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分类方法研究
房颤药物二课件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ESC2010房颤治疗指南建议:
❖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指房颤持续时间小于7天,通常小时 48h,可自行终止。
❖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需要药物或者电转 复终止。
❖ 长程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F):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 ,拟接受节律控制。
❖ 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是指不考虑节律控制的房颤,患者和医 生接受房颤的现状。但如果采取节律控制,则房颤需重新定义为长程持 续性房颤。
❖ 无症状性房颤(silent AF ):通过检测偶尔发现或因为出现并发症而被 诊断。无症状性房颤可表现为上述各种类型。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根据最新研究房颤证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 律失常之一。男性高于女性,房颤患者发生 卒中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 群的5倍与3倍,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医疗、社 会、经济等一系列挑战。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房颤指南解读-精选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吴高俊
房颤指南现状
2019年:ACC/AHA/ESC、中国 2019年:ACC/AHA/ESC、中国 最新:2019-8-29在ESC年会上,
2019年ESC房颤指南发布,201912-20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 心脏学会/美国心律学会( ACCF/AHA/HRS)在《循环》杂 志上发发表2019年美国房颤指南。
2020/5/27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2020/5/27
房颤分类更新——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
新定义的房颤类别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2020/5/27
心房颤动增加死亡率
AVID 注册表 1.20 (1.03 – 1.40)
SOLVD 研究
1.34 (1.12 – 1.62)
Framingham 男 1.50 (1.20 – 1.80)
房颤ppt课件完整版

根据患者病情、出血风险、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动态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采用HAS-BLED评分等工具,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指导抗凝治疗决策。
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避免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或食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处理出血事件。
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蔬 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方案。
戒烟限酒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限制酒精 摄入。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心理干预在房颤管理中应用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状况。
PART 05
房颤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监测指标安排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观察房颤发作频率和持
续时间。
凝血功能检测
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指 导抗凝治疗。
心脏超声检查
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变 化,评估房颤对心脏的
影响。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 排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磁共振等检查。
负荷过重可使心房扩大。
心功能下降
房颤患者心输出量可降低20%左右, 尤其当心室率过快时,心室舒张期 明显缩短,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
心脏附壁血栓
房颤时,心房内血流缓慢,易在心 房内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 起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为常见。
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栓塞事件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7倍,其中脑卒中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前言自2015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 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 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 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 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 /EHRA/ECAS /APHRS / SOLAECE expert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
在此基础上,由CSPE 和CSA 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2.1 房颤的流行病学2.1.1 房颤的患病率截至2010 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 万例。
临床比较2种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阵 发性 心房 颤 动 ( 简称 房 颤 ) 仅 与 持 续性 房颤 具 有 同样 的 发 不
的房 颤 ;8Q () T间 期 ≥0 5 。 .s 1 2 方法 .
生血栓栓 塞的危险, 且影响心功 能。 而 最近 研 究 表 明 心 房 颤 动 可 以 成 为 独 立 的 因 素 使 患 者 病 死 率 增 加 。 年 来 , 多基 础 与 临 床 近 许 研 究 表 明 房颤 存在 明显 的 组 织 重 构 与 电 重 构 , 且 炎 症 和 氧 化应 并 激 能 引起 心 房 结构 和 电 生 理 重 构 , 可能 与 房 颤 的 发生 、 展 密 切 发 相 关…。 目前 已 知他 汀 类 药 物 具 有 减 轻 血 管 及 心 肌 炎 症 作 用 , C 而 反 应 蛋 白( RP 是 炎 症标 志物 , 研 究 观 察 阿 托 伐 他 汀 对 房 颤 复 C ) 本
量, 根据 疗 效 每2 个 月减 1 , ~3 次 每次 减 量 方 法 为每 周 减2 0 0 mg, 一
般减2 次 后 , 期 维持用药 ; 分病 例应用 1O ~3 长 部 O mg, 次 / 或 1 d,
2 0 g 隔 E 1 长 期 维 持 。 疗 组胺 碘 酮用 药 与对 照组 相 同 , 0r , l次 a 治 同时 加 服 阿 托 伐 他 汀2 mg 1 d 0 , 次/ 。 1 2 2 检 测 方 法 采 用 免 疫 透射 比浊 法 进 行 C P I 。 . . R  ̄定 ]
6 8岁 。 颤 的 入 院 标 准 : .) 房 房颤 反 复 发 作 , 周至 少 发 作 >1 , 每 次 每 次持 续 3 mi 以 上 , O n 或每 日发 作 多 次 , 次 持 续 数 分 钟 以上 , 每 每 而 次持 续 时 间 最 长 不 大 干 7 , 自行 终 止 、 药 物 及 电 复 律 后 转 为 d可 经
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庄楷生庄楷生,,王钟杰王钟杰,,汪剑锋潮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潮州 521000摘要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患者特征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 HRV )。
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120例PAF 患者纳入观察组,另择同期检查的100例无房颤患者纳入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PAF 患者发作前、发作后1 h 的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结果 PAF 患者发作后1 h 的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较发作前1 h 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全部窦性心搏RR 间期标准差,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NN 之差>50 ms 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低电压(low fre‐quency, LF )(1 261.69±1 349.69 ms 2/H 2)、高电压(high frequency, HF )(3 372.88±3 845.02 ms 2/H 2)、LF/HF (6.58±2.72)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20、5.535、10.371,P <0.05)。
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有效显示PAF 患者特征,PAF 患者发作后1 h 的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较发作前1 h 显著升高,PAF 患者心率变异性较高,且并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中图分类号 R 540540..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9.27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by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ZHUANG Kaisheng, WANG Zhongjie, WANG JianfengChaozhou People's Hospital, Chao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by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AF who were examined in Chao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ne 2022 to June 2023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100 patients without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were examin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24-hour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The total stroke volume and mean heart rat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1 hour after the onset of PAF, and the time domain index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with PAF after 1 h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rdiac and average heart rate before the onset of a significantrise in 1 h,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evels of 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 standard diviation averageof NN intervals, square root of the mean squared differences of successive RR intervals, 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exceeding 50 ms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number ofinterva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evels of low frequency (1 261.69±1 349.69 ms 2/H 2), high frequency (3 372.88±3 845.02 ms 2/H 2) and LF/HF(6.58±2.7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7.820, 5.535, 10.371, P <0.05).Conclusion Holter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F patients. The total heart beat number and average heart rate of PAF patients 1 h after the onset of PAF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1 h beforethe onset of PAF.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PAF patients is higher, and the 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 is complicated.Key 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7-08;修回日期:2023-07-29基金项目:2022年潮州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
房颤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治疗专家组前言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F ramingham 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 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1]。
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1]。
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
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自2001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制订《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的5年间,有关房颤的发病机制认识得到了空前的升华,尤其是对源于大静脉及心房内某些特殊组织的异位兴奋灶触发房颤的机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证实。
在临床治疗学上,众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已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文献;尤其是经导管消融的研究进展,更是房颤治疗学的亮点,它刷新了治疗策略,变革了人们对房颤的治疗观,为房颤治疗学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颤工作组在2001 年版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5年来的相关进展,制订了新的“认识与建议”,其内容涉及背景知识;房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评价;房颤的治疗;急性房颤的治疗;围手术期房颤处理等方面。
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因此,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2]。
房颤的分类繁简不一,迄今尚无普遍满意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使各研究之间可比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颤研究的交流和发展。
鉴于此,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建议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initial event)、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表1)。
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

房颤的治疗-目标
• 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 不能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时控制心室率 • 预防血栓栓塞
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循证医学
5个前瞻性、控制的、随机、对照研究 • PIAF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pilot) • STAF STrategies in Atrial Fibrillation(pilot) • AFFIRM 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up
• 心房转运功能的丧失 -心排量降低
• 不规则的心室率 -心排量降低
• 血液郁滞状态及心房血栓 -全身栓塞和脑卒中
房颤的分类
首次发现
阵发性1,4(自行终止)
持续性2,4(不能自行终 止)
永久性3
房颤的分类: 1发作通常7天(大多<24h); 2通常>7天; 3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 4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 都可能反复发作
• 证据的力度分级: A:最强,证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研究 B:中等,证据来源于有限的随机、非随机 研究或观察性登记 C:最弱, 根据专家的共识、推荐
节律控制的益处
• 消除症状如心悸、疲乏、气急等 • 改善运动耐量 • 防止栓塞并发症 • 防止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 • 控制房颤发作时间,防止心房发生电生理
Investigation of Rhythm Management • RACE RAte Control versus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 SAFE-T Trial Sotalol and Amiodarone F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卷4期 2012年8月 中 国 生物 医学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o1.31 NO.4
August 2012
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分类方法研究 刘广雄 饶妮妮 钱梦瑶 刘定宇 李 杰 尹立雪 陈 序 王 刚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4)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成都610054)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成都610072)
摘要:目前,人们对房颤维持和终止的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因此对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分类具有非常 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根据主成分分析从单导联心电信号中提取出房颤信 号,其次计算提取到的房颤信号的特征,最后用分类器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进行分类。提出将房颤波的复杂度 作为房颤波波动复杂度的表征。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的总正确率是90%。在1 000 次随机性实验中,最高分类正确率可达到92%,平均正确率为77.12%。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对两类房颤进行分类, 对预测房颤的自发性终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房颤分类;主成分分析;复杂度 中图分类号TN911.72;R31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8021(2012)04—0526—06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s LIU Guang—Xiong RAO Ni—Ni QIAN Meng—Yao LIU Ding—Yu LI Jie YIN Li—Xue CHEN Xu WANG Gang (School of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0054,China)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0054,China)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 Hospital,Chengdu 6 10072,China)
Abstract:Up to date the mechanisms of maintenance and termin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have not been understood adequately;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work to classify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s.In this paper,a novel method for classifying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s was proposed.The method first extracted AF signal from single—lead electrocardiogram(ECG)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en calculated the feature parameters of AF signals;finally classified the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s using classier.Results showed that general accuracy rate of the prediction was 90%,and for the 1,000 random prediction experiments,the maximum accurate was 92%,with an average accuracy of 77.1 2%,which proved that the method performed well in classification of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s.The proposed method showed potentials of serving as guidance in predicting the spontaneous terminatiOn nf AF
Key words:atrial fibrillation(AF)classific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mplexity
引言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心脏紊乱,房颤患者不协调的心房活动可以导致心 doi:lO.3969/j.issn.0258—8021.2012.04.O0 收稿日期:2012-04-10,录用日期:2012-04-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411,30900318) 通信作者。E.mail:raonn@uestc.edu.ell 房机制的衰退,并最终导致中风和死亡率的增 加…。房颤可以被细致分成3种类型:阵发性房颤 (可以自发性终止)、持续性房颤(房颤周期大于7 d,需要外界的干涉才能终止)和永久性房颤(不能 4期 刘广雄,等: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分类方法研究 527 终止或终止后又复发) 。房颤发生自发性终止的 时刻因人而异。由于人们对房颤的维持和终止机 制还没有完全了解,所以对房颤发生自发性终止的 时刻还无法预知。已有研究表明,房颤波的特性可 以用来预测与确定房颤终止的时刻 。因此,通过 分析房颤波的特性和时变性,可以加深对房颤自发 性终止机制的理解和改善持续性房颤的治疗效果, 也可以对药物治疗房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近年来,人们在引起AF白发性终止的机制及 原因方面开展了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抗心 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起搏算法和导管消融术等 的不断发展。然而,房颤的治疗效果依然不理想, 其中主要是因为房颤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心律失常, 而且在正常窦性节律恢复后房颤的复发率很高 。 在2004年,Physionet与Computer in cardiology两个 组织为鼓励专家们进行AF自发性终止的预测研 究,组织了一场专题挑战活动¨’ ,其挑战的任务 是区分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房颤分类方法 通常包括3个步骤:第1步,从心电图(ECG)中提取 房颤信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模板匹配法¨ “ 和基 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 术¨ 等;第2步,提取AF信号的特征,目前提取的 特征主要有时频率特征、小波变换系数和近似熵 等 。时间特征主要是RR间期及其均值和方差, 频率特征参数主要是房颤信号的主频;第3步是用 分类器进行房颤分类,如支持矢量机等 。此外, 也有直接根据RR问期的非线性特征预测房颤终止 的研究 。现有房颤分类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分 类效果,但是几乎没有开展方法的鲁棒性研究。
.所开展的分类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研究,主要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提取房颤信号,再提出以AF信号的主频、原 ECG信号RR问期的平均值和AF信号的复杂度作 为分类特征指标,其中复杂度是用来挖掘AF信号 的最后两秒信息,是本研究第1次提出的分类特征 指标;最后,基于房颤信号的特征指标,区分阵发性 和持续性房颤,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
1 方法 本研究提出的分类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方法 的算法框架如图1所示。 (1)ECG信号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是滤除ECG信号的基线漂移和工 频干扰等噪声。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ECG特
心电信号 心电信号预处理 检测QRST特征波I
二二 去除心室信号 土: 望 号 f 提取特征 l
优化特征,筛选 二二
}svM分类器学
阵发性房颤l {持续性房颤 图1 阵发性和持续性AF分类算法框架 Fig.1 The framework of proposed algorith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F
征波的检测和房颤信号的提取。采用优化的双边 数字滤波器来滤除基线漂移信号¨ 。 (2)ECG信号特征波检测 采用小波变换法进行QRS—T特征波的检 测¨ ,其目的是为了提取到房颤信号。尽管QRS—T 形态有时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但是心室信号表现出 周期性模式。鉴于此,首先检测第i个心电周期的 波,把第i个QRS—T复合波的起点定义为s =r 一 0.3×RR ,其中,r 表示第 个R波时刻,RR…是 在所分析数据段中最小的RR问期。第i个QRS—T 复合波的终点定义为e =r +0.7×RR ¨ 。为 了后续处理方便,把每一个心电周期的QRS—T复合 波作为矩阵X∈ “ 的一个列向量,形成一个QRS T复合波矩阵,如式(1)和图2所示。 X=[ 1, 2,…, Ⅳ] (1) 式中, 是指第i个心电周期的复合波,包含 个采 样点,Ⅳ表示被处理的ECG信号段中的复合波总 数,即心电周期数。如果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复合 波的长度小于£时,在前或者其后进行补零处理。 第i个观测复合波 可被认为是心房信号源 、 心室信号源 和噪声源 的瞬时混合Ⅲ ,即 =X诅 + + (2) (3)基于PCA从心电图中提取房颤信号 阵发性AF信号和持续性AF信号在最后1秒 和倒数第2秒的信息有很明显的区别 。为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