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下面就由为大家推荐aa的,欢迎阅读。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建立保护区

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的状况下,和俄罗斯的种群相连的两个地方——珲春及其周边地区、东完达山——成为了唯一拯救东北虎的希望。20 年珲春自然保护区(20 年升级为国家级)建立以来,老虎的活动范围和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东完达山区虽然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但因为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的减少,老虎活动频率在过去两年也明显上升。

吸收俄罗斯保护的经验

俄罗斯已经造就了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过去50年,俄罗斯老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20世纪30年代末俄罗斯只有20~30只东北虎。然而由于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东北虎种群迅速恢复。80年代中叶冬季调查有240~250只,1996年普查达到415~476只,目前有428~502头东北虎,基本上到了饱和的程度。俄罗斯老虎保护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要实现大范围的保护。

加强执法、杜绝偷猎、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

东北虎对于森林本身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一定要原始林,有大量有蹄类动物的次森林,只要有饮水、隐蔽和安全的区域,就能够生存因此除了加强执法,坚决杜绝对老虎及其猎物的偷猎行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

根据俄罗斯森林中猎物的密度和长期的研究发现,一只抚育幼仔的雌虎需要450 2(图5),一只雄虎则是覆盖3-5头雌虎的领域。因此为了维持一个拥有20头的可繁殖雌虎(老虎总数大约为60只)的种群,则需要9 000 2保护良好的连续栖息地。现在我国虽然建立了7、8个老虎保护区,但是面积最大的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平方千米,这远远不能满足老虎的需要。严格的自然保护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需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非严格意义的受到保护的地区,极大地扩大受到保护的范围,才能为东北虎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恢复中国的老虎种群的关键。

更多地了解老虎的相关知识,采取防范措施,改变行为方式,发展可替代生计

在这些非严格意义的保护地区中,不可能完全排斥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对人类的恐惧在掠食者心中已根深蒂固。就因为这一简单的理由,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能够每天同大型掠食者,诸如大型猫科动物、狼、豺、鬣狗和熊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中。通过躲避人类,而不是去攻击人类,这些掠食者才得以存活至今。偶尔的食人虎是异常情况。这样的情形通常是一只受伤的、饥饿的或无经验的掠食者遇到了一个处于脆弱状态的人。或者误把弯腰劳动的人当成四脚动物而捕食。

但是人类在东北虎分布区域内活动,仍然存在危险。当地的居民需要更多地了解老虎的相关知识,只要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老虎伤人和家畜的事件的。同时保护野生老虎是为了保护这个物种,不是保护每头野生老虎,因此出现吃人虎的情况,需要采取捕捉转移甚至杀掉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冲突。在很多老虎分布国都建立了这样的机制。

人类同老虎的冲突真实存在。一方面,老虎的森林被视为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老虎的猎物视为人类的食物。另一方面,在两者接近的任何地方,在其掠食本性的驱使下,老虎很容易地去猎杀家畜,甚至偶尔人类。在我国老虎分布区,长期形成的传统是将家畜散放到森林中只是定期补盐,需要的时候再到把这些动物找回来。自由放养的家畜不仅同野生动物竞争食物,这也增加了被老虎捕食的机会。必须要使用多种保护方法来管理老虎种群。激励人们的文化宽容与对这个物种的怜悯,需要与适当的经济与社会管理策略结合在一起。不过即便我们使用了所有这些保护措施,也只能建立在关于野生老虎的可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些措施才能发挥效力。对于老虎生物学和保护的需求缺乏准确可信的了解,已然成为我国东北虎保护的主要绊脚石。俄罗斯的保护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长期坚持开展老虎的监测、调查和研究,这些研究信息为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C 在俄罗斯一共给55只东北虎戴上了无线电项圈,对于繁殖缓慢的长寿物种,个体的长期监测数据对于估计动物的繁殖力、两次生育间隔和动物的产仔数来说是无价的。进而,这些细节对于制定保护计划也非常必要,因为它们能为许多重要问题提供答案,比如一个保护区每年能有多少幼仔出生,这个种群能经受多大强度的偷猎等等。图中的东北虎是已经跟踪了4年的内尔,这期间她生了两窝幼仔。这种项圈一般可以用上4-5年。)

我国的东北虎保护工作已经开始起步。中国是所有老虎的起源国,东北虎在30年代主要分布在中国,70年之后的现在,俄罗斯有500只而中国只剩了不到20只,而且基本上依赖于俄罗斯的老虎扩散进入中国。希望从现在开始,中国人有信心,并且真正付出足够的努力来扭转这个局面,让中国人民热爱的老虎能够真正回到中国——这个老虎的故乡。

未来的一代,将为本世纪缺乏远见、缺乏同情、缺乏对未来慷慨的精神,使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漂亮的动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保护东北虎的常见问题

中国目前有多少野生虎?

化石和遗传学研究表明,中国是虎的故乡,虎很可能起源于中国,虎的祖先在起源地发展的直系后裔就是华南虎。已经出土的化石资料显示,早在100万年前,人和老虎就生活在一起了。虎曾经有8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和苏门答腊虎,我国是唯一拥有5个亚种的国家。虎在我国的分布曾非常广泛,在现今三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有二十多个在历史上发现过虎,甚至台湾也发现过虎的化石。

遗憾的是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虎的生存空间却不断缩小;再加上人类对虎的过度捕杀,虎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其目前的处境比大熊猫还要濒危。已经灭绝的虎亚种距今都不算遥远:巴厘虎于20世纪30年代灭绝,里海虎于20世纪50年代灭绝,爪哇虎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它们神秘的世界永远不可能被我们了解了,这些逝去的生命让人们叹息,也值得人类警醒!一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野生虎有10万只,而最新的调查数据显

浅谈野生东北虎保护与种群恢复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野生东北虎保护与种群恢复的意义及措施 【摘要】介绍了野生东北虎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提出了保护及种群恢复措施,阐述了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东北虎自然资源,实现生物圈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北虎;保护;种群;恢复;措施 1.意义 在人类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保持稳定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环境功能,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最终会给人类自身带来长远的利益。随着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我国政府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为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从根本上有效地保护和恢复珍惜濒危物种带来了契机。 东北虎作为温带、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处于生物群落食物链的最顶端,不仅在其生活的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为它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着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动态,是衡量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力指标,也是重要的指示物种。此外,东北虎自然种群恢复要求相当面积的森林植被,一定丰富度猎物种群数量,以及较好的社会周边环境。可见在保护东北虎的同时,也保护了一大片森林和大量的野生动物,既保护了生物物种多样性,又改善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对森林及其它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野生东北虎的特征及生境 东北虎Panther tigris longipilis 为大型猫科动物,体大头圆,耳短尾长,四肢粗大,骨骼坚实,肌肉丰满,皮毛光泽,色彩斑斓,体态威武雄壮,素称“兽中之王”是国际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是栖息于茂密的灌丛或森林中的大型肉食动物,嗜食鹿、狍、野猪等草食动物,喜欢浴水,多单居独栖,活动范围很大。虎具有健康的种群时,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上的其它生物物种亦相应有健康的种群。因此,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虎与其生物群落中共存的其它物种相互适应,协同进化,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3.野生东北虎种群分布与数量 东北虎分布于东北的高纬度地区。近年来东北虎的种群数量调查研究表明,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等造成的生境变迁、栖息地丧失、片断化及由此所引起的猎物种群数量剧减等原因,导致野生东北虎的分布区在世界范围内的急剧退缩。目前,东北虎已由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约1/3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到现在的95%以上的东北虎生活在俄罗斯滨海边区,近约5%个体见于中俄边境地区中方一侧的十分狭窄的区域。目前,世界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不足500只,种群数量已达到世界物种红皮书界定的濒危(EN)程度。东北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分布有415—476只,其中仅有30—50只栖息于中国毗邻的三个保护区内。中国东北虎总种群估计数量不足20只。其中,黑龙江境内1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一带;吉林省境内有不足10只。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珲春林业局及其保护区和张广才岭南部。可见。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经

走近东北虎

走近东北虎 摘要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命科学的奥秘的学习中,我们对动植物的了解必不可少。与我们拥有相同生命的动植物们,也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如果我们想要正确的处理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首先就必须深入的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特征性质与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等。东北虎学名西伯利亚虎,是虎的亚种之一,也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我们要真正走进东北虎,就必须对其物种学史,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种族现状,保护级别等多个方面来深入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东北虎,才能对我们研究和谐共存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伯利亚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生存现状 东北虎的简介 东北虎学名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中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却依然濒临灭绝,这支珍稀物种的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 成年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重平均为250千克,体长约为2.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千克,体长约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长1.3米左右。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和“万兽之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其毛色艳丽,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 西伯利亚虎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被毛会变短,颜色变深。进入冬季则毛长而色淡,呈淡黄色。为了融进多雪的栖息地,西伯利亚虎冬季的毛色较白,不象温暖地区的老虎那样有红色的条纹。为了抵御低达零下45度的低温,它长着厚厚的皮毛,在所有老虎中,它每平方英寸的毛发数量是最多的。 成年西伯利亚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 西伯利亚虎拥有火一样的目光,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平稳而安静,就好像在丛林中滑行。它还有尖硬的锯牙钩爪,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西伯利亚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西伯利亚虎西伯利亚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因此它们生活在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东北虎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范围 西伯利亚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 西伯利亚虎的捕猎方式是静伏或潜行至一定距离,然后突然袭击,猛扑过去,咬住被捕动物的颈部,使猎物无法逃脱。捕食野猪,以及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附件1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依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定义】本办法所指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第三条【责任分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划

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和标准。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统一监管,统一开展监测评价、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各级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四条【协调机制】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指导各省(区、市)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严守工作。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专家委员会。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建立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 第五条【管理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控、奖惩并重的原则,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第六条【落实优先地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_工作报告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下面就由橙子为大家推荐aa的范文,欢迎阅读。 保护东北虎重要措施 建立保护区 我国在目前这种东北虎接近绝灭的状况下,和俄罗斯的种群相连的两个地方——珲春及其周边地区、东完达山——成为了唯一拯救东北虎的希望。20xx年珲春自然保护区(20xx年升级为国家级)建立以来,老虎的活动范围和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东完达山区虽然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但因为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的减少,老虎活动频率在过去两年也明显上升。 吸收俄罗斯保护的经验 俄罗斯已经造就了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过去50年,俄罗斯老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20世纪30年代末俄罗斯只有20~30只东北虎。然而由于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东北虎种群迅速恢复。80年代中叶冬季调查有240~250只,1996年普查达到415~476只,目前有428~502头东北虎,基本上到了饱和的程度。俄罗斯老虎保护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要实现大范围的保护。 加强执法、杜绝偷猎、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 1 / 10

东北虎对于森林本身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一定要原始林,有大量有蹄类动物的次森林,只要有饮水、隐蔽和安全的区域,就能够生存因此除了加强执法,坚决杜绝对老虎及其猎物的偷猎行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扩大老虎栖息地的保护范围。 根据俄罗斯森林中猎物的密度和长期的研究发现,一只抚育幼仔的雌虎需要450 km2(图5),一只雄虎则是覆盖3-5头雌虎的领域。因此为了维持一个拥有20头的可繁殖雌虎(老虎总数大约为60只)的种群,则需要9 000 km2保护良好的连续栖息地。现在我国虽然建立了7、8个老虎保护区,但是面积最大的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平方千米,这远远不能满足老虎的需要。严格的自然保护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需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非严格意义的受到保护的地区,极大地扩大受到保护的范围,才能为东北虎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恢复中国的老虎种群的关键。 更多地了解老虎的相关知识,采取防范措施,改变行为方式,发展可替代生计 在这些非严格意义的保护地区中,不可能完全排斥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对人类的恐惧在掠食者心中已根深蒂固。就因为这一简单的理由,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能够每天同大型掠食者,诸如大型猫科动物、狼、豺、鬣狗和熊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中。通过躲避人类,而不是去攻击人类,这些掠食者才得以存活至今。偶尔的食人虎是异常情况。这样的情形通常是一只受伤的、饥饿的或无2 / 10

保护野生动物的报告

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结题报告 一前言: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和我们人类一样的地球拥有者——野生珍稀动物。但由于生态的破坏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导致了目前许多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这不的不说是地球母亲的巨大遗憾。为了提高对野生动物的认识,明确野生动物的价值,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坏境;我们已we are friend——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立题予以探究,增强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感情,培养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我责任与保护意识。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食用、法律 二、正文 目的:1.提高对野生动物的认识 2.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价值 3.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 4.制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方法:通过网络收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来进行此次研究性学习。 成员分工:曾庆庆、组织协调、保证工作进程,完成结题工作。 车梦莎、制作问卷调查,安排发放。 宋璐璐、资料汇总,整编数据 杨心怡、菜市场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胡娜娜、菜市场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吕元正、野生动物园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刘博文、野生动物园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吴甜、通过各种方式重点收集文字资料。 王倩玉、通过各种方式重点收集文字资料。 指导老师:吴爱红 计划安排: 第一阶段: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收集文字资料。进行实地考察、明确野生动物对我们的价值以及如今所面临的生活环境。 第三阶段:制作问卷调查、明确世人对野生动物的了解程度。发现如今保护野生动物所面临的问题。制作条幅,发起号召呼吁人们为保护野生动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阶段:汇总资料,完成结题报告。体会此次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感触。 研究过程: 一、确立研究性学习方向目的: 1目的: 1.提高对野生动物的认识 2.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价值 3.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 4.制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2野生动物的价值以及他们的生 活环境 收集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保护东北虎倡议书

保护东北虎倡议书 野生动物和人类都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员。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东北虎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这种稀有美丽的动物目前已高度濒危。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430只到500只左右,保护野生东北虎迫在眉睫。 为保护野生东北虎,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其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严禁捕猎;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我国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近年来由于加强保护,我国境内东北虎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但盗猎造成东北虎食物匮乏,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它们生存的最大威胁。建国后我国境内两次出现野生东北虎,两次均以悲剧收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作为全中国最大的户外主流传媒,参与策划了“拯救行动——百名志愿者巡山清套”大型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上山清除狩猎者设置的套,保护野生东北虎、保护野生东北虎

的食物,同时借此行动普及和广泛宣传保护野生东北虎,提升全民爱虎、护虎的意识和责任感。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野生东北虎。我们将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新闻网联手,共同主办这次巡山清套保护野生东北虎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地点在东北虎的故乡黑龙江,我们期待更多人能了解、关注、进而参与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共同保护野生东北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护东北虎倡议书 [篇2]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被人为破坏,珍稀动物遭到严重捕杀,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更令人汗颜的事,从远古到今天,已有数也数不清的物种在消失。而且最近几年,不少动物在渐渐消失,如:我国的东北虎等。 为此,我们倡议: 1、政府应加大力度宣传珍稀动物消失的危害以及对人

生态文明保障措施

生态xx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实施《规划纲要》。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提高对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整合多种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支持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把不同渠道的政府性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 (三)广泛xx 和指示牌等。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 (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建设生态公园体验区和生态退化警示区,增强感受教育和警示教

东北虎

多么可爱的生灵,如今却是极度濒危的物种!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除非饿到极点或感觉到威胁,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恶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 东北虎如传说的山神一样,拥有火一样的神灵目光。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的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象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相对地拥有尖硬的锯牙钩爪,拥有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 目前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500只左右,但人工养殖的却有2000多只。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严格禁止捕猎。据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使野生东北虎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958年,我国就在东北虎之乡的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丰林红松原始自然保护区。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我国相关部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2005年8月9日,吉林珲春东北虎生

上海野生动物园 动物介绍

火烈鸟 又名红鹳、红鹤,为一种大型水鸟,体型大小似鹳,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上喙比下喙小;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火烈鸟雄性较雌性稍大,通身为洁白泛红的羽毛,翅膀上有黑色部分。但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它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获取其中的虾青素,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火烈鸟性怯懦,喜欢群居。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火烈鸟睡觉时总是仅左腿站立,并喜欢把脑袋插入右侧翅膀中。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火烈鸟单腿站立主要是为了保存能量。

松鼠猴 松鼠猴体长20~40厘米,但尾巴却长达42厘米,体重只有750~1100克,但大脑占体重的比例极高,为1:17,而人类一般只有1:35。松鼠猴体形纤细,它们尾巴长,毛厚且柔软,体色鲜艳多彩,口缘和鼻吻部为黑色,眼圈、耳缘、鼻梁、脸颊、喉部和脖子两侧均为白色,头顶是灰色到黑色。背部、前肢、手和脚为红色或黄色,腹部呈浅灰色。它们具有一对眼距宽宽的大眼睛,和一对大耳朵。尾巴可以缠绕在树枝上。群居,种群可达500头之多。松鼠猴活动敏捷,叫声多变化。例如在寻找食物时,它们会发出唧唧声和啾啾声,互相联络;生气时,会发出吼叫声。

美洲红鹮(huán) 跟鹳鹤等涉禽一样,鹮类鸟都有一张长喙,但比鹤和鹳的喙细,灵巧,前端向前下弯曲,是它们掘食鱼贝的得力工具。美洲红鹮的喙细长弯曲,以泥潭中的蟹类、软体动物和沼泽地中的小鱼、蛙和昆虫等小动物为食。浑身上下羽毛全呈鲜红色,包括腿和脚趾也是,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它是特立尼达的国鸟,与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上出现。 小熊猫 小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属小熊猫科,是一种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小熊猫头圆,四肢粗短,体重约4至6公斤,身体躯干毛为栗色,四肢和腹有些黑色毛,面部白色花纹不像大熊猫那样明显,尾有九个黄白相间的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小熊猫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悠然自得地打瞌睡。小熊猫已适应于杂食,且以植物为主,多食嫩叶、果实,有时也捕食小鸟和鸟蛋。中午和夜间睡眠,早晨和傍晚觅食,其余时间爬上高树歇息。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Document on 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 nt 编订:JinTai College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整改措施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让原本事情得到改善。本文档根据整改措施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2、篇章2: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3、篇章3: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文档 4、篇章4: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5、篇章5: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6、篇章6: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文档 生态环境是各种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它包括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生态环境,那地球会加快走向灭亡。以下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敏 摘要:东北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濒危物种属我国1级保护动物,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本文主要介绍野生东北虎的分布区域。并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野生东北虎濒危的原因并指出当前我国针对野生东北虎保护陷入的误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保护野生东北虎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阐述了保护野生东北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野生东北虎保护措施生存现状保护意义 1.野生东北虎简介 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ataica),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豹亚目豹属。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朝鲜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1]。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东北虎属我国1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长为2.2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左右,平均体重300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240kg,体长约为1.8米,平均肩高约1.1米,尾长1米左右。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2.野生东北虎的主要分布区域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确定有野生东北虎分布的国家仅有俄罗斯和中国。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400只左右。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东北虎的分布非常广泛,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地区均有分布。但1974 1976年开展的黑龙江 ~ 省珍贵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虎在大兴安岭已经绝迹,小兴安岭尚有4只,黑龙江省数量为80只左右[2]。1975年调查吉林省东北虎数量为48只[3]。3.东北虎的生存现状 3.1东北虎的生存现状 目前, 野外生存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总计约有500只。其中有95%分布于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约为480只[4]。中国境内分布的种群数量约有20只[5]。 黑龙江省:1988年11月,张明海等人对黑龙江森工林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 首次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东方红林区的河口林场发现了东北虎的雪地活动踪迹。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后,预计该地区东北虎的数量为3只左右。这一发现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导游词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导游词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导游词 各位嘉宾、游客朋友,您们好!欢迎您来参观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我们将为您提供热情真诚的服务。我是XX号导游号,今天是由我为您作讲解,如有不足之处请您谅解。为了保证您的安全,请您在观光游览中不要敲打车窗玻璃,谢谢您的合作! 我园占地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合3600亩,一是由日本东京濑户内造园株式会社风景堂担任设计,是目前东北最大的一家森林野生动物园。园区分野生放养车行观赏区、步行观赏区、湖滨游乐场三大区域组成。现在我们一期对外开放的是野生车行观赏区,其它两区域将在今年9月份陆续竣工,对外开放。 野生放养车行观赏区出虎山、熊拗、狼谷、食草动物区、狮岭、湿地区、水禽湖六个区组成,展出动物93种3000余只。 现在第一次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虎区雄伟壮丽的大门。 虎共有八个亚种,我国占三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及孟加拉虎。我园展出动物为东北虎,是所有虎种中体态最大的一种。 东北虎:食肉目,猫科动物 产地:俄罗斯远东及太平洋沿岸及朝鲜、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据最新的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境内野生虎的数量不足10只。 生活习性:东北虎生活于森林、丛林和野草丛生的地方,尤其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独居,有领域范围,夜间活动,重量可达300多公斤,喜水,善游泳,可轻松渡过6-8公里宽的河。主要靠视觉和听觉捕猎,捕猎时,潜伏等候或者小心潜伏接进猎物,然后突然扑去,咬住猎物颈部,将其咬死后拖到隐蔽处再吃。捕猎对象主要是大型哺乳动物,如猪、鹿、羚羊、牛等,偶然也吃小的哺乳动物和鸟。东北虎的冬季发情交配,孕期105-160天,每胎2―4仔,4-5岁

【课标版】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4_环境保护_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24环境保护 1.(2017·湖南师范附中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新疆目前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显著,2005年以来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矿化度呈现升高趋势,鱼类种群和产量受强烈影响。下图为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图。 说明博斯腾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入湖污染物增多;城镇生活用水量加大,入湖水量减少;内陆淡水湖,周边农业灌溉取水量大,湖泊水位下降;气候变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湖水水量减小;水量减小,自净能力下降。 从人类活动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入湖污染物增多,水污染严重。从自净能力来看,周边用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导致自净能力降低,博斯腾湖水质恶化。 2.(2017·湖南长沙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2015年起,三亚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形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下图为该山体生态修复示意图。 试分析该废弃石灰岩矿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并对该山体生态修复提出合理整改措施。?导学号30374061? :山体岩石裸露,影响整体景观;矿山地表破碎多碎石,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体坡度大,土层薄(或多无土层覆盖),人为石漠化严重,植被少(或无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溶洞进一步发育,造成山地和地表坍塌;矿山缺少植被覆盖,涵养水源能力丧失,影响生物多样性;石灰岩大量溶蚀,造成地下水硬度增大,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而水利项目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存在,在改善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等同时,其施工过程及后期实施中难免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此,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施工控制与预防措施对保护环境及促进生态发展具有一定价值。文章结合辽宁省凌源市水利项目施工为例,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后期项目有效施工提供依据。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正面效益分析 就长远利益来讲,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兴修水利可对发电意义重大;如水利发电主要是利用水位差所产生动能推动叶轮机转动而发电,避免了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②航运问题,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使上游水位抬高,可形成较高的深水巷道,增加了通航船舶的吨位及载重率,使得原不能通航的河流实现了通航可能性。③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如水库具有消洪减灾作用,在减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减轻了人们人力、财力损失,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如凌源市某地区常年内涝严重,对社会经济及居民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而水库的修建加大了洪涝期蓄水能力,减免及预防了洪涝期灾害损失的发生。④灌溉效益,如水利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灌溉区生态条件,提高了农业

产能,增加了居民生活水平。⑤水利工程的调水作用缓解了城市供水环境,减少了城市及工业用水短缺情况,拉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⑥水利工程对恢复水质及减免水土流失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如水利工程运行有利于净化水质及促进水体富氧化,可推动经济发展。 1.2负面影响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及实施运行,其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河流起到了阻隔作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水生生物活动。②对水体生物群落具有一定影响,如水库蓄水后,区域水温逐渐下降,泥沙含量也逐渐降低,同时还伴随着河流径流量改变,江水中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及鱼类种群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得鱼群总体呈小型化及幼龄化变化。③兴修水利及调水工程使得入海径流量发生变化,导致入海径流减少,水体营养物质降低,对河口鱼类繁殖造成影响,而同时,河流中污水的大量带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各类藻类大量繁殖,影响生物生存。④水利工程大量集中修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及地壳情况,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该理论已被大量实例所证实,影响不得忽视。⑤水库得以修建后,库区水位发生较大变化,对区域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如降水、气候等变化,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⑥水利工程项目修建在对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隐患,如水库蓄水后会增加部分传染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 — 东北虎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东北虎 东北虎 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Siberian Tiger 别名:西伯利亚虎,东亚虎,满洲虎,阿穆尔虎,乌苏里虎,朝鲜虎,亚洲虎。 所属科目 界:动物 门:脊索 纲:哺乳 目:食肉 科:猫科动物 属:豹属(Panthera) 种:虎(P. tigris) 亚种:东北虎 外形特征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平均体重350千克,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分化 在朝鲜半岛分布的虎,曾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亚种-----朝鲜虎(KOREAN TIGER)。据说毛色和普通东北虎不同,而且体型要更小。朝鲜虎学名为Pant hera tigris coreensis ,由Brass于1904年定名。由于朝鲜半岛的虎几近灭绝,所以无从考证。在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下,国际上普遍把朝鲜半岛产的虎列类东北虎。 生活习性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公里以上。 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 保护级别 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东北虎已被列入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154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_ Measures to protect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 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

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屡禁不止,林地流失状况依然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 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

浅论野生东北虎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论野生东北虎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摘要: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等重要等重要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横梁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iguoji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东北虎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我国野生东北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野生东北虎我国东北濒临非法盗猎 正文: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是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其中雌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接近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接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固有“丛林之王”的美称,东北虎属于中国1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东北虎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南部林区及朝鲜北部山地。它是虎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亦是目前中国最值得保护切最有可能取得保护成效的中国。东北虎在中国的分布数量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东北虎的分布非常广泛,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地区均有分布。但1974~1976年开展的黑龙江省珍贵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虎在大兴安岭已经绝迹,小兴安岭尚有4只[2],黑龙江省数量为80只左右。1975年调查吉林省东北虎数量为48只[3]。目前,野外生存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总计约有500只。其中有95%分布于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约为480只。 东北虎的经济价值极高,传统看法认为虎的肉和内脏可入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一直成年胡的价值相当于30多张黑貂皮,也只因为这样,东北虎遭到无情的捕杀。虎的繁殖率也较低,它的寿命一般为25年左右,三四岁时性成熟,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发情,怀孕期105~110天左右,每胎一般产三四仔。幼虎吮吸母亲乳汁长大,要跟随母虎一二年才可以独立生活。想想看,人们对东北虎的捕杀率大大超过它的繁殖率,这是东北虎濒临灭绝的直接原因。滥伐森林、乱捕乱杀野生动物,严重地破坏生态平衡,也是造成东北虎濒临灭绝的另一个重要的间接原因。我们知道,森林是虎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也包含着虎的猎食对象——野猪、鹿等。今年来由于偷猎者甚多,致使虎的捕食动物也大为减少,因此,维持喂猪、鹿等有蹄动物与虎之间的生态平衡是很重要的。据考察,在一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