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第14章-交通仿真系统

实时交通数据采集
真实车辆 检测数据
接口软件
信号控制机
接口设备 真实交 通信号
仿真控制软件
仿真系统 交通控制在线仿真系统工作原理图
第4节 多维度一体化仿真技术
多维度一体化交通仿真可 以理解为将多个能够实现微观、 中观以及宏观仿真的交通仿真 软件集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多个 功能的仿真软件系统,使之能 够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调用不 同的仿真模型,并且能够实现 对仿真资源的统一管理。
LOGO
第14章 交通仿真系统
第1节 交通仿真系统概述
概述
1.交通仿真系统的概念 2.交通仿真系统的分类
2016/5/16
章节内容
1 交通仿真系统概述 2 交通仿真模型与系统介绍 3 在线交通仿真技术 4 多维度一体化仿真技术 5 用于ITS评价的仿真技术 6 应用案例
第1节 交通仿真系统概述
1.交通仿真系统的概念
仿真技术一般是指在硬件平台(例如PC机、工作站等), 通过利用仿真模型对ITS项目进行效果预测和评价。它与现场测 试相比,更加灵活、便宜,而且不会对当前的交通系统产生影响, 更能够对容易产生灾难性后果的方案进行评价,消除了现场测试 可能产生的灾难后果。
第5节 用于ITS评价的仿真技术
1.用于ITS评价的仿真技术概述
算 项目效益计算
项目成本效益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多目标分析
评价结论
ITS项目评价的层次关系图
第5节 用于ITS评价的仿真技术
3.面向ITS的仿真模型
交通仿真模型是ITS中进行交通分析的重要手 段和方法,但并非所有的仿真模型都适用于ITS的 分析。
一般而言,面向ITS的仿真模型需要满足一些必要 的条件。
该评价是指比较分 析交通评价指标在 项目实施前后的变 化,根据交通评价 指标的变化定量地 分析项目的实际成 本与效益,对项目 进一步调整,以满 足实际的需要。
《基于MATSim与SUMO的多分辨协同交通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MATSim与SUMO的多分辨协同交通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对交通系统的模拟和仿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TSim与SUMO的多分辨协同交通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模拟城市交通流,并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背景与相关技术概述2.1 MATSimMATSim(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是一款开源的微观与宏观交通仿真系统,其可以用于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
MATSim主要关注于交通网络的宏观层面,通过模拟大量个体的行为来反映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
2.2 SUMO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是一款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开源软件包,其具有强大的仿真引擎和丰富的交通设施模型库,能够详细地模拟交通流中的车辆、行人等微观行为。
三、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由数据预处理模块、MATSim仿真模块、SUMO仿真模块、多分辨协同模块以及结果分析模块等组成。
其中,数据预处理模块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清洗;MATSim仿真模块和SUMO仿真模块分别负责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交通仿真;多分辨协同模块负责将两种仿真结果进行协同分析;结果分析模块则负责对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评估。
3.2 数据预处理模块设计数据预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以便于后续的仿真分析。
该模块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子模块。
其中,数据收集子模块负责从各种数据源中收集相关数据;数据清洗子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无效数据和噪声;数据转换子模块则将清洗后的数据转换为适合仿真分析的格式。
3.3 MATSim仿真模块设计MATSim仿真模块主要负责对交通网络进行宏观层面的仿真分析。
该模块采用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的思想,模拟大量车辆在交通网络中的运行情况,包括车辆的出发、到达、路径选择等行为。
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运用

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1-03T07:10:05.88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3期作者:闫正[导读] 交通仿真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交通技术,在城市道路的管理、控制实践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的出现率、处理交通堵塞问题等。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交通仿真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交通技术,在城市道路的管理、控制实践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的出现率、处理交通堵塞问题等。
同时,还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大量的选择,确保了人们出行的有序、安全。
交通仿真技术拥有各种各样的优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其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广泛使用此项技术,进而更好地处理交通问题,给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将其应有的核心价值全面施展出来。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通仿真技术的含义与应用领域、具体分类及其功能,然后从提取及保存交通数据、相关预测研究、制定一些决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了交通仿真系统工作的主要程序,最后从交通需求的预测、项目交通量的预测、非项目交通量的预测、交通问题的解决策略、交通仿真结果分析等方面重点探究了在道路交通工程中如何运用交通仿真技术,现具体论述如下。
关键词:交通仿真技术;道路交通工程;应用;交通运输业;模型伴随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水平在持续地提升,我国能有如今的成就,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
于是,国家开始高度重视这一行业的发展,交通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大量便利,因此人们也充分关注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在道路交通工程中使用交通仿真技术。
基于此,该文首先介绍交通仿真技术的含义与应用领域、具体分类及其功能,然后从提取及保存交通数据、相关预测研究、制定一些决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交通仿真系统工作的主要程序,最后探究在道路交通工程中如何运用交通仿真技术,以供参考。
交通仿真A-答案

交通仿真A-答案1.交通仿真的定义答:交通仿真是数字仿真在交通⼯程领域的应⽤,它以相似的原理、信息技术、系统⼯程和交通⼯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具,利⽤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道路交通系统的运⾏状态,采⽤数字图形⽅式来描述动态交通系统,以便更好地把握和控制道路交通系统的实⽤科学技术。
2.交通仿真的优点答:经济性;安全性;可重复性;易⽤性;可控制性;可拓展性。
3.交通仿真的功能(或应⽤领域)答:在交通⼯程理论研究中的应⽤;在道路⼏何设计⽅案评价分析中的应⽤;在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案评价分析中的应⽤;在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中的应⽤;在交通新技术和新设想测试中的应⽤;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
4.交通仿真的发展趋势答:应⽤领域不断扩⼤;健全系统后台开发技术,不断完善丰富交通仿真系统功能;前台表现⼿法更加丰富;交通仿真模型进⼀步完善;快速引⼊新技术。
5.交通仿真的分类体系答:交通仿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内容,⼀般来说,根据不同的仿真⽬的及仿真对象,交通仿真有以下⼏种分类⽅式和分类结果:⑴从交通流理论的⾓度分为:微观交通仿真和宏观交通仿真;⑵从仿真技术⾓度分为:连续时间仿真和离散时间仿真;⑶从仿真实现的⽅式分为:Agent理论仿真、多媒体技术仿真和⼈机交互⽅式仿真;⑷从解决问题的对象分为:交叉⼝交通仿真、路段交通仿真和综合路⽹交通仿真;⑸从仿真应⽤的研究范围分为:交通安全仿真、交通拥堵仿真、交通污染仿真、交通规划仿真、交通控制仿真、驾驶员⾏为仿真等。
6.7.交通仿真技术与其他交通分析技术相⽐,具有的优点为?8.宏观交通仿真的常⽤模型有哪些?答:⼟地利⽤模型;车辆拥有模型;家庭收⼊模型;出⾏成本模型;出⾏⽣成模型;出⾏分布模型;⽅式划分模型;⾼峰时段模型;载客率模型;道路⽹分配模型;公共交通模型;⽅案评价模型。
9.宏观交通仿真的基本步骤为?10.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有?11.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步骤为?①交通问题分析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③仿真模型的建⽴④仿真参数的选取⑤仿真运⾏⑥仿真结果分析12.路段仿真主要有那两种⽅法,各⾃优缺点为?13.⽆信号交叉⼝处理冲突的⽅法为?答:⽆信号交叉⼝冲突处理的⽅法有两种:主路优先式和⾃由式。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现实交通环境中的车辆、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来研究交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工具。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现状、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现状微观交通仿真是基于个体行为的交通仿真技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车辆、行人和道路设施等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目前,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流模型交通流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交通参与者在道路网络中的运动和交互行为。
目前,常用的交通流模型包括微观的基于个体行为的模型和宏观的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模型。
其中微观的交通流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出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细微行为,对于交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 交通行为建模交通行为建模是微观交通仿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规律和决策过程。
在交通行为建模中,研究者通常借助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对驾驶员和行人的决策过程进行建模,以期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他们在交通环境中的行为。
3. 仿真平台和工具为了进行微观交通仿真,研究者通常会借助于一些仿真平台和工具,比如SUMO、VISSIM和MATSIM等。
这些仿真平台和工具通常都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和接口,能够帮助研究者更方便地进行交通仿真实验。
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流模型、交通行为建模和仿真平台和工具等方面,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微观交通仿真技术的建模精度和仿真效果,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主要包括建模方法和仿真实验方法两个方面。
2. 仿真实验方法微观交通仿真的仿真实验方法通常包括计算机仿真和实际仿真两种。
在计算机仿真中,研究者通常会利用仿真平台和工具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和初始条件,来观察交通流的演化过程;而在实际仿真中,研究者通常会借助于视频监控和车载设备等技术,对真实的交通环境进行观测和记录,以期验证建立的交通流模型和交通行为模型。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流仿真模型的使用教程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流仿真模型的使用教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交通规划专家采用了交通流仿真模型来评估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与规划。
本文将为您介绍交通流仿真模型的使用教程,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
一、什么是交通流仿真模型?交通流仿真模型是一种能够模拟城市交通流动性的计算机模型。
它能够基于现有道路网络结构和交通需求数据,模拟不同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流量、交通速度和拥堵情况等。
通过仿真模拟,交通规划专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为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二、交通流仿真模型的使用步骤1. 数据准备:在使用交通流仿真模型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现有的交通网络数据和交通需求数据。
包括道路网络地理信息、交通流量调查数据、交通出行调查数据等。
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后续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2. 构建交通网络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使用交通流仿真软件构建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交通网络模型应包括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几何形状和属性信息。
同时,还需要将交通需求数据与交通网络模型相结合,定义出行目的、出行方式、OD矩阵等参数。
3. 设置模拟场景:在构建好交通网络模型后,需要合理设置模拟场景,包括模拟的时间范围、模拟的交通需求等。
不同的场景设置将产生不同的模拟结果,可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性能。
4. 运行仿真模型:根据设置好的仿真场景参数,运行交通流仿真模型进行模拟。
仿真模型会根据定义的交通网络和交通需求,模拟出不同时间点和区域的交通流量、车速、拥堵等情况。
5. 分析结果和优化方案:模拟结束后,根据仿真结果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交通规划方案,找出性能优化的潜力和改进方向。
规划者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出优化城市交通的策略和方案。
三、常用的交通流仿真模型软件1. VISSIM: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适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交通信号控制、公交优先设计等方面。
CUBE软件介绍

Cube交通软件包是由美国Citilabs公司开发的一套卓越的交通模拟与规划软件系统,同时也是交通规划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软件。
Cube是一套综合的交通模拟与规划软件系统, 拥有一套完整的用于交通规划的软件模块。
使用Cube, 用户能统计、对比和输出高质量的图形和各种类型的报告方法,快速生成决策信息。
Cube——世界上最流行的交通建模软件之一为帮助用户完成交通规划和工程任务, Cube软件提供了2种Cube软件特有的工作模式: 开发模式――允许用户设计和开放交通模型应用模式――允许用户快速和容易的应用模型用于建立、测试和评估项目方案Cube的核心是与微软视窗相似的界面Cube Base。
Cube Base 将Cube 系统中的其他软件整合成一套易用的建模与分析工具。
Cube Base 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它能与当今最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直接衔接,Cube软件系列模块和扩展应用都工作在统一、集成的Cube软件环境界面, 并使用同一个数据源。
Cube软件系列应用模块包括:Cube Base——核心平台:核心平台包含有用户界面,通过这个界面,用户可以使用任意已购买的模块;Cube Base能与当今最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直接衔接。
因此,所以用户必须拥有Cube Base,用户可以购买扩展模块来增强Cube Base的性能。
Cube Voyager——客流预测:一套全面且易用的宏观交通规划软件;可用于小汽车、公交车、轨道交通、摩托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等的流量预测。
Cube Cargo——货流预测:一套专为货运预测而开发的软件;可用于海、空、铁、公路货运以及市区运货卡车等的流量预测。
Cube Dynasim——交通微观仿真:一套先进的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可直接与Cube Voyager 等宏观模型衔接,并以真实、美观的二维及三维动画显示结果。
Cube Avenue——交通中观仿真:动态交通分配模式,使用于大范围的地区, 区域联络线路评估,更强大的几何分析, 更适用于交通控制和研究智能交通ITS策略研究。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分析与比较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分析比较交通仿真技术是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可以动态地、逼真地仿真交通流和交通事故等各种交通现象,复现交通流的时空变化,深入地分析车辆、驾驶员和行人、道路以及交通的特征,有效地进行交通规划、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能源节约与物资运输流量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交通仿真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能够非常直观地表现出路网上车辆的运行情况,对某个位置交通是否拥堵、道路是否畅通、有无出现交通事故、以及出现上述情况时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来疏导交通等,在计算机上经济有效且没有风险的仿真出来。
交通仿真作为仿真科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随着系统仿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它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和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利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
采用数字方式或图形方式来描述动态交通系统,以便更好地把握和控制该系统的一门实用技术。
交通相关仿真按类别分为交通流仿真、自动驾驶仿真和交通事故复原仿真等几个类型。
其中交通仿真又按仿真的精确程度和范围分为宏观仿真、中观仿真和微观仿真。
此外交通仿真中有关行人交通流的仿真因为场景不一样又可以单独分离出来单独处理,特别适合于大型公共场所、进出口、通道等的研究。
图0 交通相关仿真分类在众多的交通仿真软件中如何选取最合适的软件作为评价的工具,一般取决于项目的要求和目标而定。
一、主要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交通业界在微观交通仿真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开发了几十种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和多种交通仿真软件系统。
本文将对主要的5种仿真软件进行技术特性分析和性能比较。
(一)VISSIMVISSIM 是德国PTV公司的产品,它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100s为时间步长的微观仿真模型。
车辆的纵向运动采用心理- 物理跟驰模型(psycho - physical car –following model ),横向运动(车道变换)则采用基于规则(rule –based)的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申请号:201110373610.2申请日:2011-11-22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地址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10楼发明(设计)人邓兴栋贺崇明甘勇华陈先龙李橘云韦栋李健行宋程余尧主分类号G06Q10/04(2012.01)I分类号G06Q10/04(2012.01)I公开(公告)号102393928A公开(公告)日2012-03-28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代理人禹小明邱奕才(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9392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8C N 102393928 A *CN102393928A*(21)申请号 201110373610.2(22)申请日 2011.11.22G06Q 10/04(2012.01)(71)申请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地址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10楼申请人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72)发明人邓兴栋 贺崇明 甘勇华 陈先龙李橘云 韦栋 李健行 宋程余尧(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代理人禹小明邱奕才(54)发明名称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57)摘要本发明属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一体化交通仿真系统。
其包括:宏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中观交通仿真模块与宏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微观交通仿真模块与中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分别和宏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
本发明在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独立仿真的基础上,实现各层仿真系统、不同仿真平台数据的交互利用,能系统、全面模拟大型活动车流、人流的交通运作状况,为大型活动各种交通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7 页1.一种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仿真分析城市整体交通运作状况、大型活动交通政策方案实施效果的宏观交通仿真模块;用于仿真分析大型活动交通专用道的设置对城市交通走廊的影响情况、大型活动涉及的重要活动区域交通运作状况的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其与宏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用于仿真大型活动举办时车流和人流集散的车流和人流交通运作状况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块,其与中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融合、存储交通仿真系统数据,为宏、中、微观交通仿真模块提供数据依据,并根据宏、中、微观交通仿真模块仿真结果对其自身数据进行修正和反馈的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所述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分别和宏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设置有如下单元:用于存储道路交通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单元,所述道路交通网络地理信息包括道路坐标、道路长度、车道数、道路等级、道路通行能力、道路自由行驶速度;轨道交通网络地理信息包括轨道坐标、车站位置、轨道长度;用于存储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数据、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集散量和断面客流调研数据的现状运作状况存储融合单元;用于储存城市现状土地利用、人口、就业和机动车拥有量的分布数据、储存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数据的交通源及居民出行特征信息管理单元,所述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数据包括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出行耗时、出行距离;用于存储大型活动相关信息数据的大型活动相关信息存储单元,所述大型活动相关信息数据包括大型活动交通政策方案、大型活动专用车道方案、大型活动安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状运作状况存储融合单元中存储有基于微波流量检测器的道路流量检测数据,现状运作状况存储融合单元对采集到的道路流量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时间点修正、数据降噪和平滑、数据修补和矫正的修正处理,再对经过修正后的道路流量检测数据进行标准车转换处理融合,作为交通分析常用的流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车是根据历史人工调查的车型比例,将车辆按照不同车辆长度分成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大货车、公共汽车、出租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观交通仿真模块包括: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包括道路交通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地理信息、城市现状土地利用、人口、就业和机动车拥有量、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数据的基础数据进行仿真的城市常态交通运作仿真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大型活动交通政策方案对城市常态交通运作仿真单元的仿真结果进行修正的大型活动交通政策应用仿真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包括: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大型活动相关信息以及通过宏观交通仿真模块获取宏观仿真结果对大型活动专用道进行交通仿真的专用道交通仿真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大型活动安排信息以及通过宏观交通仿真模块获取宏观仿真结果对大型活动涉及的重要活动区域进行交通仿真的重点活动区域交通运作状况仿真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交通仿真模块包括: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大型活动安排信息和中观交通仿真模块的仿真结果对大型活动举办时车流集散进行交通仿真的微观车流仿真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大型活动安排信息和中观交通仿真模块的仿真结果对大型活动举办时人流集散进行交通仿真的微观人流仿真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设置有城市道路速度流量标定模块,其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采集处理的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数据对各等级城市道路进行速度——流量曲线标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设置有行人步行特征标定模块,其通过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获取行人集散特征数据对人流进行分类标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集成,其以动态链接库形式通过动态绑定COM接口与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
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强国,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型活动选择在中国举行,如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都在中国上演。
大型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提高了城市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并给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大型活动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交通强聚散性和短时性特点给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和交管部门的交通组织管理水平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此,大型活动前一般会制定一系列交通决策方案,而为检验大型活动前制定的一系列交通决策方案的合理性,交通仿真变得十分重要。
[0003] 交通仿真按仿真模型所描述系统的细致程度和侧重角度分为宏观交通仿真、中观交通仿真、微观交通仿真。
目前常用的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均是各自为阵,很难从整体上对城市交通运作状况、大型活动交通运作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因此,一种能集成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各仿真平台数据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变得非常重要,其既能全面、系统分析城市和大型活动交通运作状况,又能集中数据管理、操作控制,提升仿真精度。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宏观、中观、微观仿真平台独立仿真的基础上,实现各层仿真系统、不同仿真平台数据的交互利用,能系统、全面的模拟大型活动车流、人流交通运作状况,为大型活动的交通决策方案提供技术依据的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宏、中、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互使用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仿真分析城市整体交通运作状况、大型活动交通政策方案实施效果的宏观交通仿真模块;用于仿真分析大型活动交通专用道的设置对城市交通走廊的影响情况、大型活动涉及的重要活动区域交通运作状况的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其与宏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用于仿真大型活动举办时车流和人流集散的车流和人流交通运作状况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块,其与中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融合、存储交通仿真系统数据,为宏、中、微观交通仿真模块提供数据依据,并根据宏、中、微观交通仿真模块仿真结果对其自身数据进行修正和反馈的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所述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分别和宏观交通仿真模块、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连接。
[0005] 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交通仿真模块提供基础数据,宏观交通仿真模块为中观交通仿真模块提供基础OD矩阵和路网模型,中观交通仿真模块又可为微观交通仿真模块提供基础OD数据和路网模型,宏观、中观、微观交通仿真模块逐渐深化,层层递进,每个层次仿真结果通过地理信息数据库和EXCEL转换反馈到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循环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的交通仿真集成系统;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采集与融合模块设置有如下单元:用于存储道路交通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单元,所述道路交通网络地理信息包括道路坐标、道路长度、车道数、道路等级、道路通行能力、道路自由行驶速度;轨道交通网络地理信息包括轨道坐标、车站位置、轨道长度;用于存储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数据、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集散量和断面客流调研数据的现状运作状况存储融合单元;用于储存城市现状土地利用、人口、就业和机动车拥有量的分布数据、储存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数据的交通源及居民出行特征信息管理单元,所述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数据包括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出行耗时、出行距离;用于存储大型活动相关信息数据的大型活动相关信息存储单元,所述大型活动相关信息数据包括大型活动交通政策方案、大型活动专用车道方案、大型活动安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