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专业名称生态学

专业代码07101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 年7月10日

修订日期:2006 年7月10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创新实验班)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Advanced Economics Education)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以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家为目标,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大学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全英语或双语教学,加大数学课程的份量,与数学专业同等要求。培养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高深的数学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模型分析,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能从事经济、金融和贸易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provides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with a sound foundation in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d an in-depth analytical skill of mathematics, referenced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top universities. Graduates will become specialists to research and do practical work in the area of economy and finance.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实验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经济学修完国际一流大学经济学基本课程;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2. 学习较多的数学课程,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 3. 熟练掌握英语,能熟练阅读英文教材及具有较强的口语交流能力; 4. 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模型分析; 5 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As a student of this program, he/she shall gain the following: 1. The basic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top universities in economics;

2021年西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西南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硕士学习阶段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追求真理,学风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系统掌握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全面了解生态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外语水平教高,具备并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能从事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独立研究,高水平教学、高级管理与决策的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6个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植被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性科学。 1.研究方向之一:草地生态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草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草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生态适应及其生理生态过程,草地景观格局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可持续发展等。 草地生态学是内蒙古大学最早的生态学研究方向之一,是在李继侗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创办,60年代后李博院士等积极推进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和优势的学科方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草原群落蒸发蒸腾,植物个体与群落的水分生理生态,高等植物与菌根的相互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阐明了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与机理,水分生态因子对于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作用路径、过程调控等方面的核心机制以及作用方式,提出了水分生态效能理论及分析方法。21

世纪以来,紧跟国际生态学发展潮流,先后开展了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用水等涉及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较,草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较简单,是生态学研究的理想舞台,因此本学科方向在生态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基地,本方向以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的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生态学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研究方向之二:植被生态学 本方向以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为研究地域,以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区域路线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为研究方法,系统研究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组成与演化,植被空间格局与动态,植被格局与动态,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植被响应,沙地、湿地等特异性景观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特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构建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和植被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 蒙古高原地域辽阔,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拥有广袤的草原与荒漠,是全球独特的景观之一,也是生态学研究的理想舞台。开展面向蒙古高原的干旱与半干旱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生态学研究是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特色与优势。近50年来,全面考察了我国北方地区、俄罗斯的贝加尔以南、蒙古国大部的植物区系与植被生态,系统研究了蒙古高原及相邻地区生态地理分异规律,探索了蒙古高原及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物种演化的古地理背景,揭示了草原与荒漠植被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提出了中国草原与荒漠植被分类与分区方案,完成了《内蒙古植被》、《内蒙古植物志》、《内蒙古遥感考察》等重要学术著作,内蒙古植被等7套资源系列图、内蒙古草原退化图。本学科方向自李继侗先生创建后,由李博、马毓泉、刘钟龄、雍世鹏等老一辈学者发扬光大,具有雄厚的积累、良好的学术传承和较完善的学术体系,具有全面收集和存放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植物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植物标本馆和内蒙古地区先进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本学科方向将为我国乃至世界植被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成

西南大学19秋[9125] 电子政务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9125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未来的文明是数字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上层建筑。 1.电子民主 2.电子政务 3.电子商务 4.电子政府 2、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的成立时间是哪年() 1.1990 2.1986 3.1988 4.2000 3、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1.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2.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3.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4.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4、以下哪一项()功能不适用于电子办公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会议管理功能 2.信访接待 3.文书管理功能

4.远程会议 5、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1.20世纪90年代 2.20世纪80年代初 3.20世纪80年代中期 4.20世纪80年代末期 6、电子政务安全与服务的开放性是一对矛盾,因此电子政务安全应该遵循() 1."安全与效率"原则 2."安全与成本"原则 3."安全性第一"原则 4.安全适度性原则 7、在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公文管理模块中,发文处理功能包含着公文拟制和()两个部分。 1. D. 公文签名 2.打印 3.公文核实 4.发文 8、从政府工作形式看,电子政务可分为()。 1.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2.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网上事务处 阶段 3.三个阶段:电子政务功能度阶段、电子政务复杂度阶段、电子政务成熟度阶段 4.四个阶段:公文电子化阶段、内部办公自动化阶段、行政管理网络化阶段、部门间协同工 阶段

西南大学数统院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综合评定计分标准2017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全日制研究生 各类奖学金综合评定记分标准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综合评定的内容包括申请人当学年(指上年的9月1日至当年的8月 31日)四个方面情况: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参加学术、科技 活动情况;参加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及思想表现情况。综合考核采用百分制的计算方法,按如下公式进行计分评定。 博士生研究生:综合评定成绩二A2*80% + A3*10% + A4*10% (课程学习成绩不评) 硕士研究生: 第二学年:综合评定成绩二A1*30% + A2*40% + A3*10% + A4*20% 第三学年:综合评定成绩二A2*70% + A3*10% + A4*20% A1 当学年课程成绩平均分数,满分为100分; A2 ――当学年科研成果积分,满分为100分。 A3 ――当学年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情况,满分为100分。 A4——上一学年参加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及思想表现情 况,满分为100分。 第一条:计分标准 (一)A1课程标准平均分数 当学年课程成绩包括两门平台课、政治、英语课。免修英语的同 学英语成绩按修读英语班级最高分算。统计学专业平台课:应用数理

统计、统计模型与数据分析;其他专业平台课:现代分析、抽象代数。 (二)A2科研成果积分(同一成果只计算最高分值,不累计) 1 .论文类(公开刊物必须有国内统一刊号,内刊应有内刊号) 注: (1)刊物以《西南大学自然科学T类、A类刊物及遴 选办法》(西校〔2012〕109号) 为准。 (2)B类核心期刊以西南大学人事处《B类期刊及论文遴选办法CSSC来源期干刊( 2008- 2009年)》为准。 (3)硕士生发表的国外SCI论文接收也算分,但必须提交接收证明,其他期刊必须正式出版见刊。 (4)第二作者只统计导师排名第一的论文,非导师排名第一, 不统计分数。 2 .著作、教材类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毒理生态学 .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容为: ()课题的来源、意义;

()课题的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课题的研究容和技术方案; ()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预期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通过校外专家的评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 (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西南大学各学院考研经验(待续未完)

西大外语学院考研经验一 (有关参考书大家可在官网上找到,再此就不多赘述) 初试:综合英语:我完全按专八进行复习,平时看一些美文,积累写作材料。语言学,我建议大家在读完规定书目后可以看一下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以便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本书比较难懂,不需要看完全部章节。我当时先读的胡,后看的刘,文的书,感觉简单很多。对于概念记忆,还是应该以刘的书为主,毕竟是规定书目嘛。千万不可自己归纳定义,这样会失去很多分数的。最后冲刺时,一定要把近几年真题小结下,会有很多类似甚至重复的题哦! 二外*(日语):我学的是标日,只看到中级,完全可以应对考试。只在10月的时候补充了下《新日本语教程》的词汇(看初级上下就ok),特别是外来语。有一本历年真题及解析的书很不错,都是各大高校的考研真题,且多以选择题为主,做起来比较顺手。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二外啦。 复试:西大复试确实比较残酷,录取比接近1:2.今年外应11取5,其他各方向也都类似。分数线应该有370+吧,这个我不确定。进入复试后,我也很紧张,大部分都是二战的人,实力很强。导师其实很和蔼,这到让我轻松不少。以我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口语,要标准,一定不能有低级错误,比如declaration的发音.因为这会影响导师对你的第一印象及整体评价。二是专业基础,一般会问到你感兴趣的方面,表述时能加入一些自己的见解最好。答不上或答错都不要紧,虚心接受老师们的意见,不要紧张过度。我的整个复试过程只有六七分钟,算是比较幸运的,前面有十几分钟的,这个因人而异吧。复试结束大概一周后出成绩。 西大外语学院考研经验二 本人男生,本科一般,但是酷爱英语,基础不错,口语还行,有幸今年考上西大语言学,为了传递爱心,回报论坛,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出来,希望对后面的学弟学妹有所裨益.首先按照要求买西大文旭教授编著的参考书,买一些配套练习书,如环球时代英语专业考研辅导书等,下载一些历年真题.一般而言,综合英语考试的难度大致和专八差不多,所以按照专八的难度准备就差不多了,但是西大的综合还是有难度,知识面要广,基础要扎实.法语西大用的是北外出的法语本科专业用书,最好能看到第三册,法语单词量一定要大,语法知识一定要牢固,我就是吃了亏,语法学的不牢,这个书比孙辉写的简明教程难好多啊,刚开始看着很吃力,最要是词汇量很大,生词多.语法难度倒差不多,跟着老师上课走还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就是啃专业书了,语言学,这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最不想接触的东东,因为它确实很抽象,很难学,很难理解到其本质,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拿到书后,大致看了看全书结构,然后把后面的名词解释通通背一遍,大概有170个吧,每天晚上拿个马扎坐在四楼走道,叽里呱啦的背起来,忘了背,背了忘,坚持了2个月,总算背得差不多了.背概念的同时还要看书,例子和流派,理论等等都不能放过,因为这些极有可能就是考点,当然,刚开始看书真是没感觉,即使记住了概念,也难得其要领.但是还是要坚持背.我算是系里面考研学生中背得最早的.背书其实挺好的,即锻炼了口语,又把概念烂熟于心,坚持下去,早晚会得其要领的.反正我就这么一本参考书,相对于其他同学的十几本参考书,我的任务量还是很小的了.就这样,白天看书,一天2章,一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5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掌握环境污染生态修复、设计、规划与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获得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为新开设的专业,暂定如下。 1. 课程体系 1.1 课程设置 (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2)工程基础类课程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土建基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 应包括生态学原理、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工程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专业类课程 应包括环境生态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基础知识,以及生态修复技术及设备设施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等。

1.2 实践环节 (1)实验 包括环境生态监测实验、生物实验与统计和环境生物学实验等。 (2)课程设计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课程设计。 (3)实习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4)科研创新 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1.3 毕业设计(论文) (1)选题 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人一题,学校应制定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及保障机制。 (2)内容 毕业设计: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等,并附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技术调查、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绘图和写作、结题答辩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内容。 2. 师资队伍 2.1 专业背景 (1)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至少与环境生态工程类专业相关。 (2)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学历毕业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或生态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人数应≥50%。 (3)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2 工程背景 从事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的教师均应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包括指导实习、与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工作等)经历。 3. 支持条件 3.1 专业资料 专业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参考及交流资料等内容。拥有一定数量完整的成套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图纸、手册、设计说明书、设计标准等)等。各类资料能满足教学要求,并能定期补充新出版的资料。资料查阅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3.2 实验条件

西南大学 电子政务 9125 考试题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 201 6 年 5 月 课程名称【编号】:电子政务【9125】 A卷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新公共服务: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阐述了“新公共服务” 的基本内涵。“新公共服务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 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新公共服务起源于当前对居于支 配地位的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批判,抛弃新公共管理追求效益、效率、效能的单一价值取向, 以民主治理、公民社会、公共对话、社会资本等为理论基础,认为公平比效率更重要,致 力于寻找行政价值与公共精神相互融合的道路,重塑公平、公正、民主、正义等价值取向, 修正管理主义的价值方向。 2、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 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OLAP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者满足在 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它的技术核心是“维”这个概念。 3、中间件(middleware)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 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 通信。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联,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 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4、数据库是利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的具有一定数据组织结构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二、填空题 1、事务处理型、信息管理型、决策支持型。 2、虚拟专用网络 3、 EDI电子商务,Internet电子商务,Intranet电子商务 4、可控性 5、非授权访问 6、探测式攻击、访问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7、电子政府 8、信息化 9、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10、物理安全风险、链路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系统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 三、论述题 答:形成数字签名的主要步骤是: (1)利用信息摘要技术生成数字签名。所谓信息摘要“又称HASH算法”,是一种单向加密算法,其加密结果是不能解密的。发送方可以通过该算法对拟发送的原文生成一个有固定长度(128位)的散列值,不同原文将产生不同的值,只有相同的原文才会产生相同的值,这样就保证了原文的真实性。 (2)将数字签名用发送方的私钥进行加密,连同密文一同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利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 (3)接收方利用信息摘要技术对解密后的原文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与解密出的数字签名相同,则可确定文件没有被改动过,发送方的身份是真实的。 四、简答题 1、答:访问控制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1)防止非法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络资源。 (2)允许合法用户进入受保护的网络资源。 (3)防止合法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的非授权访问。 2、答: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将分散的、孤立的政府业务和信息资源通过分类、对比、判断、联想、推理等各种方式加以组织,从中提取信息,并使之系统化为知识,从而发挥其整体功能的过程。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整合已有的网络资源,建成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政府门户网站资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和企业;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实现政府跨部门的业务应用和工作协同。 3、答:Intranet电子商务,是指在一个大型企业的内部或一个行业内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通过企业培育的商务活动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业务的成本。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2020版博士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本学科点有长久的研究历史和良好的工作基础,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招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西北大学“211工程”中一直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年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项目),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点”的主要支撑学科。本学科点拥有良好的研究平台,是“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分,拥有可进行全球变化生态、群落与种群生态、生理生态和分子生态研究的实验室

群及智能型人工气候室1座和秦岭野外研究监测基地1个。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人。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16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和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各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近五年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11项,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入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动物生态学:秦岭被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依托此自然资源优势,着重开展秦岭动物多样性、物种濒危灭绝机制、自然保护区理论及功能区确立等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对秦岭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和维持群稳定性机制及其生态学和保护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冬眠生理学、白蚁生理与生态研究等。 2、进化生态学:利用最新的、高效的分子技术,研究濒危种、特有种和具有重大生态经济价值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合古地质、气象、生态数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备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备务实钻研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博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制4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植被生态学 2.城市生态学 3.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5.功能生态学 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 7.恢复生态学 8.分子生态学 9.生态工程学 10.水生生态学 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 1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 14.全球变化生态学 15.生态系统生态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

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选修课程。

经济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是山东政法学院为适应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山东政法学院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济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特色的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该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和法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注重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培养,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经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研究、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掌握和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运用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熟悉市场机制运行规律,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能力。

西南大学201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西南大学2017年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名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7人) 张琼杜丹胡義罗娜阮斌石海君孙芮晨王瑕莉宁友金徐琴杨丹阳杨丽媛崔建西袁珊胡华丹 白云华(博士) 马志霞(博士) 经济管理学院(共26人) 张娜林恬竹李虹牛可李正梅张琦周子琳任钦义贾煜刘天元刘龙峰吴明凤桂梅何静田翠翠唐艳王亚丽李卓凌刘琰宋未忆朱俊颖刘雨姗刘明月冯哲刘晗(博士)王文涛(博士) 工程技术学院(共9人) 黎桉君王驰程明书颜菲尔尹晓峰曹中华韩煜杰陈魁 刘碧贞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共12人) 刘芮段芳芳周廷张兴陈颖冰向杰雷勇刘振 梁卿蒋波郭文良王广钊(博士) 法学院(共22人) 童飞霜宋佳润王霞萍黄明星彭诗谱黎宇翔黄文华刘影郑坤马珣马欢张月琴刘伶俐刘瑞林蒋平余乐刘丰罗茂路范曌陈晨程彦绫高敏贞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16人) 肖薇杨柳伍明雪杨巍巍陈炳良王浪向洪罗琴卢化梅贞候梦佳罗熙李娇娇张功秦煜粟确摩脚尔地理科学学院(共19人) 张宇张媚曾思博吴晶晶谢莹崔古月张涛涛毕国华

谢正兰孙喆潘美含杨岚杰王静怡邓春刘瑶李佩恩 刘梦佳刘金萍张远瞩(博士) 教育学部(共55人) 陆莹周晓雯陈万东高静杨帅李柃璋吴燕圆陈艺 陈优朱丹李琪张善超邓昌杰肖林王静李才静 田洵洵徐帆赵佳丽张珊侯浩翔杨东东朱萌萌郑智勇 蔡群青张立罗莎莎金旭王晓杰王亚丽任可雨王一雯 张长剑史晓静蒋世彦翟纯万盼盼王影周婷婷祝叶 程丹刘文雅张龙尚冉齐培育蒋姗姗周颖李依娜 傅越张铭凯(博士)陈亮(博士)马郑豫(博士)金心红(博士) 陈星(博士)刘志慧(博士)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28人) 冯飞杨涛欧阳资沛杜盼盼李瑞雯韩文艳汪渊谭穗牛庆艳段晓月郑博李欣茹李琴唐秀梅曾理陈龙翔韩璐蒋文岩刘卿淼潘明莹谭杰田虞杨琼杨硕于萍翟香荔章崇文周梦龙 心理学部(共45人) 邓于蓝何雨霞孔文茜罗婷婷燕晓彬许婷婷余嘉黄潇洒 向青青王小琴徐一心胡佳马原啸冯君凤宋亚男王焕贞 潘玮唐清婷覃恺洋姚小喃张利杰蒋虹侯香玲马超 王瑾一陈佳芳陈美龙泉杉施启琰古焱李彧宋森森 吴桃宇张静汤艺范磊陈媛婷梁乾琳徐朝娜史嘉鑫 靳晴晴杜雪(博士)陈群林(博士)杨军义(博士)王丽君(博士) 体育学院(共12人) 郭浩宋倩马丹丹夏慈忠王璐祝朗彧孙琳王诚诚 刘博源郝志勇段红雷李磊 文学院(共32人) 郑婷尹周鹏许敏叶珣蒋智娟赵明秦思梦庞娟 许杨侯光耀兰祥苹金晓雪张建国姚婷婷金丹李世佳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海南大学的生态学为理学类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之一,具有多年培养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为我国热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学科的发展,它紧紧围绕我校“热带、海洋、特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定位,全面系统地开展热带森林生态学、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热带特色与区域特色,我校生态学学科点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平台:本学科相关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其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拥有的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学科拥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具体要求: 1、在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在业务上,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组织、承担并完成本学科及有关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胜任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能熟练地使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与文献,撰写科学论文全文,并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应具有显著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西南大学《行政改革》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职能的属性的选项是() A:公共属性 B:法定属性 C:政党属性 D:执行属性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新政府管理的最求与改革布局的内容包括() A:树立领导权威 B:确立新管理职能 C:坚持有效管制 D:强化行政权力 参考答案:B 3:[论述题] 简答题: 政府职能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包括了: 第一,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职能 第二,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 第三,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职能 第四,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职能 4:[论述题] 名词解释: 政府职能 参考答案: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公共事务管理中依法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财政的主要特征的选项是()

A:公共性 B:法制性 C:区域性 D:民主性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事行政的一般原则的选项是() A:以人为本 B:任人唯贤 C:德才兼备 D:因人设岗 参考答案:D 3:[论述题] 简答题: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哪四种模式? 参考答案:第一,强市场弱政府模式 第二,强市场强政府模式 第三,弱市场强政府模式 第四,弱市场弱政府模式 4:[论述题] 名词解释: 人事行政 参考答案:人事行政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家公务员的直接管理活动。1:[单选题] G2G的含义是() A: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B: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事业部门的电子政务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的选项是() A:自主性 B:非营利性 C:自治性 D:非志愿性 参考答案:D 3:[论述题] 简答题: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有哪三种模式? 参考答案:第一,政府支配模式 第二,政府和社会组织并存模式 第三,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4:[论述题] 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 参考答案: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形象三要素的选项是() A:政府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培养计划

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熟知西方经济学和其它经济学知识,对国内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较为了解,具有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经济学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二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但未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三、研究方向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四、课程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修满33学分,其中 1、学位公共课:5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A、高级宏观经济学A、高级计量经济学A、高级微观经济学B 3、专业必修课程:9学分 专业必修资本论I、中级政治经济学(I、II) 4、选修课程:6学分 从学院开设的课程或外院开设的部分课程中选修6学分课程 5、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培养:1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并写出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报告。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术活动。应具有独立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能力。 6、其他规定 (1)在第一学期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高级I系列课程》替代《高级A系列课程》; (2)每学期每个学生选修课程总学分不能超过18学分,总门数不能超过8门; (3)硕士项目一年级学生,如果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在修读完《高级微观经济学II》、《高级宏观经济学II》、《高级计量经济学II》的前提下可以申请参加硕博连读资格考试,通过者可以转入硕博连读项目。 五、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确定指导老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和论文写作,最晚在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