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含7个法律部门 共239部法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以及分类简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以及分类简介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等,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作和广大公民的权益。
本文将对这些法律分类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宪法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文书,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法律原则。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82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现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法律。
二、民法民法是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属于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20年实施,这是我国民法典的第一部分,为我国法民事事务提供了一般性规范。
此外,我国还有关于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法律。
三、刑法刑法是指导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律规范。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97年颁布,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秩序。
四、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于1993年实施,旨在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经济法经济法是指导国家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很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涵盖了经济领域的不同方面。
六、劳动法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范。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2008年修订,主要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雇佣单位的基本义务。
七、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旨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非常庞大,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多个领域。
这些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为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遵守这些法律,并且时刻关注法律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通过遵守法律,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和有序的社会中。
法理学 第二版 张文显 摘记

第一编法学导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是一个由众多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
现代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就在于,由自己独立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法学是以法律现场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从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划分法学体系:一是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由于法被划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不同部门,与之相应就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公民人格和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其中以下八个要素更为重要:①主体意识②权利意识③参与意识④平等意识⑤宽容意识⑥法治观念⑦义务(责任)观念⑧理性精神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在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以及重大事件面前,能够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跟着感觉走,不空想虚幻,更不被个人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理性精神也就是一种科学精神法律职业伦理的主体应当包含崇尚法律真实、崇尚程序公正和崇尚自律精神身体素质包括机体的力度、速度、韧度和耐受度;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要注意培养学学生冷静、谦虚的气质和自信、积极、乐观、果断的性格。
法律角色的参照系由其独特的推理、论证方法。
我们仍把法律工作者与医生比较。
医生的角色参照系使他变得特别细心、谨慎,总是把来访者设想成为病人,由此试图着手诊断,这就是“有病推理”。
而法律工作者呢?他的角色参照系使他特别关系人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在确证某人有罪之前不能设想该人有罪,这就是“无罪推定”硕士研究生又分为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两类,前者侧重法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后者侧重法律专业理论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从发展阶段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法学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汉至清代中期,清末至中华民国一般认为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2016版思修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主要有: 《劳动法》 《社会保险法》 《残疾人保障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工会法》 《红十字会法》 《公益事业捐赠法》
(六)、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因犯罪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它通过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 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 明文规定不处罚” 2、罪刑相适应原则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2)认可,即国家机关把某些既存的其他形式 的社会规范变成法律规范。(从有到有)
3、法律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行 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道德——靠精神强制
法律——国家强制力
(军队、警察、监狱)
特征二、法律反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一, 法律体 现了统 治阶级 的整体 意志。
行
《缔结条约程序法》等
政
3、公安、国家 《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
法
安全
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
4、教科文卫体
《教育法》《教师法》《传染病 防治法》《执业医师法》《人口 与计划生育法》等
5、司法行政
《律师法》《公证法》《监 狱法》
6、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 防治法》等
(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为社会整体利益对经济 生活实行干预、调控、管理而产生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第二, 法律仅 仅体现 上升为 国家意 志的那 部分意
志。
2、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 活条件决定的
(1)法律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 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2011-11-10 在宪法统帅下,按照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将我国法律规范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分别是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整体”。
七个法律部门所包含的主要分支情况大致如下:一、宪法相关法部门四个:(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方面的法律,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强制执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制法、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3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包括反分裂国家法、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戒严法、缔结条约程序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4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包括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
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
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宪法相关法方面的法律38部和一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截至2011年8月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80多部。
二、民商法部门两个:(1民事法律,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拍卖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婚姻法、继承权、收养法等;(2商事法律,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海商法、商业银行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企业破产法(试行、信托法等。
第一章 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一章中国的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一)概念法律体系(legal system),也叫做法的体系,它是指一国内部各现行法律部门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也就是说,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国内的、现行的、各法律部门构成的。
1.法律体系是由若干法律部门组成的。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很是复杂,因而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律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的。
这些法律按照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就可以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
也就是说,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如民法部门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部门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等等。
2.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部门组成的,它不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表现为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如国际海洋法公约、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宪章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议等等,这些东西规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内容,不是一国国内的立法,他们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国内的立法机构通过立法将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某些原则、精神甚至具体的内容体现在国内法上,这些内容就是国内法的一部分了,仍然属于法律体系的一部分。
3.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法律体系反映的是一国目前正在生效的法律状况,它不包括本国历史上已经宣布废止的法律,也不包括还没有制定定或者虽然已经制定颁布,但还没有生效的法律。
4.法律体系是各法律部门的有机统一体,而非杂乱无章的拼凑。
可以说,法律体系的各部门法,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调整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肩负着着现代国家法治化的重任。
(二)法律体系与法系1.法系的概念法系,是根据法的历史渊源、继受关系和法律制度的某些相似性、不变性,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所进行的分类。
凡是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关系、继受关系以及具有某些相似性、不变性的法律制度或法律体系,都属同一法系。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以及分类简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以及分类简介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之一,在我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规范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众多法律类别。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及其分类。
一、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架构以及公民权利的保障。
我国的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法律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
二、民法相关法律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个人和家庭的各项权益与义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刑法相关法律刑法是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刑法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犯罪类型、刑罚种类等。
刑法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安宁和公共秩序。
四、行政法相关法律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
这些法律规范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和行使方式,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五、经济法相关法律经济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包括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
这些法律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六、劳动法相关法律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平衡稳定。
七、环境法相关法律环境法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包括环境保护法、资源税法等。
这些法律规范了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八、教育法相关法律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的法律体系,包括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制度、教育机构的组织方式以及对师生的权益保护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布(全文)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
全文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结束语前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形成的。
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组建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艰巨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德治国
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 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 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 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 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 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 统一发挥作用。“ 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 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 方略。
民法体系: (1)总则编:《民法通则》(1986年)及实施意见; (2)物权编:《物权法》(2007年)、《担保法》(1995 年) (3)债权编:《合同法》(1999年)及合同法解释1、2 (4)知识产权编:《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 (1993年修正)、《专利权》(2008年修订) (5)家庭关系编:《继承法》(1985年)、《婚姻法》 (2001年修订)、《收养法》(1998年修订) (6)侵权责任编:《侵权责任法》(2010年) (7)人格权编:《人格权法》(草案) (8)涉外民事关系编:《涉外民事关系法》(草案)
“亲亲相隐”——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 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 路》) 西方世界虽无“亲亲相隐”,却也在“证人 作证豁免”的制度安排中,特别赋予近亲 属可以拒绝作证。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 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1986年通过《民法通则》 • 1986年通过《经济合同法》 • 1988年通过《全民所有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含7个法律部门共239部法律新闻中心-中国网 时间: 2011-03-10 责任编辑: 罗琪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中国网王锐中国网3月10日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国网现场直播。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时,徐显明表示,法律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
我们先看其表现形式,中国的法律体系就最高效力来说处在统帅地位上的是宪法。
比方说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像什么?就像一棵大树,宪法就像树干,在树干上有七条主枝,也就是七个法律部门。
在主枝上面有很多旁枝和叶子,这就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在这个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子,每一个果子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一项制度,这样一个比喻可能就把法律体系说清楚了。
“这七条主枝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讲的七个法律部门。
”徐显明说。
第一个法律部门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
比如,人大代表通过什么法产生呢?是通过选举法产生。
中央国家机关都有一部组织法,没有组织法就难以产生这样的国家机关。
要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大家可能还记得2005年我们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这样的法律都属于宪法相关法。
第二个部门数量比较大,几乎和每一个公民直接发生联系,即民法商法部门,有时候也叫民事和商事法律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包括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合同、债务,像大家关心的所有权等等。
这部分法律在法律体系当中有七、八十件之多。
第三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叫做行政法部门,比如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监察。
总之与国家行使行政权有关的各类法律,比如管理军事、外交、教育等等,这类法律都归于行政法部门。
第四类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法律,叫做经济法部门,最主要的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对土地、货币、税收等进行管理的法律,这些领域的法律都归于经济法。
第五类与民生有关的法律部门,叫做社会法。
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最大的区别是现代国家必须提供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权利,国家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法律制度叫做社会法。
第六类是法律部门中件数最少的,就是刑法部门。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像一部法典,是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
第七类是保证前面这些实体法实施的,叫做程序类法律,也就是诉讼与非诉讼的程序类法律。
比如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有调解、仲裁等。
这七个部门合起来,构成了现在的法律体系,这个内容是极其庞大的,它表现为一项一项的具体法律制度。
徐显明介绍,现在的宪法相关法一共有38件,民商法一共有33件,行政法有78件,经济法有60件,社会法有18件,刑法有1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有10件,如果再加上宪法正好是239部,这239部构成了我们现行的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