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

合集下载

秦皇岛A油田气测录井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秦皇岛A油田气测录井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190低阻油气层成是指油气层电阻率值接近或小于本地区相同地质条件下的水层电阻率,在高矿化度地层水地区甚至低于围岩电阻率,但试油时产纯油气的油气层,或电阻增大率(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之比)小于2的油气层[1]。

由于其成因复杂,电性特征与围岩及其他类型流体相似,常规的测井方法对其识别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误判而错失开采机会。

随着开发的深入,具备低阻油层特征的储层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找到有效的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指导已成熟油气田下一步开发生产,还能进一步挖掘油田剩余潜力。

秦皇岛A 油田N 1g Ⅱ2小层砂体油层电阻率2.5~4.8Ω.m,水层电阻率2.7~5.6Ω.m,具备低阻油层特征,难以通过测井方法对其加以区分。

而气测录井的测量对象为储层内部烃类物质,其值大小并不受储层电阻率的影响,通过对秦皇岛A油田气测录井数据的搜集和分析,选取合适参数计算归纳,进而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以储层含烃指数和储层含水指数为主的识别低阻油层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1 秦皇岛A 油田低阻油层成因背景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比较复杂,包括黏土矿物附加导电作用、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纵向变化、油气藏低幅度(低含油饱和度)等。

砂泥岩地层中,低电阻油气层的岩性特征一般为细、粉砂级砂岩为主,岩石成熟度较低,多为长石砂岩,岩石粒度较细,颗粒分选相对均匀,磨圆度差;胶结物以泥质和碳酸盐为主,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和接触式;粘土矿物含量大,主要为蒙脱石、伊/蒙混层和伊利石。

结合沉积学理论,综合分析上述岩性特征发现,低阻油气层是在低能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形成[2]。

可能出现低阻油气层的区域平面上多为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滩坝等沉积亚相带的弱水动力条件沉积部位。

秦皇岛A油田构造为古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低幅度披覆构造,N 1gⅡ2小层砂体岩性主要为砂泥岩,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底水油藏,属于辫状河沉积。

桥口油田低阻油层研究新认识

桥口油田低阻油层研究新认识

桥口油田低阻油层研究新认识摘要:运用元素分析与测井电阻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形成的低电阻油层成因进行精细研究。

按照成因机理,将不同井段的岩石元素分析结果与电阻率相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导致电阻率下降的六种主要元素和因素,结合桥口油田低阻油层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对其识别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在构造储层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桥口油田低阻油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认识,为桥口油田低电阻储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桥口油田低阻油层成因机理识别方法分布规律本文从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入手,通过对矿物组成及层间流体的分析,确定了桥口油田低阻油层成因的内部因素为高矿化度束缚水、黏土矿物导电以及导电矿物这三种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分类及识别方法研究,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桥口油田低阻油层识别和动用的方法体系,为继续深化低阻油层研究,提升桥口油田低阻储量的认识与动用奠定基础。

1. 低电阻油气层成因机理研究1.1 X射线低阻油层的储层元素根据研究区低阻油层岩心X射线元素分析成果与测井数据的深、中感应电阻率和八侧向电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导致电阻率下降的元素主要为Mg、S、K、Ca、Mn和Fe六种元素。

1.2 地层水矿化度分析地层水矿化度是评价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低阻油层的重要成因之一。

由于资料和工作条件的限制,本次主要对桥口油田沙二下4.6.8以及沙三上2.7的地层水做全分析,发现沙二下的平均PH值5.5,略低于沙三上平均PH值,且两者均为弱酸性水,沙二下平均矿化度为17.93×104mg/L,沙三上为16.96×104mg/L,均为CaCl水型。

21.3 束缚水饱和度根据桥29-5井岩石粒度中值与八侧向电阻率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粒度中值与电阻率关系存在转折点,束缚水饱和度随岩石粒度的减小而上升,而束缚水饱和度越高,电阻率越低,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岩石粒度中值大于0.08mm 时,粒度中值与电阻率呈正相关关系,束缚水饱和度对电阻率影响显著,而当岩石粒度中值小于0.08mm时,粒度中值与电阻率呈负相关关系,束缚水饱和度对电阻率影响不显著。

5-低阻油层

5-低阻油层

¾ ¬ À ¹
0.4
0.2 10.38% 0 Ð É Ö ° (Ò Ô É Ï ) · ° Ï É (» « Ï · É °) Û É ² ° Ã ´ 11.63% 6.43%
HD402井东河砂岩储层电阻率与平均 毛管半径对比图
10
1
µ ã Ø ² µ ç ³ è Á Ê £ ¨ohhm) ¼ ½ Å ù « Â ¸ Ü è °½ ¶ £ ¨um)
粘土矿物成分对电阻率的影响
红88井X衍射粘土矿物相对量分析结果表
样号 深 度 (m) 岩 性 粘土矿物组分相对含量(%)
蒙皂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伊/蒙混层
2
5 7 8
2342.30
2342.70 2343.00 2343.15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93
94 96 94
7
6 4 6
11
ý ò Ê ã Ò Ø ² µ
10
10 0.01
1 0.01
0.1
1
¬ Ë ¹ ® ± ¥ ¹ Í ¶ È
两岩电参数计算结果对比(HD402)
1 0.8 0.6 0.4 0.2 0 5080 5085 ® é ½ É £ ¬ m 5090
ý ¡ Ê ¬ Ð È £ Í ¶ ¥ ¹ Í ± ¬ Ó ¹
25 20 15 10 5 0 粘土 细粉砂 粗粉砂
极细砂 中砂
粒度分析砂岩各组分含量平均值直方图 (红75-9-1、红90和红152 )
泥质含量(粘土+细粉砂+粗粉砂),%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00 0.05 0.10 0.15 0.20 粒度中值,mm 0.25 0.30

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发布时间:2023-02-13T07:51:40.89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易寒婷[导读] 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井技术,对于进入到高含水期的油田而言较为适用易寒婷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摘要: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井技术,对于进入到高含水期的油田而言较为适用。

目前,由于我国部分油田的开发时间相对较长,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到了开发中后期阶段,地层中的含水率在不断增加,为了全面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对地层中的剩余油分布进行合理的研究,低阻储层的岩石物理成因类型多样,测井响应关系复杂,故低阻储层与常规储层相比,其测井识别评价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低阻储层识别与评价认识上带来一系列问题。

胜利某地区是东营三角洲自东向西推进衰亡期形成的中带西滑塌浊积砂体的一部分,储集物性具有低孔隙、低渗透的特点。

评价低阻油气层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计算地层的含水饱和度。

本文简单探讨了多种含水饱和度测井与评价解释方法,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阻油层;成因分析;饱和度方法评价;测井解释胜利某地区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段,是东营三角洲自东向西推进衰亡期形成的中带西滑塌浊积砂体的一部分。

构造上属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段,向西倾没于利津洼陷,是一个向东北抬起,向西南倾没的大型鼻状构造。

受三角洲沉积的前积特征控制,使该层系砂体自东向西呈迭瓦状分布。

该地区的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中1、沙三中2,其次是沙三中3,地层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灰质泥岩,储层岩性为粉砂岩和细砂岩。

分选中偏差到差,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石英含量为32%~46%,长石含量为31%~39%,岩屑含量为17%~35%。

胶结物含量以泥质为主,粘土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

储集类型为孔隙性,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16%~22%,渗透率分布范围为1-200×10-3μm2,平均值为13.3×10-3μm2。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借助地面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建立自然的伽玛曲线正演模型,其可以对很薄的砂岩储层进行分辨,频率匹配法可以实现对电阻率的分辨。

小波变换可以对声波的时差和伽玛测井曲线进行分辨,实现了对薄油层的区分和识别。

现在很多石油开采都采用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该技术对测井的识别具有很好的效果。

标签: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应用现在很多油田是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的,油层一般是粉砂岩,油层的厚度不大,孔隙小,喉道不宽,含泥量比较大,水饱和度非常高,电阻率不高。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分布比较广,薄油层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油田后期的调整意义重大。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是针对油田的分布现状研发出来的,对油田的开采具有重大的意义,节约了油田开采的成本。

1低阻低滲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1)建立自然伽玛曲线正演模型自然伽玛测井仪一般直径为25厘米,纵向的分辨率大约是14-18厘米,薄纱岩层的厚度比仪器的纵向分辨率低,导致了薄夹层的自然伽玛值对地层信号的反应产生误差,导致了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不能如实地反映测井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层越厚,其测井的相应受到周围岩层的影响就越小,周围的岩石对储存层的测井信号具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在建立自然伽玛曲线正演模型时必须着力提高自然伽玛曲线的分辨率。

①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使用岩心刻度一般来说,石油地层的岩性是由细粉砂构成,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也是主要的岩石构成,夹钙质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在岩石层沉积,其呈现出多层次的面貌,每一层的厚度非常小,其在电阻率和自然伽玛曲线上的变化几乎呈现不出来。

把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与岩心的性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地面自然伽玛曲线所呈现出的岩性正好与岩心的性质相吻合,对于井下的自然伽玛曲线,其分辨率不高,不能清晰地进行观察,因而不能很好地将岩心描述的薄层分辨出来。

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与岩心的岩性描述可以准确地分辨出薄互层的砂泥。

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写一篇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
法的报告,600字
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的报告
本报告针对的是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井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一、概述
在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樊川区长61井测井结果显示,低阻油层之所以存在,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他们可能是产自不同的油藏,也可能是由于地球物理的缺陷导致的。

二、成因分析
1. 多种油藏交错:由新构造主控的多种油藏形成,从而产生交错的效应,使该油层的厚度减薄,渗透率降低,从而成为低阻油层。

2. 热液水洗碳酸盐砂岩:通过热液水洗碳酸盐砂岩,使渗透率减少,造成低阻油层。

3. 地球物理缺陷:地球物理中存在许多自然的无序,该缺陷会影响到深层油层的特性,从而产生低阻油层。

三、识别方法
1.测井:测井分析可以更直观的识别低阻油层,如渗透率低,
厚度减薄等均可表明为低阻油层。

2.电波测井:电波测井也可以进行比较准确的识别低阻油层,
如测井结果出现低电阻率、低弹性波及低保真度等,都可以表示是低阻油层。

3.物性测试:也可以借助物性测试,来进行更准确的低阻油层
分析,如地层压力、温度等测试,能够更好的识别出低阻油层。

四、结论
樊川区长61井低阻油层的成因可能有多种,如多种油藏交错、热液水洗碳酸盐砂岩、地球物理缺陷等,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也有多种,如测井、电波测井及物性测试等。

如此才能准确的识别低阻油层,同时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指导油田的开发。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2-03-29T06:54:56.21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2期作者:唐杨1*[导读] 低阻油层分为2种:一种是绝对低阻油层,电阻率的绝对值一般较低(<4Ω·m);另一种是相对的,指在同一油水系统内,油层电阻率相对于纯水层电阻率的增大率,即油层电阻率增大率一般较低。

唐杨1*(1.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摘要]低阻油层分为2种:一种是绝对低阻油层,电阻率的绝对值一般较低(<4Ω·m);另一种是相对的,指在同一油水系统内,油层电阻率相对于纯水层电阻率的增大率,即油层电阻率增大率一般较低。

低阻油层是一类电性上较特殊的油层, 电阻率小于或接近围岩电阻率, 与水层电阻率相当, 含油饱和度一般小于50%的油层。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 国内外低阻油层的识别程度逐渐提高。

针对低阻油层的研究,由于核磁共振等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仍以分析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

低阻油层的成因较为复杂,与沉积、油气成藏、后期成岩作用、水动力以及钻井液入侵等有关,从而使低阻油藏识别更加困难。

近年来,由于研究地区油层组内一些油层的电阻率比较低,很多被遗漏或者被误判为水层,从而使大量油气资源被忽视。

本文提出了低阻油层的三种识别方法,可快速而直观地识别低阻油层。

[关键词]低阻油层;油藏识别;交会图法1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各含油盆地相继发现了低阻油层,例如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低阻油层或高阻水层的成因机理,且都仅限于低阻油层单方面的研究,对于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尚没有认真研究。

研究地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砂岩粒度细,成岩作用强烈,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规油层、水层与低阻油层、高阻水层并存,增加了油、水层识别难度。

运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结合测井、岩性、物性等特征,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油水层识别方法,为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1]。

低阻油层认识

低阻油层认识

层位
蒙脱石S
伊蒙混层I/S
伊利石I
高岭石K
绿泥石C
HCB
范围
平均值
53~93
79
4~10
6.6
4~30
6.8
3~13
7.6
85~95
5 91
T23 T25 T26 T31 T33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0~84
51~65
58 39~77 59.9 50~76 66 0~85
3~16
幂函数形式分布,视毛管状孔隙结构
1、低电阻率油层认识
• XXj1
孔隙结构
htb(T2)孔隙度直方图
htb(T3)孔隙度直方图
R
K

htb(T2)综合物性参数直方图
htb(T3)综合物性参数直方图
1、低电阻率油层认识
• XX1
14 12 10
孔隙结构
14 12 10
均值(um)
均值(um)
8 6 4 2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孔隙度(%)
• XX1
小结
• 油藏幅度低,油层不饱满,地层电阻率低 • 岩石颗粒细,毛管束缚水含量高,地层电阻率低 • XXj1 • • • • 油藏幅度低,油层不饱满,地层电阻率低 岩石颗粒细,毛管束缚水含量高,地层电阻率低 泥质含量较高,泥质束缚水含量高,地层电阻率低 粘土中伊/蒙混层含量较高,阳离子交换能力强,地层电 阻率低
h2
h2 h2 h2
7
8 27
7.52
6.92 5.43 4.35
10.90
8.74 6.58
4.45
5.10 4.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Fisher图解法:原理:将多维数据点(例如有多条测井曲线的采样点)投影到一条直线上,然后按照方差分析的思想选出最佳投影方向,使得投影后样品总体(总数据体)包含的各种类型能尽可能分开。

3、阵列感应测井
阵列深感应与深侧向电阻率的差别可以很好地指示流体性质。

水层的深感应电阻率明显低于深侧向电阻率,且阵列感应负差异特征明显。

气层表现为深感应与深侧向数值基本相等,而且阵列感应可能表现为正差异特征。

4、阵列声波测井
阵列声波得到的纵波、声波速度比值(或横波、纵波时差比值)可以很好地指示天然气层。

在天然气层,纵波速度会降低,而横波速度基本不受影响。

在含水或含油纯砂岩层段,横波、纵波时差比值是一个常数;当储层含泥质时,该比值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5、核磁共振测井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气层主要是利用天然气的极化时间及扩散系数与水的明显差别,采取不同的极化时间(等待时间TW)或回波间隔.用差谱方法或移谱方法识别气层。

理论上,差谱法可以将水信号完全抵消掉,而气的信号则保留在差谱中,由此就可以识别天然气,但实际上由于受噪声的影响.这种差谱定性识别方法是不可靠的,在应用中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时间域分析方法(TDA),实现对双等待时间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完成对轻烃的识别与定量评价。

7、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区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大港板桥低阻油层的定量解释方法研究、低孔低渗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低阻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冷家油田低阻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8、利用测井相识别低阻油气层
通过完善双孔隙度模型,提出了低阻油层的定量识别方法。

(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9、灰色相关分析聚类法,BP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
(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11、可动水分析法
根据束缚水与可动水饱和度的相对关系识别低阻油层。

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得到束缚水饱和度检验方法。

(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

12、根据低电阻率曲线的形态
台阶形、“山”字型、均匀型。

(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特征)
在分析电测曲线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饱满系数(RAD)、椭圆度(RA T)等曲线形态量化参数自动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曲堤油田低阻油层形成机理及曲线形态识别方法)。

13、建立研究区的各电性参数的下限标准
(孤东油田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14、录井资料:
钻时、岩性、荧光录井及槽面显示、气测录井、岩石热解、热蒸发色谱、核磁共振技术(新疆塔北低阻油气层录井识别方法)
15、通过小层平面图识别
对于受构造影响较大的储层,通过小层平面图可以识别低阻油层。

(苏北盆地低阻油层的成因及识别)。

16、孔隙度差异法、电阻率、中子测井时间推移法、纵横波交会法和饱和度解释法
三孔隙度曲线重
叠识别气层:由于天然气的影响,声波孔隙度及密度孔隙度增大,中子孔隙度减小。

中子孔隙度与密度孔隙度交会图识别气层。

(红台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17、电阻率的时间推移测井、补偿中子测井的时间推移测井。

(红台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18、XMAC偶极横波测井资料识别气层
利用纵横波交会图或泊松比-杨氏模量交会图识别气层(红台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19、电阻率增大法
(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研究与应用)
20、交会法
(1)声波时差与电阻率交会、密度与电阻率交会、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交会确定油、油水、水的下限值(闵桥油田阜三段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声波时差与深感应电阻率交会))。

(2)利用归一化的LLD-SPR(深才侧向电阻率-自然电位)和LLD/LLS(深侧向电阻率、微球聚焦测井)-孔隙度两个交会图识别低阻、低对比储层;(阿达油田)
(3)侧向测井及感应测井电阻率比值和声波时差交会图
按照几何因子理论,侧向测井响应相当于井眼、冲洗带、原状地层3 部分的电阻串联,测井值主要取决于储层高电阻率部分的贡献;感应测井相当于这3部分电阻并联,除反映骨架电阻率外,还受流体电阻率的较大影响,对储层流体性质有比较好的反映。

研究区内由于干层含流体较少,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电阻率差别不大,优势区域分布在比值为1附近,对于油层,由于地层水电阻率远远小于油的电阻率,感应测井受水层影响比油层大,水层电阻率比值应该比油层大,因此油层电阻率比值主要分布于小于1.4的区域,而水层主要分布于大于1.6的区域,油水同层电阻率比值介于两者之间.进一步制作泥质含量一含油饱和度图、自然伽玛一电阻率交会图与上述解释标准交互验证可以较精确地判别研究区油水层.(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中孔低渗型藻灰岩储层测井评价)。

(4)真电阻率与侵入带电阻率交会图法识别低阻油层(对王53断块低阻油层的认识)
21、纵向饱和度(电阻率)对比法(姬塬地区延长组低阻油层特征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
21、区域构造对比法、自然电位减少系数法,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的双水法、针对薄层的高分辨率处理法。

(羊三木油田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引起油层低阻的原因:
1、细颗粒及复杂的孔隙结构;
2、粘土含量高,颗粒比表面积大;
3、粘土矿物具有附加导电性;
4、咸水钻井泥浆条件下井眼垮塌和泥浆滤液侵入;(阿达油田)
5、高束缚水;
6、高矿化度;
7、导电自生矿物;
8、砂泥岩薄互层;
9、外在因素:油气、水层对比条件发生变化引起低阻的情况:油层中与水层中地层水不一样,且差异很大。

深侵入与测井探测范围有限这一矛盾引起低阻的情况
中国陆上的低孔低渗储集层几乎是湖盆沉积的地层,其储集层物性受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

物源和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相的影响成岩作用的影响构造应力作用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评价的重点和解释方法应根据地质成因、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情况而变化。

优选低孔低渗油藏测井系列,力求准确采集信息,使用测井新技术,重视声电成像、核磁共振、偶极声波、模块式地层测试及元素俘获测井的应用。

并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形成以储集层分类为基础的测井方法及技术,提高低孔低渗油藏测井采集精度。

(不同类型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物性差异及测井评价政策)。

地质目标优选区带:
1、小规模、低幅油藏发育区;
2、构造运动活跃、流体非均质严重的区带;
3、岩性细、粘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地区;
4、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
5、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矿物富集区。

(成因机理控制下的低电阻率油层
发育特征及地质目标优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