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护理体会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3 心理护理 . 2
HF S虽无 生命 危险 ,但不 自主抽搐 的面
备, 术后严 密的观 察和护理 , 是促使 患者早 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容严重妨碍患者 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 , 至给一些年轻患者 甚
的婚姻 、 就业等带来 不利 影响。加 上病程迁延 , 辗转求医 , 经受 了反复 的药物治疗 、 针灸理疗 等 , 部分患者 长期 处于精神高 使 度紧张和情绪烦躁状态 ,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 , 渴望诉说 、 被理
神经的血 管进行处理 , 实行减压术。
2 结 果
挛患者,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检查 ,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提 出术后严 密观察病情 , 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预 防低颅压 , 并积极预 防和护理 口唇疱疹 、 面神 经麻 痹、 外展神 经暂 时性麻痹 、 听力减 退等并发症是促进 患者康复的关键。 出院前做好 出院指导, 讲解
防止误吸。同时嘱其尽量多饮水 , 以缓解低颅压症状; 若出现短 暂性 面部麻木 , 物不宜 过硬 、 食 过冷 或过热 , 以免损 伤 口腔 黏
膜。 4 并 发症 观 察 与 护 理 . 2
1 手术方法 . 2
手术均在全 身麻 醉下进行。采用耳后发
际内直切 口, 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 区神经血管 的解剖
肌痉挛表现。
烈头痛 、 频繁呕吐 、 脉搏缓慢 、 血压升高等 颅内压增高症 状 , 警 惕颅内继发性 出血 的发生。术后清醒 6h , 后 先试饮 少量水 , 患 者无误 咽、 恶心 、 呕吐时 , 再予流质饮食 , 并逐 渐过渡至半 流质
饮食 , - 2 3 d d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为普食 。无 呛咳方可进食 ,
【 键词 】显微 血管减压 术 面肌痉 挛 观察护理 康 关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围手术期的护理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积痉挛患者5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立即缓解、疗效优者28例(90%);术后延迟缓解、疗效良者(4%)。
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长期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尤其适合身体情况好,无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积痉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积痉挛微血管减压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微血管减术(MVD)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被国内外许多外科医生接受,成为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案,有效率为87.5%~99.3%[1]。
我院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对50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患者实施MVD。
50例患者均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35~73岁,平均54.4岁,病史6个月~12年不等,95%的患者均经过针灸、中药、注射肉毒素等非手术治疗,均疗效不佳而行MVD。
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或16排CT后颅窝薄扫,确诊未发现肿瘤或明显占位。
1.2 结果:术后32例面肌痉挛患者中26例痉挛症状症状消失,4例缓解,2例无效;1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术后1~2天止痛,5例3~6个月疼痛消失。
50例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4%。
住院7~12天,平均9.5天。
随诊6~15月无复发病例。
1.3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采用侧卧头位下垂,使颈肩角>100度,有助于三叉神经根部的显露,并可减少气颅的发生。
患者取乳突后乙状窦下直切口。
显微镜下释放脑脊液,仔细分辨三叉神经,探查和寻找三叉神经根部的血管压迫。
用显微器械沿神经小心地进行分离或移位责任血管,在责任血管与脑干和神经之间放置神经补片,用生物蛋白胶固定。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围术期护理(一)解读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围术期护理(一)【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并发症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
两种疾病药物和局部神经治疗无效时,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最有效。
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31例面肌痉挛患者,成功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6~70岁,平均52.2岁。
患侧位于右侧8例,左侧12例;病史1.7~23.0年,平均8.1年;Ⅰ、Ⅱ、Ⅲ支痛者4例,Ⅱ、Ⅲ支痛者16例。
面肌痉挛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2~61岁,平均45.6岁。
患侧在右侧14例,左侧17例;病史1.5 ~20.0年,平均6.8年。
经MRI检查并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疼痛或痉挛。
均经过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而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2.手术方法采用插管全麻醉方式,在患侧后枕处局部做一小切口,把异常血管和神经分离,用特殊材料把二者隔离开来即可。
术中仔细辩认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将压迫血管充分减压,选择大小和形状合适的减压棉垫[1]。
3.结果 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8例(90%)术后当日止痛,1例(5%)疼痛逐渐减轻,1例(5%)疼痛无改变。
3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28例(93.3%)术后痉挛消失,2例(6.6%)减轻,1例(3.3 %)痉挛无改变。
治疗总有效率90%。
住院天数8~14 d,平均12.6 d。
随访2~7年,平均4.5年,无复发病例。
一、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尽快熟悉病情,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步骤等,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如手术前后观察及护理的内容与重点。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护理体会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护理体会赖海燕;秦丽平;陈亚波【摘要】@@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示或排除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能得以明确[4],诊断准确率为97.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4%.【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1(006)005【总页数】2页(P483-484)【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面肌痉挛;护理【作者】赖海燕;秦丽平;陈亚波【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
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示或排除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能得以明确[4],诊断准确率为 97.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4%。
据文献报告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面神经出颅段受到责任血管的压迫,造成神经局部脱髓鞘,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相应症状[5]。
根据这一发现,由最初的面神经阻滞或切断术逐步发展到显微血管减压术。
我院从2000年起在广西区内率先开展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来治疗面肌痉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72例面肌痉挛的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2例,男30例,平均年龄50岁,女42例,平均年龄35岁。
左侧面肌痉挛35例,右侧面肌痉挛37例,病程平均6年。
患者术前均接受药物治疗和理疗,症状无明显好转。
术前CT或MRI发现责任血管60例,可疑12例。
107例面神经一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纵 轴 位转 动 , 健 侧 手臂 放 于衬垫 棉 布 的托手 板上 ,
健侧腿 伸直 , 患 侧 腿 屈膝 放 置 软垫 上 , 患侧 肩 部 、 手、
臀部 、 膝 部 分 别 用 约 束 带 固定 。摆放 时 注 意保 护 神 经、 血管 、 呼吸、 循 环 。约束 时 加衬 垫 保 护 , 避 免 各监 护线路 压在患者 身上 。② 手术 方法及 护 理配合 : a . 术
面肌 痉挛是 第 7对 脑神 经 支配 的一侧 面 部肌 肉 不 随意的阵 发性 抽搐 _ 1 J 。 引起 面肌 痉挛 的责任 微 血 管依 次是小脑 前 下 动 脉 ( A I C A) 、 小脑后下动脉 ( P I —
者 失望 同时心 里更 着 急 , 很 希望 恢 复 , 对 手术 效果 也
一
好, 监述 因担 心 手 术效果 不佳 , 睡 眠不 佳 , 精 神 较差 , 心 率分 别 为 9 5 、 9 8 ̄/ mi n , 其 他 在 正 常 范 围 。采用 直 切 口、 小 骨窗,
应 用显微 神经外科技 术进行 面神经一 微 血管减 压术 。
存 在疑 虑 , 渴望 诉 说 、 被 理解 和关 心 。我 们在 详 细 了 解 病史 的 同时要 耐 心 听其 倾 诉 , 对 患 者 所 述 痛 苦 及 因疾病 所 引起 的生 活不顺 心 给予 理解 、 同情 和安慰 ;
C A) 及椎 动 脉 ( V A) 或 者其 中 的 2~ 3支 。传 统 观
面告 知患 者术 前 注 意事 项 及 准 备 工 作 , 并 与 患 者 进
行 良好 的沟通 , 解 答 患 者 的疑 问。 面肌 痉 挛 以 中年 女 性 多见 , 患者 不 自主 的面 容 比较 紧 张 , 影响社交。 面神 经一 微血 管减 压术 是一 种公 认 的安 全有 效 的面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木冬妹;李婵祺;胡晓静【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09(16)4【摘要】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4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体会.面肌痉挛影响患者的容貌,护理人员设身处地理解其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等脑疝症状,及早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并发低颅压性头痛患者予取头低脚高位.多饮水,食用偏咸的食物;对并发面瘫的患者,嘱其在瘫痪的面肌上做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张口、鼓腮、吹气球等动作进行肌肉功能锻炼;向并发听力障碍的患者耐心解释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在患者健侧耳朵讲话,避免大声叫喊;对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0°~30°,保持鼻腔清洁,嘱其不要挖鼻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禁用有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禁饮兴奋性饮料等.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25例完全缓解,8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0%(36/40).【总页数】2页(P37-38)【作者】木冬妹;李婵祺;胡晓静【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2.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4.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5.面肌痉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围护理综述1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围护理综述摘要:本文对面肌痉挛的病因以及治疗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术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面肌痉挛术前术后进行了深入详细的介绍。
最后再介绍了面肌痉挛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护理前言: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一般指原发性或特发性者,一侧的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
面肌痉挛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还会使别人产生不适的感觉,所以及时的治疗面肌痉挛是非常迫切的。
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护理工作者从术前术后对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护理,知道患者如何饮食,应当注意些什么。
1、病因HFS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其病理变化大都存在有面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导致面神经核内产生异常电兴奋灶[1]。
病因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血管原因,一种是非血管原因。
1.1血管原因曾经有人在两例面肌痉挛病人中发现有异位血管压迫面神经。
也有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动脉的搏动性压迫所致,主要为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
血管压迫可能成为面神经通路上的病理刺激,而长期刺激将导致神经髓鞘变形,神经轴突间动作电流发生短路,从而引起痉挛发生。
1.2 非血管原因有学者认为面神经根部蛛网膜粘连是血管压迫致病的主要诱因。
由于面神经根处纤维损伤变性,可引起面神经运动纤维运动神经元胞体改变,同时影响面神经核团的大脑皮层区而出现跨神经元退变,加之中枢的兴奋因髓鞘拖尸不能正常下传,兴奋在中枢内不断蓄积,中枢失去对兴奋的整合功能,当电兴奋叠加到一定程度,变形成一种爆发式下传,从而使其功能发生异常,出现面肌痉挛抽搐症状[1]。
还有人认为面肌痉挛还与面神经的脱髓鞘和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异常增高有关。
2、微血管减压术(MVD)由于大多数学者都认为HFS的发病机制为神经短路,而近几十年来MVD在治疗HFS上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又能保留神经的完整性,不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所以MVD已逐渐成为治疗HFS的首选外壳治疗手段。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2例临床体会

【 要 】 目的 探讨 显微 镜 下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 V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 S 的手 术 效 果 。方 法 回 顾 我 科 20 一6 2 l一 摘 M D) HF ) 0 7O O 2 o 4采 用 显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治 疗 面 肌 痉 挛 4 2例 。术 后 随 访 2 5 4个 月 , 据 『 症 状 评 定 临 床疗 效 。结 果 3 8例 患 者 术 后 症 状 根 临床 9 即 刻 消 失 , 解 率 8 。4 缓 8 8例 患 者 分 别 于 术 后 1 5 月 缓 解 , 迟 愈 合 率 1 , 术 后 症 状 减 轻 , ~ 个 延 l 4例 2例无 效 ;4例 术 后 出现 1 耳 鸣 ,~ 6 月逐 渐减 轻 , 听 力 丧 失 , 恢 复 ;2例 轻 度 面 瘫 , 予 内科 治 疗 后 均 恢 复 正 常 , 后 出 现 吞 咽 呛 咳 l , 3 个 1例 未 1 给 术 例 回访 半 年好 转 ;4 术 后 发 烧 , 予 腰 穿 置 换 脑 脊 液 后 恢 复 , 例 高血 压 患 者术 后 并 发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予 治 疗 后 恢 复 , 脑 脊液 2例 给 l 给 无 漏 鼻漏 、 内感 染 、 膜 炎 等 并 发症 , 死 亡 和 致 残 病 例 。结 论 显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是 面 肌 痉 挛 最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着 技 术 不 颅 脑 无 随 断 成 熟 , 中监 测 条 件 逐 渐 完 善 , 愈 率 显 著 提 高 , 伤 小 , 、 神经 功 能 均 可 完好 保 留 , 后 并 发 症 少 。 术 治 创 面 听 术 【 键 词 】 面 肌 痉 挛 ;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 任 血 管 ; 术 治疗 关 显 责 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20-02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发作性、反复、不自主的抽动。
绝大多数系由面神经出脑干区受责任血管长期慢性刺激压迫,造成局部脱髓鞘,神经纤维裸露与血管间造成接触形成短路的现象导致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1]。
可出现口角歪斜,眼睑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面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微血管减压术已被证明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功能的情况下达到根治的目的的。
现将我院近两年来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36例病人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34-65岁。
面肌痉挛在左侧15例,右侧21例,平均病程6年。
术前经脑 ct或(和)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头痛或痉挛[2]。
所有患者不同程度的接受过药物治疗、针灸或肉毒素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而转行微血管减压术。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下进行。
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长约7厘米,显露额骨开骨窗大小1.5×2厘米。
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袢,确认责任血管(即压迫面神经致临床症状的血管)后松解此处的蛛网膜小梁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
后垫入合适大小的teflon垫片。
如果术中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则对可能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蛛网膜进行松解,实行减压术。
1.3 结果术后立即停止抽搐33例,逐渐停止抽搐3例。
无死亡,颅内出血及脑脊液漏病例。
10例出现短暂性面瘫,2例口唇疱疹,2例出现排异反应。
均治愈出院。
1例术侧听力丧失。
门诊随访半年至一年未见复发。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认真评估面肌痉挛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供对比。
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其对手术有客观的了解,避免产生医疗纠纷。
2.2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受面肌痉挛的困扰,在求学,生活,工作方面等受到歧视,加上用各种方法久治不愈,对治疗产生怀疑。
认真倾听病人诉说,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全麻未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轴线翻身,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脉搏、血压等变化,每30~60 min观察并记录1次。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防止脑水肿。
清醒6 h后,先试饮少量水,患者若无呛咳,吞咽困难等末组路神经损伤症状,再予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为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3.2 疗效观察观察病人面肌痉挛症状是否缓解,若未缓解及时评估面肌痉挛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
微血管减压术虽然解除了血
管压迫,但面神经根髓鞘的再生修复和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趋于平稳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术后疗效的观察应持续随访6个月以上。
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1 眩晕,呕吐发生率为90%以上,术后即刻发生,持续3-7天,平均3.5天。
与术中牵拉前庭神经有关,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并遵医嘱给予爱茂尔1支qd肌注。
4.2 头痛可能与术中放出大量脑脊液有关[3],导致低颅压症状。
护理时应区分高颅压还是低颅压引起的头痛,并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
低颅压引起的头痛,全麻醒后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并鼓励病人饮用淡盐水促进脑脊液的分泌,以减轻症状。
4.3 听力下降由于术中位听神经受到牵拉或神经滋养血管痉挛所致,或直接损伤了位听神经或其滋养血管。
有的病人会出现耳鸣症状,术后给予扩血管药物,同时辅以激素治疗,症状大多消失。
本组1例病人因术中听神经受牵连时间较长造成听力丧失。
4.4 短暂性面瘫术中过度牵拉面神经或过多触动神经根导致,表现为同侧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眼睑闭合不全。
发生率为30%左右。
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给予保暖,按摩,针灸理疗。
因面部感觉减退,食物残渣易积存于颊部与齿龈之间,易发生口腔炎及腮腺炎。
告知病人进食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及冻伤,咀嚼时细嚼慢咽避免舌咬伤,预防溃疡的发生。
眼睑闭合不全者于油纱覆盖,并给予抗生素眼膏涂抹,预防角膜炎的发生。
面瘫患者给予神经营养药,如鼠神经生长因子1支 qd肌注。
经久不愈的面
瘫辅以高压氧,针灸等治疗。
4.5 口唇疱疹发生率为8%。
是由于手术损伤神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
疱疹因疱膜破裂而形成糜烂或继发化脓性感染,严重者引起带状疱疹性脑膜炎,预后差[4]。
遵医嘱给予b族维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内用外服,5-14天疱疹消退。
4.6 排异反应病人高热39.0℃以上,治疗上以全身应用敏感、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协助医生进行腰椎穿刺,标本及时送检,采取多次腰穿或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
5 小结
通过对36例面肌痉挛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到术前的正确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并给予正确的处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虽然手术切口小,但毕竟是开颅手术,术后护理不可掉以轻心,术后及时正确的健康指导是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文献报道还有脑脊液漏,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故术后需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确诊为脑脊液漏后,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告知患者保持鼻孔清洁,勿抠、挖及堵塞鼻孔。
同时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等用力性动作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病人出院后指导病人需改变咀嚼习惯,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外出时注意不要让面部受风,季节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剔牙。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过于劳累。
多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调节单调的生活、提高生活
质量。
术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医,不可乱用药。
半年后复诊。
参考文献:
[1] 赵虎威,高国栋,赵振伟,等。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积痉挛[j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封三
[2] 段国升,朱诚.手术学全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0-479.
[3] 李晓飞,张晶。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j ]。
护理学杂志,2006,21(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