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过正 常 水 平 上 限值 , T S H低 于正 常 值 或处 于正 常 低 值 。术 后检 测 多种 肿瘤 标 志物 , 有 助于评 估 预后 , 预 测 复 发 转移 [ 1 5 - 1 6  ̄ 。对 随访 中 出现复 发 或转 移 者也 可 再给予 ” I 治疗 。
【 3 】 O g i l v i e J B , P a t e l KN , He l l e r K S . I mp a c t o f t h e 2 0 0 9 A me r i c a n T h y —
参 考 文 献
[ 6 】刘 培 军 . 微 型腹腔镜 治疗腹股 沟斜疝2 0 例报告 [ J 】 .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志 , 2 0 1 l , 2 2 ( 6 ) : 1 7 3 — 1 7 5 .
[ 7 ]崔 泉 , 何 效东 , 赵晓雷. 微型腹 腔镜 治疗d , J L 疝气7 3 例 疗 效 观 察 【 J 】 . 西部医学 , 2 0 1 1 , 2 3 ( 7 ) : 1 2 7 — 1 2 9 .
参 考 文 献
【 1 ]尚 培 中 , 苗建军 , 徐志 勇 , 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 1 5 7 例 手 术 治 疗 体 会 [ J 1 . 中 国现 代 普 通 外 科 进 展 , 2 0 1 2 , 1 5 ( 8 ) : 6 4 9 — 6 5 1 . [ 2 ] 宋 创业 , 王 铁山. 淋 巴 细 胞 性 甲状 腺 炎 合 并 甲 状 腺 乳 头 状 癌 1 8 例 分 析[ J 】 . 临床 军 医杂 志 , 2 0 1 1 , 3 9 ( 6 ) : 1 0 7 9 — 1 0 8 1 .
T 3 、 T 4 、 F T 3 、 F T 4 、 T S H 以调 节 药 量 ,主要 维 持 T 4 不 超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医学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保证营养摄入。
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安排患儿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鼓励患儿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术 后恢复。
05
CATALOGUE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器
械和手术部位的消毒灭菌。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评估患儿病情
术前准备指导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疝 气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影响,为手 术提供依据。
指导患儿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禁水、排空尿液等,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术前宣教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 术过程、术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减 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家长沟通与教育
建立信任关系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儿 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手术记录
护士还应详细记录手术的过程和细节 ,如手术时间、所用器械、术中用药 等。这些记录对于术后护理和病例分 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4
CATALOGUE
术后护理与观察
患儿生命体征监测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手术室空气、物品、器械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 感染。
定期检查与维护
对手术室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 转。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的适用范围
小儿腹股沟疝气
适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气,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 股沟直疝。
小儿脐疝
适用于治疗小儿脐疝,即 肚脐周围的腹膜鞘突闭锁 不全导致的疝气。
其他适用情况
对于其他小儿腹部疾病, 如肠旋转不良、美克尔憩 室等,腹腔镜手术也可作 为治疗手段之一。
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50例体会

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50例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
方法: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行内环闭锁术的腹股沟疝患儿为试验组。
另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常规手术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
总结两组患儿基本手术资料,术后随访统计疝复发率。
对此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均为100%。
试验组术后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2.0%;术后伤口疼痛2例,疼痛率4.0%;患儿平均住院时间(4.5±1.3)d;随访期间无腹股沟疝发作病例,复发率0。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腹股沟疝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可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防止腹股沟疝复发,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合术;治疗体会儿童腹股沟疝属临床常见腹外疝疾病,可依据患儿年龄不同分为小儿疝和少年疝两种。
该疾病多为出生缺陷所致,具有先天性特点,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胚胎发育早期腹膜形成的鞘状突未随胎儿出生萎缩、闭塞,导致鞘状突管持续开放状态,腹腔脏器进入形成疝气[1]。
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是儿童罹患该疾病时的典型临床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囊持续增大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嵌顿或绞窄,腹股沟疝有时也可进入阴囊,导致患儿阴囊异常增大,影响生殖器官发育,故需适时治疗[2]。
手术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方法,但新生儿通常建议保守治疗,因为1岁以内患儿腹股沟疝有自愈可能。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RCT)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文章现以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行内环闭锁术的腹股沟疝患儿为试验组。
另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常规手术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气;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69-01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
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
传统手术需要行较大的切口,对小儿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复发率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腹腔镜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常用于微创手术。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100例小儿疝气患者,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名小儿疝气患者。
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岁。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有25名,女性有25名,平均年龄为5.2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28名,女性有22名,平均年龄为6.1岁。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探究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探究竹伟【摘要】目的:将腹腔镜疝修补术应用于小儿斜疝的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划分到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采用传统开刀疝手术的临床疗效,而且腹腔镜疝修补术可以有效地帮助腹股沟疝患儿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9【总页数】2页(P119-120)【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小儿斜疝;应用疗效【作者】竹伟【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河南固始4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1小儿斜疝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资料证实小儿腹股沟疝几乎都是斜疝。
疝发生嵌顿后,严重会导致患儿出现肠管坏死以及肠穿孔,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中毒性休克,从而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治疗小儿疝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术,一种是腹腔镜疝修补术。
为了提高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斜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1-2],详细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传统疝手术的患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划分到观察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
观察组中,20例男,5例女,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9岁,平均年龄为(4.21±0.38)岁,最短病程为1个月,最长病程为24个月,平均病程为(12.18±0.66)个月;对照组中,23例男,2例女,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4.17±0.22)岁,最短病程为5个月,最长病程为20个月,平均病程为(12.63±0.18)个月;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儿的皮肤进行 清洁 , 着重清理患儿脐部肌肤 , 并指导患儿家属 在术前 6个 h不宜让患儿进食 , 4 h不宜让患儿饮水翻 。③将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控制 在手术室标准 范围内 , 为患儿选用最 舒适 的体位 , 保持患儿呼吸通 畅 , 避免患儿因手术 时间过长 出
响。本研究主要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d , J L 疝气手术中的
应 用效果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现不适 。④术 后用温水擦拭 患儿身体表层 残留血迹 , 并对患 儿采 取保温措施 , 密切关 注患儿术后创 口, 出现出血等 突发情 况立刻 向主治医 院报告并采 取相应 的急 救措施 , 指导 患儿
家属保持 患儿 创 口干燥 , 促使患儿家属 配合护理人员 做好创 口清 洁工作 , 防止 患儿术后感染 。
实用 医技杂志 2 0 1 7年 1 1月第 2 4卷第 1 1 期
J o u m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N o v e n a b e r 2 0 1 7 , Vd. 2 4 ,N o . I 1
肠梗阻 、 肠坏死等并发症 , 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
D O I : 1 0 . 1 9 5 2 2 / j . e n k i . 1 6 7 1 ・ 5 0 9 8 . 2 0 1 7 . 1 1 . 0 5 7
作者单位 : 4 6 2 3 0 0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 医
见表 1 。
儿建立 良好 的沟通 平台 , 根 据不 同患儿 的不 同情况给予相应 的心理疏导 , 缓解患儿 的恐惧 、 悲观 的负面情绪 , 有效提高患
表1 2 组小儿疝气患 儿血压 心率 并发症率的 比较
小儿腔镜疝与开放手术区别

小儿腔镜疝与开放手术区别四川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1何为小儿腔镜疝手术?从医学上来看,小儿腔镜疝手术又被称之为疝修补手术,这种手术模式是医生针对小儿的特点进行合理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的手术模式就是医生先对小儿自身的病情进行检查,看看小儿的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如果小孩适合进行手术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将缺损的两端用缝合线强行拉拢,以修补缺损的手术,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小孩可以在医生的治疗下更好的回复还可以保证小孩不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而且小儿腔镜疝手术这种模式对于小儿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可以提高小孩的愈合效果还可以让小孩身体中的疾病更好的消除,在治疗小孩子的过程中医生多以通过小儿腔镜疝手术模式为主,腹股沟疝气采局部或半身麻醉,伤口疝气则多采全身麻醉。
而且在对小孩子进行小儿腔镜疝手术的过程中,先要看看小孩子对麻醉剂是否有过敏或者不适应的情况,然后在进行对其麻醉,因为小孩子的体质比较弱,所以医生需要特别精心小孩的小儿腔镜疝手术,从具体的临床经验中来看小儿腔镜疝手术这种模式很少出现并发症的可能,陈宫的几率非常高。
但是在对小孩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对小孩的自身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其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小孩子本身的血液、尿液、粪便检查,第二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出血、凝血时间的检查,第三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胸腹部一般X光检查,第四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心电图检查。
在手术的前一晚,需要小孩不能食用任何东西,这样才能保证手术刀顺利。
在手术之后1~2周伤口会紧绷疼痛感,小孩子会出现哭泣的情况,这种属于正常现象,医生为了方便小海地休养,可以适当注射一些止疼药。
而且对于小孩子的伤口,家长需要精心呵护,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同时为了让小孩可以更好养伤,需要多增加母亲的资深营养,然后将这些营养转化为乳汁,喂给小孩子,以此来加强小孩子的营养,让小孩子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质,进而更好地恢复。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是什么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是什么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微创手术也越来越完善了,一说到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相信朋友们都非常熟悉。
凡事有利有弊,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以及小儿疝气症状有哪些的一些内容。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是什么第一,疝气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疝气只有一个小针孔;采用一孔腹腔镜系统设备,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的器材小而精,通过肚脐口进入,自动建腔显露术野。
第二,疝气微创手术采用定位精准,视野宽阔;手术在双视下进行,即直视、屏视三维空间视野,手眼相随的操作;术前不需留置胃管、尿管。
第三,疝气微创手术无需拆线,恢复快,费用低;术后4~6小时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不备皮,伤口不需拆线。
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
小儿疝气的护理方法有哪些第一,婴幼儿时期应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第二,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
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第三,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
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第四,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
对女孩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入疝囊。
第五,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切莫做蹦、跳、抻、拉、持重等剧烈活动,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的缺点还是比较大的,不管做什么手术,手术后一定要好好调养身体,好好休息,不可以给自己太大压力,不可以给自己太大烦恼。
还有,术后孩子们要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爸爸妈妈也要多多鼓励宝宝,安慰宝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6T15:44:58.2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杨明[导读] 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杨明
齐齐哈尔和平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气;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69-01 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
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
传统手术需要行较大的切口,对小儿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复发率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腹腔镜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常用于微创手术。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100例小儿疝气患者,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名小儿疝气患者。
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岁。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有25名,女性有25名,平均年龄为5.2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28名,女性有22名,平均年龄为6.1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8h,静脉补液,术前排空膀胱,是膀胱处于空虚状态,减少膀胱损伤的概率扩大手术野。
进行手术时,患儿取仰卧位,头低脚高15°,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常规消毒,脐孔处应更注意消毒。
在患者的脐窝处,用Veress针穿刺入腹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压力设定为6~8 mm Hg,流量为2.0~2.5 L/min,拔出气腹针后,用5 mm Trocar 穿刺入腹腔找到患侧内环口(患侧内环口呈喇叭口状,并有隧道向腹股沟管延伸),同时观察对侧是否有隐性鞘状突口未闭。
取患儿发病同侧的腹直肌外侧缘脐水平处置5 mm Trocar 穿刺入腹腔置入持针器。
用1枚带双4号线绒大圆针在内环口上方的偏外侧,对内环口进行环绕,可分多次进行,完成后再将缝线收紧,确认无漏洞存在后,内环口结扎可选择单手打结,取出缝针并解除气腹,再用75%的酒精为患儿的切口皮肤处消毒。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平均的手术时间为61.6±11.2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48.5±5.4ml,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32.7±7.9h,住院的平均时间8.9±4.2d.观察组平均的手术时间47.2±8.9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21.3±4.7ml,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14.9±4.7h,住院的平均时间6.2±2.1d.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一般常在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如哭闹、剧烈运动、便秘、排尿困难等情况下出现。
如果疝块发生嵌顿,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等现象,严重者会导致肠管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要想彻底根治小儿疝气,手术是唯一的方法。
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对患儿的疝囊进行高位结扎,重点在于修补其腹股沟管管壁的部分,强行将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缝合。
此种方法的张力大,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大,患儿的恢复时间长,复发率较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已逐渐将腹腔镜手术替代传统手术。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主要是沿着患儿腹膜间隙的部分进行修补,不用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不会受到患儿腹股沟管生理结构的影响,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小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贺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 78 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
[2]方小三,王小明,胡明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03
[3]陈立社.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