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水为突出表现的小肠T细胞淋巴瘤一例

合集下载

回盲部淋巴瘤及癌

回盲部淋巴瘤及癌
炎,纤维化和淋巴管阻塞
影像表现
病变多呈节段性、跳跃式分布,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 肠
粘膜呈鹅卵石样、纵行裂隙状溃疡 管壁增厚,且多以肠系膜侧为著 “靶征”:管壁分层强化-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 “梳齿征”: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扭曲,直小动脉拉
长、间隔增宽,沿肠壁梳状改变 并发症:肠梗阻、窦道或瘘管、脓肿
四种形式:环状或狭窄型、息肉样、溃疡型和动脉瘤型 并发症:肠套叠;肠穿孔;瘘管;肠梗阻(少见) 治疗:手术、放疗、化疗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Dawson诊断标准): (1)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2)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4)经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胃肠道及引流区域淋巴结 (5)无肝脾侵犯
男 65岁 体检发 现右下腹肿物2天
男 22岁 下腹闷痛5月余
男 53岁 发现右 下腹包块2月
女 50岁 大便习惯 改变1月余
女 50岁 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治疗40余天
男 56岁 反复腹痛、腹胀伴呕吐4天余
回盲部癌
盲肠腺癌:95%以上的盲肠恶性肿瘤是腺癌,盲肠腺癌占 所有结肠腺癌的1/4,好发于老年人
晚期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可广泛播散,影像学和病理学上 与继发性胃肠道淋巴瘤难以区分
病理分型
胃肠道淋巴瘤分型
恶性程度 相对发病率(%) 常见部位
B细胞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ENMZL)
套细胞淋巴瘤(MCL)
侵袭性 惰性 侵袭性
滤泡性细胞淋巴瘤(FL) 惰性
38-57 23-48 1-13 2-12
癌明显 PET-CT:病灶表现为明显高摄取(FDG) 腹膜:多发肿大淋巴结, >1cm ,部分融合,均匀强化,弥散受限

胸腹水脱落细胞学

胸腹水脱落细胞学

干固定
湿固定
5X 未经处理的胸水
5X 处理后的胸水
细胞团块切片外貌
细胞团块切片
二、良性的细胞



1、红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组织细胞等。 2、间皮细胞: 多角形的扁平细胞,核居中,圆形或椭 圆形,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分布均匀;大 小10-15微米左右;细胞散在或成片,成堆。



5、固定:也是制片的关键。当细胞涂片 完成后,应立即放入95%酒精液体内固定, 至于固定液:如甲醇、酒精乙醚液等效 果无明显差异。细胞的褪变主要原因不 是固定液的种类,而是在制片过程中空 气的氧化过程---干燥。 固定时间:5分钟即可。 剩下的送检液体不要立即倒去,等阅片 完成后,看看需不需要再制片做免疫组 化或制成组织块。(可放在冰箱内,也 可放在室温状态下24小时以上)
小细胞未分化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可疑癌
可疑癌 10X
可疑癌 40X
可疑癌 40X
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的应用:
Cal
Mes 间 皮 + +

腺 癌 +

鳞 癌 -
CK5/6
CKL、7、8、18、19 CKH、10、13-17 CEA EMA 粘卡 PAS AB
+ + -
பைடு நூலகம்
10X 病例一
病例一: Calretinin
病例一:CK18
病例一:EMA
病例一:AB
病例一:PAS
病例一:细胞切片
病例一:Cal
病例一:CK5/6 间皮与鳞癌阳性
病例一:CK7
病例一:CK18

猫消化道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分类

猫消化道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分类

猫消化道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分类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各个部位。

猫是淋巴瘤的常见发病动物之一,其中消化道淋巴瘤是一种相对较常见的类型。

猫消化道淋巴瘤可以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包括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病变区域。

一、病变区域分类根据淋巴瘤累及的病变区域,猫消化道淋巴瘤可以分为胃淋巴瘤、肠淋巴瘤和肠系膜淋巴瘤三种类型。

1. 胃淋巴瘤:胃淋巴瘤是指淋巴瘤累及胃部的病变。

胃淋巴瘤常常表现为胃黏膜肥厚、溃疡和出血等病变。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和浸润,并伴有淋巴瘤细胞的聚集和增殖。

2. 肠淋巴瘤:肠淋巴瘤是指淋巴瘤累及肠道的病变。

肠淋巴瘤常见于远端小肠和结肠。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肠壁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瘤细胞浸润和增殖,导致肠壁增厚、溃疡和狭窄等病变。

3. 肠系膜淋巴瘤:肠系膜淋巴瘤是指淋巴瘤累及肠系膜的病变。

肠系膜是连接肠道和腹腔的组织,肠系膜淋巴瘤常常累及肠系膜上的淋巴结和血管。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淋巴结的增大和淋巴瘤细胞的浸润,以及血管壁的病变和血栓形成等病变。

二、细胞类型分类除了根据病变区域进行分类,猫消化道淋巴瘤还可以根据病理学上淋巴瘤细胞的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细胞类型包括:1. B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猫消化道淋巴瘤类型之一。

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表面有B细胞标记物,如CD20。

B细胞淋巴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亚型,如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等。

2. T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相对较少见,但仍可在猫消化道发生。

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表面有T细胞标记物,如CD3。

T细胞淋巴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亚型,如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肠道相关T细胞淋巴瘤等。

三、其他病理学特征除了病变区域和细胞类型,猫消化道淋巴瘤还可以根据其他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

这些特征包括淋巴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核分裂指数、浸润范围等。

1. 分化程度:分化程度是指淋巴瘤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的相似程度。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报告 任雪康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报告 任雪康
结,常无特异性表现,多为体检时影像学检查或自觉肿大淋巴 [8] SHI CY, FENG Y, ZHANG L, et al. Case of mesorectal Casfle 结发现,如果肿大淋巴结侵犯周围组织脏器,则可出现压迫症 man disease[ J]. Chin J Gen Surg, 2018, 33 (1): 29. ( in
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9]。目 前普遍认为,对于腹膜后Castleman 病在内的单中心型Castle
disease: A report of 13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 J] . Chin J Min Inv Surg, 2018, 18(9) : 787 -791. ( in Chinese) 东洁, 徐维锋, 周敬敏, 等. 腹膜后 Castleman 病 13 例报告并
[1] LIU Y, CHEN GZ. Recommend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as
因不明。Castleman 于1956 年首先报道,其他作者随后用
tleman’ s disease [ J] . Chin J Pathol, 2013, 42 ( 9 ) : 644 -
Castleman命名此类疾病[1]。
647. ( in Chinese)
大量文献[2]认为IL - 6 的异常表达以及卡波西肉瘤疱疹
刘勇, 陈国璋. Castleman 病的诊断标准建议[ J] . 中华病理学
病毒感染是 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 是目前已 Castleman
IL - 6
杂志, 2013, 42(9) : 644 -647.
’ A case of retroperitoneal Castleman s disease

2022-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副本

2022-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副本

2022-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男性,68岁,乙型肝炎病史8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

检查:血压80/50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样震颤,移动性浊音阳性,HGB60g/L,血pH7.48,血清钾2.8mmol/L,血清胆红素36g/I.,血清白蛋白29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A.水合氯醛B.哌替啶C.异丙嗪D.地西泮E.吗啡【答案】 D2、肝硬化腹水患者,经卧床、限盐限水及利尿剂治疗后,腹部仍有移动性浊音,且下肢浮肿,.血浆白蛋白20g/L,目前最好的治疗措施是A.输注白蛋白B.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C.继续利尿D.腹腔穿刺放腹水E.中药治疗【答案】 A3、女性,56岁,胸痛伴反酸烧心,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糜烂,齿状线呈岛状上移,黏膜呈橘红色,活检可见肠上皮化生A.反流性食管炎B.食管裂孔疝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D.Barrett食管E.咽易感症【答案】 D4、碘剂治疗甲亢用于以下哪组情况A.甲亢危象、术前准备B.甲亢危象、妊娠C.应激D.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E.Graves眼病、术前准备【答案】 A5、中年男性,突起高热、咳脓臭痰A.军团菌肺炎B.肺炎杆菌肺炎C.厌氧菌肺炎D.支原体肺炎E.肺炎球菌肺炎【答案】 C6、患者,男,30岁,近10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咳痰以晨起或夜间卧床转动体位时明显,病情严重时可伴发热,应用消炎治疗可控制症状。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肺CTC.肺功能检查D.支气管造影检查E.胸部B超【答案】 B7、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不正确的是A.人对本病普遍易感B.病人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C.伤寒杆菌属于沙门菌属D.病后无持久免疫力E.水源污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答案】 D8、哪一项不是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常见诱因A.腹泻B.服用双胍类降糖药C.血液透析D.服用噻嗪类利尿药E.感染【答案】 B9、男性,16岁,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无血尿,肾功能正常,首次经泼尼松40mg/d治疗4周后,水肿明显减轻、尿蛋白有所减少。

淋巴瘤护理幻灯片

淋巴瘤护理幻灯片
分类
根据细胞来源和病理特征,淋巴 瘤可分为多种亚型,如B细胞淋巴 瘤、T细胞淋巴瘤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 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 关。
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通 路的异常,如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 基因的失活、细胞凋亡受阻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跨学科合作
淋巴瘤护理工作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与医生、药师、 营养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 治疗和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 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以 减轻情绪困扰。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 肌肉松弛等方法,以缓解 紧张和焦虑。
心理教育
提供淋巴瘤相关知识,帮 助患者理解疾病和治疗过 程,减少恐惧和不安。
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庭沟通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 者的护理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理解。
等。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运动计划,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 免疫力。
情绪调节
教授患者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积 极思维、冥想等,以促进心理健康。
06 总结与展望
淋巴瘤护理工作总结
护理实践成果
在淋巴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 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 疼痛管理、心理支持、营养指导 等方面,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
理,提供心理支持。
03 淋巴瘤患者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记 录疼痛日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淋巴瘤(l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淋巴瘤在国内的发病率约为4.52/10万,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11位。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毒学说Epstein-Barr病毒,已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分离获得。

注射EB病毒可在白色毛绒中引起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亦从人类T细胞淋巴组织中分离出。

(二)癌基因学说滤泡型淋巴瘤具有染色体t(14;18),在18号染色体q21处有bcl-2原癌基因,此基因产生的bcl-2蛋白有阻滞肿瘤细胞凋亡之作用。

Bcl-2/JH融合基因在欧美人种中发生率较高,占滤泡型淋巴瘤的89%,而在亚洲人种其发生率较低,仅占滤泡型淋巴瘤的30%左右。

(三)免疫缺陷学说宿主的免疫功能决定对淋巴瘤的易感性,有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亦易患淋巴瘤,这是由于抑制T细胞的缺失或功能障碍,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缺少自动调节的反馈控制,因而出现无限增殖的结果。

二、病理分型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为:①正常滤泡型结构为大量的异常的淋巴细胞样组织细胞破坏;②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上述大量细胞浸润;③被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三、临床表现(一)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大小为本病特征。

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是首发症状,尤其以颈部淋巴结多见,其次为腋下。

首发于腹股沟或滑车上的很少。

(二)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呈间歇热,少数有周期热(Pel-Ebstein fever),其特征为:热度渐趋升高,间期逐渐缩短,最后演变为持续性高热。

(三)皮肤瘙痒局灶性瘙痒发生于病变部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瘙痒大多发生在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患者。

(四)酒精疼痛常在饮酒后20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其机制不明。

成人原发性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成人原发性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成人原发性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赖军明;林红;罗辉【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57)00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rimary cutaneous T-lymphoblastic lymphoma (T-LBL) in adults,and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is disease.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an adult cutaneous T-LBL patient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May 2014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Results Cutaneous nodule was the first symptom of T-LBL in this patient,which wa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patient was intermittently treated 14 times with CHOP-like chemotherapy.However,relapse repeatedly occurred and finally resulted in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and gradual increase in lactic dehydrogenase (LDH) levels.The patient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May 2016 (pulmonary embolism was considered).The duration between disease onset and death was about 2 years.Conclusion T-LBL rarely involves the skin.It belongs to the highly aggressive lymphom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 overall survival.The increase in LDH levels may indicate poor prognosis.%目的了解成人原发性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收治的1例成人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按CHOP样化疗方案间断治疗14次,病情反复,最终浸润骨髓,乳酸脱氢酶(LDH) 逐渐升高,于2016年5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考虑肺栓塞).自发病至死亡时间约2年.结论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皮肤损害极少见,属于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生存期短.LDH水平升高可能预示预后不良.【总页数】3页(P102-104)【作者】赖军明;林红;罗辉【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相关文献】1.儿童原发性皮肤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J], 赵倩;张永红;金玲;杨菁;段彦龙;黄爽;周春菊;张蕊2.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徐敏;陈玲;张书龙;杨守京3.复发/难治性儿童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高欢;白元松;代恩勇;韩冷;卢振霞;赵亚男4.成人原发性皮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赖军明;林红;罗辉;;;5.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二例并文献复习 [J], 谭卉卉;陈佳玲;史建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 1 年 5 月第 5 卷第 1 0 期
Chi nJC l i n i c i a n s( E l ec t ron i cE di ti on ), M ay 1 5 , 2 01 1 , Vol .5 , No. 1 0
� 31 05 �
� 病例报告 �
人胃肠道淋巴瘤病例中, 症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腹痛 � 胃肠道出血和恶心� 呕吐�Lewi n等[4]报 道了 2 5 例 患者中, 症状前三
[2] [ 1] 9 9
奇金淋巴瘤( N H L ) , 占整个 N H L 的 4% 38% , 占所有 PG IL 的 2 0 % 30%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PSIL ) 是比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小肠恶性肿瘤中占
� PSIL 的临床表现因其累及部 位不同而 表现多样 �Li a n g 等[3] 报道 的 42 5 例中国
以腹水为突出表现的小肠 T 细胞淋巴瘤一例
雷蕾
患者女, 33 岁, 因 "腹痛腹胀 2 0 d" 入院� 入院前 2 0 d 患者无 明显诱 因出现 腹痛腹 胀, 以脐周 为甚, 伴 恶心, 无呕 血及黑
9 , N 78. 5 % , H b91 g/L , PLT 1 1 0 1 0 9 /L �腹部 彩色超 声显示: 腹腔 便, 无反酸嗳气� 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 W BC 3. 8 1 0 /L ,
大量积液, 给予腹腔穿刺抽出 1 0 00 m l腹水, 腹水常规为渗出液, 以淋巴细胞为主, 抗酸杆菌阴性�给予头孢 匹胺抗感染 � 氨基 酸及利尿等治疗, � 腹痛腹胀好转�入院前 3 d 腹胀加重, 伴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 39. 5 认输血史,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 T 3 7. 9 , 不伴腹泻, 病程中否认光敏, 无关节疼 "腹水原因待查" 痛, 无反复口腔溃疡等, 门诊以 收入我科�患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尚可, 大小便 未见异常, 体重无 明显变化�否 , P 81 次 /m i n , R 2 0 次 /m i n , BP 1 30 /67 m m H g�急性病 容, 无 肝掌及蜘蛛 痣,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 大, 双肺呼 吸音 清, 未闻 及干湿 啰音, 腹 部膨隆, 腹 软, 全腹 无压痛� 反 跳痛 及肌紧 张, 未扪及包块, 肝脾未扪及,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正常, 双下 肢无水肿�关节无畸形及活动障碍� 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 : 血常规: W BC 3. 3 1 0 /L , N 78. 3% , L 1 7. 4% , H b98 g/L , PLT 1 09 1 0 /L �生 化: 肌 酐� 尿素 A LB 2 9. 8 g/L , AS T 1 1 8 U/L , A LT 45 U/L , 氮正常, 白蛋白 /球蛋白: 1 . 08 , 血尿淀粉 酶正常, 大小便常 规正常�腹 水相关 检查: 常规: 有核细胞 5 2 0 1 0 6 /L , N 7% , L 92 % , 间皮细胞 1 % , 浆膜黏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pH 值 7. 5 ; 生化: A DA 79. 7 U/L , T P 42 . 5 g/L , 唾液酸( S A ) 2 35 . 2 m g/L , Gl u5 . 1 m m o l/L , C l- 99. 8 m m ol/L , LD H 85 3 U/L ; 抗酸 杆菌涂 片, 细 菌培养 均阴性; 肿瘤 标记物 未见异常; 脱落细胞未查见癌细胞�血沉: 96 m m /1 h , 自身免疫抗体谱 A N A 均阴性, 乙型肝炎标记物甲� 丙� 戊型抗体阴性, 血 清肿瘤标记物未见明显异常�骨髓涂片: 粒系核左移伴缺铁 骨髓象, 骨髓活检: 骨髓增生稍低下�胸 部 X 线 片提示: 心肺未见 明显异常�下腔静脉� 门静脉� 脾静脉彩色超声 未见 异常�胃 镜及 结肠镜 未见 明显异 常�腹 部 C T 显 示: 腹腔� 盆 腔积液 , 肝 脏� 胆囊� 胰腺� 双肾� 子宫附件无异常, 第二至六组小肠壁增厚, 肠腔不均匀狭 窄, 部 分肠管未 见造影剂充 盈, 聚 集呈团状�腹 腔镜检查提示: 腹腔内有较多黄绿色浑 浊液体 , 肝脏� 脾脏 表面� 胃 十二指 肠前 壁未见 明显 异常, 盲肠� 升 结肠� 横 结肠� 降结 m 小肠 表面浆膜 及肠系膜发 白, 肠� 乙状结肠可视部分未见明显异常, 子宫� 输卵管� 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左下腹可 见约 1 5 c 质 地较硬, 可见肿大淋巴结, 因出血多, 易并发肠瘘, 术中未取活检�后行剖腹探查 提示: 腹腔内大量 浑浊淡黄 色腹水, 离十二指 m 处有 1 0 c m 空肠段 管壁僵硬, m 处至 1 1 0 c m处 肠悬韧带2 0 c 系膜多处淋巴结肿大, 质硬�融合成块, 离十二指肠悬韧带 70 c 约40 c m 肠段, 肠壁水肿, � 管壁僵硬, � 该处肠段系膜水肿 , 淋巴结肿大融合, 质硬, 不活动, 最大约 4 c m 4 c m 4 c m, 回盲部及乙 m 至约 1 1 0 c m 处空肠 段及其 状结肠可扪及多枚肿大的系膜淋巴结, 质硬, 脾脏轻度肿大�手术 切除离十二 指肠悬韧带 约2 0 c 系膜送检, 病理诊断: 肠病型 T 细胞性恶性 淋巴瘤, 侵袭 性, 浸润 肠壁全 层及 肠壁坏 死, 免疫 组化: 肠病 型 T 细胞 性恶 性淋巴 瘤, 侵袭性�术后给予拜复乐等抗感染, 脂肪乳� 氨基酸� 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计划给予 C H O P( 环磷酰胺 +多柔 比星 + 长春 新碱 + 泼尼松) 方案化疗, 但因患者持续高热, 严重肺部感染, 多脏器功能衰竭, 家属放弃治疗� 讨论 1 9%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p ri ma ry ga st roi n t est i n a ll y m p hom a , PG IL ) 是最常 见的淋巴 结外淋 巴瘤, 病理 类型主要 为非霍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