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游品牌建设.doc

浅析旅游品牌建设.doc
浅析旅游品牌建设.doc

浅析旅游品牌建设

浅析旅游品牌建设

首先,品牌对旅游业的特殊意义。从品牌的功能和旅游业的特点来看,品牌对旅游业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从旅游产品的特征来看,旅游经营的产品不是物质的,具有不可转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性和消费性的相同特征。

消费者不可能像购买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事先知道旅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这使得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信息性。

这种产品的信息特征使旅游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的购买行为。其次,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的趋势逐渐从重物质消费转变为重精神消费。根据世界各国提供的数据,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人文景观和人类尊严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这种能够反映自我存在价值的感觉。他们的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他们更倾向于参观国际、国内著名旅游胜地,参与特殊旅游项目,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游客,要求星级住宿、名牌导游、星级服务等。

旅游消费者日趋成熟,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发生明显变化,消费欲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所有这些都表明需要更多的旅游品牌来满足旅游需求。

旅游商品产品的开发方案设计

开阳旅游产品统一开发运营 实 施 方 案

XXXX发展 2015年9月 一、概述 从2006年起,我县就把发展旅游产业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旅游产业作为继磷煤化工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加以打造。近年来,紧紧依托市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旅游品牌的有利契机,通过举办汽车拉力赛、南江大峡谷漂流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对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档次,“开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将南江大峡谷景区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将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打造为“全国农业旅游示点”,被评为“十大标志性景观”。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35.5万人次,年均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0.7亿元,年均增长182.5%。2012年,全年共接待游客419.52万人次,较2011年的288.81万人次增长45.25%;完成旅游总收入50.4亿元,较2011年的28.84亿元增长74.9%。

而地域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能带动旅游区经济的发展,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旅游区文化的作用。随着开阳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已迫在眉睫。必须开始考虑从开阳地域性特色进行挖掘和开发属于开阳的旅游产品,这对提升开阳旅游服务档次有极大作用,也是开阳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实施办法 1、统一规划,由XXXX发展对开阳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包括深度挖掘开阳的地域特色,比如富硒农特产品、高寨小花苗工艺品等。 2、合作共赢,根据实际情况,将开阳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深化,筛选符合该类产品的当地企业,与其洽谈合作开发事宜,我公司将负责策划、设计、营销工作。 3、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我公司在南江大峡谷旅游购物店营运一年的市场经验以及市场调查情况,对开阳现有优质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从新策划、设计、包装及营销,改变之前的市场定位,专门以旅游市场作为主要盈利对象,开发出适合开阳旅游的地域性旅游产品。 4、景区营销,在旅游商品开发的同时大力做好市场开发工作,我公司计划将开阳所有景区、景点作为开阳旅游商品的营销终端,在各景区、景点铺设开阳旅游产品购物店、购物专柜。争取实现让来开阳旅游的游客在任何景区、景点都能够购买到开阳旅游产品。

区域旅游品牌建设初探[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区域旅游品牌建设初探—以宁波东钱湖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采用品牌化技术来塑造旅游地品牌,因为想要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更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品牌的优势,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品牌力就是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优势是一种综合的优势,品牌力是一种整合的竞争力。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在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机制转换和大力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也进入了旅游业发展的品牌经营时代。我国旅游品牌经营时代的来临,是顺应旅游业经营品牌化潮流的结果,也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旅游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步入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化、需求个性化、游戏规则化、消费感性化时代,旅游业的未来竞争无疑将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的竞争。 (二)意义 东钱湖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区,也是宁波市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区,通过东钱湖的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对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宁波旅游强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宁波东钱湖现有的品牌、品牌建设路线和策略的研究,运用学到的品牌建设的有关知识深入理解并分析其现有品牌和品牌建设的不足,然后提出适合宁波东钱湖的品牌定位和

对旅游业品牌经营的分析

收稿日期:2001-08-25 作者简介:杨铭铎(1956-),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与餐饮管理、中式快餐。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2)03下-0142-04 对旅游业品牌经营的分析 杨铭铎,郑 超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前人们的旅游业品牌意识普遍还比较淡漠,品牌经营在旅游业经营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运用。首先 必须从品牌的概念入手,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倾向及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两个角度及产品的质量、特色、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延伸等具体方面加以认识,从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对旅游业品牌经营进行分析,才能探讨出旅游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策略和发展方向。关键词:旅游业;品牌;名牌 Analysis of B rand Management in Tourism Abstract :With little consciousness of brand in tourism ,brand management has not been for fully developed.This pa 2per concerns the conlept of brand and discusses tourist dema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y of tourism.An anal 2ysis of brand management in tourism i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 brand and enterprise brand.In order to heep a heelthy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tactics and direction in brand man 2agement as to such specific aspects as quality ,feature ,culture ,orientation ,image ,brand extention ,etc.K ey w ord :tourism ;brand fam ous ;brand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或许是因为品牌的作用最早是在一件件具体的商品上体现出来且最为明显,所以品牌意识在那些生产具体商品的企业中也觉醒得最早,而在一些经营无形商品的服务行业中则显得慢了几拍,特别是旅游行业,创品牌意识还十分淡漠。虽然近年来各类旅游企业有意识无意识地开始了品牌经营,但相对于旅游者的品牌化需求,这些旅游企业可提供出来的品牌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却远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品牌对旅游业的特殊意义 从品牌的作用和旅游业特征来看,品牌对旅游业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从旅游产品特性看,旅游业所经营的产品不是物质性的,具有不可转移、不可贮存、生产和消费同一的特性。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无法像购买其它物质产品一样,预先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这使得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性的。这种产品的信息性特点使旅游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其次,从旅游消费者观念看,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倾向也由过去的重物质消费逐渐转变成重精神消费。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及港台地区提供的资料来看,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左右,人文景观和人的尊严等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在我国,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追求这种能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感受,他们的消费相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更倾向于对列入国际和国家名录的著名旅游胜地的探访和特色 旅游项目的参与,对信誉好、实力雄厚的旅行商的选择,对星级住宿、名牌导游、星级服务的需求等等。旅游消费者日益成熟,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准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消费欲望由低向高层次转变,一切表明多出旅游品牌是适应旅游需求的需要。第三,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加入WT O ,旅游市场面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旅游企业,包括那些具有各种品牌的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旅游饭店,以及从事旅游业务的航空公司等,以其国内游客对其品牌的崇尚,将对国内旅游企业构成极大的威胁与冲击。未雨绸缪,如果我们不尽快创造与之相抗衡的自己的品牌,在雨来时,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旅游行业呼唤品牌意识既是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也是适应其自身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品牌经营策略 旅游品牌(tourist brand )是旅游商品的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它们的综合运用。旅游品牌有的是旅游企业的名称,有的则是旅游企业标识性的产品。因此,创造旅游品牌可以通过创造旅游产品品牌(tourist products brand )和旅游企业品牌(tourist enterprise brand )来实现。 (一)旅游产品品牌策略1、旅游产品品牌的作用 对旅游消费者构成直接吸引力是旅游产品本身。   2002/03(下半月版) 总第242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 S E ARCH

毕节市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研究

毕节市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研究 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论证了推进该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面临的障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区域旅游协调管理体制;科学规划指导,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方位筹集旅游开发资金;创新区域旅游产品与线路,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标签:毕节;欠发达地区;旅游;区域一体化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市场的竞争已从景区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发展到目前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联合竞争阶段。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指地域上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紧密的旅游联合,实行统一的旅游政策,合理高效配置旅游资源,以利于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共同增长。毕节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原本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未能转变为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旅游业的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在这种形势下,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走联合竞争之路,对提高毕节市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节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性 目前,毕节市的旅游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除百里杜鹃、织金洞等少数景区外,其余各景区景点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由政府主导,对区域内各种相关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竞争力,在未来发展的旅游市场中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1、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各景区形成利益联盟,减少内部竞争消耗 通过一体化建设,可以推动各景区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增进彼此了解,增加合作机会,同时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切,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达成共识,形成利益联盟体。特别是在毕节市旅游业建设发展初期,建立统一的利益联盟有助于培育和规范旅游市场,避免盲目竞争,减少内部竞争消耗。 2、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各景区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毕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对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力。通过一体化建设,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各景区产品特点,在信息互通、人才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可以在各自区域内为其他各方提供宣传平台,采取互相代售门票,互送游客等方式实现客源共享。这样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对各景区景点的发展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分工,实施差别化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双赢。

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及管理

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及管理 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城市旅游的 内涵得到提升,并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为了能够让我国城市及其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相关途径进行探讨。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公地悲剧”的现象,笔者还将分析维护和管理城市旅游品牌的相关措施。 引言塑造城市旅游品牌是我国许多城市在当前社会中树立 的重要战略思想,因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国外的许多城市都因为建立了城市旅游品牌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比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装之都巴黎、浪漫之都威尼斯等,这些响亮的品牌,无不展现着城市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城市而言,旅游品牌是其重要的经济和文化资源,如今塑造城市品牌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途径 (一)创新旅游产品是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根本旅游产品作为城市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城市旅 游品牌的生命周期产生重大的影响。城市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是促使旅游品牌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的根本途径。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城市旅游产品的创新:第一,现代性和独特性相统一。对于城市旅游品牌而言,独特性是其支撑点,在城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独特性是不可能不被打上现代化的烙印的。所以,创新旅游产品要遵循的重要思路就是有机结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城市具有独特性的旅游品牌加以经营。第二,主导产品和辅助产品形成统一。打造主导产品能够保障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然而,因为旅客具有复杂多样化的需求,主导产品是难以对所有旅客的需求形成满足的,所以就必须开发辅助产品。第三,文化的细致性与文化系统新之间的统

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

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

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系统的核心部分,景区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特定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其他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相区别的名称及其标志,反映了本景区区别于其他景区的差异性。 一、国内外旅游品牌管理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大规模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Hunt(1975)认为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Relph(1976)认为,一个地区的自然背景、人的活力和所蕴涵的意味共同交汇统一才能形成一个地区的识别特性;Gartner(1989)指出由于旅游产品“非实物化”的特殊性,旅游者在做决策过程中的复杂性使旅游地品牌运作面临着挑战;Slattery(1991)指出品牌化在旅游接待业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Judd(1995)研究了城市旅游兴起后许多美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塑造问题;Hall(1999)指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核心目标在于“创造一种和谐的、集中的沟通策略”,但他用一般市场学中品牌的定义,而没有给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具体含义;Crock2ettandWood(1999)以澳大利亚西部为例,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品牌的构建过程,给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一些相当重要的原则,指出形象只是目的地品牌管理的一部分,还应从理论和实践上通过整合各种市场活动建立一个统一的品牌;PhilipKotler等(1999)指出,在促销和开发旅游目的地时,必须重视提高和确立良好的旅游地品牌形象;Gnoth(2002)认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选择目的地吸引物的属性是首要的关键性问题,目的地品牌化首先要使旅游吸引物品牌化;LipingA.Cai(2002)在总结了旅游地品牌研究历程之后,指出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不同,目的地的品牌总是与其地理名称相联系,他还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合作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PeterAkerhielm(2003)针对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欧盟旅游业,分析了实施欧洲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很多学者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品牌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新祝(2000)结合长江三峡研究了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文化品牌;聂献忠(2000)在分析了杭州市旅游吸引力和游客行为的基础之上,认为杭州市景区开发中应重视品牌创造;姚作为(2001)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品牌化进程,对旅游品牌和其他品牌进行了比较;李艳、牛志文(2001)在李蕾蕾旅游地形象认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不同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旅游景区品牌构建的系统过程;李艳(2001)具体研究了旅游商品开发中的品牌支撑问题,提出旅游商品品牌创建的途径;徐栖玲、陈宏巨(2001)针对服务的特殊性,探讨了旅游服务品牌创建的可行途径;费振家(2001)以武当山为例,对品牌营销进行了专题研究;王崧、韩振华(2001)对旅游品牌的特殊性、成长规律和培育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彭杰(2001)详细阐述了中心城市的品牌效应,以及如何将城市与景区相结合开展品牌营销;邓辉、鲁卫星(2002)提出了主品、精品、名品、新品组成的旅游品牌层次结构系统,针对湖北省旅游品牌的层次结构强调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范斌等(2003)以香格里拉为例,探讨了旅游地品牌特征的塑造;梁敏俐(2004)结合生态旅游的现状,指出了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

城市旅游品牌

泉州的旅游品牌,该何去何从?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游客对城市目的地选择日益多元化,而众多城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现象也十分明显,城市旅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城市旅游品牌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日显重要,而泉州作为中国众多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之一,为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泉州旅游产业,成为中国旅游名城,必须树立一个“唯泉所有”的旅游品牌。 一、树立旅游品牌的重要性。 城市旅游品牌是对城市旅游产品特征及旅游服务质量的抽象化和集中体现,体现城市的旅游形象,能传递给游客不同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性价值和情感价值体验,是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一种不可替代性资源。详细来讲,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城市旅游品牌能够激发游客的个性诉求,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传统的旅游城市开始受到新兴旅游城市的挑战,只依靠特色旅游产品难以为继,城市旅游竞争力就需要有形旅游产品和无形旅游品牌的共同支撑。旅游城市品牌在传递给游客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信号的同时,还代表游客旅游的兴趣取

向、个性诉求甚至身份地位,更能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带动旅游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大连针对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匮乏的旅游发展瓶颈,与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浪漫之都”品牌。自确立“浪漫之都”旅游品牌后大连城市旅游得到了快速而又持续的发展,旅游收入从2002年的135.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25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7,42%;旅游收入占大连GDP比重从2002年的9.6%上升到2007年的10.4%。“浪漫之都”品牌确立后,在游客选择海滨类出游地是,该品牌能够提高大连在游客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从而在同类亩的地竞争中脱颖而出。 (2)城市旅游品牌有助于形成统一而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凸显城市的独特性。城市旅游品牌是对城市旅游产品特征的高度浓缩化的表述,也是城市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主要诉求点。一方面,用品牌来指导城市旅游的规划建设,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城市环境的改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等方面体现城市旅游的品牌个性;另一方面,进行宣传促销时以城市旅游品牌作为出发点,在旅游产品的宣传、旅游口号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城市旅游品牌。这样,城市旅游规划建设而体现出来的内部理念形象和宣传促销而体现出来的外部营销形象就在城市旅游品牌的指导下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进而形成统一而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可大大提高城市旅游自身的竞争力。 比如,中国旅游文化名城西安将自己定位为历史古都——东方罗马,而其宣传语“西安,向世界讲述中华故事。”以鲜明的主题、独特的创意、磅礴的气势和简明的语言,向世界徐徐展开了华夏五千年文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旅游地开发策略 旅游地开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一个旅游地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首先必须凭藉其旅游资源的优势,或保护环境,或筑亭垒石,或造园修桥,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统一游赏空间,让原有风光更加增辉添色,更符合美学欣赏和旅游功能的需要。旅游地开发的策略,根据人工开发的强度及参与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源保护型开发策略。对于罕见或出色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要求完整地、绝对地进行保护或维护性开发。有些景观因特殊的位置而不允许直接靠近开发,它们只能作为被观赏点加以欣赏,其开发效用只能在周围景区开发中得以体现,对这类旅游地的开发,其要求就是绝对地保护或维持原样。 2、资源修饰型开发策略。对一些旅游地,主要是充分加以保护和展现原有的自然风光,允许通过人工手段,适当加以修饰和点缀,使风景更加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山水风景的某些地段小筑亭台;在天然植被风景中调整部分林相(林业术语,指各种植物群);在人文古迹中配以环境绿化等,就属于这类开发。 3、资源强化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指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强化手段,烘托优化原有景观景物,以创造一个新的风景环境与景观空间。如在一些自然或人文景点上搞园林造景,修建各种陈列馆和博物馆,以及各种集萃园和仿古园等。 4、资源再造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不以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仅是利用其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人工再创造景点,另塑景观形象。如在非资源点上兴建民俗文化村、微缩景区公园等。 (二)旅游路线开发策略 旅游路线开发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最有利于企业竞争为指导,遵循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具有以下几种旅游路线产品的组合策略: 1、全线全面型组合策略。即旅游企业经营多种产品线,推向多个不同的市场。如旅行社经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多种产品,并以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东南亚市场等多个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采取这种组合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 2、市场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向某一特定的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如旅行社专门为日本市场提供观光、修学、考古、购物等多种旅游产品;或者以青年市场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开发探险、新婚、修学等适合青年口味的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对特定的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开发满足这些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但由于目标市场单一,市场规模有限,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也受到限制,所以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少。 3、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只经营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多个目标市场的同一类需求。如旅行社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推向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因为产品线单一,所以旅游企业经营成本较少,易于管理,可集中企业资金开发和不断完善某一种产品,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但采取这种策略使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增大了旅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4、特殊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对欧美市场提供观光度假旅游产品,对日本市场提供修学旅游产品,对东南亚市场提供探亲访友旅游产品;或者经营探险旅游满足青年市场的需要,经营休闲度假旅游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等。这种策略能使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目标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但企业采取此种策略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投资较多,成本较高。

旅游业品牌建设分析

旅游业品牌建设分析 一、品牌对旅游业的特殊意义 从品牌的作用和旅游业特征来看,品牌对旅游业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从旅游产品特性看,旅游业所经营的产品不是物质性的,具有不可转移、不可贮存、生产和消费同一的特性。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无法像购买其它物质产品一样,预先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这使得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性的。这种产品的信息性特点使旅游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其次,从旅游消费者观念看,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倾向也由过去的重物质消费逐渐转变成重精神消费。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及港台地区提供的资料来看,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 美元左右,人文景观和人的尊严等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在我国,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追求这种能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感受,他们的消费相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更倾向于对列入国际和国家名录的著名旅游胜地的探访和特色旅游项目的参与,对信誉好、实力雄厚的旅行商的选择,对星级住宿、名牌导游、星级服务的需求等等。旅游消费者日益成熟,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准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消费欲望由低向高层次转变,一切表明多出旅游品牌是适应旅游需求的需要。第三,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加入WTO ,旅游市场面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旅游企业,包括那些具有各种品牌的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旅游饭店,以及从事旅游业务的航空公司等,以其国内游客对其品牌的崇尚,将对国内旅游企业构成极大的威胁与冲击。未雨绸缪,如果我们不尽快创造与之相抗衡的自己的品牌,在雨来时,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旅游行业呼唤品牌意识既是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也是适应其自身变 化和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品牌经营策略 旅游品牌(tourist brand) 是旅游商品的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它们的综合运用。旅游品牌有的是旅游企业的名称,有的则是旅游企业标识性的产品。因此,创造旅游品牌可以通过创造旅游产品品牌(tourist productsbrand) 和旅游企业品牌(tourist enterprise brand) 来实现。 (一) 旅游产品品牌策略 1、旅游产品品牌的作用 对旅游消费者构成直接吸引力是旅游产品本身。因而旅游产品品牌对旅游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降低旅游者搜寻旅游产品的成本。当旅游者萌发旅游动机,并准备进行旅游活动之前,就要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诸多旅游产品中,去挑选符合自己意愿的产品。在初步选定某种旅游产品后,还要去多方调查了解所提供该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的服务状况,在经过调查了解,确认该旅游企业具有较好的信誉,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时候,旅游者才能最后建立信心,购买该种旅游产品。如果,某家旅游企业所提供的该种旅游产品已是名牌产品,经过一定时间的经营,已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了解和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凡是购买该种旅游产品的旅游者,就省去了搜寻信息的过程,而直接选择去这家旅游企业购买。第二,能够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即产品销售中的溢价。当看到某旅游产品成为品牌产品,能够维护旅游者利益的产品时,旅游者就不会在购买价格上过份在意,甚至在价格稍高于它种旅游产品的情况下,旅游者也可以接受。这就是“口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从景区品牌建设的阶段上来看,其依次要经历品牌塑造、品牌维护以及品牌提升等三个环节。 1、品牌的塑造 品牌的塑造就是旅游景区根据自身特色收集个性信息并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按照景区品牌的特色可以将景区品牌分为以下四类,即企业品牌、项目品牌、资源品牌以及运作品牌或经营品牌。 景区企业品牌是指将景区作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的知名度。通常情况下,该类企业是以独特的企业文化或突出的经营理念和绩效为人们所认同,如国际著名的迪斯尼公司、我国的宋城集团、华侨城等都是景区企业品牌的典型代表。在企业品牌的支撑下,景区可以通过管理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迅速扩大景区的市场规模。 景区项目品牌则是指旅游景区的品牌以其中的特色项目为基础,旅游者是通过该项目而认知旅游景区。 景区资源品牌是在景区占有垄断性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包装和开发而形成的市场知名度,目前大部分知名旅游景区都是依靠资源品牌,如北京故宫、九寨沟、神农架、泰山等。 景区运作品牌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景区品牌塑造方式,即通过具有个性的景区管理运作方式为人们所关注,从而产生的知名效应。如开民营经济开发旅游景区先河的碧峰峡景区就是典型的例

子。 可见,旅游景区品牌塑造拥有多种渠道的选择,关键是应把握景区自身的特点所在,并借助社会放大效应将个性特征传递给旅游者。 2、品牌的维护 旅游景区的品牌同生物一样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对旅游景区品牌实时进行维护,通过对品牌的系统维护可以有效保证品牌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延长景区品牌生命周期。景区品牌的维护实际上是在强化原有特色、培植新兴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过程。其间还包括对受损品牌的修复工作,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对景区品牌产生的负面影响等。 3、品牌的提升 旅游景区的品牌按照其影响力大小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如地方级、区域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等。品牌提升的目的就是扩大景区品牌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水平。

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体系研究

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研究-旅游管理 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研究 韩静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与精神享受,旅游行业也由此成为热门行业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应更加注重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争创一流的旅游品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阐释国内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现状,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塑造与管理旅游品牌的相应措施。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旅游品牌的概念都是模糊的。但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对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名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看,很多旅游地区管理者还没有对此形成一个较为清晰且明确的认识。且一些地区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打造与管理旅游品牌的能力较为薄弱,这就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这也让我国的旅游品牌与外国相比缺乏竞争力与吸引力。 一、我国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现状 (一)缺乏品牌塑造与管理的观念 就我国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现状看,很多旅游景点在建设完成后都没有进行后续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由于旅游从业者或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观念意识导致。这一点在乡村旅游中表现较为明显,乡村旅游的旅游从业者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当地的百姓,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注重短期利益的获取,忽视因品牌塑造和管理后获得的长期利益。同时,当地的很多百姓都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与意识,再加上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这就

使得在进行旅游接待时不正当的竞争情况时有发生,这将大大破坏旅游景点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影响旅游品牌的塑造。 (二)旅游开发能力较弱,缺乏个性与特性 我国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便是旅游地区的开发能力较弱,其开发缺乏深度与广度,且在定位上单一,缺乏个性与特性。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很多旅游地区都有较为深刻的显现。例如,很多古镇在开发之后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不管是江南水乡古镇还是天府之国黄龙溪古镇两者不管是从建筑布局还是色彩色调等都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与个性,这就让很多游客对古镇已审美疲劳,这对旅游品牌的塑造大为不利。 (三)旅游品牌塑造管理手段落后、单一 很多旅游景区一直延续着单一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手段,这对一些新兴的旅游景区极为不利。首先,传统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办法就是发名片、传单、标横幅等,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很多旅游景区都没有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门户网站,很多游客在进行景区选择时没有一个较为详尽的信息作为参考。同时,因为以网络为依托的旅游品牌塑造与管理策略,很多旅游景区很难被旅客发现并选择,这将直接导致热门景区与新兴景区的游客量纯在两极化现象。 二、如何塑造并管理我国的旅游品牌 (一)重视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 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不仅能使旅游景点获得品牌效应,且对旅游景点质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这就要求当地的旅游从业者与管理者更加重视旅游品牌的塑造与管理,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更为进一步的研究,找准自己的旅游品牌定位,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自今年县委政府开展推进使用**城市品牌建设工作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住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宣传工作,重点落实在“使用”上,多渠道规范使用**城市品牌,使得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展推广使用的情况 (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一是为了增强城市品牌意识,建设经营城市品牌,更好地宣传和使用城市品牌,我单位及时健全了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

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和责任人员。二是制定了《城市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要求。三是将此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纳入干部考核,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推广使用成效显著 我单位向社会广泛宣传,认为城市logo代表了**的形象,创意生动,涵意深刻,值得推广。根据职能职责,把城市品牌建设工作融入到本系统建设、管理和各种活动中。一是广播电视台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采用媒体宣传和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不断加大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公益广告的发布和各类宣传标语的制作上,心得体会广泛运用,提高了全县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二是局办公室在办公用品、会务用

品、会标上多次使用**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特别是在今年庆“三八”评选十大优秀女性活动中,颁奖词的制作、奖品的设置、VCR的制作等方面,均规范使用了**城市品牌。三是在旅游方面,规范使用了**城市品牌。三是在旅游方面,“**旅游”官网、“**旅游微信公众号”均有使用**城市品牌;在2017年3月,县城至“**?龙凤谷”、“**?花千谷”沿线重新设计、制作、安装旅游标识标牌40余个,旅游灯箱54个,所有标识标牌改版设计、制作、安装,全部规范使用城市品牌。在安家镇**村的旅游扶贫项目实施中,将**城市品牌元素融入旅游标识标牌、文化景观墙、水池观景台等项目进行设计安装制作;在2017年3月编制的《**县旅游导览手绘地图》和2017年初启动的《**县全域旅游规划》工作中,给北京知行堂公司提供了**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要求在全域旅游规划中使用;《**县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实施方案》中,将**县知名农产品、名小吃、工业品等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2011年第4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11 第38卷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Vol.38 (总第197期)(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197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张海燕 王忠云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是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价 值主要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三个方面体现。重点在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确定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 产业融合;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号〕F1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1)04-0017-07 〔收稿日期〕2011-03-28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0-),女,甘肃兰州人,吉首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 王忠云(1986-),男,湖南常德人,吉首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JY03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大湘西文化旅游品牌建 设研究”(2010JD31),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湘财教【200870】)。 一、引言 产业融合现象最早出现在信息通讯领域,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打破产业边界,实现融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便属此范畴。在国外,学者们在探讨民族文化旅游时大多使用“文化旅游”这个概念。文化旅游这一专用概念最早由Mclntosh (1977)提出,而Smith (1977)主编的《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则标志着西方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J.Jafari (1977)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围绕旅游者的量化标准、文化特征及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来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Harvey (1989)、Zukin (1991)、Britton (1991)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各地区的政府、群体为了使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相区别而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Reinhard Bachleitner (1999)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可以开发出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艺术、戏剧等 一切文化旅游活动;Hughes.H.Arts (2000)认为当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是由突出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向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精神娱乐效益转变;Yuko Aoyama (2007)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等。国内学者则从多个角度对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向延振(2002)提出了把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业优势的观点,并指出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郑岩、李昕、杨琨(2004)指出文化旅游作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产品,在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地方风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梁振(2005)指出通过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集锦式、原生态式和主题式;刘训华、王兆峰(2008)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保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持续发展的作用;王毅(2009)以大湘西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问题进行 7 1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野三坡景区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张独特名片。进入21世纪之后,战争、疾病、灾难等无一不对敏感的旅游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创造知名度,推广环保、友好、安全的目的地形象才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因此,旅游目的地品牌也成为目的地应对危机、恢复重振的基石。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地处京、津、冀黄金三角的核心地带,80年代初,野三坡还是一个“山高坡陡石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贫困山区,1984年开发,1986年正式开放以来,历经30年历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使景区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一、品牌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还依靠政府的决策和主导作用。野三坡要在品牌管理上致力于创新,全面推行政府主导的品牌建设。(一)创新体制 旅游景区目前被众多部门管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旅游景区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使得某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得片面的经济效益,忽视联合协作,景区之间因为信息之间沟通的不畅,致使区域景点条块分割,建设重复雷同。野三坡景区历经多年的发展,2001年,涞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合并,管委会主任由副县级领导兼任,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局长任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景区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兼任

管委会副主任,县直各职能科局在管委会设立职能所站,接受管委会统一领导。管委会的成立,使风景区由分散管理变为统一管理,由单一管理转向综合管理,由部门管理变为政府管理,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的新体制,(二)加强管理 完善监管体系。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结合野三坡实际,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规定》、《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禁止放牧的管理规定》等20余项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内容涵盖规划、建设、环保、土地、林业、水利、烟花爆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并严格实施;引进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景区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规范服务管理。实行服务承诺制,推行规范化服务。与景区乘骑经营户、餐饮住宿单位、水面经营单位签订经营责任书,并由综合执法、行业管理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了诚信文明、规范服务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细微化服务。 积极推进景区相关服务标准的制定。2009年8月由野三坡管委会和涞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的《农家院服务质量规范》,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通过,在河北省范围内推广,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农家院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地方标准与依据。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了“保洁分区、工资倒扣”的环境卫生管

建设城市品牌

建设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吸引投资者、人才、旅游者以致中央政府的关注,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发展旅游及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地位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之为地理品牌,是受众对于某一地理空间区域及这一地理空间区域所有供给的全部体验。地理品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背后的运营理念一致,但是具体运作框架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从城市品牌这一层次进行研究。 城市品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整体品牌和旅游品牌。整体品牌是对某一地理位置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综合,以提炼出城市品牌核心。并以之对全体品牌受众进行品牌体验管理。旅游品牌从功能角度出发,为某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其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独特吸引力,进而对旅游业经营者、游客的整体体验进行管理。 宣传城市就是建立了城市品牌吗? 城市的宣传工作只是品牌建设的手段之一。根据品牌的定义,品牌存在的真正领域是受众的脑海,他们对于某一地理位置的全部体验才是品牌。宣传或者说传播活动通过对目标受众的认知进行影响,从而为整体体验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是在城市品牌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管理城市与受众接触的每一环节以形成整体体验的过程;其中必须体现城市品牌体验的独特性,并保持整体的一致及统一。如果城市的宣传工作不是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宣传的内容以及宣传的口径与整体品牌规划并不一致,

这种宣传工作就反而会对城市品牌建设的步伐形成阻力。做得越多,投入越大,越形成反效果。 名城就是城市品牌吗? 一座有名的城市对于默默无闻的竞争对手来说,确实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以往的历史名城是由于时间的积累和城市在某一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而逐步建立的;在自发的历史进程中缓慢地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等城市特色。这个“名”实际上指的是城市的知名度。但仅仅是有名,受众对其没有偏好度和美誉度,不存在任何独特的品牌体验。如果没有了这种体验,也就不存在用现代品牌理念理解这个“名”的实质意义,自然也不会应用现代品牌管理理论去进行这个“名”的维护和强化。在激烈的争夺资金、人才、政策、旅游者的竞争中,不进则退,有名不代表永远有名,有名也可能会被人淡忘。只有重视这一资产,进而致力于将之强化、继承和发扬,才是正确的取向。 城市形象工程就是建设城市品牌吗? 城市形象工程是城市对自身的形象塑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同样应该归结为城市品牌建设的一部分。应用最新的品牌理念来进一步定义城市形象工程,我们可以称之为“城市品牌体验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应该在明晰的城市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 城市战略规划就是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吗? 以上三种认识的错误在于狭义地理解品牌以及城市品牌的概念。与此相反,如果认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又过于广义地定义了城市品牌。 实际上,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规划的层次上来说要高于城市品牌战略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