,组织辩论、演讲、小品、相声等活动,把时间、空间和舞台尽量多的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体验生命真谛,感受成功的愉悦,建立自尊与自信,从而促进生命的发展。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中,生理、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艾滋病预防等内容可以融合到健康教育课程中。

2、主题班会

如何充分利用班会课落实生命教育办学思想,实施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我校几年来努力探索的一个方向。班会课的主体是学生,班会的舞台理所当然地要

还给学生。班会课的形式要多样化,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通过班会活动真正使学生的生命情感得到体验,人格品质得以建构、个人修养得到升华。要体现班会活动功能的多样性:如提升道德品质、展示个人才华、锻炼组织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等。同时运用自主活动和同伴教育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建设性地与他人沟通与交往。

3、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通常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在300人左右,由于人数较多,互动交流的难度大,所以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比较适宜自控能力较强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专题讲座的校本课程自成系列,根据初中阶段三个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讲座,如七年级重点是关注学生教育,因而设置与此相关的专题,如:欣赏生命——终身的良伴、学会控制——成功的关键等。八年级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心智伴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发展,开始对社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开始认识人生,所以,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专题讲座的校本课程重点关注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关注学生优秀品格的自我建构,如做我真好、尊贵的自己、青春飞扬、人活在关系中、在变迁中成长等。九年级,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关注的是中考,是自己的未来,有些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步入社会。那么,选择与此相关的专题是:放飞希望、努力的生命最美丽、责任——做人的基本、勤业与敬业等。

由于专题讲座不利于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讲座的内容通俗易懂,尽量引用源于学生生活或学生熟悉的故事、范例来支撑所要阐述的观点。专题讲座校本课程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因为作业是完成课程目标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课程评价的依据。以下是我们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系列之一,专题讲座《在变迁中成长》:

4、主题活动

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优秀的人格与品质主要通过人的情感体验不断内化而形成,也就是说,生命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不是靠他人培养出来的,而主要是依靠自己来建构。生命教育校本课要尽量多地通过主题活动来实施,如,通过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感受先人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参观高科技展览,激发自己的创新欲望;通过赈灾捐赠活动,培养关爱他人、关怀社会的情怀;通过登山活动,锻炼毅力和意志等等。

此外,如何掌握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技能,学会生存,也是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掌握生存技能,不是纸上谈兵所能达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模拟演练、活动训练来实现的。

六、生命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制:

针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需要,按照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层级目标,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逐步开发自编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新集中学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生命之花》。

校本教材具体内容

七、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及保障机制

1、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评价,提出要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由此可知,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要建立一种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强调的是: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的角度从终结型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方式更多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与传统的评价体系相比,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不仅更合理、更完善,而且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行开发、编制和实施的课程,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显得更加重要。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质量的评价,一是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质量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评价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每学期开学前,即教师完成课程开发后和实施校本课程前,由学校课程开发和评价小组进行统一审核并给与评价。主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是否是学生需要的,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等。此外,还要根据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教师的能力特长以及教师对于本课程的知识储备进行评价,最后决定该课程是否实施。第二阶段是学期末,校本课程实施结束后。

这一阶段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主要评价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承担该门课程开发的教师工作态度和能力。

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即学业成绩的评价。效果评价一定要体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的要求,所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在评价方式上,要改变单一评价,提倡互动评价,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在评价内容上,要改变单一性,提倡内容多样化,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取得的成果、完成的作品、作业的质量、考察的分数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做到定性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尤其对校本课程评价更显得重要,因为校本课程是一种多样化的课程,无论是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还是实施课程的时间和地点都表现出多种多样,所以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也应灵活多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校本课程评价过程是动态的,也就是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2、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为了真正地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的办学思想,保证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有效地实施,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在人员、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其成员由校长、相关科室、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职责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有关的开发管理条例,评估或评价校本课程,检查与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

(2)人员保障

学校课程管理涉及的人员包括,校长、科室负责人、教师、学生及家长。校长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教科室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管理。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安排与协调。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承担课程的研发、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学业评定等主要任务,同时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担负着主要责任。学生和家长参与课程的开发及评价,同时学生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

(3)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应有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与实施、设备配置、

图书添置、教师培训和对外交流。

(4)制度保障

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教师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 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 学例题、练习或实践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 《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 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 第一部分 学习材料: 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已着手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交通状况、装修水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总价、现有购房资金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平方米6800元,楼层系数如右表。四楼D座面积98平方米,购房价共多 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平方米,购房价多少万元? 6800元=0.68万元 0.68×98×1.1=73.304(万元) 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 实践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

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备注:1.楼层系数见表1。 2.购房款一次付清可优惠5%。 3.贷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篇一: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张扬个性,展露才华,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4、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提高英语和特长发展的主要活动。要勇于实践、积极思考,要做到手脑口并用,边思边练,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与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5、个性化原则:要适应不同层次教师、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培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借助其在兴

(完整版)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山水古诗文赏读》开发方案 一、开发的目的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山水古诗文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将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走进山水古诗文》,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课程开发过程 校本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也选取大量外籍名人诗篇。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读到许多虽不知名的优美的诗篇。 我校古诗文教育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来制定校本课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因此在总结平时开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可以在每篇诗文之后,根据教材内容,提供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实践活动方案,如安排“请你画一画” 、“请你填一填” 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果。 三、课程内容框架

为适合学生阅读,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共编写低、中、高三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采取按年级、按内容分单元编排,努力做到循序渐进。 1、 具体内容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2.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3. 《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 鲁青未了。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6、 《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7、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8、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石 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 《题天柱峰》【唐】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11、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12、 《使至塞上》【唐】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校本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中国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 校本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校本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校本教材的设计、内容、评价、师资配备、实施和管理等方面。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工作,确保编写质量,不断提升编写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在开发校本教材上,要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大纲的要求,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或工作项目,编写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专业教材。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审定各专业的教材建设规划,受理各专业申报的教材编写计划、编写大纲、对形成的校本教材初稿提出修改建议和审定教材最终稿。下达编写任务,检查编写、出版的落实情况。具体组织机构如下:编审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委员由教学部、各专业教学部部长及负责编写校本教材的教研组长等组成。有教材编写任务的教学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三、审批程序 1、提出申请。由教学部下达本学年的校本教材编写计划(3-5本/年),由教研组组长根据学校计划向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提出申 请,按选题题目、编人、适用专业、主要内容、交稿时间、用书时间等项目编制出校本教材编写规划(要有时间规划,在规定时间内申报,过期不予受理)。

2、获得批准的项目,按照项目工作实施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完成,教学部负责督促落实(每月一督,并定期通报进展情况)。 3、初审。编写小组将编写好的校本教材文稿在经过教研组初审后,交至教学部,由教学部组织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分项目审核,提出修改建议。 4、审定。修改后的定稿交由教学部,并组织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并在项目结题报告书上签署意见。 5、报批。报编审委员会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稿付印。 四、编写要求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理论的现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新颖、实用、生动、多样化、有案例,利于学生探究,便于自学,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练习及建议,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图表清晰准确。主编应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文字表述、名词术语、单位的使用和体例格式进行统一协调。 4、书稿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书名)、内容简价(包括编写人员姓名)、目录(编到节)、正文(各章内容)。 五、管理制度 1、审批制度: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由教研组提出申请,由校本教材编写编审委员会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立项,经过立项的校本教材方可实施编写。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

吉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永安胜利希望小学王曙红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吉他初级入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课了解古典吉他音乐艺术

第二课如何给吉他调音、坐姿、持琴 第三课琴弦的拨奏 第四课左右手的基本训练 第五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一) 第六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二) 第七课弹吉他怎样看简谱 第八课弹奏音阶及《欢乐颂》 第九课左右手技巧的跟进 第十课《生日快乐》 第十一课《多年以前》 第十二课《红河谷》 第十三课连音、滑音和装饰音 第十四课吉他音乐欣赏 第十五课泛音、揉弦的演奏 第十六课吉他演奏家介绍 3、参加对象: 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定在10人以内。 4、训练时间: 吉他训练的时间定于每周五下午第六、七节课。 5、训练地点: 学校器乐训练室 五、教学评价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长葛市第十四中学校本课程课程 开发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得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得课程资源与人力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得联系。 2、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良好得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得情感,增强对地方与社会发展得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得课程意识,鼓励教师组合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5、通过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得能力,打造系统得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新课程作出正确决策与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与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得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并对教师所实施得校本课程进行督导与评价,适时给出指导性意见。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得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得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得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得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得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得开发要从我校得实际与学生得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得特色,发展学生得个性特长与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得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得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得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人。 5、培养学生得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修养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得内容类别: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篇) 第1篇: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南安市天山小学-学年度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中国书法,不是绘画,却有绘画的形象感;不是诗,却有诗的意境;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神韵;不是舞蹈,却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却有生命般的形质和神采。正因如此,书法艺术千古流芳,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书法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美学意义,书法的功能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我校把书发作为校本课程主要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虑。 1.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需要在我国以书法作为手段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隋唐以后是书法发展过程的鼎盛时期,人们更是以书法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不仅提高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强了人们对书法技艺的追求热情。唐代楷书的镌美,被人们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书法的。

如:横若千里之阵云,点如高峰之坠石,等等。人们都是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 改革开放,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先进文化确实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发展,给中国人带来了实惠,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几千年的传统精髓也应继承与发扬,民族性的东西,属于世界性的。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笔之中,一支毛笔书写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不知道毛笔为何物,现代社会似乎一味的泊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离人们越来越远,本来中国人的闪光点似乎丧失殆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书写、绘画很多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书法有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需要我们继承、弘扬。抓住民族性的东西,走有中国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认可。 2.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到中国高等院校进修或考书法学位的韩、日、新加坡等国的书家日益增多。这也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书法,否则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将祖国灿烂的文化与外国学者交流。目前,国家科委定书法为二级学科,书法学科也形成了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随着我国的基础向素质转轨,书法更应有连续性与系统性,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新一论全国课程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的教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最新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办学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础性、多样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组织措施 以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精神原则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有关教育专家、社区人士等为委员。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如下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3.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各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直接领导下辖各工作小组,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审议、实施和评价。 三、课程开发范围与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科拓展系列;二是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三是以“传统老游戏”为主的体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学艺术系列。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xx年上半年,学校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1个《课程纲要》。用半年的时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格式

校本课程开发文本格式默认分类 第一部分学校课程 (包括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实施方案(标出实施年度)(本部分不得超过5页) 1 课程目标 2 课程设计 3、课程安排(课时/周)(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 4、课程实施(主要是管理层面) 5、课程研究(侧重校本教研) 6、课程评价(主要是评价的方式及评价结果的利用)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这是学校对老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1、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发) 开发意义重点思考: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国家目标相一致) 3、校本课程资源分析 4、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课程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个是什么,课程设想(包括:每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开设年级、周课时安排) 5、校本课程申报程序 对申报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具体要求(必须强调每个教师都有申报权利和义务)(什么时间申报、报到什么地方、课程纲要设计要求、限定每门课程不少于的参与人数等)

6、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人员保障、组织保障、设施与经费保障、管理制度保障) 第三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1、开发课程的基本依据 (1)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2)描述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3)描述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 (4)描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2、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3、课程设置、课程门类和课程安排(开设年级和课时数) 4、课程实施(成立校本课程适时组织机构、校本课程实施要求) 5、课程评价 (1)对课程纲要评价 (2)对实施过程评价 (3)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包括评价思想、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评价 结果利用等方面要求) 6、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案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纲要(学科实施方案)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必修、选修)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要求,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尽快形成课程完整的教材系列。在合理选用教育部与市教委推荐的优秀中职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反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及体现“任务引领”理念的特色教材,力求做到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推进学校发展。 二、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由专业部完成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提供选题指南,完成教师校本教材编写申报,负责校本教材实施的监控,课堂教学听说评活动。专业部组建骨干力量,成立计算机专业的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按时完成阶段性的编写工作以及校本教材初稿、修改稿、定稿的审核;校本教材的展示等工作。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每个小组设主编一人负责编写的具体工作,另选定2—3人参与编写工作。 三、编写要求 1、基于学校教学需要,能体现学校办学及专业特色、资源优势和学生需求,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配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并以专业为开发主体(包括自主开发或联合行业、企业和其他学校共同开发)。

2、是部颁或行业教材以及地方教材的补充或拓展,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显示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可以是由专业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材,也可以是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教材。 四、编写体例选择 《CorelDRAW》、《网络设备互联》《网站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编写。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我们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及教材建设实际,建议采用项目式课程教材编写体例,编写指南如下:项目式编写体例(与任务式相似,但是项目是比较综合的技能组合,下面分解任务): 项目1 。。。 【任务描述】 【任务解析】 1.2 相关知识 1.3 任务实施 1.3.1 任务1 1.3.2 任务2 1.4项目小结 课后自测/实训任务 ……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数学教育正朝着“大众数学”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必须使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一种“过滤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使课程结构从单一模式朝多元模式发展.提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积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数学教学除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外,还应该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小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为此,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我校决定把“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作为校本课程之一加以开发。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和推进下的必然趋势。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 如今,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数学课外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开拓知识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数学爱好者。给他们智慧与美的启迪,塑造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 二、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实施,一是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二是实践和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基本而又简单的数学问题。三是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解题的思路及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及特长。四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框架 1.数与代数:找规律、数的运算、数的游戏、估算、近似值、应用题、探索规律等。 2.空间与图形:画示意图、观察图形、认图形、画图形等。 3.统计与概率:调查身高、调查体重、掷硬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