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桥梁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桥梁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桥梁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桥梁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桥梁是交通线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桥梁的规划施工建设仅是桥梁的第一步,而真正发挥桥梁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还需依靠建成后运营中的科学管理和养护维修。

桥梁作为线路跨越障碍的一部分,运营中一旦发生垮塌事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伤,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及线路阻断,也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除极端的桥梁垮塌之外,运营中桥梁损伤导致使用功能不足甚至丧失使用功能而被迫维修、加固的情况则更为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讲座介绍了几座桥梁严重垮塌的事故,并向我们分析了原因,其事故成因有认知不足、设计施工缺陷、自然灾害、管理养护不周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事故提醒着我们桥梁工程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桥梁的建设,确保桥梁质量安全。

位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之上的Quebec Bridge本来应该是着名设计师Theodore Cooper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不朽杰作。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长跨度的钢悬臂桥,库帕忘乎所以地把大桥的主跨由490米延伸至550米,以此节省建造桥墩基础的成本。然而就在这座桥即将竣工之际,悲剧发生了。1907年8月29日,大桥杆件发生失稳,突然倒塌,19000吨钢材和86名建桥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人生还。由于库帕的过分自信而忽略了对桥梁重量的精确计算,导致了一场事故。

1913年,这座大桥的建设重新开始,然而不幸的是悲剧再次发生。1916年9月,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桥身在被举起过程中突然掉落塌陷。结果13名工人被夺去了生命。事故的原因是举起过程中一个支撑点的材料指标不到位造成的。

1917年,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悲剧后,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这座桥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长的悬臂跨度大桥。

塔科马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第一座塔科马海峡大桥于建于1938年11月到1940年7月,中跨853m。在建造最后阶段,人们就发现大桥在微风的吹拂下会出现晃动甚至扭曲变形的情况,司机在桥上驾车时可以见到另一端的汽车随着桥面的扭动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的奇观。

1940年11月7日,大桥在远低于设计风速的19m/s(相当于八级大风)风速下发生强烈的风致振动,桥面经历了70min振幅不断增大的反对称扭转振动,最终导致桥面

折断坠落到峡谷中。

重建的大桥于1950年通车,2007年,新的平行桥通车。

宜宾小南门桥主桥系中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矢跨比1/5,是建桥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中部180m范围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桥面。

2001年11月7日凌晨4点,从四川南部宜宾进入云南的咽喉要道宜宾南门大桥发生悬索及桥面断裂事故,桥两端同时塌陷,造成交通及市外通讯中断。

事故是连接拱体和桥面预制板的4对8根钢缆吊杆断裂,北端长约10米、南端长20余米的桥面预制板发生坍塌。两边的断裂处都是在主桥与引桥的结合点,恰恰也是吊桥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点。因受力不均,一边垮塌后,使桥面的支撑力发生波浪形摆动,造成另一边也垮塌。

广东九江大桥为2×160米的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988年6月正式建成通车。

2007年6月15日凌晨5时10分,一艘佛山籍运沙船偏离主航道航行撞击九江大桥,导致桥面坍塌约200米,导致9人死亡。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九江大桥6·15船撞桥断事故”,也称为“九江大桥事件”。

彩虹桥始建于1994年11月5日,竣工于1996年2月16日,垮塌于1999年1月4日,建设工期1年零102天,使用寿命仅两年零222天。

原彩虹桥

这次因工程质量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年轻武警战士,直接经济损失628万余元。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彩虹桥突然垮塌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工程质量问题:彩虹桥的主要受力拱架钢管焊接质量不合格,存在严重缺陷,个别焊缝并有陈旧

性裂痕;钢管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足,低于设计标号的三分之一;连接桥梁、桥面和拱架的拉索、锚具和镏片严重锈蚀。二是工程承发包不合法:到8日止,事故调查组找不到工程设计专用章,设计手续不全,实际上是私人设计。施工承包者是一个挂靠国有的个体业主,其组织的施工队伍不具备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不具有合法的市政工程施工资质。

新彩虹桥

2004年6月10日早晨7时许,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垮塌。大桥从中间断裂27米,大约有三辆汽车落水,两名落水司乘人员逃生,无人员死亡。

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下,内部预应力严重受损。事故发生前,大连顺达运输公司一辆自重30吨的大货挂车,载着80吨的水泥,在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该桥在2000年7月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吨、限速20公里/小时),重载冲击

力使大桥第9孔悬臂端预应力结构瞬间脆性断裂,致使桥板坍塌,通过该桥的一辆农

用车落水,车上2人逃生。

小尖山大桥位于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后的两座大山之间,全长155米,桥墩高47米。2005年12月14日5时30分左右,小尖山大桥突然发生支架垮塌,横跨在3个桥墩上的两段正在浇筑的桥面轰然坠下,桥面上施工的工人也同时飞落谷中。事故共造成

8人死亡、12人受伤。

小尖山大桥

施工照片

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支架搭设时基础施工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部分支架钢管壁厚不够,部分支架主管与枕木之间缺垫板。

伊河汤营大桥位于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全长米,桥面净宽米,设计结构类型为空腹式石拱桥,1987年底竣工通车。

因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10年7月24日,潭头镇汤营村伊河汤营大桥整体垮塌,桥上众多滞留人员不幸落入水中。截止7月27日,事故已造成至少50人遇难。

总的来说,桥梁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①水害、冰害、泥石流灾害

②震害等

(2)工程设计的认识不足导致的事故

①风荷载值及振动

②桥梁隐蔽的重要受力部件的应力腐蚀(高应力使腐蚀加速发展)和腐蚀疲劳

(3)人为或材料因素导致的桥梁事故

①碰撞

②钢梁脆断

③设计、施工不当,使用维护不当

桥梁事故案例与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阳明滩大桥案例事故分析 2012年8月24日清晨,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垮塌,4辆大货车坠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烈悲剧。 本来哈尔滨的建筑质量很好,只听说南边嚷嚷这个楼塌那个项目是豆腐碴啦,而这些跟哈尔滨却不沾边,这点还真让龙江人感到放心的哈尔滨。可是不实夸呀,近来哈尔滨多灾多难,而路和桥却是首当其中的先锋,先是城里路塌陷,后是阳明滩大桥裂垮,让人心的冷凉降到冰点。不是邪乎,这样人们还那敢出门走道了,怕桥和路伤着自己的胳膊腿。当你行驶在桥上和路上时,就感觉似站在火山口上一样,随时都有搭上生命危险。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桥,全长133公里,加上桥南29公里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三环高架路),全桥总长度达142公里,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该桥宽4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最大可满足高峰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该桥是黑龙江省第一座自锚式悬索双塔跨江桥,主塔高80.5米,主跨跨度248米,主梁采用钢混凝土叠合梁,其跨度为全国同类桥梁之首。大桥的建设,融入了北方地域文化元素,突出了哈尔滨欧式风格城市特色,使充满异域风格的桥体与松花江两岸湿地自然风光及沿江建筑群有机融合,它将成为哈尔滨标志性新景观。尤其是阳明滩大桥南北引桥与松花江两堤交汇处,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桥头堡也显得格外的大气、洋气。

一个通车不到一年的重点工程,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样板工程,一个申报鲁班奖的优质工程,为什么如此之快就断裂垮塌?如果说其是豆腐渣工程,其实也是见怪不怪。豆腐渣工程,这是当今建设项目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通过对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垮塌的案例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联的问题,但定性还得靠专家的权威性定论。 1桥梁的结构设计是否有问题?计算失误、安全系数不满足、忽略地质条件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性小。【在设计上允许向一侧偏,但是偏载有一定的限度,按现在交通部的相关标准,单侧大概能承受150吨左右的重量,而事故中车辆总重量已经超过此限度两倍多。塌桥长度一共120多米,桥面整体侧翻。这120米,分成3块,事故发生点集中分布在前两块,大概为前80米。专家王宗林说,桥的主要结构是钢梁加混凝土,桥体侧翻后,钢梁一点没变形,混凝土也没有大的损害,二者间连接也较好,整体没有任何地方断裂。所以说,桥的质量还是过硬的。但作为设计者,是否可以适当在一些关键路段多考虑超载路段因素,加大安全系数还是必要的。】 2施工质量是否有问题?不规范施工、野蛮作业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存在一部分。【从现场看,虽然该段引桥发生整体倾覆,但从现场情况看,桥面并未出现裂纹,这说明整个桥梁的质量是合格的。倾覆的桥板上部、下部、周围的桥体都没有问题,且桥板是整块倾覆,下坠后也没有发生断裂,说明质量还是可以的。】 3工程监理的职能工作是否不到位?不负责任、人情节点、专业水平低等,

桥梁施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标题:桥梁施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关键词:桥梁、事故、施工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桥梁建设上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桥梁事故教训。 正文: 一、桥梁事故的特点: 1、桥梁原来是点跨越比较容易增加桥的处理费用,而高架桥很长,难以增加相 应费用。 2、桥梁的桥型变化很大,每一种桥型都有差别,有各自的力学规律。 3、桥梁工程是荷载比较大的工程,除去大的水坝,码头,在建筑里,桥梁荷载 最大。桥梁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很大。 4、桥梁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些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学桥梁的,对桥的临界状态, 对桥的力学不是很了解,需要补充相应知识。 5、超载问题确实存在,不管超载对不对。 二、在这里,我把桥梁事故划分为:桥梁施工阶段的事故,桥梁使用阶段的事故,桥梁设计缺陷或者说设计薄弱环节的事故,桥梁临近使用寿命的事故,以及因特殊外力比如地震而造成的事故。 1.、工期要求造成事故:前期拆迁、管线改移影响;施工工期问题,很多桥梁都存在抢工期的问题。 2、桥梁施工的分散性:地域辽阔,差异化严重;桥梁是分散的,分散在各地,不像工业企业在固定场所制作,容易控制。桥梁的设计分散,材料分散,地质情况不一样。 3、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与责任心:专业水平和同类型工程经验,责任心与法律惩罚;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学习课程过多,造成某些课程没有学明白,还有就是年轻人胆大,比较依赖于软件计算,事故经验不足。 4、房建等其他领域施工人力进入桥梁领域:对桥梁特点不熟悉;很多桥梁施工队伍之前主要从事房建或水力工程等领域,对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够熟悉,这在城市高架桥施工中较为普遍。 5、职工素质的下降:对民工的管理和教育;民工的质量在下降,有责任感的工人很难找。

11、桥梁事故案例

【案例1】××大桥坍塌 ●工程背景及事故经过 某大桥是一座净跨l00m,箱肋单波混凝土型拱桥,由××设计院设计,××桥梁公司负责施工,于×年×月开始建设。×年×月×日箱肋合拢。17日l0时43分突然坍塌,造成死亡19人,10人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 大桥箱肋坍塌,其主要原因是拱肋纵向失稳。影响失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施工方面,在拼装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未能加强观测,出现了拱轴线偏离。特别是9月15日拆除拉杆后,再次发现西岸比东岸高26.6cm,下游高14.2cm,下游东岸较设计标高低17.5cm,上游低20.8cm。4号接头上游西岸较设计标高高12.4cm,下游离14.6cm。在实测拱轴线明显偏离设计拱轴线情况下,既不报告请示,也未停工采取措施,相反在未浇筑接头混凝土之前,于16、17日先后两次在东岸下游1、3段箱底处浇筑混凝土11t,这种单边非对称加载,使拱轴线的偏离加大,终于使箱肋纵向失稳、坍塌。 2.设计方面。此桥原设计方案是参照×省公路设计院箱肋单波双曲线拱桥图纸,按荷载汽-15,挂-80设计为5段拼装方案。在施工中,施工单位考虑5段单块构件过重,吊装困难,于6月10日作向监理和业主提出将5段改为9段方案,并得到设计批复。大桥坍塌后,经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验算的结果表明:9段拼装设计方案基本正确,但比较粗糙。如在9段设计中,对贝雷架在箱肋端部悬挂问题,对悬浇的工作拱度,对加载程序都没有向施工提出具体交待数据和规定,对作为支撑作用的斜拉杆的拆除时间,标明在拱圈合拢后即可进行,实践证明是不妥的。同时,对重点拱肋的受力情况,施工和加载程序均未进行计算和规定。 3.管理方面,业主单位未对变更设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严格审查,是极不严肃的科学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在施工管理上,明知施工单位现场技术力量不足,对建造、工艺复杂、吊装要求高的大跨度拱桥有困难,也未能派出得力干部和有经验的工程师予以加强。这些也是酿成大桥坍塌事故的原因之一。 ●经验教训 某大桥拱肋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施工方面的问题是主要的。大桥坍塌的内在因素是拱轴线偏离、失去纵向稳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 ●预防对策 1.在设计上,要精益求精,设计方案要合理,计算要准确,设计技术交底要到位。 2.施工方面,要严格按照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要加强现场施工技术力量。尤其是当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处理,不得盲目蛮干。 3.管理方面,要作到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管理,真正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安全隐患。 【案例2】某大桥支架垮塌事故

凤凰桥坍塌安全事故分析剖析

吸取沉痛教训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凤凰桥质量事故案例及教训

2007年“8.13” 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7年“8.13” 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经调查认定:特大责任事故。

国内外桥梁垮塌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如凤凰县沱江大桥这般刚刚竣工,尚未验收就塌掉的应该是第一例。这个竣工即垮塌的“第一桥”同时成为了几十位殒命于此的施工人员魂魄永远的归宿。这座石拱四孔桥的夭折,也让在中国造桥史上历史悠久、有光荣传统的石拱桥蒙羞,抛开各种人为因素的揣测不说,在桥梁坍塌原因的追问中,特别要警惕有人把桥塌人亡的罪魁嫁祸于石拱桥。

?一般人印象中,总觉得石拱桥缺乏技术含量,远不如那些钢架结构的桥梁更为结实耐用,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不用说了,被称为世界跨径最大的石拱桥的山西丹河特大桥(桥长413.7米,主孔净跨径146米,宽24.8米、桥梁高度80.6米,建成于2000年),就足以让世人对石拱桥科技内涵的延伸极限刮目相看。相比之下,全长约268米、宽13米、高42米的沱江大桥,其技术难度完全应该在现有石拱桥技术的可控范围内。

?从“现场5个桥墩发生倒塌,4个桥墩断成了五六截”的破坏程度看,这座桥是如此脆弱不堪,完全体会不到丝毫的科技内涵。更加不可思议之处是,脚手架居然成了大桥的“拐杖”———这座大桥在摔开拐杖的一瞬间,就暴露了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事实,轰然倒地,桥毁人亡!大桥的“先天性”在哪个环节就埋了“病根”,又在哪个环节绕过了例行的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最终酿成惨剧呢?在这座大桥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自证清白。

桥梁事故案例与分析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与分析桥梁事故案例分析阳明滩大桥案例事故分析 xx年8月24日清晨,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垮塌,4辆大货车坠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烈悲剧。 本来哈尔滨的建筑质量很好,只听说南边嚷嚷这个楼塌那个项目是豆腐碴啦,而这些跟哈尔滨却不沾边,这点还真让龙江人感到放心的哈尔滨。可是不实夸呀,近来哈尔滨多灾多难,而路和桥却是首当其中的先锋,先是城里路塌陷,后是阳明滩大桥裂垮,让人心的冷凉降到冰点。不是邪乎,这样人们还那敢出门走道了,怕桥和路伤着自己的胳膊腿。当你行驶在桥上和路上时,就感觉似站在火山口上一样,随时都有搭上生命危险。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桥,全长7.133公里,加上桥南8.29公里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三环高架路),全桥总长度达15.42公里,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该桥宽41.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最大可满足高峰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该桥是黑龙江省第一座自锚式悬索双塔跨江桥,主塔高80.5米,主跨跨度248米,主梁采用钢混凝土叠合梁,其跨度为全国同类桥梁之首。大桥的建设,融入了北方地域文化元素,突出了哈尔滨欧式风格城市特色,使充满异域风格的桥体与松花江两岸湿地自然风光及沿江

建筑群有机融合,它将成为哈尔滨标志性新景观。尤其是阳明滩大桥南北引桥与松花江两堤交汇处,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桥头堡也显得格外的大气、洋气。 一个通车不到一年的重点工程,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样板工程,一个申报鲁班奖的优质工程,为什么如此之快就断裂垮塌?如果说其是豆腐渣工程,其实也是见怪不怪。豆腐渣工程,这是当今建设项目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通过对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断裂垮塌的案例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联的问题,但定性还得靠专家的权威性定论。 1桥梁的结构设计是否有问题?计算失误、安全系数不满足、忽略地质条件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性小。【在设计上允许向一侧偏,但是偏载有一定的限度,按现在交通部的相关标准,单侧大概能承受150吨左右的重量,而事故中车辆总重量已经超过此限度两倍多。塌桥长度一共120多米,桥面整体侧翻。这120米,分成3块,事故发生点集中分布在前两块,大概为前80米。专家王宗林说,桥的主要结构是钢梁加混凝土,桥体侧翻后,钢梁一点没变形,混凝土也没有大的损害,二者间连接也较好,整体没有任何地方断裂。所以说,桥的质量还是过硬的。但作为设计者,是否可以适当在一些关键路段多考虑超载路段因素,加大安全系数还是必要的。】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章:工程坍塌事故案例 案例一:湖南省凤凰县“08.1 3”大桥坍塌事故 (3) 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 (6) 案例三: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8) 案例四:北京市海淀区“03.28”地铁坍塌事故 (11) 案例五:湖南省永州市“09.21”楼房坍塌事故 (13) 案例六:黑龙江省大庆市“08.06”围墙倒塌事故 (16) 案例七:山东省文登市“06.06”景观桥坍塌事故 (18) 案例八:北京市海淀区“02.21”临建房屋坍塌事故 (20) 案例九:云南省景谷县“02.21”房屋倒塌事故 (23) 案例十:重庆市南岸区“01.17”边坡坍塌事故 (25) 案例十一:湖北省襄樊市“01.16”沟槽坍塌事故 (28) 案例十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01.04”基坑坍塌事故 (31) 案例十三:甘肃省定西市“07.04”化粪池坍塌事故 (34) 第二章: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案例十四:重庆市秀山县“12.04”模板坍塌事故 (36) 案例十五:天津市开发区“05.13”模板坍塌事故 (39) 案例十六:湖南省长沙市“04.30”模板坍塌事故 (41) 案例十七:陕西省宝鸡市“03.13”模板坍塌事故 (43) 案例十八:湖北省荆州市“12.21”模板坍塌事故 (46) 案例十九:河南省郑州市“09.06”模板坍塌事故 (49) 案例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02.12”模板坍塌事故 (51) 案例二十一:山东省聊城市“10.02”模板坍塌事故 (54) 案例二十二:山东省淄博市“09.30”模板坍塌事故 (57) 案例二十三:广东省佛山市“09.01”模板坍塌事故 (59) 案例二十四:甘肃省兰州市“08.31”模板坍塌事故 (61) 案例二十五:江苏省溧阳市“08.24”模板坍塌事故 (64)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目录 一、水中施工事故案例 (2) 1.1天津彩虹大桥桥墩承台钢围堰倾覆 (2) 二、桥墩施工事故案例 (3) 2.1天兴洲大桥铁路引桥 (3) 三、支架法施工事故案例 (4) 3.1深圳盐坝高速公路起点高架全互通立交桥 (4) 3.2京福高速三明连接线互通A匝道桥 (5) 3.3四川省自贡市某箱型拱桥大桥 (6) 3.4广东广清高速增槎路连接线主线高架桥 (7) 3.5绥芬河市新华街立交桥 (7) 3.6广州珠江黄浦大桥引桥 (8) 四、移动模架法施工事故案例 (9) 4.1苏通大桥 (9) 4.2温福铁路鹿城段高架桥 (10) 五、拱桥施工事故 (11) 5.1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坍塌事故 (11) 六、吊装施工事故 (12) 6.1郑州黄河二桥 (12) 6.2广水京广铁路改造桥 (12) 七、近几年桥梁坍塌重大事故 (13) 7.1江西广昌一大桥突然坍塌致2死2伤 (13) 7.2浙江杭州德胜高架拆除梁掉落 (14) 7.3湖南平江一座大桥遭挖沙船撞击垮塌 (15) 7.4武夷山公馆大桥发生垮塌事故 (16) 7.5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 (17) 7.6青海西宁一在建高架桥桥墩钢筋骨架坍塌 (18) 7.7抚顺月牙岛西跨河大桥坍塌 (19) 7.8宁波轨道交通贝雷梁倒塌事故 (19)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一、水中施工事故案例 1.1天津彩虹大桥桥墩承台钢围堰倾覆 事故经过: 高潮位时,钢板桩四周突然向内倾覆,大量海水和泥沙涌入基础,工人被涌上水面,2人遇难;38根钻孔桩于基地以下约7m处挤断,向内倾斜! 原因分析: 1.对地质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区别对待!锚固段太浅; 2.没有认真计算工况稳定等必要数据以指导施工; 3.第3层支撑和围檩刚度不够; 4.下部无支撑区域过大,钢板桩受外部水和土的侧压力而失稳; 5.平撑与钢板桩没有电焊牢固!未形成整体受力体系。

008桥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解析

桥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解析一.工程概况 1.北方滨海地区X市城市混凝土桥梁—泓桥,设计使用期100年。 2.桥梁跨越的河流为季节河流,只在汛期有较大流量。 3.工程地点距海岸线1000余米,桥墩所处河道底部标高低于海平面。 4.该地区为地面沉降区。 5.该市为重化工和钢铁基地,酸雨区,降水pH值约4.2。 二.质量事故简介 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获举报,称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接获举报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向该工程供应不符合有关标准的混凝土。 三.全面调查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 设计单位未依照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和《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见附表。 2.技术监督部门的调查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实际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一致。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案发时已向该工程供应混凝土7000多立方,货值200余万元。 四.事故处理

已施工混凝土结构采用附加防腐蚀措施,使其达到标准规定的耐久性能。五.责任追究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追究预拌混凝土 搅拌站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追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单位危害公共安全罪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目录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一、水中施工事故案例 1.1天津彩虹大桥桥墩承台钢围堰倾覆 事故经过: 高潮位时,钢板桩四周突然向内倾覆,大量海水和泥沙涌入基础,工人被涌上水面,2人遇难;38根钻孔桩于基地以下约7m处挤断,向内倾斜! 原因分析: 1.对地质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区别对待!锚固段太浅; 2.没有认真计算工况稳定等必要数据以指导施工; 3.第3层支撑和围檩刚度不够; 4.下部无支撑区域过大,钢板桩受外部水和土的侧压力而失稳; 5.平撑与钢板桩没有电焊牢固!未形成整体受力体系。 二、桥墩施工事故案例 2.1天兴洲大桥铁路引桥

事故经过: 2008 年 11 月 19 日,天兴洲大桥铁路引桥,用泵送混凝土进行第2次墩身灌注,浇筑高度为:6.5-17.5m范围,浇筑至15m时,墩身模板突然倾倒,作业平台上5人坠地,死亡1人。 原因分析: 1.一次灌注墩身高度未经严谨检算,灌注至9m时,混凝土压力已超压。 2.灌注速度超速,按要求应≤1m/h,实际达到3m/h。 三、支架法施工事故案例 3.1深圳盐坝高速公路起点高架全互通立交桥 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27日,深圳盐坝高速公路起点高架全互通立交桥由4联箱梁施工中,第3联右幅(50米长)桥突然坍塌,69人坠落,19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 原因分析: 1.立杆高度误差偏大,部分扣件未能完全拧紧,水平杆件未采用搭接连接, 削弱了支架整体稳定性; 2.坍塌的第7跨在支架设计中横向未设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数量不够,造成 支架主体稳定性不足; 3.支架设计中对不利荷载因素及荷载分布不均状况认识不足,未采取相应的 对策和措施,使支架整体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 4.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管理不力,安全质量意识淡薄 3.2京福高速三明连接线互通A匝道桥 事故经过: 2001年9月25日,该匝道桥模板支架在加载预压时,突然垮塌,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原因分析: 1.施工过程擅自改变施工方案,支架体系存在严重隐患。 (1)钢管立柱直接立在水泥砼路面上,柱基不坚实,产生了一定的竖向和水平位移 (2)贝雷支架缺少斜向支撑,侧向约束薄弱,在堆荷过程的外力作用下(堆荷设计重量1065t,实际加载至700t时),由于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引发支撑体系整体失稳破坏。 2.堆沙不均匀造成支架体系失稳。 3.管理混乱 (1)技术管理混乱,支架设计和预压试验方案未按规定程序审批。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堆沙作业未按程序堆放。 (3)未对临时招用的堆沙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4)工程监理不严,对施工设计方案未经审批,支架体系存在明显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3.3四川省自贡市某箱型拱桥大桥 事故经过: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目录 一、?水中施工事故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桥梁施工事故案例 一、水中施工事故案例 1、1天津彩虹大桥桥墩承台钢围堰倾覆 事故经过: 高潮位时,钢板桩四周突然向内倾覆,大量海水与泥沙涌入基础,工人被涌上水面,2人遇难;38根钻孔桩于基地以下约7m处挤断,向内倾斜! 原因分析: 1.对地质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区别对待!锚固段太浅; 2.没有认真计算工况稳定等必要数据以指导施工; 3.第3层支撑与围檩刚度不够; 4.下部无支撑区域过大,钢板桩受外部水与土得侧压力而失稳;

5.平撑与钢板桩没有电焊牢固!未形成整体受力体系。 二、桥墩施工事故案例 2、1天兴洲大桥铁路引桥 事故经过: 2008 年11 月19 日,天兴洲大桥铁路引桥,用泵送混凝土进行第2次墩身灌注,浇筑高度为:6、5—17、5m范围,浇筑至15m时,墩身模板突然倾倒,作业平台上5人坠地,死亡1人。

原因分析: 1.一次灌注墩身高度未经严谨检算,灌注至9m时,混凝土压力已超 压。 2.灌注速度超速,按要求应≤1m/h,实际达到3m/h. 三、支架法施工事故案例 3、1深圳盐坝高速公路起点高架全互通立交桥 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27日,深圳盐坝高速公路起点高架全互通立交桥由4联箱梁施工中,第3联右幅(50米长)桥突然坍塌,69人坠落,19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 原因分析: 1.立杆高度误差偏大,部分扣件未能完全拧紧,水平杆件未采用搭 接连接,削弱了支架整体稳定性; 2.坍塌得第7跨在支架设计中横向未设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数量不 够,造成支架主体稳定性不足; 3.支架设计中对不利荷载因素及荷载分布不均状况认识不足,未采 取相应得对策与措施,使支架整体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事故案例分析(悬索桥、斜拉桥)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2年6月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风险分析


桥梁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 四川达县洲河大桥坍塌事故 ? 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梁断裂事故 ? 澳大利亚墨尔本西门桥坍塌事故
1、国内外斜拉桥施工事故
2、国内外悬索桥施工事故
? ? ? ? ? ? ?
北京顺义悬索桥坍塌事故 泰州三塔两跨悬索桥猫道拆除事故 大贝尔特海峡跨海工程施工事故 布鲁克林大桥施工事故 麦基诺海峡大桥施工事故 旧金山奥克兰湾大桥猫道坍塌事故 塔科马大桥风毁事故

1、国内外斜拉桥施工事故

1、四川达县洲河大桥坍塌事故
? 1986年10月29日主跨合龙 时,主梁混凝土突然破坏 坠落,连同桥上几十吨重 的吊车一起坠落河中,桥 下4艘运载桥梁的驳船被压 沉,造成死亡16人的特大 事故,国家经济损失1200 万元。 ? 原因分析 ? 造成该桥事故发生的主要 原因是设计上存在漏洞, 分包的施工单位没有施工 经验。
? 桥梁概况
? 四川达县洲河大桥,为跨度 190m+70m的混凝土箱型梁斜 拉桥,采用独塔构造叶脉式 布索,另一端拉索按空间布 置直接锚固于山体上,利用 了桥头地形特点,省去一个 索塔,结构新颖。我国尚没 有可借鉴的设计施工经验。

2、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梁断裂事故
? 1998年9月24日,即将合龙之际, 16号块突然发生严重的梁体断裂 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 起事故使整个工程工期延误近两 年,经济损失巨大,并且在社会 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 桥梁概况
? 投资4.23亿元位于甬江入海 口 , 全 长 2482 米 , 主 桥 为 单 塔 双索 面不 对 称预 应力 混 凝 土斜 拉桥 , 通航 孔跨 径 258 米 , 净 空 高 32 米 , 5000 吨 级 的 客 、 货 轮 船 可 全天候通过出入甬江于 1995 年 6 月 开 工 , 总 造 价 4.23亿元。 ? 事 故 处 理 后 , 新 桥 于 2001 年6月8日竣工通车

xA大中型桥梁盆式橡胶支座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防治

大中型桥梁盆式橡胶支座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防治 1、大中型公路、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应用概述: 盆式橡胶支座在我国公路与铁路桥梁上应用已有近30年历史,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京包和京唐铁路的铁路大桥上应用;90年代在京铁路上推广应用抗震盆式支座;1998年在南京长江二桥的北汊桥5跨连续箱梁(90m+3×165m+90m)上应用大吨位盆式支座,最大设计承载力达到6500吨,是当时国内设计承载力最大的盆式支座。由于盆式支座具有承载力大,其橡胶层在钢盆内不易老化,维护保养简单,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等突出优点,所以近十多年来,在全国高速公路上的桥梁、铁路桥梁和城市市政桥梁中得以大量推广应用。在长江、黄河、珠江、黄浦江等所建成的跨江特大桥上使用的几乎都是盆式支座。为了规范使用,上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铁道部和交通部相继出台了“盆式橡胶支座产品标准”,这对盆式支座的推广应用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盆式橡胶支座与板式橡胶支座相比,具有承载力大,橡胶层在钢盆内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等突出优点,而在大跨度公路和铁路桥以及市政桥梁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桥梁中发现应用不当,也经常会出现病害和质量事故。本文通过实际工程中的盆式支座病害和事故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然而随着盆式支座的大量推广应用,近几年也相继出现了不少盆式支座安装质量事故和产品质量事故。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原因有支座设计布置和选用不当、施工安装技术不到位和产品质量存在缺陷等多种因素所致,这些事故案例已引起专家们的密切关注。 2、对于一些典型桥梁盆式橡胶支座的事故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2008年青岛某市政桥梁,在建设中发现箱梁安装后盆式支座的钢盆竖向开裂,出现钢盆开裂事故并不是个别现象,桥梁养护检查中发现已通车的桥梁中也不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