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_张俊峰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环境与规划学院08级地理科学辛亮亮080260029【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及影响黄河水资源质量的因素的解释,从理论和实际实践中阐述黄河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进而为更好的利用黄河水资源发展沿河区域经济及农业生产提供充分根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评价标准改善方法综合利用一、引言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中国人民赞誉为"母亲河"。
她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而且在世界上与其他四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成为世界文明之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流程共5464千米,落差4480米。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
黄河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高原闭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 绝大部分地处我国西北千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降水量少而蒸发能力大, 水资源不丰富。
全流域总水资源量为735亿立米, 全流域1956~1979年年平均降水深毫米,其中约有20%男形成河川径流, 约有80%叮乡为蒸散发所直接消耗。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黄河的战略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黄河的水资源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水质恶化,供需矛盾突出等因此,分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研究水资源变化趋势对制定治理好流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显得至关重要。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一)资源量贫乏, 供需矛盾突出黄河虽是我国第二大河, 但。
1956~1979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只有659亿立米, 仅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大于淮河、海河和辽河。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占2.6%全国的,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及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_张俊峰

山丘 山丘 平原 平原 水资源 区 Pr 区 Rg 区 Pr 区 Rg 总量
80. 4 80. 2 0. 6 0. 3 209. 3 54. 9 53. 6 0. 5 0. 2 134. 4 16. 0 4. 7 11. 8 0. 5 40. 4 20. 0 14. 0 17. 4 4. 8 62. 8 52. 8 42. 5 29. 4 3. 1 160. 3 31. 1 26. 2 3. 3 0. 2 63. 1 12. 6 7. 1 10. 1 0. 2 37. 9 0. 2 0. 1 8. 6 0. 0 11. 4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已逐步从农业的命脉发展成为整个国 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命脉,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方 面,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根据新的治水思路和 水资源情势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2 年 3 月,国家计 委和水利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 规划编制工作,分别完成全国、流域、省( 区) 水资源综合规划。 在对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 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方案与对策措施,以促进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ZHANG Jun-feng1 ,ZHANG Xue-cheng2 ,ZHANG Xin-hai3
( 1.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Programming,YRCC,Zhengzhou 450003,China; 2. Hydrology Bureau,YRCC,Zhengzhou 450004,China; 3.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Zhengzhou 450004,China)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演化分析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演化分析
王敏;谢雨涵;邓梦华;范佳缘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22(44)8
【摘要】为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须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深入探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期内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省(区)效率有小幅下降;从区域差异看,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为下游地区高、中上游地区低,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省际差异明显;从驱动因素看,技术进步是驱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下降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下滑。
基于此,提出统筹推进流域内部区域合作、以流域为单元实施区域水资源利用一体化管理、同步扩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正向驱动作用等对策建议。
【总页数】5页(P87-91)
【作者】王敏;谢雨涵;邓梦华;范佳缘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TV882.1
【相关文献】
1.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与评价
2.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演变特征研究
3.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
4.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省域创新效率演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5.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水平测度与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

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黄河上游水资源状况,分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 采集数据: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询和统计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取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2. 问卷调查:对当地居民、农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关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黄河上游水资源量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黄河上游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较高,雪水资源丰富。
但由于降水集中且不稳定,存在着强降雨和干旱交替的情况,使得水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困难。
2. 黄河上游水资源利用(1)农业用水:黄河上游地区以农业为主,农田灌溉是主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然而,农业用水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的问题。
(2)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使得城市用水需求快速增加。
但由于城市用水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供水紧张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3)能源用水:黄河上游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 黄河上游水资源保护(1)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黄河上游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行水资源节约技术: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推行节约用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
(3)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源地和河流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调研结论黄河上游水资源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存在着用水不规范、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推行节约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建立和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的监管和管理。
2. 推广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3.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名称洮河流域综合规划

项目名称:洮河流域综合规划设计阶段:规划工作大纲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二○一二年四月目录1 规划依据 (1)1.1任务书 (1)1.2重要文件 (2)1.3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 (4)1.4有关规划 (5)2 项目基本情况 (7)2.1自然概况 (7)2.1.1 河流概况 (7)2.1.2 地形地貌 (8)2.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9)2.1.4 自然资源 (9)2.2经济社会概况 (10)2.3以往规划研究情况 (11)2.4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总体要求 (16)3.1规划范围 (16)3.2规划水平年 (17)3.3指导思想 (17)3.4编制原则 (17)3.6规划技术路线 (21)4 主要工作内容 (25)4.1基础资料收集与查勘调研 (25)4.1.1 基础资料收集 (25)4.1.2 查勘调研 (28)4.2流域总体规划 (28)4.3水资源利用规划 (30)4.3.1 水资源分区划分 (30)4.3.2 水资源评价 (31)4.3.3 水资源现状利用调查评价 (34)4.3.4 节约用水 (37)4.3.5 水资源供需分析和配置 (39)4.3.6 城乡饮水安全 (46)4.4防洪规划 (47)4.4.1 历史洪灾调查与防洪工程主要问题分析 (47)4.4.2 重点防洪规划河段及防洪标准 (47)4.4.3 设计洪水及洪水位 (48)4.4.4 防洪工程总体布局与治理措施 (49)4.4.5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50)4.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51)4.5.1 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 (51)4.5.2 水土保持分区及总体布局 (52)4.5.3 预防保护与监督 (53)4.5.4 综合治理措施 (53)4.5.5 水土保持监测 (54)4.6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规划 (55)4.7水能开发规划 (58)4.7.1 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58)4.7.2 梯级工程布局及开发规划意见 (58)4.8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59)4.9环境影响评价 (60)4.10投资估算、近期实施意见及实施效果评价 (61)4.10.1 投资估算 (61)4.10.2 近期实施意见 (61)4.10.3 实施效果评价 (62)5 洮河向外流域调水对象和合理规模研究 (63)5.1研究背景及以往成果 (63)5.2研究任务和原则 (64)5.4研究工作内容 (65)5.4.1 有关引洮调水工程资料的收集分析 (65)5.4.2 洮河流域水资源需求分析 (66)5.4.3 各调水工程调水需求分析 (67)5.4.4 洮河流域适宜调水规模分析 (67)5.4.5 调水影响分析 (67)6 环境影响报告书 (68)6.1评价思路与程序 (68)6.2评价工作内容 (70)6.2.1 资料收集与环境现状调查 (70)6.2.2 规划分析 (70)6.2.3 流域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70)6.2.4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筛选 (71)6.2.5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 (72)6.2.6 重大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73)6.2.7 规划方案环境比选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3)6.2.8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73)6.2.9 公众参与 (74)7 主要成果 (74)8 项目组织形式和进度控制 (75)8.1组织形式及工作分工 (75)8.2进度与接口控制 (79)附图:洮河流域水资源分区图附件:1.水利部水规计[2011]640号文“关于洮河流域综合规划等3项前期项目任务书的批复”。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机制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机制
王纪凯;张峰
【期刊名称】《调研世界》
【年(卷),期】2022()10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测度黄河流域2005—2020年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借助ESDA空间统计、α和β趋同检验法剖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GWR模型探究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阶段性”变化特征较明显,包括波动期、下滑期和回升期;(2)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空间非均衡性显著,其中,中下游地区长期保持效率领先地位,东西方向效率由U型演化为东高西低态势;(3)各变量系数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人口素质水平贡献度最高,工业化水平正向驱动增长幅度最大,而优化产业集聚和提高环境规制的激励效应是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重要着力点。
【总页数】11页(P78-88)
【作者】王纪凯;张峰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黄河流域农业资源环境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基于碳排放的黄河流域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黄河流域城市绿色水资源效率
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河流生态水文分区的视角4.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5.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黄河水资源的表格

这个表格展示了黄河水资源的一些关键指标。
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661.8亿立方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水源。
而年平均流量为228.3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主体水源。
同时,黄河的最大洪峰流量高达22000立方米/秒,而最小洪峰流量仅为145立方米/秒,这表明黄河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变化性。
另外,黄河的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比较低。
这表明黄河的水资源在利用和开发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河的水资源,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基于熵权TOPSIS 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TOPSIS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作者:张帆尹萌张金霞来源:《人民黄河》2024年第04期摘要:为评价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以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二级分区为研究对象,初选20个评价指标,利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法剔除敏感性较低和相关性较高的7个指标,最终确定13个评价指标。
从系统角度将指标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利用熵权法与TOPSIS模型结合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4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子。
结果表明:空间维度上,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空间差异性,龙羊峡以上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最高,龙羊峡—兰州分区与兰州—河口镇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次之,龙门—三门峡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时间维度上,除龙羊峡以上分区外其余3个二级分区水资源承载力均有缓慢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人均供水量、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及生态环境用水率是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建议优化水资源配置、调整用水结构、促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等,以提升及保持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熵权法;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黄河流域甘肃段中图分类号:TV213.4;TV882.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4.04.013引用格式:張帆,尹萌,张金霞.基于熵权TOPSIS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人民黄河,2024,46(4):79-85.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1],为使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了解水资源情况并进行合理评估,而通过水资源承载力来评价区域水资源状况是一种较好的方式[2]。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情况下一个地区或流域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在满足维持生态环境用水等要求之后所能维系的最大社会经济规模[3-4],其状态可反映人与水资源的关系[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