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摘要:凤城危岩地形复杂,由于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雨水作用,2000年以来,该危岩带不时出现崩塌、掉块、落石迹象。

为防止危岩发生大规模的崩塌变形破坏,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对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定性评价,得出了危岩体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

提出了采取以锚固、支撑为主要措施,并辅以排水工程、封闭凹腔、局部清危及配合长期监测进行综合治理方案。

关键词:危岩体发育特征防治措施凤城危岩位于长寿区桃花溪北岸谷坡,起于长寿区百年广场,止于桃花溪电厂,危岩带总长 4.8km,标高164.97m~356.06m,相对高差191.09m,为呈近南北走向的河谷岸坡地貌。

由于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雨水作用,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形成多个不稳定的危岩单体。

2000年以来,该危岩带不时出现崩塌、掉块、落石造成:(1)国家投资1.7亿元的长寿污水处理厂的φ1200污水主管长2.2km;(2)长寿区自来水厂和长寿区下半城唯一的一条φ800供水主管长0.50km;(3)包括百年广场、光宇小区、长寿区看守所、骑鞍小区、富丽桃园、林庄锦园、地税花园、区人武部、教师进修学校、长寿中学、长一中等,涉及人口6481人;(4)校骑路0.8km,拟建移民复建公路1km;移民所用高压电线、天然气管网和通讯线路等;(5)三、四期移民安置规划区及长寿区文物单位——林庄学堂;(6)三个电站(三洞沟、三洞、花滩)总投资4850万元。

因此,整治危岩、消除隐患,对凤城危岩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治理工程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自然地质背景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东部,距重庆市主城区约87km。

该区东邻涪陵区,西邻渝北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化工工业卫星城市;地处于梁平向斜近核部附近的南东翼,内褶皱发育,且侵蚀作用强烈,属低~中山,构造侵蚀河谷岸坡地貌区。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长江三峡的利与弊三峡的好在于她能防洪,灌溉,养殖等;能够⽀持中国偌⼤⼈⼝的⽣活⽤电和⼯业⽤电问题;让重庆夏天的⽓温下降1.2摄⽒度,冬天上升1摄⽒度;有利于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不好的⽅⾯在于:淹没了库区周边地区的⽂物古迹;破坏了沿岸的⽣态,对于⼤多的周边的动植物的⽣存有影响。

我认为三峡⼯程是在⽬前的阶段利⼤于弊的。

还有她的⼀个防护⼯程也应当值得⼤家的关注。

三峡⼯程是很多年前就在讨论的问题。

她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体。

她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也丢了很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做⼀定的补救⼯作。

那么我们的绿⾊营就是很好的⼀个窗⼝ .环境。

可以看看我们周围的江⽔,就知道了。

其实堤坝的修建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坝的周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了负⾯的影响。

三峡⼯程是⼀项很⼤的⼯程建设,它的建成可以起防洪,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有防范作⽤;可以发电,是⽬前世界上最⼤的⽔电站,三峡⽔资源丰富,可以带来很⼤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航运也有促进作⽤,三峡⽔库可以改善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但是三峡⼤坝的建设也环境带来了⼀定的威胁,会引起消落带等⼀系列问题,也将给周围的居民⽣活环境带来考验。

但是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研究和尽⼒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坝必将造福⼈类。

西⼤)戚宇在我国经济⾼速发展,特别是电⼒需求猛增的情况下,三峡⼯程是很好的解决⽅案,它可以有⼒的解决中国南⽅的能源危机,稳定电价.它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如消落带问题等,这也是每⼀个⼤坝⽆法避免的.但现在还来得及,应该站在历史的⾼度上,对⼈民负责,解决对⼈民⽣活有重⼤影响的问题,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会对三峡的有效利⽤带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所到影响.如果现在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以后等事态恶化,⽆法控制的时候才警醒,就要花费更⼤的代价。

三峡⼯程对⽣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三峡⼯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调节⽣态平衡⽅⾯则利⼤于弊。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巫山县渡口湾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巫山县渡口湾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巫山县渡口湾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5.13•【字号】渝发改地[2008]476号•【施行日期】2008.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巫山县渡口湾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渝发改地〔2008〕476号)巫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审批巫山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渡口湾滑坡初步设计概算的请示》(山发改文〔2008〕23号)收悉。

渡口湾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总表序号为118。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办地区〔2006〕923号文和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渝三峡地防发〔2007〕1号文有关规定和要求,根据市发展改革委渝发改地〔2008〕263号文、市国土房管局渝国土房管发〔2008〕245号文和市建委渝建发〔2008〕1号文,以及市三峡地防办会议纪要(2008-4)和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出具的咨询评估意见,经研究,现就工程投资概算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工程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和采用定额。

二、工程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设置抗滑桩38根;修建挡土墙长41米;修建排水沟1条,长665米。

建设规模和内容详见渝国土房管发〔2008〕245号文。

三、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工程总投资概算为1050万元(详见附件2)。

其中,建筑工程费848.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6万元,基本预备费107.5万元(其中主要材料价差及其税金60.5万元)。

资金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

四、请你县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按照“任务、投资”双包干原则,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投资控制;按照《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

三峡库区前山坡古滑坡的特征及综合治理探讨

三峡库区前山坡古滑坡的特征及综合治理探讨
1 1 2 0 1 3 年第 1 期 西部探矿工程
三峡库区前山坡古滑坡的特征及综合治理探讨
蔡承刚 * , 史翠英 , 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伟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 江苏 徐州 2 ) 2 1 0 0 4 摘 要: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揭露资料 , 从滑坡地形地貌 、 空 间 形 态、 结 构 特 征、 水文地质和地层 构造等方面论述了三峡库区前山坡古滑坡的特征 ; 分析了三峡库区蓄 水 引 发 这 一 古 滑 坡 复 活 的 可 能 性及危害性 ; 介绍了削方减载 、 锚固注浆 、 格构护坡 、 抗滑桩支挡和地面排水综合治理方案及其动态设 计与施工 ; 依据滑坡稳定性监测资料探讨了古滑坡的综合治理效果 。 关键词 : 古滑坡 ; 复活 ; 地质灾害 ; 综合治理 ; 三峡库区 ( ) 中图分类号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5 7 1 6 2 0 1 3 0 1-0 0 1 1-0 5 P 6 4 2. 2 2 文献标识码 : 按其发生的时代划 滑 坡 是 常 见 的 一 种 地 质 灾 害 , 分, 可分为古滑坡 、 老滑坡和新滑坡 ( 也有人仅划分为古 老滑坡和新滑坡两种类型 ) 。 古滑坡是指全新世以前发 生的滑坡 , 即河流一 级 阶 地 形 成 期 及 以 前 发 生 的 滑 坡 , 现代河流冲刷对其稳定性不再起作用 , 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 如分布在一 、 二、 三级阶地后缘的滑坡 。 古滑坡因遭 受长期剥蚀 , 其空间形态已不完整 , 变形迹象变得模糊 , 野外识别较为困难 。 古滑坡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 但若 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其 复 活 的 可 能 性 很 大。 因 此, 研究
我国是一个滑坡频发的国家 。 据有关资料统计 , 仅 长江三峡库区目前已查明的较大规模 的 滑 坡 就 有 2 4 9 0 个, 其中包括 一 些 古 滑 坡 。2 0 0 5年3月在三峡库区三 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详细勘查中 , 发现前山坡南侧 但 有 人 持 否 定 意 见 。2 存在一个古 滑 坡 , 0 0 6年3月以 后, 笔者等在组织对其治理过程中 , 通过施工揭露 , 肯定 了这一古滑坡的存 在 。 本 文 试 在 前 人 勘 查 资 料 的 基 础 结合自己实际施工 获 得 的 大 量 信 息 , 进一步论述这 上, 一古滑坡的特征 , 分析 其 复 活 的 可 能 性 , 介绍其综合治 理方案 , 并对其治理效果进行探讨 。 1 前山坡古滑坡的特征 三峡库区前山坡古 滑 坡 位 于 湖 北 省 宜 昌 市 秭 归 县 屈原镇龙马溪村前山坡南侧 , 东距三峡大坝约2 5. 7 k m, 其基本特征如下所述 。 1. 1 坡体地形地貌 前山坡古滑坡发育 于 长 江 三 峡 之 西 陵 峡 的 北 岸 斜 坡地貌单元中 ,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 滑坡地貌大部分被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一节任务由来 (1)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第一节自然条件 (7)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一、地形地貌 (9)二、地层及岩性 (9)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五、不良地质现象 (14)六、人类工程活动 (14)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一、Ⅰ号滑坡上段 (15)二、Ⅰ号滑坡下段 (16)三、Ⅱ号滑坡 (17)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一、Ⅰ号滑坡上段 (17)二、Ⅰ号滑坡下段 (18)三、Ⅱ号滑坡 (19)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一、Ⅰ号滑坡上段 (34)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二、计算参数 (35)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64)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64)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65)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65)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65)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66)第一节综合分析 (66)第二节建议 (66)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66)二、防治工程措施 (68)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8)结语 (69)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任务由来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是兴山县境内一个特大型滑坡勘查工程项目,也是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实施项目之一。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

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文件中铁二院三峡顾问咨发〔2007〕31号关于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市三峡地防办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XX 公司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组织专家于2007年6月15日,在鸿都大酒店十七楼三会议室,对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勘查报告》(简称《勘查报告》)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万州区地质灾害整治中心、时乐浦地质灾害防治咨询设计事务所、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审查期间,听取了《勘查报告》编制单位的情况汇报,同与会人员交换意见。

经认真研究,现将《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意见报告如下:一、 基本情况 (一)危岩基本情况徐家坝危岩位于市万州鱼泉产业集团厂区南与西南侧,地处长江左岸一级支流龙宝河左岸台阶状(或方山)丘陵陡崖一带,行政区划属于万州主城龙宝区。

地理坐标介于X=3412990~36536255m 、Y=3412533~36537288m 围。

危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巨厚层状砂岩陡崖,呈东西向分布,长中 铁 二 院工程集团XX 公司900m,高5.5~25m,由14个危岩体组成,总体积21660m3,为大型危岩带。

危岩带临空面近于直立,所处势能较高,其高度以大于15m为主,多数属中位危岩。

危岩带斜坡脚高程在187~195.52m,危岩底高程在207~220m,危岩顶面高程在223.31~239.50m。

(二)可研阶段批复意见2005年8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可研勘查与设计报告进行评估,同年10月出具了评估报告,评估意见认为:1、意见(1)、危岩带各危岩体均已形成卸荷裂隙,顶部影响围的建筑物与地面普遍出现了变形裂缝,W1危岩体2003年已发生崩塌灾害,危岩失稳危与移民迁建企业和居民安全,进行防治是必要的。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术难 点 。利用 It nt n re 技术 在 We 查 询 、 理 、 e b上 管 分析 以及发 布信 息 , 立 基 于 We G S的地 质 灾 害 防 治信 建 bI
息 与决 策支持 系统 来管 理 三 峡 库 区地 质 灾 害信 息 , 是 地 质灾 害监测 预警 、 辅助专 家决 策 , 而减 轻地质 灾害 从
第4 卷 第 1 l 7期
2 0 10 年 9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e n te vr
Vo. 141. . 7 No 1 Se p.. 2 0 01
文章 编 号 :0 1 4 7 ( 0 0 1 0 2 1 0 — 19 2 1 ) 7— 0 2—0 3
治各领域 的集数 据 采 集 、 传输 、 理 、 处 图形 编 绘 、 显示 、 应 用为一 体 的信 息与 决策支 持系统 。网络系统 采用 指
等等 。 因此 无法 实现异 构空 间数 据互操 作 。 现有 的 We G S系统 都是 为某 一 特 定 的 G S数 据 bI I 及其 应用 而设 计 的 , 果 用 户 同 时需 要 查看 其 他 空 间 如
文献 标 志 码 :A
中 图法 分 类 号 :P 3 61
三峡库 区是地 质 灾 害 多发 地 区 , 国家为 库 区地质 灾害 防治投 人 了大量人 力 、 力 , 种大 规模 的地质灾 物 这
从 工 作 流 程 中 可 以 看 出 , 据 的 共 享 性 是 实 现 整 数
个 系统 运转 的关键 , 实 现 灾 害点 上 的各 种 勘 察 数据 而 ( 含空 间数 据 和属 性 数 据 ) 网上 共 享 和 互 操作 是技 的
数据 , 主要 面 向地理 信息 的传输 和存

重庆三峡库区涪陵区白涛镇库岸塌岸治理设计与施工

重庆三峡库区涪陵区白涛镇库岸塌岸治理设计与施工
— 一 — 一一 —一 Nhomakorabea一


(Nn ; k a)

r m+2 wm( )
1 水 文地质条件 _ 2 ∑ 顷 覆力 系对墙趾 的总力矩( N ; k. m) 根 据岩 土体 含水 特 性及 地 下水 的赋存 条 七 抗 倾覆稳定安 全系数 . 一 一般 1 5 2。 件 ,本 区地下 水分孔隙水 和基岩裂隙水 两种基 计算结果见表 l : 本 类型 。 表 1 土墙 结 构 尺 寸 挡 1孔隙水 ) 墙高 墙项宽 面城壁 背坡度 墙霄竞 松 散介质孔隙水主要赋 存于第 四系堆积 层 位置 ) ) 中, 人工 填土( 包括抛 填土 )砂土是 孔隙水 的主 、 要含水 岩组 , 而粉质 粘土为相对隔水层 。 隙水 孔 P7 x 25 . 08 . i :n 6 i o2 : .5 L∞ 流量受 季节影 响明显 , 旱季~般枯竭 , 主要接受 P。 ) 25 . 08 . i :n 1 . 5 6 :0 2 L国 大气降水 补给 , 地表水下渗补给 。 水厂外 局部 对 侧堡 坎下 的泉 (1进行 粗测 , 为 o o s q) 流量 . u,  ̄ 流 2 抗 滑桩的设计 . 2 量偏 大经 分 析 , 与水厂下水道渗漏有关 。 该水 对于抗滑桩 , 其所受荷载取滑坡推 力与主 2基岩裂 隙水 ) 动土压力的大值 , 采用《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 基岩裂 隙水赋 存于石 灰岩 风化带 裂隙 中 , 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中所推荐的方法 , 用北 水量贫 乏。 区无稳定 连续的地下水位 , 测 乌江是 京理正软件研究院 的岩土计算软件 《 抗滑桩设 测 区地 下水排泄基准面 。 计》 进行设计 验算 。 裂 隙水及 岩溶水 : 埋藏 于三叠系下统嘉 陵 计算公 式 : 江组碳酸 盐岩 的裂 隙及溶隙 中, 量丰 富, 水 埋藏 ① 土反力 计算 p kA = 较深 。 由于工程场区大部为粘土 、 粉质粘土等覆 kan =h 盖 , 成厚薄不均 的相对 隔水层 。 构 对降水不渗至 基 岩受到影 响。深部基 岩含水层主要补 给源是 式 中: 南 东部 的基岩裸 露 的山体 ,降水通 过 T i 1层裂 p 一— r 滑坡 面以下桩 的弹 陛土抗力 (p ) _ k a; 隙 、溶隙及岩溶 管道 ,形成地 下水径流排 向乌 △—— 滑坡面 以下桩 的位移 ( ;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二○○八年十月目录第一章申请须知 (1)前言 (1)一、项目总体目标 (2)二、主要研究内容 (2)三、课题设置 (7)四、实施期限 (8)五、项目经费 (8)六、申请管理 (8)七、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9)八、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0)九、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管理办法执行。

(11)十、联系人 (11)第二章申报课题目标与内容 (12)专题一SXKY3—1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 (12)课题SXKY3—1-1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决策研究 (12)专题二SXKY3—2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 (14)课题SXKY3—2-1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15)课题SXKY3—2-3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害预测评价.. 18 专题三SXKY3—3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 (19)课题SXKY3—3-1滑坡深部位移示踪监测系统研制 (20)课题SXKY3—3-2滑坡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的研制 (22)课题SXKY3—3-3基于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和高精度GPS快速解算软件的研制 (24)课题SXKY3—3-4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曲线识别分类及其适宜性预报模型及判据研究 (26)SXKY3—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27)课题SXKY3—4-1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方法与新型埋入式抗滑桩研究 (27)专题五课题SXKY3—5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 (28)专题六SXKY3—6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30)课题SXKY3—6-1基于SIG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研究 (30)课题SXKY3—6-2地质灾害预测判据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33)课题SXKY3—6-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集成化系统技术研究 (35)课题SXKY3—6-4滑坡体雷达(微波)卫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38)第三章部分申报材料格式 (41)格式一课题申报书 (42)格式二申请函 (50)格式三申请单位〔人〕资格审查文件 (51)格式四申请单位承诺函 (52)格式五申请单位资信证明 (53)格式六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 (54)格式七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55)格式八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 (56)格式九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57)格式十申请一览表 (58)格式十一其它证明材料 (59)第一章申请须知前言国家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中安排了一定投资,以研究解决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和该领域的创新能力。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浩大,技术复杂,对数以千计的各种类型的崩塌、滑坡及塌岸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存在理论及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难题。

三期科研立项,主要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遇到的和三峡水库蓄水175米后面临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问题而设立的。

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批复,项目设臵的课题面向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应用需求,结合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围绕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技术、设计参数、监测预报、预测评价、信息化与集成技术和综合研究、以及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研究方向和要求。

项目设臵了七个专题15个课题。

本次面向社会招标的有“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六个专题的13个课题(专题七和专题二的课题2及总报告将定向委托)。

根据立项报告和评审意见,编制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的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一、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研究解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中所暴露的科技问题和蓄水后水库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所必须解决的科技问题,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水平,取得重大的科技成果,为防治175米蓄水后库区可能产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做出贡献。

二、主要研究内容项目设臵七个专题: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勘查技术研究;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优化集成研究。

各专题主要研究内容:(1)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研究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

查明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破坏迹象、发育条件,分析其主导因素、诱发因素及发展演变规律,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危害性和风险性,预测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和评价滑坡体整体或局部复活的危险性及其影响,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必需的物理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和地质图件等成果资料,提出防治对策及处理措施。

(2)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地质灾害主要有:老崩滑体的复活、新崩滑体的产生、塌岸以及新老崩滑体大规模入江的涌浪灾害。

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的状况,该专题列为三个研究课题:•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害预测评价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三峡库区易发地质灾害的条件环境等,提出形成适合水库蓄水后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的方法,研究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易发点的具体空间位臵;根据滑坡边界条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等情况,结合降雨入渗和水库水位变动及其耦合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建立三峡库区水库型涉水滑坡复活的机理及判据,预测和评价库区水库蓄水后的重大复活型滑坡,编制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系统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滑坡涌浪研究理论和方法,根据三峡水库库岸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河床特征、水库的特征及岩土体强度参数,结合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滑坡滑入水库的速度动态变化特征和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典型实例,提出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滑坡涌浪预测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三峡库区可能产生巨大涌浪的重大崩塌滑坡的涌浪逐一进行预测评价。

(3)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众多,纳入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崩塌滑坡达三千多处。

在库区监测预警中发现,有一些监测技术已形成瓶颈,若不解决,对滑坡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约束。

解决后则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使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和水平产生跨越式进展,对今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成功预警预报,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针对三峡库区监测预警所急需解决的诸多监测技术,经国家发改委评审批复,确定对以下四个课题开展研究:•滑坡深部位移示踪监测系统研制•滑坡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的研制•基于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和高精度GPS快速解算软件的研制•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曲线识别分类及其适宜性预报模型及判据研究针对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特征和滑坡监测特点,具体目标为:研制能跟踪地下滑带大位移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利用GPS高精度测量技术,研制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应急监测的GPS一机多天线远程实时变形监测系统,GQUICKS软件基础上开发基于网络版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库区变形监测自动化;研制多通道滑坡滑动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实现对滑坡变形的空间分布实时监测;针对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综合监测特点,研究建立监测与预报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出各类监测曲线的解译方法和使用规则;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和自主知识产权。

(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治理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暴露出一些滑坡勘查技术,治理工程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课题。

经批准本专题开展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方法与新型埋入式抗滑桩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抗滑工程,统计分析各类支挡结构特点,研究一种抗滑支挡能力强且经济实用的新型埋入式抗滑桩及其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提高抗滑桩的设计水平,减少工程费用,并为支挡结构相应设计规范的修订及补充提供技术支撑。

(5)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对近坝库段的黔江-恩施-巴东中强震带、仙女山-香溪-兴山中强震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上述中强震发生带的范围,确定中强震发生断层的具体位臵、强度、复发期,确定中强震发生带的地震烈度及地震动参数的衰减规律,提出该带抗震设计所需的地震烈度值和水平峰值加速度值。

(6)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该专题设有四个课题项目:•基于SIG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地质灾害预测判据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集成化系统技术研究;•滑坡体雷达(微波)卫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和三维成像等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自动识别和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技术,提供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新技术方法;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及决策需求,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研发基于SIG的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地质灾害预报判据挖掘系统,提出基于Web的地质灾害防治MIS系统与GIS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多类时空信息的应用(如查询、显示、决策分析、应急快速响应等)和资源共享的安全,优化和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指挥系统整体性能及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完成系统软件验证。

(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优化集成研究该专题下设4个课题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科学管理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统计归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的经验及教训,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急调查、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测预警、防灾避险、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技术总结和研究问题,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类型的特点和主要措施的功效,剖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防灾避让搬迁、监测预警案例,编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标准、典型案例等,研究集成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水平,推动我国灾害地质防治技术的发展,为三峡库区正常蓄水后的地质灾害管理、决策、科研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典型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