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导读: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急性白血病MIC分型
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采用MIC分型则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FAB分型单纯用形态学分型之不足。

除形态学特点外,MIC 尚依据白血病细胞表面所携带或表达的系列特异性抗原(如:髓系抗原,T、B或非T、非B淋巴系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标记,提高对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同时,还采用了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他细胞遗传学方法来检测白血病患者是
否存在染色体方面的异常,可对指导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一)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一)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一)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什么是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会导致骨髓内血细胞的产生过多或过少,同时出现异常的血细胞。

它可以影响诸如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形成和功能。

WHO分型诊断标准的重要性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是白血病诊断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

它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基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类型、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分类根据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白血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这种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患者身上。

它由淋巴细胞发展而来,会导致身体出现疲惫、易感染、肝脾肿大等问题。

•急性髓样白血病(AML):这种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它由骨髓中的干细胞不正常分裂而来,会导致骨髓产生过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慢性淋巴样白血病(CLL):这种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它由淋巴细胞发展而来,会导致身体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问题。

•慢性髓样白血病(CML):这种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它由骨髓中或血液循环中的干细胞不正常分裂而来,会导致骨髓产生过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诊断方法白血病的WHO分型诊断标准需要通过多项检查来完成诊断,包括骨髓穿刺、外周血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免疫表型分析等。

其中,骨髓穿刺可以从骨髓骨盆或胸骨中取出骨髓,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遗传学变异来对白血病的类型进行初步诊断。

外周血检查可以从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观察各种血液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以检查白血病细胞的DNA变异和染色体变异等。

免疫表型分析可以检查白血病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细胞标记物等特征。

通过以上的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白血病的具体类型和病情,以便医生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论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是白血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维普资讯
安 徽 医科 大 学 学报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2007 Dec;42(6)
·705 ·
双表 型急性 白血病 的免疫分型
宣 柳 ,沈佐 君 ‘,李筱 青
主题词 白血病 ;免疫表型分型 ;流式细胞术 中 图分 类 号 R 73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492(2007)06—0705—02
2007—10—26接 收 作者单位 : 安徽 医科 大学 附属省立 医院 安徽省l临床检验 中心 ,合肥
230001
安 徽 省 医 学 科 学 研 究 所 ,合 肥 230061 作者简介 :宣 柳 ,男 ,硕士 ,助理研究员 ;
沈佐君 ,男 ,博 士 ,教授 ,硕 士生 导师 ,责任 作者 ,E-mail: zuojHale Waihona Puke nshen@ 163.cor n
双 表 型急性 白血 病 (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 a,BAL)指 急 性 白血 病 (acute leukemia,AL)中髓 系 和淋 巴系均 受 累 的一 个 亚 型 。 常分 为双 表 型 、双系 列 、双克 隆 型 ,其 中双表 型 、双系 列 较 为 常见 。双表 型指 同一 白血 病 细 胞 群 同 时 表 达 髓 系 和 淋 巴 系标 记 ,双系列 指存 在两 种或 两种 以上 的细胞 亚群 ,分 别 表达 淋 系和髓 系标 记 。多数 学者 认 为无 必要 区分 双 表 型 和 双 系 列 型 ,统 称 为 双 表 型 细 胞 即 可 。 由 于 BAL发 病率 低 ,国 内 尚缺 乏 系统 研 究 BAL的报 道 , 笔者 对 26例 BAL患 者 ,利 用 流 式 细 胞 术 进 行 了 全 面 的免疫 分 型 ,现报 道 如下 。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白血病MICM分型,是指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特征(molecular)分型形态学分型(FAB)分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90%,POX染色阳性率>3%。

M2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以原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3%,中、晚幼及成熟粒细胞>10%为M2a型。

M3型:急怀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30%。

其又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病,粒系及单核细胞均增生。

M5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a为原单核细胞型,原单核>80%;M5b为部分分化型,以幼单核细胞为主,原单核<80%。

M6型:急性红白血病,原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30%。

M7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并经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检查、血小板免疫标志物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检查等证实。

M0型:近年确定,为髓系最早阶段的白血病,形态学上极少髓系分化,不能鉴别,必须用免疫标志物确定。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1: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L2: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L3: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质内含大量空泡。

3.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化学染色特点:免疫学分型-基本免疫表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FAB分型与免疫标志:2.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3.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4. 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有极少部分病人白血病细胞为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双克隆或同一细胞系免疫标志双表型,即混合细胞性白血病。

此型白血病用形态方法极难诊断,必须结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才能确诊。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导读: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L1或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22、CD79a、CD10阳性,TdT^+。

占ALL中
80%~~85%。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为1.1~1.6∶1。

【分型】
⒈按细胞大小(FAB、我国标准)
①L1 原幼淋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细胞﹤0.25(25%)。

②L2 原幼淋细胞以大细胞为主0.25(25%)。

③L3 大细胞为主,胞质较多、深蓝色,多空泡呈蜂窝状,称BurKitt 型。

⒉按细胞表型(WHO标准)
①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22、CD79a、CD10 阳性,TdT^+。

占 ALL 中80%~~85%。

②前体T-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 ,免疫表型为T系:CD3、CD7、CD4、CD8阳性,TDT 亦可阳性,占 ALL 中 15%~~20% WHO将 L3 (BurKitt 型)归入成熟 B 细胞肿瘤中。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

9.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9.1 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9.1.1急性B淋巴系白血病(B-ALL)9.1.1.1MIC 标准:B 祖细胞ALL: CD19+,TdT+,CD10-,CIg-.sIg-Common ALL: CD19+,TdT+,CD10+,cIg-,sIg-Pre-B- ALL: CD19+,TdT+,CD10+,cIg+,sIg-B-ALL : CD19+,TdT-,CD10-,cIg-,sIg+9.1.1.2 欧洲白血免疫学特征研究组标准:Pro-B-ALL: (BⅠ型):CD19+,CD22+Common ALL:(BⅡ型):CD19+,CD22+,CD10+Pre-B-ALL: (BⅢ型):CD19+,CD22+,CyIgM+,成熟B-ALL:(BⅣ型):CD19+,CD22+,Kappa/Lambda+9.1.2急性T淋巴系白血病(T-ALL)9.1.2.1MIC 标准:T祖细胞型: CD2-T成熟细胞型: CD2+9.1.2.2 Reinheiz 标准:早期胸腺细胞Ⅰ期:CD2+,CD5+,CD7+,CD38+,CD71+普通胸腺细胞Ⅱ期:CD2+,CD5+,CD7+,CD38+,CD71-,CD4+,CD8+,CD1+ 胸腺髓质细胞Ⅲ期:CD2+,CD5+,CD7+,CD38+,CD3+,CD4+,CD8+,CD1- 9.1.2.3欧洲白血免疫学特征研究组标准:Pro-ALL:(TⅠ型):CD3+,CD7+Pre-T-ALL(TⅡ型):CD3+,CD2+,CD5+,CD8+皮质-T-ALL(TⅢ型):CD3+,CD1a+成熟-T-ALL(TⅣ型):CD3+,CD1a+,anti-TCRα/β+ 或γ/δ+9.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能亚型常表达抗原M0 CD11b,CD13或CD33M1 CD13 CD15 CD33 CD34 HLA-DRM2 CD11b CD13 CD15 CD33 •CD34 •HLA-•DR •CD56 CD19M3 CD11b CD13 CD15 CD33 CD34M4 CD4 CD11b CD13 CD14 CD15 CD33 CD34M5 CD4 CD11b CD13 CD14 CD15 CD33 CD34M6 血型糖蛋白A CD13 CD33 CD34M7 CD41 CD61 CD13 CD33 CD34 因子Ⅷ相关抗原10.各型白血病及淋巴瘤免疫分型特点10.1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0.1.1 M0:有低的(Side scatter ,SSC)和Forward scatter(FSC)。

常见血液病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和预后

常见血液病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和预后

免疫学 I-流式细胞学
) 正常BM细胞的图形(CD45/SSC
R8:幼稚细胞群,正常骨髓中此群细胞数量极低或空缺
免疫学 I-流式细胞学 正常骨髓细胞的流式分布
• 1:淋巴细胞区 • 2:中晚幼粒细胞区 • 3:单核细胞区 • 4:原始幼稚细胞区 • 5:嗜酸细胞区 • 6:有核红细胞、 • 或 细胞碎片区
• T: 除了T细胞标志外,CD45dim/-、CD34+、 TdT+、cCD3+、sCD3-、CD1a
• 外周(成熟) 细胞:无以上前体细胞标记 •B •T
细胞遗传学C
细胞遗传学C
染色体的诊断价值
• 一些染色体有诊断价值: 如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如 t(8;21),inv(16)、t(16;16)、 t(15;17) (q22;q12),t(5;14)(q31;q32) ,t(3;3),t(4;11) 可直接诊断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和预后
白血病的概念
•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 发生恶变
白血病的概念
• 分化障碍 • 增殖失控 原始和幼稚细胞增生累积 • 凋亡受阻 • 浸润其它器官和组织 原始和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的概念
临床表现: • 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乏力、面色苍白、发
热、出血 • 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中枢神经
2. AML1/ETO(1) 6. DEK/CAN(1) 10. FIP1L1/PDGFRα(4) 14. MLL/AF1q(4) 18. MLL/AFX(4) 22. NPM/MLF1(1) 26. SET/CAN(1) 30. TEL/PDGFR(1)
3. AML1/MDS1(2) 7. dupMLL(5) 11. MLL/AF10(18) 15. MLL/AF4(12) 19. MLL/ELL(8) 23. NPM/RARα(2) 27. SIL/TAL1(1) 31. TLS/ERG(5)

白血病免疫分型

白血病免疫分型

白血病免疫分型
白血病免疫分型:
1、胸腺移植
胸腺移植是一种利用病人的免疫系统抗白血病的新方式。

病人将在手术当中收集胸腺,将其根据个人情况调节,再移植回病人体内,可以促进病人免疫力对抗白血病,从而获得疗效。

2、肿瘤抑制剂治疗
肿瘤抑制剂治疗是通过治疗肿瘤细胞阻断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抗白血病的目的,一般与化疗联合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3、血液干细胞移植
血液干细胞移植是指把病人本身或从其他捐助者那里获取的血液干细胞,通过放射线、化疗等手段,灭活病人体内的血细胞,然后再将血液干细胞移植回体内,由其自动重建新的血系给病人,使其免疫力能抗白血病,从而获得疗效。

4、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指对病人的免疫体系开展抗白血病的改造,例如,将病人的有效抗体、转基因细胞等植入体内,用以增强病人的抗白血病免疫力,以实现抗病毒和抗炎,达到治疗目的。

5、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指利用特定药物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也就是进行免疫抑制,从而实现抗病毒的目的。

免疫抑制剂对抗白血病的疗效可以通过阻断病毒的复制,抑制炎症状态,减少体内抗病毒抗体的数量来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分型 与FAB AML分型的相关性
M1:CD34+、MPO+、DR+、TdT+、CD33+、CD13+、CD15-、CD11b-、 无 淋、红、巨核系抗原 M2:CD34+、CD33+、CD13+、DR+、CD15+ M3:CD33+、CD13+、DR-、CD34M4:CD34+ 、CD33+、CD13+、CD14+、CD15+ M5:CD34+ CD33+、CD13+、CD14+、CD15+ M6:血型糖蛋白+、CD34-,DR-、CD33-、CD13-、CD15M7:CD34+、CD33+、DR+、CD41+、CD42+、CD61+ M0:FAB:形态学为L2型,MPO、SBB组化阴性,淋系抗原阴性, CD33、CD11、CD15 及antiMPO单抗阳性。
与AML预后有的抗原
6。Ly+AML: CR率低 占AML43%, CR46%,合并CD34+38%, PgP+15%, (其中CD2+AML7.7%, CD7+AML22%,CD19+13%), Ly-AML: CR73%
7。CD7+AML: CR率低, 占AML22%, 合并CD34+75%,PgP+55%, ( M1:42%,M2:18%,M4:28%,M5: 9%,M3:0%)CR35%
讲座
急性白血病
免 疫 学 分 型
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MICM分型:
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组化)为基础, 细胞免疫学(免疫表型)为主体, 细胞遗传学为辅助, 分子生物学为补充的原则。 免疫学分型对ALL更重要。 免疫学与FAB分型可不一致。
白血病免疫分型原理
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大量的抗原 , 这些抗原的 性质与正常白细胞的抗原性质相同,目前尚未发 现特异的白血病抗原。 但白血病细胞可能具有: 1.特异性的联合抗原; 2. 某些抗原表达于某个特定系列的发育阶段上 , 而 正常造血细胞不存在这种现象或极为罕见。 —— 这些抗原称为白细胞分化抗原或分化群 CD (cluster designations).
细胞系列抗原的表达 ---B细胞系抗原
HLA-DR意义 在白血病分型中,HLA-DR特异性较差, 除B系外,HLA-DR在急非淋、成人T细胞白 血病亦表达, 但如DR+,加上CD5-、CD7-则99%为B系。
90%B系ALL表达CD10。
与AL预后有的抗原
1。CD34:
强表达者预后差,特别是复发时 CD34增强是最有意义的免疫学表型 改变,CD34常与一些预后差的因素 共存时有相加的作用,与CD34与Pgp 或DR共存的患者,比单表达其中一 个抗原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
急性白血病免疫学 系列分型的积分方案
分数 2 B系 M/cCD22 T系 M/cCD3 粒单系 MPO 巨核系 CD41 CD42 红系 血型蛋白A
RhD HbF CD36 ABH
cCD79a M/cTCRα /β Ccd13 CD61 cμ sIg M/cTCRγ /δ FVIII 1 CD19 CD20 CD2 CD5 Mcd13 CD33 CD36 ABH CD36 CDw65 cCd68 0.5 CD10 CD24 CD7 CD1a CD11a/c CD14 TdT CD4 CD15 CD65 CD117
T细胞系抗原 ---CD4+T细胞亚群
1.根据产生淋巴因子的差异分为: TH1—产生 IL-2、IFN-γ 、TNF-β TH2—产生 IL-4、IL-5、IL-6、IL-10 2.根据功能分为: TSI(suppressor inducer T-cell) —诱导TS功能,CD31+、CD45RA+ THI(helper inducer T-cell)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CD31-、CD45RO+ 3.分为记忆T细胞、天然T细胞、活化T细胞
ALL免疫分型 --FAB的MIC分型
B-ALL CD19 TdT
+
DR
+
CD10
-
CyIg
-
SmIg
-
FAB亚型
L1,L2
早期前B + t(4;11) t(9;22) 普通-ALL + 6q近单倍体 t/del(12p) t(9;22) 前B-ALL + t(1;19) t(9;22) B-ALL + t(8;14) t(2;8) t(8;22) 6q-
天然T细胞 记忆T细胞
活化T细胞
表型 CD4 CD8 CD45RA CD45RO
CD25 CD54 CD58
天然T 细胞 记忆T 细胞 活化T 细胞 + + -/+ + + +/++ + + +++
髓系抗原
根据髓系抗原表达大致分为7类: 1.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都有较强表达的抗原: CD13、CDw17、CD32、CD87、 CD88、CD89、CDw92、CD93、 CD156、CD157、CD163。 2.以粒细胞为主,也存在于单核细胞上的抗原: CD15、CD65。 3. 以单核细胞为主,也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 CD14、CD33。
ALL免疫分型

从70年代开始试图进行免疫学分型:
1986年前五分法 1986年后两大类九分法



1994年四型21类法
ALL免疫分型 --五分法:


五分法:
表型 发生率:国外 国内
Common型
DR/CD9/CD10+ 60-70% 50% 最好 次之
未分化型
复杂 30% 30% 次之 再次
T细胞型
CD2/CD5+ 15-25% 20% 再次 最好
前B细胞型
CyIg 2--3% 0.5% 最次 最次
B细胞型
SmIg+ 2--3% 1.5% 最次 最次


预后:
儿童 成人
ALL免疫分型 --两类九型法:
非T亚型 I II III IV V VI HLA-DR + + + + + + CD9 + + + + + CD10 + + +/CD20 + +/+ μ链 + SmIg + 发生率% 5 15 30 50 <5 <2
+
+
+
-
-
L1,L2
++Fra bibliotek+
+
-
L1
+
-
+/-
+/-
+
L3
ALL免疫分型 --FAB的MIC分型
T-ALL CD7 CD2
+
TdT
+ +
FAB亚型
L1,L2 L1,L2
早期前T + t/del(9q-) T-ALL + t(11;14) 6q-
白血病系列积分方法
1.单表型:某个系列积分大于2分,其他系列为0分: 纯B-ALL,纯T-ALL,纯AML(M0-5),纯AML-M6,纯AML-M7。 2.表达某一系列抗原为主型:某一个系列积分大于2分,伴另一系列抗原的 表达,但小于或等于2: 1、My+-B-ALL,My+-T-ALL, My+:CD13+/14+/33+和15±, 2、CD15+B-ALL,CD15+T-ALL, CD15+:CD15+(CD13/14/33-) 3、CD2+ B-ALL CD5+ B-ALL CD7+B-ALL, 4、CD20+T-ALL CD24+T-ALL 5、Ly+AML。 3. 双表型:至少二个系列积分大于2分: B-ALL-粒单型(形态ALL),B-ALL-粒单型(形态AML), T-ALL-粒单型(形态ALL),B-ALL-粒单型(形态AML)。 4. 未分化型,所有系列积分均小于或等于2。
与AL预后有的抗原
2。Pgp: 表达者 1、预后较差, 2、常出现耐药现象, 3、常与预后不良的因素如CD34、 CD56相伴随。
与AML预后有的抗原
3。髓系抗原 表型越不成熟预后越差, CD33/CD15/CDw65低表达的AML一 般提示治疗无反应或/和生存期较短。
与AL预后有的抗原
4。My+ALL:CR率低 占ALL21.6%, My+ALL CR52.6%, My-ALL CR80%. 5。CD34+ALL: CR率较低, 占ALL53.6% CD34+ALL CR62%,CD34-ALL CR82.6%, CD34+My+ALL: CR率很低,CR33.3%, CD34-My-ALL83.3%, 6。Ph+ALL : CR率低,CR41%,Ph-ALL CR83.3%
髓系抗原
3.基本只表达在单核细胞上的抗原: CD16、CD64、CD68、CD91、CDw136、CD155。 基本只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CD16b、CD66。 4.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CD90。 5.其他髓系相关抗原:主要存在于其他系细胞上, 髓系细胞上也有表达:CD4、CD7、CD9、CD10、 CD11b、CD11c、CD31、CD36、CD38 6.血小板相关抗原:CD36、CD41、CD42、CD61、CD62。 7.. 红细胞抗原: CD36、G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