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2篇.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2篇.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2篇.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2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1

遵照烈山区委、区人大工作安排,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与区文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以及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等分管领导,由缪瑾副主任带队,于2019年5月23日深入到三镇景区景点实地查看,调研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讨论全区下一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何推进、如何实现国家验收达标,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016年11月,淮北市烈山区自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通过规划融合、景区建设、市场规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现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概况

烈山区地处淮北市南部,总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全区辖烈山、宋疃、古饶3镇和杨庄、临海童、百善、任楼4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经济开发区。烈山是淮北市城市“东进南扩”的重点发展区,同时烈山还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放性农业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百强县(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塔山石榴荣获国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名区,其中榴园村是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烈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传说烈山是炎帝烈山氏的出生之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华家湖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3处;2019年又新增了烈山窑遗址、赵氏宗祠和榴园村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保单位如宁戚墓、许由墓、捻寨遗址等16处;同时,烈山窑和草庙孜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四季榴园和南湖公园、正在打造国家3a级景区七彩和村、以及正在提升和规划建设的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华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二、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

(一)成立创建组织,明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烈山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烈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计划表》、《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二)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烈山区全域旅游规划》、《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项目总体规划》,全区规划了四季榴园、南湖公园、龙脊山、化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六大景区,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编制《烈

山区石榴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实施第二批精品民宿建设和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创建成国家aaa七彩和村景区。

(三)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在四季榴园景区设立了烈山区旅游警察、旅游景区巡回法庭,设立由公安、旅游、环境、市场(工商、物价)食药等单位参与的综合执法队伍,将景区游客中心国有资产包括债权债务移交给盛大投资公司。

(四)推进“旅游+”,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一是“旅游+文化体育”。利用化家湖景区连续举办六届环湖自行车赛,环化家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2018年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淮北站榴园)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以淮北市太极拳展示、秦楼桃花节、七彩和村梨花节、最美桃花面摄影大赛、寻找最美石榴仙子摄影大赛、李政恩篆刻书画展等节庆活动和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各类活动,形成了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二是“旅游+山水”。依托烈山山水资源、农耕文化这一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四季榴园景区建设环形观景路,形成烈山特色的“一带一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湖公园、泉山公园、化家湖、龙脊山、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景区建设。三是“旅游+交通”。全区旅游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六横六纵”路网把烈山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点点连成线,线线连成片,节约了游客在路上的时间,延长了游客在景区景点休闲的时间;开通105、109、116、126路等旅游线路和淮北—榴园旅游专线直通车。四是“旅游+养生”。依托烈山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山水资源,建设榴园精品民宿、塔山生态农庄、果老生态山庄,培育龙脊山地锅鸡、果老山庄黑山羊、小香猪、蒸

时令野菜等十大品牌养生特色食品;开发研制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等养生保健食品,凸显本地特色。五是“旅游+小镇”。利用集镇建设打造特色石榴小镇、苹果小镇、灵枣小镇等,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撑,带动了本地的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城镇调整产业、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目标。六是“旅游+工业”。烈山区将利用工业遗产,变废为宝,依托旧的矿井矿区进行改造,变成矿井餐厅和矿井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的景点。国家矿山博物馆、酒器陈列馆、纺织体验馆等工业旅游已经形成。目前,井下餐厅和矿工体验煤矿以及北从朔西湖公园南至南湖公园的旅游观光“小火车”正在谋划设计中。七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具有烈山特色的中国结、泥塑、剪纸、根雕、奇石等文化旅游产品,并逐渐形成旅游产业,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塔山石榴系列产品、和村苹果、黄营灵枣、秦楼蜜桃、赵集水果蔬菜等地方土特产,已形成规模特色,其中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营灵枣已成为国家地理名称保护产品。2018年,在安徽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金榴园石榴饮料获得银奖。

(五)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围绕四季榴园4a级景区提升,新建榴园高档民宿和四眼井纪念馆,不断推进石榴特色小镇、赵瓦房画家村、塔山二期精品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季榴园、龙脊山景区提升和泉山公园、化家湖景区规划建设,创建七彩和村和秦楼桃花源3a景区、加快十里长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草庙孜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大提升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

(六)发展乡村旅游,辐射全域旅游示范区范围。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

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已达亿元,通过发展万亩石榴园、万亩苹果园、千亩灵枣园、金泰莱农业生态园等特色农业基地,依靠发展农家乐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拓展训练等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达到了引领休闲观光与拓宽增收渠道的作用。 2018年,先后申报创建国家3a七彩和村景区和秦楼金泰莱生态园景区,挖掘赵集民俗文化,建设赵集民俗馆,发掘了烈山窑遗址和草庙圩孜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两大文物遗产,投入百万余元资金,进行发掘、抢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正在申报国保单位,着力打造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七)夯实旅游基础,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烈山区围绕“旅游标识数量充足、旅游宣传面广量大、旅游服务优质高效、市民参与彰显魅力、旅游监管措施得力”五大目标,全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沱河东路、兴湖路、卧牛路、梧桐大道等旅游线路全部建成。投资320万元建成雷河体育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投资200万元,建成赵集村、和村两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全民健身广场;投资470余万元建成烈山区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开放,投资150万元四季榴园广场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近两年,在重点交通干道设立标识标牌100多块,在旅游示范村、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次中心等地新开工建设旅游厕所8个,已全部投入使用。利用微信、关注、邮折、明信片、宣传折叶、导游图、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强线上线下旅游信息宣传和查询服务,极大方便了游客的游玩。

(八)丰富旅游活动,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影响。烈山区通过连续举办旅游文化活动的方式,不断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影响,连续成功举办了九

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今世桃花缘,缤纷古饶游”、“花海果香,七彩和村”梨花旅游节、导游词演讲比赛、“烈山山水一日游”活动,加大了烈山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烈山旅游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

三、烈山区全域旅游业创建存在问题与难点

一、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也没有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没有落地。

二、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足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估标准差距较大。

三、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旅游监管与运营主体不明,政府及文旅部门直接管理,“大包大揽”,缺乏专业旅游运营公司。

四、全域旅游创建的主体单位是区政府各部门和镇办村居,但政府各部门主体职责不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沟通协调不足,各自职责任务不能落实,文化旅游部门单独协调力度不够。

五、公共交通严重不足。旅游专线仅有淮北至榴园一线,全区三镇一办和景区之间没有循环公交车,更没有旅游专线公交,游客到各景区景点出行不便。

六、各景区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基层干部依赖性较强,缺乏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一村一品”没有开发目标。

七、土地性质与属性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全域旅游发展优惠政策,特别是支持农业生态园和农家乐建设用地政策不明,红线与绿灯不分,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从旅游出行(停车)、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等六大要素,分析我区全域旅游创建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瓶颈限制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出行问题。通景公路标识标牌缺乏,景区道路狭窄拥堵,停车场不足使用,而且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如进入四季榴园景区塔山路较窄,节假日出行堵塞,旅游大巴车很难通行,公交车不通,影响市民游客休闲观光旅游。同时,旅游景区服务中心、景点咨询站等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景区介绍和旅游线路宣传不明,缺乏导游全景图,没有导游和志愿者引导,游客旅行大都靠自己摸索线路。如四季榴园景区,按国家aaaa标准要求仍不完善,龙脊山更是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

二、民宿旅社缺乏,游客没有住宿歇息的地方。所有游客旅行,都是游游购购就回去了,甚至连餐饮都不在景区内。自驾游就走了。

三、餐饮饭店缺少,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四季榴园石榴博物馆周边没有饭店、小吃、住宿、农家乐,游客只是游览博物馆后就匆匆离开了。小刘庄没人去,赵庄、宋庄饭店、住宿寥寥无几,包括和村、黄营、赵集、秦楼等乡村旅游,留不住游客在景区吃住。

四、缺乏游乐设施和其他服务项目,没有如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区别于外地的特色旅游。由于我们自然山水比不过江南,文化古迹建筑比不过古都名胜,仅有一些自然风光,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五、文化娱乐、趣味活动、民俗特色一一缺乏,游而不乐,乐不起来。

六、旅游商品特别是土特产单一,缺乏购物广场。小摊商贩沿路乱摆,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烈山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法与对策

1、完善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在各个景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在主要景点设置旅游咨询站点,通景公路标识标牌清晰,加宽榴园塔山路,增加旅游专线车次,开通淮北至榴园、榴园至和村、至黄营、至古饶、至秦楼、至赵集、至淮北开发区、至烈山工人村等循环公交车或旅游专线,方便市民休闲观光旅游。

2、出台旅游产品项目奖励政策,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包括农家乐生态园、自采园、民宿、餐饮、养生、工艺品制作、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等。

3、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游乐场、民俗馆、农业体验馆、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创新举办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如读书活动、书画赛、徒步行、骑行赛、棋牌赛等。

4、开发旅游品牌商品,提升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营灵枣品质和精包装,延伸产业链。建设中间为购物、周围为停车场的购物广场等基础服务设施。

5、开发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美化包装现有景点,如山场步道、山泉溪流、河塘水库、田林湖草、文物遗址等,提升景区景点观赏度和吸引力,重点打造几处精品景区。以精品景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域旅游建设。

6、继续挖掘烈山乡土文化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在全区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摸清烈山区自然山水资源、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地名由来、故事传说、民间艺人、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等文旅资源,为开发打造新的景区景点景观,为创建国家全域旅

游示范区和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7、开发旅游品牌目的地,拓宽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场。烈山区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生态自然山水禀赋,整合区内资源,结合烈山旅游资源实际,迎合市场需求,推广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出20个具有地域特色和自身优势的旅游品牌。即四季榴园乡村度假游、塔山采风写生游、环化家湖山地自行车游、泉山公园登山观光游、南湖公园徒步游、蔡顺故里孝文化游、张果老道教文化游、廻龙寺--青龙寺佛教文化游、烈山特色美食游、龙脊山自然风光游、小李庄民俗文化游、宋疃盛景农业体验游、黄营灵枣采摘游、七彩和村赏花闻香游、十里长山名胜古迹游、古饶乡村休闲游、赵集民俗风情游、秦楼桃花亲情游、草庙孜红色文化游、金龙电子工业文明游等。

8、谋划打造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全域旅游示范区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开启“烈山一日游”,“烈山两日游”等。按照规划科学、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服务周到的原则,对全区六大风景区线路进行优化升级。以淮北市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的游客设置“烈山二日游”精品路线:烈山南湖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博物馆--四季榴园景区--淮北市石榴博物馆--龙脊山风景区。华家湖景区--七彩和村--廽龙寺--黄营灵枣园。烈山区100公里外的游客设置“烈山一日游”精品路线: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景区--四季榴园景区--龙脊山风景区—廻龙山景区—七彩和村景区。石山孜遗址公园—谷山竹邑古县城遗址--赵集民俗馆—赵集扬水站—山南文化大院—赵氏宗祠--草庙孜红色基地—秦楼金泰莱生态园。

五、座谈人员发言提纲

烈山镇王林副镇长:烈山镇要“老树发新芽”即加快提升四季榴园、龙脊山景区服务质量,注重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四季榴园和龙脊山景区,规划建设民俗博物馆、动物园、儿童游乐场等文化游乐设施,加快塔山精品民宿建设,发展农家餐饮美食街。以四季榴园带动化家湖开发,发展体育旅游,如环湖自行车越野赛、徒步行、爬山运动等。打通榴园至南庄旅游线路,修建环山步道。加快小李庄美丽乡村建设和改造,发展烈山特色乡村旅游。

宋疃镇化文强副镇长:宋疃镇以水果做旅游文章。在发展和村苹果园和黄营灵枣园的基础上,拓展樱花园、海棠园、紫桂园等多样化农业生态观光园,不断提高农业旅游观赏度,提升盛景农业旅游观光客流量。延伸拓展闸河公园,做好河道绿化步道建设,营建观景台。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旅游商品,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如果树认领,管养服务,农耕体验,发展亲子游。做好青龙寺、廻龙寺佛教文化、和文化旅游推介,开发廻龙山、磨旗山、奶奶山、马务山等文物遗址旅游景点。

古饶镇刘飞主席:在草庙圩孜建设打造淮北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规划复原建设张家大院,新建草庙地锅豆腐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打造草庙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利用赵集周边的山场资源和遗址传说,发掘竹邑县、诸阳县、定陶县三个古县城遗址,结合民俗传统文化和生态农业资源,提升赵集民俗馆收藏品类,扩大民俗馆建设规模,打造民俗非遗文化旅游景点,发展农业生态园、观光园、农耕文化体验园,规划建设十里长山景区。

人大代表发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打通全区旅游景区

景点公交线路,实现景区景点通车,解决市民游客出行问题。

任唤麟副区长:发展旅游的终极目的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其核心是增加游客量,推销当地旅游商品。烈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利用,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推力,市场需求的拉力和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要鼓励多渠道投入开发,包括政府项目资金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和其他民营实体投入。充分挖掘烈山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方法与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增加景区景点的观赏密度,如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可以集中整合一起打造一个民俗文化展览馆或博物馆。二是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一条街、民俗一条街、民宿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土特产一条街,等等。三是要错位发展旅游资源,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开发,打造星级酒店。四是加强旅游资源分类建设。即实行市场化运营和公益化运作,一要提高经济效益,二要提高社会效益。

缪瑾副主任发言: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增加旅游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安排检查巡视,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一是要镇办和区直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加大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协调力度,实行定期通报,定期解决,分析讨论,定期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协调会。三是多渠道、多元化的争取旅游资金投入,示范推动,典型引路,打造烈山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四是围绕食、住、行、游、娱、购旅游六大要素,进一步开发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

游、体验旅游等特色旅游,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烈山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距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要求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烈山区将坚定地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旅游规划为基础,形成全域化旅游格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旅游项目为动力,突出旅游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以融合发展为主导,扩大全域旅游的规模和效应,以联动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建设“山水生态美丽烈山”做出新的贡献。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2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许庭波为组长的调研组,对我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情况进行调研。11月20日,调研组深入到县旅游集散中心、大会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调研,听取县政府关于我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以及县文旅委、人社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规划局、美好办等部门补充汇报,并座谈了解有关创建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16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把改革创新作为创建的主线,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县直各涉创单位紧紧围绕创建

重点工作认真履职,同力协作,全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成立了高规格的全县全域旅游领导组织,及时出台了我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明确了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出台了八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成立了县文旅委,建立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设立了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市场监管旅游分局和全县旅游综合执法办公室、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宣传营销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机构,“1+3+n”全域旅游管理体制初步建成;成立了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和文化旅游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领导与督促指导。

(二)加强规划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了全县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绩溪县县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百里历史生态走廊片区规划等系列规划;启动了7镇3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首批四个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完成37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三)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谋划实施全县全域旅游重大交通项目,着力构建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合理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四)坚持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切实增加有效供给。积极发展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养老、旅游+文化等旅游新业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积极谋划实施全域旅游新项目,丰富品牌旅游产品。

(五)实施整体营销,进一步凸显县域旅游品牌形象。推出不同季节、不同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特点线路,举办“山花浪漫”、“趣味一夏”和“乐享金秋”乡村旅游系列活动,营造“月月有节、乡乡可游”的全域旅游氛围;积极参加全省“1+n”宣传,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投入旅游宣传;与中青旅合作开展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

二、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创建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旅游产品品质不优。全县现有景区景点旅游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档升级;以徽墨、徽菜、徽雕为代表的特色徽文化产业亮点不多,需进一步培育;以体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街区景点和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强。

(二)旅游新业态不丰富。以彰显我县文化内涵和非遗项目的旅游新业态深度挖掘不够;“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融合不紧密,需要加快建设;以体现我县环境生态优势的养生养老特色品牌影响力不强,需要加快打造;特色民宿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快,旅游娱乐存在短板。

(三)旅游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连接大黄山主要景区的绩谭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县内公路等级不高,主要景区景点公路通达条件需进一步改善,全县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需要进一步构建;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和观光巴士尚未开通,游客运输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等公共休闲设施需加快建设;全县自驾车服务体系不完善,自驾车营地自驾车风景道需加快建设;旅游购物设施、旅游文化娱乐休闲设施需加

快布局。

(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全县“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组织虽已组建,但尚未实质性运行;旅游执法机构和旅游综合管理机构的力量需进一步配齐配强;旅游统计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景区门票制度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几点建议

(一)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全域统筹,实现由部门联动向党政统筹转变。一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特别是要强化创建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及时分析和解决创建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落实创建任务领导干部挂项制度,对创建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都要确定挂项领导,切实解决创建工作与涉创部门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权责脱节、联动性不强等问题,形成县委、县政府总体统筹,文旅委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要完善政策保障和投融资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旅游业发展各种措施,落实好县委绩发[2017]10号文件《绩溪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八项扶持政策,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县直有关部门在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时,要向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倾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

(二)全力推进产业布局全域优化,实现由建点连线向育点拓面转变。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立足多规合一,综合城乡建设和交通、旅游、文化、体育、农业等专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好全县全域旅游

发展指导纲要,对旅游重点项目、旅游大景区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市场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进行系统谋划和设计,厘清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脉络,有效解决资源盲目开发、项目重复建设、业态类同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二要科学实施重点项目支撑全域旅游发展。按照“提升核心点、整合老景点、打造新亮点”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对现有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进行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徽博园、美食城等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一批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发展旅游业。加大与安徽出版集团、北京顺峰集团、香港爱家集团等大集团、大公司的跟踪对接,争取徽商故里、上庄、黄山岭下的公社等旅游大项目落地建设。

(三)全力推进服务设施全域配套,实现由城市旅游向旅游城市转变。一要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建设大交通服务全域旅游”的工作思路,加快我县杭黄高铁、杭临绩高铁、绩谭快速通道、国道g233东迁等全域旅游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国、省道,打通内循环,改造县乡网,实现畅安美,着力构建内联外通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密覆盖主要乡村和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鼓励发展壮大旅游汽车公司,不断增强旅游的可进入性。二要完善旅游便民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游客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汽车租赁、线路组合、餐饮购物等一体化服务;积极推进发展新型民俗、农家乐等住宿类型;加快建设特色餐饮和购物街区,改善旅游购物环境。三要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信

息技术,加快建设我县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慧旅游营销平台“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功能。

(四)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全域融合,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一要加快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一批集旅游休闲观光、餐饮购物、户外运动、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区。指导景点景区开发参与性、展示性、情景性和文化体验型项目,深入挖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吸引游客驻足。二要加快开发户外运动产品。规划建设“皖浙天路”,打造自驾游基地、山地越野训练基地,积极开发登山健身、徒步穿越等新型旅游产品,深入推进皖南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户外运动基地。三要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引导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向乡村旅游项目倾斜,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水平。积极培育景区辐射型、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五)全力推进监管治理全域覆盖,实现由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一要强化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特别是要严厉打击干扰景区正常经营和强拉游客、强行拼客等欺行霸市行为,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二要完善旅游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执法机构,配齐配强旅游执法力量。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诉受理、交办、查处、反馈、问责等重点环节工作制度,着力完善旅游投诉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进一步健全文明旅游引导、旅游安全管理、突发性应急处置等制度。

(六)全力推进市场开发全域联动,实现由形象宣传为主向产品营销为

主转变。要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旅游宣传营销渠道,积极推动旅游宣传营销区域联动,着力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结合、线上与线下共促、政府与企业联动的旅游宣传营销新机制。深化与中青旅战略合作,借势中青旅品牌和网络资源平台,开展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聚焦“长三角”、京福高铁沿线等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主动参与全省“1+n”旅游宣传,加快融入杭州、黄山国际旅游圈,打响“美食天堂、养生福地”旅游品牌。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 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 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乐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乐东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乐东旅游业以及整 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2015]182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 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 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形象,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 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为 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含地州)。各地首批

申报全域旅游示范区,原则上不超过10%左右的县(含县级市),有条件省份可适当申报市(地州)为创建对象。创建主体为县、市地州人民政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2016年验收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考核指标 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二、当前乐东旅游业发展现状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乐东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东旅游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起步、调整和提升等发展阶段,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乐东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尖峰岭原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二是2015年底通行的海南西环高铁给乐东旅游业增加了新的动力;三是随着我县旅游部门加大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乡村休闲游,在尖峰岭、龙沐湾等景区附近的旅游特色村庄,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4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旅游总收入达到 2.17亿元,同比增长15.1%。初步测算2015年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DB52∕T 1507-2020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工作程序 (2) 6 规划要点 (3) 7 规划成果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规划文本参考提纲 (8) 参考文献 (10)

引 言 贵州省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示范省。为规范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工作,提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要求,促进地方全域旅游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合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在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创新和规范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规划要点、规划成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 26358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636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GB/T 31380 旅行社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3138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 024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LB/T 025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LB/T 035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 LB/T 064 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三大对象: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遵照烈山区委、区人大工作安排,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与区文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以及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等分管领导,由缪瑾副主任带队,于2019年5月23日深入到三镇景区景点实地查看,调研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讨论全区下一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何推进、如何实现国家验收达标,提出切实可行地科学合理地建议和意见。 2016年11月,淮北市烈山区自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通过规划融合、景区建设、市场规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现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概况 烈山区地处淮北市南部,总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全区辖烈山、宋疃、古饶3镇和杨庄、临海童、百善、任楼4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经济开发区。烈山是淮北市城市“东进南扩”地重点发展区,同时烈山还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放性农业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百强县(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塔山石榴荣获国

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名区,其中榴园村是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烈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传说烈山是炎帝烈山氏地出生之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华家湖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3处;2019年又新增了烈山窑遗址、赵氏宗祠和榴园村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保单位如宁戚墓、许由墓、捻寨遗址等16处;同时,烈山窑和草庙孜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四季榴园和南湖公园、正在打造国家3A级景区七彩和村、以及正在提升和规划建设地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华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二、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 (一)成立创建组织,明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烈山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主要领导为组长地“烈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计划表》、《烈

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情况汇报

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情况汇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坚持用全域理念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全面展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成立以区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推进各项工作,出台《昌江区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全域旅游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由县级领导挂点具体部门负责,举全区之力全面发展昌江全域旅游。与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洽谈编制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事宜,下一步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报告提交常委会讨论。 (二)产业深度融合特色凸显 一是“旅游+农业”。依托我区特有的农业资源和自然禀赋,不断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实现观光采摘和乡村旅游收入,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月亮湖周边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造了“稻香花厨”休闲农业品牌,建设了张五常收藏艺术陈列馆,扶持了优秀乡村旅游点--百荷园,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当地村民上岗就业,乡村旅游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二是“旅游+城区景区化”。坚持以双修提升双创、以双创促进双修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秉承服务中心、赢得民心的“两心”理念。对城市进行景区化打造,做好森林公园、昌南湖·西河湾、陶瓷文创区山体修复;**山庄支路、兴华路等十几条背街小巷和区医疗服务中心、沿江西路城区街道提升改造正在实施中。 三是“旅游+生态”。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积极策应昌江百里风光带,修复旸府滩古码头、荷塘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放大区内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集休闲、赏景、度假、娱乐为一体山水生态游和休闲户外游目的地。 四是“旅游+工业”。以陶瓷文化创意园、航空小镇建设为平台,打造并推广陶瓷创意研修体验游、现代陶瓷工业游以及航空工业游。宁封窑主体工程将完成,陶瓷文化创意园区正开工建设,“航空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管网铺设。 通过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逐步呈现游客和资本双重追逐的良好趋势。 (三)配套服务不断提升 拓宽了月亮湖环湖公路;全面提升荷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自XX年国家旅游局发动“旅游厕所革命”以来,昌江区就充分利用中央、省市资金,我区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配套资金,按照“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截至目前已新建旅游厕所8座,改建10座。 (四)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辖区内古窑景区已是景德镇景区标杆,XX年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世博江西馆”已开工建设;宁封窑主体工程将完

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填入版

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全域旅游 示范区创建有关会议精神,我XX积极行动,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体制机制。建立、调整、完善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综合 管理等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现代旅游治理能力。 1.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政 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根据阶段工作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域旅游示 范区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跟进部署,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 门联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综合管理、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顺应党政机构改革需要,落实XX文体广旅局作为XX政府工作部门,负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XX委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对文 体广旅工作的统一领导。依托XX省旅游政务网、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等 平台,不断健全现代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渠道畅通,数据完整,报 送及时。另XXX公司、XXX管理处、XXX中心为我XX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经营、管理、营销发挥重要作用。 3.行业自律。虽然XX内主要涉旅企事业单位加入市旅游行业协会,市级会员覆盖率高;但XX域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行业自律需加强。(二)政策保障。将旅游业置于XXX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旅游 规划与相关规划实现有机衔接,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政策配套不断优化。 1.产业定位、规划编制、多规融合。根据目前发展现状,旅游业在XX域 经济发展中综合贡献......;但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出台相关支 持政策文件。拟修编《XXX全域旅游发展规划》、《XXX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XXX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即“一规两案”,以期 对我XX旅游产业经济和旅游发展、旅游用地、旅游空间布局以及各项旅游 工程进行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再统筹并实施管理,持续推动我XX全域旅游 示范区创建工作。 在“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编排等工作中,积极推动将涉旅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设施提升方面,包括实施涉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智慧服务运营监

(2016020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首批创建名单(262家)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262家) 北京市 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市平谷区 北京市延庆区 天津市 天津市和平区 天津市蓟县 天津市生态城 河北省 石家庄市平山县 邯郸市涉县 保定市易县 保定市阜平县 保定市安新县 保定市涞源县 保定市涞水县 张家口市张北县 张家口市蔚县 唐山市迁西县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

山西省 晋中市 长治市壶关县 长治市平顺县 晋城市阳城县 朔州市右玉县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 辽宁省 盘锦市 沈阳市沈北新区 大连市瓦房店市 抚顺市沈抚新城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市凤城市 丹东市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锦州市北镇市 葫芦岛市兴城市

葫芦岛市绥中县 朝阳市喀左县 吉林省 吉林市 长白山 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市九台区 长春市双阳区 通化市辉南县 通化市柳河县 通化市集安市 通化市通化县 白山市临江市 白山市抚松县 延边州敦化市 延边州延吉市 延边州珲春市 梅河口市 黑龙江省 伊春市 哈尔滨市阿城区 哈尔滨市宾县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河市五大连池市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 上海市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市青浦区 上海市崇明县 江苏省 苏州市 南京市秦淮区 南京市江宁区 徐州市贾汪区 淮安市金湖县 盐城市大丰区 镇江市句容市 泰州市兴化市 浙江省 杭州市 湖州市 丽水市 宁波市宁海县 宁波市象山县

衢州市开化县舟山市普陀区台州市天台县台州市仙居县安徽省 黄山市 池州市 合肥市巢湖市安庆市岳西县安庆市太湖县安庆市潜山县宣城市绩溪县宣城市广德县宣城市泾县 六安市霍山县六安市金寨县福建省 平潭综合实验区莆田市仙游县三明市泰宁县泉州市永春县漳州市东山县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中国网 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 二、总体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7) (四)发展思路 (20) 三、主要任务 (22) (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2 (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 (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 (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

(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 (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 (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 (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 (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 (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 四、保障措施 (51) (一)加强组织领导 (51) (二)完善利益机制 (51) (三)部门协调推进 (52) (四)推动多规合一 (52) (五)加大财政投入 (52) (六)强化政策扶持 (53) (七)加强队伍建设 (55) (八)强化监督考核 (55) 一、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 五个鲜明特征: ◆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 ◆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最新版)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通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而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一)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与效果(130分) 打分点: (1)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或类似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2)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类似功能机构等。 (3)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4)推进旅游用地政策(包括用岛、用海、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5)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6)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创建国家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旅游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二)对全域旅游创建和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130分) 打分点: (1)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的领导推进机制,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25分)。 (2)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30分) (3)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30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六大重点工作

经过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海南省和北京市昌平区等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李金早局长指出,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改革创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根据各地方旅游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归纳了现阶段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六大重点: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的系统科学规划。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编制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地方标准。编制的不仅是有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更是推进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分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作为创建区域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需要主要领导推动方能取得成效。可依托各地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深化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环境。重点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从改革创新旅游体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整体要求和验收细则(征求意见稿)2018年8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申请和认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达到以下整体要求: 第一条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综合性支持政策,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并取得实效。【政策保障】 第二条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全域旅游领导协调机制,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运行有效。【体制机制】 第三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便民服务、景区停车场、汽车营地等功能健全有效,自驾游、自助游服务体系完善,厕所革命达标。【公共服务】 第四条旅游产业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产业带动性强,融合发展上水平,形成观光、休闲、度假业态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休闲度假业态丰富,具有国家级旅游品牌,综合效益显著。【产业体系】 第五条旅游目的地品牌完整,特色鲜明,识别度、知名度高,市场感召力强。【市场影响】 第六条旅游综合监管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监管能力强,投诉处理机制健全,市场秩序良好,游客满意度高,近三年没有重大有效旅游投诉事件。【市场秩序】 第七条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破除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具有解决地方旅游业长期发展问题的突破性、实质性措施,或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发展全域旅游的示范性创新举措。【创新示范】 第八条旅游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完善、制度健全,实施效果良好,近三年内未发生下列事件:较大以上级别旅游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生态环境、文化旅游资源等破坏事件;被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处理,或严重损坏旅游者权益,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其他事件。【安全保障】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 (征求意见稿) 说明: 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指标包含8类基本项目和创新项目,8类基本项目打分合计1000分,创新项目加分合计100分。 2、8类基本项目及分值安排为规划统筹(60分)、要素体系(260分)、公共服务(260分)、资源环境(100分)、优质服务(100分)、品牌营销(60分)、体制机制(80分)、政策供给与创新(80分)。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最新)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推动我县旅游创新、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瞄准“四项优先验收指标”和“六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找准思路定位,把握景区建设这个工作着力点,突出旅游要素及功能的配套提升,加快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确保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二、目标任务 紧扣X旅游核心区建设,以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X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大力培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集X湿地生态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休闲养生度假游于一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工作重点 (一)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制定鼓励和扶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落实县财政对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培训、奖励和补助等。同时,整合扶贫、移民、水利、城建、交通、文化等各类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吸引民营资本加盟景区开发,让利发展。 (二)健全旅游规划体系。 聘请国内外旅游行业专家团队做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策划顾问,加快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域整体策划,打造全景X、全域旅游,真正做到创意独特、策划新颖、大手笔、高品位。 (三)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以X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重点的X旅游核心区建设,加快X森林公园景区开发。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X艺术庄园、X湿地公园、X故居、印象X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不断丰X村旅游产品结构。 (四)做大旅游宣传营销。 深入挖掘和包装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全县旅游宣传营销的整体策划,策划举办好诗经文化节、荷花节、七夕爱情节、X祈福节、X祭拜仪式等旅游活动,不断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央视、知名旅游门户网站等媒体合作,营造名诗、名人、名篇效应,提升X 旅游知名度。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模板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性质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内容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依据 六、规划理念 七、规划成果 第二章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旅游发展背景 二、行业发展态势 三、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态势 四、旅游发展基础 五、旅游业SWOT分析 六、基于SWOT分析模型下的发展策略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二、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 第四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客源市场现状 二、目标市场分析 三、旅游消费特征 四、旅游市场热点 五、客源市场定位 六、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章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目标 四、形象定位 五、发展战略 六、战略措施 第六章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 二、空间布局 三、空间战略结构 第七章核心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 一、旅游项目体系 二、龙头项目 三、重点项目 四、一般项目

第八章旅游产品体系 一、主题型旅游产品系列 二、节点型旅游产品系列 三、定制型旅游产品系列 第九章全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开发规划 一、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内涵 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三、旅游与地产的融合发展 四、旅游与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六、旅游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十章环境卫生系统及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卫生现状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三、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四、规划举措 五、主要污水处理中心布局规划 第十一章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二、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三、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四、旅游交通便捷体系规划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合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合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立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经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它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而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五项基本要求 《标准》中基本要求包括体制机制、综合贡献、旅游规划、旅游厕所、安全文明等五个方面。 ——体制机制包括统筹领导体制、具有综合职能的管理机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 ——综合贡献包括旅游业对当地GDP、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指标,旅游新增就业、农民年纯收入、旅游脱贫的相关指标。——旅游规划包括有以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规划审核、审批和发布,以及全域旅游与各类规划的协同关系。

——旅游厕所包括城乡旅游厕所的分布、开放与管理,交通沿线厕所的开放,以及导向标识要求。 ——安全文明包括特定时间内无严重警告、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事故、严重旅游投诉事件等要求。 八个认定条件 《标准》公布了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的认定条件。 ——政策支撑包括政策意见、土地政策、旅游项目、资金保障等要求,如“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指标用于保障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总额达到一定规模”等; ——旅游交通方面包括“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较高,设施完善,全面实现景观化”、“绿道慢行系统贯穿主要城镇、乡村和景区”等要求; ——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公共游憩空间、旅游集散咨询体系、旅游安全、停车场、旅游标识等要求; ——智慧旅游方面包括“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大数据中心”、“所有旅游景区流量实时监控、发布”等要求; ——旅游环境方面包括“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涉旅路边、河边、湖边、海边达到美化、绿化、洁化”等要求; ——旅游要素方面对旅游产品、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分别提出了要求;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课件.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 序号验收指标及分值 (总分1200分。 其中,基本项 1000分,创新项 加分200分) 总体要求评分标准 1 体制机制 (90分) 建立适应全域旅 游发展的统筹协 调、综合管理、 行业自律等体制 机制,现代旅游 治理能力显著提 升。 1.领导体制: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体系。(20分) 2.协调机制:建立部门联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5分) 3.综合管理机制: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20分) 4.统计制度:健全现代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渠道畅通,数据完整,报送 及时。(15分) 5.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会员覆盖率高,自律规章制度健全, 行业自律效果良好。(10分) 2 政策保障 (140分) 1.产业定位:旅游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地方党委或政府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 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20分) 2.规划编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制定工作 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建立规划督查、评估机制。(20分) 。

旅游业在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实现有机衔接,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政策配套齐全。3.多规融合: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深度融合,国土空间等规划满足旅游发展需求。(20分) 4.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出台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政策,制定开发性金融融资方案或政策。(30分) 5.土地保障政策: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用地。有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构建旅游用地保障新渠道。(30分) 6.人才政策:设立旅游专家智库,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旅游培训机制,实施旅游人才奖励政策。(20分) 3 公共服务 (230分) 旅游公共服务体 系健全,各类设 施运行有效。 1.外部交通:可进入性强,交通方式快捷多样,外部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完善。 (20分) 2.公路服务区:功能齐全,规模适中,服务规范,风格协调。(15分) 3.旅游集散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中,功能完善,形成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 (20分) 4.内部交通:内部交通体系健全,各类道路符合相应等级公路标准,城市和乡 村旅游交通配套体系完善。(30分) 5.停车场:与生态环境协调,与游客流量基本平衡,配套设施完善。(15分) 6.旅游交通服务:城市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等交通工具形 式多样,运力充足,弹性供给能力强。(20分) 7.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引导标识等系统完善,设置合理科学,符合相关标准。 。

重庆全域旅游规划

重庆全域旅游规划 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自此全域旅游引发了整个旅游行业及各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思索。 刘馥馨: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 Part1:大势所趋 国家经济大势。我国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处于L型下行的趋势,传统的投资和出口的两匹马车已经乏力,消费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驱动力,旅游也成为除了人们日常开支和教育之外**的消费热点,旅游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域旅游在这个大风口下是势在必行的态势,本身也是旅游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抓手和举措。 全域旅游势在必行

规划转型需要。目前规划业面临着“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困境,所有规划中50%以上是政府解决不了的,是要依托市场的主体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需要其他局厅办委的配合,因此希望通过全域旅游对资源,对政府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旅游规划、旅游咨询业务的进一步落地,这个过程中巅峰有几个阶段的探索和尝试。 2009年,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中,胡晓冉**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这个阶段将全域旅游的概念充分融入到规划中,但仍然在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中和概念的探索中;2012年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市场主体与政府职能进行了剥离,完善了项目库和招商书,以解决引导市场发展的问题;2014年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审规划中,创新性将旅游产业政府应该发展的重要工作分解到了33个厅局,以便尝试将旅游的一些政府职能进行具体的落地;2016年11月海南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导则和认定标准,创新工作模式,将政府职能下放各厅办,而且具体到了指标的落实,让旅游规划以及提出的指导思路变得可以落地执行、跟踪考核,进行最后的验收。 Part2:全域之路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经验交流材料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经验交流材料 XX年XX月,XX景区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XX年XX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围绕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XX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统揽提出“三五一”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补短板、促改革、促升级、促转型,在体制机制、乡村旅游、智慧景区和旅游扶贫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全域景区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在此,和各位同行分享我们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突出体制机制大改革,进一步释放旅游发展活力我们坚持高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机构、机制和体系,让XX型景区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1、建立决策协调机制。成立由书记、区长为主要负责人的XX 区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全区旅游工作的最高协调、议事、决策机构。出台《中共XX区委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对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对于旅游工作中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决策。 2、健全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1+4”旅游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职能,成立XX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速裁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和旅游综

合投诉处理中心等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建立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工作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凝聚全区上下合力抓旅游,“一切为了旅游,为了旅游的一切”氛围初步形成。 3、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1+5”规划体系。编制《XX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景区驱动+全业聚焦+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配套出台《XX区全域旅游突破行动计划》《XX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XX区城镇旅游发展规划》《XX区重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XX区旅游品牌推广及市场营销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产业、交通、土地、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实现规划引领、多规合一。 二、突出产品开发大突破,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我们坚持补短板、促融合,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让XX型景区玩法越来越多样。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分类发展、试点引领发展,统筹规划全面发展的思路,设立乡村旅游投资平台,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务、服务入股,全面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和分享成果红利。围绕“一体两翼,一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基本建成以XX、XX观光运动休闲区,古镇祈福文化体验区,中心景区观光康养区,里茶乡茶文化体验区,XX度假养生功能区为组团的“全域旅游经济走廊”。 2、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深挖历史遗迹、传说典故等文化内涵,改造提升各类人文景点,规划建设城市文化小品,提升景区

全域旅游引领 文旅融合共进

全域旅游引领文旅融合共进 近年来,开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6%,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开封旅游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前7个月,全年累计旅游接待32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7.7%。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加强整体统筹。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民生产业、民心产业、幸福产业、支柱产业着力培育,重点实施“十个一”工程:即一个战略引领:开封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战略,强调文化和产业融合共进,实施了10个“文化+”专项行动计划;一个发展定位:提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定位,与新兴工业化城市并列;一个机构协调:市委书记召集、市长参加,每月召开一次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指挥部例会,专题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一个专项资金:设立了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一个园区运营:由中部六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负责运营;一个平台融资:成立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属国资公司进行融资;一批项目支撑:每年安排、包装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市领导分包,强力推进;

一个研究院培养人才: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市委书记任院长,依托河南大学优质师资进行人才培养;一春一秋节会:春季的清明文化节、秋季的菊花文化节,两个国家级节会拉动;一个旅游联盟:依托丝绸之路东起点城市地位,2015年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吸引国内外33个城市踊跃加入,推动旅游开放合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二是突出规划引领,打造特色精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一渠六河”景观设计规划、宋都水系工程规划等水系工程规划;编制完成了《开封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双核”“双带”“双廊”“四区”的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形成了衔接配套的规划发展体系。 依据发展规划,充分发掘开封历史文化底蕴,在突出“宋文化、北方水城、新宋风城市”三大特色的同时,着力彰显饮食文化、菊花文化、书法文化等十大文化魅力。在提升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等传统景区的基础上,又打造了小宋城、上河城等一批文商旅综合体;七盛角、书店街等一批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大宋官瓷、木版年画等一批民办博物馆;启封故园等一批旅游特色小镇;开封西湖、“一渠六河”环城水系等一批城市休闲游憩新空间。 “一河两街三秀”“一湖两巷三园九馆”等一大批文化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