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森林是个大宝库》 教案 邓煌丽

《森林是个大宝库》 教案 邓煌丽

《森林是个大宝库》邓煌丽教学目标:1、了解郴州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2、了解郴州地区森林及其环境的关系。

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郴州地区森林资源与其环境的关系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郴州地区森林资源与其环境的关系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介绍郴州地理位置1、出示:《郴州地区图》教学挂图。

2、观察教材第25页插图,了解郴州森林资源。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郴州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忠烈繁多,说说你眼中的郴州是怎样的?郴州有什么特别之处?与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有谁见过图片中的动物?让学生描述郴州。

(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描述一下对郴州的印象。

)二、这里的土地真肥沃1、播放:郴州土地风光。

2、阅读教材第26页图文。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郴州森林的的肥沃。

)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土地呢?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教材,教师讲解三、这里的森林真茂密引言: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

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

1、阅读教材第27页图文。

2、播放:郴州风光。

3、提出问题:为什么森林是地球之肺?联系生活经验或自然常识,请学生说说。

说明:树种与气候的关系。

4、森林宝库。

引言:郴州林海是一座大宝库,看看宝库里还有什么宝贝?学生阅读教材插图。

介绍自己了解的郴州物产。

二、森林的功效。

1、提出问题:你去过森林吗?2、森林有什么功效?小组讨论三、小结。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教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教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目标定位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的环境问题。

2.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通过学习森林的环境效应,树立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

核心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6CO 2+6H 2O ――→光能叶绿素C 6H 12O 6+6O 2↑新-课 -标 -第- 一-网 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

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

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

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

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森林资源的特点。

2 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三大林区。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森林资源的学习,激发学生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志趣。

2 了解由于人类活动给森林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3、能力和方法
1 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获取我国森林资源的知识信息,并加以处
理和整理。

2 通过讨论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提高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难点读图理解护田林带和护坡林带的作用。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第一章:森林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的概念、分类和分布。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森林的定义与分类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森林资源。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的定义与分类。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章:森林开发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和利用途径。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利用的方式。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

实例讲解:分析森林开发利用的实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第三章: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破坏的现象。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森林保护政策。

4.2 教学内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我国森林保护的政策与措施4.3 教学方法采用数据展示、政策解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

4.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六年级地理下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地理下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3.教师强调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例如家庭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改进。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观察和想法。
在思维能力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然而,学生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在情感态度方面,六年级学生对环保问题具有较高关注度,容易产生共鸣。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同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本章节以“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种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加强。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对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

2024年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2024年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教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森林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

3.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认识到森林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森林的基本概念:介绍森林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森林的生态功能:讲解森林对气候、水源、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3.森林的经济价值:阐述森林为人类提供的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

4.森林的保护意义:分析森林保护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

6.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探讨如何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森林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3.分析森林的生态功能:组织学生讨论森林对气候、水源、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4.阐述森林的经济价值:列举森林为人类提供的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森林的经济价值。

5.讲解森林的保护意义:分析森林保护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通过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示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

7.探讨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8.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森林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9.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森林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0.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森林开发与保护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森林开发与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班会教案

《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班会教案

《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班会教案在这期的班会上,我们将要谈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教案:
一、认识森林的重要性
1. 森林是地球的肺,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的稳定,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2. 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栖息地,许多生物依赖于森林生存。

3. 森林有助于调节气候、保护水源、防止自然灾害等。

二、了解森林面临的威胁
1. 森林砍伐:为了获得木材、开发土地等目的,导致大量森林被破坏。

2. 森林火灾:人为或自然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森林污染:工业污染、生活垃圾等对森林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
1. 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2. 不私自砍伐树木,珍惜森林资源。

3.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覆盖率。

4. 关注森林防火,不在森林中进行随意烧火。

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
1. 减少使用纸张,节约用纸。

2. 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 支持环保产品,选择使用环保材料。

4. 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森林出一份力。

通过这次班会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森林,守护地球家园。

感谢大家的聆听。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教案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教案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教案【学习目标】1.识记雨林开发计划的内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2.从全球利益出发,阐述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知识清单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①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②牧场开发、商业性③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20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④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⑤迁移农业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⑥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⑦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从全球利益和⑧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⑨保护放在第一位.2.保护亚马孙雨林要以⑩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惟一方式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答案 A解析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巴西政府正式公布大规模的开发计划是在1970年.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解析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考查点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 D解析A、B、C选项是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内容,是导致雨林面积减少的原因,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其原因不包括()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软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答案 C解析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热带森林,这是人类共有的财产;热带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现代医学中一些极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从热带雨林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硬木产地.方法技巧练图解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阅读“巴西人口分布图与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亚马孙流域由于周围的国家全都是____________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而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________________农业为生,人口稀少,对自然环境索取不多,至今仍保存了大面积的原始雨林.(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开始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试回答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答案(1)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东部)沿海.原因是地处沿海,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或答:西北内陆地区人烟稀少,原因是交通不便,湿热的气候不利于人类居住).(2)发展中传统的迁移(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方法技巧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与该区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人口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的增多,而砍伐森林只能解决人口的一时之需.综合提升一、选择题1.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对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答案 A解析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是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对亚马孙雨林不加保护的采伐,会造成对亚马孙雨林的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人类的开发导致雨林破坏严重.据此回答3~4题.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4.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①说法错误.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5~6题.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答案 A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6.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 D解析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读下表,完成7~8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7.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8.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7.B8.C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阅读表中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7题,根据表内数据(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将每一种湿地的相关转化数据进行累加,可以计算出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第8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04年比2000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水鸟栖息地都会增加,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二、综合题9.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__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给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____________.答案(1)亚北美(2)农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3)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4)充分生长量(更新量)【学习目标】了解热带雨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知识清单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在自然界中,森林在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③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④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⑤生物群落. 3.亚马孙流域大约⑥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⑦地表淡水总量的23%.4.由于雨林植被的强大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大量⑧二氧化碳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⑨氧气.一旦雨林被毁,雨林中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成⑩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造成⑪全球变暖.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亚马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⑫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由于雨林⑬光合作用强烈,⑭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是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2.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⑯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对点训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答案 B解析茂密的雨林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非全球性的.2.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答案 B解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考查点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降水多生物残体分解快B.热量充足生长季节连续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4.雨林有“长着森林的沙漠”之说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似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3.C 4.A解析雨林生态系统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加之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贫瘠,生态脆弱.方法技巧练图解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1)A处降水类型为__________.(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对流雨(2)植物蒸腾作用强烈(3)大西洋(4)热带雨林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森林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的雨水减少,大量雨水汇入河中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南美洲地区的低纬环流圈,在亚马孙河流域空气上升,因此降水类型属于对流雨.第(2)题,该区植被茂密,地表水主要用于蒸腾.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水汽还来源于大西洋,通过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输送到内陆.第(4)题,审题时应特别注意“近年来”,要选择“雨林的破坏”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依据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回答.方法技巧图解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提升一、选择题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答案 C解析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答案 C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答案 C解析“三北”防护林建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因此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吸烟滞尘、降低噪声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 A解析近年来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中下游河道、湖泊对水量的调节,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5.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6.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答案 5.A 6.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生物,B表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同时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大小,由图可知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是生物.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7~8题.7.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气候对生物的数量和体积、枯枝落叶的腐烂速度、土壤的发育有决定性影响.8.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 D解析低纬度地区热量和水分最多,生长的生物数量多,体积大.高纬度地区寒冷,枯枝落叶腐烂的速度最慢.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______.(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强,导致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__等严重问题. (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会使其他资源及其________发生变化.答案(1)暴雨冲刷烈日暴晒(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3)淋溶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灭绝(4)整体环境解析本题通过热带雨林地区生物、气候、水、土壤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关系,反映陆地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特征.做题时联系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梳理归纳】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答案]自然资源环境资源2.森林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答案]减少热带原始林【注意提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得以大面积保存.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大气中的,有“地球之肺”之称.2.促进全球,调节全球.3.世界宝库.[答案]碳氧平衡水循环水平衡生物基因【注意提示】世界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的成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①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②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③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④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强烈,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脆弱性的表现(1)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土壤一般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最容易遭受破坏.[答案]光合作用生物循环有机质分解淋洗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注意提示】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在茂密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相同的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开发计划(1)修建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答案]人类的开发人口增长和贫困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2.保护措施(1)鼓励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3)加强,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森林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雨林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答案]保护保护性选择性采伐自然保护区【思考导读】1.说一说: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请说出各蕴含了森林的哪一种环境功能: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绿色卫士”;E.天然“消声器”;F.天然“美容师”.2.想一想: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为什么?3.如果你是当地农民或伐木工人、当地政府官员、跨国公司木材供应商、欧洲发达国家首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巴西环保部门官员,你认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参考答案】1.A.净化空气;B.吸烟滞尘;C.涵养水源;D.保护农田;E.减弱噪声;F.美化环境.2.(1)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同贫瘠的土壤;(2)热带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3.发散思维,言之有理即可.【尝试练习】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②受东南信风影响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④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1.C 2.D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回答3~5题.3.破坏热带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5.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答案]3.B 4.B 5.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