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材料检验制度1 材料检验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证产品所用的各种材料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对本制梁场的主要原材料、构件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频率进行控制,特制定材料检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与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有关的主要原材料、构件的控制。

三、检验机构设置及职能检验机构为: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试验室,该试验室由母体试验室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按《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对人员、仪器设备配置及管理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给予授权,授权范围覆盖了申证产品相关的主要原材料等项目。梁场试验室人员:***(主任兼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均持有《试验员证》,试验室主任***、质量负责人***为试验工程师,其职责和权限按《试验管理手册》执行,具体试验方法见《试验作业指导书》。特殊材料及过程检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

四、一般要求进场材料必须附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书,进场后由物资部门填写《试验任务委托单》,连同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交制梁场试验

室,由制梁场试验室按规范取样检验。检验完成后试验室及时签发材料检验结果通知单和材料试验报告,物资部收到试验室的材料检验结果通知单和材料试验报告,确认材料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时,通知物资部等有关部门按不合格材料处理。当材料标准及材料试验方法被修订时,按最新版本的要求实施。在材料检验制度执行中,若有部分标准及具体的技术要求有更新时,更新部分以附件形式进行补充说明。对每类原材料试验的各检验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向物资部反馈。试验室每月月底进行一次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考核表见附录表33 。

五、预制梁用钢筋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2 钢筋进场时,按批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钢筋直径和每延米重量,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

9、1-xx)、《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

9、2-xx)、《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xx)和《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xx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技术要求。

(一)热轧带肋钢筋

1、组批规则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单。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由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一个验收批,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2、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试验方法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热轧带肋钢筋试验项目及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1 力学2(或增加1根)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伸长率 GB/T22

8、12 弯曲2(或增加1根)

冷弯性能 GB/T232

3、钢筋牌号及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钢筋牌号及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牌号 C Si Mn P S Ceq HRB400 0、22

0、60

1、60 0、045 0、045 <0、50 HRB400E 0、22 0、60

1、60 0、045 0、045 <0、50

4、钢筋的力学性能须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要求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3 屈服强度 Rel/(MPa) 抗拉强度 Rel/ (MPa)

伸长率 A/ %牌号公称直径(mm)不小于 HRB40010-2840054016 HRB400E10-2840054016 HRB400E除要符合上表要求外还要符合以下要求: 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R°m/ R°eL不小于

1、25。b )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6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R°eL / R°eL不大于

1、30。c )钢筋的最大总伸长率Agt不小于9%。

5、弯曲性能须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热轧带肋钢筋弯曲性能要求牌号公称直径㎜弯心直径d 备注10~254a HRB400 HRB400E285a 弯曲角度180°,d:弯心直径,a:试样直径。按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 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产生裂纹,判定合格。

6、热轧带肋钢筋的尺寸允许偏差须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允许偏差要求内径d1(mm)内径d1(mm)公称直径d 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直径d 公称尺寸允许偏差10

9、6201

9、3121

1、5222

1、3161

5、4252

4、2 ±0、5181

7、3 ±0、4282

7、2 ±0、6 注: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7、热轧带肋钢筋的理论与实际重量及允许偏差须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允许偏差要求公称直径/mm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10~12 ±7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414~20 ±522~28 ±4 注:

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2、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重量偏差=(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

×100

(二)热轧光圆钢筋

1、组批规则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单。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由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一个验收批,每批重量

不得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2、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试验方法须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热轧光圆钢筋试验项目及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1 力学2(或增加1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GB/T22

8、12 弯曲2(或增加1根)冷弯性能 GB/T232

3、热轧光圆钢筋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须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热轧光圆钢筋力学及弯曲性能要求屈服点 Rel (MPa)

抗拉强度 Rel (MPa)

伸长率 A/% 冷弯 d—弯芯直径 a—钢筋公称直径表面形

状牌号公称直径 mm 不小于光圆 HPB3008~163004202

5、0180° d=a 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4、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重量允许偏差须符合表9规定。

表9 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及重量允许偏差要求公称直径/mm 直径允许偏差/mm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5812 ±0、3 ±716 ±0、4 ±5 注:光圆钢筋直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重量偏差测量见表6注

1、2。

(三)钢筋焊接接头

1、组批规则在同一条件下(同规格型号、同强度等级、同一焊工和同接头形式)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时也作为一批),从中截取6根试件,3 根拉伸,3根冷弯。

2、钢筋焊接接头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须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项目及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1 力学3 抗拉强度2 弯曲3 冷弯性能JGJ/T27

3、钢筋焊接接头质量要求1)钢筋焊接接头表面无明显的烧伤和裂纹,焊接接头熔接良好,完全焊透。

2)闪光对焊钢筋焊接接头周缘应留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

3)3个钢筋焊接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母材的抗拉强度,至少有2个断裂点在焊缝之外,呈延性断裂,评定为该批接头抗拉强度合格;当接头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强度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抗拉强度的

1、10倍时,也评定为该批接头抗拉强度合格。

4)接头弯曲试验指标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接头弯曲试验指标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6 弯至90°时,有2个或3个试件

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评定为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

六、预制梁用混凝土及混凝土原材料

(一)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要有出厂水泥合格证和出厂水泥质量检验报告单(含3d抗折抗压强度报告)。水泥应按批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3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水泥样品留置期限为90d。在90d内,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买卖双方将共同认可的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试验。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

2、5(水泥中掺合料仅限为粉煤灰或矿渣粉),其质量要求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规定。

1、组批规则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和同一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检验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上述重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

2、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水泥质量检验报告并进行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常规项目检

验。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和同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全项检验。

普通硅酸盐水泥P、O4

2、5检验项目、试验方法、质量要求须符合表12的要求。

表12 水泥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烧失量% ≤

5、0 GB/T176 钢筋牌号弯心直径弯曲角(°)

HRB4005d90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72 氧化镁含量% ≤

5、0 GB/T1763 三氧化硫含量% ≤

3、5 GB/T1764 游离氧化钙含量% ≤

1、0 GB/T176 初凝≥45min5 凝结时间终凝≤600min GB/T13466 安定性沸煮沸煮法合格 GB/T13463d抗折强度 MPa ≥

3、5 GB/T176713d抗压强度MPa ≥1

7、0 GB/T1767128d抗折强度MPa ≥

6、5 GB/T17671728d抗压强度MPa ≥4

2、5 GB/T176718 碱含量% ≤0、60 GB/T1769 比表面积

m2/kg300~350 GB/T807410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 / 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 /11 熟料中的C3A含量% ≤8 GB/T2137212 石膏种类及掺量 / G类或M类二级以上 /13 混合材种类及掺量 / 混合材限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 /14 氯离子含量% ≤0、06

GB/T176 水泥3d强度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于产品实体。但必须注明该批次水泥用于哪片梁,实现可追溯性,以便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本批次水泥28d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追溯使用该批次水泥生产的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二)细骨料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细骨料,按批进行检验,同料源、同品种和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600t 作为一批,不足600t也按一批计。质量要求须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规定。

2、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每批材料进场须进行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的常规检验。任何新选货源或连续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按表13要求的进行全项检验。

表13 细骨料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8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颗粒级配(筛分)符合表14要求,中砂2 骨料吸水率,% ≤23 细度模数

2、6~

3、04 含泥量,% ≤

2、05 泥块含量,% ≤0、16 坚固性,% ≤87 云母含量,% ≤0、58 轻物质含量,% ≤0、59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比色法:颜色浅于标准色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11 CL-含量,% <0、02 JGJ52 岩相法不得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

TB/T292

2、112 碱活性快速砂浆棒法14d膨胀率%<0、10 TB/T292

2、5 细骨料应采用质地均匀、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级配合理的硬质洁净天然中砂,细度模数为

2、6~

3、0。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表14的规定。

表14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累计筛余(%)公称粒径(mm)Ⅰ区Ⅱ区Ⅲ区10、0 0 0 0

5、0010~010~010~0

2、5035~525~015~0

1、2565~3550~1025~0 0、6385~7170~4140~16 0、31595~8092~7085~55 0、160100~90100~90100~90 注:除

5、00mm和0、63mm筛档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

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

质量损失应不超过8%。细骨料的碱活性采用岩相法和砂浆棒法分别进行检验,不得使用碱- 级配区区区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

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9 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19%的碱-硅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 硅酸盐反应的膨胀率在0、10%~0、19%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且按《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 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三)粗骨料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应按批进行检验,以同料源、同品种和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骨料,每600t作为一批,不足600t也按一批计。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规定。

2、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每批进场的粗骨料须进行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和紧密空隙率的常规检验。任何新选货源或连续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和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按表15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表15 粗骨料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颗粒级配5~20mm连续级配2 岩石抗压强度,MPa >100MPa3 吸水率,% <14 堆积密度,kg/m3 >15005 紧密空隙率,% <406 压碎值指标,% ≤107 坚固性,% ≤58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59 含泥量,% ≤0、510 泥块含量,% ≤0、111 硫

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12 Cl-含量,% <0、02 JGJ52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0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岩相法不得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 TB/T292

2、113 碱活性快速砂浆棒法14d膨胀率%<0、10 TB/T292

2、5 粗骨料采用公称粒径为5~20 mm连续级配和坚硬耐久的碎石,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和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粗骨料开采、轧制、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不得混有土粒、团块或有机物杂质,颗粒表面不得附有粘土色复层,并严禁混进锻烧过的白云石块或石灰石块。不得采用具有碱- 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且膨胀率小于0、10%。当所采用粗骨料的碱- 硅酸盐反应的膨胀率在0、10%~0、19%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且应按《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 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四)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并与所用水泥进行相容性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同时要求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和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并经铁道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时,必须按批进行试验,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和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

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其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

xx)、《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规定。

2、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每批减水剂进场进行减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含固量的常规检验,其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减水剂量。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和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应按表16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其减水剂样品留置期限为半年。

表16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1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减水率,% ≥25 GB807630min ≥1802 坍落度保留值60min ≥150 JC4733 常压泌水率比,%

≤20 GB80764 压力泌水率比,% ≤90 GB8076 初凝>+905 凝结时间差, min 终凝 / 配制非抗冻混凝土≥

3、06 含气量,% 配制抗冻混凝土≥

4、53d抗压强度比,% ≥1307d抗压强度比,% ≥1257 抗压强度比28d抗压强度比,% ≥120 GB/T500808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无锈蚀 GB80769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 ≥80 GB/T5008210

收缩率比,% ≤110 GB807611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40

GB/T807712 Cl-含量,% ≤0、1 GB/T807713 硫酸钠含量,% ≤5 GB/T807714 碱含量,% ≤10、0 GB/T807715 含固量, %(S为生产厂控制值) S>25%时,0、95S~

1、05S S≤25%时,0、90S~

1、10S GB/T807716 密度,g/cm3(D为生产厂控制值)

D>

1、1时,D±0、03D≤

1、1时,D±0、02 GB/T807717 pH值应在生产厂控制范围内 GB/T8077 混凝土外加剂3d抗压强度比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产品实体。但必须注明该批次外加剂用于哪片梁,实现可追溯性,以便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本批次外加剂28d抗压强度比不符合规范要求,追溯使用该批次外加剂生产的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五)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2

1、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拌制混凝土采用洁净的水源或饮用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

xx)的规定。使用前,应对水源按表17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且任何新水源或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或使用同一水源达一年者也应进行一次全项检验。

表17 混凝土拌和用水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品种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pH值>

6、52 不溶物含量,mg/L <20003 可溶物含量,mg/L <20004 氯化物含量(以Cl计),含量,mg/L <600 JGJ636 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 <1500 GB/T1767 抗压强度比

(28d),% ≥90 拌和用水8 凝结时间差(初凝、终凝),min ≤30 JGJ63 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不做要求外,其余指标应符合拌和用水要求。

(六)混凝土矿物掺和料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混凝土选用的矿物掺和料仅限于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以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和同出厂日期的矿物掺和料每120t为一批,当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的质量须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xx)、《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xx)的规定。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3

2、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粉煤灰应选用C50及以上F类粉煤灰,应按批对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和活性指数等进行常规检验。磨细矿渣粉应选用S95级矿粉,应按批对密度、比表面积、流动度比、烧失量和活性指数进行常规检验。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和同出厂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应按表18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其矿物掺和料的样品留置期限为3个月。

表18 矿物掺和料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品种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 ≤1

2、0 GB/T15962 烧失量,% ≤

3、0 GB/T1763 含水量,% ≤

1、0 GB/T15964 需水量比,% ≤95 GB/T15965 SO3含量,% ≤

3、0 GB/T1766 Cl-含量,% ≤0、02 GB/T1767 氧化钙,% ≤10、0 GB/T1768 碱含量,% / GB/T1769 游离氧化钙,% ≤

1、0 GB/T17610 安定性(C类)≤5mm GB/T1346 粉煤灰11 活性指数,% ≥70 GB/T15961 密度,g/cm3 ≥

2、8 GB/T2082 比表面积,m2/kg 宜为400~500 GB/T80743 烧失量,% ≤

3、0 GB/T1764 MgO含量,% ≤14 GB/T1765 SO3含量,% ≤

4、0 GB/T1766 氯离子含量,% ≤0、02 GB/T1767 含水率,% ≤

1、0 GB/T180468 流动度比,% ≥95 GB/T180469 活性指

数 %,7d ≥75 GB/T1804610 活性指数 %,28d ≥95 GB/T18046 矿粉11 碱含量 / GB/T176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4 矿物掺和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产品实体。但必须注明该批次掺和料用于哪片梁,实现可追溯性,以便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本批次掺和料的28d活性指数不符合规范要求,追溯使用该批次矿物掺和料生产的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七)混凝土膨胀剂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和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膨胀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 0t时也按一批计。其质量须符合《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

xx)的规定要求,其混凝土膨胀剂样品留置期限为180d。

2、检验项目及标准须符合表19的要求。

表19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初凝≥451 凝结时间(min)终凝≤600 GB/T1346 比表面积,m2/kg ≥200 GB/T80742 细度

1、18mm筛筛余,% ≤0、5 GB/T13457d ≥20、03 抗压强度MPa28d ≥40、0 GB/T176714 MgO含量,% ≤

5、0 GB/T1765 碱含量,% ≤0、75 GB/T1766 氯离子含量,( %) / GB/T176 水中7d ≥0、0257 限制膨胀率% 空气中21d ≥-0、020 GB23439

(八)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试拌调整后确定。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xx)、《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5

xx、《铁路混凝土》(TB/T3275-

xx)的规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为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减水剂与水泥有较好的相容性;最不利环境下(5 ℃)4d强度、14d强度和弹模满足梁体张拉要求。

2、设计要求以同设计强度等级、同施工工艺、同耐久性能等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如更换原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时,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超过50 0kg/m3,水胶比不大于0、35,不得使用具有潜在碱- 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搅拌和浇筑应满足《预

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xx、《铁路混凝土》(TB/T3275-

xx)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比耐久性指标须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或桥梁与基础检验站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梁体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耐久性须符合表20的要求。

表20 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1 预防碱—骨料反应不得有碱- 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碱-硅酸反应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 、1%,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6%。当所采用骨料的碱- 硅酸盐反应的膨胀率在0、10%~0、19%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且应按《铁路混凝土》

TB/T3275-

xx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 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砼拌合物砂浆棒膨胀率<0、10%。

2 抗冻性能200次重量损失率≤5%200次相对动弹模≥60%

3 抗渗性能抗渗等级≥P20

4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电通量≤1000库仑

5 护筋性不锈蚀

6 耐腐蚀性符合设计要求七、预制梁用特殊材料

(一)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八里甸子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16

1、组批规则及质量要求钢绞线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和同一生产工艺捻制,同交货状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搞好检验工作的管理,特编制如下检验管理制度。 一、检验的组织管理 公司质检部是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其职能是代表公司对原材料、工序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验和验收,检验人员独立行使检验权力,公司的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和相关产品性能指标的检测,工序检验员负责车间各个工序半成品的检测及质量控制,成品检验员负责成品的出厂检测及成品合格标示。 二、材料的进厂检验制度 1、检验依据 材料检验工作依据公司原材料检验规范进行,相关指标要符合公司的标准要求。 2、检验流程 a.原材料进厂后由物资采购中心人员填写“原材料送检表”,书面通知中心试验室检验人员,检验人员依据原材料送检表去现场抽取样品。 b.被检物品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相关质量证明,方可取样检验。 c.检验人员如发现材料明显带有质量缺陷可拒绝检验。 d.取回的产品(试样)依据相关试验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

e.试验条件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试验方法应规范,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f.检验合格的产品,依据检验结果出具检测报告,物资采购中心依据检验合格报告办理相关入库手续。 g.不符合公司原材料检验标准,但质量缺陷对产品影响不大的材料,可做让步接收,让步接收的材料必须履行如下手续: ①让步接收由检验员出具原材料检测报告,并由质检部、技术中 心、生产管理部、物资采购中心主管及以上领导评审签字。 ②原材料检测报告由中心试验室注明不符合项及指标,并记录试 验编号。 ③物资采购中心凭签字通过的原材料检测报告办理入库。 h. 特殊情况因生产急需而无法检验时,可由试验室备案,主管副总批准后方可放行使用,放行材料必须是供货关系较长,质量较稳定的供应商,特殊放行的材料必须及时通知使用单位,做好试用工作,一经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 i. 因结构尺寸或材料密度不符合公司相关要求的,应由中心试验室出具不合格材料、扣料通知单一式叁份报物资采购中心,留存一份由光电复合缆业务单元总监签述意见后转计量人员,计量人员在出具检斤单时,将其重量扣除,仓库多余数量应由材料核算人员以月为单位做涨库核销处理。 3、新进材料厂家的管理 a.新进材料厂家需由物资采购中心提报申请单,由质检部审核,

检验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二、范围: 检验科各小组。 三、职责: 检验科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保证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四、工作程序: 1、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后核对发出,住院报告单由报告单管理员送交 临床各科室,门诊报告单由报告单管理员凭门诊病历本发放。 2、检验报告发放时间,住院病人的检验报告按医务科规定的时间发放,门诊病 人按本院检验科公示的时间(见附件1、附件2)发放,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发放时,必须向申请医生或病人说明。 3、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取报告单者,可以通过电话查询。 4、需要电话查询结果的,在取样时将电话和查询时间和取单凭证留给患者。 5、接到查询电话时,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和取单凭证上的号码,准确无误时 方可发出口头结果,同时提醒患者方便时到取单处取化验单,实验结果以发出的报告单为准。 6、建立保密措施,所有报告单原始资料均应保存2年以上。 7、特殊情况时可为患者邮寄报告单,但要求病人写好邮寄信封及邮票。 附件1:门诊抽血各类检验取报告时间 ①血常规:≤30分钟; ②血沉:≤2小时; ③急诊生化≤2小时,普通生化项目2~6小时; ④凝血项目(PT、APTT、FIB、TT、)≤1小时; ⑤免疫、PCR、电泳等项目按抽血时通知的时间;

⑥一般细菌培养结果四天,血培养五天,也可在标本送检两天后与细菌室联 系,了解是否有细菌生长。 取报告地点:各类检验报告单到门诊大厅、二楼抽血室窗口。 附件2:门诊化验室检验项目检测与报告时间一览表 取报告地点:报告单均可于当日在一楼服务台查询,上午11:30及下午(15:30以后)时间请到一楼服务台查询。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的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制度 (一)入库管理 1、在验收之前,库管员要严格把关,有下列情况不予验收:①没有检验签字确认的《产品检验单》,缺少入库单。②未经总经理或部门主管批准的采购,与采购申请单不相符的采购的原材料。③与所需要求不符合的原材料。 2、提高验收的速度,贵重材料及设备应该当场验收完毕,小件物资当天验收完毕,批量材料二天验收完毕。同时库管员依据清单上所列的名称、数量进行核对、清点,办理入库单签收手续。 3、原材料受损或者规格不符的影响生产的,库管员应立即像采购报告,并听取意见 4、物料通过验收合格后,库管员须开具“物资入库验收单”,验收单一式三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财务、一份客户。 (二)仓储管理 1、材料入库之后,按物料的不同类别、特点和用途分类存放。具体要求如下: ①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②材料清晰、数量清楚、规格标识清清楚。③按一定的秩序按放置,并标明产品名称,入库时间,方便寻找所需物料。 2、库管员对常用或每日有变动的物资要随时盘点,若发现误差须及时找出原因并更正。库存信息及时呈报,须对数量、文字、表格仔细核对,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原材料的领用 1、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物料出库时必须办理出库手续,生产部生产人员凭《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并限额领料。 2、原料库库员每天按《领料单》原料的实际数量备料、发放。在备料时,如果发现计划数量和实际发放数量不符时,库管员应在《领料单》备注栏中填写实际发放的数量。 3、原料库库管员凭经审批的《领料单》发放原材料发放时应做到:①认真核对《领料单》的各项内容,凡填写不齐全、字迹不清晰、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不得发放。②发放时,应认真核对实物的品名、型号和数量,符合领料或出库凭证要求的才能发放。③发放完毕,库管员应根据《领料单》编制或《原料出库单》并与电脑内《领料单》进行审核,仓库主管签章确认。④发放时,若产品标识破损、字迹不清,应重新作出标识后发放。⑤同一规格的原料应按“先进后出”的原则进行发放。 4、《领料单》和《原料出库单》交车间,财务,采购,仓库各一联 5、未经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的领料单,仓库一律不准发放,其造成损失由领料人自己承担,仓库一概不负任何责任。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教程文件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 度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一、质量检验实施细则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把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认真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及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 2、施工测量放线,放线实行“双检”制,大中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经理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原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设置,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5、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质量措施和技术操作标准,施工中必须派技术人员

6、试验人员须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各种试验数据齐全、真实、资料完整。 7、质检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要求检查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时认真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8、质检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尺寸,每道工序完工后,会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自检,填写有关检查证,核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9、质检工程师该经常深入现场,发现违反设计、施工规范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除向当事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提出纠正意见外,还应填写“工程质量问题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应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因质量问题及人身安全或对以后工程质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有权决定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 报。 10、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安质、工程、物资、试验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同时核查考核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质量控制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行文通报,奖优罚劣。 11、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较小的情况下,可采取返修或返工,构成一般以上事故,应及时在24小时内报公司分管领导、公司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处理方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材料进场检验 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使用前符合技术规范的质量要求。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 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 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 检验报告内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2)被检者姓名、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送检验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医师,样品性质, 对不符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 结果单位、参考值。 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 检验报告的格式 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3)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 3 个要求。 5 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验项目 结果受控。2)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 一性。3)检 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 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 合要求,样品与样品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 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4)检测人 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 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 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7) 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 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 报告。 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是我所的“产品”,检验报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所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的因素有抽样、检验、审核、批准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为了提高抽样人员、检验人员、校核人员、报告录入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上报人员、批准人员的责任心,也为了在检验报告出现问题后能及时查到出问题的环节和相关责任人,特制定抽样人员、检验人员、校核人员、报告录入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上报人员、批准人员责任制度。 一、抽样人员责任制:抽样人员必须对抽样全过程负责,具体要求如下: 1.抽样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认真学习所抽取样品的产品标准及其抽样规则,否则不能进行抽样工作。 2.首先确定被抽样品批量(对记数抽样的产品,要保证被抽产品为同一批次),严格按照产品标准中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对产品标准中无抽样方法的,要根据抽样标准(GB2828、GB2829)制定抽样细则,交由质保科备案后执行;所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3.认真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中的产品名称必须是产品标准中的名称,不许使用简称、习惯用名称等。抽样单中的每一条信息(如:委托单位、受检单位、生产单位[是否确认]、检验依据、检验类别、产品规格/型号、产品等级、商标、抽样基数、抽样数量、生产日期、抽样日期等)必须认真填写,无信息的用“/”或“*****”表示,不允许空项。 4.对于送样检验的产品,由承检方代理人验明样品状态(检验样

品是否完好),然后按照检验合同书认真填写:产品名称必须是产品标准中的名称,不许使用简称、习惯用名称等。抽样单中的每一条信息(如:检验依据、检验类别等)必须认真填写,无信息的用“/”或“*****”表示,不允许空项,尤其对检验合同书中选择性条款必须实事求是的进行选择,并取得委托方的同意,委托方及承检方代理人签字。 二、检验人员责任制:检验人员必须对检验的全过程负责,同时对其出具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1.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产品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 2.根据产品标准确定检验项目。对于未全项认证的产品,不允许超项检验;若委托方有要求,应在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委托给有能力的检验单位检验,在检验报告附页中的此检验项目要用“*”表示,同时填写偏离申请。 3.样品制备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不得随意。 4.检验过程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中的检验方法或产品标准中索引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并对检验原始数据负责。 5.根据产品标准中的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和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正确的给出单项结论。 6.认真填写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未检定的仪器设备不允许使用。 7.原始记录要反映原始性,原始记录有错误时,要进行杠改,然后加盖检验员名章。 8.对于监检数据或利用企业设备所出具的检验数据,检验科室要对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采购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 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 业标准》。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 方法来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制度.doc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制度1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制度 当前公司实行职工工资考核绩效制度,为配合公司的管理政策,提高企业效益,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发挥人的主管积极性,使我单位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现将具体考核标准要求如下: 一、明确材料人员的职责义务与权力:具备相关的业务技能水平;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团队协作管理的精神。二、做到政令畅通,上传下达,工作踏实,责任明确,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人人有作为。 三、建立良好的项目材料管理程序,使项目材料管理合理化,建全小型机械工器具管理台账,明确材料使用节超措施,完善材料分包使用管理责任范围等。 四、加强项目材料计划审批,大中型材料根据生产需求,由工长提前7天报用料计划,交预算审核签字,经项目经理批准,材料人员核实物资的名称、型号、计划数量,报公司采购,实施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查找具体当事人的责任。 五、实行材料合同标准化管理,采购订货合同按照公司文本合同签订,符合合同法规定程序。建全采购合同台账,大中型合同由经理部各部门审核签字生效,先签合同后供应的原则,每月按时结清财务手续。 六、加强材料验收管理

(1)工地所需的材料经采购回现场后,门卫及时登记车号,物资名称,月底汇总以便检查核实。 (2)材料员兼验收员,根据材料名称、型号、数量,质量采取点数、丈量、过磅、量方等方法进行验收,禁止估算估收不负责任。对大型材料、高档材料、特殊材料及时索要三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测报告),完善资料存档。 (3)材料验收入库要在材料进场后及时办理,当场建立入库单台账,填写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品牌、入库时间,经手人、采购人签字,所有材料在一周之内验收入库生效(地材除外),在验收过程中实事求是,实行专人专管,谁收料谁负责现场材料的数量、质量、堆放保管及资料管理。 (4)对不能入库的材料,如周转材料、钢材、木材、砂、石、砌块、土建用的装饰的材料进场验收,必须由材料员(2人)或用料班组指定人员参与验收并签字,根据送货 清单一次性由工长开具限额领料单拨给施工班组,材料数量多出计划时,报领导核定审批后追加采购手续入库。 七、加强现场材料使用定消耗额管理。 (1) 材料堆放合理标识明确,领用料制度完善,有建立健全“一单”(限额领料单),一表(单位工程消耗报表),一账(材料收发明细账)制,数量真实准确,每月由材料部门、财务部门检查核实。 (2)材料人员根据消耗定额或配合比、翻样料单进行发料,无限额领料单,材料员有权停止发料,影响施工生产进度,责任

检验科报告单管理制度

文件审批者:发布日期:

操作者从事本项工作前,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本手册的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学习者: 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 学习者: 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 学习者:

ZD_04-1 XX县中医院临床检验报告发放制度 [目的] 使检验报告单能够及时、无遗漏发送到各临床医生或患者手中。 [适用范围] 检验科、临床科室、患者、后勤服务中心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科主任批准签字。 [检验报告单的发送] 1.门诊检验报告单由病人到检验科拿取,住院检验报告单由检验科根据病区进行分类后由后 勤服务中心人员发放至相应病区,由病区医护人员接收。 2.住院报告单在下午2:30(冬)或3:00(夏)之前送至各病区。 3.各检验小组在上午下班前将各自所出报告单按病区分别放置,当天中午值班人员核对各报 告单与分发病区是否相符,将各病区化验单在分发报告登记本上登记。 4.检验科人员分发检验报告单必须在发送清单上签名示发送人,并写上发送时间,后勤服务 中心工作人员将报告单及发送清单送达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必须在发送清单上签名示接收人。 5.住院报告单除急、危、重外,不得由病人或家患到检验科取单;危急重情况下需病人或家 属到检验科取单的,应电话通知检验科确认并许可后方可。 6. 科室设专人发放报告单(XXX)。 7.如对检验结果有疑义,请在报告单发出三天内与检验科联系,逾期不予受理。 【相关记录】 [检验报告单分发登记本]

ZD_04-2 检验报告单专职管理人员职责 [目的] 使检验报告单有专人发放、管理,保持存放完整及清洁。 [适用范围] 检验科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科主任批准签字。 [职责] 1.负责所有检验报告单的分类,按门诊、住院;按病区等进行分类存放。 2.每日对门诊检验报告单进行整理,同一病人检验报告单集中装订。 3.负责核对取报告单病人身份进行检验报告单的发放,发放时注意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及检验 报告单上的信息。。 4.保持检验报告单的完整和干净,对于损坏的报告单及时重新打印更换。

检验管理制度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弥勒轨枕厂检验管理制度 编制人: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 分发日期:2014年6月25日 2014年6月25日发布2014年6月25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编制依据 (3) 3、总则 (3) 4、工序检验制度 (5) 4.1检验原则 (5) 4.2模具工序检验 (6) 4.3钢筋桁架检验 (8) 4.4混凝土工序工程 (8) 4.5中间工序检查 (9) 4.6混凝土养护和轨枕脱模 (10) 4.7三级质量检验制度 (11) 5、成品检验制度 (11) 5.1质量要求 (11) 5.2检验方法 (14) 5.3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 (20) 5.4成品枕存放 (20) 5.5运输和装卸 (20) 5.6质保期 (22) 附表:轨枕成品外形尺寸检查记录表 (23)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轨枕制造工程中的工序检验、成品检验涉及的检验项目、检验指标、检验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云桂铁路SK-2型双块式轨枕制造过程中的检验。(以下简称轨枕)。 工序检验及成品检验归口管理部门为轨枕厂安质部。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3、总则 3.1产品质量检验是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3.2厂长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负责人,安质部质量检验的职能部门,独立行使质量检验、监督职能。质检工程师、质检员与兼职质检员对轨枕厂的产品的形成过程进行监督检验。 3.3检验试验人员 检验试验人员明细如表3-1: 表3-1弥勒轨枕厂检验试验人员明细

进料检验管理制度

进料检验管理制度 1.总则 1.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原辅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1.3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品管部进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1.4职责 1.4.1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 1.4.2品管部主管审核进料检验报告 1.4.3原材料库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及外观情况 1.4.4品管部制定《进料检验作业标准》 2. 进料检验的规划 明确进料检测要项 2.1.1 进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向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1.1 在必要时,进料检验员从来料中随机抽取2件料,交主管签发来料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质量检测说明,不可在不明来料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收水平(AQL)的情况下进行验收.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2.2.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2.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2.2.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2.2.4 来料对本公司的运营成本的影响 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2.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收

2.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卷尺、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2.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验证 2.3.4 特性检测.如电气、化学的、机械的物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的方法来验证 来料检验方式选择 2.4.1 全数检验.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本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4.2 免检 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来料,以及因生产急需用而特批免检的材料.对于后者,进料检验员应跟踪生产时的质量状况. 2.4.3 抽样检验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一般本厂的来料均采用此种方式. 3.进料检验程序 品管部制定《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总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方法、记录要求. 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仓库和品管部准备来料验收和检验工作. 来料后,由仓库库管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单》并通知品管部进料检验员到现场抽样,同时对该物料挂上“待检”标识. 进料检验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标识的待检区域按《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抽样. 进料检验员根据《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对来料进行检验,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单》,交品质主管审核. 进料检验员将审核的《进料检验报告单》作为检验合格的物料的放行通知,通知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库管人员对来料按检验批号入库,只有入库的合格品才能由库管人员控制、发放和使用. 进料检验员储存和保管抽样的样品. 检测中不合格来料应根据《不合格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不合格来料不允许入库,将其由来料移入不合格区域,并进行相应标识.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管部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存.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一、质量检验实施细则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把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认真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及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 2、施工测量放线,放线实行“双检”制,大中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经理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原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设置,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5、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质量措施和技术操作标准,施工中必须派技术人员 6、试验人员须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各种

试验数据齐全、真实、资料完整。 7、质检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要求检查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时认真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8、质检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尺寸,每道工序完工后,会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自检,填写有关检查证,核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9、质检工程师该经常深入现场,发现违反设计、施工规范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除向当事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提出纠正意见外,还应填写“工程质量问题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应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因质量问题及人身安全或对以后工程质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有权决定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10、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安质、工程、物资、试验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同时核查考核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质量控制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行文通报,奖优罚劣。 11、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较小的情况下,可采取返修或返工,构成一般以上事故,应及时在24小时内报公司分管领导、公司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处理方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材料进场检验 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使用前符合技术规范的质量要求。 (1)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均应具有相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一、检验报告的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检验报告应逐栏填写,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三、检验数据填写要标准,结论要明确,字迹要清晰工整。 四、检测报告必须由检测人、校核人、签发人逐级签认。审查无误后加盖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CMA章发出。 五、检测报告一律采用与原始记录相同的编号。 六、存档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起,交由资料员登记存档,要查阅检测资料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七、已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更改时,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进行更改。 检测原始数据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填写原始记录,不得用铅笔书写,字迹必须清楚,纸面整洁。 三、原始记录应按表格内容逐栏填写,做到真实完整,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四、试验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原始记录填写完并由记录人签字后,交由校核人员进行校核并签字。 六、原始记录不准涂改、刮改,只准划改,划改处由划改人盖上红印私章。 七、原始记录与试验报告一起,交由资料员存档。 八、原始记录的查阅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检测仪器管理,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设备管理应按照制度进行。 二、保持检测中心测试手段保持处于最佳状态,使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频率达100%,在用仪器设备的合格率达100%,确保试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和科学。 三、检测设备仪器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周期检定、自检及故障维修事宜,设备使用人负责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四、试验检测仪器自验收之日起,进行分类编号、上帐、建档。

五、设备档案资料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必要时,可用复印件。 六、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使用人负责,其检查考核由设备管理员进行。 试验检测安全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电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经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二、仪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三、加强仪器设备检测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示值准确,严禁“带病”使用。 四、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使用、处理应符合国家安全规程的规定。 五、配备满足安全需要的消防器材。 六、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设备仪具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七、操作中如发现设备仪具运转异常,或有异味,或遇停电、停水,漏油、漏水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水源。属于故障应及时排除故障。 八、预制构件检验或现场结构试验,必须采取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 九、试验完毕和下班时,应切断不用仪器的电源、水源,关好门窗。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技术档案管理由检测中心资料员负责。 二、技术档案保管期限: 1、试验方法标准,试验规程,检测规范,检测方法(国外的、国内的、自编的)长期存放。 2、设备仪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维修、使用、报废记录,长期保存。 3、试验仪器、设备汇总表,台帐、长期保存。 4、各类检测原始记录,委托单和检测报告、保存至该项目结束后一年。 三、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技术档案是检测公司的技术机密,应妥善存放。 2、技术档案的借阅、复制,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检测中心计量管理制度 一、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二、所有出据测试数据的仪器设备的量值传递,必须有正确的溯源。 三、所有计量设备、计量仪具,必须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周期检定设备,

检测事故报告、分析和处理制度

检测事故报告、分析和处理制度 一、试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对事故的处理,审批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事故的调查核实,预测事故造成的后果,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意见。 二、检测事故分为以下11种类型:人员伤亡;样品丢失损坏;仪器设备失准/损坏;违反操作规程;环境失控;应用方法错误;检验数据错误;使用外来材料质量问题;停电/停水;分包检测失准;人员作业水平不够。 三、事故一旦发生,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填写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记录,如实描述事故情况,划分事故类型。 四、质量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五、试验室主任依据质量负责人的调查和分析,批准纠正与预防措施;发生事故的部门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跟踪验证;在确认验证有效时,恢复检验活动。 六、样品异常情况处理 ①委托送样的样品,不符合送样要求的,样品不予接收,并向委托人讲明原因。 ②现场抽样的样品,不符合抽样规定的,由抽样人员重新抽样。 ③样品因保管不善或非正常检测而造成的损坏,丢失的,应重新抽(送)样。 ④凡因检测工作的失误或样品本身的原因,造成在检测过程中样品损坏,无法得出完整的检测数据者,所有检测数据作废。经重新取样检测全部项目,检测报告以重新检测的数据为准。 七、仪器设备损坏或精度下降的处理 工作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或精度下降,操作者应停止检测,并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仪器设备状况进行调查,进行必要的检修或重新检定;仪器设备经检修,检定证明精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投入使用;每次仪器设备损坏等情况的处置措施均应详细记录。 八、环境条件偏差的处理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62120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一、进货检验制度 1、建筑工程中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应包括资料核对、其外观及数量核查、品质检查、抽样送检等内容,并填写相关记录。 2、现场材料员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及数量的验收。 3、材料接收后由项目部经理或项目主管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材料进行复验;凡需复检的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由实验员进行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填写相关记录 4、大宗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验收后,必须工程项目经理及质检员在收货单及入库单上进行签认。“物资入库单”上验证人员未签字视为该批材料尚属待检状态,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5、质检员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向工程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6、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若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将追究采购者及验收人员的

经济和法律责任。 7、凡用于施工的原材料、材料、构配件和零配件和设备等物资,均需要有出场证明、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无证不得验收使用,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8、砼构件、木构件等运到施工现场后,应逐件检查外观,并按规定进行结果性能抽检。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还应邀请设计单位、科研机构共同研究。 9、对变压器、电机、避雷针、高压绝缘材料、加热器、暖卫、电气材料等,无论有无合格证明,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否则不得敷设和安装。 二、施工试验制度 1、施工试验室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实施时要注意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及第三方见证等规定,并保证其统一性和公正性。 2、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应建立健全试验、检验机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和必要的仪器设备。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必须按规定要求定期校准或送检,其安置也应符合规定。 3、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而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标准

检验报告管理规定

检验报告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1.?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杜绝虚假报告。? 2.?测定时其数据要经分析,避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或者其它不符 合的结果。? 3.?定性测定的检测项目其结果以“阴性”或“阳性”报告;定量测定的,结果报告为单位按实际情况而定,因不同检测项目的单位可能不同,如结果高于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上限,则应根据需要对样本稀释后再测, 结果乘上稀释倍数。? 4.?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实验后,将结果录入,打印出报告单 5.?每份报告均应使用科内统一的打印报告专用纸打印;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测定项目、结果、参考范围(按照国 际单位)以及标本号、标本类型、标本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实验操作 者和审核者的签名、报告日期等。否则视为无效或虚假报告单。 6.?如果所收到的原始样品不适于检验,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7.?对于实验结果有异常的,需在检验报告单提示栏标示出。?对于检验 结果对病人的病情有警示的,应即时电话通知该病人主管医生。并在申 请单上注明电话通知时间,以备查询? 9.如果由于仪器故障或者其它原因造成实验结果未能及时发放,应及时 通知病房医生.? 10.工作人员在完成实验,核对无误后,签名发出报告单。?

11.检验人员凭发票发放门诊病人检验报告。病房的报告由检验科直接送至病房。? 12.报告发放后一般不得更改,如确实需要更改时,需由原审核者或经其授权人更改,或者科、实验室领导授权,其它人无权更改。更改后在记录上显示出改动的日期、时间及责任人的姓名。? 13.在检验报告发生遗失的特殊情况下,查明发生问题的环节后,决定是否重新补发报告,补发报告应注明补发原因,并在补发报告单上作补发记录。? 14.原始标本在检验分析结果报告后至少一周才能清除。如患者及医生对分析结果有异议,则需在检测结果发放后三天内及时提出意见,以便重新检测复核结果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管理制度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中铁x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 二〇一一年七月

原材料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地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工地试验室具体执行。 3.1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2 检测工程质量参数,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 指导工程材料的合理使用。 3.4 研究开发新材料,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推广应用工

作。 3.5 参与有关的施工工艺制订,并进行技术指导。 4. 试验工作职责 4.1 中心试验室 4.1.1严格按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授权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 4.1.2负责工程材料:水泥、外掺料、外加剂、质量检验的质量检验;配合比(耐久性混凝土、孔道压浆、级配碎石、改良土) 选定;耐久性混凝土特殊指标(冻融、电通量)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测定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选定填料改良方案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耐久性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4.1.3对本试验室不能进行试验的项目负责联系外检单位。 4.1.4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配合第三方现场检测(桩基、梁体静载、路基、隧道检测); 4.1.5参加质量管理会议;协助集团公司指挥部进行施工前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过程抽查检验、工后检测及验收等工作。 5.1.6统一管理工程检测工作,对工区试验室的检测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4.1.7定期与工区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及人员培训。 4.1.8做好检测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台帐及各种统计报表。每月对各工区、梁场试验资料、轨枕场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后填写《工

材料检验制度1

材料检验制度 1.材料进场必须及时报验,并保证材料证明文件齐全,出场合格证、生产 许可证、实验证明、质量保证书、材料检验报告、材料复试报告、材料清单等。 2.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材料保管员首先进行收集检查核对相关证明文件材 料认真清点检验数量、规格及观感质量,检验合格后报验专业领工员、质检员验收,经专业领工员、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共同签认,报业主及监理进行验收。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组织检查验收,建立台帐并做标识。 3.对需要做复试的原材料,如:焊条、焊剂等,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取样试 验,并将试验报告向监理报验。 对进场的物资必须进行标识,按照已经经过检验、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态进行分种类堆放,严格保管,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 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帐。 4.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必须做好全面记录,时间、地点、证明材料、签 收人、检验人等。 5.对于未报验及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如材料未及时报验或未报验材料、 不合格材料被使用的,一经发现追究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进行500元以上罚款,绝不姑息。 工程质量过程“三检”制度 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配齐各级专(兼)职质检人员,制定自检、

互检、专检实施办法,保证工程质量“三检”制度得到落实。各施工环节由专业领工员及时进行协调,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质检员跟班检查,使各工序班组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 1.自检 (1)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工序工程质量要求、设计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避免造成返工浪费。 (2)领工员应督促班组长、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班组长对班组施工进行全班监控,并进行自检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岗 位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相互检,检查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是否 存在质量问题及施工矛盾,取长补短,必须执行三检制度,落实分 项工程工序交接验收单的报验程序. 使每道工序环节合格率达到 100%. 2.互检 (1)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报质检人员检查。 (2)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 (3)测量成果、计算资料、技术交底资料、量测记录等按照技术管理办法和互检要求进行复核检查,确保内业资料准确无误。 3.专检 (1)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工序质量检查、材料质量检查、成品、半成品质量检查、隐蔽工程检查、预检项目、检测检验必须由质检 员专职工班长、试验人员按程序、按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检查、 检验检测。同时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见证,进行质量检 验评定。 (2)隐蔽工程报检必须在自检合格、质检员检查认定后履行报检手续,并主动配合监理工程师的隐蔽工程检查工作。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1、各级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及监理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 2、水泥取样: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试验人员接到通知后,按上述取样原则进行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从12个不同的部位取等量样品,每。要

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12kg份试样至少. 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3400m、细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33或600t400m也按一批计。试验人员接到检测或600t为一批,不足通知后及时取样。在料堆取样时,试样可从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选取9点抽取。 3400m4、粗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3或600也按一批计。在料堆取样时,取样不足或600t为一批,400m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下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5、拌和用水及养护用水:每一新水源或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应取样检验一次。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6、外加剂: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样品分点样和混合样。点样是在一次生产的产品所取得试样;混合样是三逐步形成或更多的点样等量均匀混合后而取得的试样。每一编号的取样不少于0.2t 水泥所需的外加剂量。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兰新铁路甘青公司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7、粉煤灰: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200t为一批号,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粉煤灰的质量按干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